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日本在二战中缘何没有进攻苏联?欢迎参与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27 13:17     标题: 日本在二战中缘何没有进攻苏联?欢迎参与讨论!

日本在二战中缘何没有进攻苏联! v& W: X6 E2 c, B3 @4 k. r' K; K
     近年来,日本部分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参加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他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0 N6 d  j- M, K7 ]; F
德国发动入侵苏联战争爆发后不久的1941年7月2日,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制定的对苏政策为,日本对待苏德战争的态度将根据三个协约国的精神,但日本暂时不会介入这场战争中,日本将秘密加强对苏战争的军事准备工作,保持独立的立场。此时日本将进行预防性的外交谈判,如果苏德战争向有利于德国的发现发展,那么日本将对苏联诉诸武力,解决北方问题,保障北部边境的安全。根据这一决定,日本参谋本部便开始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实施进攻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1941年7月11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关东军和驻扎在中国北方的日军下达了专门的506号命令。命令明确指出,在远东的日军应做好入侵苏联的准备。日本参谋本部还制定了一个进攻苏联的战役——战略计划,这一计划被命名为 “关东计划”。
7 z) M' G( I9 G& }根据这一计划,日军拟在预定方向对苏联军队实施一系列打击,击溃在滨海边区、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加尔地区的苏军,占领主要交通线、军工企业和后勤供给基地,摧毁苏联军队的抵抗,迫使苏联军投降。日军计划在6个月内推进到贝加尔地区并结束战斗。为此,7月5日日军最高指挥部发布首次动员令,并决定将关东军扩编为2个师团(第51、57师团)。7月7日日本天皇核准秘密征招50万人并征用80万吨的船只用于向伪满州国运送军用物资。动员工作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是以集训登记和内部例行征集的名义进行。1941年7月25日,德国驻日大使向柏林报告日本动员情况时指出:日本已经征招了90万名24 ——45岁预备役人员,并向日军派出了懂俄语的人员。
' E/ V5 S' z* G# Q7 月22日,日军开始在苏联边境地区集结。日军通过朝鲜境内各集结点每昼夜向伪满洲国派出约1万名官兵,3.5万辆马车。按照计划,日军将集结的629支部队组建了三个方面军(东部、西部和北部方面军),其总数量达到了20个师团。此外,日军最高指挥部还计划在伪满洲国再增加5个师团的兵力,部队主要从中日南部前线调集。日本实施第二阶段动员后,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了85万部队,再加上北海道的军队第七师团和在南萨哈林的日军1个混成旅,在1941年夏天,日军已经集结了近100万准备进攻苏联的部队。在集结部队的同时,日军还在满州和朝鲜各地储备大量弹药、燃料和食品以及2——3个月的战备物资。
. C! A' i) N, k9 D9 ^准备实施阶段 % d4 ?( E# i0 y7 a2 {: b
“关东计划”,伪满州国和内蒙古的伪军也将参加对苏战争,并将他们置于关东军的指挥之下。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日军开始在当地征召预备役人员,1940 年伪满州国就开始实施义务兵役制。在日本统治下的蒙古军队则被编入在内蒙古的日军,组建了蒙古联合志愿军。另外,从1938年起,根据关东军司令部的命令在伪满州国就组建了一支白匪部队,他们也将被编入入侵苏联的日军中。他们的任务是进入苏联境内进行破坏铁路和交通线、对苏联军后勤供应基地实施打击、侦察、破坏和进行反苏宣传。在接到“关东计划”后,日本关东军还组建了一支白俄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对苏联境内实施破坏活动。
, g" D/ ^7 o8 R另外,日本陆军的行动还可以得到海军的支援,海军将帮助陆军在堪察加和北萨哈林实施登陆作战,占领苏联远东良港符拉迪奥斯托克市,摧毁苏联舰队。7月25日日本海军司令部又下达命令,组建专门用于对苏作战的第五舰队。 2 O6 |! M6 K# q3 f% H7 D2 J9 x
日本为了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对苏作战,计划在苏联边境地区共集结34个师团的兵力。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在伪满州国和朝鲜,日本只部署了14个师团。日军计划从各殖民地向关东军调集6个师团,再从中国战场调集14个师团。但由于战事紧张,这一计划未能完成。
3 g" B4 ]2 q8 p0 }1 B! }但日军指挥部认为,进攻苏联至少需要25个师团。在日本实施动员后,在伪满州国和朝鲜两地日军共集结了85万人,这一数量相当于日军58——59个步兵师团。而此时,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共部署有30个师的兵力,因此,日军计划在兵力上保持对苏联2倍的优势。
- Y8 \% ~+ N3 k% C. p, W' ?+ ?5 c到8月初,日军进攻苏联的所有军事部署已经完成,并将8月10日定为发动进攻的日期。真可谓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 u( T4 p  r5 b
到7月下半月,当日本基本做好了入侵苏联的军事准备时,日军将领中首次出现了对德国“闪击战“战果的怀疑。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对二战战场的局势进行评估后写道:“苏德战线没有出现积极的成果,战场局势发展无法确定。”此时,日本的战略开始取决于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前景。 , ~* u8 R' e* y; V9 C! G
随着预定对苏发动进攻的日子来临,日本领导人试图向德国政府了解其结束苏德战争的日期。7月底和8月初的战场局势表明,德军在苏联的进攻速度明显慢下来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在预定的期限内并没有攻下。德军进攻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战线过长,后勤供应不足,因此进攻推迟了3周时间。在这种局势下,为了迅速消灭苏联,希特勒要求日本尽快在远东开辟第二战场。但日本一直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准备为理由推迟行动,实际上日本是担心过早发动对苏战争对自己不利。7月 29日日本“战争秘密日志”写道:苏德前线局势仍然没有变化,在年内能否对苏发动战争将是个问题,希特勒是否在犯一个严重的错误?今后10天的战争将决定历史。 0 e) z6 U3 O* S0 {) m
8 月初,日本对苏侦察机构向日军事领导人提供的《当前苏联评估局势报告》指出:如果年内苏联红军仍坚守莫斯科,那么苏联就不会失败,德国快速结束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今后战场局势将向对德国不利的方向发展。这一文件使日政府更加冷静地评估苏德战争的前景和日本是否应该加入这场战争。但此时日军仍在积极准备实施“关东计划”。日军事领导人仍认为,苏德战争最有可能以德国胜利而告终。苏联将很难继续进行这场战争。日本不应放弃这一天赐良机,应同德国一起使苏联垮台,并消灭他们。 1 O6 @- e5 K6 E  P; T
计划流产   q4 M1 ~% {* a
日军指挥部认为,发动对苏战争的基本条件是先削弱苏军在远东的军力,以便在实施军事行动时不会遇到苏军强大的抵抗,这就是日军“成熟柿子”的理论。日军参谋总部认为,进攻苏联的最佳时机是在苏联将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作战师从30个减少至15个左右时,而航空兵、装甲兵和炮兵及其他部队减少三分之二。但 1941年夏苏联并没有向欧洲战场大规模调动军队。文学|虚拟文学|武侠奇幻|历史文化|休闲 ; f: l. m: \: ^. a
在苏德战争开始后3周内,苏联仅将17%的远东军队调往欧洲战场,而机械化部队只占1/3,部队缺额则在当地居民中征召补充。另外苏军主要调动的是后贝加尔军区的部队,其他部队基本未动。而苏联在远东地区仍保持强大的空军力量,到7月中旬苏联只向欧洲战场调动了30个空军大队。最令日本不安的是苏联在东部地区仍有大量的轰炸机部队,如果对苏开战,日本本土都有可能遭到苏联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 g; }9 J8 S2 O. \
1941年苏联在远东共部署有60架重型轰炸机、450架战斗机、60架攻击机、80架远程轰炸机和330架轻型轰炸机、200架海军航空兵飞机。此时如果同苏联发生战争,日本本土每昼夜将遭到数十次轰炸,东京将会是一片瓦砾。另外,苏联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仍保持强大的军力,她有能力反击日军的入侵。
& a( U8 g1 ]1 O6 n1939年9月日军曾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哈勒欣河东段领教了苏联红军的厉害,在那场较量中,日满军队伤亡、被俘达6.1万人,损失飞机660架。最令日军忌讳的是:1、苏联红军有可能对其本土实施毁灭性打击;2、同苏联红军这样的现代化正规军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不大。希特勒占领莫斯科看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日本根本不敢实施入侵苏联的计划。9月3日,日军指挥部决定,在明年2月份前不应在远东地区展开大规模的行动。根据1918——1922年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战斗经验,在西伯利亚寒冷地区的复杂气候条件下,日军曾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避免冬季在苏联作战,所有的战斗行动都应推迟到明年春天。
( f, u0 c% [2 b3 t% {9月14日,苏联间谍左尔格向苏联政府报告:根据可靠情报,日本政府在年内不会发动对苏侵略战争,但其军队将留在伪满州国,计划于明年春天再作打算。日本准备已久的“关东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并不是因为日本遵守苏日签定的中立条约,而主要是由于苏联在欧洲战场的伟大胜利以及苏联在远东地区保持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日本在远东重兵的威胁,苏联无法将远东的大批军力调往苏德战场,日本法西斯此举还是大大帮了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匪帮的忙。
作者: freestyle    时间: 2007-6-27 13:32

