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决战当日在九月十日早上开始,在川中岛一带泛起一阵阵的浓雾,在浓雾之下,武田主力部队正在等待别动队攻击妻女山的消息,而作战计划亦准备在午前六时攻击上杉的军队,但是妻女山的消息却没有,而合战的时间越来越迫近,使原定的计策也起了变化,因此令信玄产生不安,更使武田军带来不安的情绪,突然传来不明军队的人和马声。根据《甲越信战录》:“千曲川的浓雾,视线朦胧,伸手不见五指,武田方以守备状态固守主营,突然,听到人和马蹄,信玄听到之後,并且猜测是谁的军队,是我方还是敌方?信玄深思熟虑後,但许是我方多於敌方。”上杉军察觉到信玄的隐匿位置,藉浓雾之间,使武田军难以辨别是我方还是敌方,上杉军的迫近,使武田军迷惑起来,究竟是别动队袭击已经成功?或是上杉谦信洞识啄木鸟战法,避开袭击,朝向武田主力部队攻击?眼前的大军突然转变阵形,信玄乍然发觉是妻女山的上杉主力部队,上杉军的压迫却使武田信玄惊愕不已。根据《甲越军记》记载,描写了当时的情形:“此时此刻,究竟是谁的大军到临,它的威势使上天降下雷电,使大地涌出热雾,其行动俨如天魔,使雄赳赳的武田勇猛将士们,顿时显出惊慌的脸色,这情形也使诸军站不稳来。”在一瞬间,武田信玄也显出狼狈不堪的脸色,看来对阵的时刻提早来临,上杉军以车悬之阵对峙,信玄看到之後,命令诸将们改变阵形迎击上杉军,信玄大喊:“准备,鹤翼之阵!迎击!”武田军转变了鹤翼阵形,随即不断地横向扩展,形成了包围上杉军的阵形。实战经验丰富的信玄瞬间作出判断,使武田军在士气低落下,作出适当的布置阵形,使武田军的士气鼓舞起来。  
% c  {$ Z0 [. R8 l% g4 J' a% ~& r+ s, u
另一方面,上杉军的“车悬之阵”以车轮旋转的动态,全军作出圆形的转动,然後每支部队则轮流攻击武田军,令到武田军陷入攻非攻、守非守的劣势。近来史学家质疑上杉军是没有可能运用了车悬之阵作战,质疑一是上杉军刚从妻女山下山往川中岛推进,以纵形的列阵行军,并立刻在八幡原改变阵法,施以车悬之阵连番进攻武田军,对於上杉军来说,“车悬之阵”是新式战法,上杉军在训练该阵法上仍然是新手阶段,要连番进攻武田军,并使武田军陷入劣势下是非常困难。质疑二是根据《甲阳军鉴》记载,武田军的兵种布阵上,并非以骑兵布置,而是每队都以枪兵为前列,铁炮队为中列,最後才是骑兵队。以上杉谦信的优秀军事战略的智识,以车悬之阵能够成功击破武田军的鹤翼阵,机会率是颇微。但是为什么上杉军仍然以压倒性的优势攻击武田军?原因是武田军估计不到上杉军洞识他们的隐匿行动,并且迅速攻击武田军,使他们措手不及迎击,失去了主攻的优势。根据《武田三代军记》记载,最早的冲突是上杉军的杮崎和泉守的二千部队先攻武田军,而武田军的山县昌景和内藤昌丰防守著其进攻。另一说是杮崎队进攻武田信繁,然而信繁抵挡不住杮崎的突击,最终使两军亘相攻击,开启了史上最悲壮的川中岛合战,此时为午前七时半。  - M% M# i, H5 j( J7 Q

