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本在二战中缘何没有进攻苏联?欢迎参与讨论!

日本在二战中缘何没有进攻苏联( b, j" p/ r4 j5 N. _
     近年来,日本部分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参加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他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 S6 L4 d7 b; Y. L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战争爆发后不久的1941年7月2日,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制定的对苏政策为,日本对待苏德战争的态度将根据三个协约国的精神,但日本暂时不会介入这场战争中,日本将秘密加强对苏战争的军事准备工作,保持独立的立场。此时日本将进行预防性的外交谈判,如果苏德战争向有利于德国的发现发展,那么日本将对苏联诉诸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保障北部边境的安全。根据这一决定,日本参谋本部便开始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实施进攻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1941年7月11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关东军和驻扎在中国北方的日军下达了专门的506号命令。命令明确指出,在远东的日军应做好入侵苏联的准备。日本参谋本部还制定了一个进攻苏联的战役——战略计划,这一计划被命名为 “关东计划”。
! q" ]$ h6 z* _, D, S: N* u根据这一计划,日军拟在预定方向对苏联军队实施一系列打击,击溃在滨海边区、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占领主要交通线、军工企业和后勤供给基地,摧毁苏联军队的抵抗,迫使苏联军投降。日军计划在6个月内推进到贝加尔地区并结束战斗。为此,7月5日日军最高指挥部发布首次动员令,并决定将关东军扩编为2个师团(第51、57师团)。7月7日日本天皇核准秘密征招50万人并征用80万吨的船只用于向伪满州国运送军用物资。动员工作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是以集训登记和内部例行征集的名义进行。1941年7月25日,德国驻日大使向柏林报告日本动员情况时指出:日本已经征招了90万名24 ——45岁预备役人员,并向日军派出了懂俄语的人员。 4 F( V. p/ E# p) f8 F& e. `
7 月22日,日军开始在苏联边境地区集结。日军通过朝鲜境内各集结点每昼夜向伪满洲国派出约1万名官兵,3.5万辆马车。按照计划,日军将集结的629支部队组建了三个方面军(东部、西部和北部方面军),其总数量达到了20个师团。此外,日军最高指挥部还计划在伪满洲国再增加5个师团的兵力,部队主要从中日南部前线调集。日本实施第二阶段动员后,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了85万部队,再加上北海道的军队第七师团和在南萨哈林的日军1个混成旅,在1941年夏天,日军已经集结了近100万准备进攻苏联的部队。在集结部队的同时,日军还在满州和朝鲜各地储备大量弹药、燃料和食品以及2——3个月的战备物资。
6 ^! f& z; W1 ~" y准备实施阶段
8 V+ n& M# Z% L* R) d: a“关东计划”,伪满州国和内蒙古的伪军也将参加对苏战争,并将他们置于关东军的指挥之下。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日军开始在当地征召预备役人员,1940 年伪满州国就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在日本统治下的蒙古军队则被编入在内蒙古的日军,组建了蒙古联合志愿军。另外,从1938年起,根据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在伪满州国就组建了一支白匪部队,他们也将被编入入侵苏联的日军中。他们的任务是进入苏联境内进行破坏铁路和交通线、对苏联军后勤供应基地实施打击、侦察、破坏和进行反苏宣传。在接到“关东计划”后,日本关东军还组建了一支白俄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对苏联境内实施破坏活动。 " d  b# U- o/ t$ D
另外,日本陆军的行动还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海军将帮助陆军在堪察加和北萨哈林实施登陆作战,占领苏联远东良港符拉迪奥斯托克市,摧毁苏联舰队。7月25日日本海军司令部又下达命令,组建专门用于对苏作战的第五舰队。
+ o2 u0 x, z% h2 n# H% w日本为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对苏作战,计划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34个师团的兵力。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在伪满州国和朝鲜,日本只部署了14个师团。日军计划从各殖民地向关东军调集6个师团,再从中国战场调集14个师团。但由于战事紧张,这一计划未能完成。 , k; Q! J8 E. t3 u
但日军指挥部认为,进攻苏联至少需要25个师团。在日本实施动员后,在伪满州国和朝鲜两地日军共集结了85万人,这一数量相当于日军58——59个步兵师团。而此时,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共部署有30个师的兵力,因此,日军计划在兵力上保持对苏联2倍的优势。 $ M6 r2 C1 Y0 w& t3 R4 z
到8月初,日军进攻苏联的所有军事部署已经完成,并将8月10日定为发动进攻的日期。真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 ?: i4 X8 \* J到7月下半月,当日本基本做好了入侵苏联的军事准备时,日军将领中首次出现了对德国“闪击战“战果的怀疑。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对二战战场的局势进行评估后写道:“苏德战线没有出现积极的成果,战场局势发展无法确定。”此时,日本的战略开始取决于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前景。
