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袭东京:
j& S7 g' T9 M; b, w, u7 M
`6 V+ b! q$ f( r. ^珍珠港事件以来,美国人觉得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加上到1942年初,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士气低落,迫切需要一次胜利来鼓舞民众的斗志,因此罗斯福总统特别指示美国军方:"一定要回击日本!"。由于当时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十分有限,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陆进攻,唯一可行的就是组织对日本本土的空袭。然而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 P. C+ c% z9 K2 C: {5 X
; v( ]* F+ g+ z# S4 O/ ]/ y) H. M首先,美军没有足以到达日本本土的空军基地;美军最远程的轰炸机其续航力也无法从夏威夷直接飞抵日本本土;所以,只有航空母舰才有可能接近日本本土,但问题是日军在距本土800千米就有警戒船只遂行巡逻任务,要想取得突然性,就必须在880千米以外起飞飞机,这样一来往返航程就达到1760千米,美国海军还没有一种舰载机具有这样大的航程,况且航母编队也不可能一直停留在起飞海域等待舰载机归来,因为日军掌握着海空优势,航母编队在靠近日本本土的海域停留时间过长,势必会遭到攻击,已经遭受重创的美国海军是再也经受不起什么损失了!因此反击计划被暂时搁置起来。
+ S5 y, v% c2 h; J, a# f
$ H5 o8 K* @5 _6 g! U7 p1 @1942年1月10日,美国海军总司令兼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的作战参谋弗朗西斯·洛上校在诺福克海军基地视察新服役的“大黄蜂”号航母时,看到海军航空兵训练基地在跑道上用白色油漆标出的模拟航母甲板,突然灵机一动,闪过一个念头,用航母搭载陆军航空兵的中远程轰炸机,运送到日本本土附近,那样就可以轰炸日本了!
1 g, t" f: d" k5 Z7 f2 R3 i& R0 m
5 k# B. R' q5 |洛回到华盛顿以后,立即向金上将汇报了这一设想,金让他的首席航空兵参谋顾问邓肯,进行可行性研究。邓肯建议:首先从航程、载弹量、飞机起飞距离和尺寸是否适合航母甲板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其次建议派遣两艘航母,一艘负责运送B-25,另一艘则搭载战斗机,负责在航行途中为编队提供空中掩护;鉴于刚刚服役的“大黄蜂”号航母即将结束试航,前往珍珠港,邓肯建议可以在旧金山将B-25和机组人员秘密装船,这样就不会引起注意;最后航母编队全速驶抵距日本本土900千米海域,起飞轰炸机,航母迅速撤离,轰炸机则在完成空袭任务后飞往中国,加入在中国作战的陈纳德航空队。由于有利的天气条件只有在4月底前,因此他特别强调空袭必须在4月底前实施才更有成功的把握。+ h3 |0 |% h3 u9 j/ m1 F* B
6 V0 j, O2 X- [$ ~0 l8 E- H这确实是个将海、陆、空军融为一体的奇妙设想,美国金海军上将对此计划非常欣赏。金考虑到要使用的轰炸机是属于陆军航空兵的,1942年1月16日,他指示邓肯去和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联系。" u; K/ h9 q% j2 L7 W" z j
) d3 T/ r( ]3 N) p& ?4 F- y7 |" q2 s
正好阿诺德也正在进行从航母起飞陆军轰炸机的可行性研究,因此全力支持,并由他负责物色陆军航空兵的参战人选。阿诺德选中了47岁的詹姆斯·哈罗德·杜利特,一位杰出的特技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阿诺德任命他负责这次行动的改装飞机、训练飞行员。$ T) c' Q0 M1 `) g; `: g