石油!石油!
' J8 Z3 f* Y4 g石油,大米,橡胶,西伯利亚全都没有。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27 16:37

有是有啊,那是人家的,想要得拿用命去换啊!光眼红有啥用呢,得想美国人一样“敢做敢为”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6-27 18:06

盖因东亚人一向战略眼光低下。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6-27 19:23

西伯利亚又穷又冷,对手也不是好欺负的。打那个地方有什么好处?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27 19:29     标题: 回复 #5 越骑校尉 的帖子

是心里话吗?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6-27 19:32

打仗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打仗的 而是为权力与财富而打仗的。穷地方没财富,就算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的。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6-28 04:09

日本人确实还远远没有脱亚入欧,就会舞刀弄枪,要搞垮荷兰佬并不需要自己动武,人家毛子不就发明了一个叫“民族解放运动”的玩意儿嘛。
) C3 g3 `( O% a0 s- J. h) f; r
0 }0 h3 N" |+ V1 e2 W7 s5 H) }6 z需要荷兰人的石油也不一定非要硬抢,荷兰人开采了石油也是要卖出去的,他自己用不了那么多,美英都有自己的油田。如果石油没有人买,那么它就是一堆黑乎乎又粘又臭不值一文的垃圾。
  \* k5 r. P8 k7 [- f% m0 F1 b3 c$ G& `5 z: F: z6 ^  u' V* v3 V
至于西伯利亚的资源问题,且不说西伯利亚事后证明并非没有资源,就从概率的角度上说,地球上的各种资源分布应该是大体均等的,而没有主要文明涉足过的地方,发现潜在资源的可能性无疑将会更大。世界最强的陆军国家之一从另一边狠狠地在打毛子呢,这种机会可不是天天有…………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6-28 04:11

日本当时是孙中山造反的大本营,保皇派的康有为等人失败后也都第一个想到往日本跑。中国的精英人物显然都把日本当成“地球上最后也是最好的希望了”,可惜一战后文官政府渐渐式微,没脑子只知道舞枪弄棒的陆军丘八开始大行其道,白白葬送了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作者: freestyle    时间: 2007-6-28 06:34

日本和德国没配合,这主要责任在希特勒啊。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和日本有任何互动合作。德国要进攻苏联,半个欧洲都知道了,德国那些废材小弟各个都接到通知,可是唯一一个真正能帮到德国的盟友-日本,希特勒居然守口如瓶,半点口风不露。巴巴罗萨发动前夕,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就在欧洲,还在像傻瓜一样还在为他设想的德,苏,日,意四国同盟奔波呢。结果德国大军突然怒涛般席卷苏联,遭此打击的松冈竟然神经错乱了,还导致日本内阁总辞职 。倘若德国能一开始开诚布公的告诉日本全盘计划的话,日本北进派很可能压倒南进派。否则,试问日本一个海权岛国,没有德国保证配合,如何敢轻易去招惹毛子啊。等到德国巴巴罗萨正式发动时,日本国内战略大方向都已经订下来了。7月份日军进占法属印度支那,美国立刻反应,对日本石油禁运。这时一切都晚了,日本没有回头路了,美国谈判的底线是日军从中国全部撤军并且只承认蒋政权。! g/ r) u4 t0 K" {( e' }7 p- a
而且西伯利亚自然资源蕴藏再丰富,对当时的日本都毫无意义。就好像把一个饿得已经虚脱快死的人带到一片草原上,跟他说,“看,这里有成群的羚羊,野兔,只要你抓住一只,再砍材生火,就能饱饱吃一顿了 ”。估计那家伙不饿死也要气死 。日本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时间去开发,他连自己眼皮底下的大庆油田都发现不了。而且日本当时的财政状况,即使是自由贸易,都快买不起石油钢铁了。他只能去抢,而且必须要抢现成的,抢来马上就能用那种,什么几十年后可持续性发展之类的,他是不会去考虑的
( a% H- x" z  W5 _" W
- M: G' {4 `. @6 N, ?[ 本帖最后由 freestyle 于 2007-6-28 06:37 编辑 ]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2 15:38

