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
4 X8 d; x% r" b% }$ A3 F
; i$ ], g6 o9 U2 V+ B正当战斗一触即发之际,守岛日军接到了第五方面军发来的停战命令。随后,日军派出军使向阿尔丘申中校表示愿意与苏军进行停战谈判并转交了堤不夹贵中将的求和信件。内容如下:
0 V# d/ }9 z. G- `2 e) K我军接到上级如下命令: / `7 t. J' Q" O6 x3 S ]+ ?& U( D# A
1,部队于今日,19日,16时前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0 d h5 u" \# E2 R8 g
2,由于敌人积极入侵,我被迫采取的防御行动不属于战斗行动之列。我部队按此命令于19日16时停止一切战斗行动。 注:在此以后如我军遭到攻击,我将按上述命令恢复战斗行动。 . C1 M. U% W" M) D s" o
3,故请贵军于16时前停止战斗行动。
* p" N" _+ v/ V5 G( t' E5 i# s( G. C1 p9 o+ g+ y6 C L% F3 _- H
千岛群岛北部日本驻军司令官 第91师团师团长 堤不夹贵中将 4 G! f' b. [2 c( S3 Y
7 k1 n9 b* S3 s' z" n9 Q- J19日中午,日军第73旅团长杉野巌少将和两名陪同的军官来到苏军指挥部进行停战前的接洽,苏方以登陆战役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向日军代表递交了关于停火和投降的书面声明:
; D/ }0 ?" A2 ^3 n) r2 \6 J由贵军军使转交的通知文本已于今年8月19日14时收悉。 + s2 e# ]3 Y# ?! z6 Y; q7 ^8 e ]: [
我军将在下述条件下于8月19日16时停止战斗行动:
! H8 f* B# D' }) N0 P! D! W1,立即停止一切抵抗。 ) z# P; b4 v2 a7 g
2,立即向所属部队下达就地向苏军代表缴械的命令。 , e" t" [, C; q
3,占守岛所有官兵应于今年8月19日当地时间24时之前在片岗东北8公里处集中就俘,而帕拉木希尔岛(幌筵岛)
, Y& K4 k' J8 J( l+ ]! N0 l1 N
$ W. d6 C" q4 D7 X7 x2 E6 w上的官兵应于1945年8月20日8时在柏原以北5公里处集中就俘。 # e$ s/ c/ _( Z* [2 [7 p6 k, a
4,关于其他各岛官兵就俘问题另行通知。
9 J. r5 x: f9 n& J, b5,兹责成你负责按8月19日16时前的状况保管陆军和海军武器装备(仓库,港口)并使之保持完好状态。
8 C3 o6 {, d/ X. [ b苏军还在该声明中指出,全部官兵的生命安全和个人非军用物资将受到保护。此外,还确定了双方司令官会晤的具体时间。
8 ~$ c$ Z1 b# W/ j经过下午的数次谈判,到18时,日方代表才最终无条件地接受并签署了苏方提出的投降条件。根据该文件,格涅奇科少将拟订了接受日军投降的计划:20日凌晨前将混成航空兵第128师的1个航空团移驻片岗机场,同时调遣部分舰艇和人员进驻片岗海军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送部分兵力去帕拉木希尔岛(幌筵岛)和奥涅科丹岛(温弥古丹岛)。% b3 M7 D5 O) [. L: q/ ]# d
但是,8月20日晨,受命接收片岗基地的苏军舰队(由“基洛夫”号,“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鄂霍茨克”号
( C! }; Z: H1 ]( `* V# b' {3 m
$ O+ _' d0 D5 r' n! x! W布雷舰,T-525号扫雷舰,“普加乔夫”号运输舰以及“极地”号海测船所组成,搭载有部分登陆部队及装备)在通过千岛第二海峡时却遭到了日军海岸炮火和航空兵的意外抵抗。在交战中“捷尔任斯基”号护卫舰被日军重创。
$ C9 y/ V0 Q4 ~; M8 F2 c在苏军舰队遇袭后不久,苏军再次转入进攻。由于得到了人员和装备的补给(苏军的人员和装备在19日傍晚已经全部卸载完毕),苏军的进攻较为顺利,很快就将日军击退到摩利川对岸。苏军的航空兵还对片岗和柏原地域进行了6个小时的轰炸。. w% h. x. T- A2 e @ z. G
21日7时,苏军联合指挥部向日军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日军立即放下武器投降。不久后,在受到苏军重压的情况下,山穷水尽的日军指挥部被迫发布了投降通告:
( Y$ o, r% J. Y A, Z2 @千岛群岛北部日军停止一切战斗行动,放下武器向苏军投降。
2 T4 C$ \ q9 o! z* h
8 @; W$ l2 Q# J" T千岛群岛北部日本驻军司令官 第91师团师团长 堤不夹贵中将 ( Q' ~7 M; M: ?/ C" `7 N
到8月23日午后,占守岛上约12000名日本守军全部陆续向苏军投降。16时,第101步兵师的先遣部队进入了片岗,日终前,苏军登陆部队已经完全占领了占守岛。随后幌筵岛上的日军也相继放下了武器。$ a) c$ c& K% X7 c! Z" A8 l+ r: G K
# v' b. ~& r$ i; g# ~
--------------------------------------------------------------------------------------------------* A- k) P6 a+ Q) s; `
