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东军在诺门罕(四)——日苏两军的对攻战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0-1-14 13:12 编辑
2 i& H) L3 ?7 w3 e" Y
( Y; u. M& o l 8月初,苏军的侦察机发现,日本人在将军庙一带的帐篷绵延将近70余公里。从海拉尔到将军庙的路上挤满了日军的补给大车,而通向海拉尔的火车线更是日夜不停,源源不断。
8 ]0 c, ^1 t+ C" d 同时,日军在人事上也进行了变动。炮打友军造成伤亡无数的关东军炮兵司令内山少将被奉命召回,前往旅顺去“休养”。炮兵部队由炮兵旅团长畑勇少将负责指挥。屡战屡败的小松原中将也被解除了总指挥的职务,重新回到23师团指挥部队。关东军为了统筹指挥诺门罕地区的所有日军,在8月4日成立了以13师团长荻川中将为司令的第6军,专门负责下一阶段作战。
J( `7 X3 T; Y( x: N 尽管关东军司令部的决心很大,但一线的指战员对于接下去的战斗已经失去了信心。在经历了与苏军的数次交锋之后,上至高级将领,下到普通一兵,对于日本陆军与苏军的巨大差距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原先狂妄骄横,渴望与俄国人大干一场的关东军如今只希望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早早结束这场自己挑起的武装冲突。# ?4 b1 s5 K6 f g8 j: ^9 v
同样,面对日益紧张的欧洲局势的苏联也巴不得立即和日本人停战,重新把战略重点移回欧洲。不过,在实现停战之前,必须给日本人一个难忘的教训,彻底稳定住远东的情况。为此,朱可夫中将制定了一个反攻作战的计划,准备使用装甲部队从两翼进行包抄,合围全歼哈拉哈河东岸的全部日军。为了准备这次进攻,苏军的后勤部门克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前线输送了6万多吨的补给物资——与之相对,同样排除万难的关东军后勤部门也给前线补充了1500多吨补给品——保障了反攻作战的顺利实施。
. R" V0 X6 s5 X 为了掩盖自己的进攻企图,苏军还实施了一系列伪装措施,摆出一幅准备在诺门罕长期防御的架势。苏军的飞机在较低的高度上不断盘旋,掩盖装甲部队集结、机动的声音。在晚间,苏军的坦克在自己的阵地上开进开出,发出巨大的噪音,使得日军对于苏军的这种活动失去了警惕的心理。诺门罕之战,即将上演最精彩的高潮部分。
! B4 v9 _& M+ b$ j% M! _ 7月29日,关东军司令植田第一次上前线视察。在机场上,他受到了日本参战部队各级指挥官、参谋近百人余人的欢迎。植田只觉得他在不断的还礼,握手,根本无法一一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在去指挥所的路上,植田大将就纳这股子闷,关东军出动了那么人马,怎么还是打不了胜仗。 k1 a4 \7 ^5 [6 [/ w% A1 ^
/ i% d' F9 X; S! A6 J0 ~
Z, T; G2 ?& M P% `5 r
关东军司令——植田大将- ]9 |3 D7 B, I
+ \8 T( r' y$ `) X" O$ u
回去之后,植田就设立了第6军司令部,委派荻川中将负责指挥在诺门罕的所有日军。同时,第7师团的最后一个联队也被增援上前线。尽管荻川中将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援军,但是后勤部门冷冰冰地通知他,日军已经无法维持比这更加多的部队的补给了!
