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二、第二次所罗门海战

连日来,第25航空战队猛烈攻击瓜岛锚地的敌方舰船。外南洋部队指挥官三川军一中将率领旗舰“鸟海”号和第6战队(重巡洋舰4艘)等兵力,于8日夜突入瓜岛锚地,击沉、击伤盟军重巡洋舰等8艘,给盟军的警戒部队以沉重打击。可是,日军却失去了攻击敌登陆输送队的战机(指第一次所罗门海战)。
6 n  P" V# _8 p7 V    8月8日,联合航队下达作战要点,其主要内容如下:
  f! q8 Q3 E  f" |% t/ n    1.东南线部队(外南洋部队、内南洋部队和岸基航空部队)由岸基航空部队指挥官指挥。其任务是在反复攻击敌人的同时,确保布干维尔岛一带航空基地的安全。第26航空战队迅速进驻腊包尔地区。, I- M2 z$ y. t& G* Z4 e( y+ f
    2.前进部队和机动部队凡可动用的兵力,在完成作战准备后,立即进至内南洋地区。
; a+ o) g4 r3 ]; h  B    3.停止实施“B”号作战,第7战队等派遣兵力返回达沃。
' O; x# ^- {- K) X3 w) K* I    4.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乘“大和”号战列舰)约于8月18日从本土出发,前往南方海域。8 N' C* @2 s* A6 _7 j+ R" r
    联合舰队山本司令长官进至特鲁克指挥作战,其基本方针是,由支援部队(含前进部队和机动部队)协同东南线部队歼灭敌方舰队。
7 |: s6 w2 |1 b/ d2 O% Y    另一方面,大本营决定派遣陆军的一木支队(约2400人),前去夺回瓜岛上的机场。8月16日,第28团团长—木清直指挥先遣队登上瓜岛。支队长未等主力部队到达,就于21日凌晨对机场发起了攻击。结果不仅未能夺回机场,反而几乎遭到全歼。一木支队的主力(乘2艘运输船)正在开往瓜岛的途中,大本营又决定增派川口支队(以第35旅团长川口清健指挥的—个团为主力)前来参战。
- o( ~# X/ Y  H6 }% ]7 U0 O    20日,山本长官命令支援部队进至瓜岛以北海面,前进部队同日从特鲁克出航,与机动部队在海上会合后开始南下。24日,日机动部队与美特混舰队展开激战(称为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日本损失“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击伤美航空母舰2艘。25日,载运一木支队的登陆输送队遭到敌方飞机袭击,致使日军这次登陆输送行动受挫。此后,联合舰队就改用轻型舰艇实施夜间输送。
2 F$ i; w) d. K) Y5 c& |    (一)潜艇部队的作战
; f0 F, `4 O* G9 _- {    在瓜岛作战中,大部分潜艇部署在瓜岛东南海城,执行攻击敌舰船的任务。指挥部总是按照相同的模式,指挥这些潜艇进行作战。" _# y  B! U" `% v: h* D5 y
    第1潜艇战队8月15日从本土出航,驶往所罗门群岛。20日,先遣部队指挥接到发现美特混舰队的报合后,便命令第1潜艇战队组成A展开线(位子东经164°,南纬9°附近,各潜艇自东而西展开的次序为:“伊-26”号、“伊-29”号、“伊-17”号、“伊-15”号、“伊-31”号、“伊-33”号和“伊-9”号)。22日,第3潜艇战队归还原建制,第7潜艇战队仍归先遣部队指挥,先遣部队指挥官则令第3潜艇战队作好准备,立即出海进入B展开线(位于东经150°、南纬12°附近,各潜艇自东而西的次序为:“伊-174”号、“伊-175”号和“伊-11”号)。23日前,上述各潜艇均从特鲁克或腊包尔出航。
5 q1 Y0 ^. X2 a$ Z: s; j    22日,先遣部队指挥官还对第7潜艇战队下达了如下命令:0 O( V5 L1 ?2 W( C; {) y- @2 h
    ——第13潜艇队去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以东海域活动。
7 |* m  T. q1 `% h2 b    ——第21潜艇队派1艘潜艇去所罗门群岛以南海域活动,另派1艘去监视莫尔兹比港。& b/ j6 {$ G& m" b2 u) H9 F( w
    第13潜艇队所属各潜艇本来就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以东海域活动;第21潜艇队23日从腊包尔出航,各艇分别开往指定海域。25日12时,根据外南洋部队指挥官的要求,先遣部队指挥官将第7潜艇战队调往印迪斯彭萨布尔海峡和瓜岛以西水域,以阻止敌军进行增援,并断其退路。其后,先遣部队指挥官的作战指挥大体如下。
3 u1 Z3 ^* C3 P    24日,第1潜艇战队为进入D展开线(东经163°、南纬13°附近)而一面搜索,一面南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接到发现敌特混舰队的报告后,于15时32分命令“第1潜艇战队驶往A展开线以南100海里(185公里)水域”。遵此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于16时50分,命令第1潜艇战队迅速进入E展开线(东经164°,南纬10°附近);又于18时15分,命令第3潜艇战队迅速进入F展开线(东经162°,南纬12°附近)。各潜艇接到命令后分别驶向新的阵位。在航进途中,“伊-17”号于22时30分,“伊-15”号于22时45分,先后报告,发现敌特混舰队。第1潜艇战队司令立即下达命令:“‘伊-15’号、‘伊-17’号艇以180°航向、最大航速跟踪敌人,尽可能保持接触!”- A, X: G3 x1 u* p( Y5 M
    25日17时20分,为了调整作战水域,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各战队:日落时仍未发现敌人,就停止搜索,将各游猎区域分别略向南移。5 v3 o. G6 O1 b1 S4 T8 ^
    命令第1潜艇战队进入E2展开线,第3潜艇战队进入F2展开线。还命令第7潜艇战队,由其指挥官派出潜艇,于当天夜晚进入瓜岛锚地,攻击其中的敌舰。“吕-34”号潜艇虽然进入湾内,但未发现敌舰。
9 }6 d+ Y5 p( F    26日,“伊-9”号潜艇(第1潜艇战队司令的指挥艇)因受伤而开往特鲁克(30日到达)。第1潜艇战队在现场作战的潜艇,则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官代行指挥。23时,接到情报:“25日11时40分,发现1艘受伤的敌航空母舰(有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护舰),位于肖特兰岛110°方位,514海里距离,正以140°航向航进,航速约5节”。当即命令“伊-26”号和“伊-19”号潜艇,分别前往恩德尼岛、瓦尼科罗岛附近及其以南海域进行搜索(尽可能使用艇载飞机),以期捕捉并消灭敌人,然而未能找到目标。27日8时30分,为了阻止对方增援瓜岛和切断其补给线,又将“伊-174”号潜艇调到瓜岛前线,由第7潜艇战队司令指挥。
9 y( Y, _6 I2 J3 t) h4 D# R    在这之前,曾发现1艘敌方舰只(可能是航空母舰),因重创起火,正在斯图尔特岛东南50海里水域漂航。“伊-121”号潜艇奉命前去搜索并进行攻击,但“伊-121”号潜艇没有找到目标,27日14时55分解除这项任务。
: Q. H# y5 h2 r) q" x6 @    28日,“伊-172”号潜艇(将于39日从特鲁克起航)也调归第7潜艇战队司令指挥。21时,“伊-25”号潜艇在东经163°55′、南纬11°28′水域发现美特混舰队;22时,由于受到驱逐舰的压制而与美特混舰队失去接触。指挥部命令“伊-15”号、“伊-17”号和“伊-33”号潜艇极力前出至敌编队的前方,以实施攻击。但这3艘潜艇均未发现美特混编队。
) D& I+ t( O% V5 V! [9 T% v( M    这时,又将第3潜艇队(“伊-21”号艇8月23日从横须贺出发)划归第3潜艇战队指挥,准备将其组成E2展开线。- J: H* Q. ^0 }1 Z( |; H
    根据联合舰队29日7时25分的电令,26日夜牵命前去袭击一艘受创航空母舰的“伊-19”号和“伊-26”号潜艇停止搜索,回到E2展开线。30日12时20分,又命令在瓜岛附近的潜艇,缩小活动范围,伺机袭击企图进入锚地的敌舰船。并命令“伊-19”号潜艇,袭击格腊锡澳萨湾(恩德尼岛)内的敌水上飞机基地。
; ~3 \& u" \) b+ X# |5 ?# ~" k! R    “伊-19”号潜艇31日黄昏,炮击了敌方水上飞机基地。
9 z: X9 `. Q3 ]. T& U/ I5 \% z5 b    31日19时30分,第3潜艇战队司令将第1、第3潜艇战队的配置作了如下调整:! T0 c* ^" ^5 w: m, B, A- U1 ^
    ——G展开线从南纬10°8′、东经164°52′改为南纬10°45′、东经164°0′。
4 _1 E( }) U' ?( {    ——H展开线从南纬11°8′、东经164°52′改为南纬12°20′、东经163°0′。# F" @0 c" m8 B3 N* |5 [! C  E
    9月1日,趁第7潜艇战队交接班的机会,先遣部队指挥官将“伊-175”号潜艇编入第7潜艇战队,派往瓜岛海域作战。& ?' U/ v" r$ H$ z0 O& S
    3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在瓜岛海域活动的第7潜艇战队返回腊包尔,第11潜艇队和“伊-172”号潜艇仍归第3潜艇战队司令指挥。由第3潜艇战队继续执行第7潜艇战队的任务。) ~" n7 U: q4 f4 l0 V
    5日,根据联合舰队的电令,先遣部队指挥命令“伊-31”号潜艇作好准备后,立即从特鲁克起航,力争在12日之前消灭格腊锡澳萨湾的敌水上飞机。7日,又命令“伊-31”号潜艇派出飞机对瓦尼科罗岛进行侦察。8 m. {+ C5 D2 s- `
    6日,根据联合舰队的电令,将“伊-122”号潜艇配置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作为水上侦察机的基地使用,坚持到9月11日以后,再按新的命令行事。) U0 K* b# p  m# m2 x4 T
    7日,命令“伊-11”号潜艇(该艇于9日袭击敌航空母舰时遭深弹攻击受伤)返回特鲁克。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伊-9”号潜艇已于8日从特鲁克启航)指挥第1、第3潜艇战队,并将第3潜艇队也配属给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
; F3 M% h5 T& s, J    8日0时,第1潜艇战队司令将第1潜艇战队和第3潜艇队的展开部署作了如下调整:
* Y, q8 M  L3 T/ q7 n    ——I展开线从南纬11°10′、东经164°25′改为南纬11°20′、东经162°0′。
+ F+ I3 y6 ?. z8 F: P- j2 s0 r    ——J展开线从南纬12°20′、东经163°0′改为南纬10°10′、东经162°42′。' O7 d; L: X) u. {  q6 h( E
    各潜艇之间的间隔为20海里,由东而西的次序为:“伊-24”号、“伊-21”号、“伊-26”号、“伊-19”号、“伊-15”号、“伊-17”号、“伊-33”号和“伊-31”号。“伊-9”号于12日拂晓,在I展开线以东海域活动。
* P! c, k' Z" m7 M0 w    在此期间,第7潜艇战队的作战概况如下。
" C( G0 h* ~% @# X5 _    8月24日,接到瓜岛守备部队指挥官关于在隆格锚地停有敌小型运输船和驱逐舰的电报后,便派“伊-122”号和“吕-34”号潜艇前去隆格锚地侦察,并实施攻击。' r  m( ^  z4 F
    其实,“吕-34”号于23日16时30分就已进入隆格锚地,并报告击沉1艘敌运输船(在战后的资料中无此记载)。  s; S: \3 _! L( V3 j: V/ ^
    此后,在瓜岛附近阻止敌军增援的几艘潜艇中,“伊-121”号9月4日返回本土进行修理,“吕-34”号9月6日回到腊包尔,“伊-123”号8月29日以后下落不明,只有“伊-122”号潜艇在该海域继续遂行作战任务。此外,8月22日开往莫尔兹比港的“吕-33”号潜艇,8月26日以后未再进行联系,也未返回。: ], Y7 l4 t8 H
    (二)成绩、战损及其他4 i% U, n2 t# `
    在瓜岛东面的展开线上活动的潜艇,只有“伊-26”号的一条鱼雷击中了“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8月31日)。“伊-11”号虽然也报告击沉万吨级运输船1艘(8月31日),击中航空母舰2条鱼雷(9月6日),但是得不到战后资料的印证。7 a6 c0 s* \5 G6 t# a
    连日来,各潜艇虽然多次发现敌人,可是均无实施攻击的机会,使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期望落空。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在日记中写道:1 H% m: p; t1 n6 {9 o. J. |
    “8月30日,活动于南方海域的几艘潜艇,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东南的展开线上发现敌特混舰队(1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和若干艘驱逐舰)。这种巧事,虽说一再发生,然而却无任何实施攻击的机会,实在令人可惜;有识之士曾说,潜艇除进行破交和侦察外,别无他用,深感此言有理。深望能够出其不意,突然一击,不过……7 R7 l4 B5 I& K) L& b. A, x. G
    “8月31日,各潜艇为阻止敌军增援而竭力搜索目标。据报告,凌晨4时40分发现1艘‘萨拉托加’级航空母舰,‘伊-26’号潜艇从该艇120°方位,3500米距离发射6条鱼雷,2分40秒时听到击中目标而爆炸的一声巨响,6分钟后潜艇遭到敌驱逐舰长达4小时的压制,因而无法判明攻击效果。鱼雷航行的时间较短,莫非是途中自爆?令人生疑,但愿是击中目标!”9 Y% g! Q1 H  T# e
    宇垣缠少将虽然指出潜艇的战绩不佳,但是没有触及根本原因。第6舰队司令部也是一样,既不总结潜艇战绩不佳的原因,也不研究所需采取的对策。
) R- b, W1 u7 W1 B8 L    “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被“伊-26”号潜艇击伤,返回基地,使其在美军作战的关键时刻离开了战场。“伊-6”号潜艇在夏威夷海域击伤的,也是这艘航空母舰。这两次行动都是山崎重晖司令指挥的,真可说是冤家路窄了。: a$ J4 n! |, ~0 f% E7 j  G0 ^, [
    从上述的作战指导来看,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我认为常常打乱潜艇的展开线是战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 k* E- ]6 i+ Q/ d& Q+ a* s    1.展开线的用法容后叙述。8 u& I$ V" a6 u+ ^9 H
    2.有关移动展开线方面的行动,是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先遣部队指挥官和潜艇战队司令等多方面下达命令的。这在组织指挥方面是有问题的,应由最能准确掌握战场情况的指挥官实施一元化的指挥。
7 s$ q3 {) I" V! H$ r5 r    3.未能根据敌情采取妥善对策。例如8月24日,得知“伊-15”号和“伊-17”号潜艇发现美特混舰队后,便令第1潜艇战队实施追击,这就打乱了展开线。4 C- G3 v. ?$ y( S$ G
    位于展开线上的潜艇,虽然一再遭到轰炸或深弹攻击,“伊-9”号和“伊-11”号因受创而不得不返回基地修理,但是一艘也未被击沉。而在瓜岛附近活动的第7潜艇战队,不但没有取得任何战绩,反而损失了“伊-123”号潜艇。由此可见,可否将潜艇部署在警戒严密的要地附近,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6 g3 _" j; P* j2 l
    (三)展开线的用法& u9 V/ n' N( k, O
    在反映了日本海军战术思想原则的“海战要务令”中规定:8 p3 }6 F) ?$ Z6 g+ _( ~! l4 G
    “展开线的配置,除了使之有较多的机会与敌相遇外,还要使多数潜艇有机会实施攻击;为此,必须对战场的移动有所预见,并考虑敌情、潜艇性能和数量,以及天时、地利等条件。”" t7 w$ ^  I3 h/ o3 ~
    在战前的各种演习中,对如何妥善地移动展开线问题,从来未曾演练过。因而,在实践中对潜艇的技术性能和作战能力考虑不同,这是令人懊恼的。& v: h3 }" d+ Y+ ]/ O- C' [) t; r
    在敌人警戒严密的海域,各潜艇在接受命令和移动进度方面相差甚远。如果展开线的移动过于频繁,各潜艇的行动不便同步进行,必然会使展开线散乱不堪,与司令部在图上标出的情况明显不同,成了“漏洞百出”的展开线。
& A' m, r" _' i& j. |' d. Z    中途岛海战时就是如此,在夺回瓜岛的作战中又屡犯同样的错误,直到1943年末的吉尔伯特群岛作战,才勉强对此问题有所认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节 第2师团增援瓜岛

一、岛上形势                            二、潜艇向所罗门群岛集中& S! ?+ o2 i- b) M$ w4 M7 c) x
    三、击沉“黄蜂”号航空母舰/ T% V6 r. e- I. X
3 v& w  m( C- a' Y
2 W; U" `2 V: P8 C/ A+ v9 m- z
第二节  第2师团增援瓜岛, b& F& x* K( g/ a+ N1 S! ^

