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载)豺狼的脚印——大本营参谋辻政信 [打印本页]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18     标题: (转载)豺狼的脚印——大本营参谋辻政信

豺狼的脚印——大本营参谋辻政信' R! F7 Z3 K3 e, {8 F3 {

2 f& U* `- D# d/ R1 i引 子" E* \9 V. q  \, w% i- \- y& L& ?
: H  l2 O% X2 E$ i) |
(某平面媒体要老冰弄点连载的东西,老冰给踅摸了个这个。大家看看合适不合适。老冰一直想详细写 几个日军参谋。研究日军对我们很有用,比如蒋介石不用冈村宁次丢掉了从东北到华北的半个中国,而退守台湾后用根本博而守住了金门。老冰举这个例子仅仅是从 单纯军事观点出发,不带政治含义的。9 O, N" H7 f/ [2 z* B
" H' l+ b) x' m8 E- L( V
    因为日军有武器装备落后这个因素,这点和我军现在及看得见的将来很相似。精神力量和训练水平能不能弥补武器装备的落后及其能够弥补到什么程度,很值得我们研究。
/ n0 w7 _9 H, h! C" ]- ^+ j$ i! Z$ A
    具体到辻政信这个人就更有意思了,他是日本陆军中为数不多的专职参谋(从没干过军事主官),策划了诺门坎事件,马来战役,参加了上海事变(淞沪抗战),瓜 岛战役,缅甸战役,日本陆军最辉煌的顶点有他,最丢脸的失败也有他。他犯下过累累罪行,是个甲乙丙全级战犯,但是战后却一贯坚持中日友好,反对岸信介的 “两个中国”政策。打开日中贸易也有功劳,先总理周公也专门接见过他。7 K2 q( D4 a  p/ `. |
( G( W5 @5 N$ ~; K
    辻政信在日本是最有名的陆军参谋之一,但在中国却很少被人提及。我想通过介绍辻政信,可以介绍日军的高训练质量和低决策水平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7 t; O7 f/ D0 J+ Z  a+ w; y+ F( @; s. p9 p, U) s" m
就这一篇引子,不会多贴)- b' ]' s# l; e9 y  u

) ?; w0 O  t% n6 k1948年5月26日清晨,日本长崎县佐世保港。" r" n2 L' t" _) W& I1 i$ [

/ x, V! P+ ~3 @# h落在50公里外长崎市的那颗原子弹,虽然和佐世保没有什么关系。但由于从明治时代开始就一直是海军镇守府所在地的佐世保一直是日本海军的重要军港,在战争中美军对佐世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战略轰炸。
/ ?3 l6 H9 g: ~2 W: h3 |
7 u+ F% H/ r* H- m( A光1945年6月28日深夜的一次轰炸,美军就出动了145架B-29超级空中堡垒在两小时内从3000米高度对佐世保投下了1100吨燃烧弹,把整个佐世保市付之一炬。
) \$ R; a9 r* f% m3 s; ^" u4 O7 j
" [3 Y. H; M+ j4 C+ N美国宪兵斜背着卡宾枪,站在码头的出口,看着周围的一片废墟。暮春的太阳才刚刚升起,照在美国宪兵的白色头盔上,闪闪耀眼。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卖菜卖旧货卖美军剩余物资(日语叫“占领军放出物资”)的什么都有,但是更多的是在码头上等着今天能不能在占领军这儿找点活干的男人们。家当全被美军炸完了,最好找的活就是帮占领军修基地了。这些男人们基本都是陆续从海外遣返回来的,也有是在国内被就地解散的。所以大多穿着破破烂烂的旧军装,里面也有身穿军官制服的,不知道是从哪儿捡来的还是真的原来就是军官。
! A0 P( f; e' X; o, r
1 Y- [: \& N, r0 r又有一条船到了港。
  ^8 C8 |2 ~. {! Z+ W5 @8 ?- ~" B
6 g. ]2 X7 p1 E3 A/ [& N船上的乘客通过了检疫手续以后出来了。这是一条从台北启航,中途在上海和青岛停靠过的日本人撤退船,上面什么人都有。商人,官僚,教师,学生,刚从战犯拘留营甄别释放的军人。美国宪兵一个一个地检查着他们的证件。
  b) k: O  g: m7 u8 L. X) H; _$ y( u: \1 ?. R0 @3 K. @
一个身穿中国式长衫的中年人摘下了礼帽,对美国宪兵鞠了一躬,恭恭敬敬地双手递上了他的证件。/ A( m3 Z5 U; u+ E# L+ u2 X' z% O$ z
1 k8 q2 z" C" `6 j
宪兵打量了他一眼:这人和其他人有点不一样。虽然坐了十天海船(宪兵从他的证件上知道这个人是从上海上船的),身上肮脏不堪,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但是他的长衫却不见多少皱纹,看样子下船前整理了一番。宪兵看着他的证件,上面写着:北京大学古代文化史教授青木宪信。
. [6 s3 W4 h* @# E! O& {2 ~3 u3 E+ L+ E4 W
教授?难怪如此讲究仪表,和那些像斗败的公鸡似的归还军人是有点不一样。宪兵不由得仔细打量这位青木教授起来。
  P! Y) U9 M8 T2 y6 s/ W* N9 @
8 ]. Q# b6 \# [1 Y, u大约一米七零左右的个子,在当时的日本人中也不算矮。四方脸,带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甚至可以说慈眉善目。但从职业的经验,那位宪兵能够看出来那宽大的长衫下面是发达的肌肉,脸上是温和的微笑,但镜片后的双眼发出来的是一股寒气,也可以说是杀气。; l+ G5 ~$ T( q1 U! F9 l6 T: m4 d. Z
8 g7 {% k0 ~! o& N2 ~
宪兵总觉得这是个军人,经历过生死厮杀的军人。于是他又一次确认了通行证。证件是真的,签发单位是中华民国国防部二厅,签发人是厅长侯腾。宪兵摇了摇脑袋,摇去了想把这个人扣下来盘问的念头,因为他觉得下面一个身穿黄呢军服的光头军人更有意思,于是挥挥手让这个青木宪信教授过去了。9 a* I0 |( Q: D8 [) L
3 K2 j/ X1 \5 Q/ g
那个光头军人出示的通行证上写的是日本陆军汉口特务机关长福山宽邦,刚刚从上海提篮桥监狱被释放出来。宪兵只管打量着福山大佐那铮亮的光头,同时在纳闷中国人怎么把这么一位特务机关长也释放了,就没有看见背后发生了什么。
% P# I3 A# v8 ]/ I# J+ t5 m) \6 I; L! i5 i8 m
青木教授跪在了地上,手里捧着一把泥土。那位宪兵这时如果绕到青木教授的正面去看的话,肯定能看到这位教授此时泪流满面。$ b9 Y  b$ [% q% E

+ q8 Z; M+ O0 r) o9 Q( l( S% C福山大佐被放行了。从出口处出来的福山,向着青木的背影摆出立正的姿势,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2 f- x  r: y7 b! N9 v! }+ x% S1 t- B9 x8 r; n5 y* i# d$ m
福山身边一个看起来像随从似的人不解地问福山:“大佐认识青木教授?”
* R4 K. ]8 y4 i( n! P6 \! F* [
$ I" T" r; C1 |/ s9 C0 }% p; V“认识,在陆大我们是同期。”+ w( [* q6 a3 A7 O3 l! d  ~* e
( N  [& w+ l7 Q3 }3 z
“那我们在一个舱房十天,没见过你们打招呼,还有陆军大学校毕业怎么会去当大学教授?”( a. q3 u* c) i: k, `0 w
4 f+ Q' j! e. c1 e6 o) m
“不能打招呼,他现在应该是在潜逃中。美苏中俄法五战胜国都在通缉他。和我们同舱的人里面认识他的多了,和我同时被释放的汪政权顾问门屋博先生不也没有和他打招呼吗?门屋先生和他在南京还共过事呢。”5 o- h  L2 X! u2 ^' V6 H; N3 W

* Z% }& L8 F4 g0 \' B( f0 L: \; ~+ U“他到底是谁?”
, p) s1 u: ~) _
6 ^3 |; E- b7 c“辻参谋。”
6 L. a( j; W5 v- ?+ y# {2 G, S% R. u& C9 }
随从几乎目瞪口呆了。日本陆军中姓“辻”的参谋就只有两个。一个是第四飞行师团参谋辻秀雄少佐,他是陆大58期的,根本就没什么名气。福山大佐在说的肯定是另外一个辻参谋:陆大43期毕业,第十八方面军参谋,全陆军几乎无人不知的辻政信大佐。, Z* F! Y" i# g# T; i% O, ^

( H2 [# _- r3 P, H! d' o人称“豺狼参谋”,“士官学校阴谋事件”,“诺门坎事件”,“马来战役”,“菲律宾战役”,“缅甸战役”。。。。。。“皇军”的二战史,不提到辻参谋的篇章不多。随从不由得惊讶地望着辻参谋走去的方向。- }: A! ]4 o, Z/ b* [. ?/ u
6 }3 z6 I7 l: L4 p5 u
辻政信已经混入噪杂的人群中不见了,在身后泥泞的码头上留下了两行脚印。- P% B* M, {, Z

& P5 o. s: |9 H9 |0 Y1 ^( Y3 F2 U豺狼的脚印。
8 J2 O8 ^! u; I# t# U2 X' z* D2 J7 r' D/ V
(这篇东西曾在《世界军事》杂志上分三次连载,但就是《世界军事》只能给出大约三万字的篇幅,其余部分就只能删除了,在这里全文贴出,以飨读者)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18

“我要当军官”(上)! E* a5 [$ E& e

" U3 c: I( X2 A" p+ A, U
; l9 K* C# b. [2 [5 {6 R( J& d石川县在日本本州岛的北部,整个县就是一个斜着向日本海伸出去的半岛。山中町位于半岛的根部,现在并入了加贺市。“山中町”这个名字就告诉了人们这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山的中间,周围除了山还是山。4 L+ w% ?3 d; |8 W6 j

' H2 j6 e! E+ m2 O( j% F) W: {0 ^1 `- T; @3 E2 A
/ l2 r, B2 \5 ^" d# e* @4 ?' w! d5 M/ T
(地图上白色的石川县,绿色的是加贺市)5 E9 ^( y$ @# `) C6 ~
7 ?& I9 u# ~/ h% z& z' D
1962年日本制定过一个目的为了振兴所谓“豪雪地带”经济的《豪雪地带对策特别措置法》,所谓“豪雪地带”的定义就是“因为积雪太多而使得产业发展停滞并且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障碍的地区”。在“豪雪地带”里面还有“特别豪雪地带”的指定,就是“积雪度特别高并且由于积雪产生的长期汽车无法通行而对居民生活产生大量障碍的地区”。石川县全县都属于“豪雪地带”,山中町更是被指定为“特别豪雪地带”。
7 J) o* v( C! j0 n/ `7 [- S7 F
3 L: y9 s4 h- p; S1902年10月11日,作为六兄妹中的老三,辻政信就出生在特别豪雪地带的石川县山中町的东谷奥村。“东谷”是“东边的山谷”的意思,那个“奥”又是什么意思呢?“奥”在日语中是“里面”的意思。顾名思义,辻政信出生的地方就是“深山中的深山”。
! z. p6 W) q7 P" V, ^" B/ ~1 H. n) M2 c1 g& Z* F) ~! R/ H8 `: a
辻政信家有三反步的水田,大概相当于六市亩。靠这六亩田是养不活一家子的,所以,他家还要靠烧炭维持生计。辻政信的父亲辻龟吉是个乡村知识分子,能读汉书(中文文言文体的书籍),能写不错的毛笔字,还挺能说。东谷奥村只有一百来户人家,没有寺庙,辻龟吉就弄了个“真宗道场”,有点像寺庙的派出所,平时主持些红白喜事,多种经营,创造点副业收入。- j" y8 K% N2 `9 @, K

3 c! u& [: M! K辻政信少年时代的日本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结束,日本用大清支付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赔偿建成了八幡制铁所(现在的新日铁的前身)等工业设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10年后,日本又在1905年赢得了日俄战争,虽然这次没有得到经济赔偿,但却让西方列强承认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当时日本一直在和西方列强交涉修改过去日本被迫和西方列强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问题但一直被西方列强所顽固拒绝,但在日本获得日俄战争的胜利以后,英美等西方列强纷纷同意修改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日本成了列强世界里的平等一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更是身列英美法日意五大协约战胜国,成为了一个列强大国。
% O" ]+ X; D$ T- ]& @. e, b& q6 t% w+ z6 H: Q
但是,这个列强大国实际上并不像从外表看上去那样光鲜。当时的日本的国威国力,确实比明治维新开始的时候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没有解决或者找不到解决方法的国内问题却堆积如山,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明治初年相比并没有什么提高。两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所得到的利益没有还原给老百姓,反而因为日俄战争的借款和一次大战后劳民伤财的西伯利亚出兵更加增重了国民的负担。当时普通日本人的生活用一个字来说明的话就是“穷”字,如果还要再要加一个字的话就是“苦”字了。
( z+ W# X2 ^' W+ b0 ~0 e/ m1 [# J* ]5 M
就看看辻政信出生的这个东谷奥村吧,一百多户人家中当时能够吃上白米饭的就只有三户,像辻政信家平常吃的是“豆米饭”,就是用大米和豆子混合起来做饭。但就这样辻家还不是最贫困的,辻政信的姐姐出嫁以后,用在娘家的老规矩,直接就把豆子倒到大米里面,省得做饭时还要再混合一遍,结果被婆婆大骂了一顿,原来辻政信姐姐的婆家根本就吃不起大米,大米是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媳妇把豆子倒进了大米,就把仅有的一点大米给糟塌了。" T5 h* l* y4 o/ u, W& n9 t

6 `1 w' Y+ a9 F! \4 G8 a% n辻政信在“东谷奥村寻常小学校”受完六年义务教育之后,就面临一个出路问题。辻政信的成绩很好,学习,体育,音乐的分数六年里全在90分以上,是个村里出名的“秀才”,平时也不太和其他孩子打架,但是一旦开了打就不再是文质彬彬的秀才而成了一头野兽,决不服输。本来农民家的二儿子,受不起要收费的中学教育,而农民家里又没有除长子以外的儿子的地位,因此像辻政信这样的孩子的出路一般是离开家乡到城里去做童工。但政信的父亲辻龟吉却认为政信很聪明,不应该这么小就去当童工,可以努力去考免费的师范,如果考上了读出来就是小学老师,能成为上等人。所以坚持让辻政信去读小学高等科(日本的旧学制,相当于现在的初中)。9 F4 Q# Q, c% O" N% U! ^

( r- q5 M! ~4 Y# p# n辻龟吉很看好这个老三,坚信老三能混出个人样。所谓“人样”,用辻龟吉的话来说就是:“当上小学校长,不烧炭就也能吃饱了”,所以他对辻政信的管教非常之严,一次看到辻政信在看小说,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记耳光:“想当小学校长的人能看小说?”
& I  K! l4 H/ m; ~& B, I3 B5 ?# G4 k, |/ \7 }  v  w# f7 ?
从此辻政信再没有看过小说。看小说谈不上好坏,但起码可以了解一点社会,后来辻政信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对社会一无所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狂人。" K2 S* ~- ?  Z# |$ b' c
; ]) k2 |1 t, l0 f7 g  i! ?
小学高等科在离东谷奥村8公里的山中镇上。为了解决学费问题,12岁的辻政信必须每天挑了炭走8公里山路到山中镇上去卖,卖完了炭才能读书。辻政信很用功,每天挑着炭走在山路上还在不停地读书。读了三年高等科,辻政信就在山路上挑了三年炭。练出了一副常人没有的脚力和耐力。
% }# y# d" k6 k6 c' Z+ p7 e$ k+ q* [4 a2 A' `( ~  F7 F4 ]0 L
  e) |( g9 \0 J5 L
/ l* e7 E, V6 I5 B& ]% a; b' c
(山中温泉的日式温泉屋)
. `6 a3 \# M4 H$ [
5 Z$ t( T  g+ H$ x3 C1 v7 g/ L  g山中镇是很有名的温泉镇,镇上温泉旅馆林立。当时在战争中发了财的暴发户不少,有钱人就来这儿泡温泉玩女人,整个镇子都浸泡在一种淫糜的空气中,最常见的景象就是喝得醉醺醺的有钱人搂着妓女在到处闲逛。连饭都吃不饱,每天都要挑炭走八公里山路才能勉强上学的辻政信看见有钱人的这种荒淫无耻很自然地极为愤慨。这就是他后来一直对喝花酒玩女人反感的根源。辻政信从这种生活的反差中知道了社会秩序的不公平,他憎恶这种不公平的社会。这种憎恶感在辻政信身上最后一直畸形发展到了憎恶社会,践踏法律的变态地步。
8 B( e3 T* p; {* t5 c9 w/ i, W' B0 ^5 d6 W
战后,身为参议员的辻政信听说相当于战前陆军士官学校的防卫大学校学生们请了校外的姑娘在学校里开舞会,就在国会向当时的内阁总理大臣岸信介提出质问,说防卫大学校如此“风气淫糜,狼狈不堪,首相应该如何对处?”,引起一片嘲笑,传媒纷纷怀疑辻政信“是不是还在诺门罕或者瓜达卡纳尔岛”。
) [! V. S, Y( G/ e# z
) h+ G. C  ?3 h如果这时没有那件意外的事情出现,辻政信的生活道路很可能就是高等科毕业以后考取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回到东奥古村当小学老师。他可能会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后来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不肯服输,体贴部下一面的性格也似乎挺适合于做一个乡村教师。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20

“我要当军官”(下)  d3 l. W0 p( Z9 K; o
3 y3 a+ N( i2 X( \9 j; w& E/ Q
但是辻政信终究没有做成乡村教师。日本的学校有一个“修学旅行”的传统,不管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以前学校组织去什么地方旅行一次,辻政信的修学旅行是到50公里外相邻福井县的武生。在武生他们在“皆行社”借宿。皆行社是当时日本陆军的一种军官集会会场设施,因为武生驻有一个陆军联队,所以武生也有一个皆行社。中小学的修学旅行往往借用这种免费的地方住宿。5 d' I& z0 B' F  A/ ]. E

, c2 ^, m6 I" z, R) u9 N+ a辻政信他们住在皆行社的那个夜晚,正好武生联队有一次军官会议。来开会的军官们的笔挺的军服,铮亮的军靴和晃来晃去的军刀给大山里面出来的乡下孩子辻政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辻政信平生第一次知道,原来做个军官是这样酷,他也想当军官!
8 x! A; R' i- a+ p0 G0 g' h
, u+ }' J  e% C& z' U大着胆子,辻政信问一个看起来比较面善的军官:“我也要当军官,怎么才能当军官。”
/ l7 n; X8 W7 X& J4 i* b, T
+ u. M! y  F1 h. |$ \那军官朝这个乡下孩子笑了笑:“去考陆军幼年学校,考上了就能当军官”。& l9 t" `: S% n: P+ z
- Q, a! {; @5 W
辻政信很认真地记住了这个叫五岛正的少尉和这个乡下孩子开的并无恶意的玩笑。回到家对父亲说:“我要去考陆军幼年学校”。- n3 ~& i- Q' N. v: L/ I
$ c0 K  w, ^) `$ U! I
父亲大喜过望:“军队好,国家现在需要军人。幼年学校毕业就能进陆军士官学校,将来就是军官,太了不起了。”
* C  X* X7 Q2 O5 N: m0 C
2 {% `* D; D( d4 D4 H陆军幼年学校是日本陆军从德国学来的军事教育制度,招收从小学高等科毕业到中学两年级(相当于从初中毕业到高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三年的免费全寄宿军事教育。当时一共有六所东京,大阪,名古屋,仙台,广岛和福冈等六所地方陆军幼年学校和东京中央陆军幼年学校(后改名为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学生从地方幼年学校毕业后进入中央幼年学校然后进入士官学校本科。
1 B# `; t! M4 j( h. |2 J5 f+ D$ e
3 g8 O9 k4 U& T2 R  ]六个地方幼年学校每年每校的招生名额是50名。全部加起来300名,而全国报考的考生则不下两万人,几乎是百里挑一。其考试难度可想而知,所以一般都是中学两年级的去考。而辻政信读不起中学,只有仅仅一次在小学高等科毕业时去拼搏的机会。1917年春天,15岁的辻政信到设在金泽市皆行社的考场去参加名古屋陆军幼年学校的考试。
6 P. b# M. y0 d- p! H2 J- k  _
9 z; F2 ^! J$ {* u; d在学习期限上就差了别的考生一截的辻政信的考试成绩是真正的“名落孙山”——第51名,落榜了。
0 G& H0 O6 F1 G% }) z; ?% H7 y4 O' B3 f" g- ]0 P4 ~, w
落榜后的辻政信去了大阪在一家“船屋”,就是航运公司当学徒。但当了不到一个月,家里来了一封电报让他回去——他又被幼年学校录取了。& `# o2 Y5 s( k9 v; E3 S( V# W

/ Z' a# x. j7 u* k原来排在他前面的一名考生由于体检不合格而把他替补上去了。就这样1917年9月,考试成绩为最后一名的辻政信,进入了名古屋陆军地方幼年学校。
2 j- a  S% n3 p* d, P1 z
0 J. f8 x! e! _7 K7 Y幼年学校的学习是很繁重的。因为幼年学校相当于高中,所以所有的高中课程都要学,而且都集中在上午这半天,下午是军事体育:体操,剑道,柔道和田径。可以说幼年学校是同时包括了两个学校:一个普通学校,一个军体学校。3 ^' J; t* f2 i) }3 `1 ^: e

# c: q4 H! L- O6 o4 ^* s' u幼年学校的教学有形成日本陆军奇异性的几个特点。他不像普通高中那样教授英语,学生是在俄语,德语和法语中选一门。到以后从陆军士官学校开始分出来的所谓“幼年派”和“中学派”的原因最早就是从这里面来的。而最终把持陆军中枢机构的几乎全是幼年学校的毕业生,这就是后来陆军军部对英美几乎一无所知的根源之一。5 ?. s3 a  q' J. d9 }4 i

6 f4 R: M& R8 o. L- M0 X幼年学校是寄宿学校,平时不准外出,只是星期天才可外出一次。学生们平时和社会毫无接触,被密封了起来,这就造成了幼年学校毕业生对社会一无所知,经常用书本上的教条去愣套现实社会实际这另一个特点。% C# P( n* m0 ~' A; {) I( n8 D$ L2 W

  Z7 f6 T7 ?9 m那么这个密封起来的精英学校又是怎么办学的呢?幼年学校的教学纲领第一句就是:“陆军的气概来自幼年学校”。这句话给那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们心理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这个“陆军气概之源”的幼年学校的学生又是什么人呢?“学生就是天皇陛下的貔貅”,这是幼年学校学生受到的第一句教育。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用来比喻勇猛的军士。《晋书•熊远书》有言“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就是这个意思。换种说法就是进了幼年学校,就得准备为天皇陛下献出生命。* @$ K: @+ O% U/ R+ V

7 W# H" ~$ z. d* v2 M幼年学校的体罚是常见的,教官对学生,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可以随手打耳光,甚至都有被打破鼓膜造成失聪从而不得不退学的事例,加上高强度的军体锻炼造成的肝炎肋膜炎退学的,经常到毕业时不满50人。" q6 j+ V4 L+ K- k  G% X# g3 g

9 X3 r' k- Y3 s2 d' S) v2 l+ s十五六岁左右正是人生成型的时候,而进了幼年学校就好像进了一个模箱。除了长相,个头这些在物理上无法统一起来的东西之外,从思维方式到行动规范,幼年学校要求学生们全部统一。统一到什么程度?统一到幼年学校的毕业生以后一辈子习惯于看书时除了翻页不用手,手在什么地方?按照规定,手必须放在膝盖上。要不然大耳光子就上来了。. x0 l. R9 l* X5 ~
- k2 l+ p  H. Q+ R4 B6 D+ d6 e
但是这种近似于变态的严格对辻政信来说算不了什么。他渴望出人头地,来向这个不公正的社会进行报复,他也知道出人头地对他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大部分幼年学校学生出身于将官或佐官家庭,而他仅仅是东谷奥村一个炭农的儿子,家里住的是茅草屋,吃不上白米饭,他自己一放假就要回家去挑着木炭走过八公里山路去卖,什么叫做天差地别,辻政信比别人更清楚。他也知道他怎么才能成功:他必须成为第一名,他必须成为别人的学习榜样。
* l+ n' U) o( o
; R( I0 z! _# ?  h8 p2 U; c1920年3月24日,入学时最后一名的辻政信从名古屋地方陆军幼年学校以首席的身份毕业,从皇太子(五年后的裕仁天皇)手里拿到了作为奖励的银怀表。/ G' ~+ p- c, B6 Y
! N7 \* G& G- s% A, l8 Z% G
从名古屋地方幼年学校毕业后,辻政信进入了东京中央陆军幼年学校(后来改称陆军士官学校预科,再后来又改为陆军预科士官学校)。全国六所地方幼年学校的三百名学生汇集一堂,竞争也就更加激烈。东京有个像石川县公所的地方叫“星光舍”,遇上星期天,石川县出身的人都上那儿去会会老乡,可在东京的两年,人们从来没有在星光舍见到过辻政信——他在学习。两年的中央幼年学校,毕业时辻政信还是首席。0 b: f5 C  {. B8 V

# h! e3 G9 X3 q) I5 |辻政信回到家乡的石川,加入了金泽步兵第七联队。幼年学校的毕业生入伍时的军衔直接是上等兵。两个月升为伍长(下士),半年后升为军曹(上士)。这时以军曹的军衔进入陆军士官学校本科(后改称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本科学习时间按兵种不同略有区别,一般是一年半,毕业时军衔升为曹长(军士长)。/ L$ _0 {* i! n. m1 s
: V$ J' @% }1 f) t3 @6 M$ v4 {6 a
陆军士官学校的学习重点是军事学,包括战术,战史,军制,兵器,射击,航空,土木,交通,测绘,马术和卫生。陆军士官学校的成绩影响着军人生涯的全部,比如说只有成绩在前20%的人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
  a8 ^9 P9 t) N( k/ b8 m& s/ Y+ k  v, h) t
辻政信是陆军士官学校36期生,1924年7月18日毕业,仍然是首席。这次他还是从同一个人手里接受了银怀表。# {8 y( C9 C' _, k6 c0 H3 x6 O* P

+ u0 i/ R% u. {; v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一般在半年以后被授予少尉军衔,被称为“任官”,这个36期任官特别早,毕业生10月25日就被授予了少尉军衔。% E! u, W5 Q# \8 y/ G- @; F
9 w, A0 k& A$ E
这三百三十名新少尉中就有辻政信。他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当上了军官。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24

初 露 狰 狞(一)
6 h+ T0 t& L) G# y1 ^2 m# Y" N, }# f: j* j" H  g+ ^% n
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辻政信回到了金泽步兵第七联队担任少尉。少尉的工资是70元,在一元钱可以买一石大米的年代这是很高的工资了,辻政信的一家也就摆脱了贫困。同时拥有幼年学校,士官学校预科和本科这三个首席毕业头衔的辻政信,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联队瞩目的风云人物。' S& d& E' e$ H+ _9 N  X
- \* f& D* V% e5 _1 g2 `! ~) Z- G
辻政信知道这种变化从何而来,他现在的目标也不是小小的尉官,甚至不是佐官,他要当大将。因此现在在旁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荣光,在辻政信看来则还只是刚刚开始,他还要更加努力,才能爬到陆军的顶峰。6 n8 H3 w8 O6 i  `
6 ?$ z9 U0 K; I/ [) s
新任官的少尉按规定两年内要住在营房内。其他的少尉们没事就跟着长官一起跑出去喝酒,辻政信从不出去喝酒。不但不喝酒,在训练时还毫不留情地指责上官:“士兵们都冻得发抖,你从哪儿喝得暖洋洋地浑身酒气”,为此常和其他军官打架,但是在一边听着的士兵们心里倒确实是暖洋洋的。# Q* l; S8 g% Y8 H/ {
" \) l4 v+ t8 L9 {) V6 B
日本军队的最基本编制是联队。每个联队都有天皇亲授的联队旗,那可是比性命还要紧的。被日军尊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大将曾经在西南战争时丢掉了他带的步兵第十四连队军旗,一直到最后自杀时还在做检讨。所以做联队的旗手是很露脸的事情,特别是那时候日军没事就搞检阅,举着一面联队旗走在最前面那可是很酷,很风光的事情。  a- F0 l. b; l) {8 L' N8 d
3 X6 Y9 p: {' }9 I# `9 ?
风光管风光,但在聪明人眼里当旗手并不实惠。因为联队棋手围绕着那面旗的杂事相当多,而有资格去当旗手的少尉们都是陆军士官学校的优等生,忙着准备陆军大学校的入学考试都来不及,谁愿意去干那种啰嗦事?但是辻政信的特性就是喜欢出风头,自告奋勇地就当了联队旗手。别人看重的时间在辻政信这儿基本上不成问题:他能每晚上只睡两个小时而照样精力充沛。他在马棚边上搭了张桌子,天天晚上就在那儿读书,联队的军医看见了也想跟样学样,结果一个星期没到就坚持不下去了。
% D( H9 w( z4 u, D0 G/ H% L/ ~4 \8 p
辻政信就是这样几乎可以说是变态地精力过人,而且极其善于表现这种精力过人的长处。行军训练的时候军官是轻装备的,而辻政信穿上特地改制过的军靴,两层皮,打铁掌。不挎轻便的指挥刀而跨上沉重的日本刀,再在背包里放上两块砖。见到掉队的士兵就帮他们扛枪,经常是扛两支步枪还能跟上队伍。休息的时候从挎包里拿出香烟和糖果分给士兵们,而当时辻政信自己并不抽烟。一次在行军训练中大家的水都喝完了,疯狂的辻政信和往常一样是背了两个水壶,这时他集合大家,当着众人的面,把剩下来的那壶水倒在地上,手一挥:“继续前进”。5 D0 I! T! o# y0 @4 Z+ @: }
2 T* \2 N0 Y% F- |# u+ u
爱兵,体贴下情本身并不是件坏事,可是辻政信这样做的目的却仅仅是为了自我表现。有士兵不解地问辻政信:“听说少尉的工资还要养活一个大家族,那来的钱买那么多书?”,辻政信的回答是“我给《皆行社纪事》(日本陆军的一种杂志)写文章,一篇文章可以拿十元稿费,我拿稿费买书”。实际上查遍当时的《皆行社纪事》找不到辻政信少尉的文章,他是在吹牛,为了得到众人的崇拜。+ Q' V) B' }0 B0 L. B/ ]

9 z- K' [6 E& \! ]' w. J& x在士兵和下士官中有关辻政信的传说越来越多,几乎成了神话。辻政信也成了军官的典范,成了士兵的偶像。辻政信也就开始利用这种人气向同僚和上官发动攻击,成了个桀骜不驯的典型。1925年4月,一次辻政信在金泽城外的三小牛山演习场指挥新兵们修筑工事,正好联队长吉富庄祐大佐下来视察,辻政信停止了讲课,向联队长报告了以后按规矩等待联队长指示。
' M7 P) N" [8 R6 E2 i2 I) g: }/ [8 v, ^
这个吉富庄祐大佐是陆军大将寺内寿一的外甥,耀武扬威蛮不讲理惯了的。出口就是:“瞎教些什么?修什么工事?先进行冲锋练习”。! l2 I( d5 b9 _+ k* D% K" t! x. h1 D
$ y8 e5 X5 ^+ |
辻政信不买账:“报告联队长,我这可是按照训练规范在教。”
. {! S' ~  S5 {7 S1 k$ P
6 c6 i' e! _3 d7 R& D- e吉富大佐火了,一个小小的少尉也敢顶撞自己:“训练规范是什么东西?听本官的!”0 z) m/ q+ {: X  ]8 }  B9 e

) c, m0 t# c9 b2 R辻政信可不管“本官”是个什么东西:“联队长,我是按照训练规范在训练新兵,如果说我是在瞎教,那先请把训练规范改了,要不然换个联队长就换训练方法我们没法干”。
( ~, d& W  i1 k8 L5 O
' a' ^& E- a7 ?* r- w# i吉富也知道辻政信说得在理,但是面子上下不来:“这是‘吉富式’的训练方法, 按照那个倒霉训练大纲训练什么用处都没有。”5 Y) ]2 f: V- U% @9 `
* u/ U/ g' F7 T/ @
辻政信转过身来对着新兵们:“解散,吃中饭”。当时是上午十点钟。, R  ]' e0 T# @9 Z8 T; {
9 T5 ?( R) O9 c2 E4 [5 p; w- F
这个命令把大佐给吓了一跳:“辻教官,才上午十点钟怎么就吃饭?”* S6 ~* E; T% B+ \/ L; M& y3 n! ?