% Z: d; E% F7 d; p$ e# J战斗的开始,占上风的上杉军慢慢向前推进,山县队与杮崎队的对决,杮崎三百兵的奋战,击破山县队的攻势,令到武田军不断向後退,上杉军的其中三队部队正在武田信繁部队面前,信繁抱著必死的战意,抵挡著上杉军的攻势,而信繁的部下纵使受伤亦极力奋战。信玄此时向诸将说出振奋军心的讯息:“诸队必抱著战死沙场的决心,纵然别动队不能救援我们,但也要奋战到底,愿我们能取胜。”而攻击妻女山的别动队却遭到甘粕队的拖延,使合击上杉谦信的受到极大的阻碍,在信繁与上杉军亘相攻击时,其中一支上杉部队在大雾中辨认了武田军大将是信繁,并高呼武田信繁的位置,其馀的上杉部队听到後,向著信繁部队进攻。而武田信繁则马首是瞻,向上杉军突击下去,其英勇奋战将上杉军的攻势逐一击破,但是上杉军的攻势一波接一波,最後信繁部队亦渐渐被包围,而诸角虎定支援信繁,更在他面前迎敌,最终他和武田信繁相继被上杉军讨死,武田信繁和诸角虎定战死的消息传到本阵後,武田信玄悲痛不已。山本勘助明白此战是啄木鸟战法的失败导致而成,令到武田军陷入苦战,勘助抱著战死的觉悟,为此战的失败负责。而原隼人佑昌胤察觉到勘助的动态,并劝阻他的行动,但勘助没有理会,然而立刻杀入敌阵,踏上战死的命途。而根据《武田三代记》记载著勘助的结局是“山本勘介晴幸入道道鬼斋,今日的战术被识破,我方诸将各一迎敌而被讨死,而我们正等待西条山(妻女山)先方的归来,痛定思痛,决定策骑深入敌阵,前後左右都是敌军下,勘助杀伤敌方七名骑兵,杀死敌方十三名骑兵,最终被敌军讨死。”
5 I; a3 w5 P% Z& S# O
# ]$ T1 `1 P. E8 Z武田主力部队在川岛与上杉军激战中,在妻女山的别动队被甘粕近江部队拖延时,从川中岛方向传来两军亘战中干戈发出响亮的声音,别动队听到之後,高呼呐喊之声,振奋军心,并奋战不懈力求突破,而甘粕近江部队的一千兵顽强抵抗下,最终别动队成功突破攻势,朝向主战场进发,最後,在上杉军的侧翼猛烈地攻击下去,此时为午前十时至十一时之间。一面倒的战况突然间完全逆转,武田主力部队在别动队攻击下,全力反击,在激战之间,初鹿野忠次、油川彦三郎信连、安间弘家和三枝守直的勇将相继相战死,幸运地,武田军猛烈反击成功了,迫使上杉军往川中岛北部撤退,而在这一时间,信玄对谦信的一骑讨传说则应运而生。而山县昌景、穴山信君和其中三支信玄直属部队追击上杉军,最後,长达二十多日的对阵中,在双方的激战和死伤不计其数下画上句号,整合两军的损伤数字,武田军战死者四千六百三十名,负伤者九千五百名,上杉军战死者三千四百七十名,负伤者九千四百名,第四次川中岛合战的激战过程中有著不少的疑点,如:上杉军的主阵西条山是否妻女山?或是另一个西条山?别动队的攻击是否如计划上可以发挥?武田信繁是否为武田义信的擅离职守导致战死?一骑讨是否真的?等等的疑点在这篇文章内解答了不少答案,然而有些疑问仍然在日本史学界不断争议中。但不能否认,川中岛合战,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上,是必要性发生,因为两者在战略思考上,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具有一定的隐藏危机,处理稍为不慎,将导致计划泡汤或是家族灭亡的结果,无容疑问下,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是战国史上最激烈和悲壮战争之一。
行,那俺不在这灌水了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9-25 09:33 发表 , q$ t9 {2 \6 I4 H( Z
我看的就是影武者,二郎三郎这个角色虽然是虚构,战役进程还是有意思。6 _+ s! |) ?9 t: A  Z
0 ]$ |+ C2 `' U9 z8 i' \
影武者这部漫画最吸引人的就是开头的关原之战,仗打完就没那么多跌宕起伏的背景故事。" Z! C1 E' H6 ^# p

