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图纸上的杰作---蒙大拿级战列舰 [打印本页]

作者: hyyy    时间: 2007-1-3 21:11     标题: 图纸上的杰作---蒙大拿级战列舰

蒙大拿型 舰种:战舰 国籍:美国

要目
排水量:60500t  全长:281m  全幅:36m
出力:172000马力 速力:28节
装甲:舷侧480㎜ 炮塔571㎜ 甲板186㎜
兵装:406mm炮12门、127mm高角炮20门、机枪88门、水侦3机

原本计划建造5艘的蒙大拿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但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无可逆转地迎来了大航空时代,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原本被视为海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的蒙大拿级战列舰建造计划停止实施了。但该级舰的设计标志着美国海军战列舰设计思想的转变,因而对美国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级战列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生效后,美国海军开始着色手建立北卡罗莱纳级战列舰,并将其视为第一类新型战列舰. 由于北卡罗莱纳型配备9门45倍径的406mm主炮,且具备28节的高航速,因此成为了美国海军的新宠。 但由于受制于第二次伦敦条约的基本条款,炮塔防御力不足的弱点暴露出来,加上施工过程并不顺利,最后只有2. 艘该级舰建成服役。至于后来在北卡级成功经验基础上建造的4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虽然在外型上与北卡级不同,但因为具有和北卡相同的对舰火力和基本一致的航速,因此将两者视为同等战力的战舰是合理的。 但是,速度高达33节,装备了50倍径406mmL炮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不担排水量从南达的37970t增加到48110t,而且防御力和指挥性能也大大提高了。作为未来舰队决战中的主力,依阿华级被视为通向更高级战列舰的阶梯。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海军在战列舰设计方案上要求,为了通过巴拿马运河,船体宽度比应为560/250.一般要求船宽不大于33m, 但美国海军在此型军舰的设计计划中要求采用宽大船体,以增强船的稳定性,故此级舰采用了36m的大船宽。同时要求加强装甲防御,故本级舰采用了双层装甲防御,舷侧厚480mm,其中主装甲408mm。甲板装甲186mm,炮塔装甲571mm.彻底摆脱了以往美国战列舰防御不足的弱点。

本级舰可以搭载7330t燃料,以15节的巡航速度可以行驶16000海里。

为了能够彻底对抗日本海军的大和级战列舰,本级舰追加尾部炮塔一座,从而使全舰的406mmL炮达到了12门之多,火力大大加强。

本级舰的防空火力配置也不断被加强完善,从最初的52门防空火炮追加到最终的88门。

如果本级战舰能够最终建成,太平洋上会不会出现一场庞大的舰队决战呢...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各舰履历
蒙大拿        1943年 7月21日 建造中止
俄亥俄州     1943年 7月21日 建造中止
新罕布什尔  1943年 7月21日 建造中止
路易斯安那  1943年 7月21日 建造中止
缅洇           1943年 7月21日 建造中止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7-1-3 21:41 编辑 ]
作者: 士兵王大帝    时间: 2007-1-4 20:07

可惜么图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5 21:05

要是图上的话。提尔曼的“极限战舰”更BT
作者: U-571    时间: 2007-1-26 21:11

我手头也就一张图
作者: feiker    时间: 2007-2-10 01:11     标题: 想开的话,可以区玩大海战2

想开的话,可以区玩大海战2
作者: 赵亚彬    时间: 2007-2-10 11:09

南达科他也是12炮,排水量要小的多,不知为什么?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0 11:50

原帖由 赵亚彬 于 2007-2-10 11:09 发表
南达科他也是12炮,排水量要小的多,不知为什么?
南达科他全长684英尺,宽106英尺,吃水33英尺,而蒙塔那分别是921英尺3英寸,121英尺以及36英尺8英寸,这个尺寸几乎就可说明问题了,而且最为关键的,南达科他航速只有23节,蒙塔那的航速则有28节,防御也不一样,前者主装甲带为13.5英寸,后者高达16.1英寸!
还有就是整个设计思路都不一样,这个要说明就要花时间了。不过阁下知道南达科他12门炮不容易啊,嘿嘿。我也差点以为是后面那个mini yamato了。
作者: hyyy    时间: 2007-2-10 17:50

南达在设计中曾出现过12门炮么,请阁下解释下哈,最后上船的可是9门406啊,难道你说是12门高平两用炮,还有南达的速度是23节么,这是什么速度,也请解释下
作者: TASSADAR    时间: 2007-2-10 20:14     标题: 南达怎么是12炮???