6 l! I+ t4 n$ H" l) d9 g3 e    一、岛上形势; @! B+ v3 A( Y1 D  D
    一木支队的先遣队攻击瓜岛机场的战斗失利后,又以舰艇向瓜岛输送川口支队及一木支队的主力,期于9月中旬夺回机场。8月26日,大本营决定派遣第2师团增援瓜岛。联合舰队也派第21航空战队前去加强岸基航空部队。这样一来,东南线的岸基航空部队就有3个航空战队了。) M% }$ h1 H2 W, z" E- J' Y" s. k
    美日两军攻防瓜岛的作战日益激烈,争夺的角点在于谁能在增援和补给方面取得优势。美军依赖岸基航空兵力的优势,利用昼间以运输船为瓜岛运输;而日军只能利用夜间以驱逐舰实施输送,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
+ z' b+ d" l" H, U4 v7 B    川口支队9月13日对机场发动的攻击,又告失败,日军则将希望寄托于第2师团拟于10月下旬组织的攻击。输送第2师团时,必须输送坦克等重兵器。9月间,以驱逐舰向瓜岛逐次增兵时,已经作了输送重兵器的准备。% o2 x  N- Q/ f2 n
    二、潜艇向所罗门群岛集中
! ]. I% o6 `- E- H    9月8日,先遣部队将所属潜艇作了如下的兵力区分。4 |- U5 c6 E- V, U% D+ M4 c
    第1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山崎重晖指挥,其兵力为:“伊-9”号艇,第2潜艇队(“伊-15”号、“伊-17”号、“伊-19”号、“伊-25”号和“伊-26”号艇),第15潜艇队(“伊-31”号、“伊-32”号和“伊-33”号艇)和第3潜艇队(“伊-21”号、“伊-22”号和“伊-24”号艇)。其中,“伊-32”号艇9月5日已从槟榔屿启航,正向特鲁克开进,“伊-22”号艇9月11日从横须贺出航;“伊-25”号艇正在美国西海岸附近活动。) I! _2 H7 u; K) u4 ~8 t# u/ u" `
    第2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队司令玉木留次郎指挥,其兵力为:“伊-8”号艇和第7潜艇队(“伊-7”号、“伊-1”号、“伊-2”号、“伊-3”号、“伊-4”号、“伊-5”号和“伊-6”号艇)。第7潜艇队(缺“伊-6”号艇)9月8日从横须贺起航,“伊-8”号艇9月15日从吴港起航,均经特鲁克岛,开往所罗门海域。* t6 w! o( u* c3 w, R- k, {
    第3潜艇部队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河野千万城指挥,其兵力为:“伊-11”号艇,第11潜艇队(“伊-174”号、“伊-175”号和“伊-176”号艇)和第12潜艇队(“伊-168”号、“伊-169”号、“伊-171”号和“伊-172”号艇)。其中,“伊-176”号艇9月10日从吴港起航,“伊-168”号、“伊-169”号和“伊-171”号正在本土修理。
9 h7 t3 U& u4 N( K- A( z+ k    第7号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战队司令吉富说三指挥,其兵力为:第13潜艇队(“伊-121”号、“伊-122”号和“伊-123”号艇)和第21潜艇队(“吕-33”号和“吕-34”号艇)。其中,“伊-123”号和“吕-33”号艇已下落不明,“吕-34”号从9月8日至27日在腊包尔休整。& A7 P2 h: f2 Q- s5 }; c
    第8潜艇部队由第8潜艇战队司令石崎昇指挥,其兵力为:“伊-10”号艇;第1潜艇队(“伊-16”号、“伊-18”号和“伊-20”号艇)和第14潜艇队(“伊-27”号、“伊-29”号和“伊-30”号艇)。其中,“伊-10”号艇以及第1潜艇队正在横须贺休整,第14潜艇队(缺“伊-30”号艇)在印度洋遂行破交任务,“伊-30”号艇赴德访问。. a! ]7 R3 l$ J$ k" `
    小松先遣部队指挥官(以“香取”号为旗舰)在特鲁克,第7潜艇部队指挥官(以“迅鲸”号为旗舰)在腊包尔指挥作战。时值9月8日,各潜艇部队在所罗门海域的配置情况如下:4 a5 W0 P; P/ W0 Y9 i: m/ G
    第1潜艇部队
; e8 n) s. M# K; K9 X& Z3 E    ——I展开线  自东而西的次序为“伊-24”号、“伊-21”号、“伊-26”号、“伊-19”号、“伊-15”号和“伊-17”号艇。& P- @1 k- j. }1 \1 L
    ——J展开线  自东而西的次序为“伊-33”号、“伊-31”号艇。) [- y* q, L; M+ I
    ——“伊-9”号潜艇正向I展开线以东海域航进。- t0 ?( B# t9 r- S# `' K
    第3潜艇部队(缺“伊-11”号艇)8 O& c5 O. ^8 F+ l3 Y% [
    该部在瓜岛附近活动,“伊-11”号艇正向特鲁克返航。
( M2 D5 X8 m; H* |5 P' @    第13潜艇队和“伊-122”号艇在瓜岛附近海域活动。1 i2 @9 i' M4 _4 ~5 M' L2 U
    当时,第3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部队指挥官一并指挥。
7 Q: i: N  _8 |- N$ J    (一)作战经过& P3 |5 W1 N% ~1 a
    9月8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除第14潜艇队外,其他潜艇部队(正在休整的潜艇,一俟休整完毕,随即出航)均向所罗门群岛及新几内亚地区集中。
9 T1 t; H7 K9 l4 K, z- X4 Q$ \7 q    根据这一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决定,将所属的潜艇尽快集中到所罗门群岛地区,并按以下方针实施作战:
7 [7 j7 @' J, r* r9 {    1.将大部分潜艇配置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以南海域待机,以捕捉并攻击敌支援部队(特别是航空母舰)。' Q1 D% E" x: a+ C0 o, @. m
    2.以部分潜艇封锁印迪斯彭萨布尔海峡东口,负责捕捉并攻击敌输送船只。
+ \. A. v7 a1 q" {' m( u" s* J% D    3.不时地派出个别潜艇进入隆格锚地,以攻击敌输送船只。
, f/ ]5 D9 F9 ]1 I% Z    上述作战方针清楚说明,潜艇的主要攻击目标是敌方舰队,尤其是其中的航空母舰。
3 p" ^: N- Z4 A' @/ Y; F1 t0 S    12日,“伊-31”号潜艇奉命进入格腊锡澳萨湾,对敌水上飞机基地实施了炮击(发射10发炮弹)。是日18时,先遣部队指挥官又命令“伊-31”号潜艇,对可能驻有敌大编队的瓦尼科罗岛及其附近海域实施侦察。该潜艇于13日晨派出侦察机进行侦察,但因正下暴雨,未能查明情况(侦察机在降落时损坏)。+ A3 E9 t$ n- y1 X. r, C5 p) W4 I
    13日,又令“伊-9”号潜艇对该地进行侦察。后因接到发现美特混舰队的通报而终止这一行动。3 ^. ?% T) K6 v! q# F, |
    13日11时45分,侦察机报告:“9时30分,在图拉吉岛123°方位、345海里距离有一敌特混编队。”据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伊-9”号和“伊-31”号潜艇开往上述海域。16时32分,又命令第1潜艇部队于14日凌晨2时前组成K展开线。4 A3 i/ G& o0 u- ]) j! i4 ~5 [
    15日9时10分,侦察机在南纬12°5′、东经165°25′发现敌方护航运输队(由运输船9艘、驱逐舰6艘组成)。先遣部队决定极力与其保持接触并实施攻击,遂令第1潜艇部队以300°航向前进,第3潜艇部队按原部署进行迎击。后来,又命令第1潜艇部队的部分潜艇(“伊-33”号、“伊-17”号和“伊-15”号)以全速赶往印迪斯彰萨布尔海峡南口协同第3潜艇部队迎击敌人。当天11时45分,“伊-19”号潜艇在南纬12°25′、东经164°25′处,以鱼雷击沉敌方航空母舰1艘(详情后述)。/ {; h+ T8 }8 c4 o8 ?. _# E" {
    9月15日,川口支队的攻击又遭失败。为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在下一阶段的作战要点中规定,先进部队必须“集中于瓜岛周围海域,以切断敌军的增援”。
, x; N3 ?( c0 A5 d! Y" o2 I" c|717 × 489
7 Q) Y! P+ s8 u7 ?) T1 E
4 g7 e, G7 r7 |图6  潜艇部队的作战经过示意图(1942年9月6日至15日)+ I- [0 e% j9 U6 v5 S$ m; R
    注:T为运输船,T×9是指运输船9艘,d为驱逐舰,C为巡洋舰,KdB为航空母舰,FGB为航空兵。
5 ?! n6 Y4 O+ G) t    根据这项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将潜艇分别部署在印迪斯彭萨布尔海峡及其以南海域,并作如下兵力区分:
" F2 `7 \3 U) I' }, l    第1监视部队  下辖第3潜艇部队(“伊-8”号、“伊-172”号艇以及第11潜艇队)和第2潜艇部队的第7潜艇队(缺“伊-5”号和“伊-6”号艇)。
. ?; M  Q; s* @) n. w6 k- j    第2监视部队  下辖第1潜艇部队所属的“伊-9”号艇,第2潜艇队(缺“伊-25”号艇)、第15潜艇队和第3潜艇队。6 D5 a1 S8 d: F3 R
    9月16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下达作战要点,命令实施航空歼灭战,捕捉与攻击敌特混编队,并急速输送陆上兵力等。同时指示先遣部队,对所罗门群岛东南海域进行搜索,“以配合支援部队的行动”。
( [* C, t+ K7 T& ~    先遣部队决定在Y日(19日)前后,对所罗门群岛东南海域进行搜索,以配合上述的航空歼灭战。并派第2监视部队前去执行,但未发现敌情。9月中旬,先遣部队得到情报:敌人在圣埃斯皮里图岛新建一个强大的水陆航空基地,并已投入使用。17日,便命令“伊-31”号潜艇前去袭击该基地。21日,该潜艇进行了侦察,但未发现水上飞机及其供应舰,只好返航。后来获悉,在该岛东南部建有水陆航空基地。28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第2监视部队对该岛进行侦察。10月2日,“伊-21”号潜艇派出飞机进行侦察,发现该岛确有机场。( I9 g6 C% E: f9 O' N% f
    9月17日,命令第11潜艇队(缺“伊-176”号艇)返回特鲁克,由第3潜艇队(缺“伊-22”号艇)接管这项任务。20日,又命令第2潜艇队(缺“伊-25”号艇)返回特鲁克。在所罗门群岛东南海城搜索敌人的第2监视部队,奉命回到印迪斯彭萨布尔海峡以南水域监视敌人。另外,还命令在因迪斯彭赛布礁脉为水上侦察机提供补给的“伊-122”号潜艇返航。
4 }% w9 f% g: D* i6 J& x    22日,“伊-1”号潜艇编入外南洋部队,前去援救古德伊纳夫岛上的佐世保镇守府第5特别陆战队。24日,“伊-2”号和“伊-3”号潜艇也编入外南洋部队,以加强增援部队的输送。
6 O2 U: c3 Z9 ~  O" B    30日,第2监视部队下达10月1日后撤出阵地的命令,“伊-9”号潜艇和第3潜艇队(缺“伊-22”号艇)返回特鲁克,“伊-21”号潜艇完成对圣埃斯皮里图岛的侦察任务后也返回特鲁克,还命令“伊-22”号和“伊-32”号潜艇在瓜岛以东海域展开。在此期间,“伊-4”号潜艇于9月30日击沉敌运输船1艘(7440吨)。
5 o& y+ q) r, I  j4 L: l0 o4 B) G" A8 M: V1 h
三、击沉“黄蜂”号航空母舰) Z( ^% ^9 J& n7 N5 a0 F2 P
    (一)“伊-19”号潜艇的功绩
/ p6 Q; m/ f6 e9 E1 c# j! U; O( B    在K展开线上进行游猎的“伊-19”号潜艇(艇长木梨鹰一中校),15日9时50分,在南纬12°15′、东经164°15′(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东南142海里)听测到音响源。10时50分,在15000米距离上,该艇发现一支由航空母舰、巡洋舰各1艘以及驱逐舰若干艘组成的特混编队。如图7所示,“伊-19”号艇11时45分齐射6条鱼雷。发射诸元为:敌舷角50°右,距离900米,敌速22节,转角9°右。& r% H+ G$ S9 H0 j* C0 j

% C  m4 [" b9 D, o0 h( r图7  击沉“黄蜂”号航空母舰/ u- q  F+ l& b2 b
    “伊-19”号艇的这次鱼雷攻击十分幸运。第一,敌编队一再转向,使“伊-19”号艇得以占领极好的攻击阵位。本来,在10时50分发现敌编队时或在11时05分发现敌编队已经转向时,均不能占领实施攻击的阵位。然而,敌编队11时23分再次转向后,便有可能实施鱼雷攻击了,而在“伊-19”号艇即将发射时,敌编队竟然又向潜艇转来,从而形成一个绝好的态势。
5 O6 }" W8 G* K/ Y    第二,得以判明航空母舰的沉没。潜艇对有警戒幕的敌舰实施鱼雷攻击后,通常都是以大深度潜航,因而只能听测鱼雷命中的声音,无法查明攻击效果。而这次攻击后,在邻近海域执行任务的“伊-15”号潜艇却清清楚楚地看到,漂泊在南纬12°25′、东经163°45′的1艘航空母舰于18时沉没。1 m9 {) [- l/ @% |
    第三,不但击沉了“黄蜂”号航空母舰,还击伤战列舰、驱逐舰各1艘。“伊-19”号艇齐射6条鱼雷后,听到4条鱼雷命中的爆炸声。据美方资料记载,“黄蜂”号被击中3条鱼雷,其余3条鱼雷一直航行到该航空母舰以东约距10000米的特混编队,其中1条击中“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另1条击中“奥布赖恩”号驱逐舰。“奥布赖恩”号后来因此而沉没。可见,实际上“伊-19”号艇在这一战斗中击沉航空母舰和驱逐舰各1艘,击伤战列舰1艘,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这一战绩是使用“九五”式远程鱼雷所取得的。. }# q4 v( H5 t) g. S
    (三)潜艇的鱼雷攻击方法
" W+ a7 K# f" s- N$ R    这里介绍一下潜艇实施鱼雷攻击的方法。潜艇发射鱼雷时,最理想的发射点叫做标准发射点,即敌舷角50°-80°、距离1500米的位置。攻击航速较高(约20节)的敌人时,敌舷角宜为50°;敌速在12节以下时,敌舷角约为80°。若从这个角度发射,称为正横发射点,鱼雷命中目标的角度,恰好是直角。+ e8 ~) s2 X+ u8 r5 w8 [& u
    潜艇发射鱼雷时,如果鱼雷的航行方向与潜艇的航向一致,那么提前角为零。即使测定目标的距离有误差,只要敌舷角和敌速大体准确,仍可命中目标。因为距离虽有误差,但射击三角形是一个相似三角形。
; N1 f* \; z* E5 p6 a
0 A( Z+ i1 C' k  f4 r图8  射击三角形
" K$ @" n2 r' c    不过,在实战中通常很难形成这样的有利阵位。特别是当敌人警戒严密时,或者进行“之”字形机动时,潜艇的航向同鱼雷的射向不尽一致。因此,就需在鱼雷上加一个转角。鱼雷转角大于瞄准角与提前角之和。因此,鱼雷转角越大,距离误差的影响也就越大。“伊-19”号艇向“黄蜂”号发射鱼雷时的鱼雷转角为右9°,其阵位极为有利。
# B% E# a+ S9 X" q    对有驱逐舰等警戒舰只护航的目标实施鱼雷攻击时,潜艇不能以潜望镜瞄准目标直接发射鱼雷。为了瞄准而伸出潜望镜的时间略长,就会被敌发现。因此,必须采用延时发射的方法。通常是延迟25秒,即以最后一次的观测为准,装定可调整射击诸元(敌舷角、距离和敌速)的方位盘、计算出25秒后的鱼雷转角,并在鱼雷上装定转角。从最后一次观测算起,25秒钟后发射鱼雷。装定的射击诸元如有误差,则会增大转角的误差。
2 b3 M- P/ j" T0 u# m( P* q1 ]' z  p" h% q% E
图9  潜艇发射鱼雷的角度+ w  u! N( r) p& m1 M
    由此可见,如在观测方面出现误差,鱼雷就会偏离目标,因而要同时发射数条鱼雷,构成一个可能命中的散布带,以期击中目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节 南太平洋海战

