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明朝那些事》,里面朱老四“靖难”的历次战斗,很多都可以参考
法国1910年前计划的最初动员数为54个步兵师,1914年则实际动员了62个师,差不多28个军,加上铁定不变的英国远征军等同2个军的兵力,协约在西线的可战之兵相当于从26个军增加到30个,这种变化对于有45个军的德军来说是可能克服的变数,只有35个军的德军就无能为力了
% d) Y/ \$ Z7 ]9 {/ H' [9 f2 j俄国的问题则不在常备军的增长(113万到142万),而是它在战争开始仅2周就发起了进攻,德国本来以为她至少需要6周动员,而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表,开战第39天就应该攻克巴黎了

也来扯几句

刚开始以为介绍德国空军“斜乐曲”射击系统的文章...呵呵,首先是长见识了。再次,施利芬计划的确不错,但德军执行起来太过于机械,毕竟战争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小毛奇才能平庸,未能借道荷兰,却进攻比利时,招致英国参战;而威廉二世则破坏俾斯麦制定的“德俄同盟”政策,使德国腹背受敌。只是一战中各国军民都对战争充满浪漫幻想,没想到陷入“总体战”的泥沼,毁了一代人...
一个曾立志成为海军军官的男孩,可现在只能在这实现他的少年梦想了...
德军要能从荷兰直接打到法国的话,那就基本没什么事办不到了,包括登陆火星和天顶星
2 b4 r2 N" f( e
. J( q* o% S3 l" [8 _7 M3 W!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7-24 10:28 编辑 ]
我觉得小毛奇调走那两个军的行为一点也不机械。。。。
Fear is the path to the dark side. Fear leads to anger. Anger leads to hate. Hate leads to suffering.
不调走又怎样?& _1 b% V7 g- h$ }

& u1 M0 J% b# O3 ^. X% Z. ~历史上的部队数量就已经让后勤接近崩溃了4 e- ^; M# p0 a* ~7 [

( |6 H6 W9 W: ^' i. s( X+ g; S( }再加8.5个军,拿步枪当长矛用么?
现代战争和古代战争一个重要的不同是,仅仅强调集中兵力而不能保证相应的一段时间的后勤支持是不能获得胜利的。) j1 D# n% L+ H2 ]
7 s' E" c$ _# V% l* S- |
古代战争一个会战可以解决问题,现代战争往往不能。
不看好施里芬计划,一战时的后勤是大问题。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