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的陆上舰队---特型内火艇族谱
前言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海军曾经使用过特殊的两栖战车,这些战车有着奇特的名称、奇特的结构、奇特的运用方式、奇特的作战历史等……。它那奇特的外部结构和特殊的运用方式,在战车历史上算得上独一无二了,也就使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虽然其它国家像是美国和英国都曾研制成功DD战车(即水陆两用的双栖驱动战车),但这些都是由现役战车如M4所改装而来的,并非专门设计的本格两栖战车。另外,德国人也设计过潜水战车,但它也不是正式的两栖战车。至于美军广泛使用的LVT,则属于装甲突击车、装甲输送车一类。战后接收日军装备的美军技术军官团,就曾说过:「除了特型内火艇之外,日本战车并无可观之处!」,所以也就引起我们的兴趣而感到饶富趣味。
特二式内火艇(カミ车)
A开发经过
特二式内火艇是本家族中最先开发也是最著名的,最初以瓜岛战役为转折点,美军逐渐在太平洋上正式反攻,日本人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伴随着逐岛争夺战的激化与日方船舰损害的激增,对于日本海军来说除了简易输送船的急速整备外,另一项重要的计划就是为逆登陆陆战队装备一种全新的「水陆两用战车」。这个计划得到了陆军的协助。日本陆军早年曾对水陆两用战车的重要性进行过开发研究,这些成果都转用到海军战车上,至于车体本身则是采用九五式轻战车作基础,包括动力机关和传导机构、电机组件与屡带等都大致沿用以减少开发的风险和时程。
海军所开出的战车制作要项为,以九五轻战车作基础,重量约十吨,出力要有120马力,同时配备战车炮及车载机枪。另外较特别的是要求能用潜艇搭载,
因此必须将动力装置、电机设备等拆卸外取收容于潜艇之中,等到要从潜艇发进登陆时再从收纳箱取出,经短时间艗装后用本身动力进行海上航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车身装上浮箱,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艘船。
负责开发制造的就是有过生产九五式轻战车、九七式中战车经验的三菱重工.东京机器制作所;性能测试则交给馆山海军炮术学校来担任。此时兵器名称在海军大臣尚未决定前,暂时由舰政本部使用特二式这样的称呼,并给予「カミ车」的匿密名称,后来就变成了正式的番号了,所谓的内火艇即是日文中装备内燃发动机小艇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专属海军的特殊战车。
特二式内火艇外型上最大的特征除了位于车体前部、车身本体、车体后部的三个浮箱外,就是水上航行时安装在炮塔上的瞭望塔和在车体后部的方形换气筒。这种构形是以从海上对南方诸岛发起逆上陆作战为目的的基本战术构想为考量的。为了可在海上浮航,以自身动力登陆,登陆后又要变成一般战车,自然也就是这种设计。原本对战车的设计而言,当然是追求装甲和武装强化的同时也希望拥有高度的机动力,但是在考虑到特二式必须在水上航行的需求,仅能将轻量化作为第一条件,在无法满足所有希望时也就必须有所取舍。解决的方法就是另外安装增加浮力的装置。在车体的前后部分别装上流线型的舟型浮箱,让它适合海上行走,上陆之后立刻卸下浮箱,发挥和普通战车无异的陆上机动力。不过特二式内火艇和过去的水陆两用战车有一点不太一样的地方在于,并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自由地陆上航行、海上行走;因为登陆后一旦拆下了浮箱,想在出海时就没有那么容易在装上去。不过,既然特二式内火艇是以从海上执行逆登陆作战为主要目的,一旦登陆后就是以一般战车的陆战活动为主眼,在战斗行动中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考虑再出海的问题了。
B车体构造
特二式的车体虽然以九五式轻战车为基础所制造,但是比较起来要来得大一些,外观上也比较方整显得有棱有角的。炮塔是做成比九五式来得大的圆形,顶部则是车长的出入口。车身装甲为正面12mm、后面10mm、上部与底部为6mm的压延装甲钢板并使用焊接的方式接合。特二式在制造上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装甲版的水密度,这可说是日本人过去费尽苦心才传下来的研究成果。对三菱重工而言,为了达到要能够用潜艇载送的目的,在车身的耐压度上可说是下了一番功夫。