一、第3战队的炮击                      二、使用展开线方面的问题
$ }# Z5 ?4 c1 b; U+ F# W3 l# ?
# M& p9 c* _; A1 I                               3 L4 P; q6 q1 s' k4 T
第三节  南太平洋海战
1 k( L( l$ h* @. e2 k8 k3 C
0 B# [* Q+ O2 ?" Z5 T# g* ]* {( l3 u
  ~. l& Z1 d. I, c% y2 g: Y& U( j: b    一、第3战队的炮击
( }+ V" L. a. _7 V1 d    向瓜岛输送第2师团时,还必须把坦克等重兵器,也送上去。为此,仅仅使用驱逐舰是不行的,日军计划以“日进”号、“千岁”号水上飞机供应舰或高速护航运输队来执行这项任务。为使这些舰船的输送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日军力图打好这一地区的航空歼灭战,以战列舰和巡洋舰炮击瓜岛机场,并派出支援部队前去歼灭敌舰队。也就是说,联合舰队拟以全力实施这次输送作战。, y2 P. y. B% I/ ]  S- W
    “日进”号水上飞机供应舰装载的是坦克和重炮,以期在日航空部队实施攻击的同时,以这些重炮压制敌方机场,确保日输送行动的安全。得知川口支队攻击失利后的第二天,即从9月16日起,就开始使用驱逐舰进行输送。然而,由于航空歼灭战不够得力,以及月光的影响,取消了“日进”号定于9月19日实施的输送计划,驱逐舰的输送也于24日暂时停止。4 @8 m$ o; k! i* m& a
    10月1日,重新使用驱逐舰开始输送;3日和8日,“日进”号完成了输送任务;11日,“日进”号和“千岁”号再次完成输送任务。11日夜,为掩护输送编队而前去炮击瓜岛机场的支援编队(以第6战队为主)与盟军的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发生交战(萨沃岛以西海战)。在这次海战中,盟军借助雷达首先发现日军编队,致使第6战队遭到突然袭击,日军擅长夜战的特长也发生了变化。$ s# ?4 X: l, Q" w+ {' _1 v  G
    10月14日,由6艘运输船组成的快速输送队向瓜岛进行运输。在此之前,13日夜,第3战队(由战列舰“金刚”号、“榛名”号组成)炮击了瓜岛机场,并将其化为火海,成功地压制了盟军的机场。接着,外南洋部队(重巡洋舰“鸟海”号及第6战队)于14日,“妙高”号和“摩耶”号重巡洋舰于15日夜,又对瓜岛机场实施了炮击。
  s+ {) i% [0 a8 J3 x    与此同时,快速输送队14日夜驶入瓜岛锚地,开始卸载。但15日清晨以后,输送队遭到敌方飞机袭击,3艘运输船被炸中起火。这次输送的绝大部分兵员和重兵器已经上岸和卸载,另有80%的粮食和弹药也已卸到岸上。从15日起,连续3天遭到轰炸和舰炮射击,日军卸下的军需物资大部被毁。' O! b3 b% n( X  u' L2 W3 o
    17日,日军动用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共18艘进行输送,基本上将第2师团等部队全部送上瓜岛,只等下令夺回机场了。日军决定,24日由第2师团及其他部队发起总攻。然而,这次总攻仍以失败而告终。26日,第17集团军司令官决意调遣兵力再次反攻。/ A  Y% S( ~6 a. r( k! A
    为了配合陆军的总攻,在所罗门群岛以东海域活动的海上支援编队,26日与美特混编队进行交战,美军参战的2艘航空母舰中,有1艘(“大黄蜂”号)被击沉,另1艘被击伤。这次海战称为南太平洋海战。
' I5 p6 ^  a. v4 `/ z( e( H* }! i" k$ z! o0 m% B  f3 ?/ V
二、使用展开线方面的问题
% ~6 d" S0 v# ?( ]/ u$ U    (一)10月上旬潜艇部队的部署情况, o; _8 g3 \% X+ f
    前面已经讲过,9月中旬后,先遣部队将第1、第2监视部队分别部署在因迪斯彭塞布尔海峡南口及其以南海域。6 c7 ~- H1 e5 G( E, Q" l6 {% e* b% g8 I  A* n
    10月4日,联合舰队就快速输送队(X日,即输送日定为14日)以及与第2师团总攻瓜岛机场(Y日为X日+6日)等有关事宜发布作战要点,并赋予先遣部队如下任务:(1)袭击敌舰队及其增援编队;(2)袭击敌航空基地;(3)对敌进行监视并担任巡逻警戒任务;(4)进行破交作战。根据上述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将所属兵力部署如下:
7 z& M, {# q; p" P* Z- j/ R2 M    ——直属潜艇部队,即“伊-15”号、“伊-17”号、“伊-19”号和“伊-26”号艇,对南太平洋的几个要地进行侦察。
: Z* ]# N% X* g    ——甲潜艇部队,即“伊-8”号、“伊-7”号、“伊-4”号、“伊-5”号、“伊-22”号和“伊-176”号艇,阻击敌增援部队;“伊-172”号、“伊-174”号和“伊-175”号艇进行休整。. K8 y2 j3 L3 E/ _3 ]
    ——乙潜艇部队,即“伊-9”号、“伊-21”号、“伊-24”号和“伊-31”号艇,进行休整。# q; o5 o- U0 c" o+ [" _5 Z) L
    ——丁潜艇部队,即“吕-34”号、“伊-121”号和“伊-122”号艇,进行休整。
8 _0 U9 e( W7 Y5 C' w    先遣部队指挥官还根据这一部署,将10月8日以后的行动作了如下安排:! I5 L  t( @, {4 u0 r6 `" U
    1.甲潜艇部队未接到新的命令之前,仍执行原定的任务。
$ E9 Q. ?' C2 B! ^7 ^8 z+ B    2.直属潜艇部队的任务如下:" }4 n6 {8 @' Y  ?+ a- W
    ——“伊-15”号潜艇自X-3日至X+1日,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作为第12航空战队水上侦察机的基地,然后,前往努美阿监视敌人。
  t4 \+ {( e5 B    ——“伊-17”号潜艇自X日至X+1日,以及自Y-1日至Y+1日,在莫霍克湾供“国川丸”水上飞机母舰的侦察机作基地使用。, \4 {9 O1 b$ K& x# L4 e
    ——“伊-26”号潜艇在10月11日之前到达卡明波湾,对袖珍潜艇进行补给;X+2日以后,由“伊-172”号潜艇继续执行这项任务;从Y-2日至Y+3日,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供水上飞机作基地使用。
) \0 h! E9 I" s; v$ `; p    3.“伊-173”号潜艇一旦作好准备,就从特鲁克起航,X+2日以后,为袖珍潜艇提供补给。
4 u8 b& x6 t# v7 `, R- e    4.第11潜艇队(“伊-174”号和“伊-175”号艇)一旦作好准备,就从特鲁克启航,编入甲潜艇部队。
! Y- `) J% X* k( L7 z0 a2 M    5.“伊-4”号和“伊-7”号潜艇,在X-5日0时离开甲潜艇部队;在X-1日和Y-1日夜,袭击圣埃斯皮里图岛的岸上机场和水上飞机供应舰。“伊-1”号、“伊-2”号和“伊-3”号潜艇回到原队,立即编入甲潜艇部队。( ^* {7 e" a7 b% o
    6.乙潜艇部队所属的“伊-31”号、“伊-24”号和“伊-21”号艇,休整完毕即从特鲁克出航,其行动另行通知。
$ f4 @' X: F! H3 W$ }5 {    7.“伊-10”号潜艇和第1潜艇队(由丙潜艇部队指挥官指挥),一旦休整结束,就从横须贺起航,回到特鲁克。5 |$ L9 e8 E% ]) V8 ~
    8.丁潜艇部队的活动,由丁潜艇部队指挥官决定。
( n5 [( S+ I5 D    9.除甲、乙、丙、丁潜艇部队以外,其他潜艇由本司令官直接指挥。
& [$ z  N; f3 n( v- z4 w3 ^9 Y5 A    (二)10月上、中旬的作战行动
) {; b& h: R+ T! v7 ?1 x1 f    10月5日,联合舰队司令部根据美舰载机来袭肖特兰岛的惰况作出判断,美特混编队正在因迪斯彭篷布礁脉以西海域活动,便命令先遣部队前往该方向进行搜索。3 ^7 q& q: E' \$ l
    甲潜艇部队进入A展开线,并从7日至10日,在A、B展开线(B展开线在A展开线以南,A、B展开线均在瓜岛西南)之间搜索了三次,均未发现敌情。尔后,转入甲展开线(在瓜岛东南)。10日,“伊-7”号和“伊-4”号潜艇离开甲潜艇部队,前去炮击圣埃斯皮里图岛。在外南洋部队指挥下,“伊-2”号和“伊-3”号潜艇,归还原建制,编入甲潜艇部队。
7 J! U/ I6 D  d2 ?    “伊-15”号潜艇12日开往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为水上侦察机队进行补给。这一水上侦察机队,连日来多次发现兵力较大的美军编队,联合舰队认为侦察机的行动非常重要,命令先遣部队对其继续进行补给,参加这一补给行动的潜艇为“伊-15”号(从12日到18日,尔后随乙潜艇部队行动)、“伊-26”号(从18日到26日,尔后随乙潜艇部队行动)和“伊-122”号(26、27日,尔后随丁潜艇部队行动)。; Z: I! \% P6 Y: }. Q
    “伊-7”号和“伊-4”号潜艇,13日到达圣埃斯皮里图岛海域。当天,“伊-7”号艇对圣埃斯皮里图岛进行了航空侦察,并报告在该地停有许多运输船只。
& d& P4 g6 L0 k+ F' r    14日夜,“伊-7”号潜艇炮击了敌机场(发射炮弹14发);“伊-4”号艇因能见度不良而未能进行炮击。
6 ~6 W+ w" k1 N4 v    “伊-172”号(因袖珍潜艇未到)、“伊-1”号(从外南洋部队归建)和“伊-31”号潜艇,在17日前均编入甲潜艇部队。这样,甲潜艇部队就辖有10艘潜艇了。13日,侦察机报告,发现两支特混编队和一支战列舰编队。加之,第3战队定于这天夜里炮击瓜岛机场。由于这些情况,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将展开线北移。从12日就在甲展开线活动的甲潜艇部队,便向丁展开线移动。此外,驶向莫霍克湾的“伊-17”号潜艇,和驶向因迪斯彭塞布礁脉的“伊-26”号潜艇,也奉命转往瓜岛以东海域。- l7 _. ^% N' v
    14日10时30分,侦察机发现—支以战列舰为主的大编队,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甲潜艇部队向D展开线移动。15日18时42分,“伊-3”号潜艇发现敌方特混编队,先遣部队指挥官又令甲潜艇部队向E展开线运动。, `! w) X6 y0 f( Y4 ^7 ]( \
    在这种情况下,“伊-19”号潜艇停止了对苏瓦岛的监视,19日拂晓对努美阿进行了航空侦察,发现在港内停有许多舰船。18日16时30分,正向展开线航进的“伊-172”号潜艇,在其东北方向发现一支由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以及其他舰只组成的敌编队,“伊-4”号潜艇也发现了这支编队。根据这一情报,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甲潜艇部队立刻向F展开线运动。上述各展开线都位于瓜岛东南海域。
9 m, i5 ], M* l    16日前从特鲁克起航的“伊-9”号、“伊-21”号、“伊-24”号、“伊-174”号和“伊-175”号潜艇,奉命与“伊-15”号潜艇一起组成K展开线,19日后编为乙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
. Y- `6 e) N" |    在F展开线上活动的“伊-176”号潜艇,20日发现敌战列舰编队,向其中的战列舰发射了鱼雷,并听到命中的爆炸声2响。其实,潜艇所瞄准的是重巡洋舰“切斯特”号,该舰被击伤。
. h  R. Y/ L8 s: z    (三)南太平洋海战中的潜艇战2 b6 n4 B9 M! ?
    19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向各编队发布作战要点,决定Y日为10月22日。对先遣部队下达的作战要点如下。$ Y# Z! V; M  F/ ]7 K7 m5 {5 q/ Y
    Y-1日以后,在瓜岛东南海域搜索敌人;Y+1日0时到达巳、戍展开线。
5 A, g: X0 H1 D9 Y7 G- f6 K    先遣部队指挥官根据上述命令,作了相应的部署。命令所属部队根据Y日的变更和发现敌人的报告,来移动展开线。详情不作赘述,这里仅将命令移动展开线的情况记述一下。# r* Y4 x$ E& d. f* f
    20日,决定Y日为22日,甲、乙潜艇部队于21日0时开始南下,驶向巳、戍展开线。
5 Q0 _. d% S+ A" a: g    21日,决定持Y日推迟一天,甲、乙潜艇部队在L、G展开线上伏击敌人,22日拂晓后继续南下。+ T% o, Z# q9 a  s  K% s
    22日12时30分,通知甲、乙潜艇部队进入F2、M展开线伏击敌人,坚持到Y日拂晓之前。
3 q/ N2 f* V. M5 o) H, P2 F    23日拂晓,甲、乙潜艇部队开始向巳、戍展开线移动,但后来决定将Y日再推迟一日,甲潜艇部队则停留在H展开线上,而有关乙潜艇部队的活动情况,却无资料可供考证。+ R) h0 t& ~5 ]  R' h$ |6 C' @9 m
    24日拂晓,甲、乙两支潜艇部队再次南下。  y( L7 L; Z' t, w
    25日19时18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潜艇部队进入X、Y展开线。
. f; P: R! I5 d1 }. B5 |    26日(即发生南太平洋海战的当天)10时10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出如下命令:6 Q- a6 z8 |- @( G/ J/ @
    “先遣部队以大部潜艇袭击圣克鲁斯群岛附近之敌舰队,以一部潜艇袭击瓜岛以南之敌战列舰编队。”
' O% j8 n0 a8 K$ y
% g# |; ?4 c- E. d+ }$ I1 v' J0 z% C: V/ e# a
图10  潜艇部队的配置(1942年10月19-23日)9 k6 @# q* g, H% {* o
    遵照上述指令,先遣部队指挥官于11时42分命令甲潜艇部队以45°航向,乙潜艇部队以330°航向,从水面状态实施接敌机动。# g- V! n: L5 _7 B
    当夜,又令甲潜艇部队进入J1、J2、J3展开线(有关乙潜艇部队的活动情况不明)。各潜艇于28日0时之前全部到达指定阵位。27日3时38分,“伊-21”号潜艇对1艘战列舰实施了鱼雷攻击,并听到命中目标的爆炸声(发射的鱼雷在距美国“华盛顿”号战列舰400米外提前爆炸)。“伊-24”号潜艇也于当天1时36分对1艘战列舰实施了鱼雷攻击,但未击中目标。
3 M- I; d+ r. }  F- E    与此同时,在圣埃斯皮里图岛附近活动的“伊-7”号潜艇,于23日炮击了该岛(第2次炮击)后,驶往巳展开线。第7潜艇部队的活动概况如下。! Q6 h( j2 r  \3 e; L8 L# x
    “吕-34”号潜艇9月27日从腊包尔起航,前往莫尔兹比港和鲁塞尔岛一带活动,10月9日回到腊包尔。该艇12日从腊包尔返回特鲁克。
- s! i+ [+ s9 T8 k/ H    “伊-122”号潜艇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为水上侦察机提供后勤补给,28日开往瓜岛以西海域。1 c3 R' D+ R/ d& Q7 J
    (四)潜艇部队的作战指挥2 b% |4 a( R! R: W, c9 Z
    日本使用潜艇的主要着眼点是,将其作为联合舰队的一支兵力,袭击敌舰队。而美国的潜艇则是以破袭日本的交通线为目标。有关日本潜艇使用不当的问题将在后面论述,这里主要从展开线的用法这个角度来谈谈作战指挥方面的问题。
  k  p% A/ P8 N8 m& u9 Y3 J6 r: I    首先应当指出,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潜艇的作战之所以陷入混乱状态,是因为在展开线的用法上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展开线的移动过于频繁;第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先遣部队指挥官和潜艇战队司令都向潜艇发号施令;第三,过分随机应变。从这个角度来看,9、10月份对潜艇的作战指挥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7 n2 B. m6 ^3 k1 _# Z; ?3 p
    第一,“伊-19”号潜艇击沉了“黄蜂”号。本来是命令该潜艇于9月14日2时之前到达K展开线,对敌人进行伏击。可是到第二天(9月15日)又令第1潜艇(含“伊-19”号艇)立刻以300°航向前去袭击9时10分发现的一支护航运输队。而“伊-19”号潜艇却在接到这一命令之前,于9时50分就听测到“黄蜂”号特混编队的来临了。由此可见,展开线的移动一定要慎重,而且要使潜艇能够沉着地伏击敌人。
9 N  E* N! O% k$ F    第二,在10月26日的南太平洋海战前后,兵力众多的甲潜艇部队始终未能捕捉到敌人的舰队。" M9 S6 v7 Q9 X# f; p
    据说,各潜艇不能及时转移阵地或进击敌人的原因,是不能及时通信。据当时任第1潜艇战队司令的山崎重晖少将回忆说,各潜艇无法在规定的时间伸出短波天线,致使通信甚不及时,给作战造成很大影响。虽然,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在26日19时06分下达指示:“为能根据战况的发展而随机应变,昼间每隔2小时至少应上浮一次,以接受电令”。可是,由于展开线的混乱造成通信不畅,加之指挥官对潜艇的机动能力缺乏了解,象图上演习那样使用潜艇,因而不能获得预期的战果。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四节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一、“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沉没      二、潜艇部队的作战. S' e  {' }1 R0 y6 T5 l
3 p3 m' h4 x, M( @  [3 L4 E: @' A, _' a
! J5 a! w7 L5 N/ @0 P. |
$ a. i8 F7 F/ f8 V2 G  l3 J  M
    一、“比睿”号、“雾岛”号战列舰沉没
, U1 {2 h+ l3 E0 e8 F$ c9 M    虽然第2师团攻击机场的战斗遭到惨败,但是由于过高地估计了南太平洋海战中所取得的战果,大本营仍然坚持夺回瓜岛的作战方针。第17集团军准备先把第38师团的主力送上瓜岛,以便克服当面的危机,并固守便于发动攻势的阵地,从而为继续派遣重兵夺回瓜岛创造条件。# ], h) q: A; ~: T) R- M' \( Q: U
    日军从10月底就着手准备,拟派出登陆输送队于11月18日(Z日),将第38师团上送瓜岛。担任支援任务的有机动编队和前进编队。可是,机动编队的主力——第1航空战队,为了培训和补充舰载航空兵,已经返回本土,前进编队正在所罗门海域遂行作战任务。( a( N0 r% c, d7 ^
    联合舰队命令第11战队(含“比睿”号、“雾岛”号2艘战列舰)于Z-1日,外南洋部队(以重巡洋舰)于Z日以后,炮击瓜岛机场。12日夜,以第11战队为主组成的挺进突击队与美国的重巡洋舰编队遭遇,虽然击沉美巡洋舰多艘,但日方也损失了“比睿”号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 i/ C8 r  v1 O9 K
    由于发生了这次海战,12日夜炮击机场的任务未能完成。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遂决定将Z日推迟一天,并命令外南洋部队于13日,“雾岛”号战列舰编队于14日,对瓜岛机场实施压制性炮击。13日夜,“铃谷”号、“摩耶”号等重巡洋舰成功地炮击了机场。但外南洋部队14日晨受到空袭,除重巡洋舰“衣笠”号被炸沉外,还遭到其他损失。与此同时,登陆输送队(11艘)也遭到猛烈的空袭,并受到严重损失:7艘被炸,其中有6艘被炸沉,1艘遭重创返航。3 j! S& V  O( _1 C; \8 s& z
    14日夜,炮击机场的日军编队又与美军的战列舰编队遭遇,并展开了夜战。据称美军被击沉1艘战列舰,日军也失去“雾岛”号战列舰和1艘驱逐舰。13日到14日的数次战斗称为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 K. q" y, o( p) m, f% Q    14日夜,未被击中的4艘运输船在瓜岛抢滩,但次日晨遭到飞机的空袭和巡洋舰的炮击,4艘运输船全部起火。仅仅送上2000名兵员及一部分弹药和粮食。这次输送彻底失败,瓜岛争夺战的胜负已成定局。此后,瓜岛的日军全靠驱逐舰进行补给。月明星稀时,驱逐舰的输送也难实施。11月下旬,便开始使用潜艇进行输送了。
- K. X; J3 x/ s' V# S    在新几内亚战场,日军也陷入困境。8月底越过奥恩斯坦利山脉并已逼近莫尔兹比港的南海支队,因瓜岛之战骤起而停止了进攻,后来遇到盟军优势兵力的反击,只好且战且退。于是,日军便分兵固守巴萨布亚、基尔瓦等地。4 o- b  D& l/ ?
    11月16日,刚一天明,布纳地区就遭到猛烈的空袭;10时许,盟军在布纳东南约7海里的霍耳尼科特湾登陆。这样,就使腊包尔附近的布纳前线告急。
+ d; P4 k$ v: N* L
) ]: j% \& G5 i9 b$ x二、潜艇部队的作战# x/ X; m; e) b( a, V& c+ B" J
    (一)南太平洋海战后的作战要点/ v- ]1 }7 N% j3 Y
    10月27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向先遣部队下达如下要点:: u# }5 `1 c/ v; a2 K4 L
    1.以多数潜艇阻止敌人对瓜岛进行增援;
# N; F: H2 u; V! l    2.监视努美阿和苏瓦之敌;& `3 A0 {2 h6 R% `
    3.为圣埃斯皮里图岛和埃法特岛实施航空侦察;
/ q  X$ a* l' R/ \    4.撤回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实施补给的潜艇;
  A# z2 I7 q% N# A3 C( M    5.其余任务不变。
# R7 M: d2 s1 t, |  V% _# ^    先遣部队指挥官根据联合舰队的上述命令,于10月31日将所属兵力作了如下部署。
( d8 ~& o& O- M$ {    甲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派“伊-16”号、“伊-20”号和“伊-24”号艇装载袖珍潜艇前往瓜岛,以期攻击隆格锚地的敌输送船只。3 Y4 n; N% m; t! E
    乙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下辖“伊-15”号、“伊-17”号和“伊-26”号艇,11月上旬以后,前往圣克里斯托巴尔岛西南海域进行伏击,以阻止敌人对瓜岛的增援。
% `4 n2 S" H$ _2 @8 P+ s    丙潜艇部队由第8潜艇战队司令指挥,辖有“伊-10”号潜艇和“千代田”号水上飞机供应舰,在特鲁克配合袖珍潜艇进行训练。7 N6 H* T) s. |! m2 D8 L* U6 A8 U* {) ]
    丁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战队司令指挥,下辖“伊-122”号、“吕-34”号、“伊-172”号和“伊-175”号潜艇,为了阻止敌人对瓜岛的增援,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东北海域展开。
2 x. x4 F  U$ D2 v    戊潜艇部队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指挥,下辖“伊-21”号、“伊-19”号和“伊-9”号潜艇,负责对努美阿进行航空侦察,并监视敌人。. q' g* S& ?+ r7 c! E. e# c9 ?
    直属潜艇部队。南太平洋海战后,追击敌舰队的甲潜艇部队,被招回特鲁克,正在进行休整,其大部分潜艇编入直属部队。“伊-8”号潜艇对埃法特岛,“伊-7”号对圣埃斯皮里图岛,“伊-21”号对苏瓦和瓦图伊腊进行航空侦察。
- t2 }9 M7 q8 B  ~    (二)袖珍潜艇袭击隆格锚地
. i0 x1 R: E' l# q    联合舰队司令部为了把袖珍潜艇配置在瓜岛的卡明波湾,以便袭击敌方的舰船,便将“千代田”号水上飞机供应舰编入外南洋部队。“千代田”号于10月8日开到肖特兰岛。15日,日军在瓜岛的马尔波波湾设置了袖珍潜艇基地,并规定由配置在卡明波湾的潜艇负责给袖珍潜艇充电和充气,但是袖珍潜艇这时还未运到基地。4 Q1 S1 v. ]+ V9 r3 n- k9 t! l
    第8潜艇战队司令石崎少将,根据实际训练和作战经验,建议使用潜艇先把袖珍潜艇载运到作战海域,尔后再由潜艇放出袖珍潜艇实施攻击。联合舰队司令部采纳了这一方案,因而组建了前面提及的甲、乙两支潜艇部队。
4 _6 O- y- Y, E% J: v1 U4 T/ C3 g    11月3日前,“伊-16”号、“伊-20”号和“伊-24”号潜艇到达肖特兰岛,从“千代田”号上装载了袖珍潜艇。在这之前,“吕-34”号潜艇专程从特鲁克运来了潜艇装载袖珍潜艇用的器械。* Y% v9 w+ q! l  R0 c
    这次首先使用袖珍潜艇作战的,是“伊-20”号潜艇。该潜艇于11月4日从肖特兰岛出发,6日接到瓜岛守备部队的敌情通报,7日凌晨2时20分,在埃斯帕恩斯角320°方位、4.5海里距离处放出袖珍潜艇(艇长国广信治中尉,副艇长井上五郎上士)。0 \& \1 f. L% J8 G) q9 V. Q$ e
    该袖珍潜艇于当日7时35分,在隆格角附近向1艘5000吨级的运输船发射2条鱼雷。其中1条命中,将该船击沉(根据战后的资料查明,这次击伤1艘2200吨的运输船)。这艘袖珍潜艇在马尔波波东北2海里处自沉,艇员返回基地。袖珍潜艇的袭击行动一直持续到12月中旬。后来由于先遣部队的大部分潜艇被调去向瓜岛和布纳运送粮食,便遵照联合舰队的命令,于12月18日停止了这种行动。! x! P- x4 ~9 X, K+ q5 v
    各潜艇的特攻行动概况,如下表四所示。
  M( ]7 m4 R" ^- [8 M( P- b
; L' V) U: y0 D% O+ K6 r7 |    (三)其他潜艇的作战行动
! T; B8 ], O  O/ X    11月4日,“伊-9”号潜艇对努美阿进行了航空侦察,查明在该港停泊有1艘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以及其他舰船,由戌潜艇部队负责对其进行监视。
9 ^+ p2 ~4 n) }1 T    11月7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发出两项命令:# @1 ^) v) _0 T: |9 F! W: X
    1.派遣戌潜艇部队的“伊-9”号潜艇前去圣埃斯皮里图岛进行侦察;: z2 e5 r6 K) e% q
    2.“伊-122”号潜艇从10月起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负责为水上飞机补给燃料,13日后由“伊-17”号潜艇接替这一任务。
3 d, G. H; @- f" G8 d    11月11日,根据发现敌护航运输队的报告,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已经放出袖珍潜艇的“伊-16”号潜铤,前往因迪斯彭塞布尔海峡南口伏击敌人。在这一天中,“伊-31”号对帕果帕果,“伊-7”号对瓦尼科罗岛,“伊-21”号对努美阿,“伊-9”对圣埃斯皮里图岛分别进行了航空侦察。- M9 L4 G0 `7 y, ]+ V0 f
    12日,获悉敌巡洋舰进入隆格锚地,估计将有大编队来袭,则将“伊-19”号和“伊-31”号潜艇编入乙潜艇部队,并通知“伊-9”号潜艇,若在圣埃斯皮里图岛未发现敌航空母舰,办随乙潜艇部队一起行动。
9 m) e" M( v8 M& f    13日8时59分,“伊-26”号潜艇向敌巡洋舰发射了鱼雷,并听测到命中的爆炸声2响。这艘巡洋舰是在第3次所罗门海战中受创返航的“朱诺”号,该舰被击中后,迅即沉没。此后,“伊-9”号和“伊-7”号潜艇编入乙潜艇部队,以阻止美军对瓜岛的增援,但未获得任何战果。16日,命令使用潜艇进行输送作战。4 _/ o" t5 ?$ A) }
    在此期间,对努美阿进行监视的“伊-2”号潜艇,于11月8日击伤货船1艘(7176吨)。“伊-122”号和“伊-17”号潜艇在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为水上飞机担任补给任务。( l, n4 M2 n+ b
    另外,“伊-15”号和“伊-172”号潜艇,11月3日后失去联络,没有返航。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五节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

一、“饿岛”                             二、潜艇输送2 u, Y4 s) C9 T3 S) y
    三、撤离瓜岛作战                        四、瓜岛作战中的潜艇战8 n. g0 b# b: s( x$ E1 `

' y& B* \7 ?* [5 E( V4 K5 v4 g2 m1 V) ?5 i6 y4 H# P
                        
2 s& M( T) o$ T9 P# t* W第五节  潜艇输送和撤离瓜岛. k) q& Q) p! H$ m& n9 A, l( F

: n- X% s: e  q, t4 f  E9 f, ?' s* n
& Z5 g2 F8 k1 ]3 y3 ~www.SonicBBS.com% n+ l' g5 ^/ K* K3 E

