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月型:( Z- V! @) ^ h7 {4 w
1940年7月秋月型1号舰开工了。2 L- O; q4 g3 Q9 g& i
另一边,美海军作为防空专用建造的首艘防空巡亚特兰大型的1号舰开工是1940年4月。2 u8 ` I& M4 E9 D4 F* |
如果说有关“开始建造防空专用舰”是意外的话,在日美间也只差3个月。不能说有逊色。+ }$ j v- F- D# A' Z
但是,亚特兰大型1号舰是在1941年12月竣工的,参加了中途岛海战以后的诸海战,秋月型1号舰延迟到1942年6月竣工,只能参加南太平洋海战以后的海战((而且南太平洋海战时,1号舰由于前一天的空袭损伤,只有2号舰参加)。
2 D& {3 k' V/ |. X1 }秋月型的建造计划是从1938年开始的,当初要求是排水量4000t、装备高射炮8门的“直卫舰”。
* g, A$ ^7 f: T [# ~# _& s5 x这就成为秋月型的原型。向“直卫舰”增加了4门鱼雷发射管(相反的是速度和续航力减少),把类别变更成驱逐舰后,翌年的④计划决定建造6艘。- K1 ^! p( s0 P5 O$ q
这个④计划还要建造装甲空母大凤。# N; w- C# k c1 k! c( Y
那么以这个6艘护卫的空母是存在几艘的呢?/ Q9 q2 k9 K" {1 ]% R
开战时有大型空母6艘,算上大凤、龙骧、瑞凤、龙凤、祥凤、隼鹰、飞鹰共计13艘 (由于凤翔过于小型除外,大鹰型3艘由于过于低速除外,千岁型由于直到中途岛海战败北作为水上机母舰及甲标的母舰使用除外)。4 @2 ^+ m6 J5 N- J1 |; }: P: C2 x
6艘秋月型护卫13艘空母数不足之事不去讨论。7 U% I" w& o+ Q Y% {
因而与开战一起制定的0急计划决定追加建造秋月型10艘。
2 H6 p1 |. D: \; q$ l9 D+ w4 ]0急计划还追加了空母云龙。2 Y* ~1 o( ~+ X7 H! u) m
空母是14艘、秋月型16艘。
7 s% ~4 n; f p- k$ e如果认为这14艘空母中的轻空母和商船改装空母不需要秋月型,1个航空战队的2艘空母就有4艘秋月型随伴。
& a# o n6 J$ Y: d战史丛书「中途岛海战」137页写道“在当时日本海军没有以3艘空母编成航空战队的思想。”因为日本海军的驱逐队基本1队以4艘编成,所以大型空母1个战队(2艘)和秋月型1个驱逐队(4艘)组成4个部队是合适地。配合与战舰部队、巡洋舰部队使之联合运用之事,也许不是开战当初日本海军考虑的空母直卫基本构想。
5 T# ]3 K" w$ j! I5 Q但是这个构脆不堪一击的瓦解了。
' x4 n O- Q& Q5 n- T. c原来,⑤计划空母3艘,秋月型16艘。如果完成这个计划,日本海军的空母战力有空母17艘(大型空母11艘),秋月型32艘,所以全部的航空战队都有1个秋月型驱逐队,就能编成8个(推测大凤和⑤计划的2艘装甲空母一起编成了日本海军第一支由3艘组成的航空战队)空母机动部队。! ]+ y6 r: L; Z
但是⑤计划由于中途岛海战的败北,迅速变更为空母18艘(当初是20艘,因为信浓改装成空母所以削减2艘)、秋月型23艘的改⑤计划
9 z" a; B8 L( [2 V9 ?1 I改⑤计划上述的新造空母18艘之外又加上决定改装成空母的信浓、千岁、千代田、伊吹,除去到现在为止沉没的祥凤、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的话,空母数31艘(单大型空母23艘)及秋月型39艘。/ z( G/ e1 c4 f5 G# u
改⑤计划中新造空母的最终舰竣工预定为1948年9月,遥遥无期,推测秋月型在改⑤计划结束前也将追加。
