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的防护差?好像詹姆斯卡梅隆最近的水下探险结论是 水线以上装甲带没有击穿
' B) d: U* T( r, _/ H 3 v, }1 U H' e# c, y
由于采用全面平均防护,俾斯麦的最大装甲厚度的确不如IOWA,YAMATO,甚至不如法国黎塞流,意大利维内托.. .
* [. V; V* U* p
+ Z a. g7 v* T但是装甲厚度不等于防护,军舰防护主要得靠水密舱室设计,俾斯麦在主装甲带内还有俩层装甲,装甲之间是油料库,淡水库,做为附加防护吸收爆炸能量.装甲还按一定角度设置,造成穿甲弹偏转. 卡梅隆的影片显示十几条鱼雷穿透主装甲带,但最后的内侧装甲带无一贯穿& m: [# w- J" s) W4 ^% z4 q( ?
而且对于弹药库这种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的部位防护极为成功! 主弹药库设在底层甲板,被粮库,油库,淡水库包围,最大程度降低了殉爆的可能.
' O' {1 ]6 W+ D! Z' `
; T' M$ ~. o( I# C个人以为俾斯麦级防护思想还是很对的,不追求"打不穿"!而是尽量降低击穿造成的后果..: K1 Z+ r- P; k' {5 o
6 P" O/ i" `, G
我认为战列舰与战巡的区别在于对"速度,火力,防护"三者的取舍上,基本上三者都达到战列舰水准的,是战列舰. 战巡则是三取二,% h0 ~' q, [ V7 f) G
- {# ]8 j. S3 a+ Z. p! L速度,火力,防护.取其一大大加强,达到或者超过一般战列舰水平.取其一削弱,仅仅位巡洋舰水平.2 Q) w* D: n$ ~8 ~* ^
+ G. _- `& R% L W8 T& }
HOOD代表的英国战巡,取火力,航速,牺牲防护 沙恩霍斯特代表的德国战巡 以牺牲火力为代价取防护,速度.2 n/ ]# O K3 o/ y; Y' z6 N
8 t; Z- ^* k+ Z; C/ k2 a敦克尔克级代表的法国战巡,重防护,强火力,速度也不错,但是牺牲了续航力和结构.
8 _0 L; j: L/ z9 y! w7 c2 Y9 i 6 U3 @! f7 A5 u- [ N0 f1 N$ ~
美国的阿拉斯加级很漂亮,航程远 速度非常块.但是防护和火力都不怎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