& X2 P& |7 y( }( q6 W( E. s$ t
B4 @6 ~; a4 |* R* ^: n2 P. e6 s
尾声和结局
' }- V J" a6 c, H9 ?. F
1 d# r/ R& _1 v! a' O% o3 i在攻占了千岛群岛最北部的岛屿后,堪察加防区的部队开始立即向南发展进攻。由于此时千岛群岛的守军已经接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因此苏军的登陆没有遭到日本守军的抵抗,进行得非常顺利:
8 q5 l+ C: t! `0 \' E/ L8 F8月25日14时,苏军在松轮岛登陆,不久后日军第41独立混成步兵联队联队长上田大佐就率所部近4000人向登陆苏军投降。3 [5 B5 C% M2 L& r
8月26日苏军在温弥古丹岛和舍子古丹岛上陆。8月28日又紧接着占领了新知岛。
2 F7 g( X( e, F4 x6 ]8月30日傍晚,由拉杜扎诺夫少校指挥的苏军登陆支队在得抚岛上陆,次日午后驻守该岛的第129独立混成旅团也陆续被苏军解除了武装。8月31日22时,苏军登陆部队司令格涅奇科少将宣布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行动结束。苏军在千岛群岛北部的战役中|共俘虏日军30442人,缴获步枪20108支,机枪923挺,火炮和迫击炮303门和其他一些技术装备(堪察加防区所属部队的进攻终止线也在得抚岛)
! m- |+ J8 z+ R2 \0 k
1 K% u, [. V/ c. Y3 d5 v) X8月28日—9月1日,北太平洋舰队(司令安东诺夫海军中将)的舰艇运送登陆部队(隶属于第113步兵旅,这些部队刚参加了南库页岛战役)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不包括色丹岛和齿舞群岛)登陆。在千岛群岛南部诸岛苏军共俘虏日军约24000人。(根据已解密的苏联中央海军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记载,苏军完成占领千岛群岛南部的战役是在日本正式投降后的1945年8月28日到9月5日之间进行的,其中苏军占领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是在9月3日——日本签定无条件投降书之后——进行的)
' h# _9 Z$ \: Q! ^9月1日,苏军远东总司令部公布在“千岛登陆作战”完毕。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千岛群岛登陆战役全部结束。苏军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夺取了绵延600多海里的整个千岛群岛,俘虏日军近六万人(这些日俘大部分被送到西伯利亚和苏联远东地区的强制劳改营,直到赫鲁晓夫上台后才被遣送回日本)在千岛群岛战役中日军伤亡1018人,苏军伤亡1567人(其中阵亡516人)双方的伤亡都几乎集中在占守岛争夺战中,苏军由于缺乏登陆作战的经验以及海军的运载舰只,在登陆占守岛之初一度相当被动。而日军却依靠其坚固的防御体系给登陆苏军以巨大伤亡。如果不是及时停战,苏军有可能会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 g) B, C! K m! T" o. V
千岛群岛战役是一次政|治意图大于军事意图的战役。战役开始之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役的成败对日本全面战败的大势已经起不了多大的影响。夺取千岛群岛对于苏联而言,改善了苏联舰艇向外洋的出口问题,并使之“成为苏联的防御基地和从鄂霍茨克海远航太平洋的大门”。(苏军在占领了千岛群岛和南库页岛后,甚至一度还想乘机夺取北海道,以巩固苏联舰艇在宗谷,根室两海峡自|由航行的地位。不过遭到了美国的强烈反对,才最终作罢)虽然苏联进行千岛群岛战役有大国扩张的意图,不过在客观上仍然是为了打败日本为目的。至少这些参加了千岛群岛战役“苏联英雄”们的名字是仍然值得我们尊敬的:
% k* _7 }7 |$ \7 ] ?( v格涅奇科少将,波诺马廖夫海军上校,舒托夫少校,波奇塔廖夫少校,科特上尉,萨乌什金上尉,西戈夫海军上士,维尔科夫海军上士(阵亡)水兵伊利切夫(阵亡), t. Z. ~5 ]1 q/ x
. R7 v( c. z, M# ^: M
& N j# G" \( [" t* b
7 Q- l2 o- r9 d: M- c- d# i1 S参考书目:& g8 b4 X0 E. Z: g
1,《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1卷 〈苏〉阿奇卡索夫,普洛特尼科夫主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 z O6 @, o/ z1 d5 {2,《结局》 〈苏〉马.瓦.扎哈罗夫主编 战士出版社1977年版( T7 f! m- `. x) ?
3,《红旗太平洋舰队》 〈苏〉C.E.扎哈罗夫 三联书店1977年版- P3 n9 D8 J- P H/ ]: |
4,《远东的胜利》 〈苏〉弗诺特钦科 辽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 B+ I3 P# U; @, `3 T5,《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 〈日〉林 三郎编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