, p D' u8 y3 O$ U, R+ c把31艘空母和39艘秋月型放在一起来看,无法实现“日本海军构想的空母机动部队实像”。" L9 ]' t3 ^% E4 B0 b7 ^# `
“日本海军考虑过1艘空母搭配几艘秋月型吗?”考虑⑤计划完成时的空母1艘秋月型2艘(如果轻空母除外3艘弱?)不这么妥当。
$ s0 z$ }1 h) O0 a2 G, a8 }
) u' D. Y+ J2 h关于防空轮形阵:$ H! K9 V7 n( R6 ~) o" F
装备高射炮的护卫舰为了保护空母,在其外周采取“轮形阵”是合理的。( h' p( N7 X6 x; K
空母在单纵阵,并在其左右单纵阵配置护卫舰的3列纵阵的想法,从指挥管制上的看,在航空战中并不乐观。
3 N6 H- [ J8 W/ ^3 ~' }重要的是轮形阵中心的空母和包围外周的护卫舰的距离。- u6 V* B* J* F
如果过于靠近,容易撞擦;外周的长度越短,构成轮形阵的舰艇数就少了。
( v' f) g# t# G6 v; A/ C5 J6 D) A1 h说到原因护卫舰艇为了避免撞擦,不得不拉开距离。
- f3 O; t& Y9 [1 H8 K" T3 o+ B那么到外周为止,怎样的距离才合适呢?2 E9 L$ x5 Z& t9 b! r, b1 J
首先,护卫舰的高射炮无法击落袭击空母的敌机,就变得毫无意义。# T- t' _( ]( s# t5 S
其次,高射炮的射程:98式10厘米65口径炮19500m,89式12.7厘米40口径炮9400m,美军的12.7厘米38口径炮是11340m。如果“碰到目标附近”的话,更加短的89式12.7厘米40口径炮的情况,最大有效射程为6000m(军事研究另册「海军机动部队」83页)。
0 E+ h2 ]7 T' A9 K, d# k6 g要说「空母正上方只要能发射1发就行了」,半径6000m的轮形阵可以是可以,但无法提供充分的防空火网。
' ]" ]- u! U' q( h5 v( j4 k8 v实际怎样?5 Z% n1 p; [+ e% m
珊瑚海海战时,瑞鹤和护卫舰相隔了4000m,翔鹤和护卫舰8000m。
s! K* E) k% f3 g预定的基本阵形是2000m,但阵形随意被拉大了。
& }0 r$ y5 e- h, _( A另一边,美军的轮形阵到外周好象是1800~2600m。) @! y9 p: T' @. t% C7 M' z, J% _, ]
还有,中途岛海战时美军选择的轮形阵是1500m(军事研究「海军机动部队」110页)。
% m" Y# {( Y! S6 @) I2 E0 I! Q莱特湾海战时第3舰队(小泽部队)使用的轮队形是2队构成的W型(象眼镜般的形状),到外周为止的距离是1500~2500m(战史丛书56卷404页)。1 v2 U- {" g, u. N3 r
由此可以推测最有效的轮形阵半径是1500~2000m。
8 N2 d5 `% r: d |: N1942年2月第2航空战队的山口少将提交给联合舰队司令部的意见书(参照横谷英晓著「马里亚纳海战」59页),意见书中要求新建12艘大型空母(苍龙以上)和50艘对空护卫舰,与已存在的6艘空母算在一起,提案编成各6艘的3个航空舰队。
/ E! L6 E* V) Y根据这个提案,因为16艘护卫舰包围6艘空母,到外周为止的半径是2000m的轮形阵,护卫舰艇间的距离约为750m——稍微挤了点。
6 S# {% {; k3 @7 K但因为他在中途岛海战战死,此后制定的改⑤计划,并没有实现这个提案。
( Y* {# {. k' D9 T' U3 j# T接下来看一下航空雷击和防空轮形阵的关系。2 {! N# L5 U' }4 A" i @4 \
