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标:新 加 坡(六)
6 S6 M0 M& u g! M8 a) G9 |5 b6 @ u$ Q/ S1 x N7 [8 g
在1941年11月13日,东条英机在陆相官邸召见过山下奉文,那是几乎十年来这两位原来是一对狐群狗党,现在是死敌的第一次两人单独见面,除了官场上的客套话以外,东条英机特地叮嘱山下奉文不要再犯松井石根的错误。这是指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强烈谴责。
4 ]5 I$ @9 V1 E( e" O- Q; O: c/ i
5 @8 g! K6 Q5 N: t 在作战时期第25军的战争犯罪还不是很多。一来是时间紧张,没时间去为非作歹,二来是“丘吉尔的工资”甚至把皇军惯行的抢劫都减少了不少。那么“新加坡大屠杀”又是怎么回事?! c/ O. b8 ^9 O* ~; O1 z* ^' }
) l1 d1 M; [. M( y+ r
所谓“新加坡大屠杀”是指日军占领新加坡五天后的2月19日,日本占领军出示了一份布告,要求所有新加坡18岁至50岁华人男子到四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但是到了集中地点等待着华人的是蒙着面罩的原英国警察,印度警察和马来亚共产党的变节分子的对所谓“反*日分子”的指认。被指认出来的华人未经任何审判程序就被被绑赴海边,惨遭重机枪扫射。到后来为了节约子弹,干脆把人绑成一串装上船,到离海岸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将人推到海里。
6 s, s2 t' D' m- ]) A' ?0 ]- r/ G4 A6 |7 m' `
有多少华人惨遭杀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新加坡法庭的判决书上是5000人,但新加坡华人方面主张的的数字是10万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新加坡法庭是英国人的法庭,死了多少华人也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关心的只是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对于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战争罪行,至于几万名华人的生命根本不在他们心上,这个五千人的数字出于当时的“昭南市”(日军占领新加坡以后立即在2月17日将其改名为“昭南市”)警备司令官河本参郎的自供,没有人做过任何调查。3 A0 L" j. @$ w- R3 P4 A
1 {$ |( q% _8 Y# I! i, {+ d, c
日本军队在上次大战中犯下的一次10万人以上的大屠杀罪行有三次: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和菲律宾大屠杀。这三次大屠杀中唯有新加坡大屠杀是在十分清晰的命令和指挥下进行的。有发令者,指挥者和执行者,有铁一般的证据!
$ ?0 b+ [4 g' C* L/ n0 H
+ q+ \4 @" ]- ?0 j! ? 发令者是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指挥者是第25军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执行者是第九旅团团长河村参郎少将。 \2 O) u; r' g4 h/ L
k# K! h# Z5 O) l, M4 L: I7 V+ H 2月18日早晨,山下奉文找来了河村参郎,对他说:“我军有新的作战任务,兵力要专用到别处。但是你也知道,这里到处都是敌性华侨,在妨碍我们作战,一定要把他们连根拔去,剔出处断,其余的具体行动指示参谋长会对你说明。”+ q& I! L' M- l
0 H( S, Q0 N: X
当时铃木参谋长就在走廊里等着他,见到河村出了山下的办公室就立即招手让河村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5 U l+ {7 Y- v/ L: p/ s% ~0 X6 P1 ?9 X5 y
门一关上,河村劈头就问:“‘剔出处断’到底是什么意思?”% l$ j/ x4 {3 M2 y
# R" _% K1 g8 x0 s) r, G 铃木回答说:“昭南岛的所有华侨成年男子全部查问,发现敌性分子即时严重处分”。$ B" X- Y: W- i! G9 B$ \
6 D3 P/ Z& m/ ]6 M+ o8 m# b 河村想确认:“就是说不经审判直接杀人”。
* Z! i- k. X* x I# M+ Q g/ Z% v: j; h G
铃木的回答是:“审得过来吗?”
; N6 ^0 W( r- s3 c. j, j4 E& s, S% D, ]1 O4 D- B+ n: t8 Z: v
河村再次确认:“这是军司令官的原意?”。
7 Z2 L0 G" v; m% g
# v5 E9 ^ s( z b( }) \! `8 C 铃木参谋长给了他很确定的回答:“当然”。
- X! G f3 H& Z5 F% n- U
, Y" f. n+ |7 m# w1 d$ O' e 以上摘自河村参郎中将的供词
* r9 ^( @2 z+ T* y: d, ]2 o J/ y$ B+ k' T
曾经作为武官,长期驻在德国奥地利这些欧洲国家的山下奉文,很清楚他在干什么。这就是他找河村参郎的原因。近卫师团的军官基本上都是“统制派”,而近卫师团长西村琢磨中将和这个河村参郎都是处理“2.26事件”的军事法庭法官。山下奉文觉得是他们把皇道派的年轻军官判了死刑,总想报仇。西村琢磨是近卫师团长,御林军总管,有天皇罩着,山下无可奈何。但对于河村就不必顾虑了,这种最丧心病狂,伤天害理的事情,让河村去干!
