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报道二战中日军使用DC-3运输机运载突击队强袭冲绳机场,本意是寻找一下日军使用DC-3运输机的史料,没想到在日本人的资料里找到一条令人惊讶的旧闻 – 珍珠港事变前夕,一架名为“上海号”的DC-3运输机在广东的神秘失踪,曾让日军大本营惊惶失措,险些改变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日本这方面资料颇为翔实,二战历史作家吉村昭甚至专门写了一部《大本営が震えた日》来描述这一事件。, T" V+ ?& }& f% `2 h H. L. \, n
0 ]% B' ?# A1 W: G) Y从东京的大本营陆军部,海军部,正在向珍珠港航行的联合舰队第一航空队(只收报不发报),到台北的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到广东前线的第二十三军“波”部队司令官酒井隆中将,整个日本指挥机关都被一个沉重的消息压抑着 – 应该在当天下午到达广州的“上海号”民航机,依然没有到达,从时间推断,该机的油料最多也只能维持到下午五点,此时,肯定已经迫降或者坠毁。日军大本营严令在南京的“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全力寻找。 $ ~$ t0 g2 R; Y: o* V ; e! F3 ~: h0 b! ?6 x% t( i# `) S K1 d3 A7 U- C
“上海号”何方神圣,它的安危竟让日本全军如此震动呢? 7 ?6 ~! k- N: N s& N % Q! X/ z$ x( D & j0 K# r& j! n: C$ `“上海号”,是中华航空公司使用的一架DC-3民用运输机,固定飞行上海-广州航线,十二月一日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载客14人,机组人员4人,总计十八名前往广州。这个中华航空公司和今天在台北的中华航空公司不是一家,而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建立的民用航空公司。它使用的飞机中有数架DC-3运输机,或为日本按照许可证生产,或为侵华战争中缴获,分别命名为“昆明号”,“重庆号”,“中山号”和“上海号”,用于日本占领区的定期班机飞行。 & O" N D% ?% i) ~ d P 6 \; {6 Q) n( @# E. u/ S% S9 v8 i/ v7 Q \* `; `# ~' m. v& n( h* }
日军在中国前线每天无事战死三位数,假如只是这样一架不大不小的飞机,怎么会让整个日军指挥机关一片忙乱呢? : y) `, V5 \1 `) F/ H ( Y) X) t3 H7 `/ h( D; }3 ]% M 7 K0 H3 a8 T* Q- D! l5 b这架飞机上面,的确有一些非同小可的人物,当时日军在南洋的战事尚未打响,但嗅觉最灵敏的新闻界已经感到南方的空气中有一丝不正常的气息,日本第二大新闻社《每日新闻》上海支局局长田知花信量,新闻电影制片厂的主任摄影师矶部奉命乘该机前往广东,第十五航空通信联队的宫原大吉中尉等一批日军技术人员也乘该机到广州待命,他们还不知道紧急调动自己前往广东的目的是对南洋作战打响后增强南方军方面的通信技术力量。 O5 K2 I4 f6 e U5 m$ U/ |$ E. H" l Q) m9 B. l0 S
+ p; r( s+ t A4 x0 o7 b- N) g然而,如果只有他们,这架飞机的重要性还不算高,真正要命的是这架飞机上还有日本陆军大本营(兼支那派遣军)联络参谋杉坂共之少佐一行,杉坂的身上携带着大本营“极秘”的“あ号作战”开战命令! 9 ]5 t, |# B$ w x# P* T. E Z0 Y( m, v7 Z! { 4 z' S) p* a, [7 A# Q“あ号作战”,就是日军打响太平洋战争的一连串军事部署中,由广东方面第二十三军“波”部队执行的攻占香港的作战方案。更可怕的是杉坂所携带的文件,还包括奇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因为“あ号作战”的开战命令中,要求“波”部队必须等待珍珠港奇袭成功后,才可以发起对香港的攻击。8 x4 C9 f! G9 p% ^3 a+ P' F( \
+ ]4 d4 a) |" P* P* t* `9 a: Y8 x H" ~& i. L; {; j& F
作战命令的第一页如下: 7 H* |# p6 i$ ~+ [6 _ f: {# c5 f( _3 ]
) _0 h) U$ ^& n) a' t/ y8 G
大本营杉山 元大将发 r4 `0 i* A" z$ ?; T" K' W
8 c3 G( B' f U- t5 |6 f' c" n8 T. Q0 T( V9 {7 l+ y
一. 大陆令第五七二号(鹰)发令如下7 A5 w K9 m7 @) Q. \( `! a) {9 P
6 \! k# P2 |2 E2 X% S