" {4 g. s$ f; q6 k# @ K( } 上任之后,荻川将军马上视察了整个前线,判断苏军已经转入防御准备过冬(诺门罕的冬天于其他地区相比来得格外的早)他的“判断”也得到了包括小松原在内的前线指挥官们的认同。根据这种情况,荻川建议关东军司令部同样构置长期阵地,与苏军对峙过冬,在来年春天再与苏军决一死战。
' X4 X: g: ^ }$ _ 8月中旬,担任日军侧翼掩护的伪满洲兴安骑兵师发生大规模逃亡事件,朱可夫据此认为反击时机已到,遂定于8月20日(周日)早上6时发起进攻。由于是周末,大批日军军官离开一线回后方度假,前线日军中有40%的军官都不在岗位,连第6军司令官荻川中将也在距前方200公里外的海拉尔休假。20日凌晨2时半,进攻命令下达到了苏军前线官兵的手中。一时之间,苏军阵地内坦克开动,步兵集结,一场大规模反击战即将开始。
. D; n/ w% D4 t% j7 [1 p s 重组后不久的第23师团骑兵联队及其配属的炮兵部队(联队长井置中佐,808人)防守的721高地在这次攻击中成为苏军重点的关照对象。在密集的炮火之后,苏军在坦克的掩护下,使用五个营的兵力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 o5 M9 v) G {9 f6 T3 Y) X2 U7 @1 x. l
没有退路的井置联队官兵进行了疯狂的抵抗。他们使用自杀式肉弹打退了苏军多次的进攻,勉强守住了阵地。苏军付出惨重伤亡,依然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井置的部队一直坚守到23日夜,没有让苏军攻占整个阵地。不过,808人的队伍伤亡殆尽,只剩下100多名轻重伤员还留在阵地上等待命运的安排。# `( e# H, E1 m, Z9 S& k0 ?* v
已经被围在战线后方的井置联队长知道,他是无法指望援军来解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他和自己的部队要么全军覆没,要么拼死突围,否则就别无出路。; |3 x9 {/ C% _& Q
7月24日上午,井置将师团长“死守到底”的命令传达给了幸存下来的军官。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叫大家去死的命令,所有人都沉默无语。井置联队长考虑良久,觉得不值得为已经失去任何意义的阵地把100多幸存者的命都给搭上,所以,他擅自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q; d4 u* h& w, O, [( J
7月25日凌晨,井置带领部下告别700多具战友的尸体,跌跌撞撞地乘着夜色突围。整个突围过程异常艰难,很多日本兵已经累得连路都不了了。不过,大家齐心协力,还是安全、顺利地突破了苏军的封锁线,基本成“建制”回到了后方。这也是日军唯一一支算是比较“完整”撤下来的联队。
. u8 u% J* l) M$ F2 G Y; _ 率领部下逃出地狱的井置,很快就在医院里被小松原中将派出的“劝诫”人员面前举枪自尽了。因为,他的逃跑有损于“皇军”的尊严和面子。) Z" M6 G- D3 q" ]! V4 {
+ D0 y( `+ h* l6 F+ X" z) Y
相比井置联队的命运,酒井联队的下场就比较悲惨了。
c& l. O* e5 o% q R# H. P( k 8月20日上午,酒井联队在733高地上受到苏军优势兵力的猛烈进攻。酒井联队浴血奋战,战至黄昏,基本守住了主要阵地。但是,酒井联队突然接到撤出阵地的命令,并在21日晨以前撤退完毕。
6 ^/ c% n) \ ]. E 原来,关东军制定了一个在敌后反攻的计划,决定抽调出损失较小的部队,在23日向苏蒙军队的后方进行猛烈的反突击,争取一鼓作气切断苏军的后路,再给敌人来个反包围。小松原对于这次反击异常重视,决定亲自上前线指挥。随同他一起上阵督战的,还有新成立不久的第6军参谋长藤本少将。