* {2 w4 ?# Q- d: {1 U杜利特是当时著名的飞行员,曾两次刷新横越美国东西海岸的飞行记录;创造过水上飞机航速世界记录;赢得过施奈德锦标赛、本狄克斯航空竞赛和汤普森杯航空界三大赛事的大满贯冠军;并在1929年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仪表飞行。他不仅是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而且还精通航空理论和航空工程知识,获得过马塞诸塞理工学院的航空工程学博士学位,是专业的航空工程师。
( Y R& I/ v- Z. G
6 b, e( P! ~: ~被选中的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是北美航空公司研制生产的,全金属双发上单翼双垂尾中型轰炸机;机长16.13米,机高4.95米,翼展2.06米,机翼面积56.6平方米,空重8840千克;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装有两台空冷发动机,最大时速480千米,实用升限7300米,最大航程2090千米,最大载弹量1500千克;B型取消了尾炮塔,加装2座各配置2挺12.7毫米机枪的电动炮塔,机首还有1挺7.62毫米机枪,乘员5人。 3 ?* H8 x" M, R2 t' ?9 L
& d( g7 `3 I8 Y" H. c- O, g$ n杜利特的改装工程是:首先加装三个副油箱,使飞机的总载油量增加增加到1141加仑,勉强能够执行这次远程攻击;接着改进炸弹舱,使之能够安装两枚227千克爆破弹和一枚454千克燃烧弹;为了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航程,取消了尾部机枪;卸下了大部分照明弹,只留了两枚,供夜间着陆时使用;其他改装还有考虑到可能会遇到比较寒冷的天气,在机翼前端和机尾安装了除冰器;为了减少重量和避免暴露飞机位置,拆下了无线电发报机;为了真实记录轰炸结果,在机尾安装了摄影机。
4 }2 m1 q8 W3 z; H+ F* O8 s# _6 O. \4 Z, U: q1 s( l% E! z l
1942年2月2日,两架B-25B在大黄蜂号上起飞成功,这意味着奇袭计划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 d0 D1 B7 g) q' G7 P8 J: F& |, o3 R z& A2 H/ d l9 u
1942年2月28日,杜利特从美军首批装备B-25的航空兵精锐飞行部队---第17轰炸机大队,招募了24个机组的120名志愿者和20名地勤人员,这些机组成员只知道将完成一项非常危险的秘密任务。
& m( S! S2 q# O9 K @* A9 {' Z$ \
1942年3月1日,24个机组开始了一个月的战前训练,训练的重点课程是在载重14000千克,起飞滑跑距离仅150米的情况下起飞;除了起飞训练外,还进行昼夜低空编队飞行训练,投弹手进行目视轰炸训练,炮手则进行射击训练;大黄蜂号甲板上也划上了与陆地跑道一样的中心线标志。, \4 Z, _7 Z3 a4 z1 y, e4 w9 L
& a8 X' o8 q1 T3月下旬,所有参训机组驾驶B-25进行了一次3200千米的远程飞行,以检验远程飞行技术和控制燃料消耗的能力。根据这次飞行从24个机组中选出15个正式参战机组,后又增加了一个机组,作为备用机组。/ }& a2 ?6 J# M% t$ k: G
9 g# F2 k. K8 g/ m在所有战前准备工作中,唯一没有保障的就是与中国方面的联系,由于阿诺德担心中国军队内部可能会有日军间谍,一直没有将具体情况通报蒋介石,只是命令驻华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向浙江沿海机场派出携带照明和无线电设备的地勤人员,并要求至少每个机场要有一人会英语,还要求从印度向中国迅速调运供B-25使用的3万加仑航空汽油和500加仑润滑油。然而中方的这些准备工作都没有及时到位,最后直接导致B-25完成轰炸飞抵中国时,根本没有得到计划中的地面指引,加之油料耗尽,15架B-25在迫降中坠毁。- R* @2 p- w9 N
( n- ]* S5 S% B$ K: R j