0 t! w" b1 ?) k1 H辻政信反唇相讥:“联队长说我们的训练没有用处,那还训它干嘛?早点吃完中饭大家休息。”1 Y1 ?' F+ _( E* T0 n9 R

' v& F' T2 v# r; a' N6 U联队长火冒三丈:“军人怎么能没事休息,给我练冲锋。”" A6 [0 B% v  I; J0 _9 l

0 W4 B/ c# j% q/ P9 h% X6 H& U; o辻政信不依不饶:“基础没打好以前不能练冲锋,规范上就是这么说的,不练。”
- \$ G& D" W9 ~. w
* |1 I- J2 s% d“我命令你练。”
: Z" I; G, K6 d# }4 M" Q4 n
% ?6 e7 l$ E$ h' \3 P0 R: h* y“哈依,军人执行命令。”说着话辻政信就转过身来对新兵们下命令:“目标前方小山包,冲锋”,带着新兵们就冲了出去。等跑到看不见联队长了,立即下令解散。
. h2 Z; ^2 \0 `4 L
1 f' e6 p& R! Q6 X! B1 [" \, s- t但如果是以为辻政信就仅仅是桀骜不驯就错了。辻政信的桀骜不驯有很精明的算计在里面。
% {# Y8 o" O/ R4 h/ ]" U# r) t( a2 W" n8 V4 [$ G
1926年8月,第九师团长伊丹松雄中将到辻政信所在的第七联队第二中队(相当于连)来视察,看看基层部队的“精神教育”。中队长空闲升大尉就让军内赫赫有名的模范军官辻政信少尉来讲课。本来师团长来视察精神教育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担当教官会很认真地备课,然后和上官一起商量,和同僚一起准备,还要教好士兵们怎样回答问题,排演好了以后团结一致糊弄长官。可是辻政信就对中队长说了一句:“这次的题目我准备用‘军营里的公德心’”以后就再也不看见人了。空闲大尉想想从小就是首席生,现在又是模范军官的辻政信不至于会把个“精神教育”也弄砸了锅,就没去过问这件事。: @5 h" _2 p$ u5 R9 }' S3 ?
  k  d7 r. T$ ?# Y$ Q% u
师团长来了,随从一大堆。别人是例行公事,就一个人心里在打鼓:联队长吉富庄祐大佐。他知道这位少尉天不怕地不怕,心里直祷告天照大神别让这位刺儿头再整点什么事出来。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27

初 露 狰 狞(二)) D* {6 K( L) u( o( c$ {

6 l4 u  r  J! I9 e( W8 P精神教育开始了,辻政信首先给师团长灌上了迷魂汤:“今天讲公德心,我们不做官样文章。大家一起反省平常有没有做过违反公德的事情。师团长长期驻在国外,对外国人的公德心概念很有了解。等一下请师团长给我们讲一下外国人的公德心”。不失时机地突出了伊丹松雄中将长期担任驻巴西,美国,英国武官的显赫经历。* m: c- p5 b4 S# D" P! w

# d5 j) v; O( }1 I9 c辻政信提了个古怪的问题:“在军营里丢失过东西的,请举手”。8 z$ k) v6 M& @* c# @( I7 E

( a, R3 P; e; h4 V% T0 E大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含义,面面相觑,没一人举手。" R7 J2 g5 E' T9 N  c( [1 l. t

" S1 y8 d2 z1 O. I& }/ u辻政信继续启发:“怎么,没人丢过东西?袜子,裤衩,肥皂,牙膏,大家都没有丢过?”
- X2 _6 a: O. j/ n$ F  @* _2 K3 ?* o* `+ s( ?) W
慢慢地,一个,两个,越来越多,最后几乎全体都举了手。随着举手的人越来越多,联队长的脸也越来越红。
8 k* p1 t8 Y- h* h* C2 f
% S1 w3 l" L  j8 \. Z% t3 s辻政信不紧不慢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这么多人举手,是不是军营里就是小偷的世界了?是不是帝国军人全都是盗贼?不是这样的,这是管理上有问题。大家丢的都是小东西,但是丢了小东西也会受到训斥。大家为了不挨骂,就去偷别人的东西来充数,这样一来就转着圈子丢东西了。今后丢了东西,向内务班长报告一声,重新领一样就行了。这样就不会发生大家丢东西的事情了。”
/ j! y- H1 e4 H! _9 U
. \) p4 f! f1 c$ D辻政信又换了个话题:“今天师团长要来,营房的卫生打扫的很干净。草地也修剪得很整齐,道路两边还拦上了绳子。谁能回答为什么要拦上绳子?”4 ^: M: t: b6 ]. {9 N; ~+ r

. Z; k, W$ L" k5 @' h+ t' a5 o士兵们争着举手回答:“因为要防止有人走到草地上去踩坏草坪”。# V) T+ {0 a' ~9 g# k; r
- r7 p$ k. R$ p$ P, R
“要操近道而不管草坪,所谓没有公德心,指的就是这种事情。现在请师团长给我们讲讲外国人公德心是怎样表现的。”3 r0 V& K1 l5 U9 Q' q( j6 y- m
; q0 p+ V* k$ N/ M* O. I+ G2 S, c
又显示了自己看问题角度的独特性,又拍上了师团长的马屁,就这样辻政信给师团长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 d3 ?/ G8 L. [8 y' y0 H# O7 B9 e* i- v, ~3 y" G
1927年10月,辻政信晋升为中尉;1928年12月,辻政信考取陆军大学校43期。' F% [! R& M* i, i) P
: ?! ^: X# v! s2 ?0 Y
陆军大学校成立于1882年,从1883年开始招生,一开始是专门培养参谋人才的,只有陆大毕业生才能佩戴参谋绶带,从事参谋业务。后来慢慢地就演变成了日本陆军的最高学府。陆大每年招生人数极少。首届就只招了10人,以后逐渐扩大,稳定在50人左右的水平。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开始,陆军大学校也开始胡扩乱招了,到1945年最后的第60期入学时已经是120人了。- F0 |4 S0 c9 E4 V8 B- w6 t

3 ?5 Z1 s; S/ a, e/ j  l% z陆大毕业生佩戴一个专门的徽章,因为样子有点像日本天宝年间的铜钱,所以陆大毕业生被称为“天宝钱组”,同样非陆大毕业生就被称为“无天组”。两者在晋升上天差地别。陆大毕业生不出大意外,毕业后十年内肯定升大佐,将军也是指日可待。“无天组”则基本上大佐到顶,晋升将军就只有战死以后的追授才有可能。
9 \* \3 b# ]' }) c+ }$ y
, t2 y9 d! [: |3 h1 P3 H6 ?辻政信的目标是继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后,再戴上陆大首席毕业生的桂冠。辻政信脑子本来就不笨,再加上那近似于变态的疯狂精神,做到以首席成绩毕业不是完全没有可能。6 B3 u* O# U' ?4 U0 E/ w4 W
1 W/ K' O7 ?4 s( h( a' k
但是这次辻政信却没有能够如愿。倒不是因为现在大家都是佼佼者,夺首席不容易。而是他那恃骄而宠,目中无人的性格弄得他丢掉了首席毕业生的荣誉。在校四年中,辻政信和任课教官发生了三次激烈冲突,不要说首席毕业了,甚至连是不是要给他退学处分都曾经提上过议程。- w0 o* |! n; U. i. W3 L+ ~
+ Y5 M( C: `  C" K: O
1931年11月,辻政信从陆军大学校毕业。虽然不是首席但也还是第三名。首席是最后担任参谋本部少将作战课长的天野正一,第二名是驻联合舰队的少将陆军参谋,死在了菲律宾的岛村矩康 。6 m7 n; m! I/ u6 A2 X
$ f* t: L/ U$ `) Z
辻政信认为这次没拿到首席的荣誉是奇耻大辱,哪怕说瞎话也得找出个理由来。他对别人解释是:“同级生中有天皇的亲弟弟秩父宫雍仁亲王,人家是宫家,首席总要让给人家啦。”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吹嘘,日本皇室子弟虽然经常有进陆军大学校的,但也就是在入学考试上面给点照顾。为了做到公平,皇室子弟不参加名次排列的。0 O; a/ j3 V3 p  x
- `) `; \( F4 Q7 X! f, O+ o
陆军大学校毕业生的前六名算优等生。首席有到天皇面前去宣读论文的荣誉,优等生能得到由天皇授予的军刀一把,因此优等生又称为“军刀组”。军刀组成员为公认的陆军精英,几乎都保证可以进入陆军最高层领导机关。
" \9 e, Q/ l! a( o: T: i* L+ L7 Z
- f$ z' {! n( H; H8 \2 ~' h陆大43期毕业生51人,战死追升少将的不算,终战时共有21位少将(两人死了晋中将)。而军刀组六人中除了1942年10月就在千岛群岛摔死了的参谋本部航空班长久门有文中佐和这位辻政信大佐以外全是少将。就是说辻政信的军衔其实不高,原因主要是后来在指挥瓜岛作战失败的影响。0 {+ t) j& |/ \0 z" Y
+ j8 T$ S1 x$ O" u# n5 k$ Z) B
一般军刀组精英们的足迹是这样的:毕业后到基层部队呆一年,然后到所谓中央省部(陆军省,参谋本部)。当上课长或者升上大佐以后再去基层联队当联队长,因为日军规定晋升将官以前一定要有三年战斗部队经验,然后再回省部当部长,再下去当师团参谋长,再回省部。这时就在师团长(战时还有军,方面军,总军等职务),陆军次官,参谋次长里面跳来跳去,混得好,可以爬到最高峰:陆军大臣,参谋总长或教育总监。
; P5 \7 t% r7 K4 Z
% n3 }: U  P1 n; V7 R& N  p所以辻政信毕业以后,首先是回他娘家:金泽第七步兵联队。辻政信回到第七联队不到两个月,就赶上了打仗。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29

初 露 狰 狞(三)
; C% Q% P4 W1 l( K4 S6 N) I7 Y" j# E" E  f
1932年1月,在关东军第二课课长板垣征四郎大佐的授意下,上海驻在副武官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策划了“12.8事件”。1月18日晚,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雇佣的流氓在马玉山路三友实业社附近伏击了日本和尚,造成一死两伤的结果。以此事件作为口实,1月28夜晚9点半从日本军舰上登陆的1700名海军士兵加上原来就在日租界的1000名海军陆战队向驻防上海的蔡廷锴十九路军发动了攻击。
% |) ?2 d+ Q- p5 V7 ~
" B6 F1 Z6 ?) u2 y/ @日本人小看了十九路军。1932年2月22日海军省发表的《上海事变及帝国海军之行动》表明在他们眼里:“十九路军不服南京政府统制,此次上海事变仅为反中央的广东派和共产党挑唆的结果,此类支*那所特有的不服政府统制之军队居然在国际都市上海挑战我训练有素之帝国海军陆战队实为世界公敌”。
+ x% R5 s' i# o$ Z: y: b0 c: ?6 F" ?5 E4 W+ ~
可是就这支被狂妄的日本人看不起的十九路军,仗却打得出乎意料的帅气冲天。日本海军临时增派的包括两艘航空母舰“加贺”和“凤翔”在内的第三舰队7000名海军陆战队还是讨不了好去。这才赶紧地又动员了由植田谦吉中将为师团长的金泽第九师团和混成第24旅团增援。辻政信中尉带着他的第七联队第二中队中队长,2月10日从广岛的宇品港出发,12日在吴淞口登陆,加入了战斗。( w5 K" a$ o1 S" N$ P
/ Q: ^* F5 q/ y6 A. x/ y& k
对于辻政信,这是第一次参加实战,第一次和中国军队作战。他从书本上知道中国是个曾经有过光辉的过去,而现在却是满目疮痍的国家。而日本,这个曾经得助于这个古老文明许多的民族,现在是挑起命运交给他们的亚洲盟主的担子的时候了。在日本看来,在辻政信看来,日本的亚洲盟主,首先要在中国大陆做起。6 f$ b$ `+ _" ]8 o& W
! n) r2 F: b  w
植田谦吉刚刚登陆就傲慢地给蔡廷锴将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十九路军撤退二十公里。这位植田谦吉的思想落后了半个世纪,现在已经不是大清朝了。蔡廷锴又不是张学良,植田谦吉的要求理所当然地被蔡廷锴将军拒绝了。# N0 G0 e& d6 g) H0 J6 v6 T/ |/ |
- ]5 a& l% ^9 W9 {& F0 ~
  q  X& M4 c3 L$ B3 b4 A
第七联队奉命赶去支援久攻庙行镇不下的第24混成旅团,在这里辻政信见识到了这个古老而顽强的民族的不屈精神。日军发动了一次次的冲锋,但只是在中国军队的阵地前丢下一堆堆的尸体再退回来。数次冲锋未果,日军的士气和斗志也开始低落,从不抽烟的辻政信问同伴要了烟开始了抽烟。: B3 k! E' U* _$ y! G2 Y4 }
% Z. O5 ~6 ~( o: S, C
突然,辻政信站了起来,高举双手,向中国军阵地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指着前面的死尸,意思是要求中国军队容许他们收容尸首。这时候中国阵地上枪声停了——你们收尸吧!这是我们中国军队的堂堂作派。& B5 M: y  ?% |0 V4 K7 ?4 U
& G+ c8 E% \9 H9 A/ i
二月二十日,辻政信不知在哪儿找了辆装甲车来掩护冲锋,自己和大队长空闲少佐亲自坐在上面。可是那装甲车不争气,冲到了十九路军阵地前面突然熄火趴窝了,这下装甲车成了十九路军的极好靶子。大家只好跳车逃命,刚刚跳下车,左膝盖就被一颗子弹击中。日军看见中尉受了伤,连忙调来两挺机枪掩护,辻政信拄着军刀,一步一步地爬了回来。大家只管忙着把爬回来了辻政信往医院送,就没有能够抢回来空闲升少佐的尸首。
+ b/ E, n, s" v/ j( p
% G* j0 h4 r( m/ ^! ?. Y但是空闲少佐并没有死,只是受了重伤昏迷了过去做了十九路军的俘虏。十九路军不像日军那样虐待俘虏,帮空闲少佐治好了伤以后送回来了。
( @0 Z! z8 P$ x. `; A0 H! @" v- Q. `$ N6 m+ ?/ J
这是个爆炸性的新闻,少佐大队长被俘以后又被日军所看不起的“支*那军队”完好无缺地送回来了。日本军规从来就有宁死不能当俘虏的规定,早在甲午战争时的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就发过这种命令:“任何情况下决不能被敌人生擒,以死来表示日本男儿的气象,来维护日本男儿的体面”。至于大家都背得滚瓜烂熟的明治天皇的《军人勅谕》就更说得明白了:“军人的义务就是忠义,义比泰山重,死比鸿毛轻”。里面这回一个少佐大队长当了俘虏还活着回来了,让堂堂“大日本帝国陆军”脸面何存?空闲升少佐只好跑到吴淞口自杀。
/ G& l8 T  e0 z# t: K* e9 m! T0 @2 T2 H% q$ S% o0 l. I- x" h0 y
自杀完了事情还没了,空闲少佐能不能进靖国神社又成了问题。因为他不是战死,按当时的规矩不能进靖国神社,可是为了“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脸面,他又非进不可,于是就弄了一拨吹鼓手,吹吹打打把空闲少佐给包装成了一个“军神”,这才进了靖国神社。所谓“军神”,其实就一个负伤被俘结果被那条变态军规逼得自杀的倒霉蛋而已。/ q, k- x3 }+ {! T* o; R' E- e

7 S+ Y: e- u8 ^2 R8 \5 n到了3月1日,“大日本帝国陆军步兵第七联队”终于迎来了一个他们无法忘记的日子:在进攻江湾镇韩家塘的时候,联队长林大八大佐中弹身亡。这一下,辻政信的长官和长官的长官全死在了这个战场上。8 v; ?: i7 m* Z  E2 b( b$ {
' y- M5 @5 j+ h' F! ]+ G! |
淞沪抗战的停战协定是5月5日生效的,第九师团7月份才撤回日本。因为负了伤,辻政信得到了他第一枚勋章:功五级金鵄勋章。这个金鵄勋章是很值钱的,共分7级,一级金鵄勋章每年可以领到900元终身年金,就是7级也有65元,要知道那时候二等兵每月工资只有八元八角。但是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发不起了,从1940年开始的新规定是不给活人这种勋章了,因为发得起养不起。0 l- c- H. }9 \
. O+ ^( x8 y- D4 j
有了这枚勋章,就也算“凯旋而归”了。但辻政信知道了他曾经面对过的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查查辻政信的年谱可以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实:从此以后他再没有敢主动挑起和中国军队的正面交锋,不是没有过这种机会,应该说他是被打怕了。
0 d- J  s# [  u8 q- L, d8 [* R) V+ ]8 \# r- T4 X9 e
20年后的1952年8月16日,辻政信在出马竞选众议员的演说中是这样说的:“我和俄国人,支*那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印度人,澳大利亚人,爪哇人,菲律宾人,缅甸人都打过,负过七次伤,身上有30多处伤疤,现在身上还有20几颗子弹。- V, q) e6 y( I' A7 q6 q

2 s& ~0 j3 n+ x9 b如果大家武器一样,最强的是日本兵,其次是支*那兵,再其次是诺门坎的俄国兵,接下来是印度的廓尔卡兵,第五才是美国兵,英国兵大概第七第八”。
  g, l% `! O6 z% w. t( ]
* M* y' b5 \- d4 |+ i欺软怕硬确实是辻政信性格的一个方面。1929年9月,陆军大学校毕业的前一年,27岁的辻政信中尉和大阪的一位官吏女儿青木千岁结了婚。婚后辻政信时常打骂老婆,千岁给打的没办法,就偷偷乘辻政信白天不在家到一家柔道道场去练习。一次辻政信伸手又要打千岁耳光的时候,千岁就势抓住辻政信的手返身弯腰结结实实地摔了辻政信一个大背跨。0 l4 S9 r# @8 x( x! j

7 {, B# Z$ S" q: r( E1 g3 Z辻政信爬起来,对老婆眨巴眨巴眼,惊奇地说:“你还会这个,什么时候学的?”; q- F; Z* n4 j
5 X7 I: J" O7 w3 G$ {
从那以后,辻政信再也没有对他老婆伸过一个指头。6 x4 V# M6 W, t: Y

3 W" W5 _' E$ h) w" x+ T* y# x.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10-17 19:33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33

初 露 狰 狞(四)
/ J6 x( N! Z  ^/ S0 ~* i; Y& |3 ?) F5 v% q. j
回到金泽两个月后的1932年9月,辻政信奉调到参谋本部总务部第一课(动员编制课),课长是东条英机大佐。次年又晋升大尉,被调到作战部第三课(要塞课),看起来辻政信已经走上了那条“精英之道”,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大尉。但就在这时,1934年8月1日,来了一道奇怪的调令,调辻政信大尉去陆军士官学校当学员中队长(相当于连长)。
7 [8 ~4 W- a( F8 _+ P7 t9 v5 X3 |( b; ]" o0 T8 B$ R# h( F
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员中队长就是个少尉干的活,这次起用辻政信的表面理由是因为昭和天皇的小弟弟三笠宫崇仁亲王那年进了陆军士官学校,要找个优秀的中队长来教育。但谁都知道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皇室子弟都要进陆军士官学校,没见那次要一个军刀组的参谋来教导的,况且派去的人就几乎算是偏离了精英道路,将来在晋升上肯定会吃亏,野心勃勃的辻政信就肯接受?2 z8 X' ?  z4 |! b
6 C, E1 V" N0 e( H/ A
这其实是陆军士官学校干事(相当于教导主任)的东条英机大佐策划的一个想“肃清”士官学校的阴谋。  [+ s* ^& P! }& g& x

! E1 i6 o+ L! N1 S& k  O3 b( [当时陆军内部势如水火的“皇道派”和“统制派”正争斗在兴头上。东条英机是统制派的,他想把皇道派的思想从士官学校里赶出去,起码要把那些无法无天的皇道派同崇仁亲王隔离开来。这就想起了他原来的得力部下辻政信。由于过去的学历和上次上海事变时负伤的战历,辻政信这时已经成为了士官生的崇拜偶像。能和辻政信说上一句话几乎成为了士官生们的无上光荣。所以利用辻政信,就可以控制士官生们的思想。
5 v8 v: H" Q0 m+ u$ [8 g/ b: q1 L7 Q" m5 N) |" G3 ?
辻政信呢,也正好觉得参谋本部的日常官僚事务腻味透了。他在给原来部下的信中这样写道:“每天像俗吏似的忙于事务,军人应以战场为第一,成天整理文书的衙门是最差的环境”。因此1933年8月参谋本部招人去进行“苏联对新疆的渗透情况之调查”项目的时候,辻政信想都没有想就举手报名,在甘肃的兰州肃州等地活动了一个多月。: a& B6 n0 u. v& {7 z

- c$ P; ~* @% E' i; p: X有句俗话是“有二两颜色就敢开染坊”,这句话在辻政信身上不合适。辻政信天生有一种赌徒的疯狂,更加倾向于“空手套白狼”似的无事生非。成为陆军大将当然是辻政信的梦想,但是对于辻政信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迈向陆军大将之路上的激动,就是说过程本身比结果要重要这种日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在辻政信身上特别以一种疯狂的形式被表现了出来。
" ^/ ]# Y$ w7 I3 ]' ^4 r+ ?
; c0 Y& ^% W# s. @6 ]东条大佐的嘱托就是极为符合辻政信性格的一种赌博,这一宝押对了不用说。辻政信只是一个炭农的儿子,能跟上东条英机这个陆军世家之后不愁没有好处。万一压错了宝呢?那就在等下一个机会,“人生何处无赌局”,再到了后来如同我们能看到的,辻政信就干脆自己开局坐庄设赌了。
  \  v% t) {2 Y6 B- q/ l  p7 d8 n# ^2 D5 a
花点时间来说明一下这个在谈到昭和军阀时经常出现的“皇道派”和“统制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先来看看当时日本的社会情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不景气影响日益扩大,日本陷入了严重的通货紧缩。1931年的物价比1925年下落了35%,国民收入和股价指数也下降了30%,工业生产下落了25%。就一样东西在上升:失业人口。光1931年一年,日本全国工厂矿山就解雇工人七十六万。
% {+ l: O; l$ `! a. N5 J: f/ ^& s$ a
当时的日本工业雇用人口基本上是农民的老二老三和女儿,没有了工作就只能回家务农。而此时的日本农村更是惨不忍睹。1930年日本农业大丰收加上通货紧缩,两大主要农作物中的大米价格暴跌到一半以下,蚕茧价格更是跌倒了三分之一以下。但这种情况下,来自朝鲜,台湾的比日本本土便宜两成左右的殖民地大米还在冲击日本市场。
; _! Y+ @3 M0 X
7 a2 g& m+ F, ?《日本农业年报》有这种统计数字:“1931年山形县卖女儿的农户有四五千户。举最极端的最上郡西小国村作为例子,该村15岁到24岁的女性四百六十七名中,被卖掉的有一百一十名,占23%。另外还有一百五十名出外做女佣或女招待。”
/ l7 B$ x8 Q  V* Q: \( e! M* s1 `; t& @9 L' t- \' H8 K& `) z( J& R
文革后最早在中国公开上映的日本电影《望乡》反映的就是这个时代。
2 y' m5 q+ c  a1 S0 K+ o' P$ G
. A  @7 f  z0 ~$ |3 G' p1 c7 J军队的士兵,下士官和下层军官基本上都是农民的老二和老三,对于农村的惨状有切肤之痛。对于国家主义的学说很有共鸣,认为是政治无能,应该“清君侧”,把重臣,财界要人全都杀了,由天皇来“亲政”,组织以军方为主体的政府。这就是“皇道派”的主张。! k8 M/ m+ H5 M# W0 ~1 z5 Y7 Z

4 `' Z% \' s4 ]3 [其实在组织国家主义政府的问题上,“皇道派”和“统制派”没有争议,仅仅是在如何组织上的争议。“统制派”不主张采取当时在军中像现在的电子游戏一样流行的政变方式, 而是主张军内统一起来向议会施加压力从而组织以军队为主导的国家总动员体制来度过经济危机。其实“皇道派”和“统制派”的思想根源都是军国主义,只要看到后来在东京国际法庭上皇道派的老大荒木贞夫陆军大将和统制派抗把子的东条英机并排坐着就知道了。但当时就是互相斗的死去活来。让人想起《格里佛游记》里面的“大头党”和“小头党”的争斗。4 E, Y9 S! E' o6 `% W
' l$ z" z9 t# m  I/ E3 d; d
但是当时的统制派还没有取得对皇道派的优势地位。东条英机起用辻政信的企图被皇道派领袖的教育总监真崎甚三郎看破。于是在发布辻政信调令的同一天,东条大佐被调任久留米的步兵第24旅团旅团长。
, b% W# G7 Z' g4 L8 O1 R7 e& q7 Q& X" V! G
一个进来一个出去,按理说辻政信这回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闹不起来了。但是辻政信就有无事生非的能耐,没了援军他自己一个人也要干。
1 R! a0 w# }' h  X, [" j& f; i7 M* C/ V- G
辻政信从一个学生那儿听到有几个学生常在一起读与政治有关的书,在研究右翼大愤青北一辉(后来因为2.26事件被枪毙了)的“国家改造论”。就命令那个学生想法子和那个团体接近,打听出那个团体都有些什么活动。
* t, Y+ H4 S/ g8 D5 _/ T7 [3 u" O2 n; i7 B1 Y5 N2 G
事情如果仅仅是到此为止,那也还是中队长的正常工作范围,无可非议。但接下来辻政信干的事就匪夷所思了。他在听到汇报说那些人就仅仅是看看书,没什么具体行动以后,指示那个特务学生采取“引蛇出洞”的战术。那个特务学生就在学习会上故意发表慷慨激昂的言论,挑动情绪,到后来居然大家一起胡诌出了一个要在11月28日临时议会开幕之前谋杀首相冈田启介海军大将,前首相斋藤实海军大将,前首相西园寺公望,树立以荒木贞夫陆军大将,真崎甚三郎陆军大将,林铣十郎陆军大将为中心的军政府的“政变计划”。
0 r/ P9 B/ o9 I: t/ J0 H+ I% t, M! G. y" L1 X
辻政信得到这个他本人诱导出来的“政变计划”后,立即会同参谋本部情报部的片仓衷少佐,宪兵司令部的塚本诚大尉一起在11月20日深夜三点面见陆军次官桥本虎之助中将要求镇压这次“政变”。 桥本就命令当时“统制派”领袖,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少将来处理这件事。2 E2 P: l0 w3 i7 b1 ~2 @# F

! s1 g! C2 F  p处理这么大的事情,当然得十万火急。两小时以后,牵涉到的所有人员都被抓了起来,接受军法审讯。一审讯才知道这根本就是辻政信大尉为了出人头地而采用卑鄙手段捏造出来的一个纯属虚构的“政变阴谋”。但是出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考虑,牵连到的所有陆军士官学校学生全被被开除了学籍,包括那个被辻政信利用了的特务学生。
7 S" a' ?& M/ m2 a
+ |& M. q4 g) D' t+ W3 Q辻政信就是这么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在他那里,所有的友情信任全是废话。这次“陆军士官学校事件”和军事法庭的处理不公,也是在第二年(1936年)引发“2.26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精神因素。
/ R% ~7 z7 u/ _% ]9 p( k+ r9 ~6 d3 a5 c; G3 E# X$ {
虽然东条大佐交给的“扫除士官学校皇道派势力”的任务是基本完成了,但任务完成得太不体面了些,所以辻政信自己也得到了停职反省一个月的处分。接着在1935年4月被赶出陆军中央,发配到驻水户的步兵第二联队去了。现在不是比别人出人头地要晚一些的问题了,而是这个军刀组参谋几乎已经完蛋了。
5 u! ]+ k2 o4 b4 ]  D, u9 a6 E1 f$ F- x6 @5 f5 @* u
辻政信,还能爬起来吗?
, X& O5 {+ C/ E8 j
) t! \9 G/ n* b" f" w5 h[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10-17 19:37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38

纵 火 草 原(一)) X( h  k" L- ?% `: h. x' I

' c- Z" P- Q* ~* T  u' n: q一个军刀组的精英参谋,本来前途洋洋。但是居然会作出使用特务学生,无中生有,栽赃陷害的事情。一下子就把辻政信这个“模范青年军官”的包装给拆的干干净净,被发配到第二联队去了。
! Y" k; D; I# q: [) q% X9 b( N5 a! Y- d% }( x1 l% J
从公众的注意中心,下士官和普通士兵的崇拜偶像到到处看白眼,这种人生的反差未免太大了,即使是根本不考虑别人想法的辻政信也受不了这种打击。这时候他甚至动过离开军队的念头。但第二联队连队长横山勇大佐还是罩着他,不让他退出现役,还给没有正式职位的辻政信找了份活,让他负责联队年轻军官上课,进行战术教育。
7 E$ `% E: d' E- I6 r0 K* f) t/ o! ]; G
俗话说“人以群分”。这位后来做到西部军中将司令官的横山勇也是和辻政信一样变态的人物。后来因为九州大学的美军俘虏活体解剖,吃美军俘虏的肝脏事件而被判处绞刑,没来得及执行,死在巢鸭监狱。, m6 M0 f8 G8 M$ k* g! ?4 e

9 x( V4 W  {# L, ?* \3 `辻政信的失意继续了一年左右。在要留要走的选择中也一直在犹豫徘徊,“to be or not to be”,一直下不了决心。后来终于去九州的久留米找了第二十四旅团长东条英机,对东条诉说委屈。东条倒是能够理解他,也没把别人眼里的“卑鄙无耻”看作多大的事儿,但就是帮不上忙,因为东条当时也在走背字,都要发配到满洲去当宪兵司令了。
1 W$ u, |" m( L: Q& ^
! U; ?0 t/ c6 }8 d( s7 ~但是一年不到,师徒俩都时来运转了。1936年2月,发生了“2.26”事件,1936年2月26日,陆军皇道派下级军官带领1400多名士兵发动政变,包围了首相官邸,国会议事堂,陆军省,参谋本部和警视厅。杀死了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在昭和天皇的坚持下,政变被迅速镇压了下去,同时统制派开始了对皇道派的大扫荡,叫做“肃军”运动。当时任关东军宪兵司令的东条英机,一得知“2.26”事件的消息,立即出动宪兵抓了一千多人,把在满洲的皇道派人物几乎一扫而空。# j- w/ ]3 C4 V7 H5 {+ P' h* J0 a1 F
2 s, V- A% H4 I4 x/ o& t
扫空了皇道派,就得有人来填空缺。那时因为协助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发动“9.18”事变有功而正走红的关东军第三课主任参谋花谷正少佐就想起来了这个都已经被人忘记了的辻政信。
" ?5 W. ]) W! Q' r
1 X2 E8 S! d- y2 e7 y1 u4 i3 h* x2 b那时日本陆军里拉帮结派像团伙似的组织不少。辻政信最早参加的是后来的甲级战犯大川周明和桥本欣五郎组织的“樱会”,跟着混了一阵以后觉得那帮说的比做的少,就退了出来,正好那时花谷正也在组织参谋本部和陆军省的陆大军刀组毕业生,辻政信正好跟着够资格跟着混,就这样花谷正记住了辻政信,在1936年4月把他给要到关东军来了。
, Z! L8 k; T1 m
; f* G4 p* t* c+ a- U花谷正负责的第三课是名义上是兵站课。日本陆军最不重视的就是兵站,按理说辻政信应该没有什么干劲才对,可是这次辻政信没有来得及发牢骚。花谷正在辻政信一到就召见了他,扔给他一大堆资料:“先看了再说”。
. P4 X: V3 Q* F  _; v$ ^6 n3 D, t3 G8 Q
那都是“满洲事变”的有关资料。辻政信足足花了一个月才看完,看完了以后可是大长学问了,原来普天之下无奇不有到了这种地步。& ]# }+ ~3 @/ u( F# w7 v5 d

