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的美日军基地
钱晋
佐世保
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岸的佐世保港,属长崎县,四周被山环绕,进口航道的西面又有五岛列岛作为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它北靠佐世保市,由九州岛的西彼杌半岛和针尾岛围成,呈一个不规则的“Y”型。港区的唯一进口航道(水深23-54米)位于西南,航道南侧是检疫锚地(水深15-35米),进口的港界为高后崎和寄船崎的连线。内港在西北端,端头是佐世保市的立神港区,由北向南顺次为1区和2区(水深10-14米,由美国海军控制,禁止商船抛锚);3区位于港区的东北和中间(惠美须湾),为商船锚地,水深10-37米,可容纳万吨轮10余艘;白崎和崎岬连线以东高岛附近为指定装载危险货物船锚地。港口的南界是猪之首岬和口木崎的连线,东北界是尼乌浦和早岐海峡西端一点的连线。港内适航水域达30多平方公里,属半日潮港,涨潮流为东北向,速度0。3节,落潮流为西南向,速度0。5节。进口航道内的落潮流速1。3节,航道港界外可达2节;涨潮流最大达1。5节。整个港区全年多北风,夏季多南风,冬季盛行北风。进港助航标志有,御神鸟灯桩、帆上濑灯桩、大濑灯桩、大立岛灯桩、小立岛、御床岛灯桩、高后崎灯塔、白濑灯桩、大岛岳高山峰(100米)和百合岳高山峰(185米)等。
佑世保海军基地既是日本传统的造船基地之一,也曾经是日本旧海军的军港之一,1905年日俄战争中联合舰队就诞生于此。这是因为,该基地处于朝鲜海峡(对马海峡)的南端东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年日本之所以能在对马海峡的战斗中取得辉煌胜利,佐世保基地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由此产生的作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因素。该基地水面积达4千多万平方米,可泊舰船90多艘,有船厂5个、船坞4麻,能修理和建造大型舰船。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军港连同周围的军事设施一起被美军接管,成为美国海军驻外基地之一。最盛时,该港的1号、2号船坞,大型系船码头的82%,水域面积的85%为美军专用。
越南战争以后,美国曾一度轻视了佐世保的战略地位,于1975年5月,宣布今后将缩小佐世保海军基地的规模,基本上作为弹药基地使用,不再是海军舰艇的母港,由此,1977年仅有35艘次美海军舰船在该基地停泊过,是二次大战后数量最少的一年。其原因,是当时协际局势日趋缓和;二是作为扼守海峡的天然桥头堡,与朝鲜半岛也就一水之隔,距离太近(喷气战斗机从北朝鲜起飞,只需飞行十几分钟),对空防御弱点显得尤为突出;三是在舰船修理技术水平方面,虽然也是日本传统的造船基地,但较之横须贺,还是略为逊色。所以,除了油库、弹药库和基地部队的一部分外,约有360万平方米的设施(包括船厂的1号船坞),归还给了日本。
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对西太平洋地区的更加重视,又提出“远东第二战线”理论。针对这一理论,佐世保基地又被重新评价,认为:佐世保比横须贺更靠近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地处海参崴至金兰湾海上交通线的中间位置,基地在燃油、弹药贮藏等方面的设施也要比横须贺完备得多。这样,于1980年7月恢复了基地司令部。当年,就有200多艘次美国海军舰艇进入佐世保基地停泊。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美海军的航母和核潜艇也经常出没于此,欲通过航母搭载的航空兵和用核潜艇及水面舰艇搭载的巡航导弹加强“第二战线”的作战能力,以实现“远东第二战线”理论。目前常驻佐世保基地的美海军舰艇及数量有:潜艇3-4艘(活动海域主要在对马海峡),两栖攻击舰、两栖货船、坦克登陆舰各1艘;人员也由战后最少时期1976年的600名,猛增到2500名,而且从1987年7月起常驻的美海军陆战队队员也增加了100-150名。
现在,美国佐世保海军基地,仅司令部所在地平濑一带的油库码头的占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如果包括贮油设施和弹药库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另外,港湾80%的水域定为“限航水域”。
