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要塞 二战最后一仗   作者:范大宇 来源: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1999年7月4日,我们一行作家在从俄罗斯海参崴回国途中,得知曾被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东宁要塞刚刚对外开放,便顺便前往参观。
  东宁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角,距绥芬河市42公里,距俄罗斯的远东滨海边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153公里,东宁要塞位于东宁县境内,它北起绥阳镇北阎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日伪时期,侵华日军为了防止前苏联的进攻及为随时对苏联进攻,不仅在此修筑了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而且在此屯驻了日本关东军三个师团计13万多人,并构筑了飞机场10个,永久性工事400多个,野战炮阵地45处。现已发现的地下军事要塞有勋山、朝日山、胜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达山、三角山、甘河子、阎王殿、北夭山等处。目前开放的是勋山要塞。
  车到勋山山前,如果不是有为了参观而修建的阶梯和几个开掘出的洞口,我们决不会发现这郁郁葱葱的大山深处会藏着庞大的军事工事。勋山要塞是东宁要塞中的一个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顷,与俄罗斯仅一河之隔。进入暗堡的隧道之后,便感到像是进入了一座迷宫,一条条高1.8米,宽1.5米的隧道纵横交错,上下连通,最深处可达地表15米,隧道中建有指挥所、医疗所、无线电室、铁车库房、升降井、排水沟、蓄水沟、暖气管道、贮备仓库、弹药库、电机房、兵舍、火力发射点、防毒气的双层隔离门等设施。要塞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构筑。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走了几百米,来到了大山腹中的“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陈列馆”。馆内以大量的实物和照片向人们揭示了当年日军的罪行。
  1933年1月8日,日军元部支队进犯三岔口,我国民救国军在孤立无援,弹尽粮绝,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司令王德林率部撤往苏联,另一部由前敌指挥吴玉成率领撤往老黑山方向,继续与敌周旋。从此,东宁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日本法西斯统治之下。日军侵占东宁后,按照其既定的侵占东北亚计划,开始把东宁变成进攻亚洲的最大军事基地。日军驻军兵种齐全,有步兵、骑兵、坦克装甲兵、地炮、高炮、通讯兵、航空兵、舟桥兵、汽车兵、卫生兵。各类军事设施也十分齐全,有兵工厂一座、各类仓库434个、地下弹药库84个(每个弹药库300多平方米,最大的达5万多平方米)、军用机场10座、陆军医院4座、军马医院3座、准军事设施铁路400余公里、军用公路警备道1975公里、发电厂一座。最多时日军在东宁有中将级军官3人,少将级军官11人。
  东宁要塞是完全针对苏联的。要塞始建于1935年春天。为了修建要塞,日本从中国山东、河北、吉林榆树等地用欺骗手段招募劳工,还有一些是中国战俘。他们的欺骗广告是这样写的“要想发财,急速快来!”当然,大量的劳工是他们强行抓来的。前前后后共有17万名劳工参加了东宁要塞的修建。中国劳工和战俘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几个至几十个劳工死于非命,有的还被日军残酷地杀害,在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地区内就发现有大小坟包一千多个。为了“稳定”军心,日军还用火车运来了一千多名“慰安妇”,这其中有日本女人、朝鲜女人和中国女人,当年东宁五镇设有二十多个“慰安所”。现在,在东宁的敬老院里还住有当年的“慰安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在大炮、坦克、飞机的支援下分三路对东宁要塞进攻,日军以弱对强,战斗持续了7天之久。苏军以空中、坦克、步兵联合攻击,强行攻破日军多年苦心经营的东宁要塞,没有援军的日军不得不向吉林方向溃退,一小部分日军则留在要塞中。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诏书宣布投降后,由于苏军的猛烈轰炸和日军的仓慌逃窜,日军的通讯全部中断,据守在东宁要塞中的日军不知道天皇已经投降。苏军的轰炸是相当猛烈的,东宁满山都是一米见方的水泥块,许多隧道被炸塌了,但仍是无法取得完全胜利。后来苏军用飞机将日军第三军后勤参谋河野贞夫中佐从牡丹江运来,打着白旗进入东宁要塞,向日军传达了天皇的投降诏书,日军才完全放弃抵抗。901名日军于8月28日打着白旗走出要塞。但是,勋山要塞的日本守军因暗堡没被发现,没有投入战斗,所以没有被苏军发现。是当地的老百姓上山时发现了日军,立即报告了苏军,苏军立即调集飞机、大炮,天上炸,地上轰,到8月30日战斗结束。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可以说是完全结束。所以,东宁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最后一战。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