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秋月级驱逐舰

帝国凶盾
日本二战秋月级驱逐舰全剖析


设计背景

    一战以后,飞机在海战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水面舰艇也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空中威胁。1935年,英国皇家海军将一战末期建造的2艘轻巡洋舰改装成为C级防空巡洋舰,拆除主炮,以防空火炮为其主要武器装备,这揭开了防空巡洋舰登上历史舞台的序幕。1936年以后,英国和美国开始设计新型防空巡洋舰,并付诸建造。
    1937年,一直深切关注世界海军动向的日本海军也开始着手研究防空巡洋舰这一新船型,并提出了护卫航空母舰的防空军舰的设想。海军军令部要求这种军舰具备强大的防空火力、良好的耐波性、相对较高的航速、长距离的续航能力,以跟上航母编队的需要。要达到这些要求,舰型必须大型化,至少是轻巡洋舰的级别。在考虑到建造费用、建造数量、船体和动力设备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军令部认为如果采用轻巡洋舰的标准,舰型和设备就复杂得多,居住空间也要扩大,因此采取驱逐舰大型化是相对可行的方案。次年,军令部对防空直接护卫舰(日语中汉字原文简化字体为“防空直卫舰”,因此在翻译中作忠实于原文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指标:航速35节,续航力10000海里/18节,4座双联装100毫米65倍口径高射炮。此外,还提出:(1)具备良好的耐波性;(2)装备失事飞机救难使用的摩托艇;(3)安装反潜武器,包括投放装置和可发射远距离深水炸弹的反潜深弹炮。随后有几个概略的方案提交供军方选择,虽然是驱逐舰,但是日本海军在非公开场合称呼新舰型为“直卫舰”。
    然而,军令部提出的设计指标很快遭到军内人士的质疑。在当时日本的航空战队中,通常都编有一支驱逐舰编队,其主要任务就是编队反潜和救援落水飞行员。虽然当时的日本改造了一些旧驱逐舰,但是还是难于适应装备高速航母的航空战队的需求,因此军方要求在该防空军舰设计指标中要考虑到这些因素。而新船型指标中航速、续航力和耐波性都还不错,惟独反潜能力的要求显得很模糊,于是要求增设反潜武器,强化反潜能力。此外,由于日本人一贯重视驱逐舰的鱼雷攻击能力,因此强烈要求加装鱼雷武器。
    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对各案进行了检讨后认为,如果要满足军令部和各方的要求,该军舰的标准排水量将达到3700吨,公试排水量5000吨的规模。按照日本军方的意见,考虑到作战的需要,列入航空战队的该防空舰不可能是单艘,如果再在此基础上计算战斗伤损,那么在一支航空战队内防空舰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保证完成护航任务。对当时日本来说,建造这样一批军舰无论资金还是生产能力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舰政本部要求降低设计指标。最后,经过修正的设计指标为:航速33节,续航力8000海里/18节,标准排水量控制在3000吨以内。这个排水量超过了“夕张”号轻巡洋舰的2890吨,但是低于天龙级轻巡洋舰建造时的3210吨。同时,舰体结构和防御模式都与驱逐舰一致。1939年,这种防空舰被正式归入驱逐舰一类,称为乙型驱逐舰。
    同时,在方案修改中,军令部考虑到驱逐舰在作战使用中的多用途性(一专多能),也为了减轻财政和建造负担(省得再多建造一种驱逐舰),顺应了先前加装鱼雷武器的要求。但是在设计中发现,如果要按舰队驱逐舰的标准安装24联装发射管的话,舰体就必须扩大,而主机和锅炉也就必须增大输出功率,因此选取了一种折衷方案——安装14联装发射管和1套鱼雷再装填装置。这样既满足了鱼雷携带量的需要,又保持了设计数据基本不变。19394月,代号为F51的乙型驱逐舰计划正式定案。