日本人与苏联人打,简直是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苏联哪么大,日本人忙得过来吗?更何况中国问题未解决.就算侥幸打下,日本人又有何本事维持"大东亚共荣圈"的驻军的高额的军费开支?结果有一个,日本原先发达的工业体系将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日本经济被搞垮.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3 14:32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6-28 04:09 发表
' Q5 A) h( u" W; H$ H: o0 T2 \日本人确实还远远没有脱亚入欧,就会舞刀弄枪,要搞垮荷兰佬并不需要自己动武,人家毛子不就发明了一个叫“民族解放运动”的玩意儿嘛。
9 ?( ~2 a* K* w- x% \# b1 [! `$ C: O
需要荷兰人的石油也不一定非要硬抢,荷兰人开采了石油也是要卖出去的, ...
; N9 y& {5 d& _3 b. Y荷兰英国美国都有石油,但是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禁运”。( O, Z# W; r0 [, n# i
西伯利亚存在资源,东北也有资源,大庆就有油田,但是日本人连脚底下的资源都勘探不到还能勘探出别人脚下的资源?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8-3 17:44

胜利病不仅仅在太平洋战争的前期存在,实际上从甲午战争后就开始逐渐滋生了。从大额的战争赔款中养肥了力量的日本帝国,也很难习惯用缓慢的“民族解放”方式去培养东南亚的独立势力,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是太慢,鬼子等不及。
作者: playgamer    时间: 2007-8-6 10:16

估计鬼子习惯了“满洲国”模式了吧,说不定满脑子就是“沙俄国”、“哇爪国”啊……
作者: 老K    时间: 2007-8-6 13:15

日本是个岛国,奉行海军制胜论(现在也是),从甲午到对马海战,都是海军贡献最大,国家的支出有百分之30-40都用来造舰了。2战时日本海军装备是世界第3,但看看陆军装备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在1939年日本陆军在“诺门坎”集中了优势兵力企图一展“皇军”雄风,但被老毛子收拾教育得落花流水,自此成了有那贼心没那贼胆。对苏作战(西伯利亚)海军不能起决定作用,就像在中国战场一样,得靠陆军自己承担战略任务,(西伯利亚)虽然矿产丰富但“北进”是投资大回报小,和“南进”相比,简直就是地狱和天堂了。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8 14:05

诺门坎双方是平手。6 d! K' N2 ^( Z8 {- y$ o& J  y8 p. n
最大的意义就是苏日双方都重新评估了对手的实力。, ]. T% ?: o+ Y: S1 y6 G. N9 s( w
日本人把战前低估的苏军战斗力作了新的评定,并且提高了对苏军战略动员能力的认识。
$ U5 ]! s, N" ]3 X$ e苏联人同样调整了对日军战斗力的评价,并且调整了远东地区的战略。# H( Z' x1 q" N' |& B
实际上是互赢的结局。双方都得到了一个稳定的区域。: {1 H& ]) L0 {' ~6 Y
至于日本自身的战略分歧,似乎陆军也没有对北方战略太过于执着,南进战略同样适用于陆军。
作者: 提督的决断    时间: 2007-8-10 00:58

原帖由 老K 于 2007-8-6 13:15 发表 ; M  s- G$ h% u3 {' o
日本是个岛国,奉行海军制胜论(现在也是),从甲午到对马海战,都是海军贡献最大,国家的支出有百分之30-40都用来造舰了。2战时日本海军装备是世界第3,但看看陆军装备甚至连意大利都不如。在1939年日本陆军在 ...
+ T5 h- k. `( G" w甲午和日俄战争,真正在谈判上占分量的还是陆战
* @; G: w9 {  j" @7 V& q2 V  `! E* B0 i1 S7 B: R9 o  Y; ]
甲午海战打的还行,但陆战一塌糊涂, 所以签了那样的条约  m+ y  ]  o3 p( n! M7 q
而日俄战争,日军在陆战吃了大苦头,所以谈判也没有太大的便宜
  m4 U, u& R4 T$ C" X! e
* a' j8 e. }' e5 \6 I; z) H海战的意义其实不过就是陆战需要的人和补给送过去,决定还是在陆战
作者: ty88882000    时间: 2007-9-3 16:38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8-8 14:05 发表 1 u' F& C, m* {) t9 J
诺门坎双方是平手。
" R  A2 l2 p5 P3 `8 k. n9 h最大的意义就是苏日双方都重新评估了对手的实力。
% T6 h) F7 R: W9 h5 _- G5 S日本人把战前低估的苏军战斗力作了新的评定,并且提高了对苏军战略动员能力的认识。
9 Z# M+ @3 ]. X1 o" O9 k苏联人同样调整了对日军战斗力的评价,并且调整了远东地 ...
. k- H% {. I, W3 q哪是什么平手,小日本被打惨了!连司令都自杀了!日军和苏军在平原上不是一个档次!
作者: hyyy    时间: 2007-9-3 17:56

又一个被XX言论欺骗的孩子.
0 [( u# g3 E+ b7 j, h/ d去查查资料就知道了,日本人没输那么惨,当然不能看国内资料.
作者: maganxia    时间: 2007-10-3 20:06

装备没有苏联好; ^2 X# j# c+ I4 p& y2 C8 \; U/ i: E
战术没有苏联新$ _( m, O  A* Z0 D& z% k
没敢打才是真的
作者: djaqks    时间: 2007-10-6 11:11

资源,南洋现成的资源对一个被禁运的日本太诱人了
作者: julian1984    时间: 2007-10-9 22:11

诺门罕小打一场,发现光靠自己很难啃下苏联,只好巴望着德国一起动手。
, x6 {% t. R* _; ~9 }谁知,斯大林和希特勒弄出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感觉自己被耍了……' n* t8 g1 x1 p! C
赶紧和苏联和好~~~
* F( K4 l; i. k( o5 I* D" t谁知,41年德国对苏不宣而战,也没有提前通知日本,再次感到被耍,大概也就不想再掺和德国人的事了~~
  ]! W2 z( d4 A" [1 r加上中国战场的僵局,很难抽调大规模的陆军部队北上作战……6 e" f' Q) `6 i, N( H, _
大概如此吧……
作者: whsh337    时间: 2007-10-16 17:45

小日本可没有两线作战的能力.况且他们已经做好了攻击南亚的计划,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0-16 19:05

呵呵。。不奇怪。。我几年前也是以为日本在诺门坎吃了大亏,苏联大获全胜。。。后来看到苏联损失了300辆坦克。。开始怀疑了:日军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作战地点又是在蒙古草原。。怎么会损失如此惨重呢?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1 02:54

面对美国海军的巨大威胁,又加上开战后同盟国对日本的海上封锁,日本必须要对同盟方开战的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足够的战略资源出产地,这种情况下,环境恶劣的苏联远东地区对于日本的吸引力显然没有那些资源丰富又弱小得可怜的东南亚国家来的大,虽然德国人对苏联动手了,但苏联在远东的驻军依然足够强大,日本想在短时间内取得大的成果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和苏联这样战略纵深大得可怕的敌人开战,对资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这恰恰是日本人不愿意看到的,东南亚就好对付多了,后来的战争进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日军在东南亚长驱直入,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5 h/ e2 Q, b4 A- K+ x/ n8 c