3月31日,杜利特在旧金山与海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部队司令哈尔西中将会晤,讨论协同空袭日本的具体事宜,哈尔西决定亲自率领2艘航母、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2艘潜艇和2艘油船组成编队,这样的海军舰队规模对于刚经受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而言,几乎是倾囊而出了。但哈尔西特别强调,如果在到达轰炸机起飞海域之前,就被日军发现,那么轰炸机必须立即离开甲板,要么飞往中途岛,要么转移到机库,使舰载战斗机能起飞迎战,以绝对保障航母的安全,因为美国在太平洋就只有这支航母编队了。 4 B: r$ d5 U! C% @ V$ X
/ {" c, U# G0 }/ g4 `! V4月1日,旧金山阿拉米达海军基地,十六架B-25被运上“大黄蜂”号航母。
: C/ k& @! c3 l! H) x
/ n, b" d' R3 v作为B-25运输和起飞平台的“大黄蜂”号航母,是美国海军最新最先进的航母,是约克城级航母的第三艘;舰体和航速稍有增大,最高航速达33节,续航力20节时为8220海里,同时加大了水面和水下防护;有3部升降机,首部是开放式机库,岛式上层建筑和烟囱连为一体;武备为8座单管127毫米炮,8座双联40毫米机关炮,8座双联20毫米机关炮,可载飞机85至90架;舷侧装甲厚152毫米,飞行甲板装甲厚76毫米;平时舰员1888人,战时达2070人。9 e# O9 `' J6 ~/ v$ t7 K- Y
+ j0 {* i% h4 k7 O
该舰于1940年11月下水,1941年10月正式服役,75%的舰员都是刚从新兵营或飞行学校毕业的菜鸟,但舰长麦克·安德鲁·米切尔上校,是位精明干练而又富有感召力的优秀军官--米切尔后来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上最强大的海空力量第38特混舰队(在斯普鲁恩斯指挥下称为第58特混舰队)司令,麾下最多指挥16艘航母。
/ l1 e# n4 d3 @4 K1942年4月2日上午十时许,“大黄蜂”号和重巡洋舰文森斯号、轻巡洋舰纳什维尔号、驱逐舰格温号、梅雷迪斯号、格雷森号、蒙萨号和锡马隆号油船组成的编队从旧金山起航。为了不被日军发现,“大黄蜂号”将穿过北太平洋风暴区,在阿留申群岛和中途岛之间的一个指定地点同哈尔西海军中将的“企业号”会合。
# ~ z) g' e0 D, V0 W4月4日,舰长米切尔将军打开了印有"绝密"字样的密封信袋,知悉任务后,他激动地向全舰宣布了此次出海的目的:“本舰队运送陆军轰炸机去轰炸东京!”全舰官兵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士气为之大振,并给予了陆航飞行员以最高级别的待遇,无论在餐厅还是在舱室。
c" P$ T4 Q7 S. E7 P$ d/ N# X9 v8 V$ l1 u( A* K0 A$ c
杜利特向飞行员公布了具体作战方案,计划4月19日下午起飞,采取超低空飞行,预计日落前抵达日本,实施夜间轰炸,然后于20日白天飞往中国降落。在参战的十六架飞机中,十架轰炸东京,三架轰炸横滨,其余三架分别轰炸名古屋、大阪和神户。杜利特尔特别强调只准轰炸军事目标,严禁轰炸民房和皇宫。" R q5 o( A0 V. z
4月8日,哈尔西率领的“企业”号航母和重巡洋舰“盐湖城”号、“诺斯安普顿”号、驱逐舰“巴尔奇”号、“范宁”号、“贝纳姆”号、“艾莱特”号和油船“萨宾”号组成的编队从珍珠港出发。将担负此次行动的护航和掩护任务。而二艘潜艇则已经抵达日本以南海域执行巡逻侦察,随时报告可能威胁编队的日军舰队行踪。. c0 q' a* v0 p: k
4月10日,哈尔西“企业”号编队到达中途岛海区后,便开始了旋回航行,舰员们个个都很纳闷,不知意义何在。( G# ?$ }: D9 ?( E1 F! y3 |+ O3 J8 E
哈尔西和米切尔之间的往来电讯被设在东京郊外的日本海军监听站截获,日军随即测算出“大黄蜂”号的准确位置,并判断美军极有可能以航母编队袭击日本本土,但日军认为美军舰载机的航程较小,航母必须要驶到距离日本海岸500千米处才能起飞飞机,而在距离日本海岸1000千米,日军早已部署了装备雷达的警戒船只,只要这些警戒船只发现美军舰队,不等美军进入舰载机起飞距离,日军的岸基轰炸机就会蜂拥而至,给予美军以沉重打击!/ C" ?5 q" q; o( {! p& `% l