8 Z" V+ K6 E6 I+ t% Z5 Y3 |* }% i    一、“饿岛”- O$ |1 _& i' F7 a9 ?& j( h0 v
    11月16日,大本营陆军部将第17集团军(驻所罗门群岛)和第18集团军(驻新几内亚地区)合编,成立了第8方面军,以期改善东南线的形势。海军也于12月24日将第11航空队和第8舰队合编,成立了东南舰队。! t0 ]. z7 b- G4 }, n6 @+ D
    日军停止使用运输舰向瓜岛输送后,就以驱逐舰和潜艇进行输送。但是,采用这种办法就连岛上日军的口粮补给也不能保障,因而瓜岛就成了“饿岛”,使日军处于困境。
/ ^: X" b7 Y" y3 u$ f& i4 u    夺回瓜岛的作战是继续进行,还是罢手?在大本营中继续讨论了数日,到12月31日才在御前会议上作出撤离瓜岛的决定。1943年1月6日,大本营下达了有关从瓜岛撤退的命令。2月上旬,日军分三批撤离瓜岛,持续半年之久的瓜岛争夺作战以日军失败而告终。
4 k1 A7 M8 k) B5 k4 U2 m3 A: @) G    在新几内亚地区,日军于12月8日放弃了巴萨布亚,1943年1月2日又放弃了布纳。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最后一个据点——基尔瓦,也无法顶住盟军的攻势,约从1月20日开始撤退,至2月上旬已把兵力集结于曼巴列地区。- t- Y3 x& s4 B: W$ t: Z. w
    二、潜艇输送
6 m! {3 [( ~; V# Q  C  ?3 i; X& s    (一)12月上旬前的潜艇输送5 j2 B  n$ v7 I/ ^* i* L# P
    12月16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以部分实施特攻作战(即携带袖珍潜艇)的潜艇继续阻止敌军对瓜岛的增援输送,以其余的大部分潜艇对瓜岛进行运输,并酌情对布纳的日军进行补给,以支援外南洋部队的作战。2 y# Y: K% u( P* j7 z) p
    当天,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伊-9”号、“伊-17”号、“伊-19”号和“伊-21”号潜艇返回肖特兰岛,以便向瓜岛输送弹药和粮食。+ h6 l+ E6 _& F
    对瓜岛进行潜艇输送,是由“伊-17”号和“伊-10”号潜艇于11月24日开始的。但因“伊-3”号潜艇在12月9日执行输送任务时被敌鱼雷艇击沉而曾一度中断,后又决定利用夜暗条件继续进行潜艇输送。这一时期的潜艇输送概况如下(进入卡明波湾后,使用登陆艇等向岸滩卸载)。0 v4 s' D- ?9 p9 N- [
    11月24日,“伊-17”号、“伊-19”号接近卸载水域后,见有敌人飞机与鱼雷艇严加警戒而未卸载。
/ ]/ Z( n2 Z0 A) }    25日,“伊-17”号卸下物资11吨(卸下所载物资的一半)。
2 B7 f- R! X( |9 l    26日,“伊-9”号卸下物资32吨。( {. ]& a# G" e# ?
    27日,“伊-31”号卸下物资30吨。* y0 l7 j; }% f
    28日,“伊-3”号卸下物资20吨。
9 O/ }9 K9 `, ~1 _% u    29日,“伊-2”号基本上全部卸下所载物资。
' B! j0 W. [- f2 I0 a! h: p    30日,“伊-4”导卸下物资20吨。% U, L0 E4 j2 _/ I7 Y9 e4 C5 [
    12月3日,“伊-3”号发现敌鱼雷艇后停止卸载。
& ]+ |5 D2 p, z- |    12月5日,“伊-2”号卸下物资20吨。# Y, T5 X" N9 p3 e
    6日,“伊-8”号卸下物资21吨。
1 o* ^, N2 b; U7 r# i7 i    8日,“伊-4”号卸下物资20吨。. Q0 X5 [- T! ^/ S
    9日,“伊-3”号在卸货的登陆艇驶离后,遭鱼雷艇袭击,因艇尾被鱼雷击中而沉没。
5 H. ~$ w) y, s" K$ n    在此期间,参加输送的潜艇13艘次,输送人员137名,输送粮食、弹药约194吨。
, e6 ?6 V$ C7 i9 ?5 ?    当时参加输送的潜艇官兵,将这种运输方法称作“全能行动”。日本的潜艇常在敌方鱼雷艇活动频繁的地区卸载,他们对这种用法持批判态度,而主张将潜艇用于破交作战。
" [) k) K* v- m( ~    11月19日,撤消甲潜艇部队,将“伊-16”号、“伊-20”号、“伊-24”号和“伊-176”号潜艇编入丙潜艇部队。丙潜艇部队与丁潜艇部队共同负责阻止敌人对瓜岛的增援。, c1 x6 A( c& B5 B: m
    (二)12月下旬及1月的潜艇输送
& q# A7 K: b. k% n* x9 Q    “伊-3”号潜艇被击沉后,对瓜岛的输送暂时停止,但是瓜岛及布纳地区的日军都急需军需物资,因此,12月18日决定,停止使用袖珍潜艇攻击敌输送船只,将用于特攻作战的潜艇编入乙潜艇部队,准备利用所有潜艇从事粮食输送。8 X- v$ \3 Q' v: I  [1 ?
    使用驱逐舰担负输送任务所道到的损失甚大。于是,驻腊包尔的第8舰队等海军部队,便于12月8日向第8方面军提出停止使用驱逐舰进行输送的意见。而第8方面军不仅要求联合舰队坚持进行驱逐舰输送,而且还需以潜艇对布纳方面实施输送。乙潜艇部队指挥官(三户寿第1潜艇战队司令)是11月下旬乘“伊-8”号潜艇进抵布因的,后因奉命对瓜岛和布因组织输送,又回到腊包尔,与东南舰队、第8舰队、第8方面军等有关方面进行磋商,并制定了下述输送计划。
* m$ Z- C8 q! _- [' C    1.鉴于月光较亮与敌警戒较严,从12月中旬至下旬,暂时停止对瓜岛进行输送;' x. q, J, Q/ y) K0 ]
    2.对新几内亚方面的输送从12月中旬开始;8 H( v6 M$ m0 y
    3.如果对瓜岛重新开始输送,则每天派出1艘潜艇,而对新几内亚方面则每隔2-3天派出1艘潜艇;
" O# L; G. f3 S% l/ n& ~    4.补给新几内亚方面的粮食、弹药,从腊包尔装载,卸载地点为德维尔角以西的曼巴列河口。对布纳方面的补给物资,装载地点同上,卸载地点为库木西河口,以巴萨布亚等地为中转站,使用陆军运输艇前送物资。
; P3 }  h! o3 L0 ~    于是,对新几内亚方面的输送,就从12月16日开始,而对瓜岛的输送,是等月光不亮时,即从12月26日开始的。
: x6 a6 z9 K. I% k" ~, K    输送的方法,起初是潜艇到达锚地,从岛上派来登陆艇将输送物资运走,但因潜艇浮出水面的时间太长,易被发现。后来采用的方法是把粮食装在橡皮袋中,尔后将其固定在上甲板,到锚地后由登陆艇将其拖回。但是由于橡皮袋容易进水,后来又改用密封桶。到1月下旬另有新的办法,即开始使用运输罐(外型类似袖珍潜艇,航速3节、航程4000米,罐内约装20吨军需品,可在卸载地点起动自航)。
/ [  s  B1 ]5 c( P! z' |9 @# o    下面介绍一下对瓜岛和新几内亚两地的输送。  C! H3 ]9 }- e+ {, J
    对瓜岛输送的装载地点,如用运输罐在特鲁克,如用其他工具则在肖特兰岛;卸载地点,如用运输罐在埃斯帕恩斯角,如用其他工具则在卡明波湾或埃斯帕恩斯角,其卸载情况大致如下。4 ]/ |, ~- }6 x8 c
    12月26日,“伊-21”号,15吨(橡皮袋)。' m+ E! {3 R- t
    27日,“伊-31”号,15吨(橡皮袋)。, U/ I2 K1 ^( g4 m9 ?) U
    30日,“伊-19”号,15吨(橡皮袋)。
1 |1 d. |3 U5 h. v    31日,“伊-20”号,25吨(橡皮袋)。
! u- Y+ ?+ o$ v" t    1月1日,“伊-168”号,25吨(橡皮袋),因有2艘鱼雷艇来袭仅卸载60%。
" d* o: D* |& w    3日,“伊-36”号,20吨(橡皮袋)。- X+ C  P  u0 Z1 `
    4日,“伊-19”号,15吨(橡皮袋)。0 l1 \, I. x9 H8 B$ n& M6 @. @
    5日,“伊-18”号,15吨(密封桶),卸载后,鱼雷艇来袭。0 Z) Q5 K8 t2 Y4 X
    6日,“伊-9”号,21吨(橡皮袋)。
, _2 ]3 ?0 m* Z, Z+ e% p4 P    7日,“伊-20”号,18吨(橡皮袋)。
9 n! X0 S3 Q* W    8日,“伊-36”号,12吨(橡皮袋)。4 M8 [, I7 c# d" {
    9日,“伊-19”号,12吨(密封桶)。: G: J/ {$ I* x. d0 ?/ T, c7 U- @
    11日,“伊-18”号,25吨(密封桶)。1 U( Y: B9 n. \. V5 y
    12日,“伊-9”号,发现敌鱼雷艇后,停止卸载。
( Y  _! ?3 A. B5 {2 k    13日,“伊-16”号,因受敌机压制,守岛部队的登陆艇无法出海,潜艇卸下的密封桶漂失。
0 _( K+ ]% ]1 K# u- t    18日,“伊-9”号,(密封桶)因卸载装置失灵而未完成任务。
8 T$ D2 n- H  i* m. j% r- \5 Y    20日,“伊-176”号,(密封桶)卸载时遭到美巡逻艇袭击,未完成任务。
8 E. t! j/ q; C: m6 c    22日,“伊-20”号,18吨(运输罐)。0 R% M- c. v% G+ u+ ?8 X' S* f
    25日,“伊-16”号,18吨(运输罐)。8 z: }6 T; g7 r5 E
    25日,“伊-9”号,12吨(密封桶),卸下约80桶,但因美鱼雷艇袭扰,仅有三分之二运到岸上。- T+ E, d& V8 Q" c5 R
    26日,“伊-18”号,18吨(运输罐)。+ H) K( O) w* [3 _' e8 C
    27日,“伊-2”号,15吨(密封桶),因遭敌鱼雷艇袭扰,大米、燃料等部分物资未能卸载。
( F& Z6 S+ N  n+ V. V/ U; d    28日,“伊-17”号,10吨(密封桶),因遭美机袭扰,部分物资未能卸载。
/ m9 X5 j3 m4 j1 U' q1 i    28日,“伊-26”号(运输罐)。
4 O# I6 W; o9 @" @; A    29日,“伊-1”号,卸载失败,与美巡逻艇交战后沉没。
, ^- c* T8 G2 ?' |    30日,“伊-9”号,(密封桶)因敌鱼雷艇来袭,密封桶漂失。8 n: j. F: V/ o
    12月26日至1月30日,参加瓜岛输送的潜艇有26艘次,其中圆满完成任务的有17艘次,基本完成任务的有6艘次,未能完成任务的有3艘次,被击沉的1艘(“伊-1”号)。共输送粮食、弹药约374吨(其中包括4只运输罐)。! V# e# p# D; O! d
    “伊-1”号潜艇于1943年1月29日夜,在执行输送任务时遭敌巡逻艇袭击,因而浮起与其展开炮战,后搁浅沉没。这时,我(本书作者——编者)已调离“伊-1”号,该艇遇难时我不在艇上。部分幸存者虽将密码本等机密文书进行了处置,但是处理方法有不妥之处。因此在是枝上尉的指挥下派人对该艇进行了爆破,还派轰炸机对其实施轰炸,“伊-2”号潜艇又试图发射鱼雷将其炸毁,但是均未成功。据说美军从“伊-1”号潜艇获得对日后作战颇有价值的文件。
8 w0 k6 u* a' _. E    对布纳输送的卸载地点,在曼巴列河口附近,其大致情况如下。
& M0 x1 m+ a3 `) J! n  J+ \    11月16日,“伊-176”号,与陆上部队联络不通。7 O& |( L* E& |/ b* i" w' c0 ~) Q
    17日,“伊-176”号,卸下物资14吨。
6 Y' ~. d! c# c2 ~0 J; W    19日,“伊-4”号,发现2艘尤如鱼雷艇的敌舰艇,无法与岸上取得联络,加之天气不良,未能卸截,在返航途中失去联系,未返回基地。
: A& X  _5 l2 [& I% j    20日,“伊-25”号,卸下8吨物资后,因敌鱼雷艇来袭而停止卸载。# r/ ]) |9 q7 J
    21日,“伊-25”号,卸下物资12吨。: `; e7 G6 j, V
    24日,“伊-32”号,卸下物资22吨。) C' Z4 K0 f% V
    26日,“伊-121”号,卸下物资15吨,接回人员34名。
+ @" W' X+ O4 J  f$ U    27-28日,“伊-25”号,与岸上联络不通,未能卸载。; `. q2 ?2 n0 Z& B
    29日,“伊-32”号,与岸上联络不通,未能卸载。
7 `- b! b" J+ N6 G3 e    1月3日,“伊-21”号,卸下粮食20吨,接回人员37名。+ x2 w, B8 h- |; @# {; }8 M! x
    7日,“伊-25”号,卸下粮食25吨,前送人员70名,返航时救起“日龙丸”船员117名;
+ }* H! q0 e) y5 U& q9 o    9日,“伊-32”号,卸完物资后,接回人员43名。# P( V7 ?3 `3 X* K+ c. U
    11日,“伊-24”号,卸下粮食21吨,弹药4吨,接回人员79名。
2 D" y, G$ v: c2 \+ M' o: }" f- Y    13日,“伊-25”号,卸完物资后,接回人员37名。
7 c( n$ X3 x1 A0 l    14日,“伊-32”号,卸下物资32吨。
6 r/ e* y2 O4 |/ J  q4 _8 j9 m    17日,“伊-36”号,卸完物资后,接回人员47名。
0 t! O* d" U& W4 @    18日,“伊-24”号,卸下物资20吨,接回人员58名。
5 W+ T+ b2 z# _    24日,“伊-36”号,卸下密封桶13个,接回人员39名。
! F6 O/ x& Y6 W) Z4 j  ]    26日,“伊-24”号,卸下物资20吨,接回人员64名。2 U1 D& T+ W+ N. E0 ]; W2 h: j
    2月1日,“伊-24”号,卸下物资23吨,接回人员45名。
  L/ k6 }) F: f/ T    5日,“伊-36”号,卸下物资18吨,接回人员40名。
0 y+ \. D/ A3 x8 I! C7 J    10日,“伊-24”号,卸下物资16吨,接回人员71名。
* Y  E. ^7 r  w2 @% v2 d    从1月26日至2月10日,向布纳进行的潜艇输送为共21艘次,完成任务的18艘次,未完成任务的3艘次。共运送人员845名,弹药和粮食约379吨。# ~) ?  l8 ?  S% [
    从1月30日起,改向莱城输送。
% l1 f/ l+ x% v    1月30日,“伊-36”号,卸下物资23吨,接回人员59名。& C/ A- G4 g9 Y# b/ [8 w5 w, O
    2月16日,“伊-36”号,卸下物资45吨,接回人员90名。7 h2 D5 U1 g& ~! X2 [# B
    17日,“伊-24”号,卸下物资32吨,接回人员72名。4 y3 z6 i; R% `! ^  d. P& d
    22日,“伊-36”号,卸下物资40吨,接回人员72名。' \! B) k* s& K9 p' T
    23日,“伊-24”号,卸下物资38.5吨,接回人员64名。4 U) w, W. @% y. G2 }4 q8 I
    向莱城进行的输送为5艘次,共运送人员357名、物资168.5吨。. T5 m: J% ^! r6 n" U/ ]( A
6 M% i1 x  i$ t- O6 d* X
  [, Q( W$ a8 A7 q7 [
三、撤离瓜岛作战
; n/ F7 j8 E0 A    (一)潜艇部队的情况4 U1 ?- P: W) H
    1942年12月26日,先遣部队指挥官将“伊-16”号和“伊-24”号潜艇从丙潜艇部队调入乙潜艇部队。鉴于从事运输的潜艇太多,则将“伊-121”号和“吕-100”号潜艇编入丁潜艇部队(预计这两艘潜艇在近期内即可到达前线),并命令丁潜艇部队在新几内亚东南海域阻止敌军的增援。1943年1月1日,先遣部队的兵力区分以及所属潜艇的基本情况大体如下:
8 `( Q# G1 \4 q6 i6 b1 m- c    乙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6 Q$ J* E3 Z( p* j
    担任向瓜岛输送的有“伊-9”号、“伊-19”、“伊-36”号、“伊-168”号和“伊-20”号潜艇。
* _. W* @  O! T. z( i) g    担任向布纳运输的有“伊-21”号、“伊-25”号和“伊-32”号潜艇。; Y. Q" _* p" s% q
    停泊在特鲁克或者正向特鲁克返航的有“伊-2”号、“伊-8”号、“伊-16”号、“伊-24”号、“伊-31”号和“伊-176”号潜艇。
" _! ?) {( x; l' X, x, j    在本土修整的有“伊-17”号和“伊-26”号潜艇。: ?" U0 d0 v8 O  W4 K# U
    丙潜艇部队由第8潜艇战队司令指挥。
# G" \" w9 g& A" W    在特鲁克停泊的有“伊-10”号潜艇。
5 J2 Y. C8 s" C% p    丁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战队司令指挥。
2 j1 L7 m  ], Y& U; g: s. c    停泊在腊包尔的有“伊-121”号潜艇;停泊在特鲁克的有“吕-100”号潜艇。在本土休整的有“伊-122”号、“伊-175”号和“吕-34”号潜艇。7 M* ?& l- x/ G0 V
    先遣部队的直属潜艇(都在本土休整)下辖“伊-1”号、“伊-6”号、“伊-7”号、“伊-11”号、“伊-169”号、“伊-171”号和“伊-174”号。
5 B/ `. G6 E' K7 u* B8 a    1月6日,丁潜艇部队指挥官乘其旗舰“迅鲸”号返回本土。因此,丁潜艇部队由先遣部队指挥官直接指挥。! J; t9 p" f/ _0 j; K
    (三)“开”号作战
- h6 D1 j" I' b: ]! L4 J    12月30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派出部分潜艇,前往澳大利亚以东、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斐济一带海域开展破交作战。据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完成输送任务的“伊-21”号潜艇,准备编入丙潜艇部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以便与“伊-10”号潜艇一起执行破交任务。“伊-10”号于1月7日从特鲁克启航,“伊-21”号(1月5日编入丙潜艇部队)于7日从腊包尔启航,驶向南太平洋。
' L1 U/ `7 b+ f: S5 W    如前所述,大本营于1月4日发布撤离瓜岛的作战命令,并把这次行动称为“开”号作战。$ L2 q6 j3 _9 ~$ X
    1月7日,根据大本营的命令,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发布了作战要点;后于1月16日,又提出了“开”号作战的具体要求。, G! Q) p6 }' Y( J( }9 c1 s/ T; e
    先遣部队除以潜艇继续执行输送任务外,还将部分潜艇展开在瓜岛以南海城,进行侦察和阻止敌军增援的任务,并派1艘潜艇前去炮击坎顿岛,以牵制敌人。在瓜岛以南展开的潜艇,企图协同航空部队歼灭可能出现的敌舰队。牵制作战的计划是,从1月中旬起以潜艇炮击坎顿岛,以一至两艘重巡洋舰及水上飞机在坎顿岛以西海域佯动,并频繁地进行无线电联络,旨在牵制美军,使其不向瓜岛海域集中。  N  l% A' U) Z$ {. K0 E. N0 d
    先遣部队指挥官于1月12日及18日先后下达命令:
5 _2 {! B( H# ?8 ]( r    1.以“伊-11”号、“伊-25”号和“伊-35”号潜艇编成甲潜艇部队;“伊-176”号、“伊-20”号、“伊-18”号、“伊-16”号和“伊-26”号潜艇完成最后一次粮食输送后,编入甲潜艇部队。甲潜艇部队必须在1月28日前,进入瓜岛以南的甲、乙展开线。0 R8 g- f# o" ~4 @' U* i6 {8 D
    2.“伊-8”号潜艇编入东方牵制部队,完成牵制任务后,尚须留在该海域遂行破交任务约一个月。, M# f4 P4 \' ?8 D6 `
    为了配合“开”号作战,先遣部队指挥官于1月19日命令丙潜艇部队,在1月24日的后对努美阿进行航空侦察,得手后,再对悉尼进行航空侦察。如发现该地驻有敌大编队,则暂不南下,在2月5日之前,负责对其进行监视。
7 Z# b2 O" f% ?) X. E6 c, \    此外,1月24日还决定对瓜岛的潜艇输送于1月底暂停,命令“伊-2”号、“伊-17”号和“伊-1”号潜艇在完成第6次输送任务后编入甲潜艇部队,甲潜艇部队将上述3艘潜艇和“伊-176”号配置在乙展开线,将其余潜艇配置在甲展开线。
! ?  l' H6 Y$ j    26日,第7潜艇战队司令乘旗舰“长鲸”号回到特鲁克,先遣部队指挥官对丁潜艇部队使不再直接指挥。“伊-121”号潜艇奉命于2月3日到达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为水上侦察机补给燃料。
9 I7 h0 G" l8 f2 s) o7 Z/ t    根据上述命令,向瓜岛的输送由“伊-9”号潜艇实施。向新几内亚方面的输送由“伊-24”号和“伊-36”号潜艇实施。“伊-9”号于30日夜完成向瓜岛的输送后,经特鲁克返回本土。这是使用潜艇对瓜岛进行的最后一次输送。
" t/ p7 N3 c- V+ G+ T' p    撤离瓜岛的作战是2月1日后分三次实施的,到2月7日已奇迹般地完成这次撤退作战。在此期间,甲潜艇部队在瓜岛以南展开,虽然频繁地移动展开线,却未获得任何战果。
. E+ f# l0 D7 T- r  J" o" }    2月7日,瓜岛撤退作战刚一结束,先遣部队指挥官就根据联合舰队的命令,对各潜艇部队的作战作了如下部署:# _  z* q9 ~: N. ~% x0 n- T& G
    “甲潜艇部队从18时开始沿150°航向搜索,‘伊-32’号、‘伊-20’号和‘伊-25’号潜艇9日后不归甲潜艇部队指挥,‘伊-18’号和‘伊-16’号组成戌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各队(艇)按下列规定行动:
+ u  {( T; i5 Y, ^    1.‘伊-32’号和‘伊-20’号潜艇沿0°航向搜索前进,返回特鲁克;‘伊-25’号潜艇对圣埃斯皮里图岛实施航空侦察后,返回特鲁克。
. |% W( K6 ^6 G2 g" l    戌潜艇部队在圣埃斯皮里图岛附近伏击敌舰船,约5昼夜后返回特鲁克。( g% e* D- [1 Y
    甲潜艇部队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以离伏击敌舰船,约10昼夜(‘伊-176’号约为5昼夜)后返回特鲁克。‘伊-11’号伺机对努美阿实施航空侦察。
$ k: p$ Z7 x: {) k4 H+ C    2.乙潜艇部队指挥官及其所辖各潜艇,完成当面任务后返回特鲁克。”
2 y7 m& Y$ @% l5 D* v1 c  H/ y- }    “伊-25”号潜艇16日利用月光对圣埃斯皮里图岛进行了航空侦察,查明该地停有许多舰船,“伊-11”号潜艇21日对努美阿进行了夜间航空侦察,查明该地停有航空母舰、战列舰等舰只。$ u7 \4 W, F8 F. G! M
    甲潜艇部队由于发现了敌舰队,奉命移动展开线,以捕捉敌人,而未向新喀里多尼亚方向转移。
$ Z; p9 X  b1 t; i* e! r    上述潜艇均于2月下旬回到特鲁克,但是“伊-18”号潜艇却未返航。除甲、乙潜艇部队外,其他潜艇的活动情况如下:* D" o- t- W0 y' t! J$ @
    丙潜艇部队
7 S, s" ^4 T$ K& K1 \    “伊-10”号潜艇于1月23日夜,对努美阿进行了航空侦察,报告发现战列舰等舰只。“伊-21”号于25日对悉尼港进行了夜间航空侦察,报告发现重巡洋舰1艘。
- D/ ~" o: _! |    此后,这两艘潜艇展开破交战。“伊-21”号于2月23日,返回特鲁克;“伊-10”号艇根据联合舰队的要求,对托雷斯群岛实施侦察后,于3月12日返回特鲁克。/ W& u4 ^$ t6 v4 A
    在此期间,“伊-21”号潜艇击沉商船3艘(14039吨),重创(使其搁浅)1艘(10222吨),击伤1艘(7176吨);“伊-10”号击沉1艘(7176吨),重创1艘(7141吨)。
6 y3 |. C! Q3 j( i& T1 C    “伊-8”号艇于1月14日从特鲁克出航,23日炮击了坎顿岛机场(发射炮弹41发),31日炮击了坎顿礁湖内的水上飞机供应舰(发射炮弹45发)。然后,在斐济群岛至夏威夷群岛之间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并对萨摩亚群岛实施侦察,后于3月10日回到特鲁克。
2 t! W8 A/ [5 V0 j5 F    “伊-2”号奉命前去以鱼雷击毁“伊-1”号潜艇,2月14、15日,该潜艇虽然接近“伊-1”号搁浅的地点,但是未能发现目标,后根据上级命令,经肖特兰岛于2月22日回到特鲁克。. e% H' ?5 f) C0 E" p  b) `' H: O) u
    “伊-121”号潜艇1月29日从腊包尔出发,去因迪斯彭塞布礁脉为水上侦察机进行补给,2月10日回到腊包尔。
9 g1 P: X3 d6 Y# D; ]    四、瓜岛作战中的潜艇战
# Z2 j( H( T4 Y2 D3 v/ b    如前所述,夺回瓜岛作战开始以后,联合舰队渴望在这一作战过程中出现歼灭敌人舰队的大好时机。而且坚信打垮敌人的舰队,获得制海、制空权,就能够使夺回瓜岛的作战取得成功。5 }) V/ n: D7 a* H+ {, e- ?
    因此,联合舰队几乎把实施决战的全部水面舰艇兵力、3个航空战队(岸基航空兵)和大部分潜艇,都集中到这一战区,以期夺取胜利。根据这一作战方针,除将一部分潜艇配置在瓜岛附近外,大部分潜艇部署在瓜岛东南海域,以袭击敌舰船,尤其对袭击航空母舰更加重视。
( K$ H7 F7 j+ ^4 M. E    而美国潜艇则是以袭击日本本土至所罗门群岛的漫长补给线为其作战方针的。两国潜艇的下列战绩就可看出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将1942年8至11月的战绩作一比较。- `, z1 _* k7 W* q- b0 S; |
    日本潜艇的战绩:! e) s1 o  _( G. u" v+ {6 ?: e* D
    击沉军舰  航空母舰、轻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
3 X5 ~& s; Q4 K" |    击伤军舰  航空母舰、战列舰、重巡洋舰各1艘1 I1 s" i5 c4 e( C3 g
    击沉商船  太平洋6艘(17113吨),印度洋11艘(64530吨);合计17艘(81643吨)。
$ \" D7 w9 G0 C+ M7 r7 s9 e    美国潜艇的战绩
7 n8 E/ ]0 p2 f/ \/ c( x    击沉军舰  重巡洋舰1艘7 ^; ~+ F8 p) g& u7 m
    击沉商船  各种商船62艘(270319吨)
5 E% e% ~1 g$ @& ?2 B8 V9 X* }0 N    从联合舰队的上述作战方针来看,应该说日本潜艇为联合舰队的作战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联合舰队对此并不满意。我以为其中的主要问题,在于展开线的使用欠妥。, _- a" q; c- k6 X4 b9 \
    美国潜艇击沉军舰的战绩虽然不大,可是击沉商船的战绩却比日本潜艇的大3倍还多,它在贯彻美军的作战方针方面是卓有成效的。2 I5 P0 b% V. b/ u2 U
    从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可以说美国潜艇战果辉煌,而日本潜艇则战果不佳。可是,潜艇的战绩,与对方反潜能力,以及己方的潜艇使用方法等因素都有关系。1943年特别是1943年下半年以后,美军以雷达为主的反潜兵器迅速发展,包括航空兵在内的反潜兵力不断得到补充,使其反潜能力显著提高,而日本的反潜能力几乎是止步不前。因此,若将1943年以后的潜艇战绩作一比较,那日本潜艇就更加望尘莫及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六节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

