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者”栗田——莱特湾之我思
[font=宋体] 回顾[/font][font=Times New Roman]60[/font][font=宋体]多年前的莱特湾海战,真是令人惊心动魄。日本舰队的孤注一掷、美国护卫驱逐舰的英勇顽强以及栗田谜一般的撤退,都是那么地令人遐想万千。[/font]vD&|'_X7gE7N.z[font=宋体] 熟悉海战史的必定记得,舰队通讯的不畅以及情报的错误是如何使得杰里科爵士没有最终取得日德兰海战的胜利。因为在广博的大海上,指挥一支大规模的舰队进行联合作战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日本军令部在考虑“捷一号”作战的时候,则明显忽略了这个影响海战胜负的关键因素。庞大的日本舰队将分成[/font][font=Times New Roman]4[/font][font=宋体]支,从不同的基地出发,经过不同的航线,奔向不同的海域,担负不同的任务。但是,作为主力的栗田舰队,则必须不计损失,冲入层层设防的美军运输船队,大开杀戒,摧毁所有美军的补给品,如果可能的话,还要炮轰登陆部队,从而最终粉碎美军从菲律宾来犯的任何企图。[/font]\4AI:z'NeC
[font=宋体] 但是只要简单对比一下[/font][font=Times New Roman]44[/font][font=宋体]年末日美舰队的实力,就会觉得日本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极小。即便栗田的舰队最终达到了目的,恐怕也再也回不来。联合舰队将丧失几乎所有的水面舰艇,才可能完成这次自杀进攻,以便日本的本土能够获得一年乃至半年的修养时间,延缓战争的进程(但不是战争的胜利)[/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