! M5 e8 ? y9 O! E4月16日拂晓,哈尔西和米切尔的两支编队在海上会合,组成第16特混舰队,直接向东京方向驶去。“企业”号上的舰员们看到航母上载有特大的陆基轰炸机,都茫然不解。直到哈尔西向全舰队宣布:“本舰队驶向东京!和“大黄蜂”号一起轰炸东京。”舰员们一听,欢呼如雷!* P9 j- B6 O$ a6 g/ e* X
4月17日,编队到达距日本1800千米海域,随行的2艘油船为航母和巡洋舰进行最后一次海上加油,然后油船返航,航母则在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屏护下全速向日本航行。在“大黄蜂”号上,B-25被拖到起飞位置,开始加油和挂弹,并在飞行甲板漆上两条白色的标志线,作为B-25前后轮滑行起飞时的基准线。黄昏时分,一切准备就绪。当晚杜利特召集全体飞行员会议,他要求所有人必须仔细检查携带上飞机的物品,绝对不可以将与“大黄蜂”号有关的任何物品带上飞机。* v2 H1 v) {' |2 h" G% q% Z2 @3 q
4月18日凌晨三时十五分,“企业”号的雷达发现在255度方位,距离约20000米处有2个不明目标,两分钟后,了望哨也在该方向发现有两处灯光,哈尔西判断肯定是日军舰船,立即下令右转并以高频无线电命令所有舰艇准备战斗!(高频无线电通信距离较小,在舰队范围之外就收不到了)杜利特尔和他的飞行员迅速进入各自飞机。美军舰队严阵以待,但雷达显示这两艘日舰航速和航向都没有任何改变,看来日舰肯定没有装备雷达,而恶劣天气导致能见度很低,所以日舰没有发现美军舰队。哈尔西以不变应万变,严密监视日舰动向,三时四十一分,日舰信号从“企业”号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好在只是一场虚惊,哈尔西随即取消了备战命令,飞行员们也各自回舱休息。四时十五分,美军舰队恢复原来航向,但是已经浪费了宝贵的一小时,接下去必须在11个小时里航行370千米才能按时到达预定起飞阵位。
$ L& l! o( O/ Z$ g A4月18日早五时零八分,“企业”号起飞了三架无畏侦察机进行例行巡逻,其中由怀斯曼上尉驾驶的一架侦察机于七时十五分飞回“企业”号上空,投下了一个通信筒:“发现敌小型舰船,方位276度,距离42海里(约46千米)。”哈尔西一直认为轰炸东京是一次悲壮的自杀性攻击,能把杜利特尔和他的飞行员送到距离日本本土越近的地方,他们回到中国的希望就越大,所以他仍继续指挥舰队向西驶往日本本土。
( I! P0 }5 y9 y- G- E怀斯曼上尉发现的是一艘长26.5米,排水量仅90吨的“日东丸”号武装拖船,是山本所建立的警戒船巡逻线中的一艘,当时正在东京以东720海里的瞭望线上值勤。突然间,这艘渔船的船员吃惊地看到,有一队敌舰向西驶向日本本土。这艘瞭望艇上的军官十分激动,急忙用望远镜观察敌舰的侧影,认为是三艘航空母舰。6点30分,他们用无线电向联合舰队报告了发现的敌情。: X! w! ^, o4 E9 W# c# H
5 z% P c6 g. p& B2 q+ y
七时四十四分,美军“大黄蜂”号的了望也发现了这艘日军拖船,并截获了“日东丸”号发出的明码报警电文:“6时30分,东京以东780海里发现美军3艘航母!”毫无疑问,美军舰队已经被发现了!
1 d$ Y3 ?& g" I1 p
' S4 g9 c( v1 H5 D7 _* m哈尔西见日军警戒船已经开始发报,估计由于其船上的电台功率不会很大,最初的电报不一定会被本土指挥部收到,但如果听任其继续不断发报,那就一定会被指挥部收到,所以立即下令开炮击沉这艘船只,由于距离远,警戒船又小,美“纳什维尔”号巡洋舰连续射击29分钟,消耗924发152毫米炮弹才将其击沉。
( z6 N5 G' V$ h0 Q. c0 g* _" n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中将,接到“日东丸”号的美军舰队逼近本土的警报,立即下令执行第三号作战方案,即迎击美军舰队的紧急计划。动用的兵力有205架岸基飞机和100架舰载机;刚刚从南线回到本土的第2舰队司令,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6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从横须贺出航;第1战列舰战队司令,高须四郎海军中将率领4艘战列舰从广岛湾柱岛锚地起航;同时命令在台湾海域由南云忠一中将指挥的包括5艘航母在内的第一航空舰队全速赶来;在附近海域的9艘潜艇也奉命全速向美军舰队所在海域机动。但日军认为美军舰载机航程有限,不到19日是无法实施攻击的,因此日军一切迎战准备都是以19日为标准。1 `5 k" @. S+ ]7 ^/ T9 q