通常,雷击机从出发开始直至距离目标约10000m,以紧密的编队飞行。4 E+ K) e" D3 x4 D" T% ]
采取紧密编队的原因是指挥官能掌握列机。. `3 U% h d$ c6 h
为了得到良好的视野,就要取得较高的高度。
* j2 A8 d* x8 I0 G% \ p! L& c8 w此后,到目标约10000m前变化为横阵的数编队的突击队形,并降低飞行高度。) n8 O3 N5 P( P4 @7 O: c6 p
以横阵一齐向所定的目标投雷,是雷击战的学说。但为了变换队形,开始的时刻也要有一定的高度。3 j1 \0 Q! I+ ?6 q3 i
之后,朝着目标贴着海面低空飞行,在约1000m处投下鱼雷。
' |. `: k8 Y4 E" b当然,雷击瞄准的是命中范围大的船体侧面。
0 u1 A8 N* q6 j7 }+ m: t因而鱼雷的方向和目标的方向成对角线。( g& Z& W3 z. W3 G9 p2 F! \
因此,鱼雷以61km/h (33节,即美军的MK13鱼雷:日本海军的91式鱼雷改3是42节)的速度奔向目标,“目标要是停止状态”约1分命中。+ a6 N; Y+ U" p* R& x& R
但要是目标移动的话,必须在投雷时预测目标方向和鱼雷方向交叉的未来位置。# w- w( c# A/ S
鱼雷投下时一旦太深,而且距离目标又过近,容易从舰底穿过。
$ G2 u" v* f" X2 l' `+ [2 B3 y/ r假设TBF1(时速404km/h)从侧面雷击了以50km/h(27节)航行的目标(大和)。& e7 g4 Y& i+ l: X, a( E
在方格绘图纸上画一下的话,很容易判断出可以命中的投下位置范围。& _# N1 |, [$ w7 M2 K
那么投弹后,雷击机径直飞行的话,要从目标的哪里通过呢?
: L7 P- A1 M3 `% ]- E2 i$ F当然,飞机比目标快。
' [# W( b2 ^. G+ f: z因而对移动中的目标,飞机的雷击都是以‘横穿目标舰前的形式“,不会通过目标的正上方。
0 X0 H" s6 }4 l4 r因此,“从目标看到的雷击机位置是‘自己前面再过去一点’,而不是向横向移动的线”。
+ m2 y5 p. a6 Z/ U5 w. s目标方面的高射炮是对这个方向进行射击的。 g# L; u9 t5 L# u
来验证轮形阵的哪艘舰只有哪些高射炮能射击吧。; y! y1 v- i, [% M, I; d9 G7 A9 L
雷击机的紧密编队从目标10000m前变为突击队形之事前面已经描述了,高射炮的有效射程大概也是10000m。
~& M7 M' L S$ j1 \% ?+ A% t总之从队形变换时开始射击,因为这个时候还高度还没降低,不会妨碍我方舰的炮火射击。
" N# n! n1 ]- C* Y! E接着完成队形变化改为低空飞行后,虽然妨碍了中央的我方舰射击,但由于目标舰与雷击机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所有雷击机总是挡住我方舰的事是不存在的”。
3 R% y) ^1 q3 y$ \. V# w, ?* V5 ~菊水作战时的第2舰队防空轮形阵是以大和为中心,半径2000m的距离以9艘护卫舰包围的。
* i3 u% M$ k) l8 W4 o" F9 ?因为是半径2000m,圆周长是约12000m。7 `1 X; @( V" G# W
用9艘等分,约1300m。) z8 u; d! i. \( V; r* p
因为护卫舰以约1300m的间隔航行,假设护卫舰是秋月型(全长134m),被挡住地部分只是十分之一,而可以开炮的海面部分为十分之九。
3 P' O P' I+ K6 E$ R v由于雷击机的位置是“向横向移动的线”。位置总是在变化。