基本设计


    秋月级驱逐舰采取耐波性较佳的长艏楼船型,全长134.26米,最大舰宽11.58米,吃水4.15米,设计标准排水量2700吨。其舰艏水线以下呈圆滑曲线向舰底过渡,而舰底部分延伸到尾部呈大弧度过渡。后者与阳炎级、朝潮级不同,倒与初春级、白露级有几分相似。
    秋月级装备九八式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4座,前后各两座,背负式设置。由于前部高大炮塔的设置导致秋月级的舰桥建造得很高。舰桥顶部后面安装有高射炮指挥仪的三脚支柱,而在罗经舰桥上面的露天式舰桥是防空指挥所所在地。   
    该级是日本海军驱逐舰中唯一一级采用单烟囱设计的,由于三台锅炉使用一个烟囱,烟道合流,因此烟囱基部显得特别大。其高大的舰桥和烟囱在舰体中部连接成一整体,形成一种独特的外观。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是成功的,极大地方便了武器装备的设置,并使船身上层建筑显得简洁精悍。此外,烟囱侧面开有一些吸气孔。烟囱两侧则放置救生艇各两艘,包括一艘9米长的手划小艇和一艘9米长的内火艇(即自带动力的小艇)。
    烟囱后部是机关炮台,安装有九六式25毫米双联装机关炮2座,两舷各一座(原计划安装的是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机关炮,不知为什么实际安装的是双联装的,不过也有很多资料误会它安装的是三联装的,在计算防空火炮门数时出现偏差)。机关炮台中央设置2米高角测距仪,为25毫米机关炮指示目标数据。机关炮台后部还有1座九二式四型四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著名的九三式氧气鱼雷。发射管背后左侧甲板室内为再装填设备,除鱼雷管中携带4条鱼雷外,再装填设备中还储备4条鱼雷。
    舰尾甲板上安装有深水炸弹装置,包括三型投放台和九四式深水炸弹抛射机。前者在舰尾端左右两侧各有三座(其中2座人工投放,4座机械投放);后者则在尾部甲板中部前后各设一座。总共可携带54枚深水炸弹。此外,该级还装备九三式水中探信仪,用于寻找水下目标。该水中探信仪装备多型潜艇和驱逐舰,但在战争中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这直接影响到该级的反潜能力,这点在后面还将提到)。
    与一般轻巡洋舰比起来,秋月级可算得上是重武装了。改进后的夕张号满载排水4377吨,其武器装备的重量才334.3吨。而秋月级满载排水量3878吨,武器装备重量竟达到447吨!此外,该级武器装备重量占公试排水量的12.7%,与阳炎型驱逐舰的14.2%相比,有了明显的降低。这是因为著名的“友鹤事件”的教训,在设计中尽力避免突出战斗力而忽视稳定性的结果。
    从外观而言,秋月级的上层配置与夕张号轻巡洋舰类似(以至于在瓜岛水域第一次发现秋月级驱逐舰的美军都将其误判为夕张级轻巡洋舰的后继型)。但是秋月级毕竟是驱逐舰,与轻巡洋舰最大的区别就是在防御方面,轻巡洋舰有防御装甲,而秋月级没有。
1

评分次数

  • 飞龙

动力设备
   
    秋月级的主机和锅炉采用阳炎级驱逐舰上一样的设备(当时阳炎级的动力设备是日本最先进的),但是主机减速装置为全新的设计。锅炉为3台舰本式重油专烧水管锅炉,高压蒸汽管线内部全部使用昂贵的紫铜材料,保证锅炉使用质量。因此锅炉蒸汽压力达到30公斤/平方厘米,蒸汽温度达350度(这两个数据是日本驱逐舰实用型锅炉数据最高值),而单位燃料消耗值仅为特型驱逐舰的78.5%。低燃料消耗值保证了该级大续航力的要求,根据日方资料显示,理论上以18节航行时可达8000海里,但是实测结果居然超出了理论值,在18节的航速下达到9000海里(“秋月”号的测试数据达到了9062海里/18节)。
    该级的锅炉房为前后两座,前锅炉房安装两台,后锅炉房安装一台。相对于阳炎型一个锅炉房一台锅炉的模式,这样的安排节约了舰体空间,减少了排水量。
    秋月级的主机为舰本式蒸汽轮机,包括高、中、低压蒸汽轮机各两台,双轴推进,输出功率52000马力,保证了最大航速达到33节。为了减轻中弹造成的损伤,主机室也被分为前后两座,前主机室安装是左舷推进主机,后主机室安装的是右舷推进主机。

