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s Archiver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46

菊花海狼--日本乙型潜艇(原作:爱澜)

◎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种新型的乙型潜艇加入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潜艇部队。这种集强大攻击力、远程续航力、水面高速和独特侦察能力的水下恶狼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猖獗一时。但是日本人保守的使用观念使得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盟军强大的反潜力量面前损失殆尽。
◆ 研发计划
 作为一个通过两次海战的胜利奠定其崛起基础的日本来说,一直重视海军新兵器的发展,潜艇也毫不例外。其早在1905年就着手从美国购买了5艘潜艇,组成了第一潜艇队。购买这些潜艇除了壮大军力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引进的手段,以此来达到学习和自行建造潜艇的目的。很快,在1906年4月,位于日本神户的川崎重工即为海军建造了6号和7号潜艇。之后日本先后引进和自建了多批多型号的潜艇。到了1922年,世界各海军强国在美国缔结《华盛顿条约》,条约规定日本的战列舰吨位仅为美英的60%,日本在战列舰上便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日本提出了能遂行远洋作战,水面高航速,可消耗英美军战列舰数量的大型潜艇。这就是后来的一系列的海大型潜艇。然而,海大型潜艇续航力无法满足需要,因为在日美之间爆发战争的构想中,该潜艇无法拦截从夏威夷绕道南洋群岛进攻的美国舰队,所以日本海军又提出了巡洋潜艇的方案。该方案潜艇的排水量从海大型的1300吨提高到了接近2000吨,后续甚至突破了2200吨。但是该型潜艇在大幅度提高续航力的同时,水面航速却有所下降。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海军已经不满足于这两种潜艇分类体系,他们提出了新的方案,要求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发展出一种相对全面的混合型潜艇,作为主力作战的潜艇。对日本有利的是,在1930年的《伦敦海军条约》中,日本争取到了52700吨的潜艇份额,该份额与美英一致。但是不利的是,该条约规定不能建造标准排水量2000吨以上,主炮口径超过127毫米的潜艇。由于当时美国有3艘V级潜艇不但标准排水量超过2000吨,并且装备了潜艇上口径最大的152毫米火炮,因此单纯看数字的日本人如梗在喉。为了避免违反条约,过早引起英美的强烈反应,日本海军将混合型潜艇的计划推迟,直到1937年。因为当年的12月31日,该条约到期,日本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了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混合型潜艇设计方案,于当年开工建造(条约过期仅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潜艇即开工建造,可见日本海军的早有预谋)。1940年3月第一艘注重鱼雷攻击任务的丙I型潜水艇伊16号完成,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2184吨。随后,为了加强侦察能力而设计的乙型潜艇于次年开工。  
1940年9月30日,第一艘乙型潜艇伊15正式完工,其标准排水量略超过丙I型,达到2198吨。接着第二年有6艘乙型潜艇完工,42年有10艘完工,43年有3艘完工。前后合计20艘。其后,还曾经在乙型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乙改I型和乙改II型,前者建造6艘,后者建造3艘。总计在日本海军中乙型潜艇一共建造了29艘。

[[i] 本帖最后由 寶劍橡葉騎士 于 2007-2-4 17:33 编辑 [/i]]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47