% O! ~: j# E0 _- A, J1 o, Z0 |1 X% c$ O
在这个大屠杀事件里,辻政信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请看宪兵队的大西觉中尉在法庭上的证词:+ A) b) x$ D$ T" e
/ p( {6 E) f% W1 }# Q y “八嘎,又在睡午觉?”,辻政信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根马鞭在胡乱挥。“你们磨磨蹭蹭地在干吗?让你们抓华侨,抓了几个?”。, G! T' P. q' P0 ^. u1 ~% ]
5 n4 d6 ^* d! l# J 大西回答说:“到现在70名”,接着想跟他解释什么人手不够的理由,辻政信根本听不进去:“我不管你们的理由,别磨洋工,告诉你们,我要新加坡华人减半!”
- S3 l) i' Z4 y2 Q" n) v
% x/ ?- E6 l( w7 o0 ]% q “让新加坡华人减半”,辻政信想做的是杀光所有新加坡华人男子。
8 N4 W7 Z" _. _( O/ E `5 U3 o; |' i, J* @% i, a. ~5 x4 c3 ~
这种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到了连松井石根都吓坏了的地步。+ q$ a& u& P* ]1 H
& @6 m' a n" m 三月下旬军事参议官松井石根大将到新加坡视察,一天晚上偷偷地把原驻新加坡领事馆员篠崎护喊到住处,详细地问明了大屠杀的详细经过。在听完篠崎护两个多小时的叙说后,松井石根隔了好长时间才吐出一句:“这该怎么办?”
1 U4 O" l. ]) J7 b# p
; j& b \0 ]* f6 B6 Y ^2 i s 可是在战后国际军事法庭上,如此规模的种族清洗行为,却只有两个人被判处死刑:警备司令官河村参郎和第二野战宪兵队长大石元!想知道同一个法庭的审判结果吗?因为在新加坡监狱里拷打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15名致死事件,法庭起诉21人,判处角田春中佐以下8名死刑。2 a g3 A8 y; a
' Q8 |8 Y1 i* u! k b/ ?3 j7 m 英国殖民者没有把华人当人看,这点能够理解。但是南京军事法庭对于南京大屠杀又是怎样审理的呢?包括在东京被送上绞架的松井石根,也就只有五个人抵了命。
8 i5 J+ U+ @) E0 J9 c! K3 ~- [' w7 T% `3 X
我们无奈而又宽厚的民族。
! [* i# u9 c: L2 k$ p/ ^
i& \& l6 |/ m8 }) |& L. _ 1943年3月,第65旅团本部高级参谋松永梅一中佐向所属各联队长电话通知:“大本营命令,美菲军虽已向日军乞降,但日军并没有接受美菲军的投降,因此被俘美非军不属于战俘,命令各联队将手的美菲军投降者一律射杀。”) b$ q6 D4 a$ s
; D% A0 t# O6 X }$ I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又是辻政信胆大包天,在以大本营名义下达杀俘命令。新加坡作战以后,辻政信荣升参谋本部作战课作战班长。就在赴任的途中,辻政信在台湾听到了要在菲律宾进行巴丹作战,就推迟了去东京赴任,以大本营参谋的身份去本间雅晴的十四军协助指挥。这道命令后来查明是他发的。6 n5 w3 J& m' c5 O# S a0 Y
5 Z7 l1 ]9 x' B; [. C, r c, c 辻政信知道投降也是欧美军队的一种战术,打不过了就投降,然后乘你不注意再逃跑。实在逃不掉就安下心来坐在战俘营里吃你,反正你得养俘虏。总之一句话,缴了枪也要成为你的负担。所以欧美军队在战争中经常有大批投降的,有时这种投降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次英国人打错了算盘。他们这次的对手不是欧洲的骑士们,而是大日本帝国的武士。如果他们知道南京陷落后日本皇军对中国战俘所犯下的那些罪行,恐怕他们要拼死抵抗而绝不投降的吧。
( z1 q# G6 h0 k# q* B5 W* w
; \' Y3 k; S% Y5 P! ~. r4 ?0 V 大本营命令,谁敢不从?后来因为这道假命令而上绞架的日本陆军高级军官(大佐以上)不计其数。但也有头脑清醒的,辻政信在南京时的顶头上司,当时任第141联队联队长的今井武夫大佐在接到电话后就觉得不对,想想大本营还不至于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即表示:“这么重大的问题,一定要书面命令”,放下话筒就释放了全部战俘。结果书面命令也没有来,而今井武夫也就逃脱了上绞架的命运。6 _+ B- t% E4 L: S
) ]- l, J8 |* F) ~1 }9 E 菲岛战役时,菲律宾最高法官桑托斯一家老小落到了第35旅团长川口清介少将手里,辻政信得知后通过他在台湾军研究所的上司,时任第14军参谋长的林义秀少将下达了将桑托斯一家全部灭门的命令。但川口少将还是违抗了命令,留下了桑托斯的长子没杀,这总算从绞刑架下逃了一条命,从而只被盟军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而第53师团长林义秀中将则被判处无期徒刑。
" L: U1 ?: p+ |) w( d _0 `; _8 R$ L& H- i( E
而辻政信最后安然无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