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贴] 【转贴】缪拉的壮举——帝国骑兵在埃劳

注:埃劳骑兵冲锋以前写过,不过资料仍然不是很详细。此次找到的资料应相对准确,自于最著名的拿破仑时代法军骑兵将军传记作家,马塞勒 杜邦(MARCEL DUPONT)。因原文是缪拉传记里的东西,自然对缪拉大加笔墨,所以我进行了一定的加工编译,主要是融合了先前那篇埃劳骑兵冲锋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法军骑兵整体作用。此外也改正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如俄军中部反击应该是12千人,文中写6万人,另外80中队而文里是96中队,但这点待考证,暂时保留)
; y+ f" x7 c5 Z0 j
$ ]) \" p" K# D在波兰的法军部队第一次领略了严酷的冬天,军中时常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缪拉元帅本人也染上了风寒。1213,波兰郊区的布拉卡桥修好了,军事行动会继续下去,缪拉接到命令负责指挥法军前卫部队,此时他的身体状况还很差。皇帝知道缪拉此时在生病,但同时也需要他去统领前卫军,只有他能够胜任。尽管此时缪拉只有直立而站的力气,但凭借着意志,他还是跳上马前去与大军汇合。) W5 {# m/ ~. b" S
' Y1 A! d# X6 ]/ a5 Q0 P3 I" h, {
波兰此时的气候还算好,冰雪逐渐融化,土地上一片荒凉情景:俄军在撤退时把能烧的补给站全烧了,不仅是村庄,还抓了些不幸的村民。缪拉赶上了军队,他与皇帝一起骑马行进。他的病还没完全好,此时还全身不停的发抖,牙齿也在上下碰撞。
# z! ?1 I3 M) C
7 Z0 {% _+ m1 J/ d- Q* I4 K6 w1225,就在皇帝一行前进路上的正前,法军侦察兵在STRZEGOCIN发现了敌军的骑兵,这一消息顿时让缪拉抖擞起来了。缪拉向皇帝打了个招呼,然后带上近卫军猎骑兵团前进寻战。近卫猎骑兵在缪拉的领导下突袭了敌人,敌人骑兵马上被打散了,他们向后逃亡,缪拉和他的猎骑兵毫不留情的在后追击1里左右。当晚他给皇帝写了封信,“这一天令我很兴奋,比起今天早晨,我现在感觉好极了。”
; W- \- ?+ q8 x+ U: S2 T2 i& i8 C0 }2 J' b4 I
可就在第2天,风寒又使他全身无力,更糟糕的是,在他向戈利明行进的路上刮起了一阵暴风雪。在戈利明战场上,拉撒勒与达武在与5万俄军作战,情况十分不妙。缪拉向该方向派出了克莱恩的骑兵师支援拉撒勒的轻骑兵,经过法军步骑兵持续1天的苦战,终于将俄军击退。是否应该追击了?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一场夹杂着雪花的暴雨来临了,道路情况也十分恶劣,几乎没有一条能行进的路。此时奥热罗元帅也在这个方向带兵,他与缪拉商议了下,决定一起等待天明。两人在一个破烂的马厮里凑合了一夜,统帅都找不到合适的住宿环境,普通士兵的状况可想而知!: B) r; }* e1 V+ i) x/ d
$ m% x5 I) X1 M
2天,奥热罗和缪拉准备重新出发追击俄军,但是环境实在太恶劣了。法军步兵受了一夜的罪,此时人人都浑身泥土,苦不堪言。还有炮兵,费了半天力气也无法让重炮在一大片烂泥地上前进。追击行动只好做罢了。1230,缪拉经过这几天的折腾,病又加重了,几乎掉下马来。他将骑兵预备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南苏蒂将军,他本人乘作一辆马车匆忙赶回华沙。8 t- F9 J. E2 B, M
2 U3 J9 r1 t) x6 K  N) I, B  c! @" \
由于行军环境太糟糕,皇帝决定让大军团安扎冬营。117,就在大军团冬营期间,本尼格森指挥俄军从北向西南急行,试图突袭大军团西边的侧翼。贝尔纳多特的部队本来处在那个方向,可是他竟然未发现本尼格森的运动。不过幸好有“勇中之勇”称号的内伊元帅防护着大军团的侧翼,内伊遭遇了俄军,立刻断定是本尼格森主力在试图做战略迂回行动。他立刻带兵与俄军开战,同时派人紧急联系皇帝。皇帝立刻决定,由内伊在西北负责牵制拖住俄军主力,使其无法脱离,他本人则统领大军团向东北方向急行军,切断本尼格森撤往俄罗斯的交通线。
1 X8 Z9 A2 ?0 S0 F1 D3 q+ u2 M% N. I) I- y# l8 v- W* Z7 X1 }
本尼格森慌忙撤退,皇帝统领大军紧追其后。此时,缪拉带着骑兵预备军是大军团的矛头,他数次将俄军的后卫军击散。此时气候仍极为寒冷。9 H! s+ B6 C  G

