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k5 E4 K. ?. N 到1941年底,所部第2,3,4团和直属队改编为陆军新38师(第1,5,6团被戴笠吃掉,士兵解散任各处的卫兵〕。新38师编成后参加军政部战力校阅,名列第一,立刻从丙种师提升为加强师,编入缅甸远征军。孙立人三年练兵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 S, p x8 r% c( Z 5 Z9 j# k0 G- ^) u5 n 远征军于1942年4月抵达缅甸,准备曼德勒会战。兵力部署是,右翼为英第1军下辖之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装甲第7旅。中央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左翼为远征军第6军。后方守备的预备队是远征军第66军,即新38师所属的这个军,散布于曼德勒到腊戍的公路沿线。 : Z- z1 R& o2 {, e+ T# H2 `/ z/ o8 l0 K( \' I
4月14日军左翼的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战术,派二一五和二一四联队占领拼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部后路切断,包围于拼墙河南的仁安羌。英军反复攻击均告失败,粮弹告竭,又无水源,陷于绝境。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军求援。4月16日晚孙立人率本师刘放吾一一三团往援。于18日凌晨赶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阵地。18日夜,一一三团第一第二营从渡口以东一英里处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时突然向日军侧翼发起攻击,同时第三营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然一一三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瓦底江溃退。到20日全部残敌肃清。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百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18人,全团伤亡近半。 * ]5 V4 e3 q9 E2 B' W1 w, C
Y' r3 B$ Y% g3 f& R b, i 西线战况因仁安羌战斗得以扭转,然东线日军五十六师团却击破远征军第6军防线,迅速直插盟军后方,致盟军全线动摇,不得不放弃缅甸撤退。新38师这时已接下英第1军防线,掩护已丧失战力的英军撤退,但中线的第5军军长杜聿明却很过分地要新38师把中线也接下,因殿后阻击战斗是很危险的任务,有新38师殿后,杜的第5军就可以摆脱开日军,至于新38师如何以1师之力阻击日军的18师团,33师团,55师团共3个师团,要付出多少伤亡,即使阻击成功如何敌前摆脱接触,他杜聿明自然不关心,只要自己的部队安全就好。孙立人指挥新38师以逐次抵御,漂亮地进行后卫战斗,幸好日军的33师团因仁安羌战斗败于新38师而变极谨慎,前进不力,使新38师得以以主力掩护中路第5军。 # `; D" p' M# W
+ |- [$ ?# H. e' u 大柏家战斗后,战役进入决战阶段的孟关战斗。18师团放开正面,意图引诱中国军队进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包抄进攻孟关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歼灭。驻印军方面作战计划,是以训练完成的新22师配属军重炮团和战车营攻击孟关,以新38师112团和113团掩护22师左侧背。 : s1 P7 ]; }9 b, V' {# Q8 r
2 _0 b9 u+ m. N# m 战斗开始后,新38师即在大比河南岸截住日军的迂回部队,而新22师在孟关苦战一周,伤亡惨重,寸步难进。孙立人得知新22师困境后,不经请示史迪威,留112团在大比河和日军相持,分出113团迂回抄击孟关背后的日军要点瓦鲁班。113团于3月5日抵达瓦鲁班,将其包围后发起攻击。被中国军队切断后路的报告当日传到孟关,日军军心大乱,新22师乘势发起攻击,战车营一举突破日军防线,田中新一和日军从小路仓皇溃退,连师团长官防大印都被缴获。3月9日,113团攻占瓦鲁班,缴获日军枪炮弹药堆积如山。胡康河谷战役的胜利,使史迪威将指挥权交回孙立人和廖耀湘两位师长,在此之前,史迪威跨过军直接指挥到师,且师长对本师的命令亦需报史迪威核准后方能实施。此次战役后,孙廖对各自部下的命令只要通知史迪威,无需批准。 2 X8 O6 c, E1 d- P- v* z ; Z5 @1 Y/ v$ m( ^7 z# w. b# p* j 3月14日,驻印军乘胜攻击孟拱河谷。孟拱河谷,从西向东,是卡盟,孟拱,密支拿三大要点。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是以新38师和新22师攻击卡盟,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孟拱以西,再从空中突袭日军后方的密支拿。 $ d- z5 r2 H. d0 k* a+ I6 v+ x$ Y6 H+ }2 O% p3 C7 ~