! ~7 T" @6 i6 @5 [- L同时日本陆军的主要力量都被拖在中国漫长的战线上,难以抽出足够的军力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哎,咱泱泱天朝始终是在当炮灰啊.......
, z7 c; ?% E8 C/ q/ B" h' ?. M. ~$ [+ k! c9 A$ Z6 S, J
[ 本帖最后由 Ferrero 于 2007-10-21 02:55 编辑 ]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7-10-21 12:36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16 19:05 发表
5 r- j/ [  C" B. ^. w呵呵。。不奇怪。。我几年前也是以为日本在诺门坎吃了大亏,苏联大获全胜。。。后来看到苏联损失了300辆坦克。。开始怀疑了:日军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作战地点又是在蒙古草原。。怎么会损失如此惨重呢?
( M/ _" p5 I$ |, Y$ i/ b: p

4 N' [  j5 f0 ^: }) v$ j有些军队能够创造"奇迹“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3 13:09

日本军队能创造“奇迹——南京大屠杀”!!!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6 09:53

任何时期,任何背景下的屠杀行为都是野蛮和无耻的~~9 y( y! D) u& h6 Q

" z/ M1 i+ Y0 ]7 ?# Y* b8 {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和少数民族的屠杀,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的屠杀,以及苏联的某些行为都不能遗忘~~~~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8 14:24

远离战争年月,才能更多的发掘战争客观真实的负面信息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1-3 09:54

原帖由 whsh337 于 2007-10-16 17:45 发表
" I( V& g& N2 k' X小日本可没有两线作战的能力.……
- y' n7 a- m' Z! r' k' e# l
' m4 E" ?$ `5 c- \- K% ^
, @* |  A. P! m2 y8 D4 ]" a1 L& P. [
倭贼不是没有能力这么简单,在大战略上倭贼是很保守和短视的!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3 23:16

记得什么时候看过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战术指挥能力,班排级是最高的,越往上走越差.......
) F) V$ ~9 h1 t7 l7 h
' o  I9 s0 T( f4 Y: Z5 \& d$ V8 M这可能也是日本人精于战术而短于战略的一种体现吧~~
作者: 116深蓝    时间: 2007-11-4 20:58

实力所限,当时日本的装甲力量也就打打中国,据说苏军的重机枪都可以打透89式的装甲,诺门坎一战更让日本人惊慌失措,而且当时他的主力可以说已经深陷中国战场的大泥坑,不能自拔何敢言他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4 22:07

日本装甲单位的技术水平的确是很差的,根本不可能与强大的苏军装甲单位相比,要靠那些个罐头坦克去对抗T34/85根本就是天方夜潭.....
作者: hongqi315    时间: 2007-11-4 22:40

想想当时的西伯利亚天气就知道了..没什么资源,,外带装甲战力的低下,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1-7 10:28

后勤保障问题,想想日本对步枪与冲锋枪的态度吧!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7 11:16

资源的限制决定了日本军队不能用苏联人那种倾泻式的弹药消耗打法,看看红军在战争后期进攻中的打法,简直就是往敌人阵地疯狂地倒钢铁~~" j: v* S% |* o, \) n& y5 |' `
4 H- d0 ?" ^. B# @8 w
1945年4月26日,柏林,参与直接攻击的苏军共有464000人,装备12700门火炮和迫击炮,2100门火箭炮,1500辆坦克,自行火炮.
1 I' `# M% {9 d
7 Z1 w' C6 J0 G$ R0 I$ r) w这些部队能对柏林这一个城市倾泻多少弹药~~~!?尤其是那些炮兵....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7-11-9 15:08

日本资源有限,军队建设当然有所侧重。: Q  l$ d* G0 Q$ j; X7 {
- Z+ U" A9 \' F
同样的道理,1941年的苏联海军在日本海军面前不也是个渺小的东西么?
作者: 海边人    时间: 2008-1-3 01:23

在德国侵略苏联前,大概是39年,苏日在中蒙苏边界(什么峰忘了)和黑龙江省于苏联边界也是一个什么峰(忘了)打过,初期日军获胜,在朱可夫的领导下,经过20多天的准备,苏军反攻大获全胜,日军死伤8万多人,损失大量坦克和飞机。此战奠定了西伯利亚东部边境无战事。另外西伯利亚地广人稀,日军进攻苏联得不到实惠。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3 08:06

算了,回去补补吧~~~什么峰(忘了)打过,不知道也不去查下,苏军反攻大获全胜,日军死伤8万多人,去看看资料再来说话~~~~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3 09:00

张谷峰?应该是这个吧。二战后期,苏军进军中国,在张家口附近也吃过亏,地名应该是狼窝沟,这个应该算阴沟里翻船。远东,苏联应该是装备和战术都有优势,诺门罕应该说史胜负46分,苏联6,但是对日本的震撼太大了。自己认为无敌的坦克像纸糊的,那可是真正的枪林弹雨,在TG和东南亚哪受过这种待遇。另外也没有能力发动两线作战。但是日本一直不遗余力的研究寒区作战冻伤防治(731,离我家不远,年年去受教育,年年鉴定把日本当作养猪场的决心),这是为什么,北海道?呵呵,还是西伯利亚占有大多数吧。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3 09:25

诺门罕日本死了多少人,不能只看电视上面说的,那多半是........! @/ r7 h* T  ~* v& X  K) H
诺门罕日本人主要是损失了大量装甲部队,步兵并没有死伤那么多,同样,苏联的坦克损失数量也不如一些仇苏说的死了一大批.....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1-3 09:50

张鼓峰和诺门坎是两个战役,前者苏军损失大约为日军两倍余,后者则基本相当,为2W到2W5千人,说苏军获得大胜利到也不为过,其完全达到了战役和战略目标,日军也重新认识了苏军的战斗力和战争潜力,为后来的远东无战事奠定了一个基础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3 23:34

知道的少没有关系,但是发帖的时候不要张嘴就讲,明明自己都想不起来的事情说出来不丢人吗?日苏冲突都跑张家口了,就算不了解历史常识,起码发地名的时候自己先看看地图呗,没有地图google一下earth也行啊。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4 08:26

我说的苏军进军中国。。。。。。。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4 08:46

这个问题不许讨论.............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4 08:53

原帖由 <i>ultimatun</i> 于 2008-1-3 09:00 发表 <a href="http://www.biku.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1915&ptid=508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biku.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alt="" /></a><br />
8 t/ t( p+ c' I张谷峰?应该是这个吧。二战后期,苏军进军中国,在张家口附近也吃过亏,地名应该是狼窝沟,这个应该算阴沟里翻船。远东,苏联应该是装备和战术都有优势,诺门罕应该说史胜负46分,苏联6,但是对日本的震撼太大了。自 ...
<br />
8 g- _: O, K# |( L! g+ q" w0 [3 K, f, l" Y4 J* m