◆ 艇体基本设计
 这里主要介绍乙型潜艇的设计。乙型潜艇全长108.7米,水线长106.9米,垂线间长102.4米,艇宽9.3米,吃水5.14米,水面排水2589吨,水下排水3654吨。
  乙型潜艇为了达到水面高速,采取超过10:1长宽比的细长型艇体,艇首形状也是适合水面高速航行的设计。艇尾有大型排气孔。其整体外观与甲型潜艇非常接近,但是由于没有甲型潜艇的那些旗舰设备而司令塔相对较小。艇体则采用双壳体设计,人员和主要设备都集中于艇体中部一个直径约5.6米的耐压壳体中。前部往后依次是鱼雷发射室、水兵和士官室、指挥所、动力舱、后部水兵舱(具体请参看本页下方潜艇结构图)。电池组集中在水兵和士官室的下方。在两层壳体之间除了压载水舱之外,左右两边还各有4个辅助平衡水舱。负责调节艇体在水中的姿势。该艇安全潜深约100米。
  艇体中央内部的指挥所是整艘潜艇的核心,里面容纳了各种通信设备、指挥设备和操舵设备等,有一层甲板将其与下部辅助机械设备分开。而潜望镜的通道从司令塔穿过耐压壳体和这层甲板直到耐压壳体的下半部分。平时潜望镜的主体部分就存放于甲板下部的潜望镜容纳筒中,一旦需要则通过液压设备将其提升到合适位置,以便艇长通过它观察海面情况(具体参看后页艇体中央剖面图)。
  该型艇动力设备为2台日本自行设计生产的舰本式甲10D型柴油机,单机功率7000马力,实际单机输出功率6200马力(每分钟350转),双轴推进。如此大的动力加上良好的水面船型,使得乙型潜艇水面航速高达23.6节。水下则使用2台主电动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1000马力,每分钟163转,最高航速达到8节。另外,艇上还有2台850马力的发电机组,为艇上提供机械和照明所需的电力。
  潜艇底舱储备淡水和燃油,该艇总共能携带774吨重油和22吨滑油,使得水上续航力可达14000海里/16节。从横滨穿越太平洋到洛杉矶往返(往返距离大约10000海里)还绰绰有余。此外,底舱的电池组为2号5型,总共由360个铅酸电池组成。如果以3节航速航行,可使用32小时,续航距离为96海里。在二战中,潜艇一般水下续航距离在60海里,由此可见乙型潜艇大型化的好处。
  艇上食品主要存放在水兵室的后方,储备量按全体艇员3个月的需要量为标准。因此,在太平洋海战中,以潜艇为主要作战兵力的第6舰队,通常对自港口出发3个月后失去联络的潜艇上的艇员,都按照战死判定。此外,由于艇内温度和湿度高,实际新鲜蔬菜和肉保鲜时期在一周之内,因此通常艇员在前5天对食物比较满意,而5天后连续食用干燥野菜、粉末酱油和腌制品时,他们就对食物表示不满,并出现食欲减退现象。

[[i]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2-2 21:29 编辑 [/i]]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48

◆ 特色侦察设计

  乙型潜艇本来就是作为航空侦察的加强型而提出的,因此其最有特色的就是在指挥塔前部有一圆型的半埋式水上飞机机库,可以容纳1架九六式或零式水上侦察机。水上侦察机在机库内采取拆解的方式储运,一旦需要时,重新装配之后使用。发射时,使用弹射器。回收时,飞机降落在海面,由潜艇甲板上的吊车负责回收。
  潜艇搭载水上侦察机的两大难题分别是机库的防水和弹射器。英国发展的E22号潜艇就是因为机库进水而导致的沉没事故,而日本一直致力于发展可携带侦察机的潜艇,从巡洋潜艇到甲、乙型,看起来日本海军已经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至于弹射器的设置,一开始日本海军也回避这个问题,采取水侦自行从海面起飞的模式。后来自行开发了吴1号3型弹射器,专门用于潜艇弹射,装备巡洋潜艇。到乙型潜艇计划开始时,日本海军又研制开发出吴1号4型弹射器,新成果很快被应用到该型潜艇上。该弹射器长约19米,要比巡洋舰上使用的吴2号5型弹射器短0.4米,弹射能力约1.6吨。它采用压缩空气弹射方式,而不是吴2号5型弹射器的火药弹射方式,这是适合潜艇水面弹射实际情况的。根据日本海军的测试,超过3G的加速度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吴1号4型弹射器的平均弹射加速度为2.5G(低于吴2号5型的平均2.7G)。此外,由于巡洋舰干舷高,因此吴2号5型是平行弹射,而吴1号4型采取的是一定角度向上弹射。
 由于存放空间的原因,侦察机是要求尽量小型化的。在零式小水侦研制工程完成前,九六式只是纸面计划的替代品,当1940年零式小水侦服役后,实际装备乙型潜艇的就是这种飞机。乙型潜艇首艘伊15号成为第一艘装备该飞机的潜艇。但是由于生产和实际使用需求的关系,并非每艘乙型潜艇都装备了该飞机。例如开战之初,虽然有7艘乙型潜艇完工,但是实际装备小水侦的才2艘。

[[i]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2-2 21:32 编辑 [/i]]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0

