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但日本在有那么大优势的情况下,肯定要继续寻歼米国海军。倒未必打算长期作战。$ @( Z. e# q: h
美国航母躲在珍珠港不出来的话,
$ [- u% j: T8 t/ Q1 s日本就可以对萨摩亚、斐济、新喀动手。美舰出不出?" g5 p6 |6 z& T) H
不出的话,三岛基本保不住。# b" Y% u$ R, d( P5 K+ e
出来的话,还是 ..., s  k2 o. Y" }, j8 |: r% y
墨攻 发表于 2011-2-28 16:03
0 b, _& K( f9 J1 w

- I# L: d$ |' T! G' x) L9 h2 _6 [; c你确定日本人有能力在42年攻占萨摩亚?
44# 墨攻 3 ?! F' S4 P( I$ y% H9 G
楼上,这是另外一个讨论话题了,与本主题无关
这“另外一个讨论话题”并非我提出来的,我只是对他提出的“攻占中途岛后日本人就有能力在42年内攻占萨摩亚等地”提出疑问
这“另外一个讨论话题”并非我提出来的,我只是对他提出的“攻占中途岛后日本人就有能力在42年内攻占萨摩亚等地”提出疑问+ K& s4 T! h1 T
月华 发表于 2011-2-28 16:26
# |2 \6 }! X; O7 j2 ]呃,不好意思,没说你,是说的墨攻,我刚发贴,结果你挤进来了
2 V: x$ G- w' n呃,好像挤进来的不止你一个人
44# 墨攻 % B& e9 W5 G1 F4 [
6 L* N# X4 {( o8 X
不是在说夏威夷海域的制海权么?怎么又扯到南太平洋地区去了?
8 ~( [  ]- P" {+ V% c7 G你的重点到底在哪里,怎么一会儿一个样阿。- u( W3 I" b$ C2 [3 D* Q
到底是美军有没有在43年反攻中途岛的能力,还是再说日本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话就等于有了夏 ...9 \# l) L. S& k& f9 |
人猿 发表于 2011-2-28 16:13
7 k" f. t) r" n" q- `
战争嘛,应该着眼于全局,不可局限于一时一地。
' `2 t& j- i/ T3 F( E+ v8 K$ F3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丢失了中途岛以及若干舰队,势必有所被动。0 K4 }# ]; C6 X4 `# C2 d( ]
日本也可以就势拿下约翰斯顿和巴尔米拉。: ^( ~* o, v+ S# A

5 v9 g  t/ U3 R说南太平洋只是个比喻,当然客观上这个可能性也存在。
+ {' t3 w1 Y4 e! g# O/ ?- S日本打中途岛的本来目的也是寻歼美国舰队。只是执行中出了问题,加上密码被破译。
# a* s  Z8 w) t但如果美国舰队大大受损(就是说史实战果反过来的话),  K: c1 {  u: `- W3 P7 M5 s
那美国失去制海权——至少42年内——不是一点可能也没有。
7 P3 K# ^6 c$ }/ ]+ r6 ~, v# j. b4 o
重点在哪里?重点就在争夺制海权,歼灭对方舰队。
$ W  _+ g4 s% A0 H5 }( z' I6 T
6 ^5 e0 }" H  b) U  G; w你确定日本人有能力在42年攻占萨摩亚?
" O6 q4 B, x# {# T月华 发表于 2011-2-28 16:23
1 B: L, o1 a7 \
/ z+ H, [% p4 j2 m3 V" V' v& S
呵呵,这个既然不让说,那就不展开。但我认为有。你有兴趣另外开贴。
5 D* n; r5 r2 A  S! w战争嘛,应该着眼于全局,不可局限于一时一地。" ~) v# X/ @7 L$ }5 p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丢失了中途岛以及若干舰队,势必有所被动。
1 g2 x1 B/ I6 M$ E6 @墨攻 发表于 2011-2-28 16:57
# _" j$ P5 S/ g6 x  A

" V: L# ?: f  {! n+ Q* w这个道理你不说大家也都懂。4 ~1 j  M* Q+ ~; \, i
但是你从美国人在43年没有反攻中途岛的能力,又扯到日本控制着夏威夷海域的制海权,根本就没有回答前几楼的回复内容,反而不断把主题越扯越远。& H( L* `% ?* y. g( R
所以我在问,你的重点是说明日本在中途岛海战后可以有多少的战略进攻选择吗?这和夏威夷的制海权和美国人43年没有反攻中途岛的能力有关系吗?
冒昧的揣测一下,如果海战胜利,日本会拿下中途岛,说不定山本就会继续计划夏威夷战役.
什么是主题?就是拿下中途岛对日本是有利还是不利。1 d5 J9 d+ h( e$ z3 |
我是认为有利,你或其他人认为不利。' T( {' `* a+ `0 B1 n+ ~! o

