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创] 希腊世界的抬头——马拉松战役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0-2-22 00:03 编辑 - T: B! u% f6 y. ?

7 z. M8 S3 I2 z: D: j* h+ L$ H
: P$ W, a* p( E8 W5 k& j  X8 _, v# }7 }* D. [; T/ N
        现在的马拉松平原
- ]9 x! }$ D  y- S* e# \) X
# R# [/ ]" p4 ^0 q: d; Y8 F% B: a& _# w" W# w( ?
    从公元前
550年,居鲁士创建了波斯以来,在不过50年的时间里,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巴勒斯坦亚美尼亚和北印度等都先后被波斯征服,沦为波斯的行省或附庸。很快,波斯就成为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陆的大帝国君临天下。
8 j6 ]" ^' S9 f- J$ t2 P" ?. f* S    随着这个帝国的日益强盛,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并最终将扩张的目标转向了西方。爱奥尼娅叛乱事件促使大流士加大了消灭雅典以及其他希腊人的决心。他首先在小亚细亚消灭了几乎所有希腊城邦的殖民地,然后又派出使者前往希腊,向希腊各个城邦要求“水和土”。
5 {$ F, U, T# p    不过,希腊境内的两大传统势力雅典和斯巴达先后拒绝了大流士要求,表示将顽抗到底。而波斯皇帝也很愉快地接受了希腊人的挑战,派出部队进行了第一次远征(公元前492年)。可是,这次远征由于天气的原因而变为一场灾难。波斯人的舰队在海上遇到风浪,被吹得七零八落的,估计有两万人最终葬身渔腹。远征最终草草收场,希腊人依靠“神风”获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9 v% j. o, e4 p: y5 }9 D
    公元前490年,雅典国内局势不稳,大流士一世在逃亡于波斯的前雅典统治者西皮亚斯的煽动下进行了第二次远征。波斯人的舰队护送陆军从
爱琴海小亚细亚沿岸的萨摩斯纳克索斯出发,经过了基克拉泽斯群岛,到达欧波亚海峡。通过欧波亚海峡后,波斯舰队朝着埃雷特里亚驶去。5 v! G: Y9 I+ }
       兵临城下的埃雷特里亚人决心死守到底,为此,他们向
雅典派出使者请求援助,雅典人表示了同意。7 _  B/ N% s* U# R, e
       雅典在组织
军队的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斯巴达普拉蒂亚请求支援,斯巴达和普拉蒂亚都表示同意,普拉蒂亚人立刻准备了一支约为1,000人左右的队伍前往雅典,而斯巴达人由于受了卡里亚节的限制,表示在9月中旬满月期过后才能出兵。 0 e( W/ T1 E7 N* K# g% y" C
    前往埃雷特里亚的波斯军此时已经兵分两路,由
阿尔塔费尼斯率领的大约1万兵力围攻埃雷特里亚,达斯提(米底亚人)则率领约1.9万名步兵和1000名骑兵按计划在马拉松湾登陆。2 I5 A8 T& U/ N" x$ g: y) l% w  {
       与此同时,雅典军队在集结完毕之后(10个团),由总司令
卡利马科斯指挥,朝埃雷特里亚进发。途中,卡利马科斯得知波斯人已在马拉松湾登陆的消息,立即带领军队转向,进入环山的阿弗龙纳谷地驻扎,并在那里与普拉蒂亚人的队伍会合。波斯人的军队此时驻扎在大沼地,与雅典人的驻地当中隔着卡拉德拉河,两军相距约8公里7 N$ z+ D0 g9 V( r

8 Y% x1 g! Z7 w6 D) D$ B   此时的雅典军队,全部由希腊早期的重步兵组成。他们头戴青铜打造的头盔,有胸甲和肩甲,躯干的其它部位着鳞片甲;此外,每个士兵还手持一面浅碟形圆盾,直径约一米,表面是一层青铜蒙皮;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约3的长矛,矛杆由白蜡树做成,叶片状矛头,穿透力强,突刺时威力巨大。辅助兵器是一柄六十公分长的短剑。
( G, h1 `) ]3 q" B7 y! G& Q  s9 h; I
" n" \7 q- v( `' `* L. c5 d+ Q
     
