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贴] 小鬼子的骑兵

转:www.6park.com
" f8 F+ }" j. r日本陆军与军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除了骑兵部队使用着马匹之外,步兵、炮兵的重武器搬运、弹药输送、各种补给品运输,在在都需要军马的协助。以编制有野战炮兵联队(野战炮兵团)的步兵师团为例,在中日战争期间一个标准编制的野战炮兵联队约有2,900匹军马,另外在辎重兵联队中另外有约3,500匹军马担任运输、补给工作,因此整个师团的军马数量约在8,000匹上下。
; n  ?! F; e# R8 r+ b5 [& D+ ~$ N, R 在谈到军马的时候,大部分人脑海里面都会浮现出骑兵奔驰沙场的景象。虽然早在日本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有名的「武田骑兵队」,但是现代日本陆军中的新式骑兵却是相当晚才出现。
* c; i2 e! H0 \4 i; R 明治维新后不发展新式骑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与欧洲国家相较,日本的马匹产量不足所导致的。明治维新之后最初出现的现代化骑兵部队是明治五年成立的近卫骑兵队,一次是明治六年的东京镇台骑兵队。至于其它五个镇台因为马匹数量不足,并没有骑兵部队的设置。当明治十九年将镇台改为师团的时候,也仍然只有近卫师团与第一师团有骑兵部队的编制。 8 i) F, E$ _# W7 h; c
之后为了因应甲午战争(明治廿七~廿八年)的需要,以每个师团编制两个骑兵大队(营)为原则,编成了七个骑兵大队。由于缺乏运用骑兵部队的战术战法,当时的第一骑兵大队大队长秋山好古即以「骑兵先驱者」的脚色活跃于当时。
4 d, l1 d# k  W; l- U$ B7 @' R 经由秋山的努力,到了日俄战争期间(明治卅七~卅八年),日本骑兵部队已经扩充到了54个中队的兵力,以面对俄军在满州部署的212个骑兵中队。由于日军在作战上适切地运用手中骑兵资源,俄军骑兵部队虽为日军的四倍,但在战攻上则远落在日军骑兵之后。日俄战争中日军骑兵部队发动了多场乘马战斗,其中最大规模的是骑兵第一旅团第十三联队三个骑兵连在曲家店发动的大规模乘马战斗;此外在张家漥子「永沼挺身队」的大规模远距离威力搜索行动,也是日俄战争中著名的骑兵战斗。3 g& L9 U/ G, M. Q# V3 W
相对于当时欧洲「枪骑兵」为主的战术思想──骑兵为乘马的步枪兵,战斗时骑兵下马从事战斗──日本骑兵还是强调挥舞着军刀冲锋,利用马匹的高度机动力,袭击俄军步兵、炮兵部队的侧背。当时的骑兵部队操典开宗明义就指出了“骑兵以乘马战斗为主,以徒步作战为辅助作战之手段”。 , N  a1 h# Z: J3 e% C' h
在徒步作战场合,骑兵以四人为一组,其中三人从事徒步战斗,一人负责控管马匹。此时骑兵以手中的四四式骑兵步枪为主要武器,以编制的机枪为火力掩护,而军刀则是挂在马鞍上不随身携带。
0 q" f9 V2 c# S# X% i 日俄战争是日本陆军维新后最后大规模实施所谓「骑士精神」乘马战斗的场合,而从满州事变(九一八事变/昭和六年)之后到终战,日本骑兵部队实施乘马战斗的场合有正式纪录的不超过四次。但虽然如此,骑兵部队的乘马战训练──挥舞着军刀大规模冲锋──却仍旧严格地实施。
( H3 V  |2 {1 u1 z9 W+ {. I: w/ C 昭和十二年开始陆军师团的骑兵联队由车辆化的搜索队取代,但每个搜索联队中仍然有一个乘马中队的编制。( X# {2 E: f: q+ Z
军马是日本陆军中仅次于火器的重要兵器──而且是活兵器──而日本陆军师团编装的两个中心支柱就是人跟马。