6 d3 H/ v( h0 k- u# S! h7 N# F26,缪拉差点因过于莽撞而遭遇了一场惨败。俄军的后卫兵团在霍夫安扎,他们的阵地十分坚固,很难从正面攻破。就在缪拉部队的正面,有一条深沟,唯一可以通过深沟的是一座脆弱的木头桥。就在深沟前面,俄军12个步兵营密集布置,他们的左翼依靠一片几乎无法渗透的森林,右翼依靠着村庄。俄军还在深沟侧面部署了几个炮连,这样一旦步兵过桥,这些炮便可从侧面横扫法军队型。缪拉观察了一阵俄军的阵地,决心要攻破它。他知道皇帝与苏尔特的第4军就在后面不远,一旦这里发生战斗,精锐的第4军便可全军急行赶来参战支援。缪拉喜好表现的心理又来了,他想在皇帝面前表演一场精彩的骑兵战,就像在阿布基尔那样戏剧性。
, J5 F& I$ N/ K& s! }5 D
/ {4 {' V: W) l4 e4 Q缪拉的第一攻击队开始前进了。这是由2个战斗力不错的骑兵团组成的队伍,第10猎骑兵团与第3骠骑兵团。指挥第一队的是那个时代最有名的骑兵将军之一,奥古斯特 科尔贝。科尔贝接到的这个命令几乎可以算上愚蠢了。步兵主力就在背后不远,而前面俄军阵地又如此难攻,此时竟然还拿骑兵去冒险。但是,科尔贝像大部分骑兵将军一样,越是危险难攻的地方越能激起他的斗志。他丝毫没有犹豫,将他的2个团编组前进。科尔贝命令第1团迅速通过木桥,然后立刻展开,以中队分组向敌人冲锋。科尔贝本人亲自带领第2团,在第1团展开战斗后,以纵队型迅速前冲支援。: w$ m6 C$ t/ C; n$ X8 w

. X& i2 `$ g" h* K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第1个骑兵团刚过桥,便遭到了俄军步兵与炮兵的无情夹击,在展开行动中被打乱。骑兵接连落马,第10猎骑兵团的上校团长立刻下令冲锋,这是为了保存该团不撤退的荣誉。这个团被彻底打溃了。就在第10猎骑兵团被夹击时,科尔贝已将第3骠骑兵团带过了桥。他们立刻冲过去吸引敌人炮火,使第10猎骑兵团得以退后重组。就在混战中,俄军又来了2个胸甲骑兵团,他们从侧翼冲击法军骑兵,科尔贝虽然英勇作战,但他的部队是彻底的垮了。他在一片混乱间把骑兵带过了深沟回到法军阵地。' R( }8 k8 ?& i" P/ g; c

