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收复宜昌!
& g! s3 I% _1 a+ k6 _
" _1 W$ |) A- B7 S7 N- D+ n 驻扎宜昌的日军第11军主力开往常德方向,意图策应华中派遣军主力对长沙方向的作战,对长衡地区国军形成钳形攻势,而在宜昌仅驻留1个混成旅团防守。
* }' F9 A2 L( W
- t, N9 T, g1 h, K5 ]1 W, s 国军趁此命已退守老河口山区的宋肯堂第26集团军转身反攻宜昌。第26集团军乃6战区头等主力部队,下辖多达6个军,战力1500,面对防守的日军1个混成旅团本已占有优势,又恰逢日军另派1个混成旅团过河增援,国军趁势先行击退日军增援的部队,继而再接再厉拿下宜昌,此役共计重创日军两个混成旅团,歼敌5000余人,取得大陆战场首胜!
: g1 f, V/ e5 g$ }- B" M( ^* V; ]/ e; I, \& L$ v" S
至此,长沙会战北路日第11军主力第13、第34师团等部补给线已被切断,被6战区部队前后包夹,滞留于常德以北地区,进退失据。! f, @4 f* P/ s6 T( z$ ]
! y# N ^6 V0 `4 u+ {- q7 X
7 J' J( A3 E; z1 Q7 }$ I8 C; [; r3 E% J
在 宜昌 (83,48) 的地面战% f/ R. ^$ X. @0 U
8 [6 J* o! `+ P" S/ R日军 突击 攻击/ V, C, _$ c% J& q
2 k; U9 z8 z5 M8 X4 H5 ?进攻兵力 5536 人, 38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396
5 O' C+ L/ l) r4 @' E
0 g/ s- W* e8 M; f' d; O防守兵力 42571 人, 273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1436
- T% I% ?& x: _! z; N1 @6 G
# ~- Z# w" X$ Z0 y5 W-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10
7 K" r4 c' J6 q( K- a , M4 R- c) D) o% A; I( i j+ Q& K
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288
+ F l: j) P& R$ B6 [$ K7 C7 J t) D8 \) r- d7 a0 E' A4 @
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28
# X! |" s2 u( w* u3 n/ l
( V5 w: n0 j- D$ Q) R4 j战斗修正
6 j2 Y: b3 a, G6 [' Z( S7 Y防守方: 经验(-)
) ?5 ^1 F2 K f' w. f进攻方: 突击(+)- x( H4 a5 B) A' X
2 l, l! z0 `: [/ j! I5 A6 A* N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K( }+ `0 w. H; {4 B% h
1192 人伤亡7 H8 Q" ^" W! G& c s, L. s2 x- H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53个伤残* R3 y2 u/ v2 A. b5 V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71个伤残1 X* s3 I& S3 r$ A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2个伤残
1 v I' g- w K0 z ; M5 c- b8 T, l
" d! A& [- g2 W; c2 T! P/ F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H7 N O! G, Z# S0 D5 v
97 人伤亡
1 B2 l& g$ ~' v: l4 n- |6 S1 P- f 战斗班组: 0个被歼, 6个伤残5 D9 n2 F# J0 W( |, ?9 h, ]; {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11个伤残4 w9 ?( s N6 C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0个伤残
; I- [) ^6 r" V' [! o. H B 2 @7 \, r6 G) t- n& ^$ A7 F! j
c4 N8 n% {: Z6 J5 W# |+ E攻方部队:" Z8 `- T! y, z& G1 i% f
第14独立混成旅团 ; \$ {" R, u" Q+ B% B; U* G
第20独立混成旅团 4 _! l# |0 E/ z
% p& }6 P! E, h$ A; K- T守方部队:
! l4 r5 L' ?( _! u; J' S5 o 国民革命军第68军