( D$ O# x& z6 y“9.18事变”是最典型的下克上事件。真正的主谋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大佐和作战参谋石原莞尔中佐,还有两名少佐参谋花谷正和今田新太郎自始自终在一起掺和。不要说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中将和参谋长三宅光治少将不知道,连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大佐都不知道。这种无法无天犯上作乱的行为不但没有受到军法处置,反而由于成功地弄出了“满洲国”而被加官进爵。板垣征四郎一直升上关东军中将参谋长,而石原莞尔则当上了陆军中最灸手可热的参谋本部少将作战部长
# J! N& J( a& d6 n$ M/ {4 a; Z  Q' z2 R3 x4 Y
这个第三课叫名兵站课,实际上在石原莞尔的字典里“兵站”还有另一个意思:满洲是他们准备和美国进行“最后战争”的总兵站!所以这个课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政策制定课”,也就是那个傀儡“满洲国”的具体指导机关,因此才让大功臣花谷正来当课长。辻政信想想自己原来就是和上官斗个气,耍点小聪明,那和石原板垣比起来也太小儿科了。于是乎抛弃一切固定观念,虚心向石原莞尔学习。在专门去东京谒见他的偶像石原莞尔以后,辻政信发出了这种感叹::“先觉的导师(指石原莞尔)对物体的观察方法,对中国,满洲,东亚的思维方式,使我从权益思想到道义思想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见识的的不同,就有这么可怕的力量”。. u: p9 n" L# L, s( Y' d

& G0 k6 T% E1 Y0 l  [% G+ D这里所说的所谓道义是指石原莞尔最热衷的那个“大亚细亚主义”,所谓“东亚联盟”那些个玩意。后来辻政信一辈子醉心于那个,连最后在印度支*那离奇失踪也和那个“东亚联盟”有关系。那个话题留到以后再讲。现在的辻政信正在一门心思为建设好石原莞尔的兵站而发奋着呢。
$ x: l5 L: }7 X6 B% j+ j9 N" @: k) d1 F% b
1936年9月18日,“满洲事变”的五周年纪念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发表了一篇《满州帝国协和会的的根本精神》的文章,主要是说怎么使用石原莞尔创立的这个“协和会”来从精神上控制满洲,其实这篇文章是出自辻政信之手。这次是上官有指示让他用上官的名义写东西,但辻政信写上了瘾,后来一发不可收拾,随便写几个字就敢说这是谁谁谁的命令,这个“谁谁谁”一次居然是他的天皇陛下。& E9 Q) ?- ~+ i

$ b8 |1 A+ f7 d& A. g  a) _辻政信到了满洲,砍了三板斧,“癞蛤蟆打立正,露了一小手”。这第一件或就是受板垣参谋长的指派去制定所谓“建国大学”的建校方案。这个“建国大学”是想仿照日本的“帝国大学”为“满洲国”培养官僚的机构,学制六年,前三年学习,后三年研究。150名学生中,日本人一半,中国人三分之一,剩下的25人是蒙古人,朝鲜人和白俄人。经过辻政信的多方奔走,1937年9月占地20万平方米的这个“建国大学”终于在“新京”(长春)南郊的欢喜岭开了张。现在的空军航空大学的校址就是原来的“建国大学”。只不过那是“7.7卢沟桥事变”以后,辻政信已经不在满洲了,忙着在天津吵着要扩大事态呢。# s' ?! i3 F8 r* ?% @

( B  N3 O: O0 {这件事是和板垣征四郎一起干的,第二件事则是帮老上司的宪兵司令东条英机维持治安。当时张学良的东北军是表现不错,“一切行动听皇军指挥”,皇军一声号令,乖乖地搬到关内去自谋生路去了。但东北人民没那么听话,反抗此起彼伏。最让皇军们头疼的就是被称为“马贼”的抗日武装。东条英机的办法就是“进剿”,但东北到处是深山密林,根本剿不过来,反而“进剿”的半道上开小差去见天照大神的皇军倒不少。1934年3月9日,第十师团第63联队长饭塚朝吾大佐都在依兰县的土龙山被以谢文东为首的“马贼”给宰了。所以辻政信就给东条英机支了并大屯加招降的招。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41

纵 火 草 原(二): I- v+ X- j4 s+ L1 `* [
$ @* p% d; c# e! h1 L
一天听到一个消息,说手下有五千多人的吕绍才愿意投降,但有个条件,就是不让在额头上刺字。额头上刺字是东条英机的发明,说是对马贼们杀死过“天皇的赤子”的惩罚,这次东条英机也不肯让步,说一定要刺。辻政信火了,冲东条就嚷了起来:“你会不会算账?这些人不投降,你还打算死多少‘天皇的赤子’?都像你这么办,这个参谋干不了,你另请高明吧”。说着就冲出了会议室,回寝室收拾行李去了。
+ J; I3 ?+ b* L  @
3 ~0 v$ I# q! }" k因为辻政信知道东条是个小心眼,今天如此顶撞了东条少将,明天肯定会派自己去进剿。所以乘还活着时候写遗书吧,大佐都没能活着回来,自己一个小大尉那还不是白给?谁知道到了晚上东条派人来了,说想来想去还是辻政信说的有道理,就不刺字了,但是得辻政信亲自去把那些马贼领回来。辻政信知道这个难题已经是对老部下的特殊照顾了,咬着牙赤手空拳地去了通化,最后把吕绍才和他手下的五千人枪给带了回来。后来招降谢文东也是辻政信经手的,这几件事以后辻政信就不仅仅是东条英机的老部下了,而上升到了心腹。以后辻政信屡屡胡作非为而不受惩罚固然有日军“下克上”传统的影响和“政治上正确”的保证,但是首相兼陆相的东条英机一直在罩着他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 U, \, k* A2 N0 d; k4 J
- o1 `- t" w+ Q% g! Y2 a! M
这第三件事和辻政信的家传都有关系。辻政信的父亲辻龟吉在村里开了个道场,帮着村里人办红白喜事。辻政信从小看得眼熟,这回自己也要来办办丧事过把瘾——这回是帮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办丧事。
2 B7 `( _2 h7 f" d
" z1 D; e) n* i) w8 c. W, D! ~张作霖在1928年6月4日凌晨被当时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密谋炸死,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死后,小六子张学良继承了东北。可是小六子忙得老不在家,那辆被炸得乱七八糟的曾经是慈禧太后坐车的“花车”残骸也就那么扔在奉天火车站的一个犄角旮旯里,老爷子的尸首也孤零零地扔在海林寺没工夫管,后来接到关东军命令搬了家,就更顾不上老爷子了。) K6 C: D2 f% l% H
3 \4 F. l3 }' F+ U. c0 C3 S5 q
辻政信看出了这里面能做文章。于是在1937年找人把那花车残骸给收拾了,又在6月3日把搁在海林寺里没人管的张作霖下了葬,花了十万大洋。那时候的十万大洋不是个小数目,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在策划“上海事变”的时候从板垣征四郎那儿领到的活动经费也只不过就两万大洋。
  r$ Z" b3 }# @$ O: |
: h# a1 p) m( }3 Z后来做过“满洲国”经济大臣的韩云阶就半分吹捧,半分佩服地对辻政信说:“辻参谋真行,用十万大洋就做到了关东军花了上亿大洋的宣传费都没有做到的事,一扫了9.18以后的沉闷空气”。7 H% U- j- x' P8 x4 Z

2 F2 y, I) c0 T这几件事在关东军里树立了辻政信是一个“年轻有能的参谋”的形象出来。对于辻政信来说则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知道了权力的力量,也知道了如何使用权力,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如何得到权力。并不是依靠自己的职位所掌握的权力,而是更简单地利用人们对权力的恐惧,使用上官的名字或者权力机关的名字来得到权力。
$ T1 U" h! e, }. o" @# W0 C2 i# E9 ?) x! Z. m, K
仔细看辻政信的年谱就会发现一次很奇怪的调动,从1937年8月到11月这三个月里面辻政信在北支*那方面军做过三个月参谋。辻政信自己在战后说连他自己也不弄不清楚调动的原因,但是后来官至关东军副参谋长的池田纯久在回忆录中说明了事情真相。
# t; Y" O9 K- W. G- @) ?
/ H( r, H" M" i) R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参谋本部就如何处理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严重的对立,分为了以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为首的不扩大派和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为首的扩大派。无事也要生非的辻政信这时早把当初口口声声称石原莞尔为“先觉的导师”的事给忘到了九霄云外。那一阵老在天津能看到辻政信的身影,他到天津来干吗?; V6 I, A5 u0 {, m

* b7 y# E. s, e! E; k那支“北支*那方面军”是在7.7事变以后从“北支*那驻屯军”,原来叫“清国驻屯军”,是日本在义和团动乱以后根据“辛丑条约”在华北驻扎的军队,因其司令部在天津,所以一般称“天津军”改编来的。事情虽然出在天津军,可是当时天津军本身对扩大事态倒不怎么积极。因为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在事变后的7月15日病死去,参谋长桥本群少将也是主张慎重行事。但一帮八杆子打不着的们却无比关心,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参谋长东条英机,朝鲜总督南次郎,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等纷纷上书要求“中央决断”。关东军还派辻政信和田中隆吉去天津帮忙打气,生怕仗打不起来。
3 u7 F3 c3 v* `
  V, P& Y4 C. k, ~当时天津军的作战主任参谋是池田纯久中佐,他也是反对扩大事态的。可是大约是在7月20日左右,辻政信突然对他说,第二天关东军要从山海关机场出动轰炸机,对卢沟桥附近进行轰炸:“我坐着轰炸机亲自去。”6 `+ D' D) O- ^# N" ]: @

6 n* }$ X* z) s池田吓了一跳:“真要干?为什么?现在作战方针都还没定,你瞎添什么乱?”$ R7 S8 q$ E; p9 q8 {; N; A4 ?$ v/ [' o
) n$ Z  Y9 e1 I; l1 P
辻政信说:“当然是真干,为了给你们天津军创造一个好环境,哼,也不知道中央的那帮家伙在搞什么鬼,老下不了决心,我给他们来个既成事实。”
- \2 P/ c8 t& z6 O+ z- y+ `8 U+ e+ ~5 n1 p" v! B
池田是刚从关东军调过来的,知道辻政信的脾气,对付他就只能比他还凶才行:“好,你关东军敢出动轰炸机,我就敢出动战斗机把它打下来!”) K! o. l' U1 K# G( g+ [  S

7 T# Y8 f/ z* ^( m& l! ^% r4 x5 J辻政信张口结舌了,一语不发地就走了出去。但是心里对天津军的“胆小怕事”是气不打一处来,正好花谷正去东京出差,就央求花谷正去中央走走路子,干脆调到天津军去“掺砂子”,治治那些胆小鬼。就这么着到了天津。
; J0 Z  V+ h4 m( `
8 k" H3 D4 c/ D( N3 {可是到了天津正准备大干一场的辻政信一个月不到又被弄到山西的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去了,这件事在辻政信的年表上都找不到,因为不是正式调动。一次辻政信被派去第五师团联络,到了山西以后突然接到北支*那方面军参谋长园田直三郎中将的联络,让辻政信别回天津了,就在板垣那儿混吧。' B) s: c/ i/ t9 @' @& {# L
; j- }) [6 Z6 z3 N
原来辻政信的顶头上司,北支*那方面军高级参谋下山琢磨大佐也是关东军过来的,两人原来在满州时结过仇。在满洲有东条英机花谷正们罩着辻政信,下山琢磨没办法,现在你辻政信到下山手下了,下山还不赶快报仇吗?而参谋长看着辻政信可怜,就让他干脆在第五师团不要回来了,反正板垣征四郎也是辻政信的老上司。
6 X6 V0 I3 q1 X3 I  u) Z5 R
6 F' \1 q" r9 O$ b) q- |8 J  T; y4 g: b  k可是下山大佐没报成仇不干了,和园田参谋长吵了起来。下山说的还条条在理:怎么我派手下去第五师团联络一下,你参谋长就自说自话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把我的人给了第五师团?园田没办法,又只好和板垣商量,再让辻政信回老家关东军,这样大家都有个台阶下。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45

纵 火 草 原(三)
# r1 U6 S4 j8 Z  Q7 B- N; D: H6 B& r) i& B
辻政信这就又回到了关东军作战课当了做梦都在想的作战参谋。在天津没能一展身手有点遗憾,但是看看现在的关东军却又是精神清爽: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是原来辻政信呆过的金泽第九师团师团长,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也是辻政信呆过的参谋本部编制动员课课长,东条英机卸任以后接任的矶谷廉介中将,更是当过辻政信的步兵第七联队的联队长。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少将是辻政信从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毕业时的第七连队长。所有的头全是老上司。这下辻政信是如鱼得水,在关东军里左右逢源,十分开心。
; i$ s* R$ Z8 ~
0 i+ W6 }4 W0 O不只是上官,作战课内部也一样。高级参谋寺田雅雄大佐和辻政信一样是从参谋本部编制课出来的,而且也是第九师团出身,只不过联队不一样;作战主任参谋是刚从参谋本部编制课来的服部卓四郎中佐;还有个岛贯武治少佐是从参谋本部作战课转过来的,但他和辻政信是陆士,陆大的同期。3 e. x9 x) q9 S7 j
$ I$ M- N( q, K2 p2 f6 p6 S2 f/ F
这几个人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服部卓四郎,他陆士比辻政信高两届,陆大比辻政信高一届,也是军刀组。也不知道是什么缘分,从现在起就称不离砣砣不离秤的没有办法分开这两个名字。辻政信听不近任何人的意见,就对服部服服帖帖,因为他俩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看法都一致得有点变态,但服部比辻政信为人处事要圆滑的多,这是辻政信买服部帐的主要原因。根据最近解密的CIA文件,战后服部曾经企图发动军事政变,暗杀吉田茂总理,最后是辻政信劝住了服部卓四郎。
; Z2 }* v) s% k  E3 ~) x5 ?. n0 T) _% f
& O* a) O# j% T$ q7 _4 a3 Y# f这一下就可以上下一致沆瀣一气了。你别看辻政信军衔低,少佐还是刚刚晋升上去,但却是关东军的老土地爷。如果把他来关东军从1936年4月开始算,这些个人里面他资格最老。除去资格,辻政信在关东军作战课还有一项别人无法比拟的长项:他真的上过战场打过仗,那枚“功五级金鵄勋章”可不是谁都能挂得上的。其他人就算是大佐中佐,也就是从办公室到办公室在桌子上打仗,没见过战场。上下人事和实际作战经验,这就是辻政信以一个小小少佐却有如此大发言力的原因。
4 ?0 E* W& e- p6 @- L1 m( Y  X/ `! |: a# `3 e
有了发言力就要用,往什么地方用呢?关东军在关外,没有直接加入中日战争;镇压被日本人称为“马贼”的抗日武装也没有作战参谋们什么事。这帮闲的无聊,就把目光盯在了北边的老毛子身上。
1 o( k4 B$ l2 y# C# u: L  }
# j, H( ?6 F2 p, O+ _从因为那篇《田中奏折》而出了名的首相田中义一开始到石原莞尔都捣弄过所谓“日本帝国国防方针”,每次都是把俄国或苏联放在第一位。这是因为两国在东亚的利益互相冲突,日本老怕北极熊在背后给他下点什么胡椒面。这次也是一样,在侵华战争不断扩大的时候,日本老嘀咕着背后的苏联人。9 G$ ^+ v. u. C& [" O

, G5 k2 G; F1 b! s: r那么怎么办呢?辻政信的想法在日本陆军重视很有代表性的:俄国人根本不足为虑,只要狠狠打他一下,让他记得了疼,他就规规矩矩地不敢动了。这就是当时日本人开口就是的“惩膺论”。扩大侵华战争也是所谓“惩膺暴支”,现在又要去惩膺什么苏俄去了。因为早年间日俄战争日本赢了,所以现在也就只要吓唬吓唬他们就行了。
. _9 t! x. P4 B
& }4 r( [: u% s2 d/ c$ b; `是不是那样?先看看当时日苏军力的对比吧。
! d9 {( F: `: m  j$ K( i, A6 b' w5 M1 Z
俄国虽然变成了苏联,但红军并没有放松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研究。制定了以坚固的机甲,强大的炮火为后盾的战法,决不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上帝和我们在一条战壕里”的虚无缥缈的精神主义梦想上。所以1938年苏联的战车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万辆,每年的生产能力超过一千辆。在军力使用上没有达到对方军力的两倍甚至三倍以上时绝不贸然进攻。这种战法虽然有点枯燥无味,但绝对行之有效。
# ?5 m+ x) E4 p6 {; V" D0 J& U' @3 G* \+ y
而日本呢?当时日本全陆军保有的的坦克装甲车总数大约只在500辆左右。' k9 m: O; w! Z6 h
$ c) [! F$ _# S9 `+ z$ k9 M
数量是个问题,质量就更加惨不忍睹了。日军的八九式,九七式坦克装备一门57mm炮和两门7.7mm机枪,那门短得像根猪鼻子似的57mm炮的发射初速只有350米/秒,破坏力只有苏联坦克装备的47mm炮的65%左右。日军的八九式坦克的装甲厚度是17mm,九七式是25mm,九五式只有12mm。而苏联的BT5坦克时22mm,T26和BT7坦克则为25mm。* s7 O+ b. @  Y. [5 S- M0 S
苏联BT型坦克的车重对引擎马力比为每吨32马力,而日本的九五式只有17马力。所以日军的坦克和美军的M4谢尔曼,苏联的T34相比只是一只活动铁皮棺材罢了。
% L( G; h$ Q! ?0 E/ m, n& }+ f0 j. U5 i2 F) S' C
日本的装甲部队不仅仅在数量和质量上落后,日军对装甲部队的认识也落后。当时日军的装甲车辆任务仅仅为和步兵协同作战,还没想到装甲兵团的对战,反坦克技术几乎为零。面对着坦克装甲车,日军的办法仅仅是往上面砸燃烧瓶!反观苏联军随身携带卷成一米左右一团的钢琴弦线,需要时拉开一架,坦克只要碾上去就动单不得,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
( @* l4 w- G7 p/ @( k0 ]2 h# D# G& ]8 y
可能有人想不通,日本当时的武器制造技术并不很落后,怎么日军的坦克怎么会是这样的?确实日本不是个兵器生产的落后国家,从1901年(明治34年)开始日本就开始出口武器了,那年向暹罗(泰国)出口了两万支步枪和一千万发子弹。1905年袁世凯向日本购买了包括三一式速射山炮在内的步枪三万五千支,子弹三千万发,大炮一百门。但是1907年以后,日本军火在中国市场上竞争不过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倒不是因为价格或者质量,而是在金融方面输给了克虏伯公司采用的借款贩卖方式。但是在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一直到1913年,三井物产上海支店就卖给了清王朝价值白银二百六十万两的武器。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47

纵 火 草 原(四)
! n1 t6 P8 _  b! `4 ?
* Q3 E7 y# \9 {" I4 ~# t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军事工业更是靠出口武器发了财,战时陆军出口步枪,迫击炮,24厘米加农炮,20厘米榴弹炮等给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金额达一亿八千万元。而海军则出口了包括12艘驱逐舰在内的高达二亿九千万元的武器。但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都着力于对坦克,装甲车的研究开发的时候。日本的起步就晚了,日本国产的第一种坦克九一式直到1927年才设计制造出来,后来在1929年改型为八九式,但是直到1931年也就只生产了12辆,在“9.18事变”和“上海事变”中日军使用的坦克是从法国雷诺公司进口的。7 Y8 `, L5 Y! |9 Z  {' J/ H- c

) f- p9 m- V% i/ w) [  C2 f  这里面的原因一个是由于军事思想军事理论的落后,迷信“白兵主义”,用一句大家熟知的中国话来翻译就是“刺刀见红,两百米内硬功夫”,总觉得精神第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不愿意说:没钱了。像泥潭一样的大陆战争把日本陆军的军费全吃完了,你看海军没事能造“战舰大和号”那种废物的时候,陆军连坦克大炮都装备不起。就这样还要去惹苏联人。9 ~  \! @- T7 K  Y

) q$ x% ]. F, p- i( l  是不是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苏联人的底细,完全是在打傻仗?不是。日本人不缺苏联情报,1932年日本陆军就已经翻译下发了苏军的《野外作战要领》,1933年日本陆军还专门制定了《对苏战斗法要纲》呢。苏军在1936年修订了《野外作战要领》,从原来的利用战略纵深打持久消耗战的战略转变到利用优势炮兵,装甲兵和航空兵所形成的机动力和打击力来包围歼灭敌军的战略。1939年日本陆军下发的《苏军常识》中有对修改后的苏军《野外作战要领》的详细解说和苏军装备现状。就是说日本人很清楚苏军。
# I& [% Y! w, c6 \7 O6 V; u: W. U& q& Z& T4 W" ]( }
  1938年还出了这么件事,6月13日苏联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相当于内务部长)柳斯科夫大将在现在的吉林省珲春市长岭子附近翻越国境,叛逃关东军。柳斯科夫带给了关东军大量的苏联情报,甚至随身携带了苏军用的密码本。叛逃后柳斯科夫在关东军作过一段军事顾问,据柳斯科夫的计算,进攻苏联起码需要四千辆坦克。- y  T; z7 u1 f% y+ L1 ^
/ l4 ?# X. ~* d( V* A2 D4 k3 Z  ?
  柳斯科夫的叛逃一直被认为是引发张鼓峰事件的原因。所谓张鼓峰事件,是1938年7,8月间日本军队闹出来的一出贻笑大方的荒唐笑话。当时因为要不要进行武汉战役从省部(这是一个战前和战中常用的字眼,指陆军省和参谋本部)开始就分成了两派:扩大派和慎重派。扩大派主要是作战课课长稻田正纯中佐和陆军省军事课课长田中新一大佐,慎重派则主要是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和“战争指导班”的参谋们。
+ ^! b1 k) d+ y" x7 Y) ?4 |9 o) ^; y) r: h( m2 j; w
  慎重派反对战争扩大的理由的一条就是战线拉得太开,兵力分得太散,如果苏联乘机进攻怎么办?稻田正纯为了给武汉战役寻找理由,想确认一下苏联没有进攻日本的想法,就想出了这么一个对边境的张鼓峰进行“火力侦察”的高招出来。让谁来干呢?想到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过实战经验的朝鲜军十九师团,也算是“从战争学习战争”吧。
* v6 T5 E' G+ p' K3 V6 m4 P0 Z# L5 }6 g1 \: l
  稻田正纯就在1938年7月19日以大本营的名义给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和十九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下了“限定性进攻张鼓峰”的命令。皇军参谋的老传统,命令发出去了,再和老板天皇陛下去打招呼,想来陛下也会认这壶酒钱。
/ c5 a) D+ ]! I' T8 G2 {& t
. w6 u& n& a: @  谁知这次天皇不认账。不但不认账,还把上奏的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给骂了一顿。这下稻田抓了瞎,只好赶紧给尾高龟藏中将发电报中止作战行动。但尾高没理那茬,照样出动了1600多人在7月31日占领了张鼓峰。但是苏军从8月6日开始反攻,出动了237门大炮,285辆坦克和250架飞机,密集的炮火让那些目中无人的皇军们都傻了,这仗怎么打?+ x( D1 [& y6 d3 P1 ?
( J! S, L( t$ _6 z9 M9 t0 m# X3 l
  后来当上了陆军省兵务局少将局长的田中隆吉当时是第19师团的第25山炮大佐联队长,拉着他那几门木头轱辘的山炮就去和苏联人干了。结果连一炮都还没打出去就让给苏联人把圆炮管给拍扁了,好容易逃出命来的田中隆吉多年后回想起来还是惊魂不定,在战后写的《分析败因》这本书里用了一句中国成语来形容当时的傻气:“螳臂当车”。
- E2 W( ?9 m# t4 p2 D& }$ s4 e9 S5 y8 z: l& L$ [
  辻政信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第十九师团的失败只是朝鲜军的无能。要是换上精锐的关东军,什么苏联军队装甲坚硬,炮火强烈,哼哼,三十年前不是已经输给皇军了吗。至于柳斯科夫大将的警告在辻政信看来更只是一条丧家之犬的夸大其词罢了。加上当时负责处理审讯柳斯科夫的参谋本部俄罗斯班的甲谷越雄少佐和辻政信天生就是对头。他俩那年都是36岁,陆士陆大全是同期,陆士毕业时辻政信首席,甲谷次席;陆大毕业时辻政信第三名,而这次甲谷几乎最后:51人中的第47名。所以甲谷的信息不会给辻政信,而辻政信也不会重视甲谷少佐那儿出来的情报。! }0 o7 F0 S; }/ }; U7 F

2 U8 w8 C$ {5 g: s& V! e: a. p  当然也不能说辻政信就完全是一匹莽夫,他也会老太太吃柿子挑软的捏。朝鲜军不是直接和苏联人对挑没找着好吗?他不那么傻,他找蒙古人对练。总不见得号称天下无敌的皇军连蒙古人都不能欺负了。他在所谓“满蒙边界”上找下嘴的地方。) c* Y; \0 T" M) k+ h
2 `& C7 ^; ], }$ {5 U6 H
  那个“满蒙边界”用的就是内外蒙的边界,当时那就是一笔糊涂账。哈尔哈蒙古(内蒙)和哈尔科蒙古(外蒙)的边界是大清在1734年划的,并不是拿来当国界用的,游牧民族逐草为生,老是跑来跑去,谁也不把那条边界当回事,加上两个蒙古在后来的200年间就没少打过,边界也随着各自势力的增弱而变化,几乎没有确定的边界。
- N* d7 C% V/ Q& |* J; n' f* G. w. a$ p& [$ [" N$ O- ~+ X# w
  于是就有了号称“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正规立体战争”的“诺门罕事件”。
, F! f  g1 o. F7 W/ K
. D! F6 ?  p1 Q: b8 U4 O[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10-17 19:50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50

纵 火 草 原(五)# A" ^+ @, W  y4 i
" r8 E# H( G4 t. {) s
  那个诺门罕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镇以南60公里处。现在属于诺门罕布日德嘎查(就是诺门罕湖村的意思)。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雄鸡的话,诺门罕就在那鸡冠下面凹进去的鸡颈部份。一条叫哈拉哈河的河流自北向南流过,把草原分成东西两部分,河的西面外蒙古是比东面内蒙古高的台地。据说大清的时候有个叫诺门罕的喇嘛住在那里的一个湖边,因此而得了名。那是一片草原,除了游牧民外没有人,直到2001年的调查,这片3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就只有80户人家,共251人。) W$ D' J( k: a0 G

* z* F3 F  E% ~3 D3 ~! D  关东军主张这地方的内外蒙古边境是沿着哈拉哈河,而外蒙古则主张边境在哈拉哈河以西大约20公里的地方。外蒙古的主张根据是大清划的边界,这条边界从1734年开始到1908年划了好几次,伪满“外交部”和“治安部”在1937年6月找了几个历史学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代调查。调查的结论是无论是从历史文件还是在现场发现的表示边界的“敖包”,都证明外蒙古的主张有理。这份调查报告打印了30份,分别送交外务省,陆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和伪满的有关部门。9 J# Z& O. b7 y1 a) c$ O- C; d
4 D" B; w: @0 q1 R. X
  但关东军不干,关东军的依据是1918年一次大战后出兵西伯利亚时从苏军那儿缴获的一张八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面标有内外蒙古在这一带的边界是哈里哈河。8 o  z& |! `3 f

% K3 r* L& z* x  s0 D: `" U5 S6 w  关东军认为外蒙古是苏联的属国。但是就不去想在台面上苏联终究是第三国,苏联的地图怎么标怎么能在台面上亮出来作为力争的依据呢。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地图事件上关东军知道外蒙古是苏联的属国,而要和外蒙古人干架时又忘了这一点了。这有点日本人的天性:凡事只想对自己有利的。& s6 X& H* [6 ^- d& ~8 X

" N9 q  q2 I! @6 e$ q, N  现在对辻政信什么最有利呢?打一仗,立一功,彻底洗刷掉“陆军士官学校阴谋事件”的耻辱。所以1939年4月辻政信在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的名义起草下达的一份叫做《满苏国境处理纲要》的文件中赫然写着:“对于国境线不明的地区,防卫司令官要自主认定国境线并将其明示一线部队。。。。。。一旦发生冲突事件,无论兵力多少地域情况如何,一定要取得胜利”。什么意思?所谓“国境线不明的地区”不就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地区吗?在这种地区把权力下放给师团长及其以下“防卫司令官”,除了是在有意挑起冲突外没有别的解释,而且还“一定要取得胜利”。4 J) @& b6 `0 Z
" Y" {: t* N# ^4 B/ g
  “诺门罕事件”的时代背景就是这样。
: M' A& o1 ~3 R2 Q. S' O3 A2 c& ^8 n4 O" \1 P3 {# V
  1939年5月11日,几十名外蒙骑兵渡过了哈拉哈河,和当地的伪满军队发生了武装冲突。由于寡不敌众,外蒙骑兵退回了哈拉哈河西岸。7 C# G0 I# w, ^' j6 L

/ h, S7 |# v& `, Y  第二天,大约有700名左右的外蒙骑兵大举渡河,到了诺门罕附近扎了下来。伪满军不行了,向皇军大哥求援。当时驻扎在海拉尔的是日军第23师团,日本的师团的战斗力如何,看番号便知。1916年当时有一个近卫师团和编号从1到20个的师团,那全是老部队,有战斗力。其他番号的师团都是1938年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以后建立的,总共有192个,编号最后的是1945年4月编成的第335师团。! t4 W+ J9 S3 I/ V9 `4 Y

2 e& ?0 F' \) _4 G7 {6 y6 M, a  这个第23师团是1938年4月在熊本开始编,到7月份才遍成的,历史才只有10个月。日军师团分三种:常备师团,特设师团和治安师团,第23师团是日本陆军第一批三联队制师团,就只辖有三个联队,兵员一万二千人。而常备师团的满员兵力是二万五千人,其中60%步兵,余下的为骑兵,炮兵,辎重兵,通讯兵和卫生兵。特设师团顾名思义,是“因为特别需要而增设出来的”,所以和常备师团差的最大就是这个比例。举例说如果常备师团的炮兵力量为100的话,特设师团就只有62,而只能担负维持占领区治安任务的“治安师团”则只剩下44了。
. [% p, j6 p2 B( v2 }, w9 f' Y2 |# [9 g6 U
  头年7月份,这个第23师团编成后被拉到满洲,可是没房子住。整个师团拆得七零八落地上别人家借住,1938年底才刚到海拉尔。住在别的师团那儿的时候由于没地方,根本演习不起来,最多走走步伐什么的。到了海拉尔了,天寒地冻,入境随俗这帮皇军也就猫了冬。到年初刚开始演习。别说师团单位的演习,就连联队单位的演习都没有进行过,到诺门罕事件为止,最大规模的演习单位是中队(连)。7 ~; f$ \$ L, l- ?, W& ?
' Y6 T5 Z# q- H: b3 _- k! s' \
  就是这样一只菜鸟师团,还碰上一位不知道自己是菜鸟的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小松原是搞情报出身,做过驻苏武官,后又在参谋本部从事对苏谍报,当过哈尔滨特务机关长,他认自认全是“陆军第一苏联通”,这次是第一次外放到野战部队当主官。
$ p) r2 O, S4 G1 Y6 X/ N6 v
6 i" q; z+ M8 w0 S4 }  可是这个“第一苏联通”,居然没想到蒙军后面肯定有苏军,派了骑兵联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带了一个轻装甲车中队(连)和一个骑兵中队加上伪满兴安骑兵第八团的一部分共六百多人5月13日从海拉尔出发去了诺门罕。这时在海拉尔的第二飞行集团(原来叫关东军飞行集团)也不甘落后,出动了轻轰炸机对蒙军进行轰炸,所以当东支队赶到诺门罕时,外蒙军已经撤到了哈拉哈河以西去了。% x. W; Z& u+ t2 h6 K) I