驻印军首先要打开孟拱河谷的大门,即长20英里的布杰班山天险。新22师从正面佯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越险峻的库芒山脉迂回抄向布杰班山后路。112团1营则在113团更外侧施行更深远的迂回。新38师在此前已多次以侧翼迂回赢得胜利,田中新一已受教训。然库芒山脉奇险无比,田中认为无论如何大部队无法翻越之。113团以无比坚韧之毅力历14日终于迂回成功,和新22师两面夹击,只用一天就占领了布杰班山天险。 9 A" S0 I7 m8 c1 s' ]! y* y* H) z - v/ p' @# {8 U( T3 |% w 日军见驻印军势不可挡,即飞调原防守密支拿的114联队主力和56师团146联队一部,增援加迈的刚补充完的55和56联队。史迪威即以新30师之88团,新50师之150团和美军梅利尔特种团长程偷袭密支拿。5月17日,150团突袭攻占密支拿机场,盟军立刻从空中运补重武器,粮弹和增援部队新30师之89团。5月19日,盟军向密支拿发起攻击。然盟军过于谨慎,投入过多兵力警戒掩护,攻击兵力过少,只150团一团,无力攻克密支拿。以后日军援兵源源赶到,盟军虽亦以空运增兵,但战机已失,突袭变成了强攻。 ; R+ R6 Z/ |/ l% W$ g9 }+ m# f3 N& `7 a
密支拿奇袭未能达成作战目标,对战局影响甚大,因5月底即将开始连绵数月的雨季,其间空运甚为困难,而密支拿一万多盟军补给全靠空运。非常危险,急需正面我军攻取加迈和孟拱,以打通到密支拿的地面路线。孙立人决心再用迂回敌后战术达成此一作战目的。5月21日,112团奉孙立人命负4日干粮和1个基数弹药插向卡盟背后的西通。112团隐蔽地穿越日军多层警戒线,于5月25日赶到南高江东岸。南高江原水流甚缓,但连日大雨后江面宽达千米且水流湍急。 9 Q' W& ]2 W: t9 _, g7 S8 |! U) |% a& l- j
112团以急造器材连夜偷渡,于26日凌晨突然攻击西通,日军惊惶失措,还以为是伞兵天降,到27日,112团已经完全肃清西通和周围地区的日军第12辎重联队,炮兵第21大队1中队,和警备队共二个中队。共击毙日军9百余人,缴获155重炮4门,满载械弹汽车75台,骡马500余匹,粮弹仓库15座。28日,112团继续向南北两面发展,击毙日军二百余人,占领粮弹仓库20多座,日军在孟拱河谷的粮弹辎重大部落入112团手中。29日,日军为挽救危局,以18师团之114联队从加迈方向,第2师团之第四联队和53师团151联队从孟拱方向,配以重炮战车南北夹击112团。112团两面作战,寸步不让,一直坚持到6月14日113团从加迈方向攻到,南面日军也退保孟拱,共击毙日军二千七百人,日军3个新锐联队全被打残。 $ Z0 [) ~( @! j; l 8 w' p" ~$ p" o; u% i 112团迂回西通,切断加迈日军18师团后路后,孙立人抓住战机,以113团向加迈猛进,加迈日军18师团各部因后路被112团切断,粮弹俱绝,虽欲死守亦无可能。113团于6月9日攻克加迈。在113团攻击加迈同时,114团向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沿路冲垮日军阻击,于20日肃清孟拱外围要点。21日,原从孟拱往援密支拿的53炮兵联队回援孟拱,在城郊被114团伏击击溃,联队长高见量太郎被击毙。 8 e/ R5 J( x- @6 Z( x8 [6 ~! P$ ]& c
6 C. W: ^& d; |( }% x* d$ N
22日,114团在大雨中发起对孟拱的攻击,官兵在没过大腿的泥水中奋勇向前,孟拱日军18师团,53师团,第2师团各部都是新38师手下败将,全无战意,到25日,114团攻克筑有坚固工事的孟拱,田中新一从地道狼狈逃走。至此,已歼灭孟拱河谷日军主力,密支拿城外的盟军亦无须再两面作战和全依赖空运补充,仅剩密支拿尚待攻克。日军从卡萨以53师团128联队和补充完的53炮兵联队向密支拿增援,于密支拿以南被113团和114团伏击,激战3天,被大部歼灭。从此密支哪日军再无援可期。新38师在孟拱河谷战役中歼灭日军18师团全部,及53师团,第2师团,第56师团各一部,击毙日军一万二千余人,自身伤亡尚不到千人。8月5日,盟军历经78日苦战,终于攻克密支拿。此战盟军先后共投入6个团,即梅利尔特种团,新30师全部3个团,新14师42团,新50师150团,歼灭日军约3千人,自身伤亡约7千人。 7 A0 x4 F$ `0 p; y6 R6 G! c: r+ V ( C+ `) U2 G/ i" Q A {! l 孟拱河谷战役结束后,驻印军乘雨季进行休整。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孙立人新一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廖耀湘新六军下辖李涛新22师,潘裕昆新50师,龙天武新14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解救50万缅甸方面军的危局,于6月发动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中国军队精锐大部用于缅甸战场,且蒋介石指挥有误,战局不断恶化。新六军新22师和新14师空运回国增援,新50师留缅编入新一军。 : ]$ {) x. T2 ~1 v' B8 r 5 H4 I- m* |6 _! i#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7-2-16 12:03 编辑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2-16 11:44
9月,史迪威和蒋介石彻底闹翻,双方因中印缅战区的各种问题观点不一而势同水火,其中特别刺激蒋介石的是史迪威欲以美械装备八路军,史迪威要亲自指挥中国军队特别是远征军。因远征军7个半全美械军的压倒优势兵力从5月起向西攻击日军56师团腾冲,龙陵一线,付出惨重伤亡历时4个月仍不能得手,反而频频出现险情。从印度向东攻击的仅一个军兵力之中国驻印军则将日军18师团全部,53师团,第2师团和56师团各一部歼灭,打通了滇缅公路的三分之二。罗斯福总统为中美合作大局,将史迪威调回美国。 # c. }* g: I6 h! X8 Y+ W- ], K- W/ m7 O( n
史迪威和孙立人在共事期间,因训练,作战争执不断。胡康河谷战役孟关战斗中因对114团使用而双方大闹一场,孙立人将中印缅战区参谋长,兼驻印军总指挥的史迪威从中午关在师指挥部外直到黄昏。但二人虽然关系一直不是很和睦,却也有耿直的纯粹军人间的惺惺相惜。孙立人频频顶撞,史迪威有气度容纳,是孙立人的幸运。而史迪威有孙立人这样优秀且敢于直言的将领,也是他的幸运。1 Z! b- g0 e; A. F'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