一、西南线                              二、东北线
" l# x. e5 Z; d: Y, b    三、“伊-25”号潜艇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作战
( ?& M( c( x7 I' C' A; i) O; P
: ~1 @! Z1 o; s' n0 y. X                          
$ a, p, O; H0 P2 C第六节  其他地区的潜艇作战
( ?: [* @/ K4 @& b/ J4 M0 _' H9 C  z6 D' K5 j  c' x9 y6 m
2 ?- s, G4 T# m) X4 A7 S, O
, L( |; ~, `1 J: M( j
    一、西南线
1 ~% ~: F, E; `) m8 B    如前所述,由于盟军向瓜岛发起进攻,先遣部队除将第8潜艇战队的一个潜艇队(第14潜艇队)留在印度洋遂行破交任务外,把其余的潜艇兵力全部集中到所罗门群岛方向。) y6 n9 G& y+ k' j: \
    7月14日,撤消第5潜艇战队的建制,将第30潜艇队、“伊-8”号潜艇和1艘潜艇供应舰配属给西南舰队,以担负印度洋的作战任务。也就是说,在印度洋作战的,是属于不同建制的第14潜艇队、第30潜艇队和“伊-8”号潜艇。
( `+ [1 J% K  }% s& F    第14潜艇队所属的“伊-29”号艇于8月5日,“伊-27”号艇于8月24日,先后抵达槟榔屿。第30潜艇队也于8月上旬到达槟榔屿。但“伊-8”号潜艇因修理误期而于8月20日编入先遣部队,未能进入印度洋。' U6 i7 ~* E% t- C* R1 r9 \( t2 O" M
    第14潜艇队在阿拉伯海和亚丁湾,第30潜艇队在孟加拉湾遂行破交任务。从8月至11月底,各潜艇的战况如下。* E0 s& F1 x2 ^" K3 |9 S
    “伊-29”号潜艇,8月8日从槟榔屿出航,8月中旬对迪戈加西亚岛和塞舌尔群岛进行了侦察,尔后在阿拉伯海活动,10月2日返回槟榔屿。其战绩为击沉敌商船4艘(2330吨)。" [# d; X; q. w
    “伊-27”号潜艇,8月29日从槟榔屿出航,后因发生故障而返航,在新加坡修理到9月底。10月4日又从槟榔屿出航,主要在阿拉伯海北部活动,11月7日回到槟榔屿。其战绩为击沉商船1艘(7174吨)。( }5 q# D1 u8 A. h) X8 A
    “伊-162”号潜艇,从8月下旬开始在孟加拉湾西部作战,主要是在马德拉斯至亭可马里一带活动。但由于对方警戒严密,未获战果。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又到孟加拉湾活动,击沉商船2艘(7929吨),击伤1艘(4161吨)。( \& A6 r3 W# V; K1 d& q% c6 \- s
    “伊-165”号和“伊-166”号,8月11日至8月底在孟加拉湾活动,“伊-165”号艇击沉商船1艘(5237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这两艘潜艇又到锡兰(今斯里兰卡——译注)附近活动,“伊-165”号击沉商船1艘(5549吨),“伊-166”号击伤1艘(1201吨)。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再次到锡兰岛附近作战,“伊-166”号又击沉商船1艘(5332吨)。
" h$ A7 q6 Q9 t9 L" Z    在这一期间,日本潜艇在西南线的战绩为,击沉商船10艘(54524吨);击伤2艘(5362吨),合计击沉击伤12艘(59886吨)。
$ J' T0 x. J0 z" [4 P) r# Z    11月中旬,盟军在加强进攻所罗门和新几内亚地区的同时,还在达尔文港集结了大量舰艇和飞机,对班达海和帝汶海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这种情况,西南部队司令长官把以“足柄”号重巡洋舰为主的一支编队调到班达海和帝汶海,并将第23航空战队和第30潜艇队也集中到这个海域。5 @& y* A0 K3 j6 Y4 x0 T
    第30潜艇队以苏腊巴亚为基地,自12月初就开始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域作战,但未获战果。“伊-166”号潜艇于1943年1月返回本土,“伊-162”号和“伊-165”号也于同年2月返回本土。
: M2 U4 e1 `& O% N    第30潜艇队调往澳大利亚方向作战后,在印度洋遂行破交任务的只有第14潜艇队的2艘潜艇了。这2艘潜艇1943年2月中旬以前的活动概况如下。
+ y, B  V: A" t+ W4 b    “伊-29”号潜艇,11月11日从槟榔屿出航,在阿拉伯海和非洲近岸海域活动,1月4日回到槟榔屿。其战绩为:击沉商船2艘(16329吨)。
- l( z+ s0 v3 H  C1 Q9 ?" W8 m    “伊-27”号潜艇,根据西南舰队的要求,在孟加拉湾活动(出航日期不详),1月12日回到槟榔屿。未获战果。6 q7 x/ o) P; ?6 u1 Q. m' J
    2月上旬后,这2艘潜艇调离先遣部队,编入西南舰队。$ u: \) k/ x* u1 v; D# _
: ^  h" ~/ m0 ?' d8 r
二、东北线
# `- h) u$ \* u' ^% P    如前所述,第26、第33潜艇队于7月14日编入第5舰队。7月21日,北方部队指挥官以这两个潜艇队和“伊-6”号潜艇,编成基地潜艇部队(由第33潜艇队司令长井武夫指挥),并责成基斯卡岛守备部队(指挥官为第5水警区司令,后为第51巡防区司令)对其实施指挥。: V; k* ~; f! K5 w
    第26潜艇队所属的“吕-63”号、“吕-64”号和“吕-68”号潜艇,于8月6日前先后抵达基斯卡岛,在该地担任防卫任务。8月15日,“伊-6”号潜艇奉命归还原建制,返回横须贺。8月28日,岸基航空部队的水上侦察机发现在阿特卡岛的纳赞湾停有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北方部队指挥官则命令基斯卡守备队指挥官,派出岸基航空部队和基地潜艇部队全力以赴实施攻击。基地潜艇部队指挥官决定将“吕-61”号、“吕-62”号和“吕-63”号潜艇部署在纳赞湾湾口,并令“吕-61”号潜艇进入湾内实施攻击。
/ y9 r7 D0 D' n) `# t/ P    上述3艘潜艇,于30日前均到达规定阵位,“吕-61”号于31日日没时进入港内,以鱼雷袭击了敌方巡洋舰,但该潜艇在报告情况后下落不明。遭“吕-31”号潜艇鱼雷攻击的,实际上是一艘水上飞机供应舰,该舰被击伤后抢滩。其余2艘潜艇,继续对湾口进行监视,直到9月5月才回到基斯卡岛。9月15日,基斯卡岛首次遭到空袭,“吕-63”号和“吕-68”号潜艇被炸伤,返回本土修理。25日,第33潜艇队调离第5舰队,返回本土,编入吴镇守府部队。
# }+ t+ Y  B3 K; l+ k5 X    “吕-65“号和“吕-67”号潜艇于9月26日到达基斯卡岛,当天遭到空袭,“吕-67”号被炸伤,立即返回本土。基地潜艇部队只剩下“吕-62”号和“吕-65”号2艘潜艇。“吕-62”号艇因需休整而于10月18日离开基斯卡岛;“吕-65”号于11月4日空袭中,因潜座海底时发生事故而沉没。至此,基斯卡岛的日军再无一艘潜艇了。
0 G& {, |/ j  g7 `    11月15日,“伊-34”号和“伊-35”号潜艇编入第5舰队,组成北方潜艇部队。从12月开始,这2艘潜艇以幌筵为基地,对基斯卡岛和阿图岛进行输送,后改为对阿达克岛和阿特卡岛进行警戒,1月下旬后又对阿姆契特卡岛进行警戒。; U8 R# X/ D5 V. Q/ A# A
1 ^0 b9 a  X4 _: j  |0 @. [6 J
三、“伊-25”号潜艇在美国西海岸附近的作战
  j9 ^; q0 S% S/ H* x! ]4 C/ c  M    前面已经提过,第1潜艇战队是8月15日离开横须贺驶往所罗门群岛的。在这之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第1潜艇战队,派遣1艘潜艇前往北美西海岸,执行轰炸美国本土及破坏海上交通线的任务。先遣部队指挥官指定“伊-25”号潜艇执行这项任务。第1潜艇战队前住所罗门群岛时,“伊-25”号潜艇在先遣部队的直接指挥下,对美国的西海岸采取行动。( A  Z+ @& [3 g: \2 k7 m* N$ H
    “伊-25”号潜艇8月15日从横须贺出航,8月底到达俄勒冈州沿岸海域。但是,由于该地的天气不佳,艇载飞机无法起降,则去布兰科角以南海域等待天气好转。
& G( l. g' C4 ]; f$ F    该艇所载飞机的第一次轰炸,是在9月9日或者9月15日的拂晓实施的;第二次是在9月29日夜间实施的。两次都是向俄勒冈州的森林投下2枚76公斤的燃烧弹,以期引起山火。- l9 m. g/ B, G$ w  k7 i3 x8 z
    该潜艇采取上述两次行动后,转入破交作战,10月24日回到横须贺。在此期间,击沉美国货船2艘(13691吨),并于返航途中的10月11日,在北纬46°41′、东经138°56′击沉了苏联的“Л-16”号潜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五章 绝对国防圈的危机

第一节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4 |# w: N7 Y$ k
    一、山本司令长官阵亡                    二、先遣部队在南太平洋的作战
; ^$ z- b$ I" O3 D# p- K4 R- c/ P    三、东南潜艇部队的作战                  四、印度洋的破交战3 [1 {/ {7 }5 M" {$ j0 {8 y9 T  I
  第二节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6 K) u  G/ _4 f& O& Z, k3 I
    一、美军攻取阿图岛前的日潜艇部队        二、阿图岛失守9 Y1 L2 Q" W7 X1 f& u* ]
    三、基斯卡岛撤退作战
4 H% l6 N# C0 q0 C4 n  第三节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 l2 ?- k2 I  M
    一、节节后退                            二、先遣部队的作战
  n, K/ D4 s1 Z. G+ b    三、东南潜艇部队的作战& Y1 V% ~: j/ N0 c( |: l
  第四节  1943年下半年在印度洋的作战2 `  J; F- A" B, g4 S/ c
    一、西南潜艇部队的编成                  二、各潜艇的作战情况4 Q+ c. C7 S- J4 I
    三、“伊-27”号潜艇的战绩                四、南太平洋与印度洋两地破交战的对比- _0 s, ?# u) u% C; p) g5 ]9 v
  第五节  吉尔伯特群岛作战
3 s7 k: a3 R* @* T7 {    一、先遣部队的概况                      二、美军在塔拉瓦岛和马金岛登陆( l+ A  b* ^" M
    三、第6舰队司令部的研讨                四、吉尔伯特群岛作战以后
2 U9 Y: b, m/ j$ i) Z# _9 E  第六节  “阿”号作战
) p" y; t' R. P" `; S    一、对美特混舰队作战                    二、东南线的潜艇输送
* i' v$ f& [4 d( Q1 {    三、“阿”号作战计划                     四、“龙卷”作战% \5 ?1 F! m) B7 G9 C
    五、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之前            六、马里亚纳海战
$ R/ v. R/ c' L8 b! q+ M3 J    七、马里亚纳海战后的潜艇作战            八、“阿”号作战中的潜艇战
% _* m$ ?$ R+ q: T    九、其他地区的潜艇战                    十、访德潜艇及德国赠送的潜艇3 z- P% q6 C. x. l
8 e- z2 t( O0 }
, e9 V1 v+ J* i
第五章  绝对国防圈的危机
6 r/ j3 U# ^. V; t& u* t  @0 R; R, F0 T8 ^" c* j
* B' J3 e  n9 h" O1 L
                          