应该是406 3X3
12门的应该是田纳西呀,14寸的3X4 也是蜗牛船来的.
蒙大拿下水,我相信是图纸BB中最厉害的.(除了不可能制造的,例如H44)
关键看好的是火力.是H39的1.5倍.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0 20:18

原帖由 hyyy 于 2007-2-10 17:50 发表
南达在设计中曾出现过12门炮么,请阁下解释下哈,最后上船的可是9门406啊,难道你说是12门高平两用炮,还有南达的速度是23节么,这是什么速度,也请解释下
嘿嘿,我最早也以为是他说了那个BB-57的南达科他级,这个的确是9门16英寸,但是这个帖子的标题是图纸上的杰作,那么叫南达科他的也有图纸上的杰作。原来在1916年的3年计划中有一种BB-49的南达科他级舰,这种是科罗拉多的改良型,装备了12门50倍径的16英寸Mk.2主炮,但是由于华盛顿条约的缔结,计划建造的6艘全部拆除。

下面发了比较图,自己比较吧。

[ 本帖最后由 Corsair 于 2007-2-10 20:26 编辑 ]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0 20:21

原帖由 TASSADAR 于 2007-2-10 20:14 发表
应该是406 3X3
12门的应该是田纳西呀,14寸的3X4 也是蜗牛船来的.
蒙大拿下水,我相信是图纸BB中最厉害的.(除了不可能制造的,例如H44)
关键看好的是火力.是H39的1.5倍.
H44不可能制造?不可能也不至于吧。至于图纸上的战列舰,超级大和也有啊,这个不一定打不过蒙大拿。

[ 本帖最后由 Corsair 于 2007-2-10 20:24 编辑 ]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0 20:22

BB-57是一种设计非常成功的战列舰,后来有Mini Yamato的外号。
作者: TASSADAR    时间: 2007-2-17 14:52

原帖由 Corsair 于 2007-2-10 20:21 发表


H44不可能制造?不可能也不至于吧。至于图纸上的战列舰,超级大和也有啊,这个不一定打不过蒙大拿。
H44我个人认为不可能制造是因为德国的经济问题.另外这么大的船只当时德国的船台也是问题.
蒙大拿是已经有2条船体下水的了,可以说不算纯粹图纸船了.
蒙大拿我看好的原因是火力配置,因为过大尺寸的主炮的射速太低,而且过重的炮弹也导致寿命问题,也同样导致被弹不足.
如果是夜间战斗,速度接近的船只,又可能打上几个小时以上,备弹数量很重要.
从华盛顿号对雾岛的射击就证明了快速火力的重要.0000到0007,7分钟内就射出72发主炮炮弹,命中9发.
而俾斯麦对胡德也是得益于其380火炮的连续发射能力.要不,8门380火炮的对手是8门15寸炮+10门14寸炮,后果就大不1样了.
12门火炮另外1次能力表现为,当时进攻硫磺岛时候,美国新式战列舰,用1天时间攻不下1个要塞,但是田纳西就半天时间搞顶了.
战列对战,最重要的还是射程和发射速度综合,比睿就是被重巡打伤,导致最后放弃了.真正炮战能把船打沉的例子也只有德国的战列对英国的战巡.其他的都是打伤,最后无法操纵放弃的.
所以假设,蒙大拿和大和对决,在25KM左右地方相互开火,2舰速度对等,
火力是 蒙大拿12(炮数)*16(口径)*2(每分发射速度)=384(理论火力)
          大和   9*18*1.5 =243
         炮战10分钟,2%命中  蒙大拿可以命中大和4.8发 而大和可以命中2.7发,接近1倍的命中.
命中以后出现的问题很多,例如,炮塔被卡,指挥塔损坏等等,可能就有出现火力损失的问题,4炮塔明显生命力要比3炮塔好.
以上个人见解,仅是YY.
作者: hyyy    时间: 2007-2-17 15:24