" O+ T0 b5 g% @ 对于步兵来说,中队长以下的军官是徒步行军的,而中队长以上的大队长、联队长等都是乘马的。除了供作骑乘用之外,在昭和十六年编装表中,常设师团(甲种师团)平时步兵联队编装是官/士/兵3,747人、马526匹,但是在动员实施后即大幅扩充到官/士/兵5,546人、马1,242匹;而特设师团步兵联队的实力也从3,525人、马429匹,扩充到3,928人、马693匹。动员后马匹增加的比率远高于人员增的比率。
' M3 a6 z1 T/ {2 S- S 在步兵联队中,军马主要担任兵器运输与弹药、补给搬运的工作。以九二式重机枪小队为例,九二式重机枪重55公斤,因此每小队编制有驮马五匹(其中一匹为预备马),除了背负机枪外,负责驮运弹药时标准是每匹马需要驮负四个540发弹药箱,但是战时考虑长期行军的影响,实际上每匹马以驮运两箱为原则。在炮兵联队中,以野炮而言若不计入火炮本身的挽马,单单每炮的附属车辆──弹药车、观测车、预备品车──就需要三匹挽马。而就山炮而言,山炮分解后是由六匹马以驮运方式运动,另外弹药驮运马每匹则驮运12发炮弹。
" \& U6 Y5 g- _2 k' A" m 最后谈到辎重兵联队中的马匹,在汽车尚未发达之前,所有的军需物资都是要藉由马匹来运输,因此马匹就是辎重兵最重要的兵器。 " w( s+ Q& R7 y" N* T- g
以昭和十六年度甲编制常设师团而言,此时辎重兵联队内已经编制有一个下辖三个中队的汽车大队,但同时仍同时编有马匹950匹。3 g( ?; U! {+ V8 I
随着战线拉长军马的耗损极大,除了中国大陆内地部队使用现地征集的马匹外,牛、驴、骡、骆驼甚至大象都被征集为来协助部队运输。而如果连动物都无法征集到的时候所有的装备、弹药、补给就必须由人力搬运,此时日军会用强征壮丁的方式来强迫搬运,而若是连壮丁都没有的时候就必须由部队自行搬运。
军马的教育与日常管理
. Y  u. b8 s6 A, n* y# u, {4 F* n2 A8 z- Q- i0 |+ T/ |+ Y
在军马的取得与教育上,在日本与朝鲜共设有八所军马补充部,幼马从马匹饲育者购入之后,会先在军马补充部饲养四年。而到了马匹五岁那年的秋天,小马就要「下部队」。
) o1 s$ s: B" i: m5 L, I  X
  ]: ]5 z; m* }2 D 到部队报到的小马要先接受称为「新马调教」的新兵训练。训练长度约一年,由步兵联队的兽医官负责。训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长七个月,以各种运动方式以及部队行军训练为主;第二阶段长五个月,以训练马匹持久耐力为主。接受新马调教的马匹会举办检阅仪式,在联队长完成检阅之后马匹就会分发到各个基层单位。完成训练分发到各单位的马匹役期为十年。 - l8 X+ r  h! W; R# L9 m# ?3 s5 @

$ X- d& p$ g" \1 @2 }( e! C& { 各基层单位每天起床后首要工作就是要完成马厩勤务。每天起床后早饭之前,各单位马匹都要从马厩中牵出,洗刷马匹、清理马蹄,同时提供马匹草料;天气晴朗时更要把马厩中让马匹睡眠休息用的干草,搬到太阳下曝晒干燥。整个马厩作业约需一小时时间,根据营务相关规定,各单位必须完成所有马厩作业,并且把马匹都喂饱之后,部队人员才准吃早饭。 / ?( W% [9 s' a4 x9 B

  O2 g% \3 i& ^" H2 I7 L 军马每天须喂食三次,平时四料包括:大麦、干草、食盐等等,战时的军马口粮则包括了其它麦类、豆类、燕麦等等。1 B- ~$ Z7 X7 X/ x' I# [; g" \9 g

' x7 ?( m& Y/ b 由于马匹比人类需要更大量的饮水,水分不足时会引发马匹腹痛及疝气,是军马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战场勤务相关规定及明定部队行军宿营时首要任务是为马匹提供充足饮水,必须待马匹饮水完毕才能提供士兵饮用水。而为了马匹的安全与健康,马厩必须廿四小时派遣卫哨。 , y( a# o# ]; `# S6 I7 {
% h; [) ^' o& E6 r6 B! Q" b% I