2 g9 d# o! h; N6 M. ~2 Y9 h
二. 开战时间X日,确认为十二月八日(代号“ヤマガタ”) ) P7 `' V; C T4 k, Y" M, c2 t! \3 h2 J5 W
, R+ Z3 r" I W, A/ O 5 C- P2 e2 ]+ C) G3 g f可要是从日军缴获到作战计划,那各方对这一危险的态度毫无疑问就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z2 `1 g+ l: q
% | h2 p- _( k! B: T" i
" x) d0 P+ T3 W e D0 f1 b根据飞行管制的纪录,日军发现,上海号最后的停留地是台湾松山机场。十二月一日上午,该机到达松山机场加油。当地《每日新闻》台北部部长富田幸男曾经到机场拜会田知花信量,当时,他曾经看到杉坂参谋在休息室闲坐。下午一点三十分,上海号起飞前往广东,就此一去不复返。按照气象纪录,当时广东大亚湾一带正有一个暴风云团经过。2 i7 Q+ G$ _) N8 _% I
: G- u0 i7 {% m4 }, n8 ~% e1 N" n # _# @# R6 f7 E; C无疑,“上海号”和杉坂的命运,就隐藏在从台北到广州的旅程里。但是,日军驻广东的第七航空联队虽然全体出动沿着航线寻找,却一连两天一无所获。到十二月三日,日军整个指挥机构都陷入了抓狂的状态。$ O; I9 ^# l" I. b8 N$ i, e& J
6 w. R/ X5 K! X& b4 M; v8 Z8 ^& K2 X" w2 e+ ? h
正在此时,南京日军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奉命严密监视中国方面各电台信号的特高课译电班(特情),译出一份重要的电文:“一日十四时,职部平山墟守军狙击大型日机一架,该机坠毁于稻田,有四名日兵进行顽抗,为我击毙,并在机内发现坠毁时死亡三人,现正进一步调查核实战果中” , B# j( @- S- g/ K ' R/ q' a+ t2 T/ B$ q9 x6 H* V- g
得此重大情报,日军压抑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再看发报的单位 – “第七战区独立第九旅”。 8 U& I$ j2 X0 P+ w1 u * O3 C, k; n: | # t( B! w3 F, C( u0 \- b: e D独立第九旅? ) L7 G/ @# a% G. t, |+ |) W ! |2 |- Q9 m( c' E 1 y5 e( x+ ^0 b, c9 K9 K听到这个番号负责搜寻的日军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 L4 k/ K- ^+ p; J W ; U! E0 b# R; M+ n& u& ?+ |! _/ m @" V4 y! N- L
独立第九旅,对于熟悉抗战历史的朋友,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 X* x! }0 z2 s& L& y. c; p0 o, b+ y& b
6 ~" ?7 T7 e6 C% |5 S+ b2 d
独九旅和独二十旅是中国第七战区最精锐的部队,因为全体戴钢盔而在粤军中形象独特(粤军装备简陋,多用软帽和竹盔)。日军进攻香港时,中国军队因背后遭到阿南惟矶华中派遣军的袭击,被迫转入第三次长沙会战,主力未能按照计划支援香港英军,只有这支部队不顾兵力单薄,全力向南突进救援,连破日军数道阻击线,圣诞夜英军投降的时候独九旅已经打到了香港界河,一时传为奇迹。 ( w' }$ B- ]3 d6 I! C4 l9 r3 R8 f( i. b/ x, d2 [& s
1 n `; v t) N; C, C9 i, K; k! O
当然,这是上海号事件之后发生的战斗了。这之前,日军也没少领教这支部队的厉害。独九旅前身出自陆军66军第160师,属粤军的六十六军,先后参加淞沪和南京会战,是南京战役中少数能够全身而退的部队之一。而随后的武汉会战中,160师真正打出了威风,一战南浔线,二战马回岭,三战万家岭,战绩辉煌,特别是万家岭一战,击毙日军106师团参谋长成富成一大佐,令日军“支那派遣军”各部记忆犹新。 # K0 \3 _: w0 K5 P( { S. L: P2 f) n 3 ^- R+ k4 v9 q6 x. V; T2 ?7 }% ?( b% a7 h" C. p! P, D; l8 c
此时,这支部队正驻守在大亚湾以北,旅长华振中将军兼任潮汕指挥部主任。平山墟即惠东县政府所在地平山镇,是独九旅防区的一部分。所以,这次一听上海号居然落入了独九旅手中,日军就不禁大感头疼,要想彻底消灭这支部队,夺回上海号,恐怕不那样容易,尤其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天。。。1 r9 `0 O1 J$ C2 X. J7 M
7 Z+ j$ s* ^4 O" E8 b3 C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