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t8 l' ^ _- Q- k& L; S
一、〈国防部代电〉(民国35年8月10日)、〈海军舰艇命名原则草案〉,均收入国军档案,《美赠舰艇命名及编制案》,档号584.2/8043。(按:本文参考之国军档案,均典藏于国防部史政编译室)6 q0 o, |4 u, \# t- {' A
二、〈修正舰艇命名原则对照表〉(民国37年2月),《美赠舰艇命名及编制案》。〈国防部代电〉(民国37年7月21日)、〈修正海军舰艇命名原则对照表〉(民国37年7月21日),国军档案,《接收日帝汪伪舰艇编制案》(二),档号584.2/5004。1 w$ i4 F$ E$ M# Z8 F
三、〈海军总司令部第五署第一处卅九年度中心工作(重要业务)报告表〉,国军档案,《海军总部工作报告案(三十九年)》,档号109.3/3815.2。
# h8 u! c. b% u9 Y% n. b9 d 四、〈海军舰艇船舶命名规则〉,《舰艇命名及级序编阶案》,档号584.2/2841.2。
3 I+ \7 T3 P, K; O4 R 五、〈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自39年7月1日起实施),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二),档号771/2841.3。按:民国39年,海军舰艇船舶之名称异动者甚多,且有许多增补舰只、或减损舰只,请参见〈海军总司令部三十九年度舰艇异动统计表〉(民国39年12月31日),国军档案,《舰艇统计表》(二),档号625.2/2841.2。
+ U$ J% L( i- F) Q1 h, P 六、〈国防部令〉(民国43年4月8日),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三)。
5 x4 B, Y$ T9 J) t3 x0 A4 {2 Z t, g 七、〈国防部令〉(民国51年9月24日),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四)。# F2 i" k5 h6 o! ~* n/ b" Q! @
八、〈海军总司令部签呈〉(民国53年7月23日),〈海军总司令部令〉(民国53年11月20日),均收入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四)。) W# s! m1 m% J
九、〈海军代总司令桂永清电呈参谋总长陈诚〉(民国37年4月9日),国军档案,《接收日帝汪伪舰艇编制案》(二)。陈孝惇,〈战后日本赔偿舰艇之接收编组及其意义〉,《二十世纪中国战争与政治国际学术研讨会》抽印本(台北: 中华军史学会编印,民国89年12月),页6-29。
+ I: `( u8 |4 m- O6 ^ 十、参见海军总司令部编印,《美军在华工作纪实(海军顾问组)》(台北:民国70年10月),页307-313。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四),档号584.2/3815.3。另:民国56年12月,海军接收美国租借之第五艘驱逐舰,命名为「安阳」。
7 e7 }7 \) Q; ]1 y p8 B3 u# t 十一、国军档案,《海军战斗序列及指挥系统案》(二),档号542.4/3815。: S% l: `; I, P2 b4 c4 o" C
十二、〈海军代总司令桂永清电呈参谋总长陈诚〉(民国37年4月9日),国军档案,《接收日帝汪伪舰艇编制案》(二)。; M9 Q" F" H( ?) @: P3 L' B
十三、陈孝惇,〈战后日本赔偿舰艇之接收编组及其意义〉,前揭书,页22、24。4 R& I, ~* i' G- [4 S- {
十四、〈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 Z" A! a* \* {
十五、〈海军总司令部三十九年度施政计划提要〉,国军档案,《海军总部施政计划(三十九年)》,档号060.24/3815。
- K( ^/ }/ _& A H( j 十六、〈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电呈参谋总长周至柔〉(民国39年7月16日),〈国防部代电〉(民国39年7月19日),〈秋瑾轮性能表〉,均收入国军档案,《舰艇编制核准及撤销案》(三),档号584.2/2841。另〈海军高安军舰性能要目表〉,见国军档案,《舰艇性能暨服役案》(一),档号623/2841.2。
! m# e; A e& z 十七、同注十二。; E w5 u8 O, i6 r4 `8 G+ C+ A
十八、陈孝惇,〈战后海军接收美国赠让之泊菲舰艇〉,《第八届三军官校基础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军与海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民国90年9月19日),页444-447。& U. h- b2 \: ~! N) P) O# \