日本马的品种0 a' {4 V+ D9 V) x( Y! V

" Z: t4 A- D0 e& n8 z# f8 [, P1 h" w 原产的日本马有8种:托加拉马(鹿儿岛-现126匹)、御崎马(宫崎县都井岬-现29匹)、木曾马(长野县开田村、岐阜县-现136匹)、野间马(爱媛县今治市野间-现76匹)、北海道和种马(北海道-1857匹)、对州马(长崎县上县郡、下县郡-现120匹)、与那国马(冲绳县八重山群岛-现19匹)、宫古马(冲绳县宫古群岛-现103匹)。现存数量最多的当然是北海道和种马。改良后的日本国产马主要有以下几种:
# \; O" F+ A1 h3 o$ C% W8 ~3 [. J7 T( p4 z- e2 s3 p& z6 x1 A
阿拉伯马(Arabian)
) ~+ E8 G* l) k
( U/ a8 y. W6 p4 u 原产地阿拉伯半岛,以优美的体形和轻快的动作闻名于世。另外耐热和持久性强。大正、昭和天皇的座骑都是阿拉伯马。公开场合昭和天皇阅兵时骑的都是白色的阿拉伯马。天皇的近卫骑兵和马车所用的也是阿拉伯马。
1 q; ?! \: E' K; o/ |0 ?8 _
# d: t9 R5 M$ t8 ~8 e' U( p 纯种马(Thoroughbred): i" A$ Z: J" v
& Y1 r6 s1 }: O# r
以英国约克郡为中心,石灰岩丰富的地区生产的英国马,以速度见长。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是赛马的主要马种,不是军马。) T# X  |0 K) m5 d' j$ ~4 \& m
( i. \7 h8 p( K( z# ~! L9 ^4 ]
盎格鲁阿拉伯马(Anglo-Arabian)% @' a4 ]+ c, u8 j

" c+ U& u. ~2 @1 V 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彼莱内省和奥特彼莱内省的阿拉伯马和纯种马的杂交,属于比较纯种的良种马。主要是被用来作为马术用马和赛马,也有少数被用于军马。作为军马,也只是作为师、旅团长等指挥官的座骑或是传令兵所用
! E" I- A4 L6 ^* t
1 \+ s* s$ @9 a6 x: L; N. ~5 W 盎格鲁诺尔曼马(Anglo-Norman)0 P7 i5 h! A3 z9 Z/ b( `
1 U) F. s* J: u: r% J9 R
法国诺曼底地区的诺尔曼马和纯种马的混血。作为军马,给与日本的国产马于重大的影响。由于日本的骑兵之父:秋山好古曾在法国留学骑兵,所以秋山好古也极力向陆军省推荐盎格鲁诺尔曼马。除了最初明治建军时,邀请来的法国军事顾问团给与日本骑兵重大影响之外,秋山好古的建议也是日本骑兵战马有75%采用盎格鲁诺尔曼马的原因之一。
- q5 T- ^/ U# |/ D; q5 H2 G, a6 G& d! i% M6 {% s* _
日俄战争之后,有部分顿河马被日本陆军收编,加入了日军。但是大部分被用来与日本国产马配种,配出来的混血马也不是被骑兵部队所使用。而是被配属到步兵、炮兵、辎重兵以及宪兵队使用。满洲国以及后来的德王傀儡政权,所谓的伪满蒙骑兵也是以蒙古马为中心形成战斗力的,当然这也不算是日本陆军骑兵编制之内了。日本骑兵的战马非常重视马的血统。每一匹战马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注明马的生日、血统等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军马大多是去势的。
侵华战争时期的骑兵作战史
$ o$ P4 [5 W/ V; R* \* v4 t- k2 @! d% [. l  ^9 d) ]* [- j7 h$ p