# f$ V0 n3 i0 W. W1 e半日光辉兄,可以看看,我说的是二战后期苏军进军东北,确切的说是苏蒙军对日宣战之后。可能我说的不清楚,仅仅是跟着上文说一句。如果让您的理解发生偏差,这里我表示歉意。但是仔细读回帖,还是能发现我这个可怜的语文错误。不过这件事到底还是发生了,搜索一下“狼窝沟”,肯定有收获,张北县也是张家口对不对?呵呵。我觉得岛群的气氛不错,但是请老大们对事不对人,学术上的探讨发现错误纠正就是了。
; _* _" |4 M& U! H9 c+ V- a* ]. a0 X6 Y# E4 L% D$ S' H
[ 本帖最后由 ultimatun 于 2008-1-4 10:10 编辑 ]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4 09:41

楼上的,为了能保证岛群的良好气氛,请你注意版规,不要发这种容易引起哈日流和黄毛流大战的话题,如果阁下觉得不讨论下不快活的话,请去别的论坛发表,BIKU这里不想开骂仗.....希望你能理解,谢谢你对BIKU的支持.......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4 10:18

回hyyy兄,呵呵,不好意思,新人。只是想对半日兄的问题说明一下情况,没有别的意思。另外,帖子我也编辑了,狼窝沟之战确有其事,战果还是参照网上公认的结论吧,这个问题我错了。呵呵。岛群和战艺都是喜欢的论坛,岛群一直都是游客,战艺。。。。。。根本进不去。。。。。。。2 |8 T( ?( r$ W
很是羡慕坛子中前辈的知识含量,希望这个帖子不要因为我而水掉。2 y( J/ i2 R. V* ]

- ~3 I% p( c% S; J: e[ 本帖最后由 ultimatun 于 2008-1-4 10:21 编辑 ]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4 10:39

战艺想进确实很难,新人多看版规,多思考,多考证,再发言......这样既能充实自己,又能相互交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半日兄的话其实很中肯,不知道不要紧,GOOGLE放在那里,看书也行,其实我更推荐看书.....对新人来说GOOGLE上信息太杂,真假难辩.但不要不清楚或是不知道,甚至纯粹是恶搞类的乱喷,这里是坚决不允许的,BIKU虽然人气不高,但我们绝对不会为了人气而牺牲质量,这里的老鸟和版主都是很有水平的,别看平时潜水多,那是工作忙.我到是会长期出没# K9 B" f) _! [$ }
BIKU从来不会对新人关闭大门,但我们对新人的要求,前面已经说了.......+ Z% D" z. K% a0 W0 Z( S, P! W6 Q) Q
希望您在BIKU逗留愉快....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4 18:42

不好意思啊,ultimatun的帖子我没看明白 ; b: [( H# t% x4 I+ @; S1 V* @5 `  L" W* P
你的帖子说的清楚,是后期苏军对日宣战的事。我误以为是说张鼓峰了。这个嘛,惭愧。不是我找客观借口,不过你前面的海边人的回帖确实影响了我,让我一时眼花
作者: Donnie_Brasco    时间: 2008-1-4 22:22

看书也很杂,和网络一样。
+ i- J: g; J( h. b( {' u- A$ N3 {0 _最简单最省钱的办法就是看英文WIKI,中文WIKI就算了,感觉不怎么样……
作者: ju-87stuka    时间: 2008-1-4 23:31

日本是海军强国,陆军相对较弱.如果北进苏联,无异是用自己的短处碰苏联的长处.东条之流虽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但也会清楚这点的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5 09:37

英文WIKI没有代理上不去,每看一次都很做贼没什么两样,还要隐藏IP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5 09:37

再补充下,看书是指向看外文资料,最好是E文的,日文的要注意鉴别....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5 10:53

R文的根本就不懂。。。。。只能用里面的汉字来猜。E文还好一点。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5 19:53

要想知识全面,日文,俄文,德文都要~  L4 L2 {9 k" f  S" ~
我就是有一堆德文和俄文书看不懂,只能看图了
作者: F8F    时间: 2008-1-5 22:50     标题: 回复 53楼 的帖子

目前Wiki还是一般程度上的封锁,还没有被伟大的GFW通过关键字屏蔽,所以上去还是比较方便的,推荐比一般的代理服务器还要方便的办法,在线的wiki 浏览器Gollum:http://gollum.easycp.de/en/
& T5 Z3 x" A- B% d- h步骤1,2选择你要的语种,再点击步骤3,就会打开一个新的网页可以浏览wiki,速度还不错,比较稳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能在这个 Gollum下一次打开一个wiki网页。
0 L( O2 G& ^" T! R. {+ o顺便说一句,某些人认为wiki上的东西污蔑河蟹所以不让大家看,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认为海外的人在wiki上乱写,可以让国内的网民上去参加编辑么,结果把国内的渠道封了,这下都是海外的人在写,越写越不河蟹! u, x! S" d" p( g% b
& b* i/ w9 _( m" g/ ?' X* {, E
[ 本帖最后由 F8F 于 2008-1-5 22:55 编辑 ]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5 23:03

这个东西就不要提了,中国军迷苦啊,想研究点东西,全得靠吃日米英的残羹剩饭,国内的研究资料有几个能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书籍杂志,胡写乱造,导致很多小年轻军迷看后成了小白,到处发表搞笑言论.....对于某些人认为wiki上的东西污蔑河蟹所以不让大家看,这只能造成一个结果,我们对二战,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研究与国外的差距不断拉大,不认清历史,怎么吸取教训啊.....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8-1-6 08:28

[quote]原帖由 hyyy 于 2008-1-5 23:03 发表 4 b- y  P  R0 W+ n3 R6 \" h0 w- ~3 T
中国军迷苦啊,想研究点东西,全得靠吃日米英的残羹剩饭,国内的研究资料有几个能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近几年来一些书籍杂志,胡写乱造,导致很多小年轻军迷看后成了小白,到处发表搞笑言论
' C+ y! w( g! T0 W7 h2 f( c
1 O" A) f5 u, ]4 V/ l' Q! @6 V: t/ g$ r

& }. t- A& z  y* G% {深有感触,自感是受害者,是.......“小白”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8 14:49

这样下去我们将是粪青的天下,排外的海洋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8 14:52

顺便说一句,某些人认为wiki上的东西污蔑河蟹所以不让大家看,这不是掩耳盗铃么 ,认为海外的人在wiki上乱写,可以让国内的网民上去参加编辑么,结果把国内的渠道封了,这下都是海外的人在写,越写越不河蟹
; C2 }# ]( }5 @) w, M" u
0 S1 W, C( a& l' j+ R( n
Wiki百科无法无天,连美国国会的IP都敢封,中国的FQ小白上去乱来估计也是死路一条。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8-1-8 18:22

相比之前只有内参看的年代,现在已经好多了。一些爱好者在国内收集整理到第一手资料,然后在国内中文刊物上发表,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8-1-8 19:04

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中国就会变成二战前的日本。恐怕要经历一次惨败才能“重生”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8 19:08

不会的,就这么说吧,即使是fq,在国人中也是极少数派。像咱们这些人,不会比大熊猫多出多少的,而且国家还不保护你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1-8 19:31

勿以恶小而任之,某同学说的好,想留的人敢于大声喊出来,想走的却不一定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9 10:54