十九、参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十五),档号584.2/3815.3。海军总司令部编印,《海军大事记,第三辑》(台北:民国57年2月),页50。
, B5 ]- j& Z$ v3 h6 g% a 二十、〈海军总司令部代电〉(民国38年11月28日),《海军舰艇编制案》 (十五)。1 @7 M3 ~3 l2 q `8 R
二一、《美军在华工作纪实(海军顾问组)》,页310、315。. c/ V% W8 ?- r. ^0 t
二二、海军总司令部编印,《五十一年海军大事记》(未注出版时间),页8。《海军五十四年大事记》(台北:民国55年7月),页1。
8 i/ ~* {8 g# N- `8 Q- h" o 二三、有关海军接收停泊菲律宾之美赠舰只命名,见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案》(三),档号771.4/8043。
5 Q& G5 b; `- u& s 二四、〈海军第三军区司令部代电〉(民国38年5月3日)),〈巡逻艇命名并修正编制〉(民国38年6月),〈国防部代电〉(民国38年6月27日),《海军舰艇编制案》(十三)。, f3 r9 W& K7 D
二五、陈孝惇,〈战后海军接收美国赠让之泊菲舰艇〉,前揭书,页445-448。
& M' `* i0 Q1 W* B8 @! ?9 L 二六、〈国防部(43)炯耀字0199号令〉(民国43年4月8日),《舰艇船舶命名案》(三) 。
' B' Q# Y9 T. J2 B2 N2 I 二七、〈更订海军巡防舰救助舰舰名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三)。
% Y3 Y3 ^- F& z/ \. l/ ^, V 二八、〈国防部代电〉(民国35年10月),国军档案,《舰艇编制核准及撤销案》(一)。8 C, R; I/ }% q6 C
二九、同注十二。9 v C: Z7 L! K5 [8 q
三十、〈国防部代电〉(民国37年6月15日),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二四)。9 {3 o6 L8 C- D( c5 q4 o+ c
三一、〈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7 L( S# j9 J6 K
三二、《海军大事记,第三辑》,页72。
* I+ Y) S& V: e: X4 x 三三、〈国防部代电〉(民国41年6月11日),〈海军总司令部代电〉(民国41年6月25日),均收入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档号584.2/3815. 3。3 C1 [- F1 }4 V/ b+ e
三四、〈国防部令〉(民国42年11月20日),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十)。《海军大事记,第三辑》,页78。按:原隶属后勤舰队「衡山」修理舰,于民国46年11月1日再改为登陆型舰,并恢复原名「中权」(编号为LST 221),见〈国防部令〉(民国46年12月17日),国军档案,《舰艇报废案》(七),档号771.5/2841。0 u8 @" S/ ?3 K, S+ }8 y" z7 q9 j
三五、《海军大事记,第三辑》,页119、127-128、130。国防部史政处编,《国防部年鉴》(民国40-41年),页113-115。国军档案,《运输(油)舰艇编制案》,档号584.2/3730。有关海军截捕外籍油轮之经过,见国军档案,《波兰商轮柏拉沙号截捕处理案》(档号622.2/3414.2)、《波兰商轮高德瓦号截捕处理案》(档号622.2/3414)、《苏联陶甫斯油轮截捕处理案》(档号622.2/4439.2)
+ S) T9 g# {( `- I2 B" [。按:上列部分书籍有记载「普拉沙」、「Gottward」、「Tyance」,本文则以国军档案记载为准。& P! a! f; t+ @$ I7 O
三六、海军总司令部编印,《五十年海军大事记》(未注明出版时间),页23。; `4 Y; x5 b7 {- \0 m
三七、「青天」最初拟改名「云台」,但为避免与「云台」拖船之名称相混淆,再更名为「祈连」,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十),档号584.2/3815.3。& Y! G+ a5 N/ e6 Q% }9 \3 Z& t
三八、《五十年海军大事记》,页52。
6 G& \% n; z" i' o4 k0 Y4 z三九、〈接收美国移让舰艇表〉(民国36年7月22日),国军档案,《向美国租借舰艇案》(一),档号771/2722。〈接收美国移交舰艇概况表〉(民国39年12月1日),国军档案,《舰艇整备计划案》(一),档号543.1/2841。9 ?: a( E4 h* `/ S