侵华战争中的日本骑兵大多是隶属于师团的师团骑兵。师团骑兵跟随与师团主力转战于各地,作战表现可参见各个师团的历史。但是也没有大规模的行动和作战,采取的作战方式也大多是快速突击、搜索、侦查以及之后的维持治安。有能力单独行动的也只有骑兵集团,其规模相当于师团,下属两个旅团。下面是日本骑兵集团的概要。& i% t. ^9 V; I4 r6 {0 o+ r6 @+ Y
: {- |! C" W! @7 H
骑兵集团(规模达到了师团级别)
5 {! E3 B: q  C
0 t/ y4 T. i' Z1 t2 O# L# C 编成时期:1933年7月(海拉尔)6 o7 j2 b/ H4 f' K: M
+ Q& {  j0 \6 C5 g) g0 N4 i
解散时期:1942年10月(包头)4 Y( {# b- i* N
4 _* W: \4 c, K8 {6 s6 m9 n. o
集团司令部
* q4 l7 J0 c2 E1 S6 }6 e! t: s7 B) z
骑兵第1旅团(骑兵第13、14连队和机枪队)& {7 [  U6 n2 j( A; ]6 r+ P) Y
1 w) S" B% K/ G3 T7 p; w
骑兵第4旅团(骑兵第25、26连队和机枪队)# M7 q# J+ G/ k

6 x% N( G2 ^/ O* g; ?+ u' j集团骑炮兵连队、集团战车队、机械化汽车步兵大队、集团辎重队
2 j/ x* Q* P7 G. K" n6 u* H/ g5 T, V% j. d& ~1 a
1938年6月,骑兵集团奉命前往华北。集团中的骑炮兵连队和集团战车队一分为二,被归到两个旅团里面。另外又增设了旅团速射炮部队。
# ~+ \( M( n; d  r( R' x. p3 w7 N7 L2 E9 @
集团长(实际上相当于骑兵师团长)是中将。最初的集团长是宇佐美兴屋,接下来的历代集团长依次为:莲沼蕃、笠井平十郎、稻叶四郎、内藤正一(这时候从满州前往华北)、吉田直、小岛吉藏、马场正郎、西原一策。1942年10月,随着战车第3师团的建立,以上的基干部队都被解散了。只有骑兵第4旅团保留到战争结束。3 c$ ~+ h6 v; F$ i+ M7 `, v: J

" g3 d+ N* ]9 ~5 s0 i8 v 抗日战争第2年,拥有强大机动力的骑兵集团出现在华北。参加了汉江攻坚战和五原作战。骑兵集团于1938年8月,在河南省新黄河以北的地区集结完毕。徐州会战结束后,中支那派遣军为了进攻武汉在集结兵力。为了确保现在为止的胜利果实,第2军相当长的时间在华北休整和维持治安。之后第2军南下准备进攻武汉,整个华北地区开始变得空虚起来。骑兵集团得到的命令是佯攻,虚晃一枪后准备横渡新黄河。骑兵集团奉命做好了渡过新黄河的准备后,但是最后命令让其在原地按兵不动。1939年为止,第1旅团在归德地区、第4旅团在开封地区进行了扫荡作战。
6 M; I3 W  C! S" q. r  |
2 s! G( t9 \. g% q6 A
9 _& I) i5 N. o8 s1939年2月,骑兵集团被调入驻蒙部队的辖下,担任以包头为中心的广大区域治安的维持。这时候集团中的骑兵第4旅团已被调入第11军,实际上集团中只有骑兵第1旅团,就骑兵集团这个空架子。1940年1月,日本陆军各个兵种都开始机械化,骑兵第1旅团也不例外。其中的骑兵第71连队从华中被调入第1旅团,旅团成为了3连队编制。1月底到2月中为止,骑兵集团配合驻蒙部队,进攻了五原(包头以西约50公里),甚至有一部分攻入宁夏。这也可以说是攻入中国大陆最西面的日军。被机械化的骑兵集团一直作为先锋出现在前线,但是沙漠的严酷的气候让骑兵集团不得不停下脚步。从此在进退两难的困境中,骑兵第1旅团被解体后机械化。最后只有在华中活动的骑兵第4旅团到战败为止保持了全部战马编制的骑兵部队,这也算是日本旧帝国陆军最后的骑兵。
' h$ R, V% ]: V  g7 _
5 G8 c+ W  b: V& {; Q) I 除了骑兵乘马之外,日本陆军还根据战马用途将战马分类为炮兵挽马、辎重挽驮马、战列驮马,使用马匹的种类大致按照上述的日本马品种。而骑兵基本上都是使用盎格鲁诺尔曼马,规定骑兵用马的标准身高(马肩胛骨到前蹄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3厘米,体重460公斤左右,无累赘之肉。