九八式高射炮

    秋月级装备的九八式100毫米双联装高射炮专门为舰队防空而设计,是八九式12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的后继型,1935年开始开发,1938年定型。它有两种样式,一种是开放式炮塔,另一种是密闭式炮塔,秋月级装备的是后者。密闭式炮塔的回旋部分重33.4吨(其中炮架全重24.2吨),该重量超过了八九式127毫米高炮回旋部分12.9吨的重量。由于炮塔重量偏大,为了防止军舰重心上移,首尾两座炮塔坐圈安装时低于甲板线(近乎半埋)。九八式高炮采取水平锁栓式尾栓,其装填为半自动机械完成,弹药从下部弹药库中由倾斜式扬弹机送入上部炮塔,再由半自动机械装填装置送入炮膛。此外,该炮有人工装填架,当机械出现故障时,可由人力完成装填。
    九八式高射炮最大的特色就是身管长,威力大。它的身管长度达到65倍口径,弹丸重13公斤,药包重量 27.15公斤,炮口初速达到惊人的1000米/秒,远远超过八九式127毫米高射炮的720米/秒。其火炮俯仰角从+90到-10度,最大射程14000米,与八九式高射炮的13200米相近,但是最大射高达到11000米,远远超过八九式高射炮的8100米。其射速达到15发/分(也有数据表明,以90度仰角射击时最大可达19-20发/分),也在八九式高射炮的14发分之上。其炮塔回旋速度达到10度40分/秒,火炮仰俯速度16度/秒,明显比回旋速度7度/秒,仰俯速度12度/秒的八九式高射炮反应要快,这对于防空作战而言意义重大,可以缩短应战的时间,在单位时间内应付更多的目标。然而长身管火炮虽然威力很大,但是由此也带来身管磨损增大,寿命减短的问题。八九式高射炮身管寿命达到1000发,而该炮就降低到350发,因此身管更换频繁。此外,该炮还有一个缺点。其优异的性能是建立在复杂的机械构造之上的,因此制造周期长,不易大批量生产。以八九式高射炮为参照对象,从1940年到终战,八九式高射炮总共生产了916门,而同时期九八式高射炮的生产量仅169门。
    该炮除装备秋月级之外还装备“大凤”号航空母舰和“大淀”号轻巡洋舰(装备以上两种军舰的是开放式炮塔结构)。大和改型计划中也准备使用该炮(密闭式炮塔)。
    高炮射击指挥装置为九四式射击指挥仪,在舰桥顶部三脚柱后方和后樯三脚柱后方两个地方各安置一部,分别指挥前后两个高炮群,射击空中和水面目标。该射击指挥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4.5米高角测距仪和方位盘照准装置一体化装置,一部分是舰内防空指挥所里的计算装置和射击盘。

建造和改进
   
    秋月级在1939年的第四次军备充实计划中计划建造6艘,随即在1941年的紧急追加计划中又追加10艘,到了1942年的改五战时舰船补充建造计划,准备再建造23艘。但是由于太平洋战争局势迅速恶化,除了最初的6艘和紧急追加计划中的7艘以外,其他建造计划都被取消,而紧急追加计划的最后一艘“满月”号刚开工就停止建造,因此实际完工的秋月级驱逐舰仅12艘。
    建成的12艘秋月级也并非完全一样,通常前7艘被称为秋月级,从第8艘“冬月”号开始被称为冬月级(F53计划),未完工的“满月”号被称为满月级。由于笔者资料缺乏,暂不知满月级的细节,而冬月级与秋月级主要的差异在建造时即安装21号对空雷达;后部九四式高射指挥仪被拆除,加装1座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机关炮;后部增装2座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机关炮;舰艏水线下原圆滑过渡曲线改为平直线。
    为了加强防空火力和探测能力,秋月级诸舰在后来都进行了改装。1942年11月-12月,“秋月”号在大修中增加了2座九六式三联装25毫米防空炮。次年,秋月级其他船只也将安装的25毫米防空炮增至13门(在此有些资料认为是加装到15门,笔者认为15门有误,很有可能是研究者误把最初的两座九六式双联装机关炮当作了三联装,因为后面所引资料来源相同,因此相关数据相应减去2)。1944年6月后,日本海军又大规模给军舰加装25毫米防空炮,秋月级上的25毫米炮数量增加不一,在27-49门之间(亦有资料表明“宵月”号的25毫米机关炮总数曾达54门之多)。此外,部分舰只还曾经加装12.7毫米高射机枪4挺。
    1943年7-10月,“秋月”号首先加装21号对空雷达,随即其他同级舰也开始安装。后来,为加强对海对空探测能力,部分军舰还加装了13号对空雷达和22号对海雷达(第一艘安装22号雷达的是“春月”号)。此外,由于九三式探信仪使用效果不佳(这点在潜艇部队中也是这么认为),因而加装了九三式水中听音机。
参加战斗