四十、相关资料参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十五) ,档号584.2/3815. 3。
3 p/ x9 E- R' U8 i0 H2 O K四一、〈海军总司令部代电〉(民国39年5月3日),〈国防部代电〉(民国39年5月12日),〈国防部代电〉(民国39年5月26日),均收入《海军舰艇编制案》 (三十)。
3 Q9 i6 U, |4 s" F, U% C, O: A四二、〈国防部代电〉(民国41年7月16日),《海军舰艇编制案》(三十)。美坚舰成军服役时间,见国军档案,《舰艇服役案》(五),档号623/2841。
0 b. `# i/ v& w四三、美华舰接收、命名与成军服役时间,见《海军舰艇编制案》(三)、(三十)、(三二)。
. s& X3 [$ s7 U8 T: w) M" ~四四、《海军后勤舰队司令部队史》(47年度),〈概述〉,页1-2。
3 M2 r) T" A0 F四五、中权军舰被炸毁及除役时间,见国军档案,《舰艇除役案》(二),档号623.2/2841。中业军舰损坏及报废除役情形,见国军档案,《舰艇报废案》(七)。至于民国35年在青岛接收之中业军舰已于37年2月在小黑山岛触礁损坏而报废除役,并于同年6月1日撤销编制,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二五),档号584.2/3815.3。$ }8 c7 o/ E5 G, C8 v# [4 w1 E0 N
四六、〈国防部(44)纯级字0034号令〉(民国44年1月15日)、〈国防部(44)纯级字0159号令〉(民国44年2月18日),均收入《舰艇报废案》(七)。
4 I1 W+ R" W8 X四七、相关资料参见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案》。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六)、(七)。《美军在华工作纪实(海军顾问组)》,页307-316。; r) A7 m e, O
四八、成立大明等四拖船编制之相关资料,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十六)。
! O/ _, g/ t4 p/ S- C5 [$ T/ i7 u* Q3 @4 H四九、〈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
' ^, {8 K) W" C五十、〈海军总司令部代电〉(民国37年2月21日),〈国防部代电〉(民国37年3月5日),均收入《海军舰艇编制案》(九),档号584.2/3815.3。
' G$ y3 I- b# T5 \' s五一、武功舰自38年7月1日起成立正式编制,见〈国防部代电〉(民国38年8月20日),《海军舰艇编制案》(十五)。& g. {- U: X. G# O$ b5 c5 |8 O. [
五二、〈国防部(43)炯耀字0199号令〉(国防部43年4月8日)、〈更订海军巡防舰救助舰舰名表〉,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三),档号771/2841.3。
5 V" w6 m# @/ p) L0 T5 p+ o2 j五三、〈海军总司令部呈〉(民国43年12月30日),见《舰艇报废案》(七)。
. i- g% @+ ]8 }五四、〈海军总司令部呈〉(民国44年6月28日),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案》(十八),档号771.4/8043。《海军后勤舰队司令部队史》(47年度),〈概述〉,页1-2。) g+ V. N' n1 p1 C. X7 W: `# ~
五五、海军总司令部编印,《五十一年海军大事记》(未注出版时间),页24。
& {9 K2 p6 j9 T/ P9 A1 C7 }五六、〈令颁本军部分舰艇命名及编号修正表〉(民国43年11月20日),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四)。姚开阳,〈八六海战与关字号舰〉,《全球防卫杂志》165期(1998年5月),页72。$ X1 }- X0 ?5 i
五七、〈海军舰艇船舶命名规则〉、〈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见国军档案,《舰艇船舶命名案》(二)。* u1 J1 m" e7 H. T# N! W
五八、〈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电令澎湖要港司令李连墀〉,国军档案,《舰艇除役案》(一)。《海军大事记,第三辑》,页79、85。海宏、海达驱潜艇分别改装为雅龙、富陵炮舰之相关文件,请参见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十),檔号584.2/3815.3。3 R8 Z% q" J" v- ], s, U$ c