2 _ ~ D3 Q1 I5 q5 }5 f3 ^6 x! d" x
美军截获并破译了了日军大量的往来电文,知道日军正在调动多个海军单位,而且有迹象表明,日军一支强在的航母舰队就在不远,哈尔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就是提前起飞轰炸机!尽管此时距日本本土700海里,要比原计划增加150海里航程,轰炸机原来勉强够用的燃料就更加困难了,而且轰炸将在白天进行,遭到截击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但为了出其不意,只有立即起飞了!9 D) g) e# a! r7 h0 e
2 M. E# |% L! T% R2 U: R. C八时,哈尔西签署了命令,并用灯光信号通知“大黄蜂”号:“起飞轰炸机!致杜利特尔及所属英勇部队,祝好运!愿上帝保佑!”, K( `. O& l! w4 o
' R/ C1 Q5 B8 g R
“大黄蜂”号接到命令后,警铃声大作,扩音器里传来了最著名的命令:“陆军飞行员,各就各位!”此时飞行员有的在吃早饭,有的刚起床,甚至有的还在梦乡,由于他们的舱室都在甲板下面根本不知道击沉日军警戒船的事情,所以听到命令很多人还以为是演习,但当他们来到飞行甲板时,才发现气氛与往常已完全不同!1 q- F: D, q8 }
$ _/ V' g6 X5 N \
航母的海军地勤人员正在为飞机加油,他们全力晃动机翼油箱,以晃碎油箱中的气泡,这样就能尽可能多加一些油,尽管数量微乎其微,但是能增加即使一滴油也都是宝贵的!此外还给每架飞机额外多加了五个5加仑的小油箱,使总载油量增至1166加仑。# Y& \$ V- u! m/ y
+ F5 i3 x2 G/ Q. r: s- ?“大黄蜂”号的指挥塔台上挂出了标有罗经航线和风速的巨大显示牌,航母开始全速航行并转向逆风,以便为B-25起飞赢得尽可能大的甲板风。杜利特在甲板上与各机组飞行员一一握手,预祝成功,然后各机组在人们的欢呼和掌声中开始登机。杜利特向站在舰桥上的米切尔挥手告别,米切尔用一个庄重的军礼来回答,此刻同样也是飞行员的他,为这些勇敢的飞行员能否安全起飞着实捏了一把汗。
5 F6 N+ x/ a ~4 V' B" E$ C7 C1 I% R
八时十七分,黄盔黄衣的起飞指示员奥斯本中士将黑白格子起飞指示旗高举过头,他神色凝重,全然不顾不时飞溅起的海浪打在身后,随着他格子旗划出的圆圈越来越快,杜利特的风门越开越大,螺旋桨越转越快,奥斯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飞行甲板在风浪中的起伏,然后抓住有利时机,格子旗猛向下一挥,杜利特松开制动器,在机翼下的水兵迅速抽出卡住飞机机轮的垫木,然后就地卧倒,杜利特的飞机开始滑行!飞机机轮准确地压在白色标志线上,借着甲板上强劲的风速,飞机逐渐加速,离甲板端点还有一段距离,杜利特便猛拉操纵杆,飞机腾空而起!
6 m8 q# z9 Z4 b* f. L& \
( F: I: m9 v9 | L- m: h此时是八时十八分。杜利特驾机绕舰队盘旋一周,校正罗盘然后直向东京飞去。杜利特的飞机排在最前面,可以使用的甲板最少,但他只用了120米甲板就顺利起飞,这使得后面的年轻飞行员信心大增,其余十五架飞机依次起飞,九时二十分,最后一架飞机起飞完毕,所有飞机均不编队,单独飞往日本,这样一来是不必为了编队而在空中盘旋浪费宝贵的燃料,二来单机行动可以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f# u0 P& x, A( `& T7 h% W
8 X0 L( r* P; |( s" ]/ O
哈尔西后来回忆这一情景时说:“我向吉米和他英勇的中队挥动军帽,他们的飞行是整个军事史上一次最勇敢的飞行!”被以勇敢著称的哈尔西称为最勇敢的,可不简单!# `; J' y1 z* x Q( m5 C
, ?, P1 c7 n" i4 t6 j, _: V