& R7 y3 q( Q9 u; K 国民革命军第32军 % A- f$ S |/ C2 |# i
国民革命军第45军 - G t3 u7 f1 Q3 P2 O4 X
国民革命军第2军 ' Y. @, z% @$ F
国民革命军第67军 % Y! i- P" N0 s8 X/ |
国民革命军第75军
7 U+ o7 L" c: j, Q. A+ B 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
: G r8 s" B4 R' h' C1 H4 Y, X9 g% u2 h% K
* q1 D% Y* }9 v c! a" j4 N( h
0 C: Z7 @7 N* s5 n( k
在 宜昌 (83,48) 的地面战1 W6 E4 ~" Y/ J* d0 Y( W1 d
, l3 y0 E$ s8 E5 n, O5 P
盟军 突击 攻击
0 s! G! f% A5 A( @! w) ^6 [& Q ' R6 M! D# D6 d* ?) B- d$ E. s
进攻兵力 41675 人, 273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1430
+ [5 \3 M4 F1 m : i4 g, z$ B% |! k) l
防守兵力 10464 人, 76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335/ p5 M) N; v; s
8 J4 P5 n; L9 k4 ~) S3 Q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2775
, E9 W. Y# E9 Y; i$ L( F& { % t" a9 c/ l% h# j; x5 v- ]3 ]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201
1 I$ X0 v9 O3 m& H ! Z, d- k9 t& R2 @* `
盟军 攻击优势: 13 比 1 (工事等级 3级) - V3 ?& W2 ]. I: l* e+ x9 q
% m" q5 I, S5 C% X, |盟军 部队占领了 宜昌 !!!' R$ Q: j& ^2 |
0 p; q: ~, _ {- k
战斗修正
6 y5 H! {' A0 V" c' x防守方: 工事(+), 混乱度(-), 准备度(-), 经验(-)
! c( _* H9 [7 o进攻方: 突击(+)+ z* s$ X% U5 H& ~6 E% g
( m. \/ K0 I( w/ U5 ^) A1 N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l7 l" @. J: ?' R* }' q
4204 人伤亡
# d q7 l) k- t2 r& B( A 战斗班组: 115个被歼, 31个伤残 X2 W- y! [6 k' c" L7 T
非战斗人员班组: 118个被歼, 33个伤残
* e$ N4 n, U. Q 工兵班组: 20个被歼, 0个伤残3 F( K+ ^/ t. p* z' d. e
损失18门火炮 (18门被击毁,0门失去战斗力)- J: y, C9 X: ?5 t" F. k
2支部队撤退
" i0 u$ J T( B( w
k) z) [& x" O" }) r: { . C: b) r- x7 e( B! O' e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1 T9 {6 b8 `/ N1 V* F, Q( ~& H
1136 人伤亡
( c- l' v3 _* |3 ~ 战斗班组: 1个被歼, 95个伤残
9 _2 J; E% F- O 非战斗人员班组: 8个被歼, 64个伤残. e" m: D! z" I$ d s& D, v, d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2个伤残; K9 I, W$ y+ v
: j% U/ K0 F- P5 } V* N! P
" d0 X- _9 }$ z9 |: s7 @- ^* k+ E h被击败的日军部队正在撤退!( `6 d6 _* h: N
4 T! t) h, x k5 d7 p, e: t攻方部队:5 V& m, g! {7 b! E7 e* [# G
国民革命军第67军
1 k' D) m; y$ z K/ j 国民革命军第2军
4 Y; K! T$ ~5 r% k( i$ W 国民革命军第68军 ! U5 ~$ E9 g2 O% Z5 ]
国民革命军第32军 ' r1 x1 U8 x: ~ S4 L ~
国民革命军第45军
: O' `" N7 V/ w 国民革命军第75军 % ]$ c9 f1 Y0 P7 A3 A* j& C$ k
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
) I% ]) s/ S5 ~7 S( q 8 K2 l, H8 s8 B
守方部队:( Q5 d1 `) J- c+ ~$ Z1 |
第14独立混成旅团 ; E2 ^$ B& u* w3 a
第20独立混成旅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