美海军的专用码头主要有两处:一处是赤崎油库的1-3号码头,长度分别为80米、80米和518米,水深为12。9米、9。2米、12米,曾停靠过“新泽西”号战列舰;另一处是立神港区的平濑码头。平濑码头是一个长药585米,宽约570米的港池,共有9个码头,水深10。6米,进港池的唯一通道设在南侧偏东处,宽药200米。港池通道的西侧是1号码头,长254米,东侧是9号码头,长152米;2号、3号和7号、8号码头,分别在港池的西岸和东岸,长度均为182米;4-6号码头,设在港池的北岸,长度均为192米。其中,6-9号码头为美海军专用码头,设有岸管供水设施,效率为25吨/小时;1-5号为佐世保重工业株会社专用码头。
舰船的修理设施,除佐世保船厂的2号船坞由美国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共同使用外,其余船坞(1号、5号、6号)及旧海军工厂和设施全部交给佐世保重工,而且以前美舰修理的优先权现在也已取消。所以,美海军太平洋第7舰队的舰船修理一般均不在该基地安排。2号船坞容修能力18万吨。其余船坞情况分别是:1号151×25.9×10.0米、8000吨、5号173.4×28.8×8.8米、16000吨,6号177.1×28.5×10.3米、17000吨。
贮油设施主要是能贮油540万桶的赤崎油库,其余还有庵崎、横濑两座油库。弹药贮藏地主要的也是两处,前烟和针尾弹药库。针尾岛弹药库占地面积约达130万平方米,而且为了储存更多的水雷、火箭和雷管,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新建了一座弹药库。
佐世保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基地之一,设有第5护卫队群司令部,并由9艘舰艇以此为母港,集中有6千多名自卫队员。驻泊的部队主要有:第2护卫队,第3护卫队和第21护卫队;地方队的兵力有:第11护卫队,第34护卫队,第43扫雷队和第48扫雷队。此外还有大村飞行队和1个1985年建成的测磁消磁站。驻泊的9艘艇,主要是海上自卫队的一线兵力,即构成“八。八舰队”的在编兵力:1艘“鞍马”号驱逐舰(旗舰),1艘榛名级直升机驱逐舰,2艘太刀风级导弹驱逐舰,5艘初雪级驱逐舰。
随着新舰队的编成和基地艇的增加,1986年5月在立神港区又构筑上海上自卫队专用码头,该码头全长190米,宽17米,可同时停靠4艘艇。另外,还计划再建一座新码头。大村航空队基地,不但驻有反潜直升机,还驻有水上飞机,是随着佐世保驻泊的直升机驱逐舰增加而设立的。该基地共驻有两个航空队,原先只建立了122航空队(司令部设在千叶县馆山市),后为了增加直升机数量,又组建了123航空队。
横须贺港
位于日本本州岛东京湾人口处东岸的横须贺港,北有横滨市相连,南和横须贺市东岸接壤,港内的停泊设施、修船能力、油料和弹药贮存设备及兵员休整设施等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具备了海军基地所需的各种条件,素有东洋第一军港之称。港内水域开阔(水线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水深流缓(水深7~30米,潮流流向基本呈北们西棗南偏东向、速度在1节左右),无须疏浚,是日本屈指可数的天然良港之一。整个港区形似人的手掌,“大拇指”直接触摸横滨市,为第四区;由吾赛岛分割成的“食指”根上,有两道防波堤(东防波堤和东北防波堤),东北防波堤将“掌心,一分为二,在外的一半是外港,也是检疫锚地;靠里而的一半是内港的第三区。内港的涨潮流为北西北向,速度0.6~0.7节;落潮流为东南和南东南向,速度1~1.2节。外港的涨潮流为北向,速度1.l节;落潮流为南向,速度1节。进入港区后的导航标志主要有,防波堤端头灯桩和相应的信号台以及猿岛等孤立日标。
横须贺港的第一区(已被划为军事禁区,禁止一般船舶驶入),是美国在远东最大、功能最全的海军基地,被评价为“是美国海外海军基地中,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基地之一”,占地面积约230万平方米,以前是旧日本帝国的海军基地,另外还包括旧海军的横须贺首府、海军工厂、海军陆战团、学校等建筑。该基地的前身是1865年日本江户幕府在该地创办的第一家造船厂“横须贺制铁所”,以后在1872年被当时的明治政府划归海军部, 1903年改称为“横须贺海军工厂”,有了海军基地的雏形。随着19世纪末日本帝国海军力量的突起,到1904年~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第一次大战期间,该厂修造船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具备了建造巡洋舰、战列舰等当时主力舰船的能力。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职工总数曾达4万余人,不但修船能力达到当时的第一流水平,并且成为旧日本帝国海军兵力的大本营(现在基地内作为第7舰队的地下司令部,就是日本原帝国海军的作战室)。1945年日本投降时,美国于同年8月26日在横须贺登陆,接管了该基地,并于1947年陆续设立了舰船修理部、补给站和港务部。自此,美国开始插足于横须贺。随后,美军出自远东的需要,要求日本为其提供基地,于是签订旧金山和约。其中的日美安全条约规定中明确有这样一条,日本政府应为驻日美军提供基地。这样,为了履行安全条约规定,日本于1952年7月正式将横须贺基地提供给美军使用。