又跑题了...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9 10:55

原帖由 ju-87stuka 于 2008-1-4 23:31 发表
3 L9 k4 {9 g7 W: W( J1 a4 z日本是海军强国,陆军相对较弱.如果北进苏联,无异是用自己的短处碰苏联的长处.东条之流虽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但也会清楚这点的
4 S  L2 ~& p) V! S/ P( |$ U" w
) R# z3 Q4 m9 F" G7 M当时的关东军总司令就是东条吧
/ `6 n  G5 k! o* r9 G0 C& D2 i  I4 X# d( g' C# q1 j! D
不好意思,弄错了,是总参谋长
/ L# o4 t" P5 G! f6 F; R, }! Z" b' L* C2 p7 }- c) o$ ]
[ 本帖最后由 brokos 于 2008-4-18 19:02 编辑 ]
作者: ultimatun    时间: 2008-1-11 00:16

东条?ms不是,不过东条当过参谋长。: ]1 D2 b" Z# h+ i* B$ x. M8 y& k" R
立花小一郎(1919年~1921年)
  P, w: d0 M3 N: q7 |  ?) J$ c* k. @  y河合操(1921年~1922年)
& M1 v4 E1 F  y. d, @, X尾野実信(1922年~1923年)
- Q; ]9 g# V3 _白川义则(1923年~1926年) 6 k- t* c3 |- I: @) l( m: `3 ], p
武藤信义(1926年~1927年) 2 Z  b; ~# Z( w
村冈长太郎(1927年~1929年) - 皇姑屯事件 4 o8 r6 x: r7 D7 R
畑英太郎(1929年~1930年)
$ S% l- d: |0 e菱刈隆(1930年~1931年) - 九一八事变
  _4 w% f  H# k, W. L本庄繁(1931年~1932年)
' @4 ^/ k# ?: X2 g3 Q8 r# y2 C武藤信义(1932年~1933年)
2 R3 \9 T/ o& `! j& y% L4 z菱刈隆(1933年~1934年) ; o  ~0 [8 \9 b
南次郎(1934年~1936年)
/ z. V; ?9 K( ?9 A; j植田谦吉(1936年~1939年) . o; y+ M# |9 i7 N( h0 w3 s/ D4 {
梅津美治郎(1939年~1944年)
! g* l6 A! `. P5 c山田乙三(1944年~1945年) - 终战时总司令官,后被苏联红军关押。
! A9 ?5 D9 f+ G% o4 d2 K8 Chttp://www.wikilib.com/wiki?titl ... 8.E4.BB.A4.E5.AE.98
0 |! U; R* N& Y) l+ Z: N5 ?  e: H这里查的,不知道是否准确。4 Y, ?7 h+ ]9 T6 n2 q6 q6 @
- J) A0 O0 t1 L+ h1 W  H  G5 O$ O
[ 本帖最后由 ultimatun 于 2008-1-11 00:18 编辑 ]
作者: linjing1978    时间: 2008-1-11 08:10

原帖由 <i>ultimatun</i> 于 2008-1-11 00:16 发表 <a href="http://bbs.biku.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2508&ptid=508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biku.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 y3 @3 ^5 J7 J) g东条?ms不是,不过东条当过参谋长。<br />+ Q: b' G. n2 V( x% s0 a
立花小一郎(1919年~1921年) <br />
  Y7 d: z8 V" ^* t$ i  F  L8 J河合操(1921年~1922年) <br />
5 y: [4 T4 y& e' W尾野実信(1922年~1923年) <br />* I. z& z$ i% B! j+ l% t" u: J2 G* w" N0 Q
白川义则(1923年~1926年) <br />
- T% d, K# m+ a. L% f8 t武藤信义(1926年~1927年) <br />
0 M: }* u1 k9 m- s0 I村冈长太郎(1927年~ ...
<br /># z5 g; ?1 J! c; y4 \
; N: t, N# r" ^# I* Z' ?! i; @
怎么不见了大山岩?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1-11 11:38

因为大山1916年就死了,而关东军1919年才成立,日俄战争时的满洲军是野战临时编制,和后来的关东军无直接关系
作者: ju-87stuka    时间: 2008-1-13 16:24

67楼你什么意思,我说话关你什么事啊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13 17:20

我没发现67楼的话又何不妥之处....到是你自己要注意下了...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8-1-13 22:05

原帖由 ju-87stuka 于 2008-1-13 16:24 发表
; M( ^; i# i* D; |3 I5 J; R67楼你什么意思,我说话关你什么事啊
7 J$ }0 u" z" M1 g( b你可别误会了。人家说关东军总参谋长是指东条英机而不是阁下你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13 22:24     标题: 回复 73楼 的帖子

误会成这样是不可能的吧
作者: 钟承达洲尤里    时间: 2008-4-9 2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1 12:03

又有人挖坟了。。俺也挖挖 1 k, V/ c/ w; r1 F; [8 u& g  [

* M7 Z2 E+ y9 P3 S2 x我最近听了一个新奇的北进战略:9 U6 s% r9 U! d  p# s

2 f# y0 D7 W' U% h4 `& W40年日本听从罗斯福建议,和国民政府开始谈判,单方面退出华北,华东,回到1937年7月的态势。换取美国的石油钢铁供应。节约下来的资源用于一个加速陆军现代化的过程。: z- P; O$ ]4 K( I# Y6 ~$ M2 r3 h

! y7 [' p4 P$ q2 G+ g& c2 t这样,当41年夏天到来的时候,日本差不多可以拿出一百五十万左右的比较现代化的陆军投入西伯利亚,而且没有石油资源供应匮乏之虞。
# ~2 O1 ]$ d  r3 O) z+ K
# M3 z" m5 t* @$ p8 I9 t9 k- }7 P这样41年11月苏联就不能得到来自西伯利亚的关键的四十个师团的增援
# \4 I. _* [2 l9 n莫斯科,列宁格勒还有高加索41年底就会全面沦陷。斯大林和苏共失去了所有的工业,资源,和绝大部分的人力,对外界的联系通道也中断。被迫在西伯利亚丛林里开始游击战。5 D, y* _* m) I  s5 K! L4 m
2 i; Q, `, e8 D' J7 B3 o- w
这样美国就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欧洲,无力干涉亚洲。此时的日本就可以在亚洲为所欲为了。9 F. u0 j, x0 N1 ^( d- A+ A
; x  v1 ~7 s7 W
我听了背脊有点凉飕飕的。。天佑中华呀。。日本没选这条战略。
作者: hyyy    时间: 2008-4-11 12:23

这不做梦么,,回到1937年7月的态势。换取美国的石油钢铁供应。节约下来的资源用于一个加速陆军现代化的过程。美国人会放手把日本人养大,不可能的....
  H9 k  Y5 H- A) N再说美国就不得不把全部精力用于欧洲,无力干涉亚洲。此时的日本就可以在亚洲为所欲为了。日本想南下,就必须搞定菲利宾,美国人怎么会不管.攻击菲利宾,就是表示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了......
, K5 k% {9 L3 a2 J6 N% X% m还有,日本国内的海陆历来争斗不断,海军凭什么会把钢铁和石油全让给陆军.....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4-11 12:47