' s! Y( r5 X$ _: h9 O你说美国反击会首选中途岛。但实战的话,日本会仅仅围绕一个中途岛吗?
' U% d9 S4 q: ^/ Z: v明显的不便维持,这个军令部早有详细分析。4 P$ N+ N$ H5 |) }9 k5 c9 y7 c! C
但如期拿下的话,还是利大于弊。
3 Z- A2 B  |5 C; l
% o' i4 _4 y) K1 F& r" ]山本事先申明的计划就是:中途岛打完以后,会采纳军令部的FS计划。. D+ K% a; ]! P4 G- }9 Z
所以南太是合理的逻辑发展,不是扯到扯不到的问题。
! g, V1 o6 n8 N6 g8 G# W
& x& \2 t) f9 F8 @" X6 o你一定要单说中途岛的反击,那就不是你说的43年,而是42年也可以做到。
$ o2 D4 }5 o+ z# m7 `0 F( D我说的反击,是指你前面所说的“使日本撑不下去”那种,因此,美国43年实力不够。
, \; D1 ~$ T9 W3 ]/ k- e, f4 l( ]9 F% B
中途岛如果换成日本胜利,美国舰队被歼,那么43年美国大反击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就不明白了,拿下中途岛怎么就利大于弊,天天捧着个烫手的山芋,看的着吃不着,有什么用处??
1,有效的监视作用。对珍珠港舰队的动向大大加强了解。  h  _, I( a; c" s# K) F& {5 l
2,有效的牵制作用。吸引美军注意力,趁机夺取南太诸岛。( _* v: W( b7 }6 [$ s6 j
3,有效的威慑作用。以此为跳板,清扫约翰斯顿、巴尔米拉,孤立夏威夷,缩短卡特琳娜的搜索距离。# A+ x" w1 D# }, x
……等等。
什么是主题?就是拿下中途岛对日本是有利还是不利。* m, J7 D6 p/ O/ x7 d  `; b% Y
我是认为有利,你或其他人认为不利。
# N5 e  H) A% A/ O, Q: q# E! S0 b$ a6 i4 h* j) k8 @- I
你说美国反击会首选中途岛。但实战的话,日本会仅仅围绕一个中途岛吗?
5 C, p, D" _3 p) z# w6 K明显的不便维持,这个军令部早有详细分析。
- F) W3 f2 d* Z. |但 ...: Y- U7 O- _( U: S4 S
墨攻 发表于 2011-2-28 19:39
4 W( l/ `/ ?+ s% _+ m0 `8 F
还是明显的转移主题。
) X, J- @( e* ^& G8 o本帖主题是日军能否攻下中途岛,结果被你转移成拿下中途岛对日本是否有利* r% D% c9 S; Z3 M0 I
姑且不论你转移主题的能力,就说你拿别人驳斥你的结论来套到自己的结论上的能力,无人能及
0 ?- x4 z1 d1 c& K. ?7 T自己对夏威夷制海权的看法、自己对中途岛能否被反攻的看法,被人一一驳倒后,你一个大转身毫无痕迹地全盘接受,然后又不着痕迹地转到另一个主题,这种辩论的技巧,吾不及也。
1,有效的监视作用。对珍珠港舰队的动向大大加强了解。0 r, f( U$ D- J9 U8 R( U, E7 f
2,有效的牵制作用。吸引美军注意力,趁机夺取南太诸岛。! O& O9 I1 R. K; ^* U7 y
3,有效的威慑作用。以此为跳板,清扫约翰斯顿、巴尔米拉,孤立夏威夷,缩短卡特琳娜的搜索距离。; {; _+ ^; Y; t
...9 V0 i7 }& Z7 Q3 L
墨攻 发表于 2011-3-1 01:24
+ m3 s* x. X: Y, H
非常非常可惜,看起来一二三条理清晰,可惜没有一条有用,只能沦为空想# T, V5 c0 k/ g+ n5 v
1、用什么监视?潜艇?对不起,中途岛没有潜艇补给基地,日本也没能力短期搞起来。况且日本的潜艇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哪里有时间长期干监视的任务。水机?对不起,航程不够。
, w( C7 S# h! o' o; l! N2、你以为美国的战略家都是白痴吗?分不清主次,会让你“乘机”夺取南太诸岛切断美澳联系?
7 q1 S* x: X3 y2 o3、威慑?对不起,日本没有这个后勤能力。还约翰斯顿、帕尔迈拉,原来日本人都是不用吃饭,子弹炮弹自动生成,燃料不缺,航道反潜能力比美国还厉害的,呵呵
说穿了,即便日本拿下了中途岛,也是一个累赘。
- B0 S# @, G1 H' |* x2 B1 u由于处于日本补给线的最远端(极限),所以美国人也许只需要一些潜艇,就能孤立中途岛。$ G2 w* y7 r, C' V/ G5 x
而为了打破封锁,日本必须随时准备一支大规模舰队奔袭几千海里进行支援。
# i/ }# D2 K3 |, s; Q6 ?

" h& i0 Q( N" U. L* S+ P呵呵,这个既然不让说,那就不展开。但我认为有。你有兴趣另外开贴。$ h  _6 o. W/ {8 I- a, r2 Y
墨攻 发表于 2011-2-28 16:58
* t5 U" M. m2 ^. ]1 ?; X
. F' x) {3 u. i' I' r5 k# l
谁主张,谁举证
  r4 C! U3 ~; P/ _, b谁举证,谁开贴
% }  c8 |: Z$ [" P" W0 n7 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