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9-9-22 08:24 编辑
$ d3 ^$ t! G" [
; _0 s0 E5 Y) m/ x1 Z9 b4 k# Y6 X3 Z7 Z" J I, ]- ~1 b7 N& U
! h- u& H5 i; l4 T
很少打胜仗的布拉格 ! T. _" \3 q8 K# Q4 u6 h, M
# X% P+ C4 Y7 F5 d" d
维克斯堡的胜利,促使华盛顿敦促罗斯克兰斯的坎伯兰军团迅速采取行动。自从默夫里斯伯勒之战之后,罗斯克兰斯与布拉格已经有将近半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军事冲突了。" `4 i0 g* j4 n( t: C' H6 _
6月23日,罗斯克兰斯终于开始了进军,他的目标是查塔努加。经过了两个月的缓慢行动,罗斯克兰斯通过一系列侧翼机动成功迫使布拉格放弃了查塔努加,转而保护其通往亚特兰大的补给线。罗斯克兰斯错误地判断布拉格是在准备大撤退,立即下令追击。9月的第一个星期,罗斯克兰斯的三个军在60公里宽的正面分头前进,彼此被大山所分隔,互无联系,很容易被敌人各个击破。+ j: l: D* l& h* \3 w* b* W
其实,布拉格只是后退了22英里,停在了拉斐特。在那里,他得到了巴克纳将军9000人的支援。此外,约翰斯顿也派了两个师的援兵,这还不算正在兼程赶来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朗斯特里特的两个师。
) ]; o0 n6 F" ?! c5 z5 I* \4 Z; n 自从1年前麦克莱伦截获李的命令书以来,还从来没有那么好的机会可以对敌人实施各个击破的歼灭战。可是,9月10日至11日同盟军失去了在麦克莱莫尔山谷击败联邦军2个师的机会,9月13日进攻一分为二的北军克里腾登军的命令又没有得到执行。这主要是因为已经失去了部下信任的布拉格的命令在执行时被打了折扣,相反,罗斯克兰斯的北军很快又汇拢在一起,托马斯军的部队急行军了一昼夜终于和本队会师,这个令石墙杰克逊都会赞叹的机动使得南军的战机一去不复返。
; o! d( ^, {( B& [0 n% v/ l 捕捉北军失败的布拉格再次前进,他在19日上午带领全军(欠三个师)渡过奇克莫加河隐蔽在密林之间。尽管双方已经非常接近,但是茂密的丛林使得双方都不知道敌人已经近在眼前。
6 ~1 @! Y; h H3 z* a/ n 结果,一件偶然的事件使得会战开始。南军右翼的弗雷斯特骑兵师下马过河后不久,突然与托马斯的两个旅遭遇。双方立即投入援军开始混战。托马斯军的部队守着通往拉斐特的道路,被南军追着打出去1公里远。在麦考克的支援下,托马斯的部队才重新站住了脚跟,重新夺回了拉斐特公路的控制权。尽管南军在北军的左翼有了机会,但是没能把握住。战斗在夜晚方才结束。% S u! |* ]" O# d
19日夜,朗斯特里特带着几个旅的部队赶到。布拉格立刻命令波克(一个投笔从戎的牧师)指挥右翼,朗斯特里特指挥左翼。南军计划波克在联邦军的左翼吸引住敌人的注意之后,由朗斯特里特在北军的右翼完成致命一击。( H3 P9 I' z, }: P q v
20日的战斗由于南军命令传递上的失误,结果在上午9点半以后才开始。战斗开始不久,托马斯的部队就遇到了困难,因为布雷肯里奇的部队已经包围了他的左翼部队。他紧急要求1个师的增援,罗斯克兰斯当即命令伍德的预备师替换出防线上的尼格利师,由尼格利师去增援托马斯。但是尼格利师在森林茂密地区一时迷了路,因此托马斯还是一个劲地要求增援,罗斯克兰斯只得进一步削弱其右翼,以加强左翼。上午11时左右,斯图尔特师对处在阵地中心的雷诺兹师和布兰南师发动攻击,并且一度迫使这些部队后退到拉斐特公路后面。但南军部队最终被击退;联邦军的防线遂得以重建。接着,沃克军对受到强大压力的托马斯部队发起攻击,联邦军旋即遭受重大伤亡。
( d) ~5 W, P& N9 R L$ C& T/ O 南军右翼进展顺利使得北军不断削弱自己的右翼去增援左翼,结果反倒是在自己的右翼露出了一个大口子。朗斯特里特不失时机地投入了5个师冲进了这个缺口。南军的这次突击给联邦军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谢里登的整个师,戴维斯的2个师,范克利夫的1个旅全被赶出了战场(虽然其中的2个旅为掩护部队撤退下午7时许又重新投入了战斗)。由于右翼防线的瓦解以及罗斯克兰斯和2个军司令官麦库克和克里腾登的撤离,联邦军实际上已经支离破碎。6 `0 Q% v- P( B Q% t
此时,只有托马斯军留在了战场,他们面对三个方向的进攻。托马斯的阵地在布兰南师和雷诺兹师之间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缺口,如果没有伍德以最快的速度移师填补,朗斯特里特肯定已经突入,并绕到正在左翼防线抵抗波尔克军进攻的联邦军的背后。伍德师的坚决抵抗为托马斯建立新的防线赢得了时间。这条防线与向外突出的防线成90度角,沿农场主斯诺德格拉斯住宅以南霍斯舒岭主峰面南排列。托马斯凭借此防线挡住了朗斯特里特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直到罗斯克兰斯命令他撤退为止。