: V2 z9 Y2 p2 K" n- b- D缪拉观察到了前方战况,但他还是十分固执。他又令克莱恩龙骑兵师的第1旅前去进攻,又是同样的结果。这些勇敢的龙骑兵这次是向侧面冲,一直冲到敌人炮连前,将4门炮的炮兵人员全部砍死,但这之后又遭遇了其余炮连与俄罗斯掷弹兵的围攻,他们无法支撑下去,混乱中试图撤到深沟外。但是他们没有掩体重组,在俄军的火力围攻下,这4个可怜的骑兵团转成一圈,而俄军的炮弹连连落下,法军骑兵损失惨重。缪拉此时做了个理智的决定,他阻止了第2个正准备前进支援的旅。然后他本人赶到了奥普尔将军的胸甲骑兵身边。他习惯性的大喊一句,“在我身后!”然后他策马前冲,跟随其后的是奥普尔将军本人以及胸甲骑兵师1团,这些骑兵向桥梁小步前进。此时法军骑兵的整体士气顿时被带动了,猎骑兵,骠骑兵,龙骑兵全部聚集,高喊着“向亲王集中!皇帝万岁!”,克莱恩刚才被打残的4个龙骑兵团与新赶到的胸甲骑兵混在一起,向俄军冲去。奥普尔将军带着胸甲骑兵,在炽热炮火下带着骑兵小步走过深沟,然后迅速冲锋,将面前的敌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内一举击溃!法军的战绩是杀敌2千人,俘敌800人,夺取了4面军旗与9门炮。/ d* Q0 \; v* T3 U
1 ~0 o& I$ z7 B- {" V
追击一直持续到晚上。法军骑兵前卫已在埃劳俄军后卫兵团接触。战斗在晚上一直进行着,直到晚上11点。夜幕之中,法军可清楚看见对面点点篝火,本尼格森终于决定在此地决战了。( K+ }$ Q5 |' `1 `0 T: `% r

& s+ {# e& Q+ d2 |在冰天雪地的平原上,天渐渐亮了。寒冷的北风横吹着,又开始下雪了。两军的大炮数量合计约800多门,此时开始互相轰鸣起来。皇帝身处埃劳墓地,从这里他可观察到整个战场,缪拉就在他身边,俄军的炮弹有时能打到他们身边。达武的前卫军已到,此时在对俄军左翼进攻,进展迅速。
1 k1 z6 ~+ Q9 o7 E- f9 M4 V) f' d! k" m" t9 z2 ]' v6 ~" l
皇帝一声令下,奥热罗军与圣西莱师开始向俄军中部进发。就在他们行进中,一场猛烈的暴风雪将法军纵队笼罩了。法军步兵被迎面而来的暴风雪吹的分不清东南西北,逐渐偏离了进攻方向。奥热罗的步兵逐渐向左偏离,与圣西莱的步兵师之间出了一个缺口。他们的侧翼此时意外对着俄军的大炮群,距离不过100多步。俄军的大炮齐射霰弹,法军步兵在炮火中苦不堪言。军官们也纷纷被霰弹击中落马,一片混乱间,俄军骑兵群体出动,包括哥萨克,他们对着法军步兵冲锋。在不到15分钟内,奥热罗军损失了几乎一半部队。第14步兵团英勇抵抗护卫鹰旗直至全军覆没。
8 D$ H& M) c; _) P) X$ S) [- ~
- P6 k, K" _1 I9 b' }俄军战线开始向前推了,从他们所处的距离一直到皇帝的指挥部,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法军部队了。皇帝注视着缪拉,对他说:“你会让这些人把我们吞掉吗?”
9 I% f! s# W, a. g* L4 j7 {3 y& P& s' D' W+ }1 p
缪拉立刻明白了。如果此时不阻止俄军,法军将被一分为二,将会输掉战役。他必须带领他的骑兵勇敢作战,力挽狂澜。面前的俄军有60个营,他们必须被阻挡住。缪拉策马赶至埃劳墓地与ROTHENEN之间的地带,骑兵预备军大部队就在这里待命。这支规模庞大的骑兵军包括科尔贝与布吕埃的轻骑旅,克莱恩,格鲁希与米豪德的龙骑师,以及奥普尔的重骑师,中队数量达96个,兵力12千人。(见注1)缪拉将轻骑兵布置在最前,龙骑兵第2线,胸甲骑兵第3线。然后他拔出佩剑,高喊一声,“在我身后!皇帝万岁!”24个骑兵团集体开动了,他们在白色的平原上奔驰着。阵阵的马蹄声,使大地也为之颤抖,12千骑士在风雪中将刀剑刺前,一起高呼“皇帝万岁!”。
2 f" u( N" P7 |: {( e; g$ w' J
" n/ W% k! _* A, n, t+ w200外的俄军横队在这阵凶猛的骑兵海面前呆若木鸡,惊恐不前,已经没有时间组成方阵了。格鲁希的龙骑兵在最前面,他迅速的将他的龙骑兵两翼展开,将为俄军步兵开路的哥萨克全数消灭。紧接着,骑兵群冲破了俄军步兵第1线,向第2线迅猛突击。就像镰刀割麦子一样,俄军的第2线也被迅速砍倒。缪拉又带着骑兵冲向第3线。第3线在一片小树林前面,他们的背后是俄军炮队。在骑兵出动时,炮队已就地展开,40门炮一起发射霰弹,缪拉的骑兵在冲破两条战线后被阻止了。骑兵阵左右两边开分,重新围击俄军第1线与第2线。俄军步兵惊恐过后开始勇猛还击,一面是40门炮的炮群,四周是俄军步兵的刺刀与步枪,缪拉的骑兵被步兵团团围住,一场混战展开了。此时皇帝看见了这一切,他立刻下令贝西埃率领近卫军骑兵再次冲锋俄军步兵。贝西埃得令,调集近卫军骑兵向前猛冲。近卫军骑兵中的掷弹骑兵表现英勇,这些骑着黑马,头戴熊皮帽,身姿威武的骑士由勒皮克领导,他们在俄军步兵丛中三进三出,在俄军炮火中冷静集结全身而退。就在贝西埃骑兵奋战时,缪拉又将骑兵重组了。此时3千俄罗斯步兵脱离了混战,往墓地方向进发,试图突袭皇帝指挥部。缪拉命令布吕耶的骑兵从背后攻击,布吕耶骑兵赶到时,这队俄军正好遭遇了近卫军掷弹兵的逆袭,全军覆没。1万多人的俄军进攻就这样被击退了,残众逃回了战线。1万多法军骑兵中,有3275人伤亡。勇猛的奥普尔将军受了致命伤,指挥近卫军马木鲁克与猎骑兵的达尔曼将军牺牲,一些骑兵团减员一半之多。
2 J! g" [- S3 G' ^
0 h1 a$ K: i  N埃劳战役结束后,俄军全体撤退。缪拉立刻指挥骑兵追击,一直突击至科尼斯堡。此时俄军主力远谈不上被歼灭,但法军如果继续追击,效率必然大减。缪拉恳求皇帝停止军事行动,皇帝下令重回冬营。/ x1 T5 x/ w& E9 \$ T  V1 B) Z( B

