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舰火力
为了综合考察,我们把全舰火力系统分为对舰火力,对空火力,和反潜火力三部分,以求能作出全面的评估。
对舰火力
作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水面战舰,火炮是各国军舰的标准装备,本舰型装备的是双联装三年式127mm/50倍径主炮六门(弹丸重量24.8kg)(罗经舰桥上有火炮射击控制室)(前一后二,改装后为前一后一)。这种主炮是日本驱逐舰的标准装备,阳炙级也是使用这种主炮.该炮全封闭双联装,炮塔化,炮管连动,可在恶劣海况下使用,炮塔外壳是3.2mm厚的钢板,基本能做到防御破片杀伤.具体细分可分为A型,B型,C型,D型,四种(特1型装备A型,特2型装备B型,特3型改装后装备C型),其中A型,C型,是专用的水面打击舰炮(最大仰角分别为40度和55度),B型,D型可以高平两用,是世界上第一种高平两用炮(最大仰角75度)以B型为例,本炮重4.305吨,初速936m/s,射速:对海20发/分(一说11发/分)对空:4发/分(因不能以高角度装弹)(B型配自动扬弹机),最大射程:18380m.
除了装备舰炮这外,本级舰还装备了日本海军通用的十二年式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三基,该型发射管外加钢盾保护,且在上部的战斗舱室内有完善的观瞄装置,同时,在本舰的罗经舰桥内,还设有鱼雷火力控制室,装备有九二式鱼雷发射控制装置,发射日本海军独有的610mm93式“长矛”型酸素鱼雷(其实就是氧气鱼雷),该型鱼雷威力强大,射程极远(性能参数详见图解),且航迹隐蔽(氧气溶解于水)不易被发现,从而成为夜战杀手,盟军的恶梦,装备此种鱼雷使得本舰型在夜战中相当有优势。
成批发射,对敌军水面舰艇危害极大。
对空火力
对空火力同样也是考察一款舰型先进性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兵的对各国海军水面舰艇来说就是头号天敌,因此各国都普遍强化了军舰的防空火力水平.吹雪级的防空火力除去主炮外,主要由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和13mm高射机枪组成(具体性能见图解).在设计之初,只装备了两挺13mm机枪,防空火力极为薄弱,1942到1943年,大部分特型驱逐舰拆除第二后主炮塔并改为6座25mm高射机关炮(三连两座,位于后电信室上方),另加装25mm高射机关炮8座和13mm机枪2挺,1944年25mm高射机关炮增至22座,13毫米高射机枪增至10挺,最后25mm高射机关炮增至28座.

反潜火力
最后看反潜火力,本级舰的反潜火力主要靠95式深水炸弹发射炮提供,共两部,位于舰尾,可发射95式深水炸弹攻击敌方潜水舰.备弹36枚.(设计之初为搭载18枚,后移除了布雷扫雷具后,加大到36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