十六架B-25起飞刚刚结束,哈尔西就下令转舵90度以25节航速返航,同时航母迅速做好迎战准备。下午二时十分,美军又遇到两艘日军警戒船,巡洋舰和舰载机马上协同攻击,很快击沉、重创各一艘,但美军有一架舰载机被击落,在以后的航行中,美军舰队再也没有与日军舰船遭遇,顺利返回珍珠港。
3 ?# O m7 B2 C% a7 F: ] \九时四十五分,日军一架巡逻机报告发现在距离本土960千米处一架双发轰炸机,这正是杜利特的1号机,但日军认为美军舰载机4月19日以前是不可能出动的,而且美军舰载机没有双发轰炸机,对这一情报根本没有重视。
- b% `7 s# ?0 q8 |十时三十分,日军加派大批侦察机向东、向南搜索美军舰队,第二十六航空战队也出动12架零式战斗机和32架轰炸机升空待命,准备一有发现立即就可以投入攻击,但天气突变,日军飞机于中午前后陆续返回基地。
) J. d2 q- y5 m U4 i
1 P! ]9 B f( t7 D3 T/ F4月18日中午,杜利特尔的1号机在一层淡淡的薄雾里,看见了日本海岸,已有些疲倦的飞行员们,此时兴奋中不觉透着紧张。当1号机飞到东京郊外时,有2批日本战斗机在高出美机约500米的位置上迎面飞来,杜立特和他的伙伴们顿时紧张了起来。杜立特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但日机从美机头上一掠而过,丝毫没有发现超低空飞行的美机。
/ g; {+ r6 g' g4 k: y6 L5 Q8 e. K/ w) V: ?/ F/ a% N& R
20分钟后,杜利特尔飞行途中还发现了停泊在东京湾的日军航母,但他克制住攻击的强烈欲望,继续向东京飞去。美机低空飞入东京时,日军当天上午举行的防空演习刚刚结束,不少日本平民还向美机招手欢呼,因为那时美机还是蓝圈白星红心的旧机徽,特别是中间的红色圆心远远看去很象日军飞机的旭日标记,使他们误以为是日机。
# f- v3 m4 a; s
% j% [1 C1 j" a" v" O! `6 ?4月18日12时15分,杜利特对东京北部中心工业区的工厂投下了炸弹,他所投下的燃烧弹立刻燃起熊熊大火,成为指引后续飞机轰炸的信号。5 V" ]) B6 C6 y- t$ K3 V& @) A' S* C
: C6 ]- C/ x5 v" I6 [12时35分,在杜利特投下炸弹足足20分钟之后,日军才拉响了防空警报!
. \0 z5 J0 K6 @1 ~8 _
* Q6 c! G; c% {4 c6 i2 k2号机紧跟在杜利特尔后面,对皇宫以北的一家弹药工厂投下了炸弹。在浙江宁波迫降,5人均安全着陆。& x& L% R& k, e9 B. E$ \7 J
- Q: w1 T7 \$ C1 Z, o5 p
3号机偏离了预定航线,于12时40分飞临东京,此时日军已经清醒过来,所以遭到了日军防空炮火的射击,但仍对钢铁厂、煤气公司和化工厂进行了轰炸。在浙江遂昌弃机跳伞,1人在跳伞中丧生,1人受伤。
) u5 d. T6 y+ O% Y1 s. w, y* I# i1 [/ a2 G9 K
4号机在东京外围遭到了日军战斗机的两次攻击,几经努力都无法摆脱攻击,最后只好将炸弹投入大海调头返航。在江西上饶东南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 A; A c9 j: P8 h) q3 A+ S
" S' m/ U- @$ k# l+ M
5号机因迷航没有找到预定目标,又遭防空炮火射击,就对首先发现的发电站、燃料仓库进行了轰炸。在浙江衢州东南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3 c1 \" E5 }( w& r: |; y
) F0 M. d9 E' W& O/ ? x# T
6号机随着5号即飞入日本海岸,找到并攻击了预定目标钢铁厂。在浙江象山附近海面上迫降,2人溺水身亡,3人被俘,其中1人被处决,1人在监狱中病故。( l& |( N& n3 Q
) W6 N9 \0 ]2 m: p7号机飞到日军防御最严密的港区上空,遭到了猛烈的防空火力,还与日军6架战斗机不期而遇,好在日机没有攻击。随后轰炸了港区附近的工厂。在浙江三门湾海面迫降,4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后1人因伤致残。
4 N# K/ W$ F% \( I" o% n+ L$ s
8号机迷航而且燃料消耗很大,便攻击了第一个发现的工厂,返航时还对一处机场进行了扫射,但战果不明。在苏联海参崴以北60千米的普里莫尔斯基机场降落,5人被扣押,1943年4月经伊朗回国。