" B3 h- l/ w( k( {, A/ W春天到了,525,缪拉身着花哨的打扮,视察了法军骑兵部队。10天后,本尼格森再次按老方法进攻,再次与内伊军相遇,内伊指挥军团与俄军激战,使其前卫付出惨重代价。缪拉立刻集中骑兵部队,并把指挥部转移至ALT REICHAU69,缪拉与全体骑兵渡过阿勒河,占领古斯塔特。本尼格森主力撤到了海尔斯堡,在此布置了坚固阵地。缪拉观察到本尼格森大军在此云集,知道他已决心在此决战。他把消息汇报给皇帝,皇帝立刻下令不许交战,因为强攻只会付出不必要的损失。他本人要亲领大军急行切断俄军交通线。他给缪拉的命令时在海尔斯堡大造声势,同时进行一些正面攻击,使俄军相信这是主力决战,同时他又令达武第33万精兵北上,将海尔斯堡至科尼斯堡的俄军交通线切断。
- S9 [. ]9 U- ~5 P0 Z) G' t% v/ Z2 E8 j4 i
缪拉得令,亲自率领骑兵向前。这些骑兵包括拉撒勒令人闻而色变的地狱火旅,拉图莫伯尔的龙骑兵师,以及新赶来由埃斯巴尼率领的胸甲骑兵。步兵方面,有苏尔特的第4军进行支援。
7 S- V- v* F) p2 F! w" ]- [( ^, s5 r; Y/ i7 g! g+ n) Y
可是一看到俄军的营地,缪拉又激动起来,顿时忘记了皇帝的命令,决心要再进行次“骑兵表演”。面对依靠3个堡垒的8万敌军,也只有缪拉还能如此不屑一顾,此时他的骑兵部队只有9千人!
" m" |' A# U- s! @$ n* E  ]5 |, W8 H/ e* y6 q
没有任何计划,只有一句命令,“冲锋!”缪拉一声令下,9千骑兵开动了。接着,他本人猛冲至领头的胸甲骑兵前,与埃斯巴尼将军一起冲锋。埃斯巴尼的胸甲骑兵有6个团,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缪拉的指挥下进攻,几乎无法适应缪拉这种莽撞的指挥特点。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往哪冲,在他们的面前是一片复杂的洼地,洼地后是壁垒森严的俄军。他们需要在敌军200步开完展开,这几乎是送死。但看到领着胸甲骑兵第6团的埃斯巴尼将军神情镇定,他们也逐渐镇定下来。" p  I1 C( m7 p! E
4 e; `0 J2 R5 }3 n1 r: k: J! G( Q
胸甲骑兵出动后,拉图莫伯尔的龙骑兵也动了。接着,缪拉又跑到拉撒勒的轻骑兵身边,竟然没向拉撒勒打声招呼,他便亲自去见第5骠骑兵团团长戴里,喊了一声“带着你的团跟着我走!”,然后也没跟另一个团打声招呼,便带着骑兵冲去追赶前面的骑兵部队。此时一直按兵不动的拉撒勒几乎被气疯了,他大骂缪拉不懂骑兵战术,但此时他不能看着战友单独送死,于是他带着5个团跟随在最后。' K) x+ ]# d. m5 R! @4 B* M4 O
! `: V7 t/ [- ]3 @& H" b6 d) |
在骑兵阵面前,是俄罗斯部队令人畏惧的400门大炮。这400门炮一起开火了,霰弹雨点般的落下。顿时,领头的18个骑兵团被弹雨覆盖,阵型大乱,混乱之中,本尼格森命令他的15千名俄罗斯骑兵反击。一场骑兵混战展开了,尽管此时接战的法军骑兵远不到9千人,他们仍然勇敢的顶住了俄军骑兵,与其缠斗。混战中的缪拉表现神勇,他的战马被子弹击倒,他本人也倒地了,马压在他的身上,他费了很大力气推开战马尸体,但一支靴子留在了马下。此时已没时间找回另一支靴子了,他本人迅速跳上另一匹猎骑兵的座骑,继续战斗。该战中他身批白色披风,戴着插着白羽的帽子,衣服上有很多装饰,金光闪闪,顿时引起了俄军的注意。12名俄罗斯龙骑兵将缪拉团团围住,缪拉挥舞利剑奋战,但情况似乎接近绝望了。就在这时,远处冲来一名骑士。他手舞弯刀,左右劈砍,勇不可当杀至缪拉身边将他救出,这名骑士就是拉撒勒。1 Q, p, U$ O9 ?9 A  g