6 R* o0 G  ], E( e- x# h

1 o7 K5 j, _" I8 i5 y/ T+ |" e      希腊步兵的头盔
9 H4 z9 @; U7 Z1 u* t5 `
4 O$ z6 h+ I1 ^
) W* J6 W( I3 T% k% n* k0 O# q8 O
    雅典重装步兵一般统一在自己所属的小队作战,正面有宽度2030人,通常纵深48列。这样的数个小队再编成一个团,几个这样的团再组成军团。最终,一个著名的希腊方阵就出现在大家面前了。一般,雅典陆军的方阵不超过8排。0 U0 G% g$ a3 ]) T  [
    方阵中,前几排士兵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长矛叠在前排长矛之上,而后几排则将矛竖立。战斗中,士兵们往往用盾牌推挤对手,用长矛桶出一个缺口,然后一举击溃对方的战线。
" C! Q" w8 U% G: n& r& M0 Q   所以,这不仅需要方阵中的士兵身体健壮,训练有素,还需要更大的纵深来支撑这个推挤战术。在以后的刘科特拉战役中,底比斯国王爱帕米农达甚至排出过一个50人纵深的大方阵,一举冲垮了12人纵深的斯巴达军队,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套重步兵方阵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般机动力很差,相反,在希波战争中,斯巴达军队曾经进行过非常迅速、准确的移动,其方阵的解散、机动、追击、重组之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E8 S$ a& W& ?; ]+ B
    此外,由于希腊的重装步兵是右手持矛,左手持盾,所以,位于右侧的部队所受的保护要优于左翼。因此,战斗中,希腊方阵也非常刻意地向左移动,结果往往是自己的左翼会超越对方的右翼。如果对阵的敌人也是希腊军队的话,那两军很可能采取相同的行动,双方都向左跑,使得自己的右翼面对敌人的中央。/ W0 o2 w5 Q! [% |& W
    尽管在希波战争以后的希腊军队明显加强了骑兵以及轻步兵的建设,但在马拉松战役之时为止,雅典(希腊)军队还是一支单纯的重步兵集群。
- A# R) p  y. O   / m* _/ B# h  i* R. V5 m
    希腊的对手波斯军队虽然同样是以步兵为主,但军队基本上是以轻步兵构成。波斯军队明显继承了亚述军队的一些特征,他们往往身着宽袖长袍和长裤,全身并没有多少的装甲保护。这一点也可以从流传至今的古波斯浮雕中得到证实。即便是全波斯最精锐的“不死兵”,身上除了印有军团标志的,长及脚踝的长袍以外,也没有其他特别的防护。波斯的步兵方阵一般是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代表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十人队,队长(十夫长)站在最前列,装备一面能够遮盖全身的长方形盾牌,和一支约两米的长矛,上身披轻便的鳞片甲;他身后的九名步兵,每人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不能劈砍的刀刺,一般不被甲。! A: i" e5 R; m4 \
# O: a3 H) r& G7 Z; o  [5 L2 K$ A6 m