# S6 [: G% K( y! `5 r6 L" N) Y8 B, _% w- o6 \
9号机在东京上空遭到猛烈防空炮火,但仍准确地保持航向,对预定目标川崎汽车和坦克制造厂、东京煤气公司和东京电气工程公司进行了轰炸。在返航途经东京湾时,两次遭到日军军舰的射击。在江西宜黄上空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
% a5 u9 \0 q5 o/ V5 R* x; c
1 r5 u6 f4 p4 B" p) Z2 c! V4 X10号机在飞越东京湾时遭到停泊的航母上高炮射击,在飞入东京时又遭地面防空炮火拦截,机身被高炮弹片击中,打出了一个18厘米宽的洞,这是16架飞机遭到的唯一损伤,但仍轰炸了预定目标日本特种钢铁公司。退出攻击后,先后三次遭到日军战斗机的攻击,机长全速爬高钻入云层这才摆脱日机。在浙江衢州以东上空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 }9 g, `# {# E" w/ N: R7 n* i7 b
/ |- o, J ?1 w11号机计划轰炸横滨,但因偏离航线没有找到横滨。在横滨以南遭到日军4架战斗机的拦截,击伤其中2架,随后攻击了一个伪装的燃料仓库。在返航时,扫射了东京湾的3艘日军巡逻艇。在浙江衢州以东上空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其中2人受伤。& t6 Y$ Y. z) s8 w
, c" R3 o9 U2 p( L6 e; O6 ~
12号机冒着猛烈的防空炮火飞临横滨,由于预定轰炸目标横滨造船厂上空有阻塞气球,便轰炸了小仓炼油厂和附近的工厂。在浙江衢州以东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其中1人受伤。, D8 r& |2 ]* b, e/ z
9 ~ A5 X) \( [13号机飞到在横滨后,准确找到了预定目标横须贺海军基地。投下的炸弹命中了正在干船坞内建造的“大鲸”号潜艇母舰的中甲板、一架起重机、一艘运输船和几座建筑物。在江西波阳以东上空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其中1人受伤。
; ?7 b9 m; F$ B8 d' `6 A# a- A0 g( P9 L/ I, w. \
14号机冒着防空炮火的射击,对名古屋兵营、三菱飞机制造厂和一个燃料仓库进行了轰炸,并扫射了伊势湾的2艘油轮。在江西沙溪上空弃机跳伞,5人均安全着陆,其中1人受伤。- h- T1 j; m5 F
1 w9 e& @2 Z9 j4 o x, I15号机飞到神户,对神户钢铁厂、川崎飞机制造厂和电力机械厂进行了轰炸,直到投下炸弹,日军高炮才刚刚开火。在浙江石浦附近海面迫降,5人均安全着陆。
; N# c- O+ f. K* E l3 [8 x0 ~+ |3 G/ J( Z4 s+ R- H4 ~- b# D5 V4 k
16号机原定轰炸大阪,因迷航飞到名古屋,便对一大型储油库和三菱飞机制造厂投下了炸弹。16号机飞得最远,一直到江西南昌上空弃机跳伞,但不幸的是着陆地点正是日军占领区,日军马上出动大批人员前来搜捕,5人全部被俘,有2人在被俘前进行了英勇抵抗,击毙了好几个日军,这2人日后被日军处决。
; {7 K m z& v+ |9 B9 Y' J, h- h; w1 \3 _: w1 \# c1 _7 I6 G' _$ K6 C
日本官方事后宣布轰炸总共毁坏了大约九十处建筑,造成了约50人死亡,252人受伤,物质损失非常轻微。 D5 H" _* Z$ y0 `0 Z. B8 T
% V1 x$ C. V7 h+ O% K
山本对东京发生的这一切还一无所知。此时他正忙着调动他那强大的海军舰只对付已发现的美特混舰队。
. D8 `4 q# |" k8 ?! e1 h0 p' c3 k6 a
4月18日下午13时,南云部队遵照联合舰队的命令,以最高速度驶向敌人。所有飞机都从机库里提到飞行甲板上排列着,准备随时起飞。这时“赤城号”收到报告说东京被炸。紧接着又收到一个接着一个的报告,说横滨、川崎和横须贺也被轰炸。稍后不久,又有一连串的报告,说美机还轰炸了更南面的名古屋、四日市、和歌山以及神户。美舰队的攻击面这样广给南云的震动很大。南云部队简直不知怎样办才好。联合舰队司令部也同样不知所措;模不清敌人的意图。. u: Z8 o+ M, P