◆ 武备与观测通讯设备
  潜艇首要的武器就是鱼雷。乙型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与甲、丙型一致,均集中于前部,不过在数量上有所削减,仅6具53厘米口径发射管,艇首下方左右两侧各3具。不过,与前两型潜艇一样可发射九五式氧气鱼雷。该鱼雷为著名的61厘米九三式“长矛”鱼雷的缩小版,同样使用氧气作为推进动力,航迹不明显。雷体直径53厘米,长7.15米,重1665公斤,携带压缩氧气383升,燃料50升,雷头装药405公斤。航速设定为49节时,射程9000米;航速设定为45节时射程12000米。由于威力巨大,一般1枚就能击沉一艘驱逐舰。而在该艇上一共可携带17条该种鱼雷。
  此外,还在潜艇后甲板装备1门40倍口径的大正11年式140毫米中型火炮,用于水面作战、对岸轰击和射击不值得使用鱼雷攻击的目标。该炮全重3.84吨,炮长5.9米,身管长5.6米,射速5发/分,炮弹初速705米/秒,射程16000米。指挥塔后部还装备有1座九六式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用于防空(比甲型减少1座)。为防止海水侵入炮管,造成侵蚀,炮口都有密闭装置。舰桥最后方的1.5米测距仪为140毫米炮提供测距服务。其测距范围为250-15000米,放大倍率18倍。
  对于潜艇来说,观测和水声侦听设备是其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纵然有强大的鱼雷,无法有效地追踪和找寻猎物等于瞎子拿枪。乙型潜艇在舰桥上装备制式九三式防水双筒潜望镜。该潜望镜于1933年开始装备潜艇部队,依照安装物镜的直径可分为12厘米和15厘米两种,前者装备小型和中型潜艇,后者装备大型潜艇,乙型就是装备的后者。该潜望镜最大放大倍率20倍,该放大倍率下视角3度。乙型潜艇上有2支潜望镜,前后并列于舰桥,靠近舰首的为昼间使用的,另一支为夜晚专用的。

  该型艇还装备1933年开始服役的九三式水中侦听器和九三式探信仪(其实就是被动声纳和主动声纳)。前者是1932年从德国进口的法国制造的哈乞开斯水下侦听器。日本海军测试的结果表明,该设备要比美国的MV水下侦听器的效果更好,因此在国产化之后成为潜艇和驱逐舰的制式装备。后者也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潜艇制式装备,该设备对12节航行的驱逐舰探知距离为1500米。但与水下侦听器相比,探信仪的使用效果差,不能被潜艇组员完全信赖。
 通讯设备包括司令塔后部的升降式短波天线,以及后部甲板的起倒式长波天线,后者能在不超过20米的深度接受信息。电文的接受和处理则都在司令塔内的电信室,4名电信员分成2班各24小时轮流负责(一般下潜后就不接收电文,因此只有上浮时忙碌)。

[[i]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2-2 21:34 编辑 [/i]]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2

◆ 鱼雷发射规程
 乙型潜艇的鱼雷发射规程与日本海军其他潜艇一致。在目标被发现后,首先测定目标的距离、航速、目标与潜艇的角度,然后将上述数据输入九二式方位计算器(应用三角函数进行计算),输出鱼雷发射需要的数据。九二式方位计算器是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和日本光学株式会社共同完成研制的,在海军潜艇部队被视为瑰宝。完成数据计算后,“鱼雷战准备”的命令由指挥所下达给鱼雷发射舱室。此时,装在小车上的重达1.6吨的鱼雷由人工开始激活引信和设定深度。通常依据目标不同而设定不同的深度,如目标是战列舰,一般定深在8米;如目标是驱逐舰则定深在2米。
  鱼雷发射统一采用压缩空气的方式。所有的鱼雷发射管有前后筒盖,平时紧闭,防止海水倒灌入舱室。发射前,后盖先开,完成引信激活和调定深度的鱼雷自小车上滑入发射管。随后关闭后盖,打开前盖,海水进入发射管,直到充满。此时,位于鱼雷发射舱内的,通常毕业于横须贺水雷学校的,下士或特务士官军衔的掌水雷长通过传声管问询指挥所,“鱼雷发射准备完毕,是否发射?”如果位于指挥所内的通常军衔为中尉或大尉的水雷长下令“发射!”,则压缩空气泵启动,压缩空气将鱼雷送出发射管,然后鱼雷上的动力设备自行运转,鱼雷靠自身动力射向目标。发射完毕,前盖关闭,由泵将发射管内的海水排出,然后便可以进行下一轮发射工作。
  此外,对目标鱼雷使用数量也有明确规定。由于该艇使用的是比一般鱼雷难于制造,价格更昂贵的九五式氧气鱼雷,因此资源贫乏的日本要求节约使用鱼雷也在情理之中了。一般对于商船和驱逐舰,只准使用单发攻击;而对于战列舰和航母这两种目标,允许使用6枚鱼雷攻击。并且在一般情况下,6枚鱼雷采取间隔2秒的发射方式,以取得最佳鱼雷攻击扇面。