5 A% B4 d  x; e" H/ P0 ?; \" Y1 V( b+ {: s
          波斯的“不死兵”7 l$ Z1 T# ~# m4 @
1 G  |# ^6 D5 I7 N. F0 F. |9 \

) I$ y3 E8 d3 H    波斯人战斗时,由十夫长负责御敌,而身后的九名弓箭手以密集的齐射杀伤敌军,其中只有第二排的弓箭手能够从队长的身旁直射敌人,后面的八人则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至45度,这样在阵前二~三百米以内构成弓箭的火力覆盖。当敌人被波斯人的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之时,波斯步兵就开始冲锋,他们将弓收入箭囊,拔出弯刀,冲入敌阵近身格斗。6 A6 j" h7 l: ~/ W2 G- [
    不过,穿透力强,射程较远的复合弓在波斯军中只有少量装备,大部分士兵还是使用普通的直木弓。波斯人的箭用一种三棱宽刃箭镞,青铜质地,带倒钩,杀伤力虽大,但穿透力不足;这样一来,原本异常密集的“火力”对希腊的重装步兵无法构成足够的威胁,而近战又不是他们的强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波斯的步兵在与希腊的重装步兵发生短兵相接时,基本处于下风的原因。9 E$ i" g3 Y9 p; b. ^
    此外,波斯还拥有一支希腊人所没有的骑兵。这些骑兵,只有将领被甲,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长刀。波斯骑兵借鉴游牧民族的游击战术,主要依靠弓箭的“火力”掩护发起进攻,战斗时波斯骑兵一般会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等到敌军阵形散乱时才会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人。) u8 S: s2 o: w+ b% b% V
    并且,波斯军内还有一支由各个被征服民族所组成的“蛮族军队”。这些蛮族军队的战法、战术、语言、风俗、甚至所崇拜的神灵都各不相同,而且纪律性极差,虽然人数众多,但往往一触即溃,并没有多少战斗力。
% |5 F# `$ t$ [5 ?, k) i
# Q6 L6 {" D1 f) M! }+ q2 i6 B. M- ?

7 m  ~# y4 d( P" M& S* A" ^$ A' D        波斯武士! j: {: ?; G) d, S- n- @2 w9 R

3 s: f  n  Z4 j( i% S$ {) r    乍看之下,波斯人的战术体系似乎比希腊人的先进,丰富。而波斯人横扫亚非的成功,似乎也证明了波斯军队的高效和纪律。不过,他们在面对战法单一,防护充分的希腊军队时,终于暴露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并被敌人所利用。但是,即便是在马拉松战役之后,波斯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2 P' z/ T  B0 O, z+ l

. E0 s# }3 o  k( x. f    我们再把话题回到正在对峙的马拉松平原。雅典军队与普拉提亚援军总共1.1万人,由雅典十个团长轮流指挥(按照雅典军队的传统,指挥权每人每天交换一次)。十个团长中五个主张速战,五个主张等待斯巴达援军的到来。就在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埃雷特里亚陷落的消息传来。这意味着波斯的援军将随时来到马拉松平原,这将使得雅典军队的处境更加危险。于是,雅典人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动摇,很多人主张撤回卫城进行防御。此时,雅典军队的一个团长米提亚季斯请出了部队名义上的总指挥,指挥方阵右翼的卡利马科斯来做最后的决定。在一次单独的会谈中,米提亚季斯向卡利马科斯指出了三个结果:
* u* i, }# q: H# M- D" i# K: [   
% J. O' i" T  x- t    部队撤回雅典,城邦从此陷入内战;+ b, j  N3 K" Z" o3 K9 e
    投降波斯,雅典沦为波斯的附属;
! J8 E( ?0 i2 ~% x. P    取得野战的胜利,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盟主!1 {# C' `, v$ y# J" w
   
* T( O# L, z! A4 B/ p( i    毫无疑问,卡利马科斯选择了第三者。% C; n5 b4 W% ]7 e3 T. W4 e
    公元前490921日(一说812),是米提亚季斯指挥部队。他带领人马离开营地,在波斯人前方1.7公里处排好了阵势。米提亚季斯刻意将两翼的纵深加长到68列,而中央只有4列。波斯军队则按照一般的作战原则,组成波斯方阵,并在侧翼安排了骑兵。7 B( ]. ^1 \  D- C
    接下来的进展,有点令人费解。按照史书记载,雅典军队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路狂奔,快速通过有8个竞技场宽的开阔地,直接与波斯人开始了短兵相接。但是,现代的史学家在情景再现的实验中发现,按照当时雅典军队标准装备起来的群众演员,根本无法在地中海9月烈日扬扬的平原上,高速奔跑且队形不乱地穿过1.7公里左右的开阔地,马上与敌人接战。所以,很有可能的情况是,雅典方阵缓慢、整齐地推进到离敌人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上,突然开始加速,冲向了敌人。; w, W. s3 ]" B! Z# y% X
      