' s  J# W" d4 P7 W  w随着预定对苏发动进攻的日子来临,日本领导人试图向德国政府了解其结束苏德战争的日期。7月底和8月初的战场局势表明,德军在苏联的进攻速度明显慢下来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预定的期限内并没有攻下。德军进攻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不足,因此进攻推迟了3周时间。在这种局势下,为了迅速消灭苏联,希特勒要求日本尽快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但日本一直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为理由推迟行动,实际上日本是担心过早发动对苏战争对自己不利。7月 29日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写道:苏德前线局势仍然没有变化,在年内能否对苏发动战争将是个问题,希特勒是否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今后10天的战争将决定历史。 - u4 X0 a+ O+ a$ s2 o
8 月初,日本对苏侦察机构向日军事领导人提供的《当前苏联评估局势报告》指出:如果年内苏联红军仍坚守莫斯科,那么苏联就不会失败,德国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今后战场局势将向对德国不利的方向发展。这一文件使日政府更加冷静地评估苏德战争的前景和日本是否应该加入这场战争。但此时日军仍在积极准备实施“关东计划”。日军事领导人仍认为,苏德战争最有可能以德国胜利而告终。苏联将很难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不应放弃这一天赐良机,应同德国一起使苏联垮台,并消灭他们。 ) W5 r; [7 o& |. q- E6 f3 c% k  K
计划流产   a, a  A  e0 o. O5 ~. w0 S
日军指挥部认为,发动对苏战争的基本条件是先削弱苏军在远东的军力,以便在实施军事行动时不会遇到苏军强大的抵抗,这就是日军“成熟柿子”的理论。日军参谋总部认为,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是在苏联将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作战师从30个减少至15个左右时,而航空兵、装甲兵和炮兵及其他部队减少三分之二。但 1941年夏苏联并没有向欧洲战场大规模调动军队。文学|虚拟文学|武侠奇幻|历史文化|休闲
7 p9 n+ {( _: F& n9 ^在苏德战争开始后3周内,苏联仅将17%的远东军队调往欧洲战场,而机械化部队只占1/3,部队缺额则在当地居民中征召补充。另外苏军主要调动的是后贝加尔军区的部队,其他部队基本未动。而苏联在远东地区仍保持强大的空军力量,到7月中旬苏联只向欧洲战场调动了30个空军大队。最令日本不安的是苏联在东部地区仍有大量的轰炸机部队,如果对苏开战,日本本土都有可能遭到苏联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5 ^& f4 W7 O2 F$ T
1941年苏联在远东共部署有60架重型轰炸机、450架战斗机、60架攻击机、80架远程轰炸机和330架轻型轰炸机、2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此时如果同苏联发生战争,日本本土每昼夜将遭到数十次轰炸,东京将会是一片瓦砾。另外,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仍保持强大的军力,她有能力反击日军的入侵。
7 D5 }# g4 S( B# |8 D1939年9月日军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哈勒欣河东段领教了苏联红军的厉害,在那场较量中,日满军队伤亡、被俘达6.1万人,损失飞机660架。最令日军忌讳的是:1、苏联红军有可能对其本土实施毁灭性打击;2、同苏联红军这样的现代化正规军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不大。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看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日本根本不敢实施入侵苏联的计划。9月3日,日军指挥部决定,在明年2月份前不应在远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行动。根据1918——1922年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战斗经验,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复杂气候条件下,日军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避免冬季在苏联作战,所有的战斗行动都应推迟到明年春天。
' P' h0 I, T# M( j1 L9月14日,苏联间谍左尔格向苏联政府报告:根据可靠情报,日本政府在年内不会发动对苏侵略战争,但其军队将留在伪满州国,计划于明年春天再作打算。日本准备已久的“关东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并不是因为日本遵守苏日签定的中立条约,而主要是由于苏联在欧洲战场的伟大胜利以及苏联在远东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日本在远东重兵的威胁,苏联无法将远东的大批军力调往苏德战场,日本法西斯此举还是大大帮了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匪帮的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石油!石油!9 u' V- u: E  h' B6 b# k# `
石油,大米,橡胶,西伯利亚全都没有。
有是有啊,那是人家的,想要得拿用命去换啊!光眼红有啥用呢,得想美国人一样“敢做敢为”
盖因东亚人一向战略眼光低下。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西伯利亚又穷又冷,对手也不是好欺负的。打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回复 #5 越骑校尉 的帖子

是心里话吗?