; ]$ a! T7 w7 H  东八百藏以为完成了任务,留下伪满骑兵看守,自己带着日军于15日回到了海拉尔。
% J+ X, S. l5 {( k0 D0 I/ y" e/ @* t6 w- H  V$ M! |
  可是跟着来的报告是:“外蒙骑兵又过了河,把伪满军轰跑了。”废话,那是人家的地方,人家可不还得来嘛,但小松原中将不这样认为。现实情况怎么样与他无关,与他有关的是那个《满苏国境处理纲要》中的“一定要取得胜利”这句话。' U7 B. I0 S0 A$ t' g

& W% D1 n3 t: Z; r  大凡在一个方面做顺了的人,往往会产生一种自己什么都行的错觉。这位被尊为“陆军第一苏联通”的小松原中将就是这样,头一次到野战部队,想建个奇功。听辻参谋说他亲自坐飞机越境侦查过,那外蒙古军就只有400人。根据辻参谋的计算公式是皇军士兵以一当十,就只要一个中队(连)就够了。但这位小松原中将还算谨慎,派了第64联队(团)再加五个中队(连)在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的带领下,跟着辻参谋就出了发,于1939年5月21日下达了攻击命令。5 e9 j& [' `, x+ O/ s
9 Z/ q  A! k7 G( x  k: x
  应该说当时关东军航空集团飞行员的素质不错,但是和日本人的其他方面一样,这个“飞行员素质不错”也有一个漏洞。战斗机轰炸机的飞行员素质确实不错,这点在以后的实战中能够得到证明,但是日军一直轻视情报,这点在飞行员的配备上也一样,侦察机飞行员的素质是飞行员中最差的,后来就知道了,侦察机得来的情报可信率几乎为零。当时日军面对的外蒙古军是一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外加一个机枪营,而不是400人。* ?8 l0 L0 }% F8 b3 C- X, d
1 t4 g- i/ q* d" ~  c: ?: l! e
  而日军出动的全部兵力是两千零八十二人,装甲车辆一辆没有。就这两千人还兵分两路,一路是上次的东中佐带了两百人从阿木古郎宝力格出发沿哈拉哈河南下抄外蒙军的后路,山县大佐带主力沿东西走向的胡鲁斯台河(哈拉哈河的一条支流)自东向西进攻,最后把外蒙军消灭在日本人叫“河又”的两河交汇处。; e! a- f1 h) H  r  _. U6 u
2 ~$ |" w0 k- f, Z1 J% f6 F
  先不说这个不知己不知彼的杜撰作战方案有多荒唐,陆军大学校26期毕业的皇军精英山县大佐就连这个计划都不会执行。他把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在宽达25公里的战线上分散开来,说是不让外蒙军又溜了。就这样自己带的大概一千人走着走着又有一个大队(营)走没了,因为草原上没有明显的地标,那个第三大队走到几乎10公里以外去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53

纵 火 草 原(六)
9 R& n' r- v# ~* ?. F; W$ x0 U; \3 |7 `1 z7 ~
  山县大佐发现走丢了人就慌了,做出了一个没人知道原因的决定:把原来准备和东中佐汇合的地点从河又改为东方5公里的733高地,更有趣的是这个决定因为通讯设备坏了,所以没人知道,在海拉尔督战的辻政信不知道,当事人东八百藏中佐也不知道。4 B4 L! B1 r6 z% P$ r7 [

: C* J. h. v$ K# h  东中佐带了人很认真地就奔目的地而去了,28日晚上到了“河又”。可是等来的不是计划中被山县大佐驱赶过来的外蒙散兵,而是在哈拉哈河西岸居高临下的四门120口径重炮(后来又加了四门)和无数的迫击炮,山炮,野炮及其39辆坦克掩护下的挥着马刀的外蒙古骑兵。
7 _0 b2 G/ L" W2 m0 X9 C
- Q7 w" K$ S+ t, E: R: y. `  就这样东中佐居然还能坚持了一天一夜,中间还缴获过两辆外蒙装甲车,开着和外蒙军对打。这段时间里东中佐派出过七次斥候去寻找联队主力。除了在路上被打死的,活下来的在战斗结束以后都是满腔怒火地在讲笑话给大家听。9 j$ Y, E  j3 n6 U
5 e+ Z& T' A- T4 }: B) M
  东中佐的副官金武在河又以北5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走迷路了的第三大队,但是日军的传统是不能向友军求援,因为这是“必胜的信念不坚定”的表现。所以只能请求第三大队的谱久村少佐请求帮忙向河又的浮桥进攻,可是谱久村少佐正为找不到联队主力而犯愁呢,根本不理这个茬。
1 o" n. S* L% k% b- V( ^
- v: K9 r1 B8 n/ A3 r3 t0 X  其实联队主力就在东中佐身后两公里的地方,山县大佐正从炮瞄镜里看着东中佐们被包饺子,为什么不去解救,现在则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谜。东中佐最后派出的斥候鬼塚曹长花了两个多小时找到联队主力时已经是29日晚上六点半了,报告完情况,鬼塚曹长向眼睛凑在炮瞄镜前面的山县大佐的背影敬了个军礼转身就要回去,这时大佐在背后说话了:“现在去哪儿?”
7 W! n8 K7 J: H8 V8 {, t% f; B
4 m: w3 w4 M. ^  “回阵地。”. b, v3 _+ {$ \/ v( w5 n5 Y5 `9 l) `2 m

+ T* n# }  @" h3 X. `8 W% X6 J  “别回去了,现在他们正在最后冲锋”。
  x9 s0 @; u* Y4 }6 |, u9 X1 D: O9 Y0 C6 T, r
  鬼塚曹长在手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不知道联队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j9 T1 ?- L( j* d9 s

* z4 A/ q+ p/ ^8 a" a3 C8 J  在海拉尔等捷报的辻政信参谋等了两天不见回音,知道大事要糟。30日下午赶快直奔河又去看看虚实。半路上遇到了最后冲出重围的一个会计军官带着三个兵倒在地上,看到辻政信哭哭啼啼地报告:“东支队全灭了”(日军的“支队”不是正式编制,10个人能叫支队,几个联队也能叫支队,只要是团伙就行。)
8 D+ p1 b1 M, F& d: z# ]: Z& o
; c9 |6 t6 N; S- o  辻政信大喝一声:“住嘴,谁说东支队全灭了,你们四个人不是还在吗?东支队还在,谁也灭不了!”
8 n- L# Q  z4 c" c( J% O: ~
9 C3 u5 |  w1 L  嘴是挺硬,可是心里直打鼓:山县武光会不会也被全灭了?可没人知道山县主力在哪儿。正在这时,发现几辆回海拉尔拉炮弹的日本军车,拦了一辆下来去找山县。: s; `% Y( ]$ U& m5 K
7 _' L6 P; C. [7 n2 f
  到了山县指挥部,发现山县离东中佐的阵地就只有两公里,辻政信可真急了:“八嘎牙鲁,你和东是陆士同期,你就见死不救,在这里发了两天呆?你现在准备怎么办?”这叫先下手为强,山县武光确实是作战无能指挥无方,这两天里除了打打手里的那三门75mm联队炮之外确实没有干什么主动进攻,而那三门75口径的联队炮射程只有六千三百米,外蒙军的炮阵地在射程之外,加上哈拉哈河的西岸地形又比东岸要高出将近一百米,所以根本就压制不了外蒙军的炮火,反而一直被人家打的抬不起头来。但要知道这个根本就是胡说八道的作战计划就是辻政信本人制定的,山县武光就是出击,也只是苏蒙联军的优势炮火下的活靶子而已,现在山县的拙劣表现正好使得人们注意不到这个计划本来就是在扯淡。
7 P5 \) q8 l. K1 g" `
! l( H: _+ v! W  N) C  辻政信到炮瞄镜前面看了看,外蒙军已经又撤回河西岸去了。于是辻政信转过身来对山县说:“听我说,这样下去死路一条。今天半夜大家跟我发动夜袭,说什么要把尸首抢回来,特别是东中佐的尸首。明天我回关东军司令部,传媒的消息我来发布,就说山县支队发动夜袭,战果赫赫,把外蒙军驱逐了出去,怎么样?”& w9 O8 v# c! V

2 K# q2 n8 m% H! r! E1 Z, p  神志惶惑的山县大佐还能怎样,跟着点了点头。) |* t5 i$ a- g6 b% D
# r7 ^8 }( K: a: U5 m9 p) l
  到了半夜,辻政信带着山县主力的七百多人,向哈拉哈河摸了过去。但是茫茫沙漠草原,没有任何地标,又不敢打开照明,不知道究竟到了东中佐的阵地没有。河对岸灯火通明,坦克装甲车老是轰隆隆地开来开去,被他们发现了可不是玩的,在这种地形,几发照明弹往天上一打,那就只能等那个不怕死的来为自己们收尸了。
2 C) `' A9 }' B# Z% W/ U4 a9 T( c# v4 O5 o% q5 a6 C
  到了三点钟。草原的天亮得早,再有一个小时天就快亮了,山县担心被外蒙军发现,来和辻政信商量,说看样子晚上找不到了,再不赶紧撤到敌人炮火射程之外就危险了。辻政信也觉得有点道理,正要同意,就闻的一股臭味随风飘来。辻政信将手一挥:“跟上”,顺着臭味飘来的方向就爬了过去。就闻得越来越臭,越来越臭。最后辻政信果断地说:“就在这里了,打开手电筒”。
% A% T) @; D2 e% k  Y
/ t& n$ ?% n& O% x$ @; W2 b  在手电筒的照明下,一看眼前的景象,饶是上过战场的辻政信也惊呆了。# {0 M  @7 U" C+ I0 L' n/ k
  y) ^' u# V- X- Q7 T5 T% [
  两百多具尸体都被摆成了一个圆形,东八百藏中佐在最中间。一半以上的尸体被烧得漆黑,卷成了一团,不知道是苏式重型坦克上配备的火焰喷射器直接烧的还是浇上汽油烧的。头回上战场的山县大佐,吓得闭上了眼睛不敢看,就是在上海,太原的枪林弹雨里闯过来的辻政信也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可怕的景象。辻政信定了定神:“三个人一具,一具尸体不准留下,全部抬回去”。2 l' V8 R9 K4 U7 M
# j% s# U$ V; n+ S; P2 p* Z
  无能无方的山县大佐和勇敢讲义气的辻政信少佐的落差,下级军官和士兵们都看在眼里。他们看不到的是正因为有了辻政信的“勇敢”,才有了他“讲义气”的用武之地,才有了山县武光的“无能无方”,才有了东八百藏支队的“壮烈玉碎”。
/ a7 t: \5 Z, L6 U% w& A
7 S, C: P4 U7 e6 b  这就是所谓“第一次诺门罕事件”。, d+ {$ {4 _9 e* j

$ D" F% M$ c; Z. F  }- N  6月2日的《东京朝日新闻》的新闻标题是:“五月三十一日清晨五点,残余外蒙兵被完全驱逐出哈拉哈河国境”。内容是:“从二十八日开始的战斗重创敌军,仅遗弃尸体就多达三百多具,推断敌人死伤人数达七百人以上”。
1 I! R. U& ]- B" C  S, j6 Z+ G6 ?, `' c
  6月3日的新闻标题是:“白刃突击战,壮哉,东部队长之战死”,内容里看不出一点东支队“全灭”的事实。
% p" }6 Q3 _2 l; b, A
' a# _  Z# a+ m. f3 W2 I; d/ p; z  5月30日22点35分,山县支队还没有出发为东支队去收尸的时候。关东军司令部收到一份署名为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的电报:“庆祝诺门罕方面贵军取得的赫赫战果,如今后该方面敌军有增兵或入侵企图,请及时通报贵军的计划,使用兵力及需往满洲增派的兵力和器材”。$ M  z+ H2 Y3 i! D2 G* @( ~

- v6 ?9 Y! H6 a  原来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已经联名发电报告了“虽然死伤超过两百,但还是在对岸高台敌人重炮的轰击下在河又地点坚持战斗,最后终于坚持到主力赶到后包围了敌人,全歼敌军七百余名”的“战果”。
. n! ~8 {2 D) X9 F
% z, Q& Y0 t/ f5 p6 E  为什么这二位如此大胆敢伪造战果往参谋本部报告?这一点很不奇怪,可以说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没犯什么大错。1929年修改的日军《战斗纲要》上对战果报告是这样规定的:“必须注意不能有损于必胜的信念的有害无益的言行举动”。这种胡说八道是军事条令许可或者换言说是要求的。
& x7 Z) |1 N: ^! G. H但是胡说完了怎么办?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19:56

纵 火 草 原(七)
8 _: [/ |9 j+ v  b: \, d+ P
) m/ C' D1 q' [* U" l  _' n5 W  山县联队撤退以后,苏蒙联军于六月十八日正式进驻哈拉哈河东岸,捎带着把诺门罕一带的伪满军也赶上了大兴安岭。苏军的轰炸机也把周围的日军军事仓库全给炸了,光甘珠儿庙一带日军贮存的汽油就给苏军炸掉五百桶。日军的空中侦察表明这一带的苏蒙军兵力有十几门高射炮,二十几门大炮,三十几辆坦克装甲车,五百辆汽车左右。
0 S* e- J1 K0 `6 R1 I9 O
! z1 z" D( {( d  _9 m- s+ _3 l  和所有的类似事件一样,是就此罢手还是再接着赌一把就在关东军司令部,陆军省,参谋本部里掀起了一个大鸣大放的大高潮。1 ^) N# S5 c4 w" i
: I8 ]4 O* D9 R! m! U. u/ {6 t
  陆军省军事课持不扩大事态的态度,课长岩畔豪雄大佐的意见是首先大陆战线日益扩大,腾不出手去和苏联人扯淡,再加上北支*那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中将还嫌事情不够热闹,又扯出了一件“天津英租界封锁事件”出来,现在美国也大有加入的势头,先不管口头上“大日本帝国”怎么牛,同时和几个大国吵架总不是一个聪明主意。0 @& V. ]8 c0 |- U* R! Y

; F9 m, Z! f  x4 y  英租界事件是怎么回事呢?英国当时在整个中日战争中还是持中立立场,没有公*开介入。但是默认租界内国共两党的情报机关活动,而且通过英资银行向中方提供资金。1939年4月9日伪华北联合准备银行天津分行经理兼伪津海关监督程锡庚被抗日锄奸团暗杀,英租界当局拒绝向日军引渡凶手。山下奉文就在6月14日用通电铁丝网将英租界围了起来,在进出口处将英国人在大庭广众下扒光了抄靶子。
7 `7 ]2 Q! F- p% t
- K, a+ _3 v, o! U" i6 p  这时候正好日美间在谈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本家大叔丢了面子,美国人也不干了。这个谈判进行不下去了。最后还是以英国人让步的方式结束了这件事,7月22日英国人同意取缔英租界内的抗日共产分子。正当日本人在欢呼“英国佬投降了”的时候,7月27日美国政府正式向日本政府照会美国中止《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给了日本人一记闷棍那是后话了。  e: ~% r( `) q% r
' m, W1 c$ Z' |6 P7 a1 |
  关东军可不这么看,尤其是作战课的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两位参谋。“大日本帝国陆军”从1871年成立以来还没有在对外战争中吃过亏,更不要说这次是对一个人口只有八十万的蒙古了。辻政信说:“对于旁若如人的苏蒙方的行动,一定要在一开始就痛加打击。如果关东军表示出决心,不但可以封杀苏蒙的野望,也能打开日英谈判的僵局”,一开始并不同意扩大事态的课长寺田雅雄大佐面对着这种“政治上正确”的豪言壮语,也只好同意。总之,这个场子一定得找回来,无敌的皇军不能这样吃哑巴亏。+ x+ `' c" {9 r4 y

/ E3 E' \7 J3 x2 E: k5 d! ^' i  当时关东军估计苏军是步兵9个大队,火炮120门,坦克150辆,飞机150架,汽车1000辆,再加上蒙军两个师总共30000人的兵力。(其实是兵力57000人,坦克500辆,装甲车385辆,火炮542门,飞机515架)。辻政信的计划是出动日军一个师团,炮兵力量加强一倍,第二十三师团没有实战经验,是不能用了,起用精锐的第七师团再加上整个第二飞行集团。4 d& i8 H% d$ Y- Z% t% `8 t. w- ~- o
  t3 Q9 ]6 ]; ]: m
  关东军的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看了这个计划以后,提出了特别关东军的意见:“上次是小松原打正面,这次换上第七师团,小松原的面子上不好看,这次还是让第二十三师团去吧。”: V% P) H4 S: r6 C& W6 J: P
/ U5 ]* O6 l5 j& s+ Y( j9 y
  总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没反对这个计划,就是说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和中央省部(陆军省,参谋本部)商量商量,于是就上报到了东京。
2 U0 L/ G' j/ P
" m: ^' X0 b9 F4 x: j  东京也是争执不下,到最后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拍了板:“只是一个师团的话,就不要那么烦了,让关东军去吧”。# ~; T! b7 K% [2 C
0 n3 J/ f( A3 E& m
  好轻松,“只是一个师团的话”。这句话极其有名。日本人只要回忆战争,就会提到这句话。要知道当时日本陆军的师团总数是这样的:一个近卫师团加上番号为1-20的常设师团但其中番号为13,15,17,18是“特设师团”,还有新编成的21-23这三个特设师团。全部折算成“常备师团”的话就只有20个。陆军大臣一句话,百分之五的军队就可以不要了。1 C+ X, X4 `, ~. h3 k& q

% d& X. s" N; ~0 Y  东京这边还在扯皮做算术的时候,关东军的捷报又来了。6月27日,第二飞行集团对外蒙古的达姆斯克空军基地实行空袭,炸毁击落苏蒙联军各类战斗机轰炸机达150架。就连一直赞成作战的参谋本部作战课长稻田大佐接到关东军的报捷电话时也跳了起来:“八嘎丫鲁,这是什么战果!不是跟你们说了先不要动,空袭外国内地要经过天皇批准,你们知道不知道?”把电话那边的关东军作战课长寺田给吓得浑身发抖。% i  G. u4 T# n$ T  z
8 Y7 R( y0 ]0 _2 U4 z( T
  辻政信接过了电话,从容不迫地说:“苏联飞机先炸的甘珠儿庙,所以关东军只是在采取战术手段,军司令官批准就行,没必要报送天皇。如有问题,所有责任我一人承当”。" x) \6 }) t# D: _& f: A; d. T

" k' B7 F  Q" f; t0 @0 ?  没人来追查责任,真要追查起来辻政信就得枪毙。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追查结果是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命令关东军中止空袭的电报已经被辻政信撕毁,而且辻政信私自下达了空袭命令,发令栏里作战课长,总参谋长,司令官的签名全部盖着辻政信的图章。4 x7 ]; P& N6 ^$ m
: K; m: D# l; y: [
  但现在是漏子已经捅了,苏蒙不会善罢甘休,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打就打吧。9 X# N4 q( C7 d3 R

. t' C! C0 }$ m  第二次诺门罕事件,就是这样由辻政信下令打了起来。2 P" r- ~! T7 V
+ {7 I  F2 u$ A  _( g, C
  这次的作战计划,和上次大同小异。只不过这次出动的兵力多,而且吸取了上次没有装甲兵力的教训,派出了装甲部队,增强了炮火支援。在辻政信看来,如同杀鸡用牛刀一样胜券在握。既然如此有胜利把握,干脆就把仗打到对面家里去,砸了他的瓶瓶罐罐再说,于是这次第23师团主力干脆渡过哈拉哈河,抢占高地,以逸待劳,在河西岸等待被由安冈正臣中将指挥下的主要由机甲部队组成的安冈支队驱赶过来的外蒙部队,在哈拉哈河东西两岸将其全部消灭。
/ S; J! c( g* q0 F# M3 A! j
, O- K% s" Q. B5 w" J' q$ p  辻政信到底知不知道他面对的苏蒙联军到底有多少?回答是半知半不知,或者说不想知道。他原来的估计苏军只有五个营,其余都是外蒙军队,其实当时回国述职的日本驻苏武官土居大佐正巧在西伯利亚列车上亲眼看见了增援部队,据他判断是起码两个机械化师。可是当他警告辻政信“一定要内地增援坦克和飞机,否则作战困难”告时,辻政信居然对他说:“回东京以后可千万别乱说,要不然那些少壮军官会把你宰了”! 辻政信是不是有点神经错乱了?不是,基本上来说他对苏军的估计符合当时日军的常识。
1 @* y. K6 t2 ?  I9 A$ A% N4 A' j4 u- b$ Q  {
  辻政信是这么算的:在诺门罕作战对日军来说已经到了极限。因为日军缺乏机动运输能力,大兵团作战区域离开铁道线不能超过250公里,而诺门罕离最近的铁道线是240公里,所以说这是极限。反过来看苏军呢,最近的铁道线离哈拉哈河地区也有750公里,因此在辻政信看来就算你老毛子汽车多个几辆,撑死也就只能供应一个师团,增兵多少个师团也是空的数字而已。所以在辻政信看来日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既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而皇军的勇敢据说是规定了,那么皇军不胜还有谁能胜。
! g2 ]* X; x+ H' Z( T! L
' l) G5 P% L5 H; M: P  就这样,小林恒一带着冈本德三大佐的第71联队和酒井美喜雄的第72联队从6月20日开始就出发了。第23师团不是还有一个山县武光的第64联队吗?因为上次山县联队过于勇敢,所以这次不舍得用,留在海拉尔了。从齐齐哈尔找来了第七师团的第26联队,联队长须见新一郎大佐。这帮被称作“步兵团”,这里的“团”字不是中国军队里那那个军事编制,而只是“集团”的意思,解说成“团伙”也行。觉得“支队”不合适的时候就用“团”字。
% M4 e& k/ z/ T4 L
/ ^0 j' C! D( s3 y- B3 D% {# _  汽车不多,先拉了一个大队和两个中队去抢占河东的要点阿木古郎,将军庙和甘珠儿庙,其他将近一万人就走着去。有日本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出门行李多。皇军们也不例外。当时日军的标准步兵行装是37公斤,包括一支三八大盖和240发子弹,还有手榴弹,燃烧瓶那些杂碎加上铺盖什么的。一般日军行军带两天口粮,吃完了就去抢,但这次也知道草原上除了大老鼠以外没有可抢的对象,因此这次还得多带口粮。+ E. w; J& o0 E2 M

2 v0 d* H+ z3 q8 Z- b3 j4 X5 S7 l  后来活下来的日本兵回忆诺门罕,肯定会从那次倒霉的行军开始。出发时还挺精神振奋,结果走了整整一天回头一看,那海拉尔的房子还是清晰可见,这就叫“茫茫大草原”。皇军们一下子就都泄了气了:这得走到什么时候啊?' `% a& w- A0 B9 p0 j

, U7 d" D* U; w" x8 r  这还没完呢,草原特产有一件就是蚊子。那蚊子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活蹦乱跳的大活人?比黄鼠狼大耗子什么的滋味好多了,黑压压地就朝皇军轮番攻击上了。行李重,路途远,太阳晒,蚊子咬,第71联队出发时2400人,掉队的就有一千多人。: P; X* i5 Z/ l5 ^8 I7 r3 [
6 ^8 ]: H  Y& I: T
  就这样走了整整六天,到26日半夜大部队终于到了渡河口。这当间坐汽车先到的先遣队已经被苏蒙联军给蹂躏的奄奄一息了,伸长了脖子等主力呢。累屁了的主力还得先救先遣队,然后再准备渡河。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00

纵 火 草 原(八)4 N, V  o# ^( N" Q5 \+ M' ^$ W
4 U, B  K/ m  a
  这次是辻政信第一次主持编制作战计划,头一次干出点错是难免的,但是辻参谋这次的错出的太出格,不可思议。按理说一个经过战场的军刀组精英参谋不应该出这种莫名其妙的差错的,先从渡河讲起吧。
% k" s4 Y2 h/ v4 W& s$ T
& g( z$ \: h8 _" l7 A1 D  7月2日半夜,步兵团主力三个联队和一个野炮大队渡过了哈拉哈河,这次渡河就是一场富有想象力的笑话。按理一个师团渡河起码要有三座以上的桥梁和三个以上的保卫桥梁的高射炮中队,可是担负架桥任务的工兵第23联队是空着手的。架桥器材全被拿到中国内地去了,只好拿手里的训练器材来架桥,就这点可怜的器材还被田坂专一大佐的汽车第4联队黑灯瞎火地搬到两公里以外去了,卸完了车才发现。急急忙忙再装车赶路,到了渡口已经耽误了两个小时,这边工兵队将就着材料总算搭起了浮桥,但是因为舟船不够数,间距拉得太宽,所以汽车不能过,大炮不能过,更不要说装甲车和坦克了。就只能扛着37公斤行李的步兵过。
  Y1 j; h* a" N. R1 f' I+ p) P) D6 Z4 \' M; _% T1 i# E
  步兵们过了桥又懵了,这辻参谋从哪儿找来的风水宝地啊?原来辻政信从地图上看到这儿河道最窄,只有五六十米,就没想到地形:河对面是一片二三十米的悬崖!等到连滚带爬到了高地,苏蒙联军的坦克装甲车正成群结队在往这儿赶呢。整出这么大动静,人家不知道才见了鬼,于是没等渡河部队整顿完毕,就在渡口边上开了打。
! b; ]: ?, j/ i& }$ B
1 @- T! i3 n% k' d  日军坦克少,平时训练时用的是装甲车,一半以上士兵连真坦克都没见过。不过不要紧,这回可开眼界了,密密麻麻的苏联坦克,中间的间隙就只有5米,喷着炮火就从三个方向包围上来了。而渡河的日军不要说坦克装甲车,连炮都没有一门。怎么办,辻政信大喊一声:“坦克来了,准备肉迫进攻”。
2 }/ K6 h& f( _' m7 }' S$ ^) g% P6 _4 `) z+ P5 v
  日语的“肉迫”有点像中文的“肉搏”,人和坦克怎么个肉搏法?能,放坦克过去以后采用“杀猪捅屁眼”的办法是一种,抱着反坦克地雷愣往坦克履带里塞也是一种,往引擎上扔燃烧瓶也是一种,因为那时坦克用汽油发动机的多,很容易着火。但不管怎么肉搏,有一点是肯定的,人员伤亡低不了。
+ r& ]& K$ O! U& K  M* ^5 R% x: z& |& q3 n* `
  那边炮兵整个把渡口两岸改成了兵工厂。大炮过不了桥,只好在河东岸拆开来用舟船运过河以后扛上高地再重新组装。因为汽车和马都过不来,组装完了还得用人往前线拖,一门炮要用16个人。总算在上午十点半左右,第一门37口径的速射炮上了阵地。6 f) s2 ?5 w6 B! {7 D7 N
/ @% t" X' G8 {: ?
  日军的士兵训练质量不容轻视,就这么个菜鸟师团的炮兵,拉开炮架就打了起来。距离实在太近了,直接用十字镜瞄着就打。头十发炮弹就打掉七辆苏联坦克!牛不牛?接着打啊,打不了了。
( ?* a7 \/ i1 b4 g3 u& C1 I
% T( I/ e- ?$ d! d  只有六发炮弹了。
4 Z1 O  q1 `1 F' Q
, B& `) Y! e& `7 f* F0 w  这门炮赶得太急了点,炮弹也带得太少了点。但是要知道37口径速射炮的弹药基数就只有60发。日军当时没有反坦克武器,从那一刻起37口径速射炮就成了日军的反坦克炮。但全师团带过河的就只有20门,根本不够用。而苏蒙联军到底有多少坦克呢?别急,这就要大概知道了。% n1 a: D! D- X3 X2 h& E: d

: y6 E) F# p$ }' p9 s: ?% |& K  辻政信在开战以前亲自坐侦察机在空中侦察了好几次。可能是近视眼的原因,据说那一带没有外蒙军主力,就些零碎部队,还有撤退迹象。再往后就干脆不让侦察机起飞了,说是不能打草惊蛇。/ O4 r# R3 F0 p) {
  F0 G  c1 o2 i0 A1 F
  这次既然已经开打了,也就不用担心打草惊蛇。航空兵派了侦察机去侦察,前边说过侦察机飞行员的技术很可疑,碰上这位的技术还挺过硬,发现了离辻政信七公里的西边集结了400辆坦克,吓得他赶快回来报信。+ L* a- u: P6 t  M

" w3 [1 ]' K5 J2 ~1 ^, }  技术好的飞行员肯定会遇到技术好的同僚。忙得昏头昏脑刚刚组装好炮的高射炮兵们看到从西边飞来一架飞机直扑渡口而来时,也顾不得看看机翼机身机屁股上有没有贴着膏药就开了火。高射炮兵的技术也不错,一个排射就把自己的侦察机打下来了。3 M- M4 x$ t! Z5 ~3 Q* \
$ j) H) I" K7 e5 Y
  那个飞行员不但技术不错,责任心也很强。被打栽下来了也没有忘记把通讯筒扔到阵地上。(那时没有报话机,侦察机得到的结果塞在通讯筒里往地上扔)边上有士兵捡了起来交给辻政信,辻政信打开来一看就骂了起来:“八嘎,被打下来活该,连数数都不会。航空集团怎么尽出这号人”。原来辻政信以为侦察机飞行员弄错了一个零,把40辆坦克写成400辆坦克了。8 k6 h2 m8 k1 _8 T' h; K

8 K& `+ z* f2 r' \8 n  但是辻政信马上就知道飞行员没有弄错,弄错了的是他自己。因为他听到了火车汽笛声——苏联人修了临时铁道,这就解释了辻政信所无法相信的苏联人居然能解决750公里的运输问题,他们离铁道只有100公里。1 f% Z) f* O. S7 q' K5 b  I
1 ^5 z6 S4 y5 R/ ^2 }7 Z$ G
  就这样从7月2日到5日这三天,渡河日军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一千人,不能再打了。随军渡河的三个参谋:关东军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少将,作战主任服部卓四郎中佐,辻政信就和步兵团长小林少将,师团长小松原在一起碰头合计上了。矢野和小林认为渡河作战已经失败,应该撤退。辻政信没啃声,小松原倒发了狠劲,坚决不同意撤退。5 y. B; ?4 {7 z$ l; ?  Y) {
# l* y) {" U2 S* m
  小松原在一开始是反对渡河的,倒不是他怕死,而是因为他怕水。小松原是个秤砣,不会水,所以对渡河作战本能地反感,但是辻政信说:“如果第23师团不能主动请求渡河作战的话,关东军司令部将命令第23师团渡河作战”。受到这样的威胁,小松原也不会敬酒不吃吃罚酒了,还是争取个“要求进步”吧。但是到了这一步,小松原可真不服了,当初要过河不就是你们吗?
) ]6 B  R! N6 F: w+ E; N; [9 M- s; H* A, ^+ J2 ~6 _. m
  服部出来打圆场了。服部指出了一个事实:苏蒙联军随时可能切断浮桥。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这样做,只是他们还没有想到罢了,而不是没有能力。如果浮桥被切断,那渡河的三个联队的出路就是二中选一了:要么去靖国神社要么去战俘营。这下小松原不反对了。
( z  E& A$ e. h' p
6 }+ g7 V7 {7 ~& b  其实服部之所以主张撤退,除了战局不利之外,他还掌握了一个情报:参谋本部作战部长桥本群少将到了将军庙,但没有渡河又回去了。
$ G  |9 ~$ F( o/ Y4 Q" m* p$ d7 L9 V6 z
$ ?* @. R, O3 @+ e/ m) l9 Y0 T  参谋本部没有同意诺门罕作战,只是默认了。但那种默认是以胜利为前提的,如果作战失败,那他们就肯定会被参谋本部作为替罪羔羊。所以服部想在还没有惨败以前全身而退。' h% G" F6 S0 w8 R9 n7 u5 ^
0 ?" Q9 I1 x) P( p  v0 `
  辻政信从不反对服部的意见。因此在7月5日傍晚,由第26联队断后,第23师团又撤回了哈拉哈河东岸。
" |9 y! T7 _8 `$ c+ k1 g
$ K4 R0 j$ K# W3 G9 ?+ b+ N/ n  当初干吗要渡河?
: [# f1 m+ A7 s( y  a" K# a  w$ Q: F. Z% s; y
  还有,那个安冈中将的机甲兵团现在怎样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03

纵 火 草 原(九)
2 A# y! V/ ^* S
5 C8 r( \, p' L( q6 T+ D9 j0 G. P  战后在印尼的泗水市被枪毙了的乙级战犯安冈正臣中将担任这个战车兵团的指挥官之前是陆军战车学校校长,应该算是日本陆军装甲部队的专家,从这个专家身上就可以看出日军装甲部队的水平了。他手下的配置是这样的:野战炮兵第13联队一个大队12门炮加一个高炮中队四门高炮,一个工兵联队再加上四个汽车中队,主力是战车第三第四两个联队共80余辆坦克和十几辆装甲车再加上师团主力不要了的山县武光大佐指挥的第六十四联队。
9 k* D$ C# `% L5 ~) o3 m( s: ?$ i. ?# a0 D0 i) |
  7月2日在第23师团渡河的同时,安冈带着机械化部队从将军庙出发,到了指定集合位置和在等着他的山县会合了,得到的情报是:“根据飞机侦察,哈拉哈河东岸的敌人已经失去战意,有退却的动向”。上次按兵不动,见死不救的山县大佐这次赶快争取表现好:“我们应该赶快行动,占领河右的苏盟军渡口,起码也要破坏掉渡口,不然苏蒙军很可能在我们行动前退回西岸”。
  J" z* Z: i3 @0 e
' B2 M# h' n. X  安冈当机立断发出了命令:“山县联队向西追击敌军,第三战车联队予以配合,第四战车联队在第三战车联队的左翼配合,目标:河右渡口”。
8 \+ S7 ]$ i0 _; I
0 U# a. V1 u5 m* O  这是个即使在情报正确的情况下也是极为错误的命令。要追击退却的敌人,自然要以装甲部队为中心,现在以扛了一大堆行李的步兵为了中心不说,两个战车联队的联系也一字不提,更牛气的是自己就在出发地扎了下来,没跟部队一起行动。: Y+ E8 Q6 T* L7 I) h+ }" h

4 G! Z7 H: u1 {% x3 n1 K! V. t  由吉丸清武大佐指挥的第三战车联队一出发就遭到了西岸苏军重炮的轰击。但是第三联队运气好,正好这时下起了倾盆雷雨,苏军无法观测弹着情况,所以总算在晚上八点钟到达了733高地。而玉田美郎大佐的第四战车联队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被苏军炮火给炸昏了头,干脆回头向东了,而且没和任何人打招呼。最后到了733高地东北面的757高地,但除了他们自己就没人知道其所在位置。那些工兵们扛着炸药兴冲冲地去炸桥,结果迷了路,钻到了两块外蒙军的阵地中间,被交叉扫来的重机枪压在沙草窝子里抬不起头来。不是还有12门炮么?那可是富有时代凝重的炮——用马拉的,好不容易躲开苏军的炮火,绕开陷马脚的沙窝子,到了3日凌晨三点才到阵地阵地一看,哪是什么733高地,是731高地,在733以北5公里呢。歇了一会儿,那个倒霉的山县联队也来了,原来大哥不笑二哥,也走错了路。
5 M4 V( w  G/ G! z7 Y! Y0 \* k
# f/ \6 b- ?6 x, I; R- i  就这样所谓机甲部队从一开始就支离破碎,散了。说实话安冈真要是自己带着人马聚成一团直扑河又而去倒也不一定炸不了桥,但到了现在就只能各自为战,自祈多福了。  f' W6 f& T. [7 m, c
; m- [# l- n; b9 A. ]
  到了733高地的第三战车联队发起了一次在整个二战史上都很少见的攻击行动:坦克夜袭。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来日本陆军就有夜袭的作战传统,从上到下开口就是夜袭肉搏,好像只要会了这两件法宝就无往而不胜了。这回好,连坦克都来夜袭了。可是大白天都无法协调行动的日军装甲部队,晚上如何行动法?结果是733高地没拿下来,自己几乎损伤过半。但行动的结果是终于走到了731高地的边上,和山县联队会师了。+ [# t: M6 m5 p9 Y5 ?