五九、〈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国防部代电〉(民国41年10月27日),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十)。
* ^, c- g0 C# O+ h3 S六○、〈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 q$ ^$ S4 _9 _
六一、侯宏恩,〈「伏波号」舰的传奇─赴英接舰回忆〉,《海军学术月刊》第21卷第7期(民国76年7月),页152。: d- |! {9 W# Q5 \4 t# T
六二、相关资料参见陆宝千访问、官曼莉纪录,《郑天杰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79年5月初版),页119-120。陈书麟、陈贞寿编着,《中华民国海军通史》(北京:海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页458。0 }8 U$ A( Q% A2 P- L
六三、〈海军总司令部代电〉(民国38年9月13日),〈国防部代电〉(民国38年10月12日),《海军舰艇编制案》(十三)。《海军大事记,第三辑》,页49。
# \& v( A: z9 {2 k3 L! ~六四、〈国防部(44)纯级字0224号令〉(民国44年3月8日),国军档案,《海军舰艇编制案》(三二),档号584.2/3815.3。按:高安军舰自民国43年11月1日起,由海军第四舰队拨归两栖部队司令部,用作两栖作战指挥舰。
( o* ^% G) z4 x1 s六五、参见国军档案,《鱼雷快艇编制及命名案》,档号584.2/2733。海军鱼雷快艇队编制,《海军鱼雷快艇队队史》(48年度),(民国49年2月)。
, G c8 O# n' i' L& D- N( g& Z六六、〈国防部代电〉(民国36年10月),《海军舰艇编制案》(九)。《海军联珠登陆艇沿革史》(50年度)(民国50年8月)。
# o6 F$ G, }" E x; x六七、〈海军总司令部(37)玲觉谭字333号代电〉(民国37年6月15日),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案》(二三),档号771.4/8043。
( K e$ C0 H5 I8 P. l六八、〈海军停除役及损失舰艇统计表〉(民国39年1月至7月份),国军档案,《舰艇性能暨服役案》(一),档号623/2841.2。; n2 z: {* M' w$ e: a+ p9 N
六九、〈国防部(44)纯级字275号令〉(民国44年3月18日),《舰艇船舶命名案》(三)。5 h; H' ~ ?4 ]
七十、〈国防部(44)纯级字318号令〉(民国44年4月2日),《舰艇船舶命名案》 (三)。
% J1 n! B$ e) o9 |' L七一、接收金门浮坞等资料,参见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案》(十三),档号771.4/8043。5 R: q# X$ E* u. l& N+ G; V4 w
七二、〈本军部分舰艇命名及编号修正表〉(民国53年11月20日),《舰艇船舶命名案》(四)。海军总司令部编印,《海军五十四年大事记》(台北:民国55年7月),页1。
' j2 w3 I; P0 n4 X/ }! m j3 \% u七三、〈海军舰艇船舶命名规则〉,《舰艇命名及级序编阶案》。
j; v7 M% c K" q/ l$ v: A七四、〈海军舰艇船舶新旧名称对照表〉,《舰艇船舶命名案》(二)。
7 a+ {) [6 y7 H" S( J/ e( Y0 m七五、例如海军于民国35年12月在青岛接收美国赠让LST-1075号,经命名为「中程」军舰,于46年8月26日执行演习任务时触礁搁浅,损坏严重,同年11月1日报废除役。47年8月15日在珍珠港接收美援赠予LST-859号,仍命名「中程」。参见〈海军总司令部呈参谋总长王叔铭〉(民国46年12月3日),国军档案,《舰艇报废案》(七);景立承,〈海军中强中程两舰接收经过概要报告〉(民国47年10月21日),国军档案,《美国援华军舰(中富、中强、中程)案》(十二),档号771.4/8043。然而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印,《中国战史大辞典─兵器之部》,下册(台北:民国85年6月30日),页934,竟然记述:民国47年我海军接收美国LST-859,命名为中程,参加过民国38年海南岛保卫战、39年舟山撤退战及42年东山岛战役。这段错误记载,显然是撰稿者不察中程军舰是重复命名,而将旧中程舰之作战事迹误植于新中程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