[[i]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2-2 21:37 编辑 [/i]]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4

◆ 乙改I型和乙改II型潜艇
  1941年,日本海军追加建造乙型潜艇的计划,由于很快就进入战争状态,因此新的潜艇在建造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以适应战争的需要。首先是耐压壳体改为产量较高的DS型钢材,安全下潜深度仍然维持100米不变。其次是柴油机改为更容易制造的舰本式1号甲10型,这种柴油机单机输出功率降低到5500马力,但是水面最大航速仍然达到23.5节。此外,为了加强水面防空能力,还在舰桥加装1座双联装25毫米机关炮。新型潜艇称为乙改I型,并批准了6艘的建造计划。
  随着战争的进行,日本海军对能快速建造潜艇要求更高,于是在乙改I型的基础上,更换了舰本式22号10型柴油机,单机输出功率减少到2350马力,水面最大航速也大辐减至17.7节。同时更换水下主推进电机,单机推进功率降低至600马力,最大水下航速也减至6.5节。由于DS钢加工困难,耐压壳体又改用MS钢(软钢)制造,为了保持强度将壳体增厚10%,这样能保证下潜的安全深度仍是100米。由于动力设备的小型化使得燃料携带量扩大,因此续航距离增大了50%,达到了21000海里/16节。为了加强其侦察能力,新造的乙改II潜艇全部安装了22号雷达(具体参看电子设备的改进)。此外,也许是使用效果不如人意,乙改I型增装的机关炮被取消,鱼雷搭载量则增加到19枚。此型又被称为乙改II型,计划建造14艘,实际只完成3艘,有4艘在开工后取消,另7艘未开工即取消。
 乙改I型和乙改II型保留了乙型的弹射器、机库,但是实际由于飞机、飞行员的供应问题,以及最后潜艇取消了航空侦察的任务,导致这些潜艇并未装备水侦,所有的航空设施成了鸡肋。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5

◆ 电子设备的改进
 1943年,日本成功开发22号雷达。这是一种10厘米波长的小型对海搜索雷达。4月,这种雷达被安装在海大型潜艇伊158上做试验。试验的同时,日本海军恰好在基斯卡岛进行撤退作战,当时发生了2艘潜艇伊7和伊9在不明敌情的浓雾中上浮,被美军发现并击沉的事件。这次事件在日本海军中引起极大的震动,海军军务局长和舰政本部部长大发雷霆,要求海军技术人员尽快完成雷达上艇的测试工作。在上级的压力之下,技术人员匆匆完成了22号雷达上艇的任务。潜艇所使用的雷达信号发送和接受机、水冷装置、配电器、角度指示器等一系列设备都被装进一个高2.5米,长宽均为1.5米的狭小空间之内。全部设备重量约2140公斤,比水面舰只装备的同样设备要重820公斤,原因是潜艇上的设备需要良好的防水设施,避免在深潜时海水侵入。从1944年4月开始,这套装置以一个整体被设置于司令塔下的艇体左侧。但是在装备22号雷达之后,由于机械故障不断,实际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研制对海搜索雷达的同时,由于美军空中反潜力量的加强和电子战技术的完善,对空搜索雷达和雷达报警器(ECM)也成为了乙型潜艇重要的装备。1943年,三式雷达报警器(E27)生产成功,同年6月18日就匆匆装备了伊21号潜艇。该报警接收机为长90厘米,宽50厘米的长方形物体,被安装在舰桥后部右舷侧。下方通过电线接到雷达室,在那里进行信号数据的处理。而1943年左右研制成功的,波长为200厘米的13号对空雷达,在进行小型化后于1944年开始装备潜艇。尽管全套设备只有110公斤,但是由于全部设备都放置于22号雷达所在的加装舱室,所以本就拥挤不堪的雷达室更加显得狭小。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6