' A9 O4 }9 ^- ]% w; G5 t第一节  1943年上半年的破交作战1 I- x$ ^& W" q+ f$ }; |1 K  w
2 i' Z- D  M8 \7 x; j( G
    一、山本司令长官阵亡7 N9 D5 c; S/ S+ |; G
    日军于1943年2月上旬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后,东南线的日美双方海军都在调整兵力部署,为下一步的攻防作战进行准备。日军在所罗门群岛地区加强了对中所罗门群岛的防御,在东新几内亚地区加强了对莱城及萨拉莫阿的防御。
; h& r! N4 v2 a    3月25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接到大本营关于第三阶段作战方针的指示。其基本精神是“迅速振奋帝国,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以期在撤出瓜达尔卡纳尔岛及布纳地区后,对盟军即将展开的反攻,进行有效的防御。; ]2 ?3 ]4 ^: O' K. R6 Z
    4月上旬和中旬,联合舰队在东南线实施了航空歼灭战。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亲临腊包尔,指挥第3舰队(航空母舰部队)的舰载航空兵和当地的岸基航空兵,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及莫尔兹比港实施航空作战。这项称为“伊”号作战的航空歼灭战,取得了很大战果。“伊”号作战结束,山本长官乘陆上攻击机前往布因视察战况。山本座机于途中被美军飞机击落,山本长官及其随行人员丧生。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由古贺峰一接任。2 j. w8 k1 }6 Y( Q. a' |  Z
    在大本营的前述指示中,对潜艇作战作了如下规定:
0 _8 }, T4 u6 V' I    1.潜艇作战应以破坏敌人的海上运输为重点,打破它的进攻企图,并削弱其战斗力,以使其就范。' U% H7 X+ S2 z/ Y: X3 s
    2.伺机以部分兵力袭击敌人的舰队或要地。
6 Z! |' z8 H' F  X4 O2 n    3.以部分潜艇对前方基地进行补给输送。
2 B+ {3 y) X" k1 G    4.当敌舰队主力来袭时,与其保持接触,竭力消耗敌人。
# ]5 F& W# L7 U" m+ ^    联合舰队根据大本营第三阶段作战方针拟定的作战命令,由于山本司令长官及其幕僚们遇难,一直推迟到8月15日才发布。在这期间,盟军已于6月底在伦多瓦岛及纳索湾登陆,使形势顿时告急。, @8 }5 s$ L$ M4 \; B, L3 O+ Q' d
    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后,先遣部队的大部分潜艇都回到特鲁克或本土去休整,以便为下一步的作战进行准备。
4 s  z/ S. w$ S, `/ F( P5 o    3月14日,撤消了甲、丙、戊潜艇部队的建制。3月15日,先遣部队所属各部的部署如下。
" t; ?# e' K+ ]( V    ——直属部队:“伊-2”号和“伊-7”号潜艇在本土休整,“伊-8”号潜艇于3月10日离开特鲁克返回本土。
/ c$ o: w- l8 r# \. K& W; k% V+ M    ——乙潜艇部队:“伊-6”号和“伊-26”号潜艇正在执行作战任务;“伊-17”号、“伊-25”号和“伊-32”号潜艇在特鲁克休整,“伊-9”号、“伊-19”号和“伊-36”号潜艇在本土休整。; V8 ]9 {6 b  e) X$ N: J
    ——第3潜艇部队:“伊-11”号潜艇在特鲁克休整;“伊-174”号、“伊-175”号、“伊-177”号、“伊-178”号和“伊-180”号潜艇在本土休整。" `0 z. X0 ~) T
    ——第8潜艇部队:“伊-16”号潜艇在特鲁克休整。“伊-10”号潜艇于3月15日离开特鲁克返回本土。“伊-21”号和“伊-24”号潜艇在本土休整。
# Z. n  T  _$ L8 l; d    有下列潜艇配属给有关部队:
+ r8 x. l( R2 ^6 T    ——配属给北方部队的为:“伊-31”号、“伊-34”号、“伊-35”号、“伊-168”号、“伊-169”号和“伊-171”号潜艇。
+ |7 t" w1 K6 p5 {5 y    ——配属给西南线部队的为:“伊-27”号、“伊-29”号潜艇和第30潜艇队。3 M% A% G! S' L4 c7 q! v$ }7 R
    ——配属给东南线部队的为;第7潜艇战队、“伊-20”号、“伊-5”号和“伊-176”号潜艇。
5 N3 d  n* Q; h% n0 W
( A8 A0 Z" s; F0 n* W) J8 S: r! s
二、先遣部队在南太平洋的作战
$ {8 M3 B7 J: R4 U- Y    (一)“伊-6”号和“伊-26”号潜艇在澳大利亚东岸附近的作战* H) C7 l4 |1 [$ F  o* a( k$ `) t' i! \
    2月15日,联合舰队命令先遣部队,伺机对澳大利亚东岸的敌方要地实施水雷战。遵此,先遣部队指挥官命令“伊-26”号和“伊-6”号潜艇前往布里斯班湾口,实施破交战及水雷战。1 H- `# y* @* `! m
    “伊-6”号潜艇3月2日从特鲁克出航,3月12日在布里斯班附近海域布设9枚德式水雷,21日回到腊包尔,编入东南线部队。1942年9月,日本从停泊在横滨的“多格滩”号德国船上得到一批磁性水雷及音响水雷,然后进行研制,1944年3月开始用于实战。这种水雷是通过鱼雷发射管布设的。“伊-6”号潜艇布设的这9枚水雷大概是德国赠送的那批。
- A: S" i  r( o+ A/ u- J    “伊-26”号潜艇3月1日从特鲁克出航,驶向澳大利亚东岸。3月3日,日军的8艘运输船,在驶往莱城途中因遭敌空袭而全部沉没。“伊-26”号与正在返航的“伊-17”号潜艇,奉命前去救援,4日赶到现场。“伊-17”号救起190人;“伊-26”号救起74人,尔后将其送到莱城。% S0 t/ U4 w$ J, _
    此后,“伊-26”号潜艇在澳大利亚东岸附近进行破交作战,5月上旬返回特鲁克。其战果为,击沉敌方运输船2艘(6857吨)。: n  i& m. K. \/ e' N! ~
    (二)乙潜艇部队在南太平洋的作战7 Z' P) @* K/ Z, ~& Z
    日军从瓜达尔卡纳尔岛撤退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对先遣部队下达了如下命令:
  ?$ @# m4 [0 S    “大部分潜艇主要是在澳大利亚与斐济群岛之间的南太平洋海域作战,以便切断美国本土至所罗门群岛的补给线,以及美国本土经澳大利亚至东新几内亚的补给线。”4 s. ]. _6 \5 t" M4 Q9 S
    3月中旬,乙潜艇部队指挥官(即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三户少将(3月底由古宇田武郎少将接任)命令“伊-17”号、“伊-19”号、“伊-25”号和“伊-32”号潜艇,在斐济群岛和萨摩亚群岛一带实施破交战。* J8 y. x! t/ ~( Y+ U) d4 k* ^
    各潜艇分别于3日上旬到4月上旬从特鲁克出航,前往斐济与萨摩亚一带作战,5月中旬转移到新喀里多尼亚水域,6月上旬返回特鲁克。在此期间的战果如下:“伊-19”号潜艇击沉敌船2艘(14357吨),击伤1艘(7101吨),“伊-17”号潜艇击沉敌船1艘(10169吨),“伊-26”号潜艇击沉敌船1艘(10763吨)。
( M4 T. V. h0 z% A    (三)第3潜艇部队在澳大利亚东岸附近的作战
$ d# r; X) F+ A    3月中旬,先遣部队指挥官为了阻止美军从澳大利亚向所罗门群岛或东新几内亚进行增援,除派乙潜艇部队进行上述作战外,还令第3潜艇部队在澳大利亚东岸附近同时展开行动。
5 k8 q  x% {" ^    第3潜艇战队驹泽司令官乘“伊-11”号潜艇,于4月10日率领“伊-177”号、“伊-178”号和“伊-180”号等新式潜艇,从特鲁克出航(“伊-174”号是5月16日出航的)。. Y" r9 ]& N8 A( w, W7 X
    上述各潜艇在澳大利亚以东海域进行破交战后,先后于5月下旬到7月下旬前返回特鲁克,但“伊-178”号潜艇未能返回。取得的战果是“伊-177”号击沉敌船2艘(11946吨),“伊-178”号击沉1艘(7176吨);“伊-180”号击沉2艘(4376吨),击伤3艘(7715吨);“伊-174”号击沉1艘(5551吨),击伤1艘(1625吨)。$ Z+ S  D5 f7 L; B5 M7 k
    此后,先遣部队指挥官又派第3潜艇部队到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一带海域作战,并令6月上旬开始行动。& `' E* n, A7 y' c: J0 E
    “伊-177”号及“伊-180”号潜艇,分别于6月14日和20日从特鲁克岛出航。后因盟军在伦多瓦岛登陆,则又决定遣其前往新乔治亚群岛方向去迎击敌人。这两艘潜艇刚一到达澳大利亚东岸附近的规定海域,就奉命北上,驶往迎击海域。
0 [% W/ L8 e) y2 F6 t) \- q# g# ]9 o* Y
三、东南潜艇部队的作战
9 w# z+ d4 W0 N" s    第7潜艇战队,曾被先遣部队编为丁潜艇部队,1943年2月27日,又被编入东南舰队,称为东南潜艇部队。
8 s% H# `: @7 Z9 S5 }1 \  ^+ J    第7潜艇战队的兵力为,第13潜艇队(“伊-121”号和“伊-122”号潜艇5月21日调出)及“吕-34”号潜艇。1942年12月中旬后,先后调入几艘小型潜艇:2月7日至15日调入“吕-100”号、“吕-101”号、“吕-102”号和“吕-103”号潜艇;4月12日调入“吕-106”号和“吕-107”号潜艇,上述艇只均驻泊腊包尔。
" Y0 W9 d2 F. ?9 e4 _  W  h    3月上旬“伊-121”号艇返回本土,3月中旬“伊-122”号和“吕-34”号驶抵腊包尔。/ {- J8 b; P2 z3 P; m
    为东新几内亚输送物资,本来是在先遣部队指挥官的指挥下实施的,可是3月以后,却把执行输送任务的潜艇编入东南线部队,归东南潜艇部队指挥官指挥,并与第13潜艇队协同行动。
+ ^/ ]' `  q/ e( \0 t3 _    东南潜艇部队指挥官(即第7潜艇战队司令官原田觉少将),以“吕-34”号等小型潜艇破袭盟军对瓜达尔卡纳尔岛和东新几内亚等地的增援,并指导第13潜艇队及第6舰队派来的潜艇执行输送任务。
5 j/ p" b, {. Z5 L/ c$ b    (一)小型潜艇
6 C& `4 O8 g+ d9 n    1942年2月初,随“伊-1”号潜艇执行了夏威夷作战中的规定任务后,回到横须贺,上级决定我(本书作者——编者注)进潜艇学校的甲种班学习,并通知到吴港潜艇学校去报到。这种甲种班学员学的是潜艇艇长所必须掌握的战术、艇体结构、兵器及机电等课程。5月底学完甲种班的课程后,我被任命为“吕-100”号潜艇的舾装长,到吴港造船厂的舾装员办公室报到。通常在潜艇竣工前2-3个月就任命舾装员。舾装员的任务是监督安装工程的具体进行,并参加试航等项事宜。这样的话,潜艇一竣工,舾装员就成了该艇的艇员,可立即开始训练。“吕-100”号艇是小型潜艇的首制艇,所以舾装的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 |4 ~* a$ E0 r( L% Y$ Q7 @- m
    这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南方资源丰富地区,在东线,正准备进攻中途岛及阿留申群岛,尔后进兵斐济群岛和萨摩亚群岛,在西线,准备在攻占缅甸的同时,加强对印度洋的破交战。% e" y7 ^' f" e& u' {* w, x
    我调任舾装长不久,日军就在中途岛海战中遭到了挫败,可是进攻作战的气势丝毫不减。我首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能使那种计划用于岛屿防御的小型潜艇运用于进攻作战。
+ t) b/ ^0 L9 R9 \( J2 I; C' R    这种小型潜艇是为加强岛屿防御而设计的,艇上乘员仅仅三十几人(是按两班轮流值更确定的名额)。
5 ~, V/ W) c' y' ]5 s4 c  m    怎样才能将这种作战半径很小的潜艇用于攻势作战呢?结论很简单,必须增加燃油的装载量,以增大续航力,并将艇员增至五十几人,以便能分三班值更。. J' a) F; L0 B) c, F! U6 B0 L
    要增加燃油的装载量,就得增加燃油柜。潜艇的燃油柜,有专用燃油柜和备用燃油柜(即用来装载油的水柜)两种。这种水柜,用完其中的燃油就可当作普通水柜使用。将水柜改成燃油柜的工程并不复杂,但是,若将这种水柜装满燃油,潜艇在水面状态的浮力就会减小。据说日本潜艇的预备浮力约为百分之二十;而德国潜艇的仅为百分之十五。我以为减小一些浮力也无关紧要。% W9 I, o2 l0 i7 K% U; r8 @
    增加艇员引起的问题,是空气不足。设计潜艇时,人均的空气量,是根据艇内容积与编制定额计算出来的。如果不能改变设计,将二班值更的定员改为三班值更的定员,人均的空气量将减少三分之一。我想还是可以克服的。* e' B; H; `: ^/ l% e
    我的意见是,增加备用燃油柜,添置三班值更所需要的生活设备,增加编制定额。这个意见经工厂厂长呈交给海军大臣。海军大臣批准后,立即付诸实施。由于进行了上述改装,小型潜艇才能灵活地出没于南方战场。/ Y* m1 w% c; G9 l/ o; w7 @- v
    “吕-100”号潜艇9月竣工后,就作为该型曲首制艇进行试航,检验各项技术和战术性能。12月中旬,该艇完成了出海作战的准备。可是,在前往腊包尔的途中,主机发生故障,大约花了1个月时间才修理好。
* }5 Z7 i0 f% B/ n) ~. Q    (二)“吕-100”号潜艇的初战
5 u9 M9 L2 \  U" w1 Y. O    “吕-100”号潜艇修完后,1943年2月7日来到腊包尔。这时战局已经大变,这天日军在瓜达尔卡纳岛进行了最后一次撤退。
8 Y0 U- u4 g9 w, y, q0 J    2月14日傍晚,在莫尔兹比港以南40海里水域,发现2艘中型运输船在驱逐舰护航之下前进,我艇立即转入接敌机动。潜艇是在运输船的船首方向占领阵位的,虽然接近到2000米左右时,发射了鱼雷,可是命中率几乎等于零。驱逐舰大概发现了目标,升起象是发现潜艇的信号,向我艇冲来。距离不到400米。
" x- s- N. {; @) {    “吕-100”号潜艇放弃鱼雷攻击,迅速深潜。当下潜到43米水深时,驱逐舰开始投放深弹。潜艇未受损伤,继续下潜,到达下潜的极限深度75米时,却出乎意料地陷入严重困境。装在固壳外的高压气瓶及空气泵的连接部,因深弹爆炸的震动而松动。由于漏气,潜艇规避时就在海面留下一道气泡。敌人瞄准目标投下的深弹,在潜艇的正上方爆炸。尤如地震一般,强烈的震动使电灯顿时熄灭,海水象倾盆大雨一样向指挥塔里倾注,深度计指到105米。
9 O- D) a9 S, o1 g2 V5 Q    “发射舱进水”,“电机舱进水”的报告接踵而来。
" J2 x3 `: G$ _: g, {, w( J: J7 ]    不久传来了堵漏完毕的报告。在指挥塔里,观通长找到了进水的部位。那是一个意料不到的地方。深度计易因震动而失灵,所以安装了棒状耐压破璃深度计。由于指挥塔内地方太狭窄,深度计因隔墙破损而被碰断,海水从其断口处象喷泉似地喷射进来。关闭了阀门,就轻而易举地堵住了漏洞。/ P7 _  ]+ X9 \9 M# b
    战前的实验证明,潜艇在深弹炸点的25米以内,会受到致命打击。这次敌人深弹定的深度大概浅了。待地驱逐舰的噪声消逝后,潜艇上浮,准备伸出潜望镜进行观察,可是两个潜望镜都被震环,已无法使用。我们大胆地浮出水面时,敌舰已无踪影。) n) x4 U! t" ]" |
    虽然小型潜艇在所罗门群岛及新几内亚以南海战进行了阻止敌军增援的作战,可是只有“吕-103”号艇6月23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南海域击沉2艘运输船(14880吨)。
/ c8 I  b2 [. S    “吕-34”号潜艇为了配合“伊”号作战,4月2日从腊包尔出航,前往所罗门群岛方向;“吕-102”号艇5月9日报告在新几内亚东南海面发现敌人。此后,这两艘潜艇都下落不明。
& O  y- S' ~" ]$ d( D  P5 z* a    (三)东新几内亚的作战输送6 y* D; J) S# t! u% `! p' p( c( Z! S" `2 s
    “伊-24”号及“伊-36”号潜艇于2月22日及23日完成输送任务后,对莱城的运输曾经停顿过一个时期。可是,实施“81”号作战的护航运输队受挫后,又决定使用潜艇进行输送。3月份,从先遣部队调入东南线部队的潜艇,有下列几艘。, a5 E9 }% x6 j, y) S( L5 i9 B
    “伊-176”号2月1日调入(3月3日归建);
" ~: `: u  C* h' J* i0 e( s$ ]7 r    “伊-20”号3月13日调入;( R0 P+ Y5 I: Q4 C$ ~1 k; H/ X9 r; o
    “伊-5”号3月18日调入;
9 Z1 o' t# b% o& ?( W    “伊-16”号3月20日调入;2 ?  f' r' k$ F% t$ \; I0 c- t
    “伊-6”号3月28日调入。
9 [3 h5 n* q, f* M6 y    “伊-176”号潜艇3月16日从腊包尔出发,18日在莱城卸时被飞机炸伤,艇长也负重伤。艇长是在中途岛海战中击沉“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田道弥八中校。该艇潜坐海底后,暂时脱离危险。躺在艇长室的田道把他的第一代理人荒木叫来说,务必要在海底坚持一天。一天后潜艇上浮,在荒木的指挥下,“伊-176”号潜艇回到腊包尔。. ~5 j5 x. L3 _9 N! }
    3月,“伊-20”号潜艇2次(共运粮食、弹药等37吨,以及人员若干),“伊-5”号及“伊-222”号各1次,完成了对莱城的输送任务。
/ K) A8 \% }& L* j: z0 O    4月,有5艘潜艇,先后进行了14次运输。“伊-5”号3次,“伊-6”号5次,“伊-16”号1次,“伊-20”号3次,“伊-122”号2次,均顺利完成了任务。另外,“伊-20”号潜艇4月20日还向科隆班加拉岛进行了运输。
+ G: n. [9 i  X    5月,6艘潜艇先后进行了18次输送,计为“伊-5”号5次,“伊-6”号4次,“伊-20”号2次,“伊-38”号(5月15日调入)2次,“伊-121”号2次,“伊-122”号3次,共运送粮食约430吨,80毫米炮1门、80毫米高炮4门和山炮5门等武器及弹药约97吨,其他物资约95吨,共计622吨。# Y2 V! C6 G  J
    “伊-5”号、“伊-6”号及“伊-20”号3艘潜艇5月归还先遣部队,6月的运输,由“伊-38”号(4次),“伊-121”号(3次)及“伊-122”号(3次)3艘潜艇实施。其中“伊-38”号艇,11日在萨拉莫阿卸完武器后,又到莱城卸货。8 P, p' N. o, {3 q: P( z/ H

. z/ Q) e% ^- {) r四、印度洋的破交战  P; m1 {, R; K0 F! O( d
    (一)第8潜艇队司令部进驻槟榔屿* ~  B5 ]8 l: f9 G9 y
    1943年2月初,西南线的潜艇部队辖有第14、第30潜艇队,但第30潜艇队2月下旬返回本土进行长期休整。因此,只有第14潜艇队的“伊-27”号及“伊-29”号潜艇在印度洋继续进行破交战。  ?1 `$ D% l' j  x6 g7 @5 f+ F9 `
    为了加强印度洋的破交战,联合舰队决定将第8潜艇战队派往印度洋。到4月1日止,该战队的所辖兵力如下。
% b, p% _1 j$ F    第1潜艇队——“伊-16”号、“伊-20”号、“伊-21”号及“伊-24”号。
2 J) o. L/ x8 ^% F, j' i    第14潜艇队——“伊-8”号、“伊-27”号及“伊-29”号。
1 i6 N; j% X2 \; _0 U0 h/ [    “伊-10”号潜艇。+ w$ ~* U* Q% _1 J0 O. [% `1 @
    可是,第1潜艇队的潜艇,有的已经编入东南线部队,有的正在本土休整;第14潜艇队的“伊-8”号,以及“伊-10”号潜艇也在本土休整。能够进入印度洋作战的潜艇,只有“伊-27”号和“伊-29”号。
; Q/ x' Y* R- _6 v/ _5 ~    4月中旬,第8潜艇战队司令部进驻槟榔屿,石崎司令官从陆上实施指挥,第14潜艇队不再受西南线部队指挥,而编入第8潜艇战队,在先遣部队指挥官的指挥下作战。5月下旬,新艇“伊-37”号编入第14潜艇队,“伊-8”号及“伊-10”号也结束休整,来到槟榔屿。这样,第8潜艇战队的潜艇就增加到5艘。截止7月上旬,各潜艇的战况如下。
6 `: [- M7 A! s' m( f8 N    “伊-27”号艇从2月26日到4月9日,在孟加拉湾及查戈斯海域活动,击沉敌船1艘(7132吨)。
3 b/ n5 U) I' u5 h$ F" X, P& T4 E    该潜艇5月1日又从槟榔屿出航,在阿拉伯海北部作战,7月14日返回基地。福村利明中校2月23日接任“伊-27”号潜艇艇长。这次行动是他指挥的第2次作战,取得了击沉敌船4艘(18176吨),击伤1艘(6797吨)的战果。
+ X8 q8 {. p3 ~0 ~6 f0 Z& @+ i    4月5日,新上任的司令官寺冈正雄上校,乘“伊-29”号潜艇出海,奉命前往印度洋南部与德国潜艇会合。4月26日在马达加斯加岛西南约400海里水域,与德国潜艇按预定计划会合,接回了从德国归来的“印度反英独 立运动”的钦德拉·鲍斯一行,并将2名派往德国的军官送上德国潜艇,5月13日回到槟榔屿。
% D* {, a/ S; D( x8 k4 F    这艘潜艇5月30日到8月2日在非洲东岸附近及亚丁湾活动,击沉轮船1艘(5463吨)。
: ?) C2 Q; F2 Y6 {; ?    “伊-37”号潜艇从6月8日到8月17日,在波斯湾及阿拉伯海活动,击沉轮船2艘(15254吨)。
0 t  Q4 }. q4 }  u    “伊-8”号潜艇6月23日来到槟榔屿,准备前去访问德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二节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

一、美军攻取阿图岛前的日潜艇部队        二、阿图岛失守. g6 F3 P4 E# h
    三、基斯卡岛撤退作战1 f8 `+ O0 e' w+ H" k. e
/ B# X+ ]: s! K
                            3 [5 o. T4 Y5 r1 J8 y% d; o$ h
第二节  基斯卡岛撤退作战
! o' I8 l* I# ]6 @/ J9 U0 j# P" K4 m: T6 ]
    一、美军攻取阿图岛前的日潜艇部队
9 T& `7 R. e, ?    1943年初,北方部队所属的潜艇仅有“伊-34”号和“伊-35”号2艘。1月下旬,它们都在阿姆奇特卡岛一带作战。7 S- X/ T+ F* G) Z& U- `8 a2 z
    2月1日,又将第12潜艇队(“伊-168”号、“伊-169”号、“伊-171”号)及“伊-131”号潜艇调来,从而增加到6艘。这些新调来的潜艇,从2月中旬到下旬休整完毕,前往阿留申方向作战。“伊-35”号从2月下旬到3月下旬,“伊-34”号从3月中旬到4月下旬在横须贺休整。. x2 z1 y" d, k/ Y% v2 J/ D
    这些潜艇的任务是,在阿留申群岛一带进行破交战,并支援基斯卡岛和阿图岛进行防御战。但是,由于难以使用轮船向这两个海岛进行输送,各潜艇前往作战海域返回基地时,还得兼顾运输。3月下旬发生了科曼多尔海战,使北方部队使用护航运输队进行输送的企图失败,此后只能依靠潜艇向这里运输。在此期间,各潜艇都未遇上敌人,战果也就无从谈起(各艇的行动从略)。
* Y2 K4 O( Y5 h5 n    4月1日,由于战时编制进行了修改,第7潜艇队(“伊-2”号、“伊-5”号、“伊-6”号、“伊-7”号潜艇)编入第5舰队,“伊-34”号和“伊-35”号潜艇编入第6舰队所属的第15潜艇队。因此,北方部队的潜艇兵力也应有所变动。不过,由于“伊-5”号和“伊-6”号潜艇正在东南线作战,原有的兵力就未调出,反而增加了“伊-2”号和“伊-7”号潜艇。
/ L& h  k8 x4 V, r5 g) R6 f/ a* c    “伊-7”号潜艇4月中旬结束休整,开始作战;“伊-2”号一直休整到5月上旬。此外,“伊-169”号、“伊-171”号艇4月上旬后,“伊-168”号艇5月上旬后回到本土进行修理。上述各艇均于5月上旬归还先遣部队。这时,北方部队只有5艘潜艇。3 |  [& f9 w  T5 A+ `6 J
    二、阿图岛失守
: X: O; {0 E0 c2 l    5月12日,美军在阿图岛开始登陆。第5舰队无力抗击,航空部队也只有幌筵基地的陆上攻击机能参加作战。因此,日军无法实施有效的抗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机动部队等兵力,在横须贺一带集结,拟于5月下旬进至千岛群岛以东海域,以期破敌舰队。但是,他对雾中作战却信心不足。对阿图岛的反突击作战进行了种种研究,也未想出切实可行的对策。阿图岛守备部队处于敌强我弱的态势,情势急剧变化。于是,5月18日命令放弃阿图岛,并决定从基斯卡岛撤退。阿图岛的战斗以5月29日守备部队的“玉碎”而告终。
1 D6 J9 e. ^* C5 C    5月12日,得知美军从阿图岛登陆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北方部队,“迅速将潜艇部队集中于阿图岛一带,以便摧毁该地的敌舰队及运输船”。与此同时,还派第1潜艇战队司令部、“伊-9”号、“伊-21”号、“伊-24”号潜艇、第12潜艇队(“伊-169”号、“伊-171”号、“伊-175”号)及“伊-36”号潜艇,前去加强北方部队。
! Y, J: _* a8 j6 `/ L% p/ M: V    美军进攻阿图岛时,“伊-31”号和“伊-34”号潜艇正为基斯卡岛执行输送任务。这两艘潜艇12日在基斯卡岛卸载后,立即赶往阿图岛水域。另外,“伊-35”号潜艇于9日离开幌筵港,前往阿图岛。- S: C' I" [, ^6 `2 b# h2 d
    “伊-31”号潜艇5月13日13时30分在霍尔图湾实施攻击,相传有2条鱼雷击中敌方战列舰,后又击中1艘其他舰(舰种不详),14日又击伤1艘轻巡洋舰。这些都是根据陆上观察所作的推断。根据美军资料记载,13日12时25分“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成功地规避了2条鱼雷。“伊-31”号潜艇14日后,再无消息。" }& Q9 G; s$ ^; @4 o
    “伊-35”号潜艇16日用鱼雷攻击了1艘轻巡洋舰,并说击中2条鱼雷,可是美方无此记载。后来,该艇受到2艘驱逐舰的攻击,被击伤,19日回到幌筵,尔后返回本土。
& _7 ^7 O" o# |. J; k5 Z    “伊-34”号潜艇29日回到幌筵,它的作战情况不详。6 B! E* U: N  r* f# J0 \. f