这个难说,借助侦察机和测距仪(日本在这方面有优势),大和有可能会场抢先开火,并机动,有可能先命中蒙大拿,毕竟460比406要打得远些吧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8 15:14

原帖由 hyyy 于 2007-2-17 15:24 发表
这个难说,借助侦察机和测距仪(日本在这方面有优势),大和有可能会场抢先开火,并机动,有可能先命中蒙大拿,毕竟460比406要打得远些吧
再好的测距仪也比不上火控雷达有效。
作者: Corsair    时间: 2007-2-18 15:15

原帖由 TASSADAR 于 2007-2-17 14:52 发表


H44我个人认为不可能制造是因为德国的经济问题.另外这么大的船只当时德国的船台也是问题.
蒙大拿是已经有2条船体下水的了,可以说不算纯粹图纸船了.
蒙大拿我看好的原因是火力配置,因为过大尺寸的主炮的射 ...
火力不能单纯靠数学计算。
作者: torist    时间: 2007-2-19 00:21

大和的460射击速度不行,Bismark 一分钟3次齐射,大和只有它的一半。如果蒙大拿的炮塔象德酶因一样自动装填的话蒙大拿肯定是超级BT 的BB.
作者: 1941128    时间: 2007-2-23 15:32

但是四零六装速太慢
作者: zxc5623    时间: 2007-2-23 17:27     标题: 大海战2中的蒙大拿

从游戏中找的       图片出自   www.navyfield.com.cn

[ 本帖最后由 zxc5623 于 2007-2-26 12:15 编辑 ]
作者: zxc5623    时间: 2007-2-23 17:34     标题: 大海战2中的蒙大拿

造船厂中的蒙大拿       图片出自   www.navyfield.com.cn

[ 本帖最后由 zxc5623 于 2007-2-26 12:16 编辑 ]
作者: torist    时间: 2007-3-10 02:02

原帖由 1941128 于 2007-2-23 15:32 发表
但是四零六装速太慢
华盛顿的406曾经在炮击雾岛时14秒完成装填,平均齐射速度3次/分钟。

德梅因级巡洋舰的203炮,自动装填,齐射速度8-10次/分钟。而2战所有的重巡203都是人工装填,齐射速度3次/分钟左右。不过406炮用自动装填,排水量会增加不少。估计9门406,标准排水量就得60,000吨。德梅因级很多地方沿用了巴尔的摩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 ~20,000吨,巴尔的摩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才14,500吨, 同是9门203,最大航速33节。
作者: jinyudebaba    时间: 2007-5-11 16:47

好,看了好几次了
作者: slbenz    时间: 2007-9-13 23:49

南达应该是9门16英寸主炮啊
35000吨的船,这样都比较勉强了
还12门呢
作者: hyyy    时间: 2007-9-14 19:03

楼上的看清楚再回,1916计划里面的那艘不是35000吨
作者: 启明星辰    时间: 2007-9-20 10:55

在当时的电子技术还是刚刚发端的情况下,相对于已经成熟的光学测距,美国的舰只上面的雷达还不能够占有很大的优势。不多日本战列舰的严酷训练出来的高素质官兵要使在开战前期美日战列舰队战的话,日本占有很大的优势,到了后期之后,日本海军的素质都已经下降很多了,对于美国来说已经么有优势,更有甚不如美国了。
作者: hyyy    时间: 2007-9-20 18:12

其实在瓜岛作战中期,就已经丧失优势了.雷达肯定比测距仪要强.
还有,二战时期已经是大航空时代了,战列舰对拼早就过失时了.
作者: 洪廓入道铁船轩    时间: 2007-9-20 20:26

HYYY我来顶帖

不过战列舰最终过时是海战方式变化和思想变化的需要,而不是这种战舰比拼的过时。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