% T6 @0 s& D' c& u! j* s缪拉惭愧的向拉撒勒致谢,然后再次杀入重围。战斗中缪拉又见到拉撒勒被围,这次是他冲过去救援,两人合力杀出重围,然后缪拉幽默的说了一句,“我们走出来了,将军先生”,说完便转头再次投入混战。皇帝得到了新的消息,立刻带兵前去救援。他命令拉纳的步兵与近卫军的掷弹兵立刻前去攻击俄军,帮助缪拉与苏尔特脱离混战。夜幕降临时,骑兵战结束了,法军骑兵损失严重。3个骑兵师损伤了7千名勇士,第6胸甲骑兵团的22名军官里有17人丧生,皇帝将缪拉严厉的数落了一顿。' D9 [' V! F, x+ t* ]: u6 z7 u4 i
; _- r/ a* t0 b' E4 g! b( y! D
2日,俄军撤退了。皇帝紧紧跟随,同时命令缪拉的骑兵与达武与苏尔特的军团赶至科尼斯堡。可是缪拉未能提前赶至,他到达科尼斯堡时,勒斯托克的普军与卡明斯基的俄军已进了城。缪拉与法军步兵配合一阵强攻,将敌人赶出了城,歼敌2千人,缴炮14门。就在他攻城的时候,他得到皇帝的急信,让他带兵立刻赶往弗里德兰。缪拉立刻催兵前进,但当他赶到时俄军已全部溃败。' S( n5 \' X; L3 R: P5 a5 }, l
2 h3 c+ @4 l$ _1 A
皇帝派他领导追击。缪拉立刻马不停蹄的追赶,拉撒勒指挥的前卫更是一路猛进,高奏凯歌,但在布雷杰尔河停住了,因为桥提前被俄军摧毁了。这个河段并不深,河床上立着2千哥萨克断后。缪拉快马加鞭赶到前面,对拉撒勒说道:“带头的是哪支部队?”拉撒勒答道:“第11团,亲王。”缪拉回道:“好的。”然后他冲到前面,大喝一声:“猎骑兵们,给这些乌合之众一点颜色瞧瞧!”然后他带头冲下河去,也不回头看看他是否被骑兵跟随。不过骑兵总指挥都带头冲了,其余人也没有办法,整个骑兵师全体冲锋。& W2 z) r0 \7 n- N) F3 I4 ]# U5 }