    1942年6月,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后,秋月级首舰“秋月”号加入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初,“秋月”号确实如设计的那样,成为航空母舰部队的护航防空舰。它一直掩护在北太平洋水域活动的“瑞鹤”号航母。8月20日,随着瓜岛战局的开端,“秋月”号奉命南下,虽然它在编制上列入机动舰队,但是由于25日才抵达,错过了马莱塔海战。随后,瓜岛局势恶化,“秋月”号开始负担输送任务(为舰队防空设计的驱逐舰用来当运输船,真是大材小用!)。9月29日,从特鲁克单独开往肖特兰岛的“秋月”号取得了该级首批战果——100毫米九八式高射炮击落了两架B-17型轰炸机。当时它遭遇到7架B-17的袭击,其中1架的战果得到了确认。当天,“秋月”号在抵达布干维尔岛时,首次被美军侦察飞机拍摄。由于超大的舰体,使得美军照片判读人员将其误判为轻巡洋舰。
    随着秋月级不断服役,参加的战斗也逐渐增多。1942年10月,“秋月”号和新服役的“照月”号加入了机动部队,正式开始承担航母舰队防空任务,并参加了圣克鲁斯大海战。当时“秋月”号担任“翔鹤”号和“瑞鹤”号的护卫舰,“照月”号担任“瑞凤”号的护卫舰(在海战开始时,“照月”号曾经作为前卫舰只离开编队)。由于美军SBD俯冲轰炸机借助云层掩护炸伤“瑞凤”号,因此“照月”未能发挥大的作用。其后,在美军对“翔鹤”号的攻击中,两舰的防空火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1月12日,“照月”号陪同“比睿”号和“雾岛”号战列舰去炮击瓜岛亨德森机场,担任两舰的贴身保镖。在与美军卡拉汉舰队的混战中用100毫米炮平射,压制了美军驱逐舰。次日,她又负责几乎不能动弹的“比睿”号的护航任务,在美军飞机来袭时奋力抵抗。14日,“照月”号再度掩护“雾岛”号战列舰进入瓜岛水域,其以100毫米炮平射美战列舰“南达科他”号。当“雾岛”号再度被打坏时,“照月”号继续负责它的防空和救援工作。当时日军决定接舷救助,在靠上去的一刹那,有人听见“雾岛”号舰体内发出尖锐的声音,“照月”号立即倒车远离,随后“雾岛”号迅速倾覆。“照月”号逃过一劫。12月3日,“照月”号在出港时触礁,引起船员不祥的预感。不久,这个预感变成了真实。在11日夜晚第四次输送作战中,“照月”号在23时突然遭到美军PT鱼雷快艇的鱼雷攻击,在两声爆炸之后,左舷主机停车,重油舱起火,后部高炮弹药库诱爆。幸好及时将鱼雷抛弃,避免了沉没。但是虽经损管抢救,动力无法恢复,为避免为美军所俘获而由舰员自行凿沉(还是免不了一沉)。
    1943年,新建成的“新月”号开赴南太平洋作战。由于此时盟军在新乔治亚岛登陆,“新月”号作为第3水雷战队的旗舰开赴战区,掩护驱逐舰运输队前去增援。结果才完工半年出头的它在库拉湾被美国轻巡洋舰“海伦娜”号、“圣路易斯”号和“檀香山”号用火炮击沉(具体参看本刊492期《布鲁克林的殉难者——“海伦娜”号轻巡洋舰小史》一文)。