$ W# w& B4 x( X* s关于古代战争,先合并在战史研究室里讨论,等人气 ...
2 ]1 o. l5 _  o0 t. d: D8 {5 @' D原哲夫画了不少战国题材漫画,这个影武者还算比较写实,其他的诸如破军星,花之庆次什么里面的主角个个都是绝地武士一样。
画北斗神拳的那位?
对啊,就是他,北斗神拳是早期作品,后来他就专画战国题材了
看过他画的宫本武藏& P4 M" E2 p+ @) m: a
还不错,就是线条很深,看得有些累
原帖由 chars 于 2007-9-25 09:44 发表
2 t6 k# k/ U/ _; W3 r/ I行,那俺不在这灌水了
  |, A0 Z; C4 z2 @% Y3 w* C- C3 E/ M) [/ D1 ^" e6 G5 X
8 c/ a# H- Y  [/ c0 X
这里讲战史,不限制啊。
- h' b* |' n! ]
1 H& T1 G. ~6 O  a. t单机区讲游戏,各位大侠也是个中高手,还期待多发高见。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长筱合战
( J  M& |: f  N% s
长筱合战,又称长筱之战是日本战国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作战双方是武田胜赖为一方,德川家康和织田信长的同盟军为另一方。作战时间是1575年(日本天正三年)五月。 ! ^+ D7 H8 h  p9 Z+ R+ p

9 ~9 N1 T- G1 Z; `5 H1 l& ~1575年5月武田胜赖包围长筱。长筱当时只有守兵500人。被围的德川家康向其盟友织田信长求救。5月18日,织田信长的救兵到达,与德川家康会师。 $ d: q. E2 c( L) @' ]" z" u+ V8 S

" r& D7 u! N5 @! b武田胜赖是当时日本大名中比较强大的一个。他素有统一日本的意志。尤其他的骑兵是非常有名的,也是当时非常被害怕的,有战国无敌之称。
# U! J# L/ `7 [" q8 D/ d& k3 N6 k# }5 d% M! c' J0 g  o
为了抵抗这支有力的机动部队,织田信长在设乐原的低地上设立了一个营寨。在这个营寨前面他立下三重防马栅。在营寨里他布下了三千名火枪手。当时的火枪还非常不灵活,在射击后要等到枪管子冷下来后才能装子弹,放下一枪。织田信长把他的火枪手分为三队,第一队放完后撤下来,第二队放,这样可以连续放三次。这种战术后来被称为“三段击”。
: E4 E( W' o! D, t
5 @- F( |+ s% ?' K+ k4 m- n武田胜赖得知德川家康的援军到达后,就放弃了对长筱的包围,而继续向清井田原进发,他的意图是让敌人跟着他移动,这样他可以发挥出他的骑兵的长处。但他忽略了自己的后方。织田信长得知武田胜赖继续进发后命令他的部将夺取鸢巢山。这样一来武田胜赖的后路被截断,为了保障他的退路,他不得不回过头来在织田信长的营寨前与织田信长决战。当他发现织田信长的营寨设在一个低地里时,他决定用骑兵从高处冲下来,试图一举冲破织田信长的阵势。 / w+ p' I% z+ N% _

, a0 ~5 W: D! {5月21日早,当武田胜赖的骑兵冲到织田信长的营寨前时就被防马栅挡住了,这时织田信长的火枪手开始放枪,火枪除比弓箭的射程远以外,还使马受惊。在三排枪放过之后,武田胜赖的骑兵或被枪打死,或被马践踏压死,或战马失去控制,一片大乱。武田胜赖的许多有名战将死于这三排枪下。当武田胜赖最后逃回他的领地甲斐时,他的一万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 + k9 R+ I8 y; P9 h