/ ?% f" Y4 ^$ y' P/ d  这边会了师,那边第四战车联队又撤到后方去了。原来他们瞎打瞎撞到了757高地以后就地和惊炸了营的外蒙军干了起来,打掉外蒙军的十几门炮,十几辆装甲车,两辆坦克以后溜之大吉了。0 b9 {, `$ T; c1 S
; _, Z/ t2 {& t) n) W! \
  安冈终于找到了第三战车联队,说现在大家团聚了,先去打731高地。由于山县联队的拖拉,一直到中午12点15分才出发,出发后刚刚十五分钟,吉丸清武大佐的坦克就被苏军的钢琴线给绞住了履带,只能下车逃命,刚下车就中了苏军狙击手一枪,正中脑门,去靖国神社报到去了。4 `* V: Q0 _! j& m( @

& S" A# @" y) R9 o8 q  在第三战车联队已经全毁了的时候,安冈还在作着攻占河又的美梦。甚至在第23师团主力已经开始回渡哈拉哈河东岸的时候,安冈还在忽悠山县武光:“小林已经带着酒井的第72联队过来了,你再不努力,功劳就要被人家抢去了。”
: G, C- c& T4 E( m6 r) Q" B* n) J0 @. E9 t( ^/ w2 l/ j
  小林少将是带着步兵团回来了,但那不是去和山县武光去抢河又的渡口,而是河对面呆不住了被赶回来的。回来的那个叫惨,渡河时师团参谋长大内孜大佐被苏军炮弹直接击中,炸得找不到完整尸首。而且刚刚回来就得到噩耗:接到安冈的命令前去攻渡口的第四战车联队在755高地中了苏军埋伏,山县联队这次可没有见死不救,拼了命把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第四战车联队总算救了出来。可是自己却几乎残了。0 D7 O, ?. q2 C, V

2 {8 V! Z' f8 m$ N  安冈的机甲兵团也已经残废了。
2 p" A' E% P4 d/ C& Q
( v* l1 v( m! Y& W/ a  就在这个时候,离河远了又神气起来了的小松原师团长于7月5日又发出了个古怪命令:“所有部队统统到安冈支队已经控制了的731高地集合,将正在逃窜的外蒙军彻底消灭”。这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还是侦察机的报告,说哈拉哈河和胡鲁斯台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的苏蒙联军有撤退的动向。
3 ^) R6 _4 b) E. e" q( i3 {; M" c5 ?( K  x
  到现在已经不可能查清真相了。那位飞行员的手记中说:“大量装甲车辆有缓慢向东往三角地带集中的趋势”,怎么到后来会成了“有撤退的动向”这件事成了千古之谜。一般的人都往辻政信身上想,因为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和他的气质挺吻合的,但没有确凿证据。
- ?0 X) b" F, r) B5 B; R$ U: c$ ?4 T  B- m
  现在不是追击逃敌的时候,首先把河东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各部队位置搞清楚就是个最艰巨的任务。苏军的空袭加上炮击,电话线接不起来,通讯兵早就死伤过半了。派传令兵吧,花时间不说,十个传令兵里活不下来两个。老毛子打肉搏不行,但是枪法极准,本来对面朱可夫带的就是狙击部队,当然有枪法出众的狙击手了。专打军官,通讯兵和传令兵。弄得日本人成了聋子哑子和傻子。+ X2 ^6 @) u" m. v! B4 V

' C# {+ z, A' n6 M' u  关东军,不,应该说日本陆军从成立开始,第一次进入了防御作战。四个步兵联队经过死拼,在7月中旬左右才在苏蒙联军面前摆开了防御的架势。$ l" W/ m- i8 k% ?1 O; e7 Z

- [) T1 u; u9 K7 b( `: Q. }% W  日军最薄弱的作战就是防御战。因为没有打过,陆军大学校的祖师爷梅克尔少校也没教过。就记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句话,成天和苏蒙联军打近战,打肉搏,让苏蒙的坦克,大炮派不上用场。这么一来,苏蒙联军倒确实是在慢慢地退却。
' @, p! }( I0 n0 X3 d" c
: X. Z6 ?# m: y  但是朱可夫可没想着和日本人干耗下去,他正在增调部队,抢运物资,想抢在入冬之前解决这个问题。
4 I  L" L8 G3 w9 g6 }! G! N; ?& |4 T) _) c% g% i/ ^  c, k
  日本人也不想干耗,堂堂皇军居然被昔日的手下败将弄得一筹莫展那还行。俗话说黔驴技穷,这时候的黔驴还有一计没使出来呢——用炮兵。你不是炮火强吗?那玩意皇军也有,一拉炮绳炮弹照样出去,今天要你们老毛子见识见识皇军的大炮。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06

纵 火 草 原(十)
' s5 q& m# E0 Y% E! L( [6 X2 M8 X% K/ F: E3 C
  7月6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发布了编成炮兵团的命令。由从日本内地动员的第一师团所属野战重炮兵第三旅团(配备了16门九六式15公分榴弹炮,每基数50发炮弹的野战重炮兵第一联队和16门九二式10公分加农炮,每基数60发炮弹的独立野战重炮兵第七联队)加上原驻黑龙江穆陵的满洲独立重炮兵联队(6门八九式15公分加农炮,每基数30发炮弹的)编成,团长是关东军炮兵司令官内山荣太郎少将。除了以上配备以外,这个炮兵团还有第23师团所属的野炮第13联队的24门三八式野炮,每基数100发炮弹,三八式12公分榴弹炮,每基数60发炮弹,再加上第三旅团还带来了独立野战炮兵第一联队的一部分,八门每基数100发炮弹的九零式野炮八门。
) r" s. X6 R7 u# v& E
$ S$ N2 O9 K. X' k" a7 d# p1 Z  这就是关东军在诺门罕所使用的全部75口径以上的大炮,共计82门,炮弹准备了5个基数。准备打三天。这次派到诺门罕来的第一和第七野战重炮联队是日军野战重炮中的精锐,大炮全是汽车拖的,号称只要三小时就能把苏蒙炮兵全部消灭。
3 Y: X* _) q% k& ^: e+ D6 `1 z3 ]& R# x  I
  理由呢?不知道,好像是“应该是这样的”,想必“皇军面前无敌人”吧。
/ C; Y" A. y7 ?  R8 I/ |+ y* K: M! S
  这叫真正的夜郎自大或者叫井中之蛙。
$ K3 j+ ]: o/ h! F& J6 Y& \1 E9 o0 u& u1 J- T0 L% ^6 H
  他们面对的苏蒙联军在哈拉哈河西岸高台上的重炮就有92门,东岸还有包括12榴在内的各种炮172门,再加上253辆坦克上的76mm平射炮。6 L0 t. ~: q0 M6 R) a: f

# S5 d; Z! P* q  最重要的是,苏军的炮弹无限量!日军一个基数的炮弹,苏军不用两分钟就能打完。对面的苏联第57狙击军团下属的三个狙击师全部炮兵一分钟能打出66吨炮弹,而日军一个基数的炮弹才只有82吨。
5 F# g# a% B# ]; Q
( k( }6 }" j6 g" o) M  再加上训练的差异。日本陆军的训练确实精良,但炮兵的训练很可疑,由于训练经费的问题和日本国内缺乏训练场地,上阵的日军炮兵没有一万米以上的射击经验,这和已经用一万米以上射程打了一个多月的苏联炮兵比起来一开始就已经输了。再加上日军配备的火炮本身的质量也很有问题。
) e- N$ s2 G8 t- ~- Y% S' z# b+ g9 p. J
  D. ?$ _6 Q/ A# S, y7 _8 ?  比如九零式75口径野炮,是采用法国施耐德(SCHNEIDER)公司的75mm FIELD GUN设计。射程达到14,000m,可以说在射程,精度上是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原设计采用的是复合炮身 (compound laminated tube),当时日本的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无法实现,只好请法国人更改设计,最后采用的是单片自增压炮身(one piece autofrettage tube)。这种炮身在连续射击时会造成炮弹前后翻滚——不知道要去哪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次在诺门罕才知道的,在最大射程上连续射击会造成炮架断裂。4 C. S0 b2 S: r/ c! \1 _$ h
1 f6 W( n' w% o* a+ R# q2 y6 H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问题:日军不但没有步炮协同的实战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炮兵是炮兵,步兵是步兵,井水不犯河水,有关系吗?日本军队的不和不仅仅在陆海军之间有,一个军种的不同兵种之间也一样。" p( m. X$ }1 g# \+ L% C
" Z+ l- E( i5 L$ a0 a/ V1 U/ o
  出动炮兵倒不是辻政信的主意。首先一个小少佐还没有能力动员炮兵,其次辻政信和所有步兵一样不相信炮兵,你看小松原师团长就强烈反对使用重炮兵:“炮兵有多大用处没打以前谁都不知道,现在步兵在哈拉哈河东岸表现还不错,为什么要大批投入重炮兵?真要用重炮兵也应该由步兵控制使用。”/ L0 L% Z5 G$ x# M

, V7 w0 A3 r5 r9 B7 w  关东军作战课长寺田雅雄大佐的回答是:“这次使用以重炮兵为主体的作战方法是植田司令官的意思,如果能消灭哈拉哈河西岸高台上的敌人炮兵,驱逐西岸的敌人就没有问题了”。用“关东军司令官”的名字来堵小松原的嘴。( q: J7 h, c* G" o# ~

# u4 V* {7 ~, Y  会不会有人觉得奇怪?有炮火支援有什么不好?到现在为止不是不管是步兵还是装甲兵一直被苏军的炮火压得太不起头来。这小松原还反对使用重炮兵,是不是小松原被苏军的炮火给打糊涂了?
$ X! [6 R: `' C# b8 D, D' c& e
( u! V! Z( {3 z: |  这里面的原因很多,首先小松原不想放弃战场的指导权是个因素,其次小松原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精神万能的思想在作怪,认为武器的因素是次要的,只要有“爱国心”和“敢斗精神”,什么武器上的差异都可以克服。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从这个因素出发,小松原的想法也没有大错。
7 f, @/ @2 s6 \. P# z$ B' V2 U0 y0 t+ v7 j, R  o" K! f
  要说明这个因素,得讲一下从7月5日第23师团步兵团回渡哈拉哈河以后的实际战斗结果和炮兵团提出的作战方案了。
+ }% s# R; T" H$ p1 T
3 v1 G: z' Z& w8 \: l; O& q  从7月4日以后,陆续回渡的第23师团步兵团就接续被打残了的装甲团在哈拉哈河东岸展开。这个展开真是用一寸土地一寸血的代价进行的。没有炮火装甲和飞机掩护,连饭都吃不了,水都喝不上的日军步兵们确实称得上是一流的士兵。$ Y' ^  |7 A1 B: m$ n7 N/ h7 P8 W
) V4 j5 p  _" c* H% W9 q2 Q  x8 }6 u' i
  日军采用的战术是最拿手的“夜袭”。因为晚上飞机飞不起来,大炮看不见目标,坦克也动不了。所以日军都是乘晚上摸上苏蒙联军阵地,而到了白天苏蒙联军再反攻,就这样的拉锯。在这种拉锯战中,日军在缓慢地前进,苏蒙联军则在缓慢地后退。大内参谋长在回渡时被炸死以后,第71联队的冈本德三大佐胜任第23师团参谋长,第八国境守备队的长野荣二大佐接任。苏军在胡鲁斯台河南岸的仁台附近有两条浮桥,被日军称为东渡和西渡。这个长野支队居然在7月14日炸掉了西渡,并且占领了东渡以后渡过哈拉哈河,在河西两公里处展开。须见大佐的第26联队也前进到了日军从开战以后一直在朝思暮想的河又的苏军桥,正准备渡河。
2 t7 R# M% n9 ~. ], R
& [6 _5 c& s! p  ^; v  当然损失很大,关东军的阵亡数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五千人了。
5 ?, r, I3 q+ h/ t
: i3 D2 r$ c  s" X& E3 I  而且关东军也不知道对面的朱可夫在干嘛。朱可夫回忆录里是这样写的:“我们需要运输6500吨空军弹药,15000吨油料,4000吨粮食,7500燃料和4000吨其他物资。运输这些物质需要3500辆卡车和1400辆油罐车,而我们只有1724辆卡车和912辆油罐车。
& |  w/ h, X, C7 ], D( f1 i5 u' N$ b, ^: D; r7 X
  8月14日以后国内调拨了1250辆卡车和375辆油罐车给我们,但我们还缺526辆卡车和113辆油罐车”。+ G+ ~0 B+ W% n) @# G

) j* X- e5 w6 h) C9 L; v  朱可夫在犯愁没有卡车,他不知道他是多么奢侈。关东军包括出了故障不能开的卡车在内一共就只有750辆卡车。
2 T9 z, K, G8 ?' A: j% c2 m2 p
1 u' A4 k; w3 `2 m( |  所以在没有准备好最后进攻的准备以前,朱可夫只能和日军打拉锯战。而苏蒙联军的步兵质量是远不如日军步兵的,所以苏军只能节节败退。虽然日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但是这时候的战场应该说是日军占了上风。
) W0 `' A' H4 b) ]) o
6 J2 J6 u& c/ E' Y& ]9 b  就在这种有利局势下,关东军居然要求步兵后退。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09

纵 火 草 原(十一)' N2 ]6 }6 i9 D8 f, Z, `- o

; w# {2 {' M* W1 h% I  要求步兵后退的理由是皇军炮兵打起炮来没个准头,步兵不后退保不准炮要打到步兵头上。不管这个命令是怎么荒唐,步兵也只能服从。因为“皇军”是天皇的军队,应该听天皇的命令,而上官是天皇的代言人,上官的命令就是天皇的命令,岂能不服从?所以日本军队里是没有“抗命”这一说的。当然这是现在,后来就有了,英帕尔作战里面就有了师团单位的抗命行为。
; m" M: i9 Z; v& i2 J. n* G& F4 W: V3 U( }1 c. \* y0 s
  步兵退了回来,当然苏蒙联军也跟着又回来了,这边炮兵也做好了准备,7月23日早上6点半以后在苏军炮兵的例行炮击以后,先由航空兵对苏军炮兵阵地进行轰炸以后日本重炮兵开始炮击了。, A$ }- Y. v/ G' X/ K" w

% I, ^6 d6 ~- z, e. e% A  炮击的效果怎么样?当时日军驻诺门罕的炮兵分为两个炮兵群,第一炮兵群由三个重炮兵联队组成,其余火炮归第二炮兵群。我们来看看第一炮兵群指挥官,后任诺门罕炮兵团长畑勇三郎少将的纪录吧:; J7 \; E6 v0 o  v

' _# U( X# A, N0 X& x" a# q  “殷殷炮声惊天动地,震撼着蒙北沙漠。第一线的步兵们,看见盼望已久的威力重炮兵的连续隆隆齐射和敌军阵地上升起的滚滚尘烟,不由得欢腾雀跃,拍手叫好。- U9 C0 Q6 }+ L6 m) M

- e' h+ a$ q  Z  炮兵首先进行了大约三十分钟的效力准备射击。目的达成后,八点开始效力射击,经过预定的两小时以后还认为(效果)不理想,又追加了一小时。
7 P/ k; v4 u& A) u: G- d: T: w
# v9 V, q* ^9 V: x: h5 c8 W  终于对敌炮兵的战果呈露了出来,敌炮兵被我压倒,沉默了下来。11点开始步兵勇跃地进击。炮兵主力在压倒震骇步兵面前的敌人阵地的同时,继续保持对仍在喘息的敌炮兵阵地的强压,帮助步兵能够一意专心地进攻。! O4 k5 t; D% D' q( B  x
( w2 ?7 a$ S8 }
  敌人炮兵阵地在我集中强大火力的攻击下,人员作鸟兽散,停止了射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又复活了火力,或者观察到从其他阵地开始射击。6 m% ]* C; j  x7 D2 |! b8 A. a- k

, X2 A2 C& l5 _9 j  但是敌人的十五加农炮部队完全没有转移阵地,而且从一直在连续射击上看,可以做出这种缺乏移动性的火炮肯定被十分坚固的共事所掩护了起来。”
- ?% v7 @' o. K6 I$ F  [: D  [- j4 b6 h( f  O8 L6 r
  扣掉一开始的吹嘘就可以看出,动用了精锐重炮部队进行的所谓“新战法”,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 b4 _# k6 ]8 `! R
; X! p$ Q2 E  H2 r4 G ≌馊鲂∈笔腔示虻米钌莩薜牧恕R幌伦影阉形甯龌笤家煌蚍⒌呐诘虻袅耍哟丝加置幻紫鹿恕^y政信回忆说:“步兵的欢呼声未落,敌人炮兵的还击开始了,我们打了一万发,敌人那天还了我们三万发,步兵刚刚开始进击,就遭到了从未有过了猛烈炮击。”- h5 h3 r; B! f+ \  W

; y( b' L) H  S. v. s( L# X' z  第64联队第三大队长金井塚勇吉少佐的手记是这样记载的:“敌军炮兵的有效射程在三万米左右,能够从哈拉哈河左岸地区向我炮兵阵地进行有效射击。而我炮兵的射程只有一万五千米左右,炮弹无法命中敌炮兵阵地,在中间就掉了下来。所以用望远镜很清楚地可以看到敌人炮兵阵地上炮兵在操炮时甚至光着膀子,没有任何掩护。* S+ c/ V3 ?+ A) P
# h0 `. n. H- T" J% O8 M
  敌人弹药十分丰富,能够密集地破坏战线,使我军炮火沉默之后破坏我军步兵阵地再出动装甲部队陷我军于形同全裸之境地。( d# q: c1 I4 V9 \9 N+ `

" @  g  v) @0 a# U  我炮兵有效射程如能与敌匹敌,弹药丰富,绝不会输于敌军。但是我军炮兵无法继续补充补给,除第一天一万发之外,每天每门就只有15发的弹药。”
3 x/ @5 ~( s% r. Q$ ~, k2 ~
1 [( Q) ]* `- Z+ w, g9 [. [  金井塚身边每天有几个名为“直协炮兵队”的炮兵军官来联络步炮协同作战,早上九点钟来上班,下午三点钟回去。让他们加加班也不干。一天,金井指着正在换防的苏军装甲部队对炮兵军官说:“现在是好时机,请你们帮帮忙。”' j* F" ^8 I% Y# e! D: O% }

( ?/ Q5 T) G" P+ i, ~  回答是:“今天的炮弹全打完了。”# F- }2 @) m# @9 _9 }

& B( q( D  A  o: q. S  除了火炮的性能质量之外,航空兵的对于苏军炮兵阵地的侦察和观测的可靠性根本就不能指望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侦察机的飞行员质量本来就很可疑,再加上现在连这些可疑的飞行员都快没有了,整个第二飞行集团都快没有了。
, N2 F- E4 y! N$ q# K! E5 }% ~8 ^6 ]2 g8 J
  诺门罕战役中是关东军首先使用航空兵力的。早在5月13日第二飞行集团就从海拉尔起飞轰炸了哈拉哈河东岸的外蒙古军队,后来又轰炸了外蒙古的达姆斯克空军基地,战果都不错。/ s" n; x. Q7 N# {
6 ~% H1 B) E9 T5 Q
  和装甲部队一样,日本陆军对航空兵力的态度也很奇怪。1932年6月6日才成立关东军飞行队。可是1931年10月8日下午1点40分关东军就以12架轰炸机轰炸过锦州这是怎么回事?有不少人以为那就是“关东军飞行队”干的,其实不是。这12架飞机里面是八八式侦察机六架,石原莞尔中佐亲自乘坐的一架客机和五架20天前“爱国将军”张学良刚刚送给关东军的轰炸机。关东军仅仅扔了75颗25公斤的炸弹,就把张爱国少帅学良将军吓得拉了一裤裆,连滚带爬地逃进了关内。
/ A6 p1 K! f3 O) z7 ~5 c: d6 p
& U  M, Y- w5 K* F) f4 r' j+ ~  关东军航空兵的诞生和成长壮大,充满了“爱国将军”张少帅的滴滴心血。以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在1935年12月2日“关东军飞行队”改称“关东军飞行集团”,接着从1937年8月2日开始又改称“第二飞行集团”,后来从1942年4月15日开始改为第二飞行师团。+ f/ _5 {, ?5 I4 }$ A9 P1 S
6 S$ O5 X! J* {% [
  “第一飞行集团”一个多月以前的1939年6月1日才刚刚成立,所以当时的第二飞行集团是日本陆军仅有的飞行集团,集团长仪峨彻二中将,下属119架作战飞机。面对苏联航空兵的151架战斗机和116架轰炸机。
+ Z9 @4 p. L3 h6 }$ S; ?, e; _: z; ~, e0 u
  和装甲兵炮兵一样,关东军的航空兵也处于数量上的绝对劣势。但和装甲兵炮兵不同的是关东军的航空兵处于质量上的绝对优势,无论是飞机的质量还是飞行员的训练质量。开战初期,关东军航空兵是连战皆胜。空袭达姆斯克基地是如此,空战也还是如此。. j( T; `4 }, [4 B# P' e. f' z

/ t+ o, U# }; S0 j" S1 @" D3 [* k  但是和粗鲁蛮硬的外表相反,老毛子的战略战术其实非常柔软。初战的失败立即引起了苏军统帅部的高度重视,从莫斯科派来了48名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老鸟飞行员和机械师分析原因,指导改进,参加作战。老鸟们找出了菜鸟们的主要问题是经验不足,长机和僚机不能配合,基本上是单独行动。而单独行动时单翼的I-16比日本的97式速度快但是回旋性能不好,而双翼的I-15回旋性能好但速度太慢,于是提出了I-15和I-16配合的作战方案。1 o- s6 N8 U6 g7 \# h7 t

& ]: m- U- _" P  W  关东军航空兵除了拥有数量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补充数量。日本军队在二次大战时期的军工生产方面始终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始终不能在可以控制质量的条件下进行大批量生产。要么干脆生产不出来;要么生产的东西不错,但无法大量生产,零式战斗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们不知道质量控制的意思是保持质量的稳定,而不是仅仅追求精雕细作。* `* d2 t2 O- r8 V& |1 G- E- h) D

% t  g" h( |% v& w2 a  飞机是这样,飞行员也是这样。关东军确实拥有一批技术高超的老鸟飞行员,但是俗话说:“众手打死老师傅”,关东军的飞行员技术再好,架不住连续出击带来的疲劳,因此从6月22日以后日苏的空中优势逐渐就翻转了过来。' I# B3 X2 @: `: K( {* e" V3 i
; r4 ]7 Z7 L% g+ `2 \
  更加重要的是,关东军航空兵在作战指导哲学上的落后。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12

纵 火 草 原(十二)
/ ~) H# M0 S- J/ t
8 O! g* D8 y$ ?$ x  日本陆军喜欢拚刺刀,陆军航空兵是陆军的一部分也染上了这个毛病。飞机和人拼不了刺刀就和飞机拼刺刀。第二飞行集团的作战始终以苏军的航空兵为对手,而苏军航空兵则在整个的战斗过程中始终是以扩大地面部队的战果为作战目的。就是说当时的菜鸟苏联航空兵已经是一支有现代化意识的空军,而关东军航空兵则还沉醉在单独打斗的“武士道”迷梦里。这样从数量,补充,哲学上一比较,双方高下立分。到日本重炮兵粉墨登场时,关东军已经没有了空中优势了。
- N# G1 U9 L! ?; T) {1 d
/ X! Z7 ?( V/ l7 l" h0 b$ A  到了8月2日,将军庙机场受到约50架I-16的空袭,前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的飞行第十五战队长安倍克己中佐被当场炸死。关东军现任作战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请求参谋本部许可再次空袭达姆斯克机场。2 Q# l; \1 C, f" q
  J* ~& u% f: T* G- r, M
  这次手续齐全,8月7日第336号大陆令(大本营陆军部命令,大本营陆军部就是陆军参谋本部,大本营海军部则是海军军令总部)以天皇的名义许可关东军攻击苏军达姆斯克空军基地。
. B& v9 a0 B! v6 w  I9 U: d1 p8 A, y% g8 G6 H5 h" [
  可是这个大陆令没有得到执行——已经没有可以执行命令的飞机了。
/ |+ V0 C) R, u  Z
' `( {- Z; P* F1 W9 G8 h: }! S: x  日本重炮兵的阵地比苏军阵地低,观测苏军炮阵地和校正弹着点都要靠侦察机。第二飞行集团的12架侦察机到7月20日为止已经全部被苏军敲了砂罐。关东军没办法,只好使出第一次大战时期的办法——升气球。
: G# W# _6 E/ z" a" v
( w3 R& d! ^; `& O8 C5 P  升起来的气球,成了I-16的极好猎物。$ J6 P, W2 }8 e+ D

5 a$ g3 V. @  ]  于是在7月25日,关东军不得不把变成了瞎子和聋子其实还是个哑子的重炮兵撤出战斗,不打了。" n* j. O/ i- F8 ?! W5 v4 i( i+ Q
0 ]1 g8 w# q0 O
  对了,7月5日从哈拉哈河西岸撤回来以后,辻政信一直在些干什么?8 T  A9 e2 c" k

1 u1 ^5 K* O6 A9 B9 h0 a5 j  7月5日撤回将军庙以后,因为要协同步炮问题。一直随步兵团行动的关东军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少将,作战主任服部卓四郎中佐,辻政信少佐就和从新京(长春)赶来的关东军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高级参谋寺田雅雄大佐交换,回新京关东军司令部去了。' b9 c. s9 G4 H9 c8 D
3 Z9 f! E7 C! |0 F- t8 h
  辻政信走到哪儿,哪儿就出怪事。他刚刚离开诺门罕,7月16日晚上,据说一架苏联轰炸机轰炸了富拉尔基的嫩江大桥,扔了八颗炸弹。桥是没炸坏,但是炸到了边上白俄人的民房。: m  s; N' C# ]5 x
4 a6 [' \1 P1 O7 q3 z
  辻政信在早上三点钟收到的电报。但《关东军作战日志》记载的却是三点三十分有一架飞机仍了一颗炸弹。飞机还没开始投弹辻政信就已经收到了电报?那电报是谁发来的?守桥的伪满警察能在半夜里联系到关东军参谋部?明眼人一看就是阴谋,苏联《真理报》在7月23日发表塔斯社声明,指出一个事实:如果是苏联飞机的话,来回航程超过2000公里!
3 X9 L+ T8 ]) e1 n2 F  n# @. j' D+ S. I3 y0 H
  辻政信想干吗?这几天哈拉哈河边的战斗又给辻政信打了强心针,他没有意识到苏军的沉默只是在忙于积蓄力量准备大举反攻,他以为日军最拿手的夜袭近战战术奏效了。他想扩大战果,想忽悠关东军司令部出动齐齐哈尔的第七师团和佳木斯的第四师团把哈拉哈河两岸的苏蒙联军全部消灭。' @9 p/ y0 p- }. _. A* ~2 h7 x

0 b0 p& w$ H$ b( s- S1 f' n; }  关东军也有此意,7月18日应召去东京的关东军矶谷参谋长和参谋本部的中岛次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参谋本部的意思是出动两三个师团当然可以消灭现在面对的苏军,但是苏军进一步增兵怎么办?展开日苏全面战争?现在不是三十年前打日俄战争那时候了。从中国内地抽师团回来打?那蒋介石和共产军会不会也一起赶到满洲来搞观光旅游?皇军还过不过日子了?所以坚决不许再增兵,不许过哈拉哈河。空中只许打苏联的越境飞机,不准轰炸蒙古内地(当然这个不许后来也成了空话,但是关东军却倒也是没力气去轰炸了)。还告诉矶谷说已经让外务省想法子找苏联人谈判去了,可能会采取划定非武装区的办法。! l8 B7 B0 x1 l: D4 h
- ^0 j3 M, W! [  S- X9 A: k9 F
  中岛次长最后警告矶谷,在这段时间内关东军无论如何不准轻举妄动在挑起其他事端。" u1 {8 ]2 m, K' U3 {! E4 c