反潜弱点的暴露

    随着更多的秋月级驱逐舰服役,该级防空能力强的特点越来越得到体现。凭借九八式100毫米高炮的优异的作战能力,连续取得不错的战果。在1944年1月1日,美军空袭卡维恩港的时候,“秋月”号所在编队(“大淀”号和“能代”号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遭到美军TG52.2编队派出的85架飞机袭击,由于“秋月”号表现突出,因此编队中仅有2艘军舰受伤,而击落了13架美军飞机(这个数字有夸大的成分),其中大部分是“秋月”号的战绩。日本军方对这次作战的评价很高,当然对秋月级更是吹捧不已。
    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该级反潜能力弱的毛病也在实战中一再暴露。1943年1月,“秋月”号在救援肖特兰附近遭美军潜艇袭击的运输船“妙法丸”号时,被美军潜艇“鹦鹉螺”号(SS168)发射的鱼雷击中,不得不返回本土修理。结果在航行到塞班岛水域时,舰桥以下的舰首部分一边突然断裂,舰首折向另一侧(和“最上”号中途岛撞击“三隈”号的情况有得一拼。同样也可以得出舰首附近中雷的推定)。返回本土后,不得不将船首部分整个切除,而使用姐妹舰“霜月”号的舰首(换头手术!)。
    而1944年1月,“凉月”号在威克岛输送任务中,刚离开本土港口航行到宿毛湾附近海域就遭到美军潜艇袭击,鱼雷击中1号炮塔前部和后桅附近,舰长和多人战死。由于舰尾破损严重,舰首也损失一部分,所以只剩中间半截,连日本人都说:“(它)看上去极度悲惨。”在剩余舰员努力抢救下,勉强返回了吴港,之后整整修理了四个月。但是当年10月16日,其完成输送任务后自基隆返回大分的途中,在丰后水道再遭潜艇袭击,中雷2枚,1号炮塔以前的舰首部分再遭损失,一直修理到11月,因而错过了恩加诺角海战。
    错过恩加诺角海战的还有“冬月”号,其服役后一直参加掩护运输的任务。1944年10月10日,它奉命掩护“云龙”号航母、“大淀”号轻巡从横须贺开往吴港。在远州滩,它遭到美军潜艇“海参”号(SS412)的袭击,在躲避过6-7条鱼雷(原资料如此,明显是夸大)后被1条鱼雷击中,舰首扬锚机以前部分损失,甲板低垂,不得不进入吴港修理。
    而在此前的1944年6月,著名的马里亚纳大海战爆发,秋月级的“秋月”号、“初月”号、“若月”号和“霜月”号参加了这次战斗。前三艘隶属第61驱逐队,“霜月”则直接隶属第10战队。这些驱逐舰和另外3艘驱逐舰一起成为小泽治三郎中将亲自指挥的第一航空战队的最外线屏障,负责包括“大凤”号、“瑞鹤”号和“翔鹤”号3艘航母的防空反潜任务。从防空任务来看,秋月级发挥得比较好,在美军大规模空袭面前击落了一定数量的飞机,抑制了许多危险的攻击企图。当时保护圈里的唯一一艘航母“瑞鹤”号仅仅挨了1枚250公斤炸弹。然而,从反潜任务来看,秋月级的表现就差得多了。它们保护对象中的2艘——“大凤”号和“翔鹤”号都因为遭到美军潜艇袭击而沉没,作为防卫主力的秋月级难辞其咎。随后这4艘驱逐舰还参加了恩加诺角海战,由于编队几乎失去航空掩护,所以在空袭中迅速瓦解,除和友舰配合的一些零星抵抗粉碎了美机歼灭舰队的企图外,各舰主要就是救助落水人员的任务。4艘秋月级中的“秋月”号在美机第一波空袭中沉没,“初月”号在执行搜索救援落水官兵时遇到美军巡洋舰编队而被击沉(具体参见后文《命运2小时之间——“初月”号在恩加诺角》)。
    而在1944年底,“冬月”号和“凉月”号奉命掩护修复的“隼鹰”号航母从马尼拉装运物资返回本土,结果途中在距离佐世保还有半天的路程时,遭到美国潜艇狙击。“冬月”号发现水面鱼雷航迹,而“凉月”号发现美国潜艇。随后,“凉月”号对已经发现的潜艇目标发起进攻,未取得任何战果,而同行的驱逐舰“”号为了掩护“隼鹰”号以舰体为掩护,结果中雷,舰首炸断。联合舰队将这次接触评为海军反潜能力差的范例。
大和特攻