7 A2 k0 L  n( C2 `- B$ N长筱合战是日本历史上火枪第一次在一场战役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枪支。这场战役后武田家一蹶不振,而织田信长的声势则大为兴起。
1 V" I  h) S+ ~- }: k' [2 A( J
因为玩太阁的缘故,对织田家那点事还知道一些,武田和上杉那块不是太了解。今年日本的大河剧就是风林火山。( n6 @, j2 p' N) u7 _" W
一直有传闻不近女色的上杉是女人 今年的大河剧中扮演上杉的演员就是日本挺有名的一个中性演员。看剧照,根本就是个中年欧巴桑
, F2 g( }; ^, y! F& {/ Y
$ R. e0 f: N  u6 L' w2 x实际上我觉得从战略角度来说,武田和上杉的争夺对于战国时代整个发展影响并不是很大,两家打来打去也没怎么打明白,谁赢谁输最后也难免覆没的命运,他们都没有统一日本的实力和气势。( p0 }# m. b3 ]6 \7 A
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不是传说上杉自己还冲入了武田的大营吗,还劈了武田一刀,被武田用扇子挡住了。# ]; @8 d" W! R
6 ~. L; \! k* [9 ]+ U
看到这个描写,我想到的怎么也不是千军万马的会战,而是古惑仔影片中的街头对砍
记得以前有一个比较搞笑的说法
, ~2 @% V" {$ S# Z9 \1 y2 x* E据说上衫的身高是160公分,然后当时的日本马似乎比较矮小, I4 r& G0 s: C7 @; C: N
然后有好事者就画了一幅上衫阵前图:160公分的上衫骑着一头小毛驴。。。
其实对于武田来说确实也很不容易) r/ H7 F3 g, Q8 n/ X
四周强敌环伺,而且身处内陆山区,进进出出就那么几条道路,对手很容易防守。) e- n3 n, N0 X! L3 x) x
就算不打上衫,东南面的北条和今川并不比上衫好惹多少。
" t& C- _# G0 K- d: F& y而西面的斋藤道三也是一个狠角色,并且稻叶山与甲斐之间的交通状况特别的差,双方又筑有关卡型城寨岩村和木曾福岛城,绕不过去。所以不适合进攻。
. d. q2 M4 g0 b- [就连全盛时期的信长,也是在木曾福岛城主木曾义康投降之后才下达了向甲斐进军的命令。. ~8 I, C) ^! x/ [$ ^
所以武田是三方同盟中受益最大的一家,使得他减少了腹背受敌之忧" _) q9 B& S9 ^$ V* X

: `2 L  o0 j: P0 H( m另外,甲斐经济绝对无法和周边几家相比,可以利用的土地和人口都相当少2 V, n# V# m$ D0 n" x% w8 {
如果不是发现了金矿,武田家的经济老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 M9 j5 A0 }# D( C  d+ ^最后信玄那么着急地不惜与北条闹翻,背弃三方同盟,吞并今川,) Q9 H) i( t, g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取得今川家支配的东海道大片富饶的土地以替代即将枯竭的金矿收入/ D9 R  V: A) c" ]. k2 R
1 Z" W5 {/ Q" Z. }2 O  G
[ 本帖最后由 chars 于 2007-9-25 16:12 编辑 ]
对于上衫而言,其实他也不想和武田打,所以在整个上衫和武田的争斗中& D  Z2 ^% ~0 p3 r  j9 w
上衫多数是处于防御的一方。
+ _7 V. m5 ?7 J* I上衫老早就开始作上洛的准备,但是因为武田像疯狗一样拖住了谦信的脚步(从上衫的观点出发),所以迟迟不能执行计划。等到信玄一死,谦信立刻发起上洛就可以看出,谦信对于武田家的领土野心不大(因为实在是比较穷,而且不好打)
: O' q+ H" U' J  `; ~& `# R! s0 s3 a% q$ A
可惜为时已晚,无法彻底击败信长的北陆军队,结果又偏偏这时候一命呜呼。。。. y% H% L: U8 L6 s1 t  _3 N0 i
如果不是那时候死了的话,北陆信长是否能够守得住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估计就此也要衍生出不少精彩激烈的战斗吧
对信长而言,谦信和信玄是仅有的两个使他感到畏惧的对手,可惜两人都是在即将给信长造成极大考验的时候撒手人寰。。。* d- y, b  c, x! O

! G- z  s, m0 H) b) }8 G5 h不能不感叹确实是有一支称为命运的大手在暗中操纵着历史。。。
德川家康身高155cm
5 b" {' }8 _. {1 M- s: ~
原帖由 chars 于 2007-9-25 15:35 发表 3 p( _6 Z2 b9 H3 r/ F8 R
记得以前有一个比较搞笑的说法
- P# m) }- E- W0 T  Y据说上衫的身高是160公分,然后当时的日本马似乎比较矮小1 R) k* B# ~. w, _3 P% d
然后有好事者就画了一幅上衫阵前图:160公分的上衫骑着一头小毛驴。。。
秀吉更加矮,那是公认的,我觉得03年的大河剧中香川照之扮演的秀吉很有游戏中的那种感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