波斯军队的总指挥达提斯在看到雅典军队的阵容时,情不自禁发出了轻蔑的笑声。因为他看到雅典人人数不多,而且没有骑兵和弓箭手。”在他看来,波斯的胜利是唾手可得了。
" w/ @" D' L$ T5 x: j( o5 s4 z      
在雅典人前进到射程以内,波斯军队立即用密集的箭雨进行了迎击。但是他们无往不利的弓箭并没有对敌人造成什么伤害。相反,雅典人迅速地来到了波斯方阵的面前,打起了波斯人并不擅长的白刃战。波斯军队的两翼在战斗开始后不久就被打穿了,雅典人用8列的纵深横扫了波斯军队。

5 c4 g1 H8 l# ~    两翼波斯军队很快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再加上他们的骑兵也没有能阻止雅典军队的前进步伐,所以这些被打晕了头的波斯人立刻丢盔弃甲,向波斯舰队的停泊地点没命的狂奔。只有中央的波斯军队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不仅因为他们对面的雅典军队不仅人数较两翼少,而且由于前进道路上的一些灌木丛,造成了队形的混乱,再加上波斯军中央的部队是由最精锐的战士和手持镐式战斧的萨卡人组成的。后者的武器可以砍碎雅典人的装甲,杀伤他们的身体。中路波斯人的弓箭加大了雅典军的混乱,而在近战中,人数处于劣势的雅典人也没有讨得便宜。最终,他们被波斯的中央部队击溃,最终被打垮了。- j- B# k# T6 u+ n0 n
    会战来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尽管波斯军队的两翼已经溃不成军,但在中央取得了突破。直到此时,胜负依然很难说。接下来的发生事情,不知是雅典人原有此意还是无心插柳,雅典军队的两翼部队放弃了追击,转而攻击起中路波斯军队的侧后。这是此次会战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动。波斯军队差点经历了一个坎尼之役。要不是雅典军队没有及时封住波斯军队的后路以及雅典军队中央的溃败,那波斯人很可能就要被包了汤圆了。, ~6 z* s" j  ?) v9 }

1 `; A" _  x5 i
! k# q* F: c) b) G/ Q2 H
2 p( d! W7 p/ ~9 _( v9 i     
1 |: ]7 Q, y2 i! ]5 `      马拉松战役经过
3 g! D8 o7 q( P6 d1 ~' e  g' Q1 q! u! B% O3 E  t  w( j
    即便如此,波斯军队还是全线崩溃,向波斯舰队的所在方向一路冲刺。尽管他们在海滩上重新集结起来,试图抵挡住敌人的脚步。但很快就被追击上来的雅典人打成了碎片。波斯人成群结队逃上战船,瑟瑟发抖地言传着雅典人的恐怖。波斯船队在败军上船以后,立刻扬帆启航,逃离战场——但依然有7艘战船在海滩上被雅典军队俘获。! _/ `  @% t7 X. `3 Z8 [
    战场上,6400多具波斯人的尸体横躺竖卧,默默地向人们叙述着胜利者的武功。黄昏时分,2000多名斯巴达援军来到了战场,他们被雅典人领着,环顾战场一周,亲眼目睹了雅典(希腊)军队的伟大胜利!
1 F6 O( s6 R& T( W3 \$ _    此战,雅典人的牺牲只有区区的192人,这其中,包括了卡利马科斯和其他三个团长的阵亡。
7 F+ Q8 l, _! J4 V, \8 p9 ?% ^
, q$ j: h5 C5 [6 ^0 s    马拉松战役,不仅为希腊带来了将近10年的和平,而且使希腊境内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希腊人发现了波斯并非不可战胜的,希腊并不是低人一等的。这种自信,最终带领他们战胜了薛西斯的军队,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请对照评价一下《斯巴达300勇士》里的希腊及波斯军人的着装和武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回复 2楼 飞龙 的帖子