: R O6 }9 \6 J; s @+ h! T. ~ 23日夜,酒井联队趁着大雾潜伏到了苏蒙军阵地前附近。24日上午九时三十分,酒井联队按计划发起了进攻。他们受到了苏军炮兵、坦克兵、步兵的联合火力梳理,伤亡惨不忍睹,副联队长阵亡。即便如此,酒井联队还是坚持进攻了三个小时,总算前进了2公里,并来到了苏军阵地的前沿。但是,已经遍体鳞伤的酒井联队实在是没有力量继续前进了。他们的攻势陷于停顿。3 }) L$ k) Q) G% o# j
日军的进攻刚刚停止,苏军就在坦克的掩护下反冲击上来。酒井联队再次血肉横飞,被打得稀里哗啦。下午2时许,后方指挥部与酒井联队的联系中断了。
; b6 [# m) H! }$ K 直到当天黄昏,小松原才接到了酒井联队的消息。日军的右翼指挥官小林少将失踪(双腿被炸断,最后被收容),酒井联队长重伤,第一大队长重伤,第二大队长重伤,第三大队长失踪。中队长以下更是死伤无数。第72联队至此彻底退出战斗,失去进攻防御能力。5 f) u) N$ s0 a% @* k
24日下午四时,日本飞机来到战场,不分青红皂白往第23师团指挥部扔下了炸弹。把自己人又搞死了不少。黄昏,日本士兵如如同雪崩一般垮下来。已经失去了指挥系统的酒井联队出现了日军陆军史上前所未用的肆意溃退现象。按中国的古语来说,这就叫兵败如山倒。
- h5 F5 Q2 q6 Q2 B _- d8 y1 X 24日当天,酒井联队参加战斗的2295名官兵中,战死1823人(其中军官31人),战伤377人(其中军官21人),伤亡率95%。(其中军官的伤亡率66%)——有一个中队打到只剩下4个人,且全都是重伤员。, e; ]6 `2 ~& Z& x2 M
除了人员的伤亡以外,配属联队的所有重中装备全部损耗殆尽。整个联队已经只剩下两个手持轻武器的小队,可谓是全军尽没。酒井美意雄大佐深感责任重大,于9月12日在齐齐哈尔陆军医院内自杀。; N/ J# V- ^* X; k3 L( v
一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联队应该是4000人的话,在伤亡了将近50%的人员之后,居然还算是参战部队中损失比较“轻微”的。而一天时间内就能把剩下的部队全部拼光,可见日军打得之艰苦,损失之巨大。+ n4 f. v% L% ~: N
从开始阶段就参加了诺门罕战斗的山县联队(第64联队)和从满洲抽调上来的独立野炮13联队(伊势联队)一直坚守在巴尔夏嘎尔高地直到8月27日下午三时。不过,部队的伤亡率已经逼近了90%,而且陷入重围,马上就要被吹灯拔蜡了。
0 {+ [& I4 G* i- s1 C, E& r 此时,10余辆苏军坦克、500多名红军步兵正在密集的炮火之中步步逼近。山县联队的幸存者使出最后一点力气,与越来越近的苏军展开激战。火力占有明显优势的苏军眼看就要席卷日军整个阵地的时候,却因为太阳落山的原因,如潮水般退了下去(整个战斗期间,苏军一直没有解决夜战能力远远不及日军的问题,即便是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在夜间与日本人纠缠)。山县联队的残兵败将终于又“坚持”了一天。8 ]4 c2 w5 j: V# d
当天,小松原集中起23师团所有还能够上前线的部队(1140人)组成救援队,试图前去支援正固守在最后一块阵地上的山县联队。
1 L& F6 { n+ p( v2 c 28日上午,苏军的炮击一直持续到11点。山县联队的阵地被打得千疮百孔,阵地上日军的尸体东倒西歪,山县联队已经到达崩溃的边缘。
p3 L) O0 i% w" a9 g 下午4时,山县联队与后方的联系中断。
" q! I+ K& V, r7 m9 G7 B8 N6 J. [ 下午6时,伊势联队的最后一门野炮被毁。
7 Q+ M x/ _! u 山穷水尽的山县在和伊势商量之后,决定于当晚携带伤员后撤。撤退原本定于晚上11时开始,但是由于准备工作比想象当中耗费的时间更多,山县的残部一直拖到29日凌晨三时才开始后撤。1 J2 @/ m& ~* }2 }$ ]0 w5 z* T