! }% d0 Y: Q( ^+ ~1 M 大约在这时或稍晚一些,朗斯特里特向布雷格作了汇报,并请求他坚守住右翼,同时抽出力量加强左翼,以便切断托马斯的退路。但据朗斯特里特说,他发现布雷格根本不了解战局,竟然认为他的部队正面临着失败。他说右翼抽不出增援部队来。因此,朗斯特里特再次以3个师的兵力攻击这个山梁,可是倾刻之间,他的部队便被扫射得尸横遍野,而联邦军的防线仍未被突破。经过长时间连续激烈的战斗,联邦军的武器弹药开始匮乏,甚至连滑膛枪都变得太热而无法上子弹。托马斯到处给将士们鼓劲,喊着:“使用刺刀……阵地必须守住。”他率领人数远少于敌军且几乎被包围的3万将士坚守阵地达5个多小时。天黑时分,托马斯及时地撤走了他的部队。他带回的是一支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部队,但正是他们的英勇抵抗挽救了联邦军,使之免遭灭顶之灾。托马斯更是获得了“奇克莫加的岩石”的外号。 ?- x* E. h P0 ]4 |
( R. q8 U6 R6 F/ N0 O3 Q! Q
+ C2 w) ^% N* U' Y8 C5 p k' T / s. L. ]. C- W3 I7 R- H4 r" W
北军的石墙托马斯少将$ p% M4 n* g' }0 @
0 H# W- i [3 Y& n- u* g2 |
南军虽然获得了胜利,但损失巨大(18000人)。布拉格失去了再战的勇气,没有下令进行任何追击。21日一整天,南军一直在掩埋死者,收集补给品。朗斯特里特对于布拉格的消极怒火中烧,不愿意再在他的手下进行作战。
v& ?2 P# @& X& e7 v! M+ W 屁滚尿流逃回查塔努加的罗斯克兰斯已经失去了信心。他甚至放弃了查塔努加东部卢考特山和把该山与拉孔山分开的卢考特山谷的防守。布拉格的部队很快就占领了上述地区并开始围攻查塔努加。南军准备利用封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
; ~ Y8 B7 n3 a. ^( Q D! x6 q 被围的罗斯克兰斯一个劲地向华盛顿要求增援,打破包围圈。对于罗斯克兰斯已经失望的陆军部解除了他的职务(由托马斯代理),另外两名军长麦库克和克里腾登也被撤职。10月18日,格兰特被任命为该地域的总司令指挥解围战。; L: O, R, R# A. v3 Y- v
10月23日,亲自来到查塔努加的格兰特用双眼确认了城内的危机,他知道如果不重新开始为城内的守军提供补给,查塔努加的失守将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托马斯的参谋长“秃子”史密斯考虑了一个冒险的行动并得到了格兰特的首肯。在正在赶到战场的胡克军(16000人)的支援下,史密斯成功打通了包围圈,建立了一条“饼干输送线”暂时缓解了城内的粮荒。与此同时,谢尔曼的两万人也从北部接近了查塔努加。一时之间,城内外的北军膨胀到7万人,而与此相对,布拉格的6.5万人却下降至不到5万人。因为和布拉格彻底闹翻的朗斯特里特带领部队,在戴维斯总统的协调下已经赶往田纳西去进攻刚被伯恩赛德占领的诺克斯维尔去了。
3 Q# _, ?- p$ o$ @& e, { 11月23日,北军的解围行动开始。首先由胡克在南军的左翼发,托马斯在南军的中央发起进攻,吸引注意。然后由谢尔曼的部队从北面发起主攻。+ z# A# e% X$ W* C, N) W6 R, T0 j
11月24日,胡克军在卢考特山上与敌人打了一仗。这一仗是在浓雾和细雨中打的,故被称为“云头之战”;胡克军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史蒂文森将军的同盟军部队,史蒂文森只好趁夜色撤至主阵地。11月25日,胡克军向布雷格曾认为是坚不可摧的(这是可以理解的)米申纳里岭阵地发起了决定性的攻击。这是南北战争中唯一在卵石遍布的陡峭山坡上成功地突破几道坚固防线的战例。. c6 l1 d4 _* o+ C$ s9 ^- j" y
25日,谢尔曼按计划在北面发起了突击。但是攻击进行得并不顺利,不得已,格兰特下令托马斯的坎伯兰军团出击进行策应。8 {" @- _3 v6 a) \/ \* L
下午三时半,刚刚在奇克莫加受辱的坎伯兰军团如放出笼子的老虎一般,猛扑南军的防线。2.5万名士兵很快突破了第一道阵地,并自发地向卢考特山顶前进。军官们开始想要阻止,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坎伯兰军团的士兵冒着敌人的炮火,争先恐后,呼啦啦呼啦啦冲过了南军一道道防线,如大象一般在阵地里横冲直撞,将助攻变成了主攻。被打懵了头的南军惊慌失措,全线崩溃。布拉格本人抱头鼠蹿,一路狂奔,才幸免于难。北军一口气就捉了4000名俘虏,获得了完胜。! A0 b. Q; ?7 u% P7 S
此战,北军总共伤亡5800人,而南军则损失了6700人,而且失去了查塔努加以及西线战场的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