    1945年4月,美军在冲绳岛登陆,日本联合舰队组织了以“大和”号为首的特攻舰队,前去助战。当时编队内有“冬月”号和“凉月”号两艘秋月级驱逐舰。编队中,两舰分别航行在大和的右后方和左后方,因为通常从军舰后方进入的俯冲轰炸机投弹命中率高,威胁也相对较大。当天美军数百架飞机分几个批次前来攻击,第一波125架于12时40分飞临,“冬月”号和“凉月”号奋力迎战,全力掩护“大和”号。很快,“冬月”号被命中2枚炸弹,一枚击中舰桥底部的指挥所,一枚击中前锅炉房,然而幸运的是两枚炸弹都没有爆炸(可能与美机炸弹安装的引信有关)。很快,美机第二波94架飞临,这次的美机中有许多战斗机,以火箭和机枪压制“大和”号周围军舰的防空火力。“冬月”号、“凉月”号和其他护航军舰遭到猛烈的攻击,许多防空炮位上的人员战死,一时防空火力减弱不少,美军鱼雷机乘机对“大和”猛攻。“冬月”号舰长指挥自己的军舰拼死冲上去掩护“大和”号,结果一条航空鱼雷从“冬月”号船底溜过(因为攻击“大和”号的需要,美军鱼雷定深6米,这超过了“冬月”的吃水)。而“凉月”号就没那么幸运了,于13时08分被一枚炸弹击中舰桥正前方,右舷外侧的钢板也被炸飞,燃起大火,舵和电力设备全部瘫痪,前部两座高炮完全丧失战斗力。
    13时45分是第三波攻击,美军105架飞机铺天盖地杀来。此时“凉月”号已经受创脱队,只有“冬月”号和“雪风”号两艘驱逐舰掩护“大和”号,美机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力攻击。由于“冬月”号庞大的体形,美机误会其为巡洋舰,鱼雷定深较深,有5条鱼雷从“冬月”号舰底穿过。
    14时23分,受创累累的“大和”爆炸沉没,当时距离它最近的就是“冬月”号。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代表联合舰队乃至日本象征的“大和”号沉没。这时,它开始进行救援工作,除了“大和”号的水兵还包括沉没的“霞”号驱逐舰的官兵。“冬月”号还想找到自己的姐妹舰“凉月”号,可搜索了很久都没发现,只好先行撤退,返回母港。
    而“凉月”号此刻正经受煎熬,由于右舷舰首破损,大量海水涌入,如果此时水压撕破了间隔舱壁,冲进了锅炉房,那就将是灭顶之灾。幸运的是,锅炉房隔壁不仅没有开裂,而且一路都没有遇到在近海很活跃的美国潜艇,次日早晨,它以微速缓缓驶回了佐世保军港。回到军港后的“凉月”号在打开隔舱之后才发现,在锅炉房之前的那个舱室有三名已经死亡的水兵,正是他们在军舰进水后没有逃离岗位,临时对隔壁进行加强,这才使得隔壁没有被水压撕破——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整条军舰。

战后处置

    建成服役的12艘秋月级驱逐舰除6艘在战斗中损失之外,另有6艘保留到了战后,分别是“凉月”号、“冬月”号、“春月”号、“宵月”号、“夏月”号和“花月”号。最后,这些军舰被盟军扣押,作为战利品进行处理。其中在大和特攻中一起出动的“凉月”号和“冬月”号于1948年拆除设备,舰体作为若松港的防波堤而沉海(不知美军是不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春月”号、“宵月”号和“夏月”号在担任一段时间运输舰,从海外接运日本军队和平民回国之后,作为赔偿舰分给了盟国。其中“春月”号在1947年8月28日交给苏联,改名“Pospeschny”号;“宵月”号在1947年8月29日移交中华民国,成为中国海军“汾阳”号驱逐舰;“夏月”号于1947年9月3日交给英国;最后一艘“花月”号直接在1947年8月28日移交美国海军,成为DD-934。
    对于中苏两国海军而言,这是相当珍贵的军舰,然而由于国民政府的无能,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的“汾阳”号于1962年退役,1963年拆毁(具体参见补丁)。苏联海军则相对比较重视,在进行改装后一直服役到1959年,随后改称TSL64,作为鱼雷收集和拖靶船,直到1965年才正式退役。此外,对于英美海军而言,这些军舰并没有多大的用处,武器动力设备及其他设施与自己海军体系也不配套,因此卖给英国的“夏月”号随即就被转卖,并于次年拆毁。而美国的DD-934则根本就没回到美国领海就于1948年2月3日在五岛列岛水域当成靶舰击沉。