当晚9时,小松原派出的救援部队在路上与苏军相遇,携带的卡车全部被毁。掩护部队费尽八力,才杀出一条血路,于29日黎明冲上733高地。可来到了阵地之后,日军的救援队却发现阵地已经空无一人,山县联队的已经在数小时前从阵地上撤走了。等到救援队缓过神来,准备拔腿开溜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在诺门罕草原上,苏军的炮火顿时铺天盖地扫向了733高地。 a3 [! x$ ^$ Q2 @7 U. U4 R. j5 `( _
当了替死鬼的救援队叫苦不迭,不得已坚守阵地至夜间才又偷偷摸摸地逃了回来。
' S7 c- N/ C P. G d1 H 而山县联队的撤退也不顺利,由于后撤时间太晚,结果导致行动了没多久就在日出的光芒之中被苏联人看了个清楚。苏军立即出动坦克、步兵围了上来,将原本就已经半身不遂的山县联队冲得七零八落。山县联队长和伊势联队长只带了几个受伤的随从,扛着军旗脱出险境。不过,他们在下午四时许还是被苏军再次包围,山穷水尽。山县和伊势不得已焚烧了军旗,与副联队长、军旗手先后开枪自杀。最后,只有一个士官和一个士兵趁着天黑,逃了出去,将山县联队全军覆没的消息带了回去。& d6 w1 U, S L+ C& H4 s! H9 S) F
除此以外,原先把守日军侧翼的伪满洲国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在苏军的攻势开始后不久,就全体当了逃兵,擅自脱离了战场。负责指挥旅团的几十个日本军官,成了光杆司令,带着有名无实的混成旅团狼狈地逃了回去。
5 {) F' u; ^# r8 O# \' h* v 苏军的反攻仅仅进行了一天,就在两翼打垮了日军的抵抗,并派出一部分空降兵夺取了日军的后勤基地,基本完成了对河东岸的日军的包围。虽然日军主力依然在负隅顽抗,但是合围之势已成,日军失败的命运已经无可挽回。
- i. f4 H9 d& f7 i0 e% ^ 即便如此,关东军司令部内还在幻想着反攻,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植田大将绝不允许关东军的“一世威名”毁在自己手中。他一边电令其他部队火速驰援诺门罕地区(机动能力极差的日本步兵需要近两周的时间才能抵达前线),一边命令荻川的第6军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为援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u4 s, a$ g9 G) {
对于这道反击的命令,已经焦头烂额的一线部队普遍感到不解。在阵地上都已经支持不住的日军,居然想跳出战壕,来到开阔地与苏军对攻。这不是自杀是什么?第71联队继任联队长森田彻大佐(前任联队长长野已在7月的战斗中阵亡)忧心忡忡向师团参谋长冈本诉苦,“我联队只剩伤兵员1800余人,大队长以下军官全体伤亡,已经没有能力进行任何反击作战”。但是冈本的回答却是,“为了皇军的光荣传统,你部务必奋勇前进,即便全体玉碎也要进行反击,哪怕前进几米也是胜利。”硬着头皮出发的71联队在24日攻击开始后不久就全线转入防御,结果使得右翼的第72联队(酒井联队)单独冲上去迎接苏联人的炮火(72联队的具体反击情况见上文),而71联队苟且偷生,一直坚持到26日,终于全线溃败。森田大佐(一个顽固的法西斯军人,卢沟桥事变的参与者)在烧掉军旗、密码本之后,手拿一把军刀跳出战壕作了苏军坦克下的牺牲品。! P# {+ E7 b7 I/ U. E j
/ W# C4 m* n! D( \9 f3 v( [2 _' O, X 24日的反击作战开始不到多久,小松原就和反击部队失去了联系。战至中午,苏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居然出现在了23师团指挥部附近。预感形势不妙的小松原紧急呼救,召唤了一批陆航飞机前来掩护。结果这些日本飞机不顾地面日军的挥手摇旗,将炸弹一股脑地投进了日军阵地。这次误炸的直接后果是,刚刚接任23师团参谋长的冈本大佐的双腿被炸断(这之后,冈本在海拉尔的医院内被人活活砍死在病床之上)。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