美军正式进驻该基地后,对各种设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缮和扩建。为了能够停靠上160米左右的轻型巡洋舰和能停靠长达170米的斯普鲁恩斯级大型驱逐舰,在1985年4月~11月对原有6号和7号驱逐舰维修码头进行了扩建,将码头的长度由原来的118米增加到172米。同时,在距码头54米处的水域里,又建造了一个混凝土桩基的系船岛(形状似一突出的堤码头),“岛”与码头之间有一铁桥相连。着手疏浚了海湾人口处周围约28万平方米的水域的面积,并利用这些疏浚砂土填海造地7万平方米,不但恢复了泊船地区的停泊能力,也为住宅建设和其它军事设施提供人造土地。经常停靠航母、核潜艇的12号码头和第7潜艇群司令部附近的新仓库,也是通过凿岩平地后新造的;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共用的水雷调试所,也迁到吾妻岛,场地比原来至少扩大了10倍,达21万平方米,并改名为水雷维修所。
目前,美军在该基地共有各种码头18座,总长度达2516米,分为19个泊位(14~17号泊位在6号于船坞内),其中小海港区自1966年以来是核潜艇经常停靠的驻泊地,还没有放射性监测柱。在基地内,设有驻日美国海军的司令部、横须贺舰队基地司令部、第7潜艇群司令部、舰船修理部、补给站、工程中心、地区医疗中心等机构,驻扎的部队有:包括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指挥舰的10艘战斗舰艇、驻日美国海军通讯部队、海军陆战队(警卫队)等。“蓝岭”号于1978年10月6日后,就一直驻泊于此。在10艘战斗舰艇中,曾有一艘是航母“中途岛”号,从1973年:月5日起,它一直以此为母港,现已退役。由此可知,横须贺也是美海军海外港口中,唯一的航母母港(有2座分别长255米和280米的码头可供航母停靠)。这是因为槽须贺除了具有良好的驻泊条件外,一方面是附近有厚木机场可供使用;另一方面是具有出众的修船能力,不但使“中途岛”号的出航率自以此为母港后一直名列前茅,而且为其一再延长服役期提供了保证。
横须贺基地的重要性,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海军修理厂的6个干船坞。它们均是旧日本海军时期建成的,竣工日期分别是: 1869年、1884年、1894年、1905年、1916年和1940年:进坞吨位分别为:4千吨、6千吨、 1千吨、5千吨和8千吨,至今仍完好无损可用。现在1~5号船坞已与日本共同使用(l~3号与日本海上自卫队,4~5号和住友重型机械工业公司),最大的容积为22万立方米的6号船坞仍由美海军独自使用。该船坞最初是为建造第3艘大和级战列舰“信浓”号(该舰后被改成航母,1944年11月被美潜艇用鱼雷击沉),现在主要用于维修航母,是美国在夏威夷以西海区内能容纳航母的唯一船坞,而且就是在关岛也没有一个能容纳航母的船坞,“中途岛”号的多次修理和数次大规模改装,均在此坞进行。
所以,依据美海军的“全球战略”,横须贺是它必须依靠的基地,也是它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根据地。尤其是针对第7舰队而言,横须贺最大的价值就是具有很强的维修舰船能力。虽然该基地占地面积比不上美国原在菲律宾的苏比克海军基地,但它的海军修理厂的修理各种舰船,而且从军事装备的维修经验和能力、工人的基本素质以及周围可支援的工业能力来看,也高出一筹。例如,1980年7月29日,“中途岛”号在菲律宾四南海面与巴拿马商船碰撞舰体破损后,虽然被拖到苏比克湾修理,但仍然请求横须贺派技本人员前去支援,因此,一旦第7舰队需要维修航母,只有该基地可以承担,否则只得开回夏威夷,或者航行14天远涉重洋开到美国的西海岸。基地补给由横须贺海军补给站负责,舰艇和飞机用的燃油主要贮存在基地对岸港内的吾妻岛上,该岛上的贮油设施面积约84万平方米,是与日本共用的,有大小油库37区,贮油容量约40万千升,品种有航空汽油、喷气机油料、汽车汽油、柴油机重油等8种油料。此外,在横滨还有一小柴油库(也是旧日本海军遗留下来的),占地约52万平方米,并有26个贮油罐,可贮油约42万千升,并有两应长达708米和138米的栈桥码头,可供油轮直接停靠装卸燃油。在基地不远的浦乡,还设有弹药库,设施面积约18万平方米,并有完善的码头装卸设备。