总结

    秋月级无疑是日本在二战中设计相当成功的一级驱逐舰,其优秀的防空能力和良好的舰体性能使之能担负起航空母舰的直接护卫职能。而且该级不仅完全符合设计初衷,在实际作战应用中表现不俗,堪称经典。这种情况在一贯建成服役后就问题不断的日本驱逐舰中,非常罕见。
    不过秋月级也并非十全十美,首先其强大的防空能力与薄弱的反潜能力形成鲜明对照。不仅在护航任务中无法保证对潜艇的防御,就是自身也常常被潜艇打得灰头土脸(在这里笔者有些怀疑秋月级的舰首结构问题,因为多艘秋月级驱逐舰多次遭到潜艇袭击时,如果舰首部分中雷,都造成舰首断裂的结果)。这除了秋月级反潜武器并不先进之外,其反潜侦察和探测手段的贫乏和落后是重要的因素。其装备的九三式水中探信仪使用效果很差,而九三式水中听音器是欧洲三十年代初的产品,早就已经落后,发现美军潜艇的概率很低。而且在二战时期,潜艇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水面航行,并需要通过无线电与基地联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秋月级没有对水面搜索雷达,而单纯靠观察员的目力去发现目标,这是反潜战术中重大缺失的一环。不仅如此,秋月级自始至终都没装备电子战设备,这与日本忽略电子战,总体科技基础和研发水平低有莫大关系。
    此外,秋月级虽然总体评价不错,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以及日本造船工业能力的低下,建造数量不多,未能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当这些驱逐舰分散地投入广袤的太平洋时,立即被美国大批量生产的武器所压倒。这也证明了单纯和片面追求质量胜过对手是不可取的。
    综上观点,当战争成为国力和科技比拼的时候,日本的脆弱就表现无疑了,秋月级也不过是这种表现的缩影罢了。当一代优秀的驱逐舰被拆毁,被瓜分的时候,我们感慨的不仅是军舰本身,还有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错误发展道路和强国思维的反思。
补丁
秋月级驱逐舰基本数据
舰体全长        134.26米
最大舰宽        11.58米
吃水        4.15米(另有资料
        为4.11米)
设计标准排水量        2700吨
公试排水量        3451吨
满载排水量        3878吨
主炮        双联装100毫米炮4座
机关炮        4-54门25毫米机关炮
鱼雷武器        1座四联装610毫
        米鱼雷发射管
深水炸弹投放装置        6座
深水炸弹抛射装置        2座
高炮指挥仪        1-2座
雷达        21号对空、22号对
                海雷达
探测设备        水中探信仪、水中
                听音机
锅炉        3台 舰本式重
        油专烧水管锅炉
主机        6台 舰本式蒸汽轮机
推进轴        双轴
输出功率        52000马力
最大航速        33节
燃料搭载量        1080吨
续航力        8000海里/18节
        (理论)
乘员        263人(后期达到
        290人)


秋月级全名录
舰名        拉丁文名        造船厂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完工日期        损失日期        备注        

秋月        Akizuki        舞鹤造船厂        1940.7.30        1941.7.2        1942.6.11        1944.10.25        在恩加诺角被美军飞机击沉
照月        Terutsuki        长崎三菱造船厂        1940.11.13        1941.11.21        1942.8.31        1942.12.11        在多马角被美军PT鱼雷快艇发射的鱼雷
                                                        击沉
凉月        Suzutsuki        长崎三菱造船厂        1941.3.15        1942.3.4        1942.12.29                1945年8月在佐世保港向盟军投降,1948
                                                        年被解体
初月        Hatsutsuki        舞鹤造船厂        1941.7.25        1942.4.3        1942.12.29        1944.10.25        在恩加诺角东北夜间战斗中被美军巡洋
                                                        舰队的炮火击沉
新月        Niizuki         长崎三菱造船厂        1941.12.8        1942.6.29        1943.3.31        1943.7.6        在库拉湾夜战中被美军巡洋舰队击沉
若月        Wakatsuki        长崎三菱造船厂        1942.3.9        1942.11.24        1943.5.31        1944.11.11        莱特岛船团护卫运输任务中在奥尔莫克
                                                        湾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霜月        Shimotsuki        长崎三菱造船厂        1942.7.6        1943.4.7        1944.3.31        1944.11.25        从新加坡到文莱的航行中被美军潜艇“棘
                                                        鳍”号(SS244)击沉
冬月        Fuyuzuki        舞鹤造船厂        1943.5.8        1944.1.20        1944.5.25        /        被美军舰载机空袭重创,1945年8月在
                                                        门司港向盟军投降,1948年解体
春月        Harutsuki        佐世保造船厂        1943.12.23        1944.8.3        1944.12.28        /        1945年8月在吴港向盟军投降
宵月        Yoizuki        浦贺造船厂        1943.8.25        1944.9.25        1945.1.31        /        1945年8月在东美能岛向盟军投降
夏月        Natsuzuki        佐世保造船厂        1944.5.1        1944.12.2        1945.4.8        /        1945年8月在门司港向盟军投降
花月        Hanatsuki        舞鹤造船厂         1944.2.10        1944.10.10        1944.12.26        /        1945年8月在吴港向盟军投降
满月        Mangetsu        佐世保造船厂        1945.1.3        /        /        /        1945年3月停工后拆毁