- U/ Q2 I- h! R4 Q* w619,他们又遭遇了哥萨克,就在他们准备冲锋时,沙皇派的信使到了,他要求讲和。1807年的战争结束了,法军骑兵在遭受了惨重伤亡后带着荣誉回到了法国。他们的表现无愧于皇帝对他们的期待,缪拉作为骑兵总帅虽缺乏冷静的头脑,却时刻能将士气带动起来,使骑兵的战斗力提升数倍。
5 O9 x$ k+ Y$ i3 L

8 Q% ?6 W" ~. `
# R3 m% x5 k9 D# f
7 s7 c% ^  b& \' P                    法国骑兵在埃劳的冲锋
8 @: r; u  v% ~0 D: K/ J' }3 \; U+ p. t/ Z
7 T  W+ h4 D8 j$ u
# B( D0 Q" }1 `0 T, @7 q
3 v* i5 X- ^# ]
               胸甲骑兵的冲锋
6 y5 s/ `. z! |  V8 S. c
; m+ y7 s/ G2 [2 _
! E9 b; R* p. {1 ]! d原作者:朔风
1 O; L' |2 X; s0 c! N3 n9 J转自: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d.php?tid=26051&extra=&highlight=%E7%D1%C0%AD&page=17 q+ [' t6 W3 o1 B2 N) W4 ?- |* X7 M

6 M* E  W  M8 ?" a[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8-8-31 12:37 编辑 ]

法国骑兵的冲锋序列

拉撒勒的轻骑兵师:& f( ^% i' g  e& e5 Y. r
第13猎骑兵团
1 l  b! Z; w% O8 w! C9 l6 m第11猎骑兵团" A/ X6 T  d+ t0 `$ d' s: C' q
第10猎骑兵团
) E( w' z% j1 S4 X第7猎骑兵团
. G; e2 ^: I. p2 t+ W9 b第1骠骑兵团
9 o) l& g9 K0 V2 Q! d5 r* ~第5骠骑兵团
2 V* k, j% r$ E( ]4 [. e4 I, p第7骠骑兵团
/ o+ y3 I+ u4 x6 S7 H第8骠骑兵团
3 v6 W- K$ x) j* z) Y
  Y; B, Q, G0 F2 g: ^6 u克莱恩的龙骑兵师:
6 i# [" L+ b, {第1龙骑兵团
# T# j9 u; |# T+ u6 a第2龙骑兵团
$ w7 ^% h, K" o. q第4龙骑兵团
* S% u5 O0 {1 S/ D, u, F' S第14龙骑兵团
$ n3 i- l: R5 V- N9 q/ X1 ~0 J第20龙骑兵团, c7 ]& P8 \- G
第26龙骑兵团( s' i, i9 V# a$ U# D4 z& n
; _" {* a/ M3 P6 t
格鲁希的龙骑兵师:
! m( P' I' W: l; |# l第3龙骑兵团  C6 Y; s% I& b2 j& W
第6龙骑兵团4 k1 ?( p- A( f0 M2 Z
第10龙骑兵团
2 I* w+ K) A3 ~$ q第11龙骑兵团
3 N+ r) {+ e0 _第17龙骑兵团
$ L+ `, O& n6 J" b6 \6 H: u第22龙骑兵团2 k/ ~  z- c4 i) Y, T2 k$ W6 a4 a
- o; W( ]" A+ p3 {- @( A& |; c) o
米豪德的龙骑兵师:
3 y2 J) P0 g; P  R第5龙骑兵师
! h! b- ~* B7 ~# [6 Y第8龙骑兵师' w% Q% X8 k1 [+ g( J2 n7 H
第9龙骑兵师6 D8 |& @( R0 G' Q6 |6 Z: d$ i& B
第12龙骑兵师
# `- [+ O/ d, p2 r+ L9 G4 d第16龙骑兵师! ?8 R) @/ ~9 C
第21龙骑兵师
# l" J6 t& E4 F1 ]& r* i0 ]2 |+ y+ t  V  y' q6 ]" M! G
奥普尔的胸甲骑兵师:
& P9 U  s' ]$ Y" c4 G第1胸甲骑兵团* \+ ]6 [' i  V2 Z
第5胸甲骑兵团% S' ?' U& e+ z0 D9 G4 l7 q# n
第10胸甲骑兵团
; X! F4 o& y  W第11胸甲骑兵团
3 e/ b3 j" M  w. e. k5 P% c; b' @0 x
合计30个团,按每个团4个中队,每中队80人算,骑兵预备军参与冲锋的兵力约在9600人左右。
; B( l) r5 y% s6 r6 \1 u' ^, ?
* `" \" X/ x# z; P近卫军骑兵(未全部投入冲锋,可能留了2个中队值勤)4 r' `* Z- N1 V5 s0 p
6个中队的掷弹骑兵团
9 \% ~7 X9 I: w( b% {. m5个中队的近卫猎骑兵团
* R# W+ z5 Q: t5 {% M
" v& ?% O/ f7 t按11-2=9个中队,每中队100人算,近卫军骑兵参与冲锋的兵力应在900人左右。( b& o( U' ~; z/ |/ N8 X! U% U" A