◆ 作战经历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总共有7艘乙型潜艇已经完工。这些潜艇刚服役就全部参加了珍珠港袭击作战。其中伊15、伊17、伊25配置在瓦胡岛东北,负责掩护南云机动舰队和截击敢于出海反击的美军舰队;伊19、伊21、伊23组成巡逻部队,航行于南云机动舰队前方,为其开道,提供警戒;伊26则单独航行至阿留申地区,进行侦察和警戒活 动。后来7艘艇全部参加了对美国西海岸的破坏作战(具体参看本期被遗忘的猎杀——日本潜艇二战期间在美国西海岸的作战一文)。
  随着战线和战局变化,1942年和1943年完工的乙型潜艇,主要投入了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和印度洋战线,进行交通破坏和侦察。这两年也是乙型潜艇活跃的高峰,先后击沉美军一艘航母、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击伤一艘航母、一艘战列舰。在破交方面,最突出的就是伊27号游猎印度洋,在1943年一年击沉13艘商船。但是截止1943年底,开战之初的7艘乙型除了伊26号之外,已经全部损失,1942年服役的乙型也损失一半(5艘),因此1943年开始服役的乙改I型潜艇挑起了大梁。这些潜艇除了首艇伊40号之外,其余都先后加入了第15潜水战队,投入到一线作战。但是,日军从1943年开始已经彻底转入战略防御,而且日本海军对潜艇使用没有提出合适的战术,所以发挥的作用有限。甚至如伊38号潜艇,终其一生主要任务就是运输物资。由于美军反潜力量的强大,到了1944年底,除了伊36、伊44和2艘完工不久的乙改II型潜艇,所有的乙型潜艇都损失了。最后终战时,仅存的伊36和伊58号潜艇被美军接收,沉海处理。
  此外,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日本海军还曾经将一些潜艇改装为可携带特种攻击潜艇的母艇。乙型的伊27和伊28,改装后可搭载甲标特种潜艇;乙型的伊36、伊37以及乙改I型的伊44,改装后可搭载4艘回天攻击潜艇;乙改II型的伊58也大约在1944年12月进行了回天潜艇搭载的改装。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7

经典战例(1)
 1942年8月15日,伊19号潜艇开赴所罗门C海域负责战斗巡逻。9月15日上午,该潜艇正位于圣克里斯托巴尔岛附近海域时,九三式水中侦听设备捕获了比较清晰的水声信号,判断有大规模的舰队在附近。刚接任艇长才两个月的木梨鹰一少佐下令上浮到潜望镜深度,保持2节的航速,进行观察。12时50分,木梨少佐在潜望镜中发现了美军一支机动编队位于自己的左后方约15公里处(由于当时海水传音效果良好,因此美军水面搜索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反而低于水声侦听设备),包括1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以航母为中心排成轮型阵。木梨少佐当即下令转舵接近,全体人员进入战斗位置,准备鱼雷攻击。
  伊19不断缩小与美军编队的距离,木梨锁定那艘航母为攻击目标。1500米......1300米......1000米,潜艇从外圈负责警戒的驱逐舰底穿越,直接进入了编队核心。13时44分,双方距离900米,此时航母正在迎风准备回收飞机,航速12节。木梨少佐下令6具鱼雷发射管全部装填发射,6枚威力强大的九五式氧气鱼雷以2秒的间隔,极其隐蔽地先后奔向目标。随后潜艇潜入深水,进行规避。在鱼雷发射计时后的第40秒,水听器听到第一声尖锐的金属声,接着又是先后四声,显示6枚鱼雷中有5枚击中了目标,艇上一片欢腾。但是很快他们就遭到美军驱逐舰的猛烈攻击,先后数到了85枚深水炸弹,然而并没有遭受什么损伤。