还须补充的是,横须贺现在也仍然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要基地之一,水域面积8千多平方米,水深7~23米,不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部驻地,而且整个海上自卫队舰艇总被40%的舰艇(约115艘)也驻泊于此。具体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横须贺基地的驻泊部队有:自卫舰队司令部、护卫舰队、潜艇舰队、第1和第4护卫队群、第2扫雷队群、第 1运输队、第2潜艇队群等;后勤支援系统的兵力有:第33护卫队和第37护卫队(并有4艘排水量为1470吨筑后级护卫舰),第42扫雷队,另外还有运输舰和11700吨的“白濑”号破冰船,同时,随着美国对横须贺海军基地的不断扩建,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横须贺的基地建设也日益加强,在80年代初相继峻工了吉仓1 号、2号码头,使过去一直在海上系水鼓的海上自卫队舰艇,平时也已可以直接停靠码头送行物质补给或修整,并得到电力和蒸汽的供应,一般情况下,一座码头每侧采用并靠方式能依靠2艘舰,共可停靠8艘,当然,如果与横须贺的美国海军基地相比较,在后勤生活条件上,无论是住宿条件还是饮食环境都有很大差别。
白滩
位于日本琉球群岛中部的冲绳岛,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冲绳战役以来,就一直为美军所控制。该岛中部东侧的胜连半岛,正好将金武中城港一分为二,北为金武湾,南为中城湾。其顶端中城湾一侧,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驻海外的主要基地之一-白滩基地,总面积达156万平方米,因基地西南边的一片洁白沙滩而得名。
冲绳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美国在远东进行两栖作战的唯一跳板,也是日本的门户(二次大战日本的投降,与该岛的失守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白滩能作为美海军陆战队基地,除了冲绳作为美海军陆战队基地,除了冲绳岛本身地理因素外,还主要是由于该基地附近的水文条件、码头设施、地理环境等,更适于两栖兵力集结。
首先,基地面对的中城湾,水域开阔,水深适当(20-48米),流速水大(涨落潮流速小于1节),能为一大型舰队提供锚泊,而且在北部胜连湾中,还有一个天然的水上飞机场(水深10-19米);其次,基地拥有一大片可以临时收容人员、车辆的空地,是两栖兵力集结的理想之地;最后,也是尤为重要的是,基地有两座被称为海军栈桥和陆军栈桥的栈桥码头,分别长约250米和200米,水深9米和11米,基本上可以停靠美海军现役的任一型号的两栖作战舰艇,既使是满载排水量近40000吨的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也能停靠。进入该基地的主要导航樗是,津坚岛和岛上的灯桩以及胜连崎灯桩。美国海军的专用水域,除胜连半岛西南端外的南方水域和白滩外,胜连半岛北面金武湾的天愿外泊位及其附近水域,也为美军专用。
关岛
关岛的军事价值,取决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驻泊条件。它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群岛的南端,是美国对部署在印度洋海军兵力进行支援的综合补给站和西太平洋地区的防御中心,具体有阿普拉海军基地、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和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关岛是1521年由麦哲伦在第一次环球航行中发现的,1567年被西班牙占领,1688年成为欧洲移民岛屿,1898年被割让给美国,并在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宣布关岛为美国“未合并领土”,给予关岛自治地方权力,划归美国内政部管辖。所以,关岛还是美国军政要员来亚太地区活动的中转站。二战期间,关岛也是兵家之争的要地,曾于1941年12月失陷被日本占领,后又1944年8月被美国收回。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这里也是美国的前进基地,曾比这里派出大量空中和海上兵力参战。