) Z- J' l; q. P/ \/ Q0 `- H  矶谷虽然是一万个不满意,也还是只好把参谋本部的解决意见带了回来。
, G+ Q  }' ]/ e* n% k/ Y& I6 |
, a1 r! l0 ~4 V  ~7 R7 I  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要拘束关东军,一定要大命,起码要有正式命令,就这样上下嘴皮一动,就想指挥关东军了?”
/ d7 @; a1 J- w& N( I
5 i( ]* t+ U% n7 S0 O* c4 |9 T  当时的参谋总长是昭和天皇的叔叔闲院宫载仁亲王,已经75岁了。那就是一尊菩萨,不管事,也管不了事。1936年2.26事件时闲院宫处理失当,被小他35岁的侄子昭和天皇骂的狗血淋头也就只是嘿嘿傻笑。参谋本部实际权力在参谋次长手里,现在的参谋次长中岛铁藏本来就是陆军次官东条英机为了控制参谋本部而找来的一位缺少决断力优柔寡断的主。结果关东军和参谋本部就这么处于了分裂状态,关东军一马当先地在前进。+ k/ y+ @# o- c; P- l. j/ R
2 T  S3 h7 }. Y. V' L& F, X, Z' M1 ~
  矶谷回来了就开始试验那个“重炮战法”了。谁知道不但打不哑苏联人的重炮,定下心来一琢磨才想起来原来前两天辛辛苦苦用五千多具尸体换来的地盘又归了苏联人,这下总算发现吃亏大发了,又要步兵们去夺回来。' ^2 `* I" u) e1 @
- O  t2 Z' r6 F1 ]6 G9 x% s9 ~
  苏军在诺门罕这一段相持中有个怪战术,就是夺了阵地以后不去死守,而是实在不行了就撤退。撤退时肯定在阵地上树一面膏药旗起来,本来的目的是为了给炮兵指示目标,后来发现日军看到膏药旗就像西班牙的斗牛看到了红布,马上兴奋起来。于是苏联人就更变本加厉地到处树膏药旗,好在缴获的膏药旗不少,倒也没有不够用的情况。2 V& p( b; ?& x0 a, n/ [* |

7 ?8 X: |( i0 T' k3 K  7月24日就发现了691高地附近有一面膏药旗在高高飘扬,小松原师团长马上命令71联队去把那个阵地夺回来,71联队长长野大佐肚子里嘀咕着“八嘎”就去了。那块阵地原来就是71联队的,前几天说炮兵要开炮了,愣逼着扯了下来,说是三小时以后苏军的炮兵就全没了,就只要再费点脚力拿过来就行了。结果三十个小时都过去了,苏军的大炮照样还在乱叫,这是怎么回事?
  e) l( G% x# m5 X3 S8 l: o4 ?( i4 [' [, `/ E; y( R% m8 U1 k
  说是说,师团长的命令还是得执行,长野大佐11点钟刚刚带人上了那个地图上都没有标出名称的小阵地,苏军的炮弹就冲着那膏药旗飞过来了。和大佐一起行动的通信小队全没了,长野大佐的左腿也飞走了。撤下来一点数,第三大队村田大队长也没了,速射炮中队的林中队长也不见了。
" d4 n( F/ S# S9 a7 P+ a/ @- B
) g9 j" k$ L: S* b* b  第71联队再换一个联队长,森田彻大佐。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14

纵 火 草 原(十三)
* a! J6 G5 w' i: X' B! T. D$ |" V6 X; q9 L, ~) p8 T

4 z+ t/ i0 ^& u( j  更可怜的就是那些皇军士兵们。7月21日第23师团进行了四千多名士兵的补充,还从第七师团把芦塚长藏大佐的第28联队给调来了。第七师团有两个联队在这里,就派了第14旅团长森田范正少将来了,现在就跟着第28联队行动。
+ h# t# _1 r0 d8 M0 F
, X2 m+ }% m9 }; F5 x7 r7 ]  军队里有句俗话:“补充是送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出大的意外,新补充来的兵死的最快,这是因为新来乍到,不能进入情况的原因,而原来活下来了的老兵,因为他们能够适应这片战场,反而继续能够活下去。3 k- b/ Z. k- g  h

" E1 ?# t% W% `& n  偶尔在苏军的炮火间隙中送给养,弹药的汽车回去时把重伤员带回去,但坚决拒绝运死尸,理由是汽车还要运给养,弄脏了没法洗。时间是七八月,死尸就这么堆在阵地上腐烂发臭。重伤员无法全运下去,就在阵地上等死,包扎卫生用品用完了也补给不上来,轻伤员转成重伤员。最让皇军们想不通是吃饭问题,刚刚做得了盛到碗里,那丧尽天良的老毛子他放大炮。就算没打到人,饭碗也成了沙包,还吃个鸟。
# q3 w/ Q# Z9 U. F; E# d5 `7 s: q9 b, X1 z& I% x# ]8 L
  这时关东军总算想到要“筑城”了,就是要修筑永久性工事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这冬天说来就来,和苏联人耗也要有个耗子窝啊。可是筑城的材料在哪儿啊?这里是大草原,什么没有,背后的大兴安岭上树倒是不少,可是怎么运过来呢?没有汽车先不说他,就算有了汽车,对面的老毛子他就让你拖着木头到处跑?所以那个“外来户”,第七师团来的须见联队长就提出放弃哈拉哈河沿岸阵地,退离哈拉哈河30公里,跑到苏联人重炮射程之外的将军庙去“筑城”。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将军庙的地形比诺们罕高,皇军的重炮如果退到将军庙,就算是还是五短身材,但也能居高临下,威胁苏蒙联军不敢随便到诺们罕来,最后达成一定的互不侵犯的协议。8 E0 P! }1 P, p. d

5 d8 J! u) L0 r  但就是这个主意其实也是不可行的。冬天要到了,要解决几十万分散在各地的关东军的冬营问题,连现在在支援第23师团给养弹药的汽车都要抽回去,那还有汽车来帮忙拖建筑材料呢?
# ^7 I. _" F8 f% l: c$ ^5 g4 h/ m; H) A
  有时候想想也真弄不懂,现在的这个“汽车问题”和四年以后太平洋战争中的“回船问题”几乎是一模一样,怎么皇军们就不长点记性。; F' o0 ^. V3 G2 T- E( S5 h; F0 s

9 t) l+ \. u0 T) V& Y( h* a  在辻政信看来须见大佐的这个建议简直“在政治上极其错误”,属于右倾逃跑主义,缺乏对敌斗争勇气,长老毛子威风,灭自己志气,这还了得。后来须见大佐为这个倒霉主意付出了巨大代价。( q9 o2 W; _  Q! D
, x. X! m/ l5 {' Z. h
  这儿还在扯皮的时候,朱可夫开始行动了。8 l  l2 p% K3 k  j2 X
! }. d' |0 B6 _& s/ R; I7 \) v
  8月1日,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积极进攻的苏蒙联军突然向最左端胡鲁斯台河南岸的第72联队的阵地发动了猛烈攻击,轰炸机,重炮的轰击以后是几十辆坦克装甲车和数百名步兵的攻击。
* ^5 \/ n8 M' `$ h- n! h* I: z0 M+ ]/ |7 L; E3 F- e
  第二天轮到山县联队了。2 X+ p8 T1 H+ \+ m9 x/ F5 G

$ x* Y( c/ O" B& i) _# V8 `' B( a  就这样从8月1日开始一直到8日。日军的三十多个阵地从南到北都受到了苏蒙联军的同一模式的攻击:轰炸机,重炮,然后是坦克装甲车掩护的步兵冲锋。时间持续不长,有几次几乎都可以说刚刚接触就立即脱离。
. X1 Q1 p' j% g6 N/ ]' |- F& A  \; V/ Y5 p. \- h* x
  这是朱可夫在进行实力试探。9 J7 r% h$ j& e+ E5 r; h
# H$ m; d3 J8 I) g0 W* B( q2 H: n- P
  辻政信有点扯淡,但绝不是笨蛋。他判断出了苏军要全面进攻,虽然他估计的时间比朱可夫的实际行动时间要晚了四天。但他还是没把苏蒙联军迫在眉睫的进攻当回事。现在他知道苏蒙联军的背后有铁道支援,但是他依然不相信苏联人有那么多汽车来运送火车上卸下来的物资。他现在知道苏联人在他面前布开了三个师,从战死的苏联军官身上得到的地图告诉了他一切。
2 P- ~8 y: S9 \/ t0 z( p6 H! z& x0 E& w
  可是辻政信的结论依然是:要么朱可夫只能以一个师的兵力发动进攻,要么只能以三个师的兵力发动仅仅为期三天的攻势,因此:老毛子算个鸟。
( v4 P, {  l3 M* B. m
  X& B5 ?/ j" ]" t" P" U) ]. S  Y  大本营倒不像辻政信那么轻松,还是干了一点事:8月4日组建了第六军,以荻州立兵中将为军长,配上藤本铁雄少将为参谋长,浜田寿荣雄大作为高级参谋——加强组织建设。# r1 g# c* z) E8 b) U" ^

5 m9 o5 a* ^9 \" @1 {% p* W* |  被加强了的就是组织,其他什么没有。第六军管辖第23师团,第八国境守备队和海拉尔的第一第二两个陆军医院。和建军前一模一样,一个兵不多,就多了套官僚机构。这就叫“架床叠屋”,多一套办事机构,多一套文档,多一帮人。
6 q2 \. @( ?1 |$ o: P, S- n
  R8 M, X- ~- a/ _& l& V  那为什么要这样?应该说日本陆军在更大的程度上像个官僚机构而不像一支军队,一切以升官进爵为目的。日军的最大作战单位是师团,在大的作战行动时组织方面军,在方面军和师团中间再编制军一般都是为了照顾某某人的位置。比如这次就是这样,荻州中将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武汉战役,据说立下“赫赫战功”,想不出个合适的位置来摆这尊菩萨,正好那边在打仗,你就官升一级,到那边去当军长吧。至于这三位从来没有到过满洲,更不要说看到过蒙古地方的草原沙漠这件事就没人管了。
& o- W/ A8 O: T: ]4 {) n% i  H9 l; E2 m0 i- A: F, x
  8月20日早上5点钟开始,苏军轰炸机向日军的高射炮阵地发动了攻击。接下来就是像疾风暴雨似的苏军地面炮火向由于迎战而暴露了炮位的日军高射炮阵地的猛烈攻击,三十分钟以后日军的高射炮全部毁灭。6 U: ^6 t6 t, D& `3 f2 C: U
' w7 x1 ]1 e  N. \9 c
  5点45分左右150架苏军SB轰炸机在144架战斗机的护航下对哈拉哈河东岸的所有日军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6点15分左右轰炸机回去了,地面炮火又来了,这次的炮击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才停止,到8点45分轰炸机又来了,炸完以后重新开始的苏军地面炮火开始向日军的后方阵地射击。而前方阵地面前是像蝗虫一样扑来的苏军坦克和在高音喇叭里放着的国际歌的伴奏下高喊着“乌拉”向前冲锋的苏蒙联军步兵。! b# z* m7 \& K

6 z/ w* `5 G1 e1 K  这次的攻击完全出乎日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辻政信卜的卦是苏军不可能在8月26日以前发动大规模进攻,而第六军还在准备第二天对苏军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呢!所以到6点半为止,惊呆了的日军一弹未发。
8 Y" F2 R, Z, o
) K4 D6 L: V& w/ z, L# e  其实有这么件很大的事情:8月21日深夜,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给日本驻德国大使大岛浩中将(后来也是甲级战犯)打过一个电话,说由于欧洲局势的“无可奈何的原因”,德国要和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
. S' M, A  b  L2 C  M3 i: I; M" E% O: h
  大岛浩大使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说:“德意日共同防共协定中秘密协定第二条不是规定了任何国家在与苏联签订新政治条约时要得到另两国的同意吗?你们这是违反三国条约,我要抗议。”,但里宾特洛甫好像没听见,很亲切地向大岛浩大使道了晚安后,彬彬有礼地放下了电话。3 Y+ x$ S% \0 z  c5 q
& Z9 k1 c- k2 H" {
  条顿人这次算是把黄皮猴子给结结实实地涮了一次。有了这个《德苏互不侵犯条约》,朱可夫元帅向苏军总参谋部要的增援师团从欧洲部分派到了远东,关东军则要满地找牙了。2 R- G! K: D# x

- z5 D% _# F2 y, a; M0 o4 N[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10-17 20:17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18

纵 火 草 原(十四)
( g+ X" C+ t! k  B3 Q0 O7 l
4 o5 ^# {# x/ Q3 O) u3 ~  H5 h/ q  苏军的攻击首先从两翼开始,最左翼胡鲁斯台河南岸的第71联队的日军在苏军的炮火中眼睁睁地看着苏联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转眼就在哈拉哈河上架起了五座浮桥,接下来200多辆坦克和1000人以上的步兵就冲到眼前了。这时候天上的苏军飞机还在不依不饶地用机枪在反复扫射。744高地上的第一大队的弹药粮秣仓库也被没良心的苏联人给炸了个光光。! D; H: s2 J/ J
) O& Y7 o! {3 b5 M/ H
  这时候还有130辆坦克和两千左右步兵在71联队的左翼向东北方向运动,明显是要包围第71联队。
1 r9 S' F- f! |7 Q1 Q7 S
# j- u8 O' R' x+ {9 p9 P7 a  第一大队到9点钟为止所有的中队长(连长)全部战死。  g7 ]' @& B5 b* I  y9 T' \) W
8 a0 L$ j$ M- |4 a8 ~* G
  最右翼的721高地方面,苏军的行动更早,但隐蔽得也更加巧妙。苏军从8月17日开始就架起了两座浮桥,出动了第七装甲旅加上苏军第601狙击步兵团和外蒙骑兵第六团对伪满骑兵第二团和第八团进行攻击,到19日晚上就迫使伪满军后撤到将军庙去了。0 |5 {& m) q7 {
' H+ h9 o" U3 o3 a& m
  这种佯动作战没有引起日军注意,而20日苏军又增派了第九装甲旅和第六装甲旅的一个营对721高地的以井置荣一中佐指挥的第23师团师部搜索队进行了直接攻击,一公里见方的阵地上每分钟落下来120发苏军炮弹。
/ s$ i* ^! X! K# }& h+ F( F8 G# b! G+ f) ]
  小松原的手中已经没有了机动部队了。
$ Y9 `3 z4 \; q% ~. y* c. H$ m) I( m: g
  20日深夜,小松原找来了第26联队长须见大佐。要求他到第71联队的左翼沿哈拉哈河东进打击苏军右翼,为71联队解围。  e; o+ S# E+ c) e4 @, I' j$ j: A# n. F

  j1 G( u4 r# Q) l  须见大佐的回答是:“师团长是不是以为二十六联队还有两个大队的建制?其实经过这两个星期的战斗,26联队满员兵力现在不到一个大队,集中起来只有两个中队”。无法进行这样的作战。6 Y1 M8 c) B' }9 j, `
0 o; D% ?6 q5 Q
  只好把第26联队按原来的理论建制上的中队分开,分别去增援各个阵地。现在的中队到底实际上是一个小队(排)还是一个分队(班)就没有人知道了。
, v9 ^* z' k: c8 s5 O0 r3 ]& x7 b% H8 {) j. c5 a, F# `. G" L) `
  这一来山县武光的第64联队的正面防区就扩展到了9公里,好在苏军还没有在正面施加压力,可是胡鲁斯台河南岸742高地上的第八国境守备队从22日开始就没有消息了。长谷部理叡大佐和他的手下从20日开始就不吃不喝不睡地在苏军的攻击下挣扎,现在不知是死是活。
: ?4 @8 ]0 d; K, K
& t& H! {% H1 D/ k, X7 |  就在这时候第六军司令官荻州立兵中将给关东军司令官的电报中是怎么写的呢?
  B' s+ f& x+ P, X& J( [7 j4 X
  B# U( R; {( |  j$ D' e6 A  “1. 敌军的进攻没有什么气力,马上就要过去了。我军除在右翼略有退却外,其余阵地固若金汤。
+ E% Z* l6 {9 D5 D5 f
( ^$ `0 d( d( H8 d! J& [- ]1 b  2. 我军预定24日开始进攻。2 k3 \; R; t+ y4 k5 L0 K
' q* f, W3 U- E* ~
  3.敌军对我军后方的搅乱工作没有效果,不足为虑。' H! y% v" B: k, h" W0 o
0 c) o1 v! L, Z) j/ L7 c
  4.我军将士斗志旺盛。9 }6 D! [8 u5 y  e+ S

' W0 X& }1 [' h  5.20日以后的战场指挥非常顺利。”  }% Y" d$ B- a

2 P3 e4 f( K) e. o  植田司令官看到这封电报可真急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赶快派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和辻政信到现场去,两人在23日下午坐飞机到了海拉尔。辻政信一到海拉尔换了侦察机就去了前线。% _5 j4 @: S  d% T

9 U, z) A% v! c5 n' s% V  但在将军庙遇上了苏军战斗机。好在驾驶员技术还行,被击中了以后还是在草原上迫降成功。逃出命来的辻政信拦了一辆卡车一边蛇形前进躲避飞机的扫射一边往战场赶,躲过了飞机躲不过坦克,苏军这次出动的坦克全是装备了柴油机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日军的燃烧瓶扔上去没用,真正的刀枪不如,因此来往如无人之境,卡车被从右翼来的坦克炮火击毁了,辻政信只好徒步往第六军司令部赶。! |% c! G( d/ k# T

( S6 Y' w0 ^' g* n+ P5 M2 S  赶到了第六军司令部,司令部里洋溢着一片欢乐气象,荻州司令官正忙着和藤本参谋长在编制明天的全面反攻计划呢,见到辻参谋赶来了,乐呵呵地递上一杯威士忌:“来得正好,有功劳落不下你,明天就要彻底解决老毛子了。”) _6 x9 \% Q# t9 `3 h$ _4 k, k

& T2 S: x( v1 R' Y/ _$ i. l  荻州们的计划是用第64联队在中央拖住苏军,其余步兵主力后撤三公里左右再重新汇合沿着哈拉哈河往北攻击,“全歼苏蒙联军”。 辻政信也只是觉得他们的计划在细节上“是出于没有实战经验的人之手”,而在指导方针上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 x/ P9 [$ q5 G& ?
6 Y, e& _7 u5 ?5 h6 C! l  现在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在全线受到实力远胜于己方的强敌压力,面临全线崩溃危险的时候怎么还在做进攻和全歼的美梦?其实这是日本军队由于其特别的短暂而又顺利的历史造成的一个特征:不肯撤退而又不善防守。在受到攻击时的首选对策就是反攻击,像这次这样反攻击无法奏效的时候给他们剩下的出路就仅仅是“玉碎”了。这种作风贯穿了整个二次大战的几乎所有作战,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
" o# h8 n. F8 K& L9 t% @* O# E
2 ?2 P6 y  ~+ A  23日下午2点,第23师团下达了进攻命令。这个经过辻政信修改的命令是争取把苏军引向左翼纵深,然后集中步兵炮兵火力将其歼灭。可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居然没有人想到:苏蒙联军的数量已经不是日军的左翼纵深能够容纳得下的了。早已经溢出来了,日军的所有部队根本就没有办法脱离和苏军的接触。到了晚上才有可能偷偷摸摸地退下来。3 V- v) m4 b9 e3 k4 {
7 [: E  t& D; I7 P
  参加进攻的步兵部队从编制上来说有四个联队加两个大队,分成左翼和右翼两部分。左翼包括第71,第72联队,由步兵团长小林少将恒一少将指挥,右翼包括第七师团的第26和第28联队,由第七师团的第十四旅团长森田范正少将指挥。其实经过连日苦战,所剩兵力不到八千人了。甚至就在接到攻击命令以后,在退出阵地的8小时中,第71联队的第三大队又被苏军全歼了。第71联队总算拼死接下了第三大队的阵地,但是已经动单不了了。
% t* @1 n! y) j- m: h& }. O5 {% T6 o
1 z- c+ N9 o; f1 }5 E. O6 _在左翼的西北面的展开的苏军,已经以780,792高地为中心构筑了宽度达十公里的铁丝网纵深阵地。而日军甚至不知道苏军对日军的包围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的问题不是对苏军的攻击,而是如何从苏军的包围中突围的问题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20

纵 火 草 原(十五)& z9 ~3 O( Q  c. E+ [1 {$ t
0 L+ v  G1 `: f) d& |
  师部的进攻命令,没有能够送到右翼支队,也没有能够送到第八国境守备队的长谷部大佐和最右翼的师部搜索队的井置中佐手上,因为派出去的传令兵全部在半路上死了。所以大家还是坚持皇军光荣传统——各自行动。: _" j% O( K4 t0 i, s) \: S) g( J5 U

5 {0 Q( Q5 r4 ]- k  最左翼的第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看到右边的长谷部大佐没有动静就马上知道那边没有收到命令。不敢随便后退,一后退就把整个长谷部的整个侧翼给暴露了。再说也无法后退,从21日开始苏军的压力就没有停过,就这样还要抽出一个第一大队到师部所在的753高地去做师团预备队,30公里的路第一大队走了30小时,路上损失了两个中队和机关枪队,总算在指定时间20小时以后的24日深夜到达了师部。
: h5 l6 m5 ^( L+ d( G! z; m. z$ R+ S6 P% {# i
  这时候在744高地附近的三角山的第三大队也被全歼了。缺了两个大队的第71联队只好撤退。这一下长谷部就被苏军完全包围,阵地成了一个圆圈。
; R" \$ h, _7 m
' K9 D% p1 m- e! E" [" J$ k  荻州司令官想起来了早就撤出战斗了的炮兵,在命令步兵后撤进入进攻准备的同时又命令炮兵前进到进攻阵地上去。炮兵本来在中间的山县武光联队的后边,正要行动的时候,左翼全部垮了,酒井的72联队又已经后推到了进攻准备位置了,这一下炮兵门户大开,好在天色已晚,如果是白天被苏联人看到了可能百把辆坦克就要过来了。气的畑勇三郎少将跳着脚骂街,结果是本来就拉的七零八落的山县第64联队再抽出一个大队去填酒井联队的空白,保护炮兵。( j1 Y1 J: Y2 {

: Q; H; @" X: K4 z% A) r5 N  就这样,71联队被钉住了,26联队收不起来,左右两翼的预定四个联队的进攻部队就只有一边一个联队,先讲右翼由小林恒一少将指挥的酒井第72联队。) K: @4 o" e- N( l) X' ]

# v! D$ S7 ?' a# g/ {' a3 V  第72联队的进攻路线要通过5公里的开阔高坡。酒井大佐很清楚,等不到到达苏军阵地,这个大队肯定被全歼,但是军令如山,只好前进。果然到了半路上就被苏军的15榴给压在沙草窝子里了,这时候三十余辆装备了喷火器的苏军BT坦克就压了过来,右翼一个联队就这样没了。一直到太阳下山以后辻政信带了四十几个人冒死冲了上去在死尸堆里把联队军旗和奄奄一息身受重伤的酒井大佐找了回来,小林少将却生死不明,回到师部以后才知道昏迷不醒的小林少将已经被人抬回来了。: e. c9 @$ X. w8 g
+ J  A- l( |4 S( b/ z
  左翼的芦塚大佐的第28联队就更倒霉了,本来就是新来乍到,加上右翼的酒井联队被消灭后,侧翼暴露给了苏军,三面受敌。这时候第26联队总算赶到了,但是要知道26联队满打满算就只有两个中队,赶到了也就是在为苏军准备的点心里再加几块肉而已。* E$ K0 }* j3 W# s) W8 i+ p

" U% ?6 J4 v% U; F7 Z; e  就在这种情况下,辻政信仍然命令左翼的森田支队单独进攻。辻政信很知道战场上的现实,知道日军已经无力进攻了,但是他不能违反“皇军不后退”的信条。后退就在自己的履历上记下了一个污点,只有前进。至于前进就是自杀这一点与他无关。
  Y% Y* J+ u- f' G
- k8 q" y; w% C9 O+ S( }8 ~  两天打下来,28联队的中队长全员阵亡,小队长一大半没了,第三大队大队长藤冈少佐也没了。应该说日军老联队的战斗力确实很强,指挥官几乎全没了,但是部队还在打。反过来因为部队还在打,又成了被小松原师团长,畑勇三郎炮兵团长和服部卓四郎攻击的对象,说他们是指挥官无能。' u% a7 ?. _% X! v( J. Z0 v

$ w3 Y0 `5 M( Q( }  被苏军钉在阵地上动单不得的71联队长森田彻大佐26日早上八点半左右被苏军狙击兵打死,正好在师团司令部报告情况的东宗治中佐被任命为联队长代理火速返回阵地。左翼缺少了掩护的重炮部队现在成了苏军的攻击对象,首先遭到攻击的是穆陵关东军重炮联队,联队长染谷义雄大佐在25日傍晚切腹自杀,关东军重炮联队全灭。接下来另外两支野战重炮联队也全部被苏军装甲部队摧毁。
* Z/ L3 r2 R4 q! I4 @% ~  Y9 ~5 X$ T. \. j
  现在第23师团唯一还成建制的部队就只有山县武光大佐指挥的第64联队了,和山县在一起的还有伊势高秀大佐的野炮第13联队。一开始山县还是想分散突围出去,命令手下的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和联队本部分开突围。山县的本意是想用两个大队作为掩护,但和往常一样,两个大队突了出去,这位陆大毕业的精英又慢了一步,没突出去。( j+ h3 |& H) @7 j

( _! ~% B2 d; x/ {2 [# M9 y  山县武光大佐参加了诺门罕的全过程。作为陆大毕业的皇军精英,很有点贪生怕死,数次犯下了动作缓慢,见死不救的错误,就在最后还有点想牺牲部下独自逃生的嫌疑,但是实在是逃不出去了,还是表现得不错,没有束手被擒。山县和伊势两位大佐焚烧了军旗以后双双自杀。
8 X9 s' g3 X: Z$ R
0 P- F: G/ `& y/ o) T  日军最基本的作战单位是联队。当时的联队还不多,联队旗还不像后来那样找块布就撑着走,那时都是天皇亲授,决不能落到敌人手里的,实在不行了就烧了它,叫“奉烧”。64联队的联队旗被奉烧是一件很大的事件——这是第一面在对外战争中被奉烧的亲授日军联队旗,当然到太平洋战争后期就不稀奇了。
4 u; q% K, b3 p* o9 t! U- T% q  T4 s1 }! D3 }! W+ Z- M% F, g
  值得提一句的是这位第三大队长金井塚勇吉少佐,他后来做到第220联队大佐联队长,在新几内亚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指挥部队存活了下来,说明此人是很有指挥才能的,但是因为没有陆军大学校的学历,在日本陆军里爬不上去。
+ V6 {- J7 _; H, `" s+ [
& B( e: x3 [, K: J1 o. W# S  这时候辻政信第五次到了位于将军庙的第六军司令部,浑身充满威士忌臭味的荻州司令官醉醺醺地对他说:“辻君,我希望小松原死!”# M: g, F; J8 c; d

& x; e  g% n7 X( J2 r7 |, d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因为身为师团长应该对作战失利,成千上万的部下死亡负责。另一种解释就是死了的师团长将成为英雄,而英雄的长官是不会被追究责任的。应该采取哪种解释谁也不知道。2 ?* g# u+ m8 c9 _& u. I1 e* ~

5 a/ w( X/ G1 e9 C% @  这时候小松原师团长离死很近,师部已经被苏军包围了。刚从第71联队长提升的参谋长冈本德三被苏军扔过来的手榴弹炸断了右腿,师团军医部长村上德治大佐正打着手电筒在战壕里帮他做截肢手术。由于条件太糟,后来还是去见天照大神去了。: n$ E* w" s' J& @" R9 b9 `& u
7 Q1 i; ~- @1 c* x
  因为已经知道苏军狙击手专门找军官亲近,日军军官们全部摘掉了肩章,脱去了军官制服。
. {7 z" x9 r6 W/ A6 P) M
2 i2 W4 j1 K: _+ `  师团司令部以北两公里的地方是包括伤员在内还有大约200人的第71联队。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奉烧了联队旗以后,不是高喊“天皇陛下万岁”,而是高喊着“东中佐本年49岁”,带领17名军官向苏军坦克作最后的自杀冲锋。& V6 D5 \/ Q. E# [% r3 `
- `8 o4 c5 `5 e
  天黑了,苏军停止了攻击,小松原逃了出来。
/ B" a+ S3 Q4 n5 t* ^8 t3 C6 d) L3 F2 E" Q, o
第二十三师团全部,第七师团的两个联队,第一师团的一个野战重炮旅团就这样干净全部地被歼灭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23

纵 火 草 原(十六)7 x7 j! P8 S$ j4 K# @3 i
" ?- Z  a& d, K, j
  这时候第七师团已经在诺门罕附近进入阵地,第二师团的一部分也已经到达离诺门罕40公里的地方,其余部分也已经从海拉尔出发向诺门罕开动,第四师团也在从佳木斯到海拉尔的路上。3 g! \: a' A4 Q) Q4 U; X( V

0 A% V5 `0 }" s2 ^! v. S- \( x  大本营从中国内地调来的第五师团,第十四师团也在向满州一带移动。
& U3 x7 M. _9 _; q
5 R+ U8 {9 F! ^/ V& l/ B3 [  但是9月1日苏蒙联军在他们主张的边界线上停止了前进,没有越界进攻。9 Y, ]# j0 p% J
' z! l7 U$ h4 [2 x3 _& U& F
  现在要不要再打下去?) q% B. s6 f3 {0 n- R  P$ }
. w/ }* t1 [& N& W, c, e( d
  8月30日的大本营命令中就明确指示:“处理支*那事变期间,必须维持北方边境的平静”,而且明确了中岛参谋次长将亲自去关东军传达天皇的“大命”。
( Z' q  z! u2 v8 v3 |* t2 J) ~0 f1 f3 ^) W& H
  31日中岛突然出现在关东军司令部接受了关东军参谋们的战况及其将来计划的说明。  Y/ m0 ?0 y5 C2 ?, k/ h, X

9 E7 F( c' z, i3 F  关东军的企图是在哈拉哈河结冰的两个月中再进行一次作战,保证不渡河,目标是将遗弃的尸首抢回来。要求参谋本部同意投入更多兵力。* ~! y) r7 Y5 i" l) i# B

# Y+ n) m) h. ?  中岛一开始答应了矶谷参谋长的要求。但在得知从30日左右第23师团残部已经和苏军脱离接触以后,立即改变了主意,坚持现在是停战的最好时机。返回东京以后9月3日的第349大陆命明确规定终止诺门罕作战。与此同时外务省和苏联进行外交谈判。9月15日东乡茂德驻苏大使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达成协议,16日发表了日苏联合公报。. q) J+ ?- p+ g: }2 `& Y
9 _$ j$ c' z, O# R. `
  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停战后,在哈尔滨举行谈判划定边界,而在要签订议定书的1940年1月30日,苏蒙代表团突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个解不透的迷。$ Z" R* E% j0 O4 h9 W, k/ _

9 b/ \7 T7 k6 B) O# k" @. t3 B7 W  谜底只有一个人知道,就是当时“满洲国代表团团长”,时任“满洲国外交部政务处长”的龟山一二。可是龟山坚决不肯透露苏蒙代表团匆匆离去的原因。一直到1978年9月,确信辻政信已经死了以后,当时是岐阜县关市市长的龟山一二才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 P7 [! z1 f# u; W2 G& K; n
7 j! P: Q$ w' m5 m  原来1月29日晚上,辻政信让一名白俄给苏联代表团团长波哥塔诺夫少将捎去口信,说如果明天签了议定书的话,就要在哈尔滨暗杀苏蒙代表团的成员。所以为了自身的安全,波哥塔诺夫少将在告诉了龟山一二真相以后,31日一早就起程回国。: n+ {  z; Z4 C# Z

# O+ Y. I6 d8 R  因为波哥塔诺夫少将知道辻政信不是在开玩笑,“满洲事变”以后旧国联派来调查的“李顿调查团”不就几次险遭受雇于关东军参谋的大陆浪人的暗杀毒手吗?; p; F: S' b' N
' \" r# x* @, p+ Y. H7 R1 z: y& c3 k
  关东军在诺门罕事件中受了多大损失?先来看看参战的高级军官。# Z5 ?" F/ }3 M- b! g( {