 事后证明,这是收获最丰的鱼雷攻击。当时木梨少佐遭遇的是美军“黄蜂”号(CV-7)航母编队,在该编队后方12公里处还有另一支“大黄蜂”号(CV-8)航母编队。伊19号发射的6枚鱼雷,除第1枚鱼雷脱靶,跑到了“大黄蜂”号编队附近因航程到了尽头而沉没外,另5枚均有中的。其中第2枚脱靶(相对“黄蜂”号而言,下同),航行11公里,到“大黄蜂”号编队内击中驱逐舰“奥布莱恩”号(DD415),使其丧失战斗力。该驱逐舰在次日的拖航中断裂沉没。第3、4、5枚鱼雷命中“黄蜂”号右舷,造成水线部分广泛破坏,航空汽油泄漏,最终于20时左右爆炸沉没。第6枚脱靶,航行12公里击中“大黄蜂”号编队中的战列舰“北卡罗莱纳”号(BB-55)左舷前部炮塔附近。一次鱼雷攻击共造成1艘航母和1艘驱逐舰沉没,1艘战列舰受伤。
  经典战例(2)
  1942年8月15日,伊26号潜艇开赴所罗门群岛水域,于24日进入巡逻阵位。当时采取白天潜航,夜晚水面航行补充电力的方式。30日半夜,正在瓜岛东南水域航行进行充电的伊26突然撞上了美军一支航母编队。当用15厘米大型望远镜观察海面的了望哨向艇长横田稔汇报后,他立即下令潜航。随后,水听器听到了美军驱逐舰逼近的声音。在80米深度待了近3个小时后,伊26重新浮起到潜望镜深度,进行观察,发现美军航母的身影,距离大约23000米,位置大约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以东140海里处。伊26号计算了航路,开始靠近。本来1000米的距离是最佳攻击位置,但是由于美军护航船只轮型阵非常严密,因此横田艇长抓住机会,在那艘航母快要跑过狙击点时,从3500米的距离上发射鱼雷。31日早晨7时06分,发射命令下达。起初,横田艇长想6具发射管都进行发射,但是由于其中1个鱼雷发射管出现故障,所以实际只有5条鱼雷射向目标。鱼雷以2秒间隔发射完毕后,伊26下潜到100米的最大安全深度,不久听到了一声爆轰音。在后来的12个小时里,伊26遭到美军驱逐舰反复搜索和攻击,但是毫发未损。事后分析,遭到攻击的是“萨拉托加”号航母(CV-3)。虽然由于距离远,射击条件恶劣,发射的5条鱼雷中仅有1条击中目标,但是由于九五式鱼雷威力巨大,造成右舷中部严重破损,一个锅炉房进水,涡轮和电力传动系统遭到损害,失去动力,不得不由重巡“明尼阿波利斯”号(CA-36)拖带出危险海区,之后有三个月的时间无法参战。
  经典战例(3)
  1942年8月15日,伊25号自横须贺军港出发,经2周航行抵达俄勒冈州沿海。因为9月初天气不良,于是潜伏了一段时间。9月9日凌晨,伊25号潜艇在距离布兰科角南方灯台6海里处浮出水面,从机库里取出零式小水侦的零件,一一进行组装。此时,艇长田上明次中佐向驾驶员藤田信夫飞曹长和侦察员奥田兵曹传达了此行的任务——纵火。当飞机的尾翼最后组装上去之后,整备长进行了检查。组装过程大约用了7分钟,随后发动机被启动,藤田与奥田登机出发,直扑俄勒冈州以南靠近加里福尼亚州的森林。日本人选择这里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里的森林在夏秋天经常因气候干燥而发生火灾。当时零式小水侦的两边机翼下各携带了1枚76公斤重的炸弹。每枚炸弹里有520个小型燃烧弹,炸弹被投下起爆后这些小型燃烧弹会向四周飞散,然后燃烧,维持1500度的高温30秒。日本人期望这样的大火能给美国人制造恐慌,迫使其改变战略,同样也是为报杜立特轰炸东京的一箭之仇。藤田在布兰科角东南50海里的一片森林茂密的地方投下了一枚炸弹,并亲眼看见火光四溅,开始燃烧。之后,他又飞行了几公里,在另一处投下另一枚炸弹,然后返回母艇。9月29日深夜,伊25在布兰科角西方10海里处上浮,藤田再度出击,在布兰科角以东50海里处的森林又投下两枚炸弹。但是这次返航不是很顺利,没能找到母艇,不得不迫降在水面。人员最后由潜艇救回。这两次纵火行动虽然还算顺利,但是实际并未达成什么效果,燃烧弹只引起了小火,并且很快就熄灭了,未能引发大规模的山林大火。
  经典战例(4)
  1944年10月底,伊56号潜艇开赴莱特岛以西,执行战斗巡逻任务。10月23日深夜,该艇在棉兰老岛东部发现了美军实施莱特岛登陆的两栖运输船团。伊56艇长森永正彦少佐下令首先上浮至雷达使用深度,以13号对空雷达搜索。由于未发现敌情,于是上浮水面,实施拦截。24日拂晓,森永下令以3具鱼雷管发射,随即下潜。但是3条鱼雷有1条击中LST695坦克登陆舰(1625吨),并且未能将其击沉。此外还重创了美国商船“阿什塔布拉”号。25日夜,伊56号在莱特岛以东170海里处再度发现美军舰队。森永和前一次一样,先用13号雷达确定空中无敌机后上浮,进行追踪判断。他判断美军是机动部队,并选定1艘航母作为目标。22时34分,发射5条鱼雷(1具鱼雷管故障还是节约鱼雷,不详),1条命中。实际上被击中的是“桑提”号护航航母(CVE-29),经过损管的抢救,并未沉没。
  根据伊56使用经验,13号防空雷达发现美机的距离大约是16公里。在这个距离上,反潜飞机需要飞行4分钟才能抵达潜艇上空,而潜艇紧急下潜只需要1分钟,因此13号雷达确实可使潜艇免受空中反潜力量的打击。
 经典战例(5)
 1945年7月16日,桥本以行中佐指挥伊58号潜艇搭载回天特攻多闻队出发,开赴菲律宾海海域,准备伏击美军船只。29日深夜11时05分,伊58号潜艇上浮,对水面进行观测。此时虽然是黑夜,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观察哨清晰地看见了左后方90度方位,距离10000米上的美国军舰舰影。于是潜艇开始靠近,桥本艇长下令回天艇和鱼雷都做好准备,于是回天特攻队员中井一飞曹和白木一飞曹做好了肉搏的准备。4分钟后,桥本艇长发现目标是艘大舰,因此要求6具鱼雷管均装填鱼雷,准备发射,同时要求5、6号回天艇做好攻击准备。接近美舰后,取45度角度,2000米距离。此时,出于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桥本艇长决定不使用回天艇自杀攻击,而选择普通的鱼雷攻击。11时26分,伊58号在60度方位角,1500米距离上,以2秒间隔发射6枚鱼雷。一分钟后,桥本艇长在潜望镜中看见三支水柱,并且水听器中也穿来爆轰音。于是伊58开始下潜,重新装填鱼雷。此时,回天艇上的中井和白木一再通过电话催促,要求攻击,但是当伊58再度浮起观察时,美军军舰已经沉没,地点是北纬12度02分,东经134度48分。
 事后调查显示,被击沉的是美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CA-35),她刚负责将原子弹组件运往塞班岛之后返航中遭到袭击。其中一雷击中舰艏后9米,第7肋骨处,造成舰艏前部12米断裂,一雷击中舰桥下部50号肋骨处,引起弹药库爆炸,在12分钟内沉没。由于救援不及,全船有883人丧生。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1:58

