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详
这是苏联设计的最后一艘大型火炮战舰,完成于二战结束之后。大概也是世界上最后设计的一型战列巡洋舰。在设计方案和概念上都和战前设计的喀琅施塔得级有相似之处,但是它的命运和喀琅施塔得级也差不多,还没有建造完成就被拆毁了。
二战结束之后,出于斯大林同志对大舰队的偏好,因而二战中止的大舰队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当然,计划中的各型舰的设计方案都作了修改,其中的大舰包括24号计划(苏维埃级战列舰)和82号计划(斯大林格勒级战列巡洋舰)。其中24号计划是对23号计划的修改,82号计划则是对69号计划(喀琅施塔得级)的修改。该级舰有着高航速,计划安装的1948年式305炮设计性能相当出色,具有较强的火力,但装甲较为薄弱,并且加强了防空火力。由于24型战列舰的研制工作在1952年终止,因此82型战列巡洋舰成为斯大林生前位于首要第一位的造舰计划。
该级舰由L.V.季科维奇担任总设计师。第一艘“斯大林格勒”号于1952年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开工,计划在1953年11月7日(十月革命节)下水,第二艘“莫斯科”号安排在列宁格勒建造、第三艘“喀琅施塔得”号在莫洛托夫斯克建造。但到1953年,随着斯大林的逝世和赫鲁晓夫的上台,大舰的厄运随之降临。在赫鲁晓夫“大舰无用论”的作祟之下,所有在建的大舰计划全部被中止,24号计划永远停在了纸面上,斯大林格勒级也在所难免。1953年4月23日运输和重型机械制造部门接到关于全面停止82型的建造工程的命令,这时船体建造已经全部完成,并铺设上了装甲,开始进行主要机械部件(动力系统)的安装工作。对首舰来说除了外包的一些部件外已经全部完成。虽然“斯大林格勒”号在1954年勉强下了水,但还是于1955年5月23日被拆毁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也许是戈尔什科夫为保存大舰所作的努力,该级舰作了一定的修改,计划改装上P-5导弹(SS-N-3)以满足赫鲁晓夫对导弹的偏好(82R计划)。这个方案一度得以执行,三号舰“喀琅施塔得”号被允许按照82R的方案建造,可是好景不长,赫鲁晓夫很快就看穿了戈尔什科夫的诡计,这最后一艘也没能逃脱宿命,和二号舰“莫斯科”号一样被拆毁在船台上。除了首舰“斯大林格勒”号的一个隔舱外,拆卸下的隔舱被用来做火力打击下的装甲强度和防雷保护装置试验。苏联建造大舰巨炮无畏型战舰最后的尝试就这样结束了。
该舰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8540吨
满载排水量:42460吨
舰长:273.5米
舰宽:32米
吃水:9米
动力:4轴,275000轴马力
最大航速:35-37节
装甲防护:主装甲带:177毫米
甲板装甲:102毫米
炮塔装甲:241毫米
指挥塔装甲:203毫米
武备:主炮:三座三联1948年式62倍径305炮
副炮:6座双联45倍径130炮
高炮:6座四联装46倍径45高炮
10座四联装25高炮
8挺12.7高射机枪
(82R计划中,将安装P-5导弹)
舰员:1400-1600人
建造情况:
“斯大林格勒”号:1952年12月5日开工,尼古拉耶夫船厂。1953年计划中止。1954年下水。1955年5月23日在塞瓦斯托波尔附近被拆毁。
“莫斯科”号:1952年11月开工,波罗的海船厂。1953年计划中止,未下水。在船台上被拆毁。
“喀琅施塔得”号(82R计划):1955年5月开工,同年计划中止。未下水。在船台上被拆毁。
(四号舰未命名):该舰仅提出了计划,没有开工,1953年中止。
相关武器:SM-33 (M1948)305毫米/62倍舰炮
单门炮数据:
编号 SM-33 305毫米/62倍 (12英寸)
设计年份 1948
全重 100 吨炮全长 18.960米
炮膛长 18.600米
膛线数 40
膛线长 15.160 米
设计射速 3.26 发/分
发射药类型 药包
弹重 穿甲弹467公斤
爆破弹467公斤
远程弹230.5公斤
发射药装药量 230.5公斤
炮口初速 穿甲弹950米/秒
爆破弹700米/秒
远程弹1,300米/秒
炮管寿命 300发
单炮备弹 80发
射程(50°射角)467 kg穿甲弹:53.070 公里
230.5 kg远程弹:127.350公里
穿甲能力
射程 舷侧装甲 甲板装甲
9.140公里 595毫米 14毫米
18.290公里 432毫米 36毫米
27.430公里 312毫米 73毫米
炮塔数据:
编号 三联装CM-31
高低射界 -4 °/ +50 °
俯仰速度 10 °/秒
炮塔转速 4.5°/秒
后坐行程 1200毫米
[ 本帖最后由 U-571 于 2007-2-6 09:2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