9 u( ^, H6 z0 h6 h6 v合计:10500人
: b7 C7 i& u2 H( k+ l! q
: i, P! ?3 @; }7 G考虑到之前作战的损失(约在1000多人左右),骑兵冲锋实际兵力应在9500-9600人人左右。大部分资料也都显示是在9千到1万之间。

骑兵冲锋的序曲——第14步兵团的覆没

奥热罗当天有病在身,仍亲领着2个师向俄军阵地中部迈进。这2个师没前进多远,一场暴风雪突然向法军袭来,士兵双眼都难以睁开,只能一步拖一步的挣扎前进。这2个师就这样在暴风雪中迷路了,开始往左越偏越远,与圣西莱师拉开的距离也越来越大。就在风雪势头稍稍减弱的时候,这2个师的纵队碰上了由72门大炮组成的俄军炮群,法军部队与炮群距离只有300米。。。俄军的72门大炮使用霰弹向法军密集纵队开火,仅仅过了几分钟,第7军团就有5200多人被炮火击伤或死亡。奥热罗本人与2名师长都被霰弹子弹打伤。在300米的距离内,72门俄军火炮对法军开始了屠杀。奥热罗急令部队向后退,此时一个过于靠前的步兵团——第14步兵团并没有来得及撤退就被俄军包围了。这个团撤退到一快丘地上,正面是不停轰击的俄军炮群,四周则是不断冲锋的俄罗斯龙骑兵,团长昂里奥牺牲。第14步兵团组成方阵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坚守不屈,他们用敌人的死马死尸组成几道“反骑兵墙”,保持方阵队型坚守。8 Q7 y1 @5 m. ?
       皇帝从望远镜看到了这个团的坚强,连续派了2个传令官都被哥萨克砍死。第3次,皇帝派出24岁的马尔波,马尔波借着快马在哥萨克包围中冲出一条路,令第14步兵团回撤。代理团长将鹰旗交给马尔波,让他带回给皇帝。当时一支俄军掷弹兵纵队离第14步兵团残余已不足100米了。6 z7 w, w9 [9 q
      最终,第14步兵团覆没了,奥热罗军团在遭遇了这次严重打击后一气撤退回埃劳墓地。。。正面,贝尼格森调动15000人向法军大受削弱的中央挺进。" }$ w7 ]0 @$ D, j* v
      此时内伊军也在暴雪中迷路没有赶到,苏尔特军团在左翼防守与俄军相互牵制,达武军团正在右翼与俄军缠斗脱不开身。贝尼格森令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向法军中央方向推进……
7 D4 {5 i( l3 L7 n" N4 Y& X
1 r, B3 V1 [4 M; w% b* ~  p+ F    & D: A7 C' S2 c0 n# k8 i) `. j* {
9 T) N$ c! ]9 X/ d* Z) `
     帕夫洛掷弹兵团向第14团发起进攻的场面,执旗的军官就是马尔博
5 c) a* @# o4 `  C# F& G, R( {1 C- _3 ^: F6 U: ^
转自:http://bbs.napolun.com/viewthread.php?tid=24072&extra=&highlight=%B0%A3%C0%CD&page=1* F* L% S/ ^8 H/ w! \- [# m
) O; b. I6 A" L. I0 K! Z
[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8-8-31 12:44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