% ]7 Z* ~- A6 {* _! t) J三、基斯卡岛撤退作战$ x# F6 W$ N4 u  V1 |+ s/ J
    5月21日,大本营发出指示:“阿图岛守备部队应伺机设法以潜艇撤收”,“基斯卡岛守备部队应抓紧时机以潜艇为主实施逐步撤退,如有海雾,则可在查明敌情后,酌情使用运输船和驱逐舰等完成撤退任务。”0 U1 O& ~9 }/ I) d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5月29日下达开始实施“开”号作战(基斯卡岛撤退作战)的命令,同时决定第19潜艇队及“伊-155”号潜艇(5月20日大本营曾指令该艇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指挥)由北方部队指挥官实施指挥。6 [, ^( u  r+ q, c9 y4 F  D
    5月30日,北方部队指挥官发布了“开”号作战实施要领,规定了与大本营指示完全一致的作战方针,并对使用潜艇执行撤收任务作了如下部署。; g4 u7 C$ V. w. x
    1.潜艇往返于幌筵片冈湾与基斯卡岛之间,负责运送人员。潜艇每次接运的人数及上船地点,通常由潜艇部队指挥官掌握,如无特殊命令,岛上的陆海军指挥官可按下列规定组织人员在预定上船地点待命。
6 V+ @! L; W; H+ ]! f    “伊-9”号和“伊-7”号可载100名;“伊-35”型可载80名;“伊-169”型可载60名;“伊-2”型可载40名,每次载运的人员陆、海军各为二分之一。6 F" j: n, l1 t" q7 ?
    2.基斯卡岛的上船行动,需在夜间迅速进行。如有敌人来袭,应开炮射击,施放烟幕,以阻击敌人袭扰;与此同时,潜艇亦应停止作业,竭尽全力去攻击敌人。
  p# N, `0 r! H: @) E+ j( U0 J    3.潜艇进出锚地(港口)的时间及航道要能随机应变,以避免遭到敌人伏击。
& v9 R; C/ |6 O9 n    4.潜艇在往返途中,要以积极袭击敌人舰队及其运输船为手段,来竭力破坏它的交通线和削弱其实力。' _7 @; L# t0 q# N# J
    6月2日,第1潜艇战队司令官古宇田乘“平安丸”到达幌筵,负责指挥北方部队所属的各潜艇。6月3日,古宇遵照前述的有关命令,提出具体实施要领(内容从略)。8 h$ e  W0 s7 o% F
    此后,潜艇部队指挥官又就前往基斯卡岛的航渡等有关事宜作了些规定。例如:, j- r5 F2 E% C, P: {" U/ p0 N
    1.无线电静默。为了隐蔽撤退企图,潜艇应竭力保持无线电静默,仅在搜索中发现敌情时,可从速发报。
6 R! A! e# m2 m+ H    2.潜艇如在预定时问的两小时以内还未进港,则停止当日进港,当夜等候下达次日进港指示。1 v+ T" m& l3 k0 y; h
    截止6月10日,驻守基斯卡岛的人员为:陆军2429名(其中文职人员9名),海军3210名(其中文职人员1160名),共计5639名(其中文职人员1169名); I% Q! c& g6 P, U, c% Z
    (一)雾中作战! a$ l" {4 P5 @/ n" K* d' F9 O) w2 Z
    增加上述潜艇后,北方部队所属潜艇兵力为:
# \9 {3 O8 r1 N" Z- j2 ~) u- |    第1潜艇战队司令部
6 Z2 ~0 K& G& T( W    “伊-31”号、“伊-34”号、“伊-35”号,“伊-9”号、“伊-24”号及“伊-21”号潜艇;& N) m9 m: Q3 R; b8 ^+ T0 {  ]% g
    第7潜艇队(“伊-2”号和“伊-7”号潜艇);
1 g- ^# b! N8 _1 e    第12潜艇队(“伊-169”号、“伊-171”号、“伊-175”号)及“伊-36”号潜艇;
' M; H* F3 U( y; c- z  x% N6 M0 K' w  u    第19潜艇队(“伊-156”号、“伊-157”号)及“伊-155”号潜艇;/ g1 v3 D# U% o! m& l
    上述15艘潜艇中,“伊-31”号已经下落不明,“伊-35”号受伤后返回本土,只有13艘潜艇参加了撤退作战。" b! k2 D7 Q6 {; g  n" R- x
    5月27日,“伊-7”号潜艇进入基斯卡港,载运60人返航。从此以后,就开始使用潜艇实施“开”号作战(第一期作战)。基斯卡岛一带的敌情如下:“美太平洋舰艇部队及飞机,常对基斯卡岛进行侦察,并进行极其严密的监视,特别是美机经常利用雾霭的间隙前来袭击,美巡逻舰艇使用雷达及声纳捕捉雾中向基斯卡岛进行补给和实施‘开’号运输的潜艇,并借助于雷达进行准确的射击,甚至对潜入水中的潜艇使用一种平头弹进行射击,使日潜艇在基斯卡岛周围的活动倍加困难。以君斯坦丁港等地为基地的盟军舰艇部队时常在附近游弋,进行侦察,肆意炮击,竭力使基斯卡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来,潜艇的撤退作战就越来越困难了。
# f! r2 }2 q: K+ W0 y1 ]    预定6月13日及14日到达基斯卡岛的“伊-24”号及“伊-9”号潜艇下落不明,“伊-21”号潜艇11日在雾中遭到炮击。此外,美军派出驱逐舰,从11日开始在基斯卡岛附近进行反潜巡逻。. J) Q; I! I- q8 A( N4 F% R) @
    鉴于上述情况,为了查明当面的敌情,北方部队潜艇指挥官于17日21时30分发布如下命令:
3 p% K: D* c1 _    “‘伊-153’号、‘伊-2’号及‘伊-175’号潜艇后退到各约定水域.立即报告基斯卡岛附近的敌情,尔后待命。‘伊-7’号、‘伊-36’号、‘伊-169’号及‘伊-34”号潜艇在未接到其他通知前,暂在原地待命。”9 h- g  l5 V! I/ h" k7 f) q
    各潜艇的具体待命地点虽不清楚,但据估计,都离开了基斯卡岛。可是,基斯卡岛上的形势已很吃紧,潜艇部队古宇司令官于18日命令各潜艇继续运输。
  e+ h& p5 R( `5 w3 c    然而,“伊-7”号潜艇21日行至七夕湾时,在浓雾中被敌方炮火击伤,不能潜航,22日经抢修后起航,准备前往横须贺,但因遭到敌巡逻舰艇的炮击,又在基斯卡港南水道二子岩搁浅。至此,潜艇部队指挥官才放弃使用潜艇运送人员的打算,22日19时45分命令“伊-34”号、“伊-169”号及“伊-171”号潜艇返回幌筵,仅令“伊-36”号潜艇继续实施输送。实际上,“伊-36”号也未完成这项任务。5 n' J2 w" k: a) Q5 b1 N4 J3 I& m# Z/ r
    北方部队指挥官也于23日下令,停止使用潜艇实施“开”号作战。这样,第一期作战就告一段落。在这一期作战中,取得的战果如下。) R- t- ?& x$ ~1 ~
    撤回人员(括号内为各潜艇记录的累计数):5 {8 {6 W! ~; \2 S$ `2 t: r7 G0 Z
    海军308名(299名);陆军58名(55名);文职人员506名(466名),共计872名(820名)。: K: z; j; k; M! p, L1 c
    送往基斯卡岛的物资:* T; ]7 k0 c$ |8 i& n
    武器弹药125吨;粮食106吨;共计231吨。6 T# C5 k1 u- z# y* \- ]2 U
    各潜艇执行输送任务的情况如表五所示(停泊点均为基斯卡湾和七夕湾)。; d! `# j6 v1 S) E) u# ^

1 J6 q. ]! Y4 m8 Y    注:含武器、弹药和粮食。5 y+ C' [; [( |& \
    (二)“伊-7”号潜艇战斗到底
/ u% A  s& ~4 X" T: |( M    “伊-7”号潜艇完成2次输送任务后,6月15日从幌筵出航,进行第3次输送。17日夜,遵照潜艇部队指挥官的通知,在原地待命。后来,接到20日卸载的命令,但因这天雾大而未能进港。
! U( c# O! C6 Y; ^  z" ?% {) H3 C    21日1时,从水下向七夕湾(基斯卡岛东南的锚地)接近,14时30分发现七夕角后浮出水面,准备进入锚地。然而,15时在锚地南约1海里处突然遇到炮击,指挥塔中弹,倾刻之间司令玉木留次郎上校和艇长长井胜彦少校等全被炸死。潜艇因破损而无法下潜,军衔最高的军官关口六郎上尉立即担任指挥,在旭角枪滩,以便进行抢修。# S( R* b- I2 m+ A( k0 f3 s8 M+ I
    后来,与陆军部队取得联系,修好了排水用的高低压管路,将主水柜的水(抢滩时几乎注满了水)排出后离浅,开往七夕湾。3 l. L% U1 H. ?' y" J) ?
    22日傍晚,抢修完毕。主机虽能正常运转,但指挥舱有70公分和40公分的破洞,因而无法潜航。' m4 R: D7 @$ U8 y/ w
    是日20时,在关口六郎上尉指挥下驶离七夕湾,开往横须贺,出港后不久,又与美国的巡逻舰只遭遇。“伊-7”号一面与敌进行炮战一面后退,企图撤回七夕湾。但接连3次中弹,关口六郎上尉和机电长等战死。幸存的指挥军官只有枪炮长新藤尚南中尉一人。新藤继续指挥潜艇进行炮战,23时许“伊-7”号在二子岩搁浅。枪炮长在报告中写道:1 w$ A  O7 y* M  z
    “6月25日(应为22日——译注)开始执行‘伊-7”号艇长职务。- m& N2 H8 x! V
    “20时驶离七夕湾前往横须贺,为了能在与敌遭遇时进行炮战,则以230°航向和前进二的速度航进,21时25分,进至贝卡阵地以南约10海里水域,在浓雾中与3艘以上的敌舰(舰型不详)遭遇,双方开始炮战。
* E. M! ]' e5 W: p8 }    “第一次炮战从21时25分开始,持续约10分钟,21时25分潜艇突然遭到炮击,根据发炮的火光判断,敌舰正从我前方和左、右舷逼近。我艇立即以最大航速急驰,并以主炮和机枪全力进行抗击。21时30分,舰桥及指挥室中弹数发,関口上尉等多人阵亡或负伤,决定撤回基斯卡岛,逆转为45°航向。后又进行炮战。尽管舰桥及指挥室已被炸坏,但主机完好,备用舵岗能使用,且无漏水之处。$ c8 w  q1 E, R1 {: f4 p$ A
    “第二次炮战从21时45分开始,持续约20分钟。21时45分被敌包围,敌舰在距我约2000米处开始射击,我艇立即应战,击中敌舰多发炮弹,我艇也连续中弹,多次起火,开始漏水,艇体倾斜,已有多人阵亡和负伤。
9 ~0 y5 ], ~9 k; m8 J' e    “第三次炮战从22时25分开始,持续约15分钟。敌舰暂时退却,但22时25分又从艇尾方向大约4000米的距离开炮,一直追到很近的距离,我艇被击中,开始漏水,倾斜加剧,因此,决定开到基斯卡岛抢滩。22时40分,敌舰被击退。$ R# f( V/ {1 o
    “23时,艇体左倾50°,渐渐开始下沉,搁浅于基斯卡岛南水道二子岩。”7 p! x+ Y) b; {+ F8 z
    “伊-7”号潜艇的幸存者,准尉以上军官5人,士兵38人。死者中有准尉以上军官8人,士兵79人。这场同美国巡逻舰只的战斗,两天中都有1艘“莫纳亨”级驱逐舰参加。
* O, y2 u: m0 O
) \- |0 [( \1 z! H图11  “伊-7”号的战斗经过示意图(1943年6月21日-22日)
7 m" @9 H" y3 I8 @' Y/ T  {/ ~    (三)第二期作战$ m6 B" Y0 |) g1 n1 s* [
    使用潜艇分批撤离,对于驻防基斯卡岛的陆海军部队,都有严重困难。因此,岛上的守备部队强烈要求一次撤完。于是,第5舰队司令部研究了由水面舰艇部队(以第1驱逐舰战队为主)实施撤退的方案。6月23日,北方部队指挥官下令停止使用潜艇撤退的“开”号作战,内定由水面舰艇部队执行撤退任务。
) t9 G$ ?# N: h+ B! S+ @$ {    第1驱逐舰战队司令官木村指挥撤退部队(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于7月7日从幌筵出航。可是,由于没有可供利用的战机,只好把Z日(7月11日)向后推延,直到15日,木村不得不放弃这次行动,返回幌筵。) E$ ?* M( C7 j
    第一次撤退行动失败后,北方部队指挥官乘“多摩”号轻巡洋舰亲自指挥驱逐舰编队(Z日8时30分以前,一直随该编队一起行动)。7月22日从幌筵出航,29日,得以突防的驱逐舰编队进入基斯卡湾,陆、海军守备部队上舰后出港,7月31日及8月1日回到幌筵。第二次撤退取得了成功。
" t7 I9 @' C8 N2 G    参加第一次撤退行动的13艘潜艇,损失了3艘:“伊-7”号、“伊-9”号及“伊-24”号。第19潜艇队及“伊-155”号潜艇,6月28日以后,不再由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直接指挥,而归还原建制(吴镇守府部队)。6月5日,“吕-104”号和“吕-105”号潜艇编入北方部队,在东南线作战的“伊-5”号和“伊-6”号潜艇也于5月31日返回原部队,因此,参加第二次撤退的潜艇为11艘。5 ^9 a+ z6 p: X3 S; d
    在第二次撤退行动中,“吕-104”号和“吕-105”号潜艇在A巡逻线(东经170°、北纬58°附近)担任巡逻警戒,其他潜艇在基斯卡岛附近海域配合驱逐舰编队的行动。第一次行动后,留下了一部分潜艇在阿留申群岛的几个要地附近进行破交战。由于撤退业已告成,各潜艇则于8月2日至4月先后返回幌筵。# M) s* }4 w5 F6 Q3 F5 s/ j
    在“开”号作战中,日本的潜艇几乎一直是在雾中行动的,没有雷达是个致命的弱点。
- @% {, i! r+ L: J8 h; W9 d    7月18日,“伊-34”号潜艇返回先遣部队,“吕-104”号和“吕-105”号潜艇调离北方部队。“开”号作战结束后,第1潜艇战队司令部、第12潜艇队、“伊-21”号和“伊-36”号潜艇,均返回原部队,北方部队就只有第7潜艇队(“伊-2”号、“伊-5”号和“伊-6”号艇)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第三节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