+ S) G$ K: v6 O4 X  阵亡的有:第23师团初任参谋长大内孜大佐,继任参谋长冈本德三大佐(伤重不治而死),71联队继任联队长森田彻大佐,代理联队长东宗治中佐,战车第三联队长吉丸清武大佐,穆陵关东军野战重炮联队长染谷义雄大佐,第64联队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中佐,飞行第十五战队长安倍克己中佐。
1 p1 T# b/ _# `5 F$ C* l; m( f& g9 u" u, U8 l( Q
  自杀的有: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野炮兵第13联队长伊势高秀大佐,第八国境守备队队长长谷部里叡大佐,师团搜索队长井置荣一中佐。8 [5 g1 e7 m: e8 h9 x
# O% V! z) |1 ~; r2 j. T
  第71联队长长野荣二大佐重伤。
' m  [* j0 v2 F7 Z, z% g5 x  c! m/ R/ D5 i8 B, ~$ ^  ]( `$ k: B
  其余少佐以下中级军官无数,光第二飞行集团就死亡47名佐级飞行员。5 e. t/ ^& m# F& o

/ K7 v" v1 K& [$ r; I) }  第六军军医部当时发表的数字是:“出动人员58,925;战死7,720;战伤8,664;战病2,363;失踪1,021;共计19,768名”,全体损失率27.7%,第23师团的损失率为70.3%。  f9 O7 M; k$ C( L

# x% S1 `: r/ f2 U$ y  损失率非常高,尤其是第23师团就是被全歼了。, J. c/ {" J+ ~. Y) Q

6 P  |! k8 w+ z2 Z7 p  但是,这个数字是假的,被极力缩小了。1966年10月3日《朝日新闻》就报道了根据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消息说实际上战死了18,868名,这才是真正的数字,骗谁也骗不了靖国神社,死了人必须把人名报给他们,不然家属到神社找不到名字可是要闹事的。: \5 I: T$ C- N+ j; f/ g

5 F/ f* b" {" n  日本历史学家洞富雄教授说:“骗国民一直偏了快三十年。”
! [+ w9 b" k6 {1 j1 F
. i9 H7 w% v% ~  A5 j: h  战死了这么多,责任谁来负?大家互相推,就像荻州中将设想的一样。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大佐身负重伤,住在医院。辻政信找上门去,给他一把手枪。辻政信离开后酒井美喜雄大佐开枪自杀。日军军官有兵败自杀的传统,但公开逼迫败战军官自杀,这是唯一的一次。
  [. m* B7 `  A4 ?' r4 l8 x) L6 b7 {
  战后交换战俘,负责甄别处理的是第六军参谋长藤本铁雄少将和辻政信,他们的做法是这样的:伍长以下关20天禁闭,功勋没有,但被俘一事也不记入《军队手帐》(一种像个人档案似的东西)。曹长以上和尉佐级军官则送上军事法庭,审判完毕以后宪兵会给他们一支手枪,送到一件单人牢房去。为什么要逼军官们自杀?这是在杀人灭口,把失败的责任推到一线军官的作战不力上以掩饰自己的决策,指挥失误。" n5 K6 V- b8 D) u1 F. f

( n  T: {7 K' e8 m) E  有没有拒绝自杀的?有,第26联队长须见新一郎就拒绝了,从此被解除军职。辻政信直到战后还在《诺门罕》一书中继续栽赃陷害,说须见大佐上阵不带军旗,在战场上喝啤酒。但是时间已经是战后了,大本营参谋不能一手遮天,当事人出来澄清了事实,迫使辻政信在第二版时不得不删去那两件不实记载。& c8 g; {8 e% c" r) D' J% M

" K- e7 w+ ?% e5 f0 z  其余人是怎么处理的呢?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中岛铁藏中将,作战部部长桥本群中将,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第六军司令官荻洲立兵中将和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被转为预备役。2 V' h7 P$ Q" n0 k9 h
, z6 `( P& _1 e! S
  但是挑起事端的参谋辻政信少佐和服部卓四郎中佐以及这些参谋们的上级负责参谋参谋本部作战科长稻田正纯大佐和关东军高级参谋寺田雅雄大佐只是换个地方。没受到任何处罚。
, \3 D- U' q* Z$ q' s/ [5 y+ q) B3 L3 ~
  辻政信少佐被调到了武汉的第11军,在冈村宁次中将手下。5 u+ Z( Z8 k, U/ m  W" e

+ n4 \( b6 l* V( T- ~1 F败军之将,还能威风的起来吗?9 P. E  I; z  G, A1 D  p& X1 t- Q" Z
! G7 j6 d9 o  @9 C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10-17 20:25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26

东 山 再 起(一)
$ b$ g& G+ B& @8 W  m
% L2 s1 C- g3 A4 h. Z俗话说“拔毛凤凰不如鸡”,辻政信这次可是浑身上下的毛被拔了个干干净净。
9 H6 S7 ]5 s  }, ~$ `! W5 \+ Z
' p; p8 F# q- w' g虽说是“政治上正确”,再者也就是一个小少佐,比他官大衔高,该担责任的多的是,所以辻政信还是没被人扒掉这身二尺半。但这个处理很大意义上是因为辻政信和那支“正在上涨的股票”陆军次官东条英机中将的关系。打狗是要看主人的,辻政信自从进参谋本部跟的就是东条大佐,东条到了士官学校还是带着他,到了满洲两人还是没断过交往,所以没有把辻政信转预备役,而是发配到冈村宁次的11军来了,没有具体职务。# h- E; d4 T$ d1 q9 \
' @% r0 A' d. K# n
1939年9月15日报到那天,冈村中将穿着件浴衣,手里拿着一本通俗小说杂志《讲谈俱乐部》就接见了他。辻政信十几年以后在《亚细亚的共感》里面提到这件事还是恨得咬牙切齿:“如果是接见参本作战课或者陆军省军事课来的参谋,中将肯定得手扶军刀,满胸的勋章挂得叮当响。可现在,我只是带罪之身而已”。5 S) ]- i  p( N, |; @" S
2 p; ^6 ~5 @2 t! Q8 e. ~
其实冈村宁次也在和辻政信一样头痛:怎么处理这尊邪神,没地方放。陆大出来以后不能去作战部队任联队长以下的主官,联队长是大佐,这位还只是少佐,更不要说是戴罪之身了,所以去不了作战部队。放他去当参谋,当时冈村手下正热闹,有七个师团(3,4,6,13,34,39,40),两个独立混成旅(14,18),不少方面军都没他阔气。军司令部和师团都有参谋编制,但这位刚刚打了败仗,不能用。这就找来了参谋长青木重诚少将商量。+ B3 ]  W0 f. k5 K  n0 S3 |

! w1 A  S# r! F参谋长出了个主意:汉口日军现在风纪极差,似乎的有个人管管了。这件事让他去正合适,他要是不愿做宪兵,那他自己去找地方,和11军没关系,横竖11军不欺负他就是了。正好第3师团参谋福山宽邦少校和他是陆大同期,就让福山带着辻政信去宪兵队办交接。
# e% t4 e0 l+ R# E) ?" c3 H
3 ]3 p3 s. @4 e' I7 ]$ |辻政信到了宪兵队,点了几个人就问在边上正想回家的福山:“汉口哪儿最热闹?”3 ]2 l0 e7 o* T/ q2 j# ]3 m9 |# j

# l" D  G- K9 ]3 p* D- T1 i福山想都没想就回答:“江汉关,原来的英租界一带。”
+ e* A: j8 w5 e- T
. w2 o$ ?9 Q- ^" B0 t5 r辻政信手一挥,也不管福山是不是归他管,两人带着宪兵就直扑江汉关。6 T# X9 ^0 k& d8 c& K8 W' V
0 m! A! F# C1 f) b5 T* h
到了地方,辻政信跳下车来:“凡是军人开的车全部扣押。”$ m0 C; W. X; ~7 ~
4 N- o' b" [4 W1 p' E( t5 \
宪兵们有点糊涂:“开车的全是军官,扣他们的车会不会有麻烦?”8 d6 w3 H5 m1 i/ D, U9 H

" K6 p& A- r  I/ i5 D4 f4 u' M辻政信给找补一句:“人员一律逮捕,大白天的在这儿,肯定不会干好事。”+ y; x5 K; N" j% f( i: @
6 M9 f- ~' Q5 \
大白天就抓了二十几个看戏,喝酒,嫖姑娘的佐级军官。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宪兵队的牢房成了军官宿舍了。青木参谋长也急了,这把军官全抓了起来,游击队来了怎么办?派人来和辻政信打招呼,辻政信的回答是:“这还是刚刚开始呢”。哼哼,叫你们狗眼看人低。
- F4 ~% j* j, F% F$ F, Y) l% F' R8 i
/ j; T2 ~- w- V0 E; {/ y青木现在对辻政信在关东军为什么那么呼风唤雨开始有点明白了。这人在找人短处方面简直是天才:首先是查用车票的底单,军人自己没有车,要用车就会留下痕迹。然后一件一件查人数,估算需要的钱,最后再查钱是哪里来的。5 a! j, e$ I# {. j

! V, ^/ m  K% d0 ?" l皇军喜欢抢东西,但说实话不容易抢到钱。钱肯定是贪污来的,一查出来你大概用掉了多少钱再找你来对帐就很简单了。所以青木怀疑辻政信在关东军时是不是也捏住了谁的短处。其实是不是捏住了谁的短处不太清楚,但辻政信经常半夜里带人出去砸料亭门口停的高级军官汽车是真的,在上海,长春,哈尔滨全干过。! ^# S/ s# Z4 q, D* M! C0 ?
$ F6 @! z$ Y; V! ]- v! P" S
这一番“反腐败”反的鸡飞狗跳,把陆军大学校46期毕业,主管经济事务的军司令部参谋山本浩一少佐都吓得自杀了。冈村和青木看着再让辻政信玩下去还不知道要玩出谁来,只好不等辻政信玩腻味了,先帮他找出路。
1 i; {! u6 {5 e6 p/ O1 w) s0 K2 i+ U. L. Y/ U2 I
于是几乎全司令部奋斗起来当红娘,到处保媒拉纤找有没有肯收留这个丧门星的地方。当然那地方还得好,大名鼎鼎的辻参谋可不是有个位置就肯屈就的主。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的1940年2月终于通过关系把辻政信送了出去,送到南京的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第四课去了。
- s( b6 {( T; d  X. Z5 X$ e! ^6 O" L
辻政信是2月10日到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报到的。他很满意这次的调动,当时的支*那派遣军总参谋长是板垣征四郎中将。辻政信服气的人不多,板垣就是其中的一个。而板垣当第五师团长时在太原见过辻政信玩命,对他的印象也不错,本来是想直接就放到第一课(作战课)去的,但是作战课长公平匡武大佐坚决不要这位刺儿头,就放到第四课(政务课)来了。
% T* c1 L1 x* U- h7 j0 l
  _8 x  |) K2 h% j政务课课长是金井武夫大佐,金井同时还兼着第二课(情报课)课长,后来做到支*那派遣军少将总参谋副长,有一幅大家都知道的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上面跟在在冈村宁次身后向何应钦长官鞠躬的最右边一名日本军官就是他。主任参谋是堀场一雄中佐。当时第四课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参谋本部进行“桐”工作,也就是诱降蒋介石的工作。这个“桐”工作是怎么回事呢?得从那时的大陆战况说起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29

东 山 再 起(二)
% u0 V9 o+ _3 j9 o5 Q5 X) L) O表面上看来大陆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军部很头疼——这仗似乎没完没了。蒋介石不像原来想象中的被打痛就投降,而是丢了南京去武汉,丢了武汉去重庆,还放出风来说是如果丢了重庆就去印度的加尔各答组织流亡政府,反正就是不投降。% a! d6 o) G8 ]4 I4 E) f1 K6 D
, w& T) G7 Z4 m% k  l
不得已只好“两条腿走路”。3月30日在南京弄了一个汪伪政权出来,4月1日任命了阿倍信行大将当特命全权大使,预定在4月25日搞一个什么“还都庆祝典礼”。4月中旬,还派了以贵族院议长松平赖寿和参议院议长小山松寿为首的代表团来帮汪精卫捧场。7 U( w' G/ k8 d% _; {, m, @/ M' \  ^

0 U3 h# G; V! W+ S. @$ l/ L: t但是日本人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汪精卫政权是什么,那是伪政权,不算数的。虽然近卫文麿首相早就狠天狠地地说“不以蒋政权为谈判对手”,但是实际上是想谈而谈不成。这不,有人来说搭上了宋子文这条线,参谋本部就像捞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和重庆方面派出的人谈判。参本第七课的铃木卓尔中佐在香港和重庆方面派出的自称是宋子良的人就谈上了。谈了三个题目:满洲国问题,汪精卫问题和日军撤军问题。谈了半天才想起来一个问题:对面这人是不是宋子良啊?
2 o% ~' @+ |' N3 M$ w4 @: P" }$ Q6 J" d/ x
到后来才知道从一开始蒋介石为了争取时间,根本从一开始就是在涮日本人。日本人对这次挨涮特别耿耿于怀,战后何应钦去日本治病还被冈村宁次揪着问那到底是不是宋子良,何应钦笑了笑没吱声。到现在日本人还在乱猜那到底是谁。( m8 F' u3 r* [7 p0 M( f
/ @7 M0 {, r1 W3 t
言归正传,辻政信刚到南京就遇到了汪伪政权成立。板垣们也知道这不是件什么事,但为了面子也得当喜事来办。4月23日还在派遣军总司令部召开了一个欢迎两院议长的大会。为了表示自己们也没闲着,安排了辻政信在欢迎会上做个“英模报告”。辻政信在会上洋洋洒洒,作了名为《实战的感想》的报告,给辻政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上他讲了两个小时。那个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桐”工作的思想基础也就是石原莞尔鼓吹的“东亚联盟”,什么“日中提携”什么的。把板垣听得心花怒放,改名为《告派遣军将士书》,印发了100万份发到各地。这个100万份是辻政信自己说的,有人揭发其实只印了5万份。反正不管印了多少,反正这一下辻政信又出了名。2 U: C2 l! G* o

# K1 R4 i' N: v什么叫做“塞翁失马”?这种出名可不是大家都高兴,首先他们课长今井武夫大佐就看得不舒服。这叫怎么回事?直接就和总参谋长接上头了?眼中还有没有人?就算课长你可以不菜,连总司令官都没有放在你小子眼里。
5 Y. l- G# [7 `) \4 }+ n. h+ V' Z# p* J" i7 p) r2 C: U- y, n3 }
那时支*那派遣军总司令是西尾寿造大将。西尾是关东军出身,板垣当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时候西尾是关东军参谋长,两人倒没什么合不来,刚开始西尾也不讨厌辻政信。直到有一天出了“扇子事件”为止。
! R, A3 X0 @5 |: B$ y0 b- i6 d7 n3 f7 l/ a* P  b  n
在南京总司令部高级军官食堂,辻政信发现他的座位上放了一把扇子,不经心地拿起来一看,是当时南京最有名的料亭“福宫”的老板娘送来的,顿时脸色一变,对周围拿着扇子扇风的军官们喊道:“福宫老板娘送来的扇子,你们不嫌有腥味?来人,把扇子全部收起来,送回去。”要知道,被这位小少佐参谋吆喝的将军中就有西尾寿造大将。, o) m" q1 v5 ~1 z- [+ u/ `8 f2 l
0 m$ i5 J0 i& L
这是1940年7月的事情,离他按常例升为中佐还有一个月。+ B" g; Q" j7 C

5 m  n' s" C9 ^% ^不但西尾讨厌辻政信,现在连陆军大臣东条英机都有点讨厌辻政信了。辻政信在闹的什么东亚联盟,日华提携在东条英机看来全是扯淡。首先这套该死的理论是东条最见不得的公*开称他为“东条上等兵”的石原莞尔弄出来的,现在在鼓吹这一套的也还全是些石原莞尔的死党,板垣不就是其中之一吗?除了这种个人的嫌恶之外,东条在思想上也也不信服那玩意。东条是个彻底的皇国主义者,在他那儿是“八紘一宇”,全宇宙就他们家天皇陛下,现在只是日本人的传统谦虚美德在作怪,没谈什么“世界盟主”,只是在谈亚洲盟主。这已经够委屈的了,哪还有什么和人“提携”的必要,这种大逆不道的理论简直就和共产主义赤化宣传是一路货色。板垣他动不了,别人在陆军士官学校是他的先辈,和他平起平坐,当陆军大臣还早他两年。所以一肚子火全发到辻政信头上来了。长年老部下也跟着石原莞尔们一起胡说八道,你忘了本了?40年11月给了辻政信一个莫名其妙的调动,到台湾军研究所去当研究员。( a7 P0 |& T- R3 m- {

" R6 j3 T( j( n* P这回辻政信应该是全完了。台湾军本身就名不见经传,担任过台湾军司令官的倒有不少名人,但全是荣誉职务。你只要看日本投降时台湾军(那时改名叫“台湾军管区”了)下面除了司令部就是医院,没有作战部队就知道了。这个“台湾军研究所”对外番号是“台湾军第82部队”,总共就30几个人,用辻政信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院子里面堆满了木板,到处在敲敲打打钉房子,总共三十名从各地打扫来的军官,下士官,勤务兵和打字员。当兵18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居然有这么小的部队。真的完了”。
' C: g4 ]- o* `/ ]9 ]3 c1 H7 i; g2 Y8 Q( e3 r4 V
辻政信是个闲不住的主,他出生于冰天雪地的日本石川县,又老在关东军混,没到过亚热带地方,就觉得台湾特别新鲜。没事买了一大堆热带地方的书来看,也算打发时间。# A& |$ u% }. `- S* B! i( Z* e

4 ~; ?4 [8 a* ?$ A名义上部队长是台湾军参谋长上村乾男少将,其实为首的是刚刚从台湾步兵第一联队的位置上被赶下来的林义秀大佐,那也是一个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主。几个人就在那儿混吃等死,等到来命令让这几位扒下这身二尺半。
5 Y" j9 b% ~9 `; k4 M. @  v& G
0 j' Z7 f: L+ @, L/ h; J# M+ d, Z41年5月,台湾军又来了一位从此和辻政信结下了一生渊源的朝枝繁春大尉。朝枝也是个怪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辻政信还要变态。陆大军刀组毕业后在太原的第一军当参谋,负责制定进攻延安的计划。一年后按规矩军刀组回中央机关,把朝枝安排在陆军省军务局。
. c( M  b9 g* g8 A3 j
4 _+ [7 a7 J4 B5 Z6 y) b军务局也是陆军省最重要的部门了。可这位不干,他要进参本,最好是作战部,觉得在陆军省坐办公室管招兵养兵是屈了才不够刺激,自作主张就脱了军装开小差了,跑到台湾来,找到台湾军研究所,问有没有到南洋调查的工可以打。听到这件事的台湾军参谋长上村乾男可吓坏了,一个军刀组参谋私自溜号这是怎么回事?在和陆军省再三商量以后,觉得这事还是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按理得上军事法庭的罪仅仅就给了个“停止军职三个月”的处分,干脆派他到南洋去刺探情报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32

东 山 再 起(三)
/ \' f; t* B6 D, d3 j3 x
; v- f0 Q% q0 ]" c" S8 L& X! w一般认为日本人是从1940年8月日本人进驻北部法属印度支*那后美国限制了对日本的石油和废钢铁出口,禁运了航空燃料以后才开始动马来,新加坡的脑筋。这是一种误解,日本人垂涎马来和新加坡已经有日子了。
2 z! e0 N& \$ Y! |& H- K- b) t, N' C) k# u% R: H1 {
当年日本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钱,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有ODA(政府开发援助)这么一说,但有一点过去的日本和现在的日本是一样的,就是喜欢向海外派遣医生。现在日本政府向海外派遣医生是为了提高受援国的卫生保健水平或者是进行救灾活动,确实是在治病救人,是善行。但过去不是这样。7 l5 U$ @  m& v

/ D1 Y+ |  S0 b, [# ^1 z比如恶名昭著的哈尔滨731部队里就不全是军医,也有从民间派遣来的医生。和石井部队的军医们一起干着活体解剖,研究细菌战。在新加坡对面的新山(也叫柔佛,柔佛八鲁Johor Baharu)有个热带病研究所,里面经常就有日本研究人员往来,日本医生在这里研究的是毒蛇,疟疾和其他热带病。其中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一直到战后听说自己写的全部研究报告都呈交了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时才第一次知道原来早在“9.18事变”以前,南洋就已经列上了军部的议事日程。
3 e8 n1 _; P  r% H$ M4 `) a3 y' R
3 Q( Y( i6 C5 g% ~* P: P- T其他来做买卖的商人,来打鱼的渔民,来修自行车的手艺人,不少都是陆海军的士官。他们默默地收集着道路,桥梁,气象,潮汐,水深等一点一滴的情报。他们的情报网,不仅限于马来半岛,在菲律宾,文莱,爪哇,夏威夷,到处都有这种默默无闻,勤勤恳恳,与世无争的日本人在活动。8 B% z8 K1 \1 _

$ ?0 c( w. G3 p1 c1 p: X9 c* A* h所以说在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不缺乏情报,所说的日军参谋“不治己不知彼”的意思是他们不会或者不愿意使用这些情报,更加情愿采取鸵鸟政策或者掩耳盗铃,一厢情愿地迷信“皇军的精神力”罢了。) G. |1 O$ E# E9 @
, p" y/ e- g2 I. C- ]
在那个变态的年代就有那么多变态的机会,辻政信又起死回生了。
* S! c5 j$ J' f# }) N4 k
* k) b/ u, p2 j2 G9 S日美关系日趋恶化的1940年底,大本营已经在考虑南方作战了。当时就只有台湾军有热带经验,所以就让台湾军开始收集热带作战资料。+ j$ z! e. C3 _  B. P; G6 A. x

3 F$ v4 b4 g0 [, U( e9 `  M1 \更重要的一点是用辻政信的老搭档服部卓四郎中佐于1940年10月又重返了陆军中央,还就任了参谋本部作战课作战班长这一要职中的要职。& |) {% T7 C% {  u1 O: o1 P
5 e7 [3 |5 f  u' B
服部和到处得罪人的辻政信不同,最大的长处就是会拉关系。板垣喜欢他,东条也喜欢他,邪门的是到后来麦克阿瑟手下的情报部门G2的头韦洛比少将也能和他尿到一个壶里去,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帮助日本重整军备,成立警察预备队时,韦洛比向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推荐的第一个人就是服部卓四郎,结果是在吉田茂和占领军民政部的惠特尼准将的一致反对下没有成功。要不然这位还是自卫队的祖师爷了。
3 f% F" A! }3 w7 i! |) t9 w( W' e8 F. _8 x& X! N
服部对辻政信的交代是不要停止在资料收集上,而且要拿出资料整理的成果出来。
2 g& F% v$ g: F7 P$ P8 ?, z. {1 Y, @6 c) n- J( @7 z
半年以后一本名叫《只要读了就能赢》的关于南方作战的手册送到了参谋本部。日本陆军一直是以俄国作为假想敌的,从来的作战研究都是北方作战为主。对于以英美为假想敌的南方作战,几乎没有研究过。这次辻政信编的这本手册,从民情,地形,气象,卫生,防疫,战法,兵器方面都解说的十分详细,确实是辻政信的心血。
3 }% x: U$ p. W8 @
; ~( p2 }8 s, ]6 Y+ H2 i这个作战手册将武力战,思想战和经济战结合了起来,省略掉了作战要务等原则性内容,仅仅讲述与热带作战有关的东西。一开始就把读者定位在下士官和普通士兵,所以不用文言体,全书用口语题写成,而且每段的篇幅相当简短精悍,从而便于士兵们在行军作战的间隙阅读。比如说手册中甚至有这样的记述:“打死蛇以后,剖开蛇腹在蛇的大约中部取出蛇胆吞服,蛇胆是很珍贵的滋补品”。, i  ?" B3 @. |

# X' }4 }2 G  G* l% K$ j  {这本手册后来被印发了四十万册,真的成了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一件有效武器。而辻政信本人也于1941年8月重返陆军中央,任参谋本部作战课兵站班班长。# q* |) K% ?& l) B) x9 X: O! j
7 v  `3 Y7 q8 y; l  r
就因为写了这么一本在当时还不知道可用不可用的作战手册?* ^" x; Y& T# f  G
& @& G4 O. _: J8 f* M/ @5 I
这是一个原因,但是还有更多的原因。首先服部卓四郎于1941年7月1日以中佐军衔出任作战课长,成为和稻田正纯并列的作战课有史以来军衔最低的课长,但服部就任时只有40岁,比稻田就任时的42岁还要年轻。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34

东 山 再 起(四)2 u! E& X0 N% q: M+ K. b4 n

; K2 t. H; S: p6 y# `8 B起用如此年轻的作战课长是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和陆军大臣,次任首相最有希望的东条英机大将商量下来的结果。他们觉得前任作战课长土居明夫大佐,就是那位诺门罕时候警告辻政信苏军起码有两个师以上的增援兵力的那位,对开战意欲不大,于是把土居赶去了关东军的第三军去当参谋副长,起用年轻,“有冲劲”的服部中佐。, V! x4 }0 y- S, M4 U2 P
2 g- O0 k! o8 T8 K/ S/ r
服部和辻政信是一对哼哈二将,服部上了台就把他这位小弟给从台湾接了回来。& R1 T7 V1 y( t3 y
, Y2 y8 Y2 _* I# f; C' u
服部把这位到处惹事生非的辻政信接回最核心的参本作战课之所以没有引起很大非议还有一个组织上的原因:作战课确实缺人。, L& A, R: p  v4 N, T$ z* l
# k1 ^: B" W+ V/ p
参本作战课是参本最核心的课,所以对进人的要求很严。一般陆军大学校毕业的军刀组是很牛的,但不是所有的军刀组参谋都能够进作战课——作战课只要前五名。军刀组的第六名,对不起,进不了作战课。这样能够用的人也就是扳着指头算得过来的那几个了。所以服部提出要辻政信回来,大家也只能皱皱眉头,提不出什么能反对这个第三名毕业生回来的理由。
. _: V- e7 ?' [' B" }
2 y* R' }4 J: k. k. F8 ~7 b/ [3 J( @所以服部——辻配对又一次结成了。7 p% e) {# C3 `5 q+ H6 T

' w0 q' K/ u' _6 M当时服部在作战课里鼓吹一种“好机南进,熟柿北攻”的理论。就是说南进要寻找好机会,而北攻则要等待希特勒的进展,等待苏联像一个熟透了的柿子那样。诺门罕的学费没有白交,起码辻政信现在知道了苏联人不好惹这件事了。当然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只能说:“绝对不能和希特勒合作,那是个不讲信义的家伙。希特勒在欧洲战场的进展仅仅是因为它的突然袭击和不讲信义,日本和希特勒合作绝没有好处。”
' T/ [. J0 L, c3 l: X
, Z% X5 V  y! g; d真的是日本人讲信义?那怎么解释“9.18事件”呢?辻政信的所谓信义指的是正当诺门罕吃紧的时候,希特勒违反《德意日共同防共协定》的秘密条款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卖日本人的事情,这口气还没出呢。
8 ]- W5 i+ q& t3 K4 ?  q2 S, u
. H7 B2 h' ^8 U辻政信阐述这种理论更加简单清晰:“我们通过诺门罕事件对苏联的实力了解得很清楚,现在关东军立即北攻,一年内不可能达成什么目的。但我们花了好几个月在研究南方,南方有无穷无尽的宝藏,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南方就利于了不败之地,英美根本不足为惧”。
) h7 U* |2 W6 j8 ?( M0 s. f" W
  r3 [: W4 |% K: z% v5 [. i好大的口气,“几个月的研究”就能够解决问题了。但是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喜欢这种“政治上正确”的论调,不久参本内部这种腔调就响成了一片。8 v6 k4 }/ K8 p

$ o9 b: M  r7 B$ a0 q* |6 ~8 i1941年7月28日日军在南部法属印度支*那登陆。美国人的反应,出乎日本人的想象的强烈和迅速。美国政府宣布冻结日本在美资产,接着英国,加拿大,法国,葡萄牙,荷兰也宣布了同样措施。8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了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2 q- v& T+ ?8 |1 O
4 @; I! Y* E, k  B9 E6 e3 a: P
这时的首相是那个一直优柔寡断的近卫文麿,但这次倒挺积极,8月4日晚上找来了陆相东条英机和海相及川古志郎,宣布了自己的一个重大决定:自己去美国,和罗斯福面谈,寻找打开危机的办法。: q! p2 |# U1 ~+ v! Y# I

* W  ]4 B+ F8 V/ h8 t$ }$ J3 w海军因为真要开战那也就是自己的事了,心里有点发虚,于是就一致支持近卫访美。陆军呢?首先反正打头阵的不是自己,再加上陆军毕竟对缺油没有像海军那样有切肤之痛,在首脑会议上是反对声一片。最后东条整理了几个条件交给了近卫总理,那几个条件除了能看成刁难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6 M  ^' C; F% J  h. G2 I4 q; k
8 S/ O: j6 T. |, e0 s; y" o结果近卫文麿内阁什么都干不成,宣布总辞职,接任的是东条英机内阁。这段时间辻政信在干吗?8 s8 b1 k4 ]1 E/ Q7 i

( G, i* w" s( p3 B$ Q, m5 h海军中佐内田承志的手记中记着这么一回事,8月末在东京芝区的海军军官会议所水交社召开过一次陆海军幕僚碰头会。在会上辻政信公*开扬言:“如果上海来的炸弹能够赶上,我要暗杀近卫首相”。2 O' I+ N- {, b6 V+ W: K
' d: H/ I. N3 }$ M
别以为辻政信只是在说大话,1974年5月25日日本著名右翼大人物儿玉誉士夫在接受著名评论家大森实的采访时作了这样的证词:
5 b3 o* L: J( C
* q3 l( U; ~- d; w+ O6 B“一天,辻中佐到了我的办公室。说近卫首相要到中国去访问了,知道那个访问是什么意思吗?首相想对美国让步,从法属印支撤军。问题是不仅仅从法属印支撤军,连同中国大陆一起撤,甚至满洲国都要让出去,这绝对不可以。你手下有人吗?我要炸掉六乡的多摩川铁桥,那是近卫到横须贺去坐船的必经之路。
; Q4 T$ i2 W5 }0 p- m
3 l/ h* a) Q& [) z9 I5 t- s  z我同意了接受任务,让辻中佐和儿玉机关的副机关长吉田彦太郎去具体商谈。0 G9 c# x- x* Q9 e* {
. v& @5 U1 [% E) }, y
吉田从上海找了十五六名行家,辻政信带我去了参谋本部第八课,在那儿交给我四颗定时炸弹并说明了使用方法,说是好东西,只要一颗就能让铁桥飞上天。) _2 b  b; ]( ?) I: ]

2 O8 r2 g% x& M. x) I我把定时炸弹放在赤坂的事务所里,后来近卫首相访美未能成行,那几颗炸弹后来在东京大空袭时被美军炸掉了。”% @# i7 o6 O; o  m$ S# z9 X
2 M) E$ q7 ~! w2 C
其实近卫未能访美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被暗杀的可能性太大。近卫的随行人员中有海军大将吉田善吾和陆军大将土肥原贤二,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他们到不了横须贺。当时的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在战后回忆说,即使近卫到了美国,回来以后也肯定会被暗杀。因此访美本身就没有意义。
* n8 P( U; b  A# j  ]
8 G/ I& D0 J( T3 c: a3 L# @田中新一和服部卓四郎,参谋本部的作战部长和作战课长的态度基本上就决定了参谋本部的态度,更不要说还有辻政信这么一位实干家在上窜下跳了。就这样上下合力,终于要向美国开战了。
  L  Z' a- Z; l7 ]2 j% b
8 W2 a$ M6 N# u# l( M; E" {" p辻政信被任命为第25军作战主任参谋是9月25日。近卫访美计划的正式取消是10月2日。10月16日近卫内阁总辞职,10月17日东条英机陆军中将受命组阁,10月18日特晋为大将的东条英机内阁成立。东条英机本人一身兼任总理大臣、陆军大臣、外务大臣、文部大臣、商工大臣和军需大臣。2 ~" B" x( V& e5 B