关岛地形狭长,南部多山,北部地势较低,东侧是峭壁,西侧有许多被石岸分割的小沙湾。较明显的助航标志有:位于岛北端高265。2米的圣罗萨山及其西北方相距3。7公里、高192米的马塔古阿克山,位于里提迪安角南方高175。6米的马查诺山,位于岛南端西侧高406。6米的兰兰山和高388。4米的米木隆芝洛山,及其附近高310。9米的腾卓山,高329米的阿卢托姆山,高318。8米的基郡山。主要的灯桩和灯标是:塔高6。1米的里提迪安灯桩及其南方10海里的马里加达山上高207。3米的红色碍航物灯标,在岛北部灯高104。5-265。2米专供飞机使用的5个灯标,在阿卢托姆山的一座铁塔上安装的几个灯标。较好的锚地有:位于岛南半部东侧中部的塔洛福福湾,进口处一年四季可避风,水深14。6米;位于法皮角北方约4海里的阿加特湾,是避东北风的良好锚地。岛上最主要的港口是阿普拉港,其它还有位于岛南端的梅里佐港和南半部东侧的帕戈港等。
在太平洋的马尼拉海湾和珍珠港之间,关岛是最好的港。船只从这里启航,4天之内即能抵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和马六甲海峡,19天可到达美国西海岸基地。而且,关岛是美国领土,在那里扩建设施,增加人员和舰只都不必与其它国家协商。虽然日本的基地设施对太平洋的军事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横须贺,是个良港,有好的舰船修理厂,有深水补给码头,但横须贺是个繁忙拥挤的港,没有扩建余地。日本南部的佐世保港,虽是个良港,可没有医院,附近也没有海军航空站,要扩建它,对美国、日本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阿普拉港(基地),作为美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基地之一,既是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前进指挥,也是舰艇维修补给、停泊修整基地和唯一的核潜艇基地,能保障一个航母编队所需的装备。该港位于关岛西侧,南依奥罗特半岛,北靠卡布腊斯岛,入口在奥罗特和防波堤西端之间,是岛上最大的天然良港。奥罗特角是一高约65米的悬崖,在奥罗特半岛的西端。奥罗特半岛是从关岛海岸向西北延伸的一个狭窄崖岬。整个港口水域面积约18平方公里,呈“T”字型,分为内、外两部分,共有码头39座(外港10座、内港29座)。外港水深12-14米,主要为商用,共分三个锚泊区:北部是普通锚泊区、南部是海军A锚地、东南靠近内港进口是海军B锚地。内港水深10米左右,为海军基地,有水深达10。4米的宽阔岸壁码头15座,多分布在西岸,东南岸以前为战略导弹潜艇基地,现在是攻击潜艇基地。港内还设有舰船修造厂,有干船坞2座,3艘浮船坞,其中1艘起浮能力达18000吨的浮船坞(能容纳长202。7米、宽26。2米、吃水10。7米的船只),可修航母以下舰只。原来在菲律宾苏比克部署的3艘起浮能力分别为40000、39000和18000吨的浮船坞,也计划全部拖至此港。修船能力现在虽不及顶峰时期(越南战争期间)的一半,但具有迅速发挥全部能力的必备条件。港内拥有千余栋军火库和储量为16万吨的油库,并且还有发展计划,如实现储油能力扩在为现在的5倍。岛上还有一定数量的海军住房,能接待来岛停泊的4-5艘大型舰船的全体舰员,并设有食品供应站、合作商店、医院、学校及现代化文体设施。但由于当地的工业不发达,后勤供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夏威夷和美国本土。此外,基地内还有水上飞机场1个,呈东西走向,长2500米左右,宽约400米。岛的中南部还建有一个地下弹药库,占地约36平方公里,库房230余座。
阿加尼亚海军航空站,位于阿普拉港南岸的奥罗特半岛,设有两条混凝土跑道,最大容量为180架飞机,是美国航空兵在西太平洋的主要侦察和反潜基地,驻有两个侦察机中队和个反潜巡逻机中队。同时,又是西太平洋地区美航空兵的主要后勤和临时保养点,为进驻关岛的航母舰载机和途径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军飞机提供保障。
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 ,位于关岛北端,也设有两条混凝土跑道,最大容量为150架B-52战略轰炸机,是美国战略空军在西太平洋的指挥中枢和重要前进基地,驻扎着15架B-52飞机和一支配有WC-130气象侦察机的侦察部队、一支加油机部队。基地附近还设有核武器库,负责为太平洋地区战略空军提供核武器。在历次战争中,美国都以此作为战略空军基地。