4 e% w1 e* |# o( \. @' y; \
13时45分,东京广播电台中断了正常播音,报道了美军轰炸的消息,但却说胆怯的美军飞机不敢攻击防御严密的重要目标,只轰炸了没有防御的医院和学校。--哈尔西的舰队在返航途中也收听到了日本的公告,美军舰队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 ]$ Z- m ]+ q- s0 M
+ a. I6 T/ B5 n- |2 m# Z- s* m空袭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日本本土增加了四个战斗机大队,来担负东京等要地的防空,分散牵制了日军在太平洋上的海空力量。
; X1 f, J6 u0 z$ U6 @
! f0 f3 M$ s: }% K0 [更重要的是,杜利特尔轰炸东京使日本国内人心惶惶、日本人的自尊心被严重的挫伤了,一时间日本舆论哗然。为了防止美机利用中国浙江沿海机场对日本进行穿梭轰炸,日军大本营四处拼凑兵力,动用在上海的第十三军和在南昌的第十一军,发动了浙赣战役。为报复中国军民对美国飞行员的救助,日军共屠杀了二十五万人,绝大多数是平民,很多接待过美国飞行员的村庄被夷为平地,美军原计划供B-25降落的衢州、丽水、玉山等机场均被日军攻占并遭到了彻底破坏,日军企图以残暴的屠杀来阻止中国人民对美国飞行员的帮助,但直至战争结束,许多在中国跳伞的美军飞行员都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救助。& W9 v. s3 [. _
& n# n. O. [: q
美军空袭东京事件使命运的天平向山本五十六倾斜过来。军令部感到事态严重,坚决反对中途岛作战方案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来自东方的威胁比来自南方的威胁更大。军令部为没能保住首都的安全而不安,反对进攻中途岛的意见烟消云散。得理不让人的山本五十六在军界理直气壮地说:“进攻中途岛就是保卫首都东京的安全,保卫天皇陛下的安全,这是帝国军人的神圣天职!”. h7 P' _: ~/ I4 P& y" U& V
6 b+ f S1 m. c, G不仅如此,原先反对山本五十六提议的攻击中途岛的计划而拒绝派遣部队的陆军参谋本部,由于这次空袭也改变初衷,转而支持海军毫不迟延地把防御圈向东推进到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西部,愿意提供部队支援海军占领中途岛,$ `% N9 A" ] L6 m" Y
1 Y/ s. h0 l* d" a' }6 `于是,大本营根据军令部和山本妥协的结果,采用了两个方向同时并进的战略,使其兵力过于分散。8 _1 l) ~, } S/ k* Q' w
* `% q* y/ x0 [% W$ y2 [
根据新的作战计划,日本第一步行动是军令部用以孤立澳大利亚的作战。既要夺取所罗门群岛的各岛屿作为航空兵前进基地以掩护向东南方向的进攻,又要攻占新几内亚岛南海岸的莫尔兹比港以进一步威胁澳大利亚的安全;4 h: J; P% F/ S% i+ a
! x( o: D, ^6 x+ B' U" a& M. r
第二步行动是山本海军大将诱歼夏威夷舰队的作战,占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西部要地;
2 a( v% ?' \& U6 z& M. b/ w) a2 ?5 }! C2 W. [4 s" D9 s/ h/ k1 q# Q/ g
第三步行动是向东南方向推进,以占领新喀里多尼业、斐济和萨莫亚群岛等地。
4 Y8 |1 F5 C2 d: j7 s4 [
/ I) {) | R9 I这三步行动,第一步导致了珊瑚海海战;
* _1 L$ ` ]. B3 G( ?! w1 k
/ V/ U2 Y9 Y$ ]% G: [6 _9 p* D第二步导致了中途岛海战;
: Z" u0 p% W; i$ x t
" ?8 t7 b2 K/ @7 ~- L第三步日军由于在中途岛海战中的失败而没有实施,但其仍然向东南方向推进,而在这时美军也开始了有限的反攻,于是就发生了美日双方长期争夺爪达尔卡纳尔岛的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