+ f6 a/ E$ f; h7 }
3 n# u& u6 O0 U  _1 O9 v5 s. s8 j 陆军正式的骑马训练自明治初期开始,专用教科书有《马术教范》、《马是提要》等等。《马术教范》主要是相对用于刚入伍的骑兵部队新兵,其具体训练内容可参照《日本骑兵》一文。至于《马是提要》则是为了增加骑兵部队官兵所掌握有关马匹的知识为目的而编纂的,其中详细记述了有关马匹身体内部构造、疾病、饲养方法、训马方法以及马舍、马具的使用方法等等。除上述有关必修课目之外,和其他兵种一样,骑兵也有其专用兵种操典——《骑兵操典》。另外还有《骑兵射击教范》、《骑兵爆破教范》以及《骑兵通信教范》等等专用教材。 ) d% ]* T1 I  U
( w8 ^& w: \" I2 R: l
马鞍的改良
7 d& x3 E7 u& F; B% s, \% t$ P
5 T$ r7 Q, q& y1 E" x 日本陆军骑兵所用的马鞍、马镫等马具随着日本军用马种的改良而同时进行。明治初年日本陆军最初的步骑炮三军诞生之时,便立刻购入了法国轻骑兵的骑兵马鞍以及匈牙利马鞍用于骑兵部队的训练和建设,并且准备以此为参考制造日本国产的骑兵马鞍。但是这些外国马鞍引进没多久就暴露出不少缺点。7 \! I7 d# m/ z8 V: z. O  l5 K( n
: N9 c3 g  \: G4 H- Q# c
首先,欧洲各国骑兵所使用马匹的马种和当时日本国产马种的体格以及体质不同,再加上东西方骑兵们自身的体格也不相同。义和团之乱(日本称之为“北清事变”)时,日本出兵参加八国联军共同占领北京。和其间各列强的骑兵部队相比,日本陆军骑兵所使用的马匹被各国骑兵嘲笑为“像老鼠般弱小”。当时日本陆军国产战马的确体格矮小体质羸弱,适合欧洲骑兵战马用的大型马鞍显然不是很适合日本战马。不仅日本骑兵们坐在洋式马鞍上屁股不舒服,而且大型的洋式马鞍在矮小的日本战马背上实在放不符贴。陆军上层没有对此视而不见,在明治天皇的亲自授意下成立了骑兵马具改正取调委员会,迅速着手改进骑兵的马具。1897年(明治30年)研制成功的骑兵马鞍使用了制式化时的年号,被称为“三〇年式军鞍(骑兵马鞍)”。0 S& p9 h4 M# d: v3 L

5 z4 ?- W4 Y0 `& `0 ? 三〇年式骑兵马鞍最早用于日俄战争。这适合东方人矮小身材的骑兵马鞍在派往中国东北的日本骑兵中因方便长途骑乘而受到了广泛好评。使用此骑兵马鞍的日本骑兵在和俄国哥萨克骑兵仅有的数次交手中均表现出色,未占下风。三〇年式骑兵马鞍虽然是难得的杰作,但是经过日俄战争的实战之后也暴露出不少缺点。三〇年式骑兵马鞍是设计用于野战的,马鞍基本上被固定在马背上,这样的设计经常会使得马背上磨出血来。仅以活动在日俄战争前线秋山好古骑兵旅团下属的某骑兵连队为例,连队中854匹战马中有357匹因此马背上有鞍伤。1990年研制成功的三三年式骑兵马鞍曾暂时代替三〇年式骑兵马鞍装备前线,但前线官兵终究还是一致认为三〇年式骑兵马鞍比较好。陆军上层便听取了下层官兵的意见,在原来三〇年式骑兵马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于1925年(大正14年)研制成功一四年式骑兵马鞍后正式制式化,一四年式骑兵马鞍在稍经改良之后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
  G, H# U- e( v1 y& T3 r  Y
2 }$ d# }! \' T- \ 骑兵的马具
/ l2 b, z2 A* B' R+ ~' n& ^