一、节节后退                            二、先遣部队的作战
$ z) T* M) b: C; g    三、东南潜艇部队的作战
, I- r( j" i& A3 q                          
: k; n, b& i9 w6 U6 G第三节  所罗门群岛攻防战
! d& I7 T# f$ C/ V/ N
/ R# I% z6 N( T8 W% Q
4 _! X. y3 y0 }$ l7 B" [2 a. s1 T8 I6 z2 |  M# {8 x
    一、节节后退
4 c4 g% d8 |% u' K2 D# u    1943年6月30日,盟军在中所罗门群岛的伦多瓦岛以及萨拉莫阿以南的纳索湾登陆,在东南线再次发动反攻。
( H6 m3 G7 @+ Q7 s; C' g    在中所罗门群岛,围绕日军在新乔治亚岛西部建立的蒙达航空基地,持续进行激烈的争夺,直到10月上旬日军从科隆班加拉岛及韦拉拉韦岛撤退才告结束。盟军乘胜前进,12月1日又在布干维尔岛中部的塔罗基纳角登陆,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 I5 o5 V& W# _. s! g# L
    新几内亚东部的日军,虽竭力奋战但难以阻止盟军的攻势,终于在9月中旬撤出莱城和萨拉莫阿。9月下旬在芬什哈芬又展开了争夺战。! u$ D- _' h0 u
    盟军控制了北所罗门群岛及丹皮尔海峡后,除对腊包尔实施包围使其孤立无援外,还于11月21日在吉尔伯特群岛的塔拉瓦和马金岛登陆,开始从中太平洋发动进攻。
' j  R" f$ _+ j1 `# B4 n    在此期间,联合舰队于8月15日下达了第三阶段作战命令。这一阶段的作战方针是,将当前的主要作战方向放在东南线,而在其他方向迅速作好迎击的准备,以便协同陆军反击来袭之敌,确保各要地的安全。此迎击作战称为“Z”号作战。9 y3 G9 }  U" E. u' u
    第三阶段作战赋予先遣部队的任务与过去无大变化,仍然是:1.袭击敌舰队;2.破坏海上交通线;3.监视敌人并进行侦察。. ~1 _/ _' c: l7 o7 y
    9月底,大本营提出建立绝对国防圈,即加强千岛群岛、北海道、小笠原群岛、加罗林群岛中西部、新几内亚西部和缅甸一带地域的防卫,进而加强马绍尔群岛的防务。
# r6 B" w* z0 N5 S  D8 [6 {- Y    先遣部队1943年7月1日的兵力区分及编入各部队的潜艇兵力编成情况如下:* h* v! g9 h, A5 v3 x
    先遣部队
" z( Z3 L, ?( w1 C    第1潜艇部队直属,兵力为第2潜艇队(“伊-17”号、“伊-19”号、“伊-25”号、“伊-26”号艇)和“伊-11”号、“伊-16”号、“伊-20”号、“伊-32”号、“伊-35”号潜艇。- N: ^6 ?# H4 {6 p; y3 ^$ N
    第3潜艇部队由第3潜艇战队司令指挥,兵力为“伊-168”号、“伊-174”号、“伊-176”号潜艇和第22潜艇队(“伊-177”号、“伊-178”号、“伊-180”号潜艇)。
) x- g9 n2 Z9 h    第8潜艇部队由第8潜艇战队司令指挥,兵力为“伊-8”号、“伊-10”号潜艇和第14潜艇队(“伊-27”号、“伊-29”号、“伊-37”号艇)。
' t' L4 x( {) N4 Q    东南方面舰队3 ^, b& |, X0 M. i. a* J
    第7潜艇部队由第7潜艇战队司令指挥,兵力为第7潜艇战队和“伊-38”号潜艇。
+ J, D% w, S* u2 g, e8 w6 r* X    北方部队! @7 O5 U. v: [9 k5 h6 H) H
    潜艇部队由第1潜艇战队司令指挥,兵力为“伊-9”号、“伊-21”号、“伊-24”号、“伊-31”号、“伊-34”号、“伊-36”号、“伊-169”号、“伊-171”号、“伊-175”号潜艇和第7潜艇队(“伊-2”号、“伊-5”号、“伊-6”号、“伊-7”号艇)。! V1 {. V1 b) Z
    西南方面舰队
! D% ^: I8 W) A& K    潜艇部队由第30潜艇队司令指挥,兵力为第30潜艇队(“伊-162”号、“伊-165”号、“伊-166”号艇)。
: r2 C# b6 W& a4 e, L( b) g; n: |) ]    第1舰队% H, ~0 a  ~3 V; L
    兵力为第11潜艇战队。
8 ^. c; R' B! U+ t- c    第11潜艇战队,负责为新造的潜艇或正在大修的潜艇训练艇员,是一支进行入伍训练的部队。1942年8月31日,由吴镇守府所属的潜艇战队编成,在这里的入伍训练约进行3个月。吴潜艇战队于1943年4月1日列为非战时编制,改为第11潜艇战队,隶属于第1舰队,仍然担任这项训练任务。后于同年11月25日,第11潜艇战队又调离第1舰队,编入第6舰队。因此,在先遣部队的序列表中,就有第11潜艇战队的建制。  e7 |9 M5 r9 y
|723 × 528
( B; a  ?- G7 y; M* P# c# P
+ [3 `' h* C7 D6 w) z图12  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附近
$ o% Q) s3 G6 E# d" J    7月29日,因从基斯卡岛撤退成功,除第7潜艇队外,其他潜艇均分批归还原建创,大致情况如下。7 x" U9 h7 n/ ~' Z
    归还第1潜艇部队的有“伊-34”号、“伊-21”号和“伊-36”号艇。$ `$ _% H8 {+ a* K1 o( w
    归还第3潜艇部队的有“伊-169”号、“伊-171”号和“伊-175”号艇。
" m! f: W; u# n* i+ D! G" D    此外,还有“伊-9”号、“伊-24”号、“伊-31”号和“伊-178”号潜艇由于战损而未能归建。: Z# y3 m2 r8 X7 H6 ^
    编入东南方面舰队的潜艇,截止7月1日,只有“伊-38”号一艘潜艇。后来,决定增加到6艘,但“伊-168”号潜艇在前往腊包尔的途中,下落不明。
2 L  g! w) Q; E! q8 K1 p. b5 b. Z    此后,“伊-176”号于7月11日,“伊-168”号、“伊-177”号、“伊-180”号于7月20日,“伊-32”号、“伊-174”号于8月6日,“伊-30”号、“吕-35”号于7月20日,“伊-182”号于8月10日,先后从第11潜艇战队调入第6舰队,第1潜艇部队拥有14艘潜艇,而第3潜艇部队只剩3艘潜艇。3 F% m- @8 }$ H  |* O
1 ]- T6 o! r4 ~' k1 x& U
二、先遣部队的作战" n& Z$ c! ^, h/ O2 \$ B4 \
    (一)南太平洋的破交战
5 {0 d. z8 P; L- z9 {    如前所述,因盟军进攻伦多瓦岛,从澳大利亚海域回到新乔治亚岛一带的“伊-177”号和“伊-180”号潜艇,在此地进行为时不长的巡逻后,返回腊包尔,编入东南方面舰队。在此期间,“伊-180”号还救起了在科隆班加拉湾夜战(7月22日)中沉没的“神通”号落水船员21人。
$ Q6 w- Q4 M* R3 u0 T/ ?; p- j    6月上旬前返回特鲁克的乙潜艇部队,改为第1潜艇部队。先遣部队指挥官将“伊-11”号潜艇编入第1潜艇部队,命令它同第2潜艇队的4艘潜艇,前往所罗门群岛以南,以及斐济群岛和新赫布里底一带海域作战。“伊-26”号于6月14日,“伊-11”号和“伊-19”号于7月上旬,“伊-17”号和“伊-25”号于7月25日,先后从特鲁克出航。0 m) D) u3 c3 i0 \! O
    7月4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派出携带飞机的潜艇,对斐济群岛和圣埃斯皮里图岛等地进行侦察。各潜艇分担的侦察海域如下:
& t) m* M. P2 d; [% R* Z    “伊-25”号和“伊-26”号在圣埃斯皮里图岛
, v7 l$ z' G( j    “伊-17”号在圣克鲁斯群岛4 X. b+ F& o9 ~, G: H, Q0 F
    “伊-19”号在斐济群岛
1 {+ w! [8 x$ A    “伊-11”号在新喀里多尼亚
6 d3 t' y8 k( e0 O- k    “伊-19”号潜艇对圣埃斯皮里图岛的卢甘维尔湾、斐济的楠迪锚地及劳撒拉港,“伊-1”号艇对努美阿(2次),“伊-17”号对圣埃斯皮里图岛,“伊-25”号艇对卢甘维尔湾,分别进行了侦察,发现各处都有航空母舰和战列舰等大型舰只。多数潜艇于8月中旬至9月中旬之间返回特鲁克,但“伊-17”号和“伊-25”号潜艇未能返航(“伊-11”号和“伊-26”号返回本土)。7 O: ]2 w: A! T% f# {/ X
    这次作战中,“伊-11”号潜艇击伤敌方轻巡洋舰“霍巴特”号及1艘运输船(7176吨),“伊-19”号击沉1艘运输船(7176吨)。“伊-39”号、“吕-35”号、“伊-20”号和“伊-182”号潜艇,是8月中旬从特鲁克出航的,前往新赫布里底一带作战。“伊-39”号艇9月27日返回特鲁克,其他3艘潜艇遇难。此次作战,“伊-20”号艇击伤敌方运输船1艘(10872吨),“伊-39”号艇击沉敌方运输船1艘(1280吨)。
# {1 v1 r7 ^+ {4 e7 j    第1潜艇部队的作战,取得的战绩甚小,损失却很大,9艘潜艇中就有5艘未能返回。9月15日,取消第3潜艇战队的建制,其所属潜艇由第6舰队直接指挥,这时第1潜艇部队的兵力概况如下。
$ ?* ^7 z  w7 j" g! @    出海作战的有“伊-39”号(9月27日返回特鲁克)、“伊-32”号(9月中旬从腊包尔出航)、“伊-181”号(9月7日从特鲁克出航)和“伊-36”号(9月8日从横须贺出航)。
0 E+ ]* e6 n# t    停泊在特鲁克的有“伊-11”号和“伊-19”号。+ S7 y0 `5 d: F5 K8 @2 @. |
    9月份到达特鲁克的有“伊-21”号、“伊-171”号、“伊-175”号和“吕-36”号。$ M, r# k3 @* [
    在本土的有“伊-16”号、“伊-26”号、“伊-35”号和“伊-169”号。
; {2 T( A' Y+ L+ q5 m$ ?- W' E" I3 _! l    “伊-181”号艇部署在新赫布里底群岛一带,“伊-32”号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附近。10月上旬,先遣部队指挥官将“伊-32”号艇调往新赫布里底方向,并派“伊-21”号(9月25日出航,10月8日对苏瓦进行航空侦察后,按此令行动)、“吕-36”号(9月24日出航)和“伊-171”号(10月7日出航)等潜艇去加强这一地区作战兵力。+ ^  J2 n; W* L- q4 y
    10月9日,在夏威夷海域活动的“伊-36”号潜艇报告,发现敌护航运输队。因此,派出“伊-21”号、“伊-32”号和“伊-171”号潜艇前去截击(详情后述)。“伊-181”号及“吕-36”号潜艇,10月20日和21日返回特鲁克,在此期间,未获战果。
0 H+ x1 ?3 b  `4 ?( n* R    (二)“伊-36”号潜艇对夏威夷的侦察
2 A4 i5 ]) |! A  O- i9 _# {! _0 _    8月中旬,美军大批兵力向夏威夷方向集结,从无线电侦听中得知,似乎正在准备下一步的作战。8月18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命令先遣部队对夏威夷进行侦察,遂指定“伊-36”号潜艇前去执行这项任务。' q1 R- N4 ]; Q$ z9 y" Q$ a
    “伊-36”号潜艇与艇载飞机进行合练后,9月8日从横须贺出航。拟于9月20日前后利用月夜进行航空侦察,为此,需先到达尼豪岛西南海域待机。后因考爱岛至尼豪岛一带的雷达警戒很严,“伊-36”号无法行动,则试图从夏威夷岛方向实施侦察。27日,转移到夏威夷岛附近,这里的雷达警戒同样很严,遂不得不放弃侦察。; y1 o: Y9 D& s3 a4 P
    10月11日,先遣部队指挥官收到报告上述情况的电报后,于13日发布下述命令:* n5 `+ e0 N6 G0 q+ ^; D
    1.就当前战局而言,侦察敌主要基地珍珠港,对于指导全盘作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酌情选择雷达难以发挥作用、且以陆岸作背影的地点为飞机的起落点,以便潜艇能在飞机起落时只作最短时间的浮起,而飞机返航时,迅速收回飞行员即可,放弃飞机。作好上述种种准备后,务须在最近月光较亮的期间实施侦察。3 e! i+ p5 K" D6 S( G- Q' c* P# B
    2.完成侦察后,尽速详报敌情。
0 K+ ~7 e6 r4 Y    稻叶通宗艇长决定使飞机从远离海岸的水域起飞。但是,潜艇所载的侦察机是小型的,从看不见岛岸的大海上起飞,就难以返回潜艇了。不过,要从敌人雷达网之外起飞,也只好采用这种方法。* Y$ _: s5 s% {" n9 ^) }  x
    这架侦察机计划从远离岛岸的大海起飞后,低空接敌,以适当高度进行侦察后,向西撤离,从瓦胡岛西端转向南飞,并规定向南转向时发出一声“G”字信号。" x4 \/ s& h% u
    10月17日夜,这架小型侦察机(由大森和富永二位飞行准尉驾驶)顺利地对珍珠港进行了侦察,虽然发出了“G”字信号,但却未能返回。该侦察机离艇的位置,距珍珠港120海里,方位190°。
6 j2 P5 f  d1 L' N) T  c    侦察机在返航途中报告了侦察结果,“伊-36”号潜艇于18日转报如下:
2 b/ d- [- s. s0 b; g. D0 b    “对珍珠港航空侦察战斗要报之一。据侦察机无线电报告,10月17日19时港内停有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17艘。”
0 E* n+ h+ A' a, [) e3 C( D0 w    为了表彰大森和富永三位飞行员的卓越功勋,上级决定各晋升两级军衔。
+ }3 V9 |7 d: P  {' C* W! c    (三)东太平洋的作战0 d! n: W& v$ r( |
    “伊-36”号潜艇于19日,即在发出夏威夷侦察报击的次日,在距珍珠港300海里,方位122°海域发现—支敌方运输船队(大型油船6艘)。该运输船队约以210°航向、10节航速航进。先遣部队指挥官接到上述报告后,命令“伊-36”号潜艇进行跟踪,并将活动于新赫布里底群岛—带的“伊-171”号、“伊-21”号和“伊-32”号潜艇编成乙潜艇部队(指挥官为第12潜艇队司令),令其在夏威夷和斐济之间的海域截击敌人(“伊-21”号潜艇19日对苏瓦侦察后开始执行此令)。
4 D6 }: L* U9 k% |, y4 m- k    后因未再得到有关这一运输船队的情报,先遣部队指挥官便于26日下令解散乙潜艇部队,各艇单独行动。5 M0 }, R/ k6 C8 O0 I
    “伊-36”号潜艇于11月1日对坎顿岛进行了炮击(发射13发炮弹),“伊-171”号艇前往夏威夷海域活动,这两艘潜艇都于11月中旬返回特鲁克。“伊-21”艇在斐济群岛一带实施破交战,击沉运输船1艘(6711吨),“伊-32”号对帕果-帕果进行了侦察,后两艘潜艇都在11月12日返航。
% i  Z  @; i) |9 m    10月6、7日,美特混编队袭击了威克岛,美军在这一地区的行动,使日军感到忧虑。10月16日,发现美军来袭的征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下令按“丙”号作战第5方案行动(在联合舰队的截击作战要领中,将内南洋方向的作战称为“丙”号作战,并将其分为第1至第7方案)。遵此命令,先遣部队必须将尽可能多的潜艇部署在丁展开线上.8 k5 e( `+ [# m! S
    先遣部队指挥官将停于特鲁克岛的“伊-19”号、“伊-35”号、“伊-169”号、“伊-175”号和“吕-37”号潜艇编成甲潜艇部队(指挥官为第2潜队司令),并令其迅速前往威克岛东北的丁展开线迎敌。各艇都于17日前从特鲁克出击。但是,美军并未来袭威克岛,先遣部队指挥官便于21日下令,除留“吕-37”号艇在丁展开线继续警戒外,其余潜艇前往夏威夷海域活动。. n/ x7 q, k' [8 y+ u9 l2 |0 @
    这几艘潜艇,除“伊-19”号先去夸贾林岛进行飞行训练和补给之外,其余均于11月上旬直接驶抵珍珠港以西300海里(555公里)海域。后因未发现敌情,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又于11月13日向先遣部队下达如下命令:将大部分潜艇集中用于南太平洋,以切断敌军对所罗门群岛的增援,并实施侦察,将其余潜艇部署在澳大利亚以东及夏威夷一带,以袭击敌舰队,并担任侦察任务。0 Q5 {: D6 C9 t5 ?4 [2 l3 C
    遵照联合舰队的命令,先遣部队指挥官将所属潜艇的行动作了如下安排:3 N" t. Z/ B' ~9 R
    “伊-19”号于本月月明期间对珍珠港进行侦察。
% s5 u3 i% D' f. I    “吕-37”号、“伊-169”号和“伊-175”号返回特鲁克岛。
$ Q0 e" s' R. W4 r5 G    “伊-35”号经坎顿岛、富纳富提岛附近,进入圣埃斯皮里图岛西北海域,去袭击敌舰船。
9 n' c  \. v; d! s; Q    “吕-37”号于11月中旬回到特鲁克岛,“伊-19”号于17日夜对珍珠港进行了侦察,发现港内停有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各1艘。
/ t( v% I# U0 p) K1 ^( ?5 t6 |    这样,除“吕-37”号外的其余4艘潜艇,以及“伊-21”号和“伊-32”号潜艇,在执行任务或在返航途中正赶上美军来攻吉尔伯特群岛。此外,从腊包尔返回特鲁克岛的“伊-176”号潜艇,还于11月16日在特鲁克岛以南击沉美国潜艇1艘。
" Z- M' `. ^) G. M. f# I4 C/ S# P% e) d* k
三、东南潜艇部队的作战
/ [5 o# s5 N1 Y. B) p1 f    如前所述,自6月30日盟军在伦多瓦岛登陆,到10月中旬以前,美日两军一直在中所罗门群岛进行攻守战。
/ T. q4 Y- i% ^+ e. Y4 v    11月1日从塔罗基纳角登陆的盟军,在当地修建航空基地,从空中加强了对腊包尔的作战。
. m; ]  U+ g" ]    在新几内亚东部,日军9月中旬从莱城及萨拉莫阿撤退,12月中旬又放弃了芬什哈芬。盟军在新不列颠岛西部的马尔库斯角登陆后,控制了丹皮尔海峡。这样一来,别说新几内亚东部,就连布因、布喀岛等曾很得力的前进基地,日军也必须使用潜艇进行运输。
2 N4 w9 W; ~  C    东南潜艇部队指挥官使用小型潜艇进行截击作战,派遣“伊-121”号、“伊-122”号潜艇(8月中旬以前)及第6舰队等兵力为新几内亚东部以及其他地区进行运输。可到后来,由于形势的需要,自11月中旬起,连小型潜艇也得担当运输任务,东南潜艇部队几乎全力以赴地从事运输了。9 A9 r1 h/ n% R4 v) {7 j3 G
    (一)小型潜艇的截击作战0 \7 r& v  _  R9 T3 y
    由于盟军在伦多瓦岛登陆,东南潜艇部队指挥官命令停于腊包尔的“吕-100”号、“吕-106”号和“吕-107”号潜艇前去布兰奇海峡(在新乔治亚岛与伦多瓦岛之间)作战,同时命令正在海上活动的“吕-101”号和“吕-103”号潜艇返回腊包尔。
, F8 z* |8 T8 n! _" v6 c" P/ \. i    “吕-100”号艇在潜航中触礁。“吕-106”号于7月12日击沉1艘坦克登陆舰,7月下旬回到腊包尔。“吕-107”号未能返回。! ^1 s' t, z  f0 F- R" k, U$ L8 c
    8月20日,以“吕-100”号、“吕-101”号、“吕-103”号、“吕-104”号、“吕-105”号和“吕-106”号潜艇编成第51潜艇队。9月1日又将“吕-108”号和“吕-109”号潜艇编入该队。在北太平洋作战的“吕-104”号、“吕-105”号与新编入的“吕-108”号、“吕-109”号潜艇均在9月抵达腊包尔。) N0 x5 D7 l4 t4 S
    “吕-100”号潜艇曾被深弹炸伤,修理时留有后遗症。该艇在“伊”号作战期间去瓜岛东南海域活动时,电罗经发生故障,磁罗经也不可靠,根本无法辨别航向,决定返回基地。该艇昼间潜航时将舵稳定在中央位置,任其航进。夜晚浮起,靠天体测定舰位(认准某颗合乎需要的星,下令“向××星航进”即可)。数日后,用这种盲人摸路的办法回到了腊包尔。
" u4 ^: W2 N# [" @5 Z    在怎样使用小型潜艇的问题上,潜艇艇长们与司令部持有不同的意见。6月间,在东南舰队司令部召开的研究会上,曾有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盟军在夜间使用雷达进行观察,使日军无法对付。因此我(本文作者——编者注)建议说:“对于夜间观察能力处于劣势的我军,若在月夜作战,则敌我条件优势相当。在所罗门群岛一带,有月之夜,天气较好,无月之夜,多有暴风雨,能见度很差。应将小型潜艇集中用于有月之夜。”
5 S: a6 f& N- U0 i) q    与此相反,东南舰队司令部则认为:“1艘潜艇就能对敌形成威协。因此,必须经常派出1艘潜艇深入敌方海域。”
/ o9 [( D5 t, Q" I. T# V    第7潜艇战队司令部对此没有发表意见。结果,我们的主张未能得以通过。
) c1 @- s' g. y. ~' y2 Z7 R! W    这种主张的正确性,后来被“吕-101”号潜艇证明了。1943年7月12日夜,“吕-101”号在库拉湾(新乔治亚岛与科隆班加拉岛之间的海湾)巡逻时,突然遭到炮击,一发炮弹击中舰桥,值更军官德川原—上尉当即阵亡。虽然该艇速潜,摆脱了危险,但是暗夜作战对日潜艇毕竟是不利的。7 a' y  r2 h: c! N' Y
    1943年9月下旬,我调离“吕-100”号潜艇,从腊包尔飞回本土。大金久男艇长继续指挥该艇在所罗门群岛一带作战。“吕-100”号潜艇于1943年11月下旬在布因(布干维尔鸟)附近触雷沉没。7 p% D9 f, i  _( ~+ \; V
    10月以前,各潜艇主要是在中所罗门群岛一带袭击敌舰船;10月以后,便在瓜岛附近突施破交作战,或在新几内亚方向进行截击作战。此外,还为遭到围困的前进基地担任运输等项任务。各潜艇的某些作战概况如下:
& G, {& R+ @. Y* `    “吕-103”号艇7月21日出航,在伦多瓦岛一带作战,28日后断绝消息。' n6 [7 n+ ^4 p* c1 J7 m9 L' i% E
    “吕-101”号艇9月10日出航,在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一带袭击敌舰船,未能返回。
3 y( e' `, b; r' {( {# |; r    “吕-108”号艇9月20日出航,在芬什哈芬一带作战,10月3日击沉敌方驱逐舰1艘。" r) x, l1 W% S) Z5 `
    (二)潜艇输送
: P7 e1 V6 t* c3 {% R1 r' w; Q: z    1943年7月初,参与向莱城运输的潜艇有“伊-38”号、“伊-121”号和“伊-122”号,7月中、下旬增加了“伊-176”号、“伊-177”号和“伊-180”号,8月又增加了“伊-174”号。“伊-168”号也被编入东南部队,7月25日离开特鲁克岛,在开进途中失踪。8月15日,“伊-121”号和“伊-122”号潜艇被调离第7潜艇战队,编入吴镇守府部队,9月1日向吴港返航。( f& F' m6 p4 r; H* S- _, f
    各潜艇执行运输任务的概况如下:
5 s* C9 T' m# A1 V7 l    “伊-121”号7月7日、27日、28日,8月3日、20日向莱城运输。, U  H* U5 C& {$ G+ \
    “伊-122”号7月2日、9日,8月10日向莱城运输。
8 h. Q# [5 |# \8 ~# o. `    “伊-38”号7月2日至12日在库拉湾作战,尔后于7月19日、26日,8月1日、8日、30日向莱城运输,8月17日向科隆班加拉岛运输。
: E4 ?, X( r' ?* u5 ?    “伊-176”号艇7月23日,8月6日、12日、22日、29日向莱城运输。
7 N* p. K" y! t# ^( {" Z    “伊-177”号8月9日、24日向莱城运输。  O8 w& B; t1 b' R0 _1 b# u
    “伊-180”号8月4日向莱城运输,8月10日回到特鲁克进行修理。3 c. s% j5 I  M5 n6 V
    “伊-174”号8月17日、26日向莱城运输。
: \' ?  c2 s+ I# O3 Z: u    此外,“伊-180”号艇于8月6日调离东南线部队,归还第3潜艇队建制,9月10日再次编入东南线部队。
; f, U; A% `' D6 u. h# W! u    9月中从事运输的潜艇有“伊-38”号、“伊-174”号、“伊-176”号、“伊-177”号和“伊-180”号5艘。10月中作如下变动:4 H5 g+ r- j' N% i& }
    10月11日,“伊-174”号的任务改由“伊-16”艇担负;
1 B9 w4 A% x# d, i" `: k& `    10月25日,“伊-180”号艇的任务改由“伊-6”号艇担负;
% p2 E7 K: L9 f    10月底,“伊-176”号艇归还先遣部队,11月上旬,“伊-38”号、“伊-177”号、“伊-16”号及“伊-6”号等4艘潜艇编入东南线部队。* `. Z2 j2 j# C" N8 q7 R
    在新几内亚东部,驻守莱城的日军9月15日撤退;盟军9月23日从芬什哈芬以北登陆,防守该地的日军10月1日转移;10月16日开始反击,但到12月19日不得不放弃芬什哈芬。" x7 M9 [  I- Q- O
    随着战局的变化,潜艇还需向莱城、芬什哈芬、西奥等地,以及新不列颠岛西部的苏尔密或北所罗门群岛运输。除小型潜艇外,其余潜艇的运输概况如下。
/ b+ q6 T  w) S5 |: n& Q2 S" X# ^) ]    “伊-38”号艇,9月12日向布因,27日向苏尔密,10月5日、17日及25日向苏尔密,10月31日及11月7日向西奥、19日向苏尔密,25日向西奥运输。
, F; O' c6 Y; p1 R( T    “伊-176”号艇,9月6日向莱城,17日和10月1日向芬什哈芬,12日、19日和30日向西奥运输。
; A! G# G, n+ k    “伊-177”号艇,9月3日向莱城运输;12日到达莱城卸载地点时,发现附近有敌方鱼雷艇,接78人上艇并卸下所载物资后返回。24日向芬什哈芬运输,后于10月4日、16日、21日、28日,11月4日、21日、22日向西奥运输,11月24日又救起“夕雾”号驱逐舰的279名落水舰员(该舰向布喀运输后返航时与美舰交战沉没)。
' L  [; F  L9 f. O3 t9 _, ^    “伊-180”号艇,9月19日、29日向芬什哈芬,10月7日向西奥运输,12日遭敌方飞机轰炸,并被弹片炸伤,无法潜航,21日返回特鲁克。
1 ]4 |2 s3 c2 M$ `    “伊-174”号艇,9月2日、9日向莱城,21日向芬什哈芬,10月9日、11日向西奥运输。" U4 b) [3 t+ M6 H1 \
    “伊-16”号艇,10月17日、25日,11月2日、9日、20日及27日向西奥运输。
+ d/ |- C' t( }5 o, s3 |+ M    “伊-6”号艇,11月16日向西奥运输。
( q" b7 s2 ?8 e    “伊-38”号潜艇,12月份完成2次运输任务,该艇自5月18日来到腊包尔后一共完成23次运输任务。* G. J# w  V6 t1 J& d, f
    前面已经提过,10月以后小型潜艇也参加了运输。其运输概况如下:
0 ~. z  p; U3 C/ C" H" R    “吕-100”号艇,11月23日出航向布因运输,25日在布因湾北口触雷沉没。
. F7 u7 {* x( i! a* i    “吕-104”号艇,10月25日出航向苏尔密运输。
1 E& ^, h- c* y$ p2 q: M    “吕-105”号艇,10月22日,11月6日及17日三次出航向苏尔密运输。$ i$ P9 y& q$ [/ }) f
    “吕-108”号艇,10月23日及11月20日两次出航,向苏尔密运输。3 E8 _# [) M0 K& D% G3 a
    “吕-109”号艇,10月13日出航向苏尔密运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灌水真累 哇哇哇哇哇哇哇.............
真好,真好,真是好,全部下载后再慢慢看.
偶是二战迷  你的资料挺详细的  偶会慢慢看的
十分详细,慢慢读了。
:kiss:

图找不到!

繁,没对比,看起来不明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