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 作者:杜聿明 ; c1 }+ g$ y3 u: Q1 [" D7 |: x 8 l7 k! a8 l" @1 I7 }一 中国远征军组织的由来 % O( B2 k5 I! f1 k 1 U/ ~7 Q# E8 Y3 X3 r7 Z3 d中国远征军是根据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军事民盟而组织的。当一九四○年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六月四日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希图借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伟大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缅甸)、印(印度)、马(马来亚)方面的军事,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自一九四○年十月间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民盟。一九四一年春,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马来亚作军事考察。以后几经协商,才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 }% d9 l; J4 f3 |# i' F' J- F
5 H, w0 H/ q, ~+ u. W" l+ f! C, {根据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意见,中英军事同盟本来早应成立,以便中国军队及早开入缅甸布防。可是英方迟迟不决,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间,中国军队才先后动员入缅;三 月十二日,即仰光失守后第四日,才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后情况变化未发表),指挥三军在缅甸与英军并肩作战。这就是本文所称的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随着当时情况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和三 种不同任务、不同作战地区的组织。前一阶段,自一九四一 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国军队动员入缅开始。属于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指挥范围。第一次入缅远征失败后退入印度的部分军队改称为“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简称“驻印军”或“中国驻印军”;另一部分军队退至本国境内怒江东岸,连同以后新增加的部队到一九四三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司令部”,此为后一阶段。但因一般都称“远征军”,以致历史资料中,经常混淆不清。特别是这三种任务不同的部队在三个战区作战,先后又统归史迪威指挥,更易造成错觉。) e7 R1 z6 r* Y. o# H V; k
) j4 Z, ]6 Z' @现在我把中国远征军前后两个阶段、三种情况的实际组织分述如次:第一阶段:可以概括为自珍珠港事变、日寇侵缅、中国出兵远征的时期。4 ?7 k. E9 S8 ?0 S, r% L
1 Z! \9 t' c. q( t- f' s- L
时间: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国军远征军开始入缅起,至一九四二年八月间。3 d1 e( `* m) s) r( A/ g4 ?( o; e
% ?' A; ^/ Y S$ W! z0 A
地点:包括全境内同古(即东瓜)、叶带西、斯瓦、仁安羌(即彦南阳)、乔克巴当、棠吉(即东枝)、腊戍、曼德勒(即瓦城)、惠通桥诸战役及失败后分头撤退的地点。* Z+ B' f& | D. S' X S, B" A% n
7 G) T7 \% t% q8 f5 w4 G4 B" Z部队番号及指挥官: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司令长官卫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继任罗卓英,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第九十六师师长余韶,游击司令(即第五军新兵训练处)黄翔;第六军军长甘丽初,第四十九师师长彭璧生、第九十三师师长吕国铨、暂五十五师师长陈勉吾;第六十六军军长张轸,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新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新二十九师师长马维骥。: F* E* D5 z# @! }0 @0 m) H( s- ?
! K+ [$ M% n+ U2 g2 d: j2 l R
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准备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称史迪威公路)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又分为两个方面:印度方面:时间:自一九四二年八月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及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等部队退入印度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止。 & J" [+ |* s: b E4 R & n0 x+ N4 i6 R6 a+ X( b地点:包括中缅印边境孟拱、密支那、八莫及畹町会师、打通中印公路诸战役。8 c2 D1 `7 b6 n0 q' ?
3 X! P% b' V* W. O" s. ~- k
部队番号及指挥官: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史迪威兼,副总指挥郑洞国(前为罗卓英);新一军军长郑洞国,继任孙立人;新三十师师长胡素,继任唐守治;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继任李鸿;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新二十二师师长李涛,第十四师师长龙天武。' g; H& O3 i9 i! w
# F0 e4 K5 I* D& n- |1 x
中国方面:3 k. I" P. S5 s0 F5 K/ T
时间:自一九四三年四月前后至一九四五年三月前后。; C9 F8 R' G/ h! f1 @5 w3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