这个新奇的北进战略,除了在军事、经济、战略、历史4个方面都无知以外,其它也没什么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4-11 12:53

不能北进,北面天寒地冻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8-4-11 14:11

国家战略需要协调的方面太多了,不是一个人拍脑袋就能做出决定的。/ H) ?- B& f; v4 |5 X
. R# o8 _( U; ^
国家之间,老美绝对不会看不出用美国的石油武装日本等于给自己在太平洋上培养一个强劲的对手。7 g# c# A7 P0 h$ `! N, F6 q

6 ?, w$ m: F1 @国家之内,陆海军之间,甚至两个军种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都有各自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海军和陆军对资源的争夺是从两个军种设立以来就没停止过(美国和其他国家也有这种军种利益之争)。让海军把大部分军费让给陆军,那么海军军官怎么晋升?怎么体现业绩?干脆把海军的人都弄成海军陆战师算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8-4-11 15:33

navy和marine是两个体系好不好,这两还整天吵架呢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1 16:02

大家先别咬死“日本人不可能做”7 a/ {4 K$ e' u' [3 A. D
问题是。。。
  L' v& |5 ^0 m" B. A$ z“假如” 他们真这么做了。。又当如何??- K$ x9 D+ o* }! F; b
2 f( R+ D+ @) G( C/ U
美国自然不会坐视日本强大,但是那是因为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咄咄逼人的攻势。进攻并谋求全部中国大陆,进占法属印度支那,窥视南洋一圈丰富的殖民地。。而不是一个准备和苏联摊牌的日本。。
/ Z' K& `& T' S, _' L5 q/ D41年最后谈崩,也不是因为美国不肯卖石油---那不是没得谈了嘛。。
8 P0 O& h8 P4 ~4 e+ D9 L/ A8 B4 _, w  |8 X9 y
赫尔的意思是退到37年的控制线,退出法属印度支那,这四年算你白干了。。作为补偿,继续卖你石油废铁。
# A2 N9 @7 R% J$ h: E- z9 K' E而日本的意思是,既要石油供应,又不想放弃四年来努力的成果。
5 `& ~# j0 e, f; x+ I( s' b/ D" f% C% k4 N1 h; {
所以才掐上了。。
: O& [) Q/ T( @6 U0 f+ |( `  E) b
假如日本收缩战线,在太平洋上采取守势,主动限制海军军备。把用于海军的资源用于加速陆军建设。4 Z% n' q% u( R: L3 W  m7 Y, V  r
谁会在意日本?? 黄皮猴子和俄国熊对掐??那不正好嘛。。 6 E- Q/ x4 L8 t
3 S. [6 x% I* n+ t* J
至于说菲律宾。。美国的重心是欧洲,纳粹势力占领俄国统治整个欧洲大陆之后,美国还有什么心思保卫菲律宾? 那时候中国,南洋,甚至印度。。不都是日本的胜利果实吗??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8-4-11 16:16

日本放弃既有利益,全力以赴和苏联干一仗就是为了远东那片不毛之地?
. m: N! C, A$ R一个国家,尤其是日本这种一心崛起的国家,根本不会把战略资源这种国家命脉完全放在别人手里,就算日本决策层经常抽风,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理智的。
$ p, i+ G- p$ p7 Q/ j4 Z0 }4 P2 V至于日本早期对苏联的军事行动,我倒是认为这是日本为了巩固东北的占领而进行的攻击性防御,既不是对苏联抱有野心也不是为了呼应德国。9 L8 U$ }( \4 S2 g- h
从这个大方向上出发,日本不可能和苏联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假设就都是废话了。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1 16:42

《战争与回忆》里面不都说了嘛。。
3 b6 f+ L# ~9 u5 a4 V: |  h, e; c. z0 K
攻击敌人的重心!。。
# h1 Y) l7 X, v0 }
# F. e7 O3 f5 e: U% x* ^+ G北进虽然不能直接获得资源。。但是41年夏天却是能够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一击
  N" \3 i7 u5 {% w2 b. A  [% |$ Z6 G, o. `2 Y9 b- w# u. `! \5 J
拖住苏联远东师团,苏联就完了,苏联一完,德国就要跳出来征服世界了6 W- k+ ^5 D( J3 m2 b0 O

& A8 i* l2 m7 O! z日本有大把的残羹剩饭吃。。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4-11 16:46

异次元问题,还是让异次元的BIKUER们讨论吧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8-4-11 16:51

建设陆军,然后扔在远东的冰天雪地里。与此同时,海军的建设速度放慢,等到想到回过头来去争夺残羹剩饭的时候,只能让陆军划着澡盆出海了。* D; R* G" y$ `7 P( U' G
拖住苏联的远东部队?苏联始终在远东保持了大规模的军力,日本人就算有传说中的150万现代化陆军也不可能动摇苏联既有的态势。
6 r- D- z3 e( X1 `9 Q5 c: p另一方面,40年和谈,41年日本人除非是用外挂作弊,否则所谓现代化陆军只能是纸上谈兵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1 16:58

不要这么夸张,就算日本十年不发展海军,还是世界第三。。老四,老五在欧洲正被狠揍呢。。这澡盆可是厉害的狠哦。。
( ^4 d; B( ?1 i% M" v  w' b8 V' y) V# @
苏联要是能同时在远东欧洲保持对德日的优势。。那也不可能打起来了。
" L/ T% E8 e( S% U8 G1 C3 z$ R8 w' P! M& W- C% U) {$ Y/ V2 i
第二蒙古汗国早就成立了。
作者: hyyy    时间: 2008-4-11 18:40

日本十年不发展海军,还是世界第三,你觉得十年不发展,海军部的那些家伙会同意么,天皇会同意么,日本立国之本,护国之盾,联合舰队也,大脚盆帝国海军一旦不能与时俱进,日本国的形势嘛...........嘿嘿...........想安定都难,还打个鬼毛子...........再说了,日本和毛子陆军之间的差距,哪里是哈独哈日党嘴里说得那样,在北方和苏联在开阔地上战斗,日本找死...........还有前面的问题,凭什么把石油和铁全给陆军...........
作者: 钟承达洲尤里    时间: 2008-4-11 19:51     标题: 67楼 你有点缺乏道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1 20:02

为什么HYYY同志总是忘记了北进的前提呢??德国正向莫斯科汹涌推进的时刻。。没了那原本应当出现的四十个西伯利亚师,苏联怎么办?
) T) p% [6 R# w
" o2 r/ L: o+ [. S不要老是扯哈某哈某,扣帽子不是战斗。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4-11 22:04

苏联就算丢了莫斯科也不是说马上就媾和啊,再说40个西伯利亚师不是40个远东师,西伯利亚大了去了,很多都是中亚地区来的部队。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4-12 00:46