国民政府的“汾阳”号
    “宵月”号,秋月级第10艘舰。该舰于1947年8月30日在青岛以第三批赔偿舰身份移交给中华民国海军,接收字号为“接17”,随即被国民政府命名为“汾阳”号。 本舰接收后因当时国民党海军缺乏专业人员,始终列为保管舰,长期停泊在青岛不能行动,而在海军编制内设有一中校保管组长负责日常工作。由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为防止军舰落入人民解放军的控制之中,使之继续为反革命政权服务,在青岛解放前,国民政府于1949年2月动用拖船将其自青岛拖到台湾基隆,并于当年10月1日暂列名于训练舰队旗下。
    1949年5月当“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后,国民党海军大为紧张,希望能让“汾阳”号恢复战备以能抗衡“重庆”号。当时的计划是将其拖至日本佐世保的SSK公司整修,并将从基隆港和马公港日军兵营中拆卸的的4座8门100毫米56倍口径高平两用炮作为该舰的主炮,从其它赔偿日舰上拆下的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和从“中”字号上拆下的美制40毫米机关炮充做副炮,甚至还打算请日本工程师协助台湾自制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并使用日军撤退后遗留在台湾的九三式长矛鱼雷。但是,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参与协防,因此国民党海军对“汾阳”号的需求迫切性降低,加上当时海军经费有限,修复计划因此搁置。到了1962至1963年间,该舰最终被除役拆毁。在拆毁时,船厂工人发现该舰轮机舱中的蒸汽高压管线竟然全部是用紫铜材料制造的,当时腐蚀度还很轻,完全可以再利用。当时,有许多曾服务于日本海军工厂的工人看到这种情况,不禁大怒,用日语破口大骂国民党海军的暴殄天物!
    此外“宵月”号与台湾还有一段并不光彩的缘分,那是在日本战败后,被拆除武装的“宵月”号担负从海外运输日本军人和家属回国的任务。1946年3月5日,该舰奉盟军命开抵澳大利亚悉尼港,准备接运当地战俘营中的1050名日本战俘回国,没想到在这些战俘中有350名台湾人,由于他们不愿搭如此小船到日本而坚持以战胜国民身份搭乘大船回台湾,因此集体在码头拒绝登船。这一风波经澳媒体报导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地狱船事件”,后经国民政府驻悉尼当地代表斡旋,这些台湾战俘终于同意登船先到新几内亚,然后再转乘一艘较大的医院船回台湾。


原文刊登于《国际展望》第502期

大海战2中的秋月

图片出自   www.navyfield.com.cn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2

评分次数

我也玩过很久的海战,这个游戏的确有不错的历史代入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對於宵月. 覺得對一艘無武裝, 無補給, 無備料的軍艦不需要對國民政府太過苛責.

回复 #4 爱澜 的帖子

挺精彩的文章,为什么没有照片呢?
我有一点不明白“霄月”比“雪风”服役时间晚,也比它排水量大,也比它电子装备强,为什么六十年代末就退役了,比“雪风”退的还早。。。
原帖由 老K 于 2007-8-6 21:18 发表
我有一点不明白“霄月”比“雪风”服役时间晚,也比它排水量大,也比它电子装备强,为什么六十年代末就退役了,比“雪风”退的还早。。。
防空装备已经进入导弹时代。
鱼雷装备是秋月的败笔,吨位装别的更好。
做防空舰,舰体太小了,再加鱼雷就是多余。美国英国的专用防空舰都是轻巡洋舰级别的,亚特兰大奥克兰都有鱼雷,而且高炮更多,吨位充足才有空间。

回复 12楼 洪廓入道铁船轩 的帖子

可秋月的鱼雷,在客观上没有对其防空使命产生太大影响。至于照月沉没,我见到的说法是被鱼雷艇击中后深弹爆炸重创。
    如果扩大到亚特兰大的大小,恐怕日本会更吃不消。一款造得起,养得起,能形成足够数量规模的防空舰,我觉得秋月的大小,已经够了。
海が…、江田島へ…
防空装备已经进入导弹时代。
我看了这句话,已经无奈了,换在以前............哎............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12楼仔细看楼主的文章,人家对你的问题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