◆ 总结
  乙型潜艇是日本潜水艇历史上重要的一章,总共建造了29艘,在建造数量上仅次于海大型(37艘),是日本建造数量最多的大型潜艇。由于其续航力远,水面航速快,活动范围广,武备强大,数量众多,因而成为太平洋战争期间各条战线的重要支柱力量。其击沉商船吨位占全日本潜艇部队的42%,其中伊27更是创下击沉15艘商船,击沉和击伤吨位99359吨的日本潜艇部队纪录。而日本潜艇部队中击沉和击伤吨位(包括商船和军舰)4万吨以上的12艘潜艇中,乙型有7艘之多,并且在前六名中占了五席!更可怕的是,其本身建造的目的就是作为监视和削弱美军太平洋舰队的侦探和杀手,因此美军军舰所遭受的潜艇攻击,也大多来自此型潜艇。“黄蜂”号航母、“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朱诺”号轻巡(CL-52)其惨遭毒手;“萨拉托加”号航母、“桑提”号护航航母、“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里诺”号轻巡(CL-96)也曾受其荼毒,可谓威胁巨大。
  尽管乙型潜艇猖獗一时,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和战术运用的失策,很快就在美军强大完备的反潜力量面前损失惨重。首先从技术上讲,日本海军自行研制的柴油机噪声巨大(这是单纯追求输出功率的结果),诚如美国海军一名声纳士官所言,“日本的潜艇航行如同敲着大鼓行进。”这样大的噪声很容易被美国驱逐舰探测并发现。而且美军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研发能力,给军舰装备了多种对海搜索雷达、声纳设备和电子对抗设备,在技术上完全压倒了日军。其次,从战术角度讲,美军反潜力量全面完善。由于美军参与大西洋反潜战,积累了一系列经验,因此建立了从航空、水面舰只乃至潜艇全面的反潜作战体系。而日本海军按固定思维将潜艇用于进攻防守严密的美军舰队,忽视破交和攻击商船(日本人认为攻击商船不能体现其勇武精神),对攻击商船使用鱼雷横加限定,更可笑的是居然不顾实际作战需要,实行所谓定时上浮汇报制度,造成潜艇部队损失巨大而所获并不相抵。除2艘坚持到战后、1艘因事故沉没和2艘沉没原因不明之外,其余24艘均被确定击沉。其中12艘被军舰击沉(占一半!),5艘被潜艇击沉,3艘被飞机击沉,3艘被军舰和飞机共同击沉,1艘触雷沉没。这种结局对于乙型潜艇本身来说不啻是种悲剧,然而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而言则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了。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02:00

