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云预备的第二波攻击机群为什么要作为对舰攻击力量准备?!' d# ^* _* N+ Y* x0 ]
( ?5 j& s n3 B# n2 J
这个问题我也觉得很有意思,南云的舰队在进入预定位置前就和山本中断了联系,而从现在的资料上都表明南云和他的部下都认为这次袭击是成功的,可即使这样南云的第二波攻击机装的确是鱼雷?6 K$ }* |4 t+ h$ v8 h7 k5 o; d& N
装鱼雷的原因我分析是以下四点:1 K) l$ Q0 {8 [4 W7 a
一、有迹象表明敌舰队在附近(按资料可排除)
/ F$ o; p8 u5 W2 `1 i" v3 z二、袭击目标中可能会有敌舰停泊(按资料可排除)! V8 s& i! \8 o7 O& B' r0 |
三、有迹象表明自己的行踪已暴露(接资料可排除)7 c1 i& U; [$ |( w/ b7 I) d+ [
四、袭击中途岛的任务已完成- a! V% z* u7 T$ z6 `$ Q
0 x" X* n/ U; ~. T, m
所以我分析认为第四条是最有可能让南云舰队换装鱼雷的原因: `3 {8 S# c) G
试想南云仅仅是舰队指挥官,任务仅仅是执行计划,没有突发情况,南云不会也不敢改变擅自决定更换鱼雷。所以我认为在日本的计划中根本就没有对中途岛的第二波空袭,就是一波流,之后装鱼雷仅仅是例行公事和有没有美舰出现都没有关系。# R: q8 N4 n- ?* q& B1 f4 e' F [& ~
( k9 Y) N$ w0 f% N2 Z; |至于为什么是一波流。我的分析是当时的策划者认为一次空袭就足以(因为是奇袭,对方无防备),目的也只是打掉中途岛的空中力量。就算登陆部队需要空中支援也是登陆以后的事。第一波出发后南云的任务从对中途岛空袭也就变成了预防美舰队增援。友永的要求是计划外的变化了。
) F! W7 l3 _3 e* t9 l: O! n$ q4 e: H" p# m9 G! F8 U E; k
在日本人的计划表里,美国舰队还在千里之外(那怕珍珠港到中途岛都有1100海里,何况情报显示美CV还在南太呢?),所以虽然只安排了一波,但真的奇袭失败(这点不可能不考虑到),南云也一样有充足的时间组织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空袭,中途岛又不会动,能往那跑?南云的舰队完全有把握在美舰出现之前完成压制任务。7 J) G% X( h* g" Z( q/ s! [
9 G2 B* T0 y5 b$ _至于南云的换弹命令,照之前的分析,已经属于计划外的事件(否则南云按计划做就行了,用得着考虑吗?)。而当时既没有情报也没有特征显示出美舰队已经在附近,所以完全可以认为这次奇袭是成功的。在这种情况下南云命令换弹应该属于正常反应。6 a9 b7 W' {4 g4 a: z" q! U/ S
4 ]2 I$ ~# Q+ [- q3 @等到南云发现美舰,命令再次换弹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了,也就出现了本不该现出的让南云舰队担负了双重使命的问题。- v" J& y. \6 e% M% H/ |( [
, x* n7 j! |+ O
而最后一次南云命令换装是对是错不能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在当时换成任何人是南云都不好下决定(有人说山口,大家别忘了山口不是总指挥,换山口在南云的位置他敢这么决定么?好比两个人用一家当作赌注投硬币猜正反,你对一个人说是正面,好,那个人说让你用自己的家当来赌这局,你敢么?),南云能做的决定有三:$ W$ T4 `- \$ M/ e( o& @: j2 N# \
一是让轰炸机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带着陆用炸弹先起飞,成功的话还好说,要是不成功呢?用兵不当这个罪南云担还是山口担? m7 a; ^8 ^* L3 f
二是让返航的飞机撒下来,舰队脱离战斗,重新寻找战机.(我自认为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不过考虑到当时的情况,估计没有一个日本人会这么想.算是自我YY一下.)- X+ A9 O0 O; ^2 }/ G) m+ Y% p
三就是南云的决定,而且从执行的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目的,仅仅是最后运气不佳(至于水上飞机事件和南云根本扯不上边,一个舰队司令怎么可能去管飞机调度这种小事).
2 u6 B9 c2 e0 X, U
# i' `7 d" _2 z1 }3 q+ m所以我个人觉得南云至少到此时并没有犯什么决策性错误,要说错,只能说计划被美方所掌握,被人点了死穴,可这个错是南云犯的吗?
# Z! i( G9 _) V& Z/ @1 |, w
6 c$ e- ?$ z1 L6 z南云和斯普鲁恩斯出生差不多,又同是舰队指挥官,可评价却完全两样,真的仅仅只是山本用错了人而尼米兹用对了人这么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