打仗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的 而是为权力与财富而打仗的。穷地方没财富,就算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的。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日本人确实还远远没有脱亚入欧,就会舞刀弄枪,要搞垮荷兰佬并不需要自己动武,人家毛子不就发明了一个叫“民族解放运动”的玩意儿嘛。9 L3 n" ^- p. t& R
& D- b2 B5 [& h& C9 ^
需要荷兰人的石油也不一定非要硬抢,荷兰人开采了石油也是要卖出去的,他自己用不了那么多,美英都有自己的油田。如果石油没有人买,那么它就是一堆黑乎乎又粘又臭不值一文的垃圾。
5 s' @9 x& B0 X  Y3 {1 T# C7 D& ~- g9 m+ T/ I
至于西伯利亚的资源问题,且不说西伯利亚事后证明并非没有资源,就从概率的角度上说,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分布应该是大体均等的,而没有主要文明涉足过的地方,发现潜在资源的可能性无疑将会更大。世界最强的陆军国家之一从另一边狠狠地在打毛子呢,这种机会可不是天天有…………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日本当时是孙中山造反的大本营,保皇派的康有为等人失败后也都第一个想到往日本跑。中国的精英人物显然都把日本当成“地球上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了”,可惜一战后文官政府渐渐式微,没脑子只知道舞枪弄棒的陆军丘八开始大行其道,白白葬送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日本和德国没配合,这主要责任在希特勒啊。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和日本有任何互动合作。德国要进攻苏联,半个欧洲都知道了,德国那些废材小弟各个都接到通知,可是唯一一个真正能帮到德国的盟友-日本,希特勒居然守口如瓶,半点口风不露。巴巴罗萨发动前夕,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就在欧洲,还在像傻瓜一样还在为他设想的德,苏,日,意四国同盟奔波呢。结果德国大军突然怒涛般席卷苏联,遭此打击的松冈竟然神经错乱了,还导致日本内阁总辞职 。倘若德国能一开始开诚布公的告诉日本全盘计划的话,日本北进派很可能压倒南进派。否则,试问日本一个海权岛国,没有德国保证配合,如何敢轻易去招惹毛子啊。等到德国巴巴罗萨正式发动时,日本国内战略大方向都已经订下来了。7月份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美国立刻反应,对日本石油禁运。这时一切都晚了,日本没有回头路了,美国谈判的底线是日军从中国全部撤军并且只承认蒋政权。
# U" K; [4 A0 s9 F) I+ z而且西伯利亚自然资源蕴藏再丰富,对当时的日本都毫无意义。就好像把一个饿得已经虚脱快死的人带到一片草原上,跟他说,“看,这里有成群的羚羊,野兔,只要你抓住一只,再砍材生火,就能饱饱吃一顿了 ”。估计那家伙不饿死也要气死 。日本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时间去开发,他连自己眼皮底下的大庆油田都发现不了。而且日本当时的财政状况,即使是自由贸易,都快买不起石油钢铁了。他只能去抢,而且必须要抢现成的,抢来马上就能用那种,什么几十年后可持续性发展之类的,他是不会去考虑的
+ B0 u! ~; a8 x9 k7 T' n; u# v5 z+ {6 g6 w9 v1 z% B0 H
[ 本帖最后由 freestyle 于 2007-6-28 06:37 编辑 ]
日本人与苏联人打,简直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苏联哪么大,日本人忙得过来吗?更何况中国问题未解决.就算侥幸打下,日本人又有何本事维持"大东亚共荣圈"的驻军的高额的军费开支?结果有一个,日本原先发达的工业体系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日本经济被搞垮.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6-28 04:09 发表
7 Z: E. D  L$ C3 {3 w  a日本人确实还远远没有脱亚入欧,就会舞刀弄枪,要搞垮荷兰佬并不需要自己动武,人家毛子不就发明了一个叫“民族解放运动”的玩意儿嘛。( m: ]1 P$ m) O; ~4 D5 }: V

; E5 m+ A) N! D; r需要荷兰人的石油也不一定非要硬抢,荷兰人开采了石油也是要卖出去的, ...
+ V' r% c7 R8 Q& z- N" ~4 D荷兰英国美国都有石油,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禁运”。
6 Y" m: i4 c4 u# h+ I西伯利亚存在资源,东北也有资源,大庆就有油田,但是日本人连脚底下的资源都勘探不到还能勘探出别人脚下的资源?
胜利病不仅仅在太平洋战争的前期存在,实际上从甲午战争后就开始逐渐滋生了。从大额的战争赔款中养肥了力量的日本帝国,也很难习惯用缓慢的“民族解放”方式去培养东南亚的独立势力,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是太慢,鬼子等不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估计鬼子习惯了“满洲国”模式了吧,说不定满脑子就是“沙俄国”、“哇爪国”啊……
日本是个岛国,奉行海军制胜论(现在也是),从甲午到对马海战,都是海军贡献最大,国家的支出有百分之30-40都用来造舰了。2战时日本海军装备是世界第3,但看看陆军装备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在1939年日本陆军在“诺门坎”集中了优势兵力企图一展“皇军”雄风,但被老毛子收拾教育得落花流水,自此成了有那贼心没那贼胆。对苏作战(西伯利亚)海军不能起决定作用,就像在中国战场一样,得靠陆军自己承担战略任务,(西伯利亚)虽然矿产丰富但“北进”是投资大回报小,和“南进”相比,简直就是地狱和天堂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