. j+ D1 S* ?/ W, c3 i(因为是圆的,即便不是向横向移动的线,对在中央的大和而言,也是会形成被挡住部分)2 C3 ]: _' s6 Y x
防空轮形阵与御神舆的互相挽臂不同,有很大的空隙,在轮形阵的反对象限的舰艇用高射炮射击雷击机的机会还是有的。' c6 q4 N% `. w
(在游戏画面上,显得过于密集,这只是游戏效果的问题而已)
) z# A0 p! T0 } l* W$ a2 a$ w) [9 S, ` f* V1 v
关于98式10厘米65口径高射炮
- B6 p' x8 f* b5 l. j想在最后时叙述关于秋月型装备的高射炮。
. l% d6 v3 k" s这个炮一般地被称为「划时代的优秀高射炮」。
! X; V6 r9 [+ f4 M& {高初速、长射程,发射速度每分15发(世界的舰船212号及日本驱逐舰史)~19发(军舰机械图鉴「日本的驱逐舰」),不容置疑。
5 s! H2 l. E. b( M- [1 b但因为这个是小口径炮,弹头重量小到13kg。8 A' v! k9 x& o3 U9 q9 r
另一方面,日本海军的89式12.7厘米40口径高射炮(松型装备))的弹头重量是23kg,美海军的12.7厘米38口径高射炮的弹头重量是24.5kg。% k$ N) g# g0 S& E' y
如果高射炮的原理是「使用限时信管或VT信管,在飞机附近使爆炸的弹片击破飞机」的话,弹头重量差距直接关系到能力差距。5 j; w$ J2 h7 Z
顺便一提,美海军下定决心对Worcester型采用15.2厘米两用炮,这个也是主要原因(世界的舰船375号103页)。' l5 t y+ q3 y4 K. L5 `5 f! c
射程(及初速)和弹量,究竟哪方面出色的高射炮是杰作高射炮?" d! B; j8 U6 B! p
美军也并不满足短射程的12.7厘米38口径高射炮。
, M- ?% T/ p; o+ V$ \$ Z除了上述的15.2厘米两用炮以外,第2次世界大战末期建造(战后竣工)的中途岛型航空母舰和未完成就结束的蒙大拿型战列舰装备了长射程的12.7厘米54口径炮(弹头重量31.8kg)。
: R- k& r, g. O+ y美军高射炮长射程化的理由是相对于「大战前半的飞机直到接近目标舰船附近才攻击的话,即使是短射程也不是个问题」,后期存在这样的原因「由于火箭和诱导技术的进化,飞机开始具备了远距离对舰攻击力」(世界的舰船532号186页)。
, h( N& D* W1 q0 X1 z; O那么日本的情况怎样?0 r4 r! o0 [4 E* T( `2 j
北泽法隆元1佐(历任护卫舰的炮术长)对我叙说的是「由于长射程化,提前射击开始时间,目的是多1发射向目标」。& i& S9 B# z& x0 p" D6 f
还有学者认为,作为小口径化的理由是「以弹头轻量化来提高装填速度」。
3 k' ^6 x4 B5 H1 p6 M2 }6 |' `要把每1发的弹头重量扩大吗?
0 \& ~0 L& O- K" V- l长射程化能增加射弹数,那小口径化也能增加发射速度吗?$ q6 F$ N; P5 c: i8 h
如果没有弹片效果,追求直接命中的话,无视弹头重量差,小口径化也是一个方策。" ^& p! y( W! W! D. T) L
作为没有VT信管的日本,说短射程、轻弹头重量的人说不定认为这是「效率好的高射炮」。7 ^, {6 N P" b$ s
但我认为「98式10厘米65口径高射炮是划时代的高射炮」,我想「89式12.7厘米40口径高射炮和美军的12.7厘米38口径高射炮也是弹头重量大的实用的高射炮」。+ {( k4 Z+ a8 _$ P# h! `
此外生产效率低和初速快,炮身寿命短也被认为是98式10厘米65口径高射炮的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