零式小水侦
  1937年开始研制的九六式小水侦之换代产品,该项目由海军航空技术工厂负责,机型编号E14Y1。1940年海军军方通过验收,正式采用。由于1940年是日本皇国纪元2600年,因此被称为零式小水侦。该机为双座,下单翼,固定式双浮筒。飞机机长8.54米,翼展10.9米,高3.8米,机翼面积19平方米。空重1119公斤,最大起飞重量1450公斤。安装一台日立天风12型空冷星形九气缸发动机,输出功率360马力(对外称300马力),最大飞行速度246公里/小时(另有资料说为230公里/小时),最大升限5420米,续航时间3小时以上(通常在潜艇上使用时,未能达到这个数字),最大航程882公里。后座安装一挺7.7毫米九二式机关枪,用于自卫。翼下还可携带两枚60公斤炸弹。量产型飞机由九州飞机制造厂生产,1940年产量3架,1941年产量65架,1942年产量61架。总计二战中总生产量129架(另有资料说为138架)。
 该机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极其活跃,除了使用在大型潜艇上充当侦察手段之外,还参与了对美国本土的袭击,成为日本二战中唯一一款袭击过美国本土的飞机。1942年9月,其携带燃烧弹,对美国俄勒冈州森林进行纵火袭击,企图以此在美国制造恐慌情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1943年以后,美国在太平洋战区开始全面反击,日本转入战略防御,加上航空兵政策的转向以及自身诸多不足,该机逐渐淡出一线。
 该机曾经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推出改进方案,称为E14Y2。安装一台天风21型气冷发动机,输出功率480马力。实际情况不详,估计只是一种纸面计划


出处:不详

[[i]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1-30 13:44 编辑 [/i]]

寶劍橡葉騎士 发表于 2007-1-30 09:06

出处?

narita 发表于 2007-1-30 12:21

最近玩SH3网上找的,所以没有注意出处,以后注意

飞龙 发表于 2007-1-30 13:19

文章不错,可以填补岛群静态页面的缺失,谢谢

爱澜 发表于 2007-2-4 13:19

晕,偶的东西......

narita 发表于 2007-2-4 16:52

我又没说是我的,只是不记得是从哪里转的了

narita 发表于 2007-2-4 22:58

我是从别的地方转来的,但也不能他说是他的就把说什么原作是他的吧,不然他一句话,把我帖子都改他的好了

ddyd 发表于 2007-8-7 14:47

好装备需要好战术来发挥其性能。比如二战前期的德国,并不先进的装备在先进战术指导下发挥出了极大的威力。日本僵化的战术对于中国、对于同盟国来说也是值得庆幸的事。

启明星辰 发表于 2007-9-20 13:36

日本旧海军的伊-400型航空潜艇是最出名的武器。

sda10241024 发表于 2007-10-7 14:19

顶了

真是篇好东西

心只有你 发表于 2010-2-9 14:29

小日本对潜艇的运用远远不及德国和美国。

cctvvv 发表于 2010-2-20 19:35

[i=s] 本帖最后由 cctvvv 于 2010-2-20 19:40 编辑 [/i]

这个不是《联合舰队内幕》一书中的吗??第204页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