本车最多可乘坐6人,通常则由4~5名操作,分别是车长、射手、驾驶、弹药手,弹药手也兼任通信手。除车长外,其它4名乘员都通过炮塔两侧、车体顶部的两扇矩形舱门上下车。这两扇舱门拥有双层开闭结构,增加了水密性。这两扇门在无敌情顾虑的状态时还可打开作为引擎冷却空气的吸入口。车身的前部在左右两侧是差动器的检查口,中央是螺栓紧闭的变速箱交换口,其后右方和左前方分别为驾驶手和射手的位置。驾驶手的前方观测窗开有战斗觇视孔,整个车身加起来共有5个这样的觇视孔,这些觇视孔为了防范炮弹破片和水密,在里侧都装上了防弹玻璃。在车体的左右两端倾斜的中央部位也都置有手枪射孔,同样为了防水都在内侧加上了盖子。
其它细节还有上方左侧入口附有L型导管,连接到抽水泵好将流入车里的海水排出,车身侧面另外附有两个突起物,用来作为潜艇搭载时或是从运输船吊送时的固定工具。
C发动机
特二式内火艇的引擎使用空气冷却式直列6汽缸内燃发动机,最大功率115马力(84.6kW)。在陆上行走时动力是输出到履带,海上航行时输出动力到螺旋桨,其两个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装于车体尾部下端。上岸之后,将两个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和浮箱一道从车体上分离开来,由履带行进。特二式内火艇的陆上最大速度为37km/h,最大行程320km;水上最大速度9.5km/h,水上最大行程140km。其行动装置每侧有4个负重轮(2个一组,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2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和原来的九五式轻型战车相比,悬挂装置的密封性得到很大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之初便确定要由潜艇秘密运输把车子外挂在潜艇之外,为防止海水的浸渍和腐蚀,在运输过程中,要将发动机和电气装置从车上卸下来,存放在潜艇内部。到达目的地后,潜艇浮出水面,将发动机和电气装置装上后,内火艇才能开得动,整个组合时间大约要30分钟。
D武装
特二式的主武装为炮塔上的一门一式37mm战车炮,和陆战队过去八九式和九五式轻战车比起来要强上许多。根据战后美军的调查,特二式还有过使用九四式37mm战车炮的测试记录,推测可能在开发时有搭载九四式或九八式37mm炮的打算,不过这些火炮因为数量不足而作罢,一般都是使用一式37mm炮。本炮的威力在1000m的射击距离上,穿甲力为25mm,弹药基数132发。其其次武装为2挺7.7mm重机枪,1挺是同轴机枪,另1挺是车体前机枪,携带弹药4080发。
炮塔的直径135cm装甲厚度12mm,炮座两侧各有一个附有防弹玻璃的圆形观测窗。炮塔上还有球状通信天线,在后部还可装上机枪架,用来对付空中攻击。海上航行时另外在炮塔上装上瞭望塔,可以有效观察登陆时的陆上情况,在登陆之后就会拆下放弃,投入战斗。
E履带
特二式的履带形式仍然沿用九五式轻战车的水平式压缩弹簧跳跃型履带,和九五式轻战车不同的地方在于考虑到水密性和防弹效果而改用较好材质的高锰钢铸造履带板。每侧有4个负重轮(2个一组,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2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后部导轮使用和九七式轻装甲车类似的接地型,前部起动轮则采用和九五式轻战车形状接近的形式。
F浮箱
特二式内火艇外观上最大的特征就是这个东西了,前部浮箱考虑到要在还上航行能发挥高速,所以特地做成流线的船形,使用时以三个固定铗固定在车体。浮箱的材质是用厚约3mm的普通钢板制造的,为了避免万一中弹时,海水会大量浸入,所以内部特地分成6个隔水舱。初期型的前部浮箱为一体型,留有放置前方车身机枪的空间,后期型为了作业方便则改为两个分离。
后部浮箱由上方看下去像是一个「ㄇ」字,在中间位置的左右装有两具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上岸后就会抛弃分离。同样为了避免万一中弹时还能保持浮力,内部设计成5个分区。
G战术运用与战史
特二式内火艇的作战需求主要有两项,分别是用在岛屿争夺战中的奇袭登陆和逆上陆作战中,前者是最初计划的用法和我们所熟知的登陆作战类似,只不过加上了奇袭的因素;后者则是在向敌军所建立的桥头堡背后发起攻击和岛上守军互相呼应夹击敌军。