41年6月29日-12月5日苏军一共从远东及后贝加尔军区(非乌拉尔、西西伯利亚、中亚)抽调了12个步兵师,5个坦克师,1个摩步师一共12万2千人,2000多门火炮,2209辆坦克
1 y- x) M( r% b+ z/ u1 ^* R& c0 a- R
41年内远东苏军的变化表,对比一下抽调的,看看什么叫真正意义的战略动员能力( t4 ~2 t4 r" V
41年6月22日,703714人,10080门火炮,坦克3188辆,飞机4140架
4 T# L/ K  Y9 c/ c* V; `: V41年12月1日,1343307人,8777门火炮,坦克2124辆,飞机3193架
5 I9 e+ d; X- \2 s9 y
6 N7 d# l# Q4 E. ?% @8 s可以想见,于冰天雪地里肉搏的150多W蝗军(关特演三期100W+50W克隆人)精英,恐怕也是十分无奈的,只剩下“既生露西亚,无处烧樱花”的感叹吧
7 P# v1 r+ y* j  G2 K9 f+ i4 Q! l) R3 U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4-12 00:48 编辑 ]
作者: hyyy    时间: 2008-4-12 12:15

什么叫北进的前提,是你忘了前提吧,即便如你所说,日本人得到了石油和铁,开始加速现代化,海军也不反对全给日军,那么从1940年开始,到1941年完成,150万的现代化陆军出现,你觉得可能么,这不是打电子游戏,有变速齿轮,再说现代化到什么程度,坦克还用97改么,火炮使用92步兵炮,步兵冲锋还端三八大盖.......难道都配备齐这些就叫现代化啦,注意对手,现在是毛子军了,不是XX军,哦,对了,科研部门可以加快研制嘛,一年之内搞出五式战车,新型榴弹炮,先进冲锋枪.........并且排除所有BUG,立即量产装备部队,同时要求所有士兵都能熟练使用,这种观点也就军盲和小白能YY出来,即便是YY出来了,还有一个前提,国际局势,毛子如果发现了日本已经退回去了,已经开始威胁苏联了,那还会放松警惕去搞什么苏日和平条约,斯大林智商为负还差不多,同时在欧洲,你也太高估小胡子的力量,说到底,这个观点表现的无非一个意思,日本人真不够意思,要是能和独国一起夹击苏联多好,这样,独迷心中伟大的元首就能实现征服世界之梦,全球都可以普照在万字旗的光辉下.....我替那作者说了.....  C8 f% [( [3 i
另外,这位大大你的ID怎么看着这么像BAIDU某吧的呢,如果是,请不要把那里的垃圾带到这边来.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4-12 14:22

纳粹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传染性统治能力比马克思主义,伊斯兰教差的远了。欧洲的民族宗教矛盾太复杂了,那套理论太浅薄,根本支撑不了长期统治。 4 |) n3 r4 Z, ~) Y4 w

( w4 c3 w( s* F+ E( d+ z一年时间当然不能把关东军变成一水的四号战车。但是现代战争是和国际形式,地理态势,许多因素的事情, 就算是武器,单个武器对于整个战争价值也不会很大,要发挥的是平台的优势。0 i' E+ b! C+ u+ A3 t% ?

& |9 W, H. U4 z9 V2 n1 K3 K+ H, y如果是44年45年那种水平的苏联红军,那种大纵深作战水平,那自然是白给。但是41年那个时候双方武器,战术水平差距还没差到那种程度。苏军41年也没一水的T34,KV-1 。远东2000辆坦克绝大多数是T26,BT-4之类的轻型,
  I7 p# W4 u% N) T. b' p苏联机械化程度的光环更多的是集中在坦克数量上,38苏联的年产汽车数量也不过十几万辆,因此整体来说,苏联也是一只靠骡马和步行的军队(当然后期实现了摩托化)。2 ?. x+ n1 w6 k5 L8 N- M# @& y

. o# d$ b( r# \* O3 P6 w$ \4 [苏联在远东的地理态势也不是很好,仅有的一条单轨铁路平行于国境线延伸开来,沿阿穆尔河(黑龙江)的二百公里纵深,象一条蛇一样绕了一圈,你在这条蛇身上任何一段开了口子,后面的部分就瘫软了。沿铁路线有几个大居民点的(有点象北非的样子),这些地方的纵深都不是很远,离国境1,2百公里的样子。远东苏军并不有一个宽大厚实的防御正面而是在一条很狭长地带作战。。很难做到处处防御的。
, ~+ Z" C5 Z/ D' T% n, e, T  j: H' n! Y3 _! H$ L+ o6 y
远东苏军不靠欧洲部分增援,很难挡住日军全力一击的。何况空中日军有绝对的优势,地面部队沿狭长的铁路运动基本上就不可能嘛。。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4-14 21:38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8-4-12 14:22 发表 纳粹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传染性统治能力比马克思主义,伊斯兰教差的远了。欧洲的民族宗教矛盾太复杂了,那套理论太浅薄,根本支撑不了长期统治。 一年时间当然不能把关东军变成一水的四号战车。但是 ...
( J  V0 Z  u& c* L  A% v
% T" E: a, P0 S0 C6 O( m( [
纳粹理论缺乏生命力?现在的白人至上主义,黑人种族主义,亚洲比如中国日本的哈纳粹分子哪里少了?我觉得相比之下马列和伊斯兰反而欠火候。. s& a* H6 F  W/ K9 L8 }) _
------------------------------------
- d$ Q% X0 N2 r苏联的战斗态势的确不太好,几个据点绕着两条河转半圈。但是如果日本进攻苏联早了,日本陆军水平不够,等到太平洋战争以后就不可能进行。% x' G3 M$ j: N9 [
5 g; J+ @. d3 E, P# p# j( x
还有如果苏联军队从贝加尔地区直取东蒙,不顾东部地区被包围的苏军,而是围魏救赵攻击关东军的基地,后果不堪设想。东北的地形还是可以机动作战的。而东北是日本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环,拿工业基地赌苏联的远东地区,不值。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8-4-14 23:07

crazy bull 果然一出手就是不同凡响啊。。。。 立马给喷回去了。。。
作者: bbxiongmous    时间: 2008-4-18 14:22

这个新奇的北进策略,怎么像是YY网络小说情节啊。
作者: 阿贝鲁    时间: 2008-4-27 01:03

苏联没有资源,比起东南亚来说性价比太低了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8-5-14 14:52

原帖由 阿贝鲁 于 2008-4-27 01:03 发表 苏联没有资源,比起东南亚来说性价比太低了
& R' N, t. m& }& Q
+ G' _" x3 v( f- x( q2 J. h/ X" K& |1 ~1 B! g7 y
太可笑了,居然有人认为苏联没有资源,还要与东南亚来对比。好象玩笑开大了吧!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5-14 15:57

竟然敢说苏联没资源?乌拉尔那边不是多的很么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