1 x) Z* P0 d6 V& T 为了防止马背和马鞍之间的摩擦,骑兵部队的官兵们都会在马背上铺上毛毯。马鞍桥上挂有鞍囊和旅囊。鞍囊中装的是骑兵们用的必需品,而旅囊中装的则是战马的必需品。通常防寒外套和雨衣也挂在鞍桥上。参加实战的话,还要在旅囊上加上饮水用的水囊和露天宿营用的小型帐篷。除了军官之外,骑兵所有的随身携带物件以及马具(缰绳、马蹄铁等等)等等都必须放在挂在马鞍桥上的鞍囊和旅囊里(军官可以把随身行李交给辎重部队管理)。因此即便是后方的后勤部队不能及时给骑兵部队实施补给,骑兵部队也有能力长时间独立行动。然而战马的负担也因骑兵所携带装备而加重。虽然通常战马携带的装备以及行李的重量被限制在战马体重的三分之一以内,但是战争正式爆发之后骑兵携带武器装备的复杂化使得战马所携行李重量超过了150公斤,这也严重影响了骑兵行动速度和机动性。
骑兵用手枪
$ ?( Q. P) y! N9 u9 o7 {7 D$ c9 F5 o3 x- S; i
骑兵装备还包括骑兵专用的手枪。无论是马上还是步下的近距离战斗中,能够连续射击的手枪起着很大的作用。日本最早的骑兵用手枪是1888年(明治21年)开始开发研制,1894年(明治27年)制式化采用的国产二六年式左轮手枪。日本陆军最初是将手枪配备给军官、下士官以及号手,而日俄战争中装备手枪的只有军官以及曹长级别以上的下士官。
) J9 [5 M3 s7 k; R( R
$ K. V% ^# r: x. x, v5 O7 c 二六年式骑兵用左轮手枪之后被一四年式自动手枪代替。日俄战争中,日本小规模骑兵部队在敌后与俄军遭遇后,装备手枪的日本骑兵在近战中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此便有人萌发了研制将骑兵冲锋时必不可缺的军刀和手枪融为一体的作战武器。这种不知道该称为手枪还是改称为军刀的“怪胎”最终也只停留在实验阶段,日本在其没有制式化被陆军采用之前就无条件投降了。0 B: n( ?3 X+ L5 q5 E7 L

! D9 l5 k+ m: {$ q3 @7 F" j' l■ 二六年式左轮手枪
" R/ M# G8 y4 G9 U
& \$ D7 \7 M0 j, _ 全长:229毫米
% ~% P& j, n4 ]+ j; m' V. z' B& R- j- U/ X8 a! f3 G
枪重:904克3 f7 d7 e5 T, q$ ~
; j* L  q* A0 q
口径:9毫米(38口径)
, i- I! F) E  d+ m4 @/ ]( d" i; A9 R% A9 m3 R$ m; l( V! w
装弹数:6发
, r; D+ B: A- e
; \% g# F" D3 u# J8 b击发方式:联动式击发(Double Action)
. h! s* b9 T" B) C; y* z. C
% @5 {# f% `3 Y速度:230米/秒
- U- X1 k# A  l6 \5 p3 z) p) c# x) v' r3 @) F! K. q
骑兵用军刀(马刀)
1 u! F$ y) z! U! l( `: y6 `# F# t, a+ c' _! j% n
日本骑兵创建之初是以法国骑兵为样本的,因此最初直接使用黄铜刀柄的法军制式军刀。日本陆军在1897年(明治26年)正式确定军刀的制式,在1899年(明治32年)将其改进后制式化,称之为三二年式军刀。三二年式军刀分为甲、乙两种:甲型三二年式军刀是骑兵专用军刀,骑兵军刀全长102厘米;乙型三二年式军刀是其他兵种士官使用的军刀,全厂93厘米。但是甲型三二年式军刀是直接借鉴洋式军刀的成果,刀柄短而导致军刀的重心偏向刀尖,有利于刺而不利于砍或者劈。甲型三二年式军刀其他还有不少缺点,因此日本陆军在1930年(昭和5年)将其改进,试制成了九一式军刀
; u0 M7 `/ `2 `4 X$ b$ ~5 G
" N. ~0 v/ _0 G5 ` 九一式军刀的刀身较甲型三二年式军刀略短,增长了刀柄调整了军刀的重心位置。至此,日本陆军参照或是改进的骑兵用军刀都是带有护手的洋式军刀(Saber)。由于基层士官普遍反映带护手的洋式军刀使用不便,因此日本陆军对其进行了不少改进,生产了少批甲型三二年式改军刀(假制九一式军刀)。骑马的日本骑兵基本上都是在中国战场上活动,使用的绝大数多是没经过改良的甲型三二年式军刀。