前者的战术运用为利用潜艇搭载,隐密接近目标海岸,完成组装后从潜艇发出以己身之力航行,藉由浮航时发动机有一半是沉在海平面下,如果又考虑到时间、天候和选择时机,在登陆时是可以有效隐蔽其航迹和声音的。上陆之后,附加在车身上的浮舟也可以交给后续的部队利用。在建立和确保了桥头堡之后,后续的追击和扩大再交给正规的中战车去做。然而当1942年特二式完成研发配备部队时,日军已经落入被动挨打的局面而没有这项需求了,但是因为美军的强力反攻使后一项战法逐渐被重视起来。
1943年日本海军开始在馆山海军炮术学校进行训练,并且从吴海军工厂抽调兵力到广岛的情岛成立特二式逆登陆陆战队,编成实战训练的「Q基地」。部队的成员都是从横须贺、吴、左世保、舞鹤各镇守府海兵团所选拔出来的,在馆山炮校受完基本训练后再转到Q基地接受特二式的战技训练。
之后总数184辆的特二式就被投入到战况告急的各岛,足迹遍布塞班岛、帕拉欧岛、硫磺岛、菲律宾等地,期待能挽回战局。然而因为日本海军装备的不足,除了一小部约400人、特二式11辆在菲律宾战役时曾于雷伊太岛施行逆登陆作战(第八次多号作战)和美军激烈交火之外,大多数的特二式部队并无实行逆上陆作战的机会,都是和轻战车一样当作单纯的战术性防御角色来运用,配属在各岛屿的守备队中。在这样的任务里其水陆两用的看家本领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相对的薄弱的装甲、贫乏的火力等缺失反而全都表露无疑。而且本车为了获得较大的浮力,将车内容积做得比轻战车来得大,较大的车身尺寸却反而不如轻战车来得灵活,这些都是特二式在实战中曝露的弱点,使得特二式内火艇在后来的世人眼中得不到正面的评价。
特二式内火艇诸元:
全长 7.5m
全宽 2.8m
全高 2.3m
重量 12.5吨
乘员 6名
动力 气冷式内燃机110马力一具
行动距离 140km
武装 九八式37mm战车炮x1
九七式7.7mm车载重机枪x1
速度 陆上37km/hr
水中9.5km/hr
装甲 正面12mm
特三式内火艇(カチ车)
特三式是把特二式大型化,一样由三菱重工承制,以陆军的一式中战车为基础来开发。内部结构同样沿用一式中战车,引擎则是采用一00式空气冷却式12汽缸内燃发动机。同样的战术需求,只不过是特二式的强化版。所以同样要求高耐压车身、同样要有浮箱、瞭望塔及引擎换气筒,其耐压钢板特别下了一番功夫,达到可潜航100公尺深的程度。武装也有强化,特三式装上和一式中战车相同的炮塔,配备一门47mm战车炮及2挺7.7mm机枪,一挺位于车身,一挺位于炮塔后部,车身正面的装甲厚度则达到了50mm。这样的规格在日本战车里已经可以看作是中战车了。
等到本车制式化采用的1943年,战局已经恶化而无法量产而且日军此时也无发动登陆作战的余力了,最后只生产了试作车19辆装备到本土的特攻单位里,预计在本土决战时投入。
在著名的本土决战的东京湾防卫计划「东京湾要塞」里,预定于美军攻入时,发动一场从空中樱花自杀机,海上震洋艇到海中回天鱼雷的特攻行动,而特三式内火艇凭借着优异的潜水能力在这场特攻乱舞中也不缺席地掺上一脚。日本海军原定的计划是打算让特三式内火艇潜在东京湾深处等美军杀入时,潜到美军舰艇底下,再由潜水员携带水雷对敌舰进行爆破攻击。这个计划被定名「蛟龙作战」最后因为日本投降而未实施。
特三式内火艇诸元:
全长 10.29m
全幅 2.99m
全高 3.81m
重量 28.8吨
乘员 7名
动力 统制型100式V型12汽缸内燃机 240匹马力一具
行动距离 陆上106海浬,海上86海浬
武装 一式47mm战车炮一门
九七式车载重机枪两挺
装甲厚度 上部8mm
前部50mm
速度 陆上32km/h
水中10km/h
特五式内火艇(トク车)
特五式内火艇是延续特三式内火艇再持续改良而来的,战术上的需求也就和特二式、特三式相同。特三式因为被要求高耐压,所以车身被做成圆桶型的复杂结构,然而特五式内火艇在开发时的1945年,随着日本战局恶化,许多兵器在生产上都走上构造简化,资材代用的道路。特五式在设计之初同样是以结构简易化作为设计的主眼以便于量产。
为了达到结构制作工程简化的目的,特地使用直接平板焊接装甲的方式来制造车身,浮箱的部分也改用直线型的轮廓来制造好方便生产。但是火力上则有所强化,在车体部分将原本的47mm战车炮移到车身,炮塔上改搭载一门原本用于舰艇的25mm防空机枪,在装甲车上搭载高初速和高射速机炮这一点颇有现代步兵战斗车雏型的味道。本车设计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实验车在制造途中就因败战而中止,真正的实车一辆也没有做出来。
