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请老鸟指导下日军内政:(

用盟军打AI才42年4月就已经解放菲全境,打穿曼谷,占领夸贾林环礁,再往下打也没什么没什么意思了。
# A* N, m, ?& x. i初用日军,首先是被一大堆生产线和重工搞得头晕脑胀,看了岛群的内政篇还是晕
4 \: }! Y- f7 ?% k2 h" T* L) i4 t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4 S/ S) t* m3 Z* K" u& l1 e+ x
1、各基地的重工是否都应该打开生产,还是只打开部分重要基地的重工生产。
0 ^; I; ~2 c6 N  |2、引擎生产线应开多少合适,是否有引擎生产的城市都开,还是只开部分重要引擎。
新手交流
. y$ _" W/ j6 l& E
  ]# ^! x# W6 }. O/ U( X: E, X$ w重工直接决定了补给产量,日军的积攒的资源,远远大于南洋征服的时间表,所以开局肯定要全部打开生产(默认),等南洋资源有效供给以后可以考虑扩建一部分重工4 `! V2 s6 X7 K; A% Q% t1 B% T7 R

* n4 K" I5 i# F! f/ F2 w6 s: x: J引擎一方面要根据现有生产线飞机对应生产,另一方面因为有生产线扩张和新飞机投产的情况,必要数量的储备也是必须的,具体生产规模考虑这两点后计算得出# A) t& Z5 X& B& t4 S$ d* r

4 ?9 j% i: P1 p0 T1 {$ I( k个人意见,日军生产虽比较复杂,若为快速上手,本区的参考帖子也足以指导,具体细节边打边摸索,不求一步掌握
关键是想熟悉一下日军,想进行对战了
- U9 W' q+ T7 k. E2 W9 x" n不过看来还得用一段时间来熟悉了
用日本对AI搞到42年3-4月份就差不多知道了。到那个时候就会体验到有些东西很缺,有些东西供应还可以,甚至产能过剩严重浪费
我就是搞不懂日本的生产怎么弄,不然的话我就用日本。
日军一开始的资源储备够用200天的,所以不需要把本土的工业关闭。而南洋的资源也仅仅够本土的工业发展,所以不鼓励扩建。倒是飞机和飞机引擎的生产需要随着战况而适时调整。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我也问个问题,那个括号里面的数字是代表现生产的飞机引擎吗?还是后面那个?
( F& [' P, z( {& f6 E* u6 Y现在图片上面显示的是关闭,要点成重起才能生产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同上疑问,有些问题可能老鸟觉得很简单,可是我们拿起就不太清楚。
飞机XXX型号(AA)BB ,前面括号里面的AA是已经计划生产,但是还没修理好生产线的。也就是已经扩建,但没建好的。BB是现在的产量。通过修复可以把AA修复成BB,也就是把扩建的计划实际建造成生产线
什么时候才能修好,计划变成生产?
Panzer 也是个老鸟啦!补给越多修得越快。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其实很想用日军的,就是搞不懂日本的生产系统。
接着问~~~~~~~~
) Y% G; J! P1 H( \9 `! N5 R1 m' j" z0 b) X9 S
: F( N7 g* x7 ]9 s! a9 L
生产一个引擎是不是要消耗18点HI?1 R* A8 i  ~! {8 l: A" G- i% C6 p  G4 f8 ^
生产一架飞机也要消耗18点HI,是不是生产一架单发的战斗机一共要消耗36点HI?
日本生产系统没什么特别费事的,初玩的人记住
3 u- A2 `- x& C# i5 b! I% t" ^
+ H9 n- P* H3 y: s1。资源和原油千方百计往家里运
. J3 {9 g7 F& w8 N9 b1 I
) s* I0 v" R! H$ H8 r! n4 e4 i+ ]2。航空:老爷飞机都停产,除了中岛,三菱,爱知,川西外其他发动机生产也都停掉,生产线转产前两种
1 P. N8 G. g5 @1 m% ^7 A
! @5 ~/ s# d1 P' @3。船舶生产停掉武藏,信浓(CHS的话不要停),加速42年出来的航母,0 J: M! W5 Q, W! c8 b7 q( k
" m2 I: G% q+ p3 }4 w3 C3 s# U
, b( V+ q0 H/ t% |# T
其他就不用管了。如果你还能坚持到42年后期不停机的话,再来仔细请教好了。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先打着再说,好多人都坚持不了三个月,那么好高骛远干吗?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