* W' x8 Y4 B; [( h/ C! ^* W
2 \, O) N  H! n: F* k# `$ D3 { 弹药盒和骑兵步枪携带行囊
* c. a' c* {2 b/ P4 D+ H- N% e4 }/ Z; _5 [5 K% _3 E7 s9 C) f" ~8 @
和其他兵种有所不同,骑兵身着军服的时候肩上还斜挎一个弹药盒。装骑兵步枪子弹的弹药盒从构造上多年来没有什么变化,然而包括弹带在内还是有不少改进。! X% A# {- u$ g- h
+ t& U! \/ [" m" Q0 ^& q$ p. f0 O5 b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不久,对于从事侦察搜索任务的骑兵部队来说,当时现有弹药盒所装的子弹的确是少了一点。为解决携弹量少的问题,骑兵引进了被称为四四式骑兵弹带的新的骑兵用布制弹带。四四式骑兵用布制弹带除了可以携带大量弹药之外还可以额外多带两个手榴弹。就在引进四四式骑兵用布制弹带大约同一时期,为了确保骑兵在长距离行军时的携弹量,日本参考了英国以及法国的骑兵装备,研制了可以绑在马脖子上的“颈弹带”。颈弹带主要用于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0年前后的时期,但是为减少马匹的负担,不可能长时间使用颈弹带。/ ^8 v0 L- {" h* I/ v

8 M1 x; C2 j" d3 e 骑兵长时间背负骑兵用卡宾枪展开行动会使得骑兵的背部和肩膀过于疲劳,从而最终影响骑兵单兵的作战力。为减轻骑兵双肩的负担,才会有骑兵步枪携带行囊的诞生。骑兵步枪携带行囊的制作和设计参考了同一时期德国以及美国骑兵的武器携带背包,不用肩膀被可以直接挎在腋下。皮制的骑兵步枪携带行囊的试制始于1930年,经改良后在1937年制式化被日本陆军采用。十二年式骑兵步枪携带行囊在卢沟桥事变后全面装备在中国战场的骑兵部队,但是由于实战中步枪携带行囊使用起来相当不便,绝大部分前线部队都自作主张地弃置不用。7 {6 _/ B" n8 A6 O! u5 }) e$ o

+ ^" G3 ]* Z' P+ G4 x( | 其他骑兵装备还有轻机枪携带行囊、通信用一○年信号枪等等,但是这些装备绝大多数是用在中国战场,因为骑兵部队也绝大多数在中国战场活动。
日本人骑马就像猴子骑骆驼一样——不伦不类。
1 P& r" N2 ^% i* I
7 c- q* P. `& j% l  w; u[ 本帖最后由 nanjin1937 于 2007-6-21 14:5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一战已经是骑兵的“绝唱”了。二战中的“骑兵”其实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
日军只配骑海马补补肾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5-13 11:40 发表
, f: z6 t" y  O2 V: R! _5 v3 L一战已经是骑兵的“绝唱”了。二战中的“骑兵”其实是骑在马背上的步兵。
% K' e7 J: g) \/ G# j同意,一战中后期的机枪的大量使用,已经使骑兵的快速突击失去威力,而二战的火力使骑兵更加不可能骑马冲锋了,不过因为有大量马匹使骑兵部队相对一般的步兵部队它的战场运动能力还是很强的.运用得当话不失为一只奇兵!
骑兵改装甲兵嘛!
不过中国战场上没有那么强的火力,鬼子也没有那么多机动车辆,所以还是挺有市场的
骑兵就算是东线战场都是快速偷袭的好手,至于在中国战场,山多路烂,骑兵还是挺有用的。
骑兵也比较好补给,马有草就行了,不用石油
马吃的草料比人吃的食物难找多了
再难也比油好找啊,你这是抬杠嘛
山多路烂,有油也走不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