另外,关岛既是远东、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海空跨洋交通必经之地和西太平洋的交通枢纽,又是太平洋海底电缆的联结处。所以,美国海军共设有的4个地面控制站,其中之一就建在这里。它依托海底电缆和卫星通信等手段,与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活动的舰艇联系,保障美国五角大楼、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对在太平洋活动的兵力实施指挥。
珍珠港
控制海洋是美国海军的传统任务之一,也是美国本土安全和海外作战的前提条件,海洋,特别是五大洋之一的太平洋,早已不是太平的洋面,是美国天然的“护城河”,也是美国海军兵力集结地和“前沿防御,的主要海战场之一。现在,无论是基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的经验和教训,还是出于冷战时东西方对抗的需要,北太平洋已被美国海军基地及港口所环绕,重点有:日本的横须贺、佐世保、白滩,阿留申群岛的荷兰港,关岛的阿普拉港,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长滩、旧金山和西雅图,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以及中途岛。另外,曾作为美国海外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苏比克湾,由于与菲政府未能达成租约延期的目的,将不再是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
珍珠港所在岛屿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的一族,也是夏威夷州府所在地。据说,此地从前盛产带珍珠的牡娌,因而得名。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的北部,为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呈西北西棗东南东向分布,原为王国,于1898年被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并在珍珠港修建了舰艇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其后,又在1919年和1922年在那里设立了潜艇基地和航空站。
珍珠港地处瓦胡岛南岸的科劳山脉和怀阿奈山脉之间平原的最低处,与唯一的深水港火奴鲁鲁港相邻,是美国海军的基地和造船基地,也是北太平洋岛屿中最大最好的安全停泊港口之一,一般的民用船舶及外国舰船无美国海军部特殊许可是不得进入的。该港是湾及东南湾),呈鸟足状展向内陆。介于西湾和中湾之间的怀皮奥半岛南端,有一座乳白色呈八角形的水塔,整个水塔高达55.8米,顶部还设有一红灯,是一个显著的进港导航标志,而且港口的人口角东侧的岸上还设有一座金鹰信号塔也可以助航。港口的进口,只有一个深为13.7米的疏浚水道。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珍珠港不避东北信风,尤其在7、8月份比较强,特别是在东湾显得更强,其速度可达9米/秒以上。但与此相邻的火奴鲁鲁港,却与此相反,此时可能是风平浪静、无云,整个港内的潮流不是很强,落潮流量多有时达0.5节(约0.9公里/小时);海流通常穿越有岸礁的进口航道向西流。
珍珠港特殊的地理位置,是确立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兵力部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说到这,首先易使人想到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那次震惊世界的事件中,美军共有18艘作战舰艇被击沉和击伤(其中包括当时认为是海上主力舰艇的8艘战列舰), 236架飞机被击毁,伤亡人数达3681人。这是因为,珍珠港不但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海军基地和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兵力集结地,并且还是美国“前沿防御”的关键支撑点,否则美国本上西面的防线,只能局限于本上的西海岸。
珠港作为基地的建设起始于1909年,开始修建舰艇的修理厂、干船坞、燃料供应站、码头和必要的海军设施。随着1919年干船坞的竣工,配备了舰艇,又添建了潜艇驻泊工程和训练设施,设立了潜艇基地。