特五式内火艇诸元:
全长 10.8m
全宽 3m
全高 3.38m
重量 29.1吨
乘员 7名
动力 统制型100式V型12汽缸内燃机 240匹马力一具
行动距离 陆上106海浬,海上86海浬
武装 一式47mm战车炮一门
25mm单装机炮一门
九七式7.7mm车载重机枪两挺
装甲厚度 上方8mm
正面50mm
速度 陆上32km/h
水中10km/h
特四式内火艇(カツ车)
和前面一脉相承的特二式特三式特五式比起来,特四式内火艇可说是特型内火艇家族里的异数。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特四式的战术需求与使用哲学和前面的兄弟比较不同的缘故。
在马绍尔群岛之战中,日本守军面对在泊地换乘预备登陆以及卸载物资的美军部队,唯一的阻止手段只有使用航空攻击,可是这种方法在美军的绝对空优下无法施展,所以有人提出利用潜艇搭载两栖车辆,先行隐密接近再发出于环礁部分向泊地中的敌舰发动攻击然后在上陆脱逃,实行所谓的近接肉搏战的想法。
这种战法可说是奇想天外,但是日本海军病急乱投医,也就下令开发。特四式装备和特三式内火艇相似的履带,动力装置如发动机和电机设备都予以若干简化,了减轻重量,车身装甲也只有装置在前面半部,又撤去了主要武装的火炮,变成可在车身两侧搭载鱼雷,不搭载鱼雷的时候也可以搭载兵员或物资作为水陆两用的兵员输送车使用。所搭载的鱼雷和潜艇上使用的型号相同,同时也附加了2挺和军舰上相同的13mm机枪作为自卫武装。所以本车从外观上来看与其说是战车,还不如说是可在陆上行走的鱼雷艇来的恰当。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操作本车的单位竟然是日本海军所属的伞兵。这支部队就是在希里伯斯空降和西帝汶空降作战中大出风头号称「空之神兵」的横须贺第一特别陆战队之中的一中队。据该部队指挥官山边雅男回忆,因为运输机的不足与无法掌握绝对空优,所以日本海军伞兵部队在前两次作战之后,就一直在塞班岛集结作为待机部队度过了一段切齿扼腕的日子,直到所属的单位被选中来操作特四式为止。该部被赋予「S特部队」 的番号,并且计划使用在所罗门海域而在腊包尔待机,作战代字「龙卷作战」预计在1944年5月20日投入作战。
但是特四式实战训练中,日本人发现本车机动性过低,在越过环礁时显得很勉强,即使是小石程度的路面也会造成履带破损,引擎声也不利于隐密行动,变速箱的润滑不完全等问题,于是在作战前8天决定中止。「S特部队」调往土鲁克待命,就在待命期间,横须贺第一特别陆战队的主力部队于1944年6月17日向美军桥头堡发动进攻失败而全军覆灭,要参加特攻的单位反而存活到战争结束。也有其它零星的单位操作特四式,但都不如海军伞兵来得有名。
特四式内火艇诸元:
全长 11m
全宽 2.8m
全高 3.3m
重量 16吨
乘员 5名
动力 气冷式六汽缸内燃机110马力一具
行动距离 陆上106海浬,海上86海浬
载重 4吨
武装 鱼雷两枚
13mm机枪两挺
速度 陆上20km/h
水中8km/h
结语
美军开始正式反攻后,为了增援各岛苦战中的友军,日本海军提出了「逆登陆作战」这个想法,并且付诸实行。所谓逆登陆作战其实是反登陆作战的一种变形,把支持部队投入敌军登陆滩头再行一次登陆,好从背后分断敌军并且和内陆守军相呼应共同夹击。本来这和正规登陆同样都要掌握海空优势,不具备这个条件之下,日本海军另辟蹊跷,在工具和方法上动脑筋,特别设计出特型内火艇这样特殊的战具,加以实用化,这和日本陆军不成熟的战车使用哲学、贫弱的技术比起来,可说是有它独特的创意与可观之处。
不过若以逆登陆的兵力规模而论,这种用潜艇搭载的特殊方法,自然不能发动大型作战,只能实施无海、空支持的非正规登陆,规模只有大队、中队而已,如此也就不能发挥战略上的效果了。战术可能新奇有效,而结果无助于大局。雷伊太的伊东部队只是让美军稍微混乱而已,对战况并无影响。结果是,在海空优势尽失的情形下,逆登陆只不过是异想天开的特攻而已!
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战争末期面临无法发挥两栖作战的困境,其海岛防御所提出的逆登陆作战,和我国陆战队目前的处境相类似,国军陆战队目前亦是将逆登陆列入重要演训科目,但从日本人的经验里,无论软件、硬件以及实施的战例,成效如何?都有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这也是除了在历史幽情的考古趣味外值得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