请问,是指老的一部还是新的那部。
5 [: J, M' ^) `" f; T如果是前者,我已经有些记不清了。如果是后者的话,我没看过。
) U- u4 L( ~% a& ^6 u而且,温泉观之战,希腊军队是以斯巴达国王卫队300人为首,其他城邦的部队加在一起的话几千人(有资料说是希腊联军总共约7000人)。所以,并没有后世所神化的那般伟大。(当然,确实很了不起)
新的那部,老那部我没看过。6 ~, ]; Q/ e& Y( g4 ?' N$ }# v
  }/ {/ Y  i; H
无论故事情节如何,光看那帮人的着装和武器,跟你文中的描述还是比较接近的,除了波斯方阵的弓箭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回复 4楼 飞龙 的帖子

是吗?那我立刻下载来看看。
6 ~) t5 z  ~( D  V# l6 b# X# X9 Y4 V0 {据说里面的斯巴达武士那身肌肉令人炫目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8-11-13 19:10 发表
# r' @7 T* Y, v) T! L8 a/ w/ [4 g0 [新的那部,老那部我没看过。
. U) h7 W, [7 `& k5 U& }0 H- a. ^7 a7 q+ J0 ?% ?- [
无论故事情节如何,光看那帮人的着装和武器,跟你文中的描述还是比较接近的,除了波斯方阵的弓箭雨。
& M3 b1 s, e4 _' @4 }' q6 c4 T4 D( c0 P: m( I0 o, w. ~$ E
这部新的《斯巴达300勇士》我看过了。
/ A& f( t8 o0 y, D+ l怎么说呢,感觉已经超过了战史电影的最低标准,完全成为了《指环王》之类的魔幻片。
7 U! z' f4 h  f) ?# l: w7 B7 I斯巴达人居然光着身子打仗,这也太丑化希腊人的形象了。希腊军队确实有过呈肌肉状的甲胄,但几乎全裸的样子令人以为是史前人来到古代了。! C- I2 f; X7 ?+ E: z# D& u: Z
此外,斯巴达人的盾牌上也没有斯巴达武士的标记倒V字,除了红斗篷以外,基本看不出是闻名天下的斯巴达卫队。7 s3 l! {8 ?& I* j
这个波斯人么,看起来倒还像那么回事,基本上没有披甲,长矛也很短,持短剑作战的不少。+ \5 P0 T4 ~0 K2 n2 |2 O
不过,波斯伊莫塔尔(不死兵)实在是被扭曲得厉害。开始以为是日本的忍者队上来了,后来觉得又像是来自地狱的人魔,反正肯定不是波斯人。
: I. b; z7 d3 S( T: E8 S而且,由于伊莫塔尔并不是全都是由波斯人组成的,还包括了许多其它民族的部队,所以他们的服装和兵器应该各不相同。他们当中,米底人和波斯人(不死兵的主体)身上披有一些简单的鳞甲,外面罩一件黑袍,全身只露出一双眼睛,持短矛、弓箭、木盾作战——老版的《斯巴达300壮士》中,倒是比较接近实际。
: `1 ]% E7 z7 N虽然不死兵在波斯军队中属于精锐,但他们往往依靠人数和名气取得胜利。尤其在对“野蛮人”的战争中,当人数众多,全身透着诡异的不死兵出现的时候,敌人的士气就会大挫。
/ {( r- ?8 M$ r# ]7 J; A总之,这部电影极大地丑化了波斯(伊朗)人,把他们变成了野兽、鬼怪、食人魔,而又过度神化了斯巴达300壮士的事迹,反倒让人觉得异常可笑。
& w/ U9 L$ R) X+ \7 P我想再说明一点的是,温泉关之战并不是只有300名斯巴达人和少数希腊人组成的部队抵抗了上百万的波斯军队,而是有5000~7000名希腊联军参与了与10万左右的波斯人之间的战斗。希腊联军利用地形上的优势,阻挡了波斯人两天的进攻(第二天波斯的不死兵参战),但在第三天由于后路被抄,莱昂尼达斯带领300名斯巴达人,1100名底比斯人和(可能再加上1000名斯巴达重步兵)留下来断后,并主动向波斯军队进攻,试图杀死薛西斯,虽英勇奋战,但结果全军覆没。
说实话,波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很大的,但却因为他们与希腊人为敌,在后世被人所丑化
论文明古国,东地中海有古埃及,古波斯,古亚述,古腓尼基,古希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