随后,又修建了机场和海军飞机起降的各种设施,于1922年设立了航空站。同年,在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中还特别决定,虽然太平洋地区的基地规模基本维持原状不再扩充,但夏威夷地区不属此范畴,同时也决定日本本上也不在此限制之内,但珍珠港真正被引起重视,得以全面建设、完善和利用,是在1933年以后,当时日本退出国际联盟,并进一步于1934年宣布废除华盛顿条约。这样,为了对付迅速崛起的日本海军力量,遏制其在太平洋上的行动,美国也积极着手扩充军备,并从1939年开始,把常驻本土西海岸的舰队调往夏威夷,进驻珍珠港,指望这支舰队会威胁日本,使他们不敢进攻西方在亚洲的殖民地。至“珍珠港事件”前,该港的常驻兵力猛增到水面舰艇100多艘(3艘航母、9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潜艇27艘,作战飞机349架。
“珍珠港事件”后,新就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尼米兹指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在海上指挥作战的时代已结束。他的职责范围要比设想的更广泛,因为它的任务极其繁重,在实施作战时,不可能离开珍珠港的通信中心。”由此,在1942年8月新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大楼又竣工了,不但使珍珠港基地的综合保障能力有了飞跃提高,也使其成为太平洋战场的指挥中心。同时,由于在“珍珠港事件”中,当时可储存大量燃料的油罐以及各种修理设施基本未遭破坏,使得美国舰队不必退到本上西海岸,也在日后为侥幸保存的航母和由大西洋增援的航母提供了驻屯条件,使得美国海军力量在太平洋得以迅速恢复。所以,美国最终能夺取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拥有了珍珠港。例如,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之所以能够获得意外的成功,一方面是在珊瑚海战后,跌跌擅擅拖着长达10海里油迹勉强返航的“约克城”号航母,依靠珍珠港的修理舰船的能力,仅用了3天的紧急修理,使原估计3个月的工期大大提前,赶上了中途岛海战,保证了参加兵力中的航母数量达3艘;另一方面也是依靠珍珠港,得以侦听、破译日本海军的通信,并把有日本舰队的确切情报及时上报;还有一方面,参战航母就是依托珍珠港的各种保障,得以隐蔽机动,能够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日本航母编队面前,达成突发制人的战术目的,获得了决定性的作战效果。其次,美军无论是在太平洋战争转折之战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战中,还是在开始反攻后的塞班岛、关岛、硫磺岛、冲绳岛等岛屿的登陆战役中,都无法想象离开珍珠港提供的各种保障和支援,战役的进程将会怎样,胜负的天平将会倾向那一方。
现在,珍珠港经过长期修建、扩建和改建,已成为一个设施完善、装备先进的现代海军基地,既有可供停靠各型舰艇的码头、补给中心、弹药库、燃料库、大型干船坞,还有能修理各种舰体及其武器、装备的修理厂及为舰员服务的8500多套住房和各种设施,另外在进口水道的东岸还设有美国陆军的希凯姆空军基地。目前,有40多艘舰艇以该港为母港,还拥有大量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部队和后勤保障部队,并且设立有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以及太平洋舰队的潜艇、航空兵、后勤、海洋研究系统等的司令部和第三舰队司令部,另外还没有两所初级海校、两所高级海校和一个潜艇艇员训练中心,人员总数接近45000(其中,军职23000人、文职21800人)。同时,由于太平洋舰队负责的海域和承担的责任比过去扩大了很多,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珍珠港还得象以往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不但作为海上作战兵力的基地,也是提供作战预测的一个基地。
如果有机会去珍珠港,不管他(她)怀有怎样的心情和兴趣,座落在福特岛东北的那座高大、雄伟呈白色枕形状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则是必访对象。它是根据1958年美国国会决定,落成于1962年,其基座就建立在珍珠港当年被日军炸沉的最大战列舰“亚利桑那”号的主甲板上,馆内陈列着阵亡将士的名单,挂有各种图片和实物,会帮你感受历史中的那一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