# p8 G2 }: ^9 t5 E1 [要开战了,辻政信中佐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37

目 标:新 加 坡(一)2 T; p; \% t9 O7 i* g

6 Y# W5 @* N* c/ L0 p+ o$ T' ^- A和英美开战为的是石油,日本当时(1939年)每年石油的使用量是495万吨,当时日本也产一点石油,不到40万吨,剩下来的90%以上依靠进口,靠美国人喝油。
" a0 e; U+ R+ F; G5 }+ v- A" y& t) `& I5 a# `1 x
  但是,到了1940年,苦恼着的日本人好像看到了天照大神在显灵。40年5月,希特勒占领了荷兰,六月份占领了法国。这样一来,荷兰和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似乎成了成了没主人的东西了,谁先出手就是谁的了。特别是荷属东印度,即所谓“兰印”。用一句日语来形容这些皇军参谋就是“恨不能从喉咙里伸出手去拿”。' w% ~2 |' Z/ [+ Y3 d; [

7 U  s2 {% V0 t  荷属东印度有一处瓦伦班油田,当时是亚洲最大的油田,年产石油470万吨。只要有了这块油田就够日本用了。所以机会来了。不就是一个战败国吗?估计吓唬吓唬就行了。不,不用吓唬,把南部法属印度支*那一占,修两个军用机场,那帮“西洋鬼畜”还不得吓得屁滚尿流,乖乖地把石油送过来?谁知荷属东印度当时的殖民统治当局和本国切断了联系,由英美提供保护了。所以根本就不理日本。
7 X) Y& i' L' t# g6 h. N! c& T, G: i! k. B
  所以美国一切断日本的石油,日本就得出去抢油,最近的油田就是被称为“兰印”的荷属东印度。但是太平洋是英美的天下,人怎么才能到得了兰印?油怎么才能回得来日本?不赶走那些碍事的英美鬼畜不行。所以对美国作战是海军袭击珍珠港,争取消灭或打残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这边陆军从陆路南下,拿下南洋的心脏:新加坡。
. x3 U4 W. \9 V* P
7 q% v2 g/ S: n  新加坡。4 _' [, @0 X$ H: M- b$ O" i! B! ]
+ v: O; h3 U) y  y+ w$ P: S
  1819年2月29日大英帝国殖民官托马斯•斯坦福•莱福士爵士在这里登陆,竖起了米字旗。莱福士花了65万英镑从柔佛苏丹那儿得到了新加坡的永久租借权,为大英帝国建立了一个统治亚细亚的根据地。新加坡和直布罗陀,苏伊士一起成为了大英帝国海上霸权的象征。. d0 s$ J9 J- N' z3 }, F9 s3 Y' i

. s$ e& b  ?+ A  7.7事变以后,为了对抗越来越明显的日本南进野心,英国在新加坡设立了东亚英军总司令部,增派了澳大利亚军和印度军。" M9 r. [* ]+ W5 p3 K0 \
' t1 e( _7 _2 ]: R! L3 ~9 N9 I+ T+ @
  到1938年2月,英国用了十年时间,花费了六千三百万英镑的号称为“东方的直布罗陀”的要塞新加坡建成了。俯视着正面海面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的18英寸大炮;两座能够收容五万吨级战列舰的船坞;贮备的燃油达一百二十万吨,足够全部大英帝国舰队使用半年。要塞落成时,英国美国法国的战舰云集一堂祝贺,夸耀着他们的实力,向日本示威。
. P- n3 O6 Z$ @3 h  U1 V1 i# a! l
1 ~$ F/ w0 H. H7 ?! j- S4 |  能不能攻占新加坡?' w/ L' {1 B1 s6 D  s8 Q3 y6 g0 w
% L: Q9 w( d4 C
  1941年5月山下奉文访问德国时和戈林元帅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戈林的估计是攻占新加坡需要五个师团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不是白种人之间的互相吹捧,戈林所说的是一般最普通的军事常识,没有夸张。; X. w1 h/ e3 y# {
9 B4 |0 Y) V0 y( ?7 V
  1941年11月5日,满洲防卫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奉命接任第二十五军司令官。11月8日赶往东京受命,11月10日出席了陆海军首脑最终协调会议。会议在东京港区的陆军大学校举行,陆军方面出席的是参谋总长杉山元,南方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进攻马来的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进攻菲律宾的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中将,进攻爪哇的第16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海军方面出席的是军令总长永野修身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2 p5 O7 |8 s) D
; u3 o) {( E4 t9 Q/ j  11月14日,山下奉文从羽田机场起飞前往法属印度支*那的西贡赴任。
) G) j5 r: Y  Q: f5 ]2 T1 D5 f5 G* \& I6 W' ~! y" G8 ~
  第25军原来是一支很小的军,下辖近卫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1旅团,司令官饭田祥二郎,司令部在越南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从进驻印支后一直在各地当农民工,扩建了10个机场,还新修了2个机场。从9月底开始对第25军进行了改组,增加了第五师团和第十八师团。现在的军参谋长是铃木宗作中将,参谋副长马奈木敬信少将,高级参谋池谷半二郎大佐,作战主任参谋辻政信中佐,情报主任参谋杉田一次中佐,作战参谋朝枝繁春少佐。任务就是进攻马来半岛,占领新加坡。3 Z5 x9 g/ X7 |5 `7 i
+ }4 O8 o2 \- k0 O5 i+ L" a. S6 `
  辻政信好不容易才重返陆军中枢,怎么两个月不到又到基层去了?这次不一样,这次变动的高层人事中除了司令官山下奉文之外都是从参本去的,铃木宗作是参谋本部第三部(运输部)部长,池谷是参本船舶课课长,辻政信是作战课兵站班班长。从此可以看出日本陆海军部对马来作战的重视。; Q6 V9 {2 b) a0 U2 W6 F& w
( R% u* [& y6 i! r+ I
  9月26日,辻政信从东京羽田机场起飞,在台北过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到了河内。一下飞机辻政信就皱起了眉头:机场守卫队学来了当地人的习惯在睡午觉。到了西贡一看更是开了言,高级军官全部长发飘飘,衬衫短裤,一人一辆小汽车,一栋法国式的洋房,司令部里除了司令官饭田中将以外没有人,全去喝酒去了。: K: P7 l- |1 [+ {9 Y) S

  X" Q) A$ z* w8 S! z" t4 ]0 H. Z  第二天辻政信立即以军司令官的名义下命令,全体军官一律剃光头,交出洋房,私事不准用汽车,参谋军官全部搬进司令部,在办公室里铺上凉席睡。不嫖不赌但喜欢酒的辻政信还宣布到攻下新加坡为止戒酒。
0 s& g# ~! ~4 L0 V7 q: t0 T2 L) q3 f
  这不是辻政信第一次开展“反腐败运动”,也不是第一次擅自用上官的名义发布命令。但是人家“政治上正确”,又是中央空降来的,下面军官们有点小牢骚也不敢发。再说辻政信马上就要整的他们连发牢骚的力气都没有了。
) B6 y; y) N/ C- `. B; v+ l8 |0 _9 i# o
  作为作战主任参谋,辻政信的工作是制定攻占新加坡的具体作战方案。其实在台湾军研究所的时候,除了研究南洋情报和作战方法,辻政信已经把作战目标明确地指向了新加坡,开始研究具体的作战方法了。可能是刚刚在诺门罕受了教育,辻政信这次没有犯皇军参谋们最常见的错误。对新加坡作战研究得相当细致,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40

目 标:新 加 坡(二)
8 N( E0 u( z/ n: s- j4 R% s2 }) T/ Z2 X' u( j
既然号称是“东方的直布罗陀”,也就是说从海上进攻新加坡是几乎没有胜算的。唯一可能的是从背后进攻。从泰马边界的宋卡(Songkhla)到新加坡大约1100公里,从这一带开始向新山攻击,新加坡的背后防守薄弱,有那么一点可以想象的余地。
  V8 R" t2 ~3 p( }, X/ D9 `' |& E2 `3 ]! _+ o
为什么新加坡的背后防守薄弱呢?这里说的防守薄弱只是相对于装备了18英寸大炮的面海防御来说的。英国人不相信有人能够穿透马来半岛进攻新加坡。因为沿泰马边界往南,只有一条公路和平行的铁路,两边是宽度大约一公里的橡胶林,再往两边就是无法通过的热带雨林了,所以英国人只要卡住这条通道,你日本人就过不来。英国人当时在马来,新加坡的兵力是陆军英军两个旅,印度军三个师和两个旅,澳大利亚军一个师和一个旅加上马来共产党领导的华侨马来亚人民抗日军两个旅。配备有包括岸防重炮在内的各种火炮1000门,坦克装甲车250辆,全部加起来大约是十二万人的作战兵力和280架飞机。海军则是拥有大约十艘舰只的远东舰队。
; ?" a/ j( g5 M$ N2 B6 M3 ?" D
$ c( R$ M  j' @5 P/ ~- V" {; O' [英国人对新加坡的防守的估计和德国人一样,日本人如果动用五个师团从陆地进攻的话至少要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有这么多时间,英国人足够可以从本国向新加坡增派军事力量,所以新加坡的防守是“固若金汤”。
7 O! Y1 e$ C; O9 l! \- R1 p- z& f  D) K, Z& f
英国人还有一句话没有公*开讲出来,就是约翰牛根本就看不起这些日本黄妖。在英国人眼里中国根本就没有军力,国民政府军的实力在业余以下,可是日本人打这些业余以下的中国军队居然打了四年还没有打下来,怎么可能和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已经统治这个世界的大英帝国开打呢?这是英国马来方面军司令官白思华中将在后来向日本人投降后对山下奉文亲口说的。
8 t* G' @. x$ o1 \- f$ ~; {
' ]  \  F) }: G/ p* [% n. L; t因为有这种观念,英国人对他们已经掌握的大量有关日本人举动奇怪的情报根本熟视无睹。英国人知道日本人在上海大量制造登陆艇,日本间谍在马来半岛频繁出没,也知道饭田祥二郎的第十五军在海南岛正在成天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奇怪演习,在研究一些怪里怪气的战术,而这些战术绝对不是准备用在中国大陆的。
1 b; [8 k! [9 b3 x) ~2 }& b7 C, k6 p
! X8 ~3 N/ s: j4 v1 J  ^当然英国人也还是认真的,比如就派了两艘战列舰“威尔斯王子号”和“反击号”来增强远东舰队,在英国人看来这几乎是不可容忍的:这太给日本黄妖面子了嘛,他们怎么配大英帝国如此重视呢?
4 R8 D$ M, L+ f0 {6 E6 D( f* B& x$ p5 e! b# Z: Q$ i* J
傲慢的大英帝国的绅士们就要看到这些黄皮猴子是不是应该重视了。1 O8 p! U2 ]% n4 W
& q4 o9 f! w, b5 w4 `+ F
辻政信又是怎么看的呢?1941年8月底在大本营作战室陆海军幕僚联合兵棋演习的时候,参谋总长杉山元曾经直接了当地提过这个问题:“诸君对南方作战的时间表怎么看?”
1 C+ S4 P0 |2 @" N; g4 R: p9 t4 f( B
首先回答的还是辻政信:“如果在“明治节”(11月3日,明治天皇的生日,现在是“文化节”)开战的话,两星期内能拿下香港,元旦能够拿下马尼拉,“纪元节”(2月11日,据说是神武天皇即位的日子,现在是“建国纪念日”)能够攻下新加坡,“陆军节”(3月10日,日俄战争“奉天会战”日军获胜的日子)能攻占爪哇,“天长节”(天皇生日,当时是4月29日,昭和天皇死后改称为“植树节”,2007年开始又改成“昭和节”)能够攻下仰光”。
$ E* J7 C9 o  e) @% ^, t/ D
( ^* F" ]( q3 q! o8 E这就是辻政信好大喜功的性格,他喜欢搞什么“献礼”行动,凡事都得连上一个什么倒霉节日。但这次他还真说对了,实际开战是12月8日,晚了一个多月,而最后攻占新加坡是2月15日,比辻政信的时间表只晚了4天!& Q8 }3 E: |% H  o! j
& [  N! P8 T8 s3 H( x
从此后这种“献礼行动”成了皇军作战的标准模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牟田口廉也中将指挥的“英帕尔作战”,也是莫名其妙地在1944年1月要在“天长节”占领印缅边境的英帕尔以“切断援蒋通道”,结果投入的8万6千人到7月10日作战中止时只回来了1万2千人,其余一部战死,大部饿死战死病死,铺成了一条“白骨街道”(也有叫“靖国街道”的),成了“昏战”的一个代名词。
9 B6 o, Y% l) z& y6 w9 V
, [( M/ f: x2 e  m, p' a5 ^其实不只皇军喜欢“献礼行动”,美国人照样喜欢。当时任美军第21轰炸机集团司令的李梅将军在1945年3月10日对东京进行战略轰炸时也是挑的日本“陆军节”。
; i$ N" _0 i8 L) q1 K1 p- L( U# R! R, }1 H  s7 f1 \
坐在一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开了口:“从战略上看来如果是这样的话,战争的结果又是怎么看的呢?”! ~( d: G. f; i- |# j& o4 Q; u

) u. d" T' {, }- a, M/ |战争的结果关辻政信个鸟事,他只要能打起来就行了。真要让他认真想的话,在战后他是这么说的:“当时大家都认为美国人是买卖人,凡事追求的仅仅是利益。只要一开始打得顺利,占了压倒优势的话,美国人会主动求和。”
" [' |, d* [) |7 s, E& i- B& ?) i1 p% X" S# e& S" ~; m1 N
那要是美国人不肯求和,打成了持久战怎么办?“手里有了资源,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 {4 \. Z! Y7 `+ p4 q0 c, ]! q* I9 v
就是抱着这种幼稚的想法,坚信“只要一开始占了上风”就行,所以这次辻政信是十分认真的,没有犯皇军参谋经常犯的老毛病。首先他的在纪元节攻下新加坡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是有根据的。% D# _& i: C) {! u8 `& U8 W: v! I

9 ~1 ~4 O( s: |这几个月辻政信一直在海南岛,绕海南岛一周是1000公里,几乎和从泰马边境到新加坡的距离一样。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快速移动的工具是战马,针对马来半岛有一条直通新加坡的柏油公路,而且左右展开无法超过两公里的特点,辻政信把移动手段改成了汽车和自行车。之所以使用自行车是因为首先日本人没有那么多汽车,但有自行车。
; s, W1 k& A  d- u2 }" l8 y/ m) Q: h+ z; k. m( @
日本制自行车是对南洋贸易的主要出口产品,1890年当时原来生产步枪的“宫田制铳所”就生产了日本第一台自行车。1902年“宫田制铳所”改名为“宫田制作所”,停止生产枪支成为了自行车的专门厂商,由于日本制自行车价钱便宜,而且比苗条的欧洲产自行车坚固而且载重量大,大受南洋的欢迎,成为了南洋地方的主要交通工具,到处都能看到“MIYATA”的贩卖点和修理店,因此在当地能很方便地找到补充车辆和修理零件。光25军自己配备的自行车就有六千辆之多,起名为“银轮部队”。4 I$ z( q/ o0 N4 o% E: q) w4 K
' d1 o3 X1 V5 e$ u6 A
辻政信就绕着海南岛,一公里一公里地计算炸路炸桥,修路修桥,作战,通行所需要的时间和兵力。最开始参谋本部确实是准备使用五个师团,但是当时中国大陆的战况使日军无法抽调五个常备师团出来才不得而为之改为四个师团。但是在辻政信的计算后认为只需要三个师团就可以攻下新加坡,于是山下奉文将原来准备参加马来战役的第七师团还给了参谋本部。一般说“兵不厌多”,开战之前退还一部分兵力这在世界战史上也是一件罕见的例子。) r  k5 Z+ E7 O! q/ F

+ c1 w. N, A) T* N6 t' f* K8 f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回忆录第四卷《命运的转机》一开始就这么写道:“(日军)的猛攻是经过长时间准备的,在经过无法表述的激烈抵抗以后,英美的防线——如果能够那么称呼的话——终于陷落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43

目 标:新 加 坡(三)
$ C* G% `3 r* h5 a1 S  M
8 P2 [2 X- @8 U  这是文学家所特有的夸大笔法,并不完全是事实。日本人对南洋的垂涎确实由来已久,但是日军的具体进攻准备倒并没有准备很长时间,而且英美是不是进行了“激烈的抵抗”更是很值得打个问号的。' D2 l. R; G' S1 C

; u2 W+ ?2 H$ ^9 G  还有一点值得提起的就是为什么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英美不约而同地忘记了“是经过长时间准备的”这几个字?在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书中居然找不到有关“台湾军研究所”的记载,笔者无法判断这到底是说明英美对日本“南进”政策的轻视,还是说明英美的情报缺陷,但起码可以说明东京审判的草率。
$ u, i7 Z9 z1 S) J2 z9 {
6 h2 R3 ?9 k5 F4 ]  从陆路直捣新加坡,从哪儿开始呢?根据朝枝繁春侦察回来的情报,登陆的地点定在泰国的北大年(Pattani)和宋卡(Songkhla),因为朝枝说这两个地方的海浪虽然有三米左右,但是“大发”(可以乘坐70人的大型发动机登陆艇)可以靠得上去;海岸上只有泰国军队的壕沟,没有铁丝网和地堡,便于登陆部队展开。  I/ L% V) z9 y: {$ y# S
# x. {5 y' o  j9 U; o
  因此首先就确定了在这两个地方登陆。辻政信没忘记在诺门罕决定哈拉哈河渡口位置时捅的漏子,这次一定要自己亲自去看登陆点。10月19日晚上在西贡对刚从奉天(沈阳)飞过来的关东军飞行员池田大尉说:“明天我要去泰马边界,能不能飞。”6 o  g9 j$ ^6 w; j1 |. d$ G

1 Z1 \1 h5 U( }  池田毫不犹豫:“能飞”。
" B5 Q6 Y0 @( v
$ m  L8 R# t1 O' ^. G  辻政信很满意:“那好,先把太阳旗标志全擦了”。; d$ N9 A; f6 z* R6 N0 V
7 s% \. x7 s- u! n
  辻政信清楚知道这是侵犯他国领空,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如果被发现打了下来没处讲理去,所以要擦掉飞机上的太阳旗,到时候来个死不认账。第二天两人除了面包和水壶外不带任何东西上了飞机,辻政信命令池田如果被地面防空炮火或者战斗机击中,栽也要栽到海里去,不能落到地面上。& \+ a3 M- ?! F2 s+ |- B1 p) P: s

9 q% f* W! @6 o. K- }. g' O7 M  他们乘坐的是一百式侦察机,续航力能达到五小时。从西贡出发,一直到燃油所能容许的极限才掉头。22日又飞了一次,这次飞的更加疯狂,在西贡着陆之前10分钟就已经没有了油料,滑翔着降落了下来。3 }8 v1 }9 M) Z, `$ A* h

( S1 G( u2 [/ A( g# g% K2 ]  空中目视侦察的结果是朝枝的情报是准确的。但北大年和宋卡的缺点是登陆点附近的机场太小,日军陆基航空兵无法展开,而泰马边境马来亚一边东岸的哥打巴鲁(Kota Baharu)西岸的亚罗士打(Alor Setar),双溪大年(Sungai Petani),太平(Taiping)这四处都有巨大的英国军用机场,用辻政信的话就是“和北大年,宋卡比起来就像大人和小孩一样”。一旦开战这四个机场将对日军登陆兵力形成极大压力。& v- W! j& u( H0 _+ q* b
/ k* ?4 M% K: S3 e+ W8 S& Z9 v
  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在泰马边境泰国一侧登陆的同时在马来亚一侧的哥打巴鲁登陆,乘英军还没有清醒过来先拿下哥打巴鲁机场为日军航空兵所用,同时马不停蹄直插马来西海岸,力争拿下其余三个机场,一时拿不下来也要用从哥打巴鲁起飞的飞机炸瘫他们。, E$ ]- {& i' Y! c6 [2 ~- k

+ e6 E) x8 R6 @, g' g  这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登陆点的事情,牵涉到的事情实在太大。当时的泰国和马来不一样,泰国是独立国家,一贯亲日,外务省和军部正在做泰国的工作,看看能不能拉泰国一起上贼船,即使拉不上来,泰国也不会翻什么脸。所以说在泰国登陆风险不大;而马来是英国殖民地,十几万军队正等着日本人呢。在马来登陆八成得打起来,南遣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从越南南部起飞的陆基作战飞机飞不到哥打巴鲁,就是说登陆部队和护航舰队没有空中掩护!太危险。
4 L& Z, ~& z4 j# D/ X, J4 {# ^
  不要说山下奉文不敢同意随便往马来一侧增加登陆地点,就连南方总军也不敢做声,10月22日辻政信自己夹着资料上东京去准备吵架去了。一到参本说明来意,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一锤定音:“辻参谋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情报,为什么不用?”,但是海军是不是肯呢?就又得出了一个特别日军式的结论:现场的陆海军司令官看着办——中央不管了。$ m9 [- ?) M  {; k% a

7 e5 u5 `3 ?! D# v" D* U, M2 s  日本军队的海陆军不和是有名的,但在马来战役中则看不到这种不和。一来南遣舰队司令官小泽治三郎中将为人比较好合作;二来因为本来南进就是海军的主意,这回要再和陆军扯皮,回头陆军发了火回头找老毛子对练去了,那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呢。所以11月15日在西贡的陆海军协调会议上,小泽治三郎向山下奉文拍了胸脯:“我亲自指挥在哥打巴鲁登陆的舰队”。4 S- O7 U. N& ^. J. s% M

- G' I! u0 w1 _  舰队那只是个叫名,其实最缺的就是船。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太平洋战争时日本最缺的甚至不是航空母舰和作战飞机,而是运输船。参本作战部长田中新一过了一年就是因为没有船都和东条英机吵了以来,大骂东条英机是“八嘎丫路”。辻政信在海南岛做过的演习里就有这么一项:在密封的船舱里能够挤五天的最大密度是多少?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张榻榻米(3.3平方米)上能挤三个人,这么着才挤下了最起码的部队,现在还要增加登陆点,这人怎么运法?再看这第25军的参谋长和高级参谋全是搞运输的就知道船运当时把日本人难到什么地步了。" e$ T  [* L; v* _& R, x2 x

0 ^: h: a+ ]% D8 {, N* W  只好从第14军进攻菲律宾的船里面挤几条出来用。后来本间雅晴进攻菲律宾不顺利除了参本的瞎指挥外,运输力量跟不上也是一个原因。3 H* A: A- ~) L% `. W
  s3 I# E+ Z" x  A' S& ]4 o
  辻政信是陆大毕业生,学过国际法的,而且是军刀组,这门功课成绩不应该太差。可是他就敢藐视国际法,冒天下之大不韪,想了个尽快突破泰马边界的方法。
/ I! J6 m* X' Q" U  `3 I- y
1 z6 X4 l1 c- E$ a  当时是个人都知道日军极有可能越过泰马边界攻击马来,所以英军肯定在边境上严密防备。如何尽快地突破边境,抢在英军反应过来之前占领霹雳河(Perak River)河上的三座大桥是进攻新加坡的关键,如果英国人炸了桥那就不是纪元节能不能拿下新加坡的问题, 而是干脆坐等,准备和欧洲来的援兵大战吧。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47

目 标:新 加 坡(四)5 W# g/ E# g3 p* j2 |) u$ Z& |* N' D

% _/ p. b+ U  A( i7 Q% f6 y! P  辻政信想出来的方法是找来一千套泰军军装,让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第三大队一个营的兵力化装成泰国军队。登陆后立即抢夺泰国军车,挥舞着泰国英国国旗冲往马来境内“避难”,乘乱控制国境。山下奉文当然同意这个违法的主意,长期和德国纳粹的来往使得山下奉文完全视战争道德为无物。但是这个计划后来由于意外的原因而没有付诸实施。4 c" U* {; o% e
0 @* P! D. |" S$ }7 Q1 B6 P$ p
  1941年12月4日早晨,第25军登陆部队从海南岛三亚启航了。辻政信在日记里写道:“这是一场决定将来一百年日本命运的决战”。这是一句当时在日本军人中很流行的话,不知出于哪位高人,但是确确实实说中了。未来的一百年内,大和民族必须为自己的轻举妄动付出代价。
- D& Q5 S/ D( w2 F& t3 D5 y+ ^$ d
  12月8日凌晨日本时间2点15分,4点10分,4点30分,日军分别在马来的哥打巴鲁,泰国的宋卡和北大年强行登陆,开始了太平洋战争。而袭击珍珠港是在日军登陆哥打巴鲁一小时之后的3点25分!$ g% S# h5 a/ Z2 Z5 O. C

, h1 S1 S3 t1 T9 M2 j7 J/ ^9 p: X9 n. r  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李萨(Thomas James Leasor)在《SINGAPORE》中是这样写的:“在那个夜晚,古老殖民帝国的动脉被切开了——长达数世纪的支配和法律化成了鲜血喷发了出来,那个伤口将永远不会愈合”,不管怎么说,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从这个晚上开始告结束了。
8 I4 Z% d0 N6 G/ U6 ?
/ d2 Y5 h  i2 u4 V( x3 r  身穿泰国军装的辻政信中佐和铁道参谋本乡健中佐,情报主任参谋林忠彦少佐乘坐“小发”(一种乘坐30人的小型机动登陆艇),冲在宋卡登陆部队的最前面。' A. ^4 N7 Y1 A2 m! }- F( O- g
6 E  ?+ u, ^6 x" F
  登陆一看,不对,应该在登陆点迎接他们的驻宋卡日本领事胜野和伪装成领事馆书记官的情报参谋大曾根少佐不见人影。按照约定,他们带着卡车和投降的泰国军警来协助他们的伪装过境作战。没办法只好抢一辆汽车前往宋卡市里的日本领事馆。
5 i! c5 D- O1 k  I) {0 H2 ^# X. C5 o+ W  L* c7 |* I1 D
  到了领事馆。出来开门的是浑身酒臭的胜野领事,大曾根少佐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原来这二位弄错了时间,以为日军登陆是第二天的9日,正在忙着喝壮行酒呢。根本就没有和泰国军警联系,密码本倒是赶着给烧了,这下子连和后面的军司令部都没有办法联系了。/ _% ^! B: g& ~5 h# t! F
5 i- i. f1 Y, A7 ]' S9 Q" a
  辻政信口里“八嘎”不住地骂,让胜野领事上车带他去找泰国警察。辻政信随身带来了一个大包袱,里面是十万泰国铢的现钱,准备用来贿赂泰国军警的。谁知道刚到警察局门口喊了一声:“我们是日本军队”,里面就开了火。汽车被打趴下了,好不容易抢回了那个装钱的大包袱,想去找驻军商量,谁知道驻军不但开枪还开炮——驻军的装备比警察要好。1 }& q% @4 H% j  P6 c/ V8 W
/ f0 P  ?3 H. d8 m
  这时候后面接应的大队也来了,盗窃不成成了砸明火,登陆日军和泰国人就打了起来。不过打得时间不长,下午两点钟泰国和日本达成了《日本军队通过协定》,停火了。
) n' |5 e5 X1 i* ~, R) K; p& n- C6 T+ [3 J& z
  辻政信找了辆汽车就直扑边境,发现了佐伯静雄中佐带领的师部搜索队已经跨过了边境,正在为是不是要继续南下而犯愁呢。辻政信也不管自己其实没有指挥实战部队的权限,就开始指挥起这支拥有10辆坦克,装甲车的500人的搜索队起来了。
4 i: C( m/ y7 y- L, n
9 C% e/ A; j$ G1 ?# U  q  佐伯中佐是陆士第25期毕业的。和军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参本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是同期,不知是陆士时的成绩不太好,还是没考上陆大,反正现在成了老中佐,所以见了军部作战主任参谋没脾气,说什么听什么。% X6 T2 O4 _7 d+ m0 c, f4 E/ M

2 x) K5 r8 T6 L  {. K  N$ J; B  辻政信也没说什么,就一句话:“不管两边,只管向南”。! j* \( c8 B' @# O. m9 o
( n5 ?# v" j3 ]
  一路上畅通无阻,到了半夜里才开始有正式的阻击,但一小时之后英军就败退,留给了辻政信一份精密的马来军用地图。" H2 o  T$ H4 s' S. N

9 W, t% C: Y( W1 l5 }( y5 y) W) Y  由安藤忠雄率领的以第42联队为主的安藤支队在泰国北大年登陆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在击退了进入泰国境内的英军以后开始越过边境,一星期以后的12月14日,已经前进了一百二十公里,控制了两个军用机场。) H1 W" Y& A& n2 N" h0 h! z- B

; L2 x/ E, r8 G7 f: c/ [  真正陷入苦战的是在哥打巴鲁登陆的佗美支队。由佗美浩少将指挥的以第56联队为主的大约五千三百人遇到了来自空中和地上的真正抵抗,登陆船队中的“淡路山丸”被击沉,“绫户山丸”,“佐仓丸”重伤。但是在付出死三百,伤五百的代价之后还是在12月8日的深夜占领了哥打巴鲁机场。接着到19日为止完全控制了马来亚的北大门。+ T( g4 p/ o: N4 K
6 l7 w3 m% g8 E! x0 R. x* V
  12月9日下午,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在关丹(Kuantan)附近海域被日本海军陆基航空兵击沉,英国远东舰队已不复存在。- L% w, U1 E. b4 D
) [! _* L: G+ ~8 M1 w/ d7 ?
  这是辻政信和佐伯部队正沿着柏油大路朝着霹雳河猛冲。辻政信找了一辆黑色的本特立高级汽车,耀武扬威地开在最前面。由于辻政信生来的个性,他喜欢上战场,而且喜欢冲在最前面。本来主任参谋的位置是在司令部,掌握全军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可是辻政信的做法是全军跟他走。由于辻政信一直在最前线,所以他提出来的方案别人很难反对,因此在像马来战役这种顺利的单点进攻战时能够奏效,而在像以前的诺门罕,以后的瓜达卡纳尔岛,缅甸之类的大面积防御战时,这种做法根本就掌握不了全局动态,不知敌情,不知己况,从而会处处被动挨打。- D" r3 F# |5 q5 A
; t( P: Z" m$ i1 S
  前面是英军苦心修筑的日得拉防线(JITRA LINE),英军靠沼泽地,铁丝网和地堡在日得拉准备顽强防守,投入了印军十七师,准备了大量的弹药和给养,号称单单靠日得拉防线就能阻挡日军三个月。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49

目 标:新 加 坡(五)+ l3 I4 e; \/ M4 [7 O: }/ Y
+ F( ^4 y3 X* v0 F+ ?  U
  可是英国人没有想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些被他们当作消耗品的殖民地军队,会不会给他们卖命?英军的战术从理论上没什么错误:破坏道路桥梁,然后从后方的炮阵地对被破坏地区进行盲目炮击,阻止日军工兵修复。但辻政信针对这种战术采取的对策是:混在已经昏头昏脑的英印澳军的南逃败兵中一起往南前进。
. @/ a$ y+ c1 d0 b1 H6 H5 q4 |% @+ ], E3 Y0 ?
  就这样到了日得拉防线。辻政信停止了前进,派出了一名叫大藤的少尉斥候去侦察敌情。午夜时分大藤少尉回来了:“分队正前方没有敌人,可以进行夜袭”。其实是少尉去的时候正好遇上一阵热带特有的瞬间暴雨(SQUALL),印度兵躲雨去了,所以阵地上只有大炮没有人。但佐伯支队一进攻,那些印度兵们又回来了。这一下只有五百人的佐伯支队就被英印军的炮火给彻底压住了。! t4 U: `( O% p" u2 v9 x
8 A+ T" d( c" u( |% }" \
  辻政信跳上汽车,在枪林弹雨里往后开,寻找主力。在往北四公里的地方找到了正往这儿赶的近卫师团第九旅团长河村参郎少将带的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拉开了野炮,步兵往道路两边的橡胶林里一钻就开始了全面进攻。
6 d' }2 J1 r1 V, ?2 r6 T. o5 g- Y. R4 ^- E
  在辻政信想象中这应该是一场恶战,但是奇怪的是当步兵刚开始冲的时候,对面的枪炮声停息了:印度军丢掉阵地往后逃了。就这样佐伯支队就死了23个人,英国人指望抗三个月的日得拉防线在不到16个小时即告失守。辻政信也觉得这仗打得有悖情理,找了个俘虏军官来问:“为什么败退?”7 r: C/ T4 D' t& i, Y

2 \" S( c! F7 P0 s# v  “既然攻击的部位是防守阵地的核心部分,说明日军已经做好了强攻的准备。根据日军的作战规律,迂回部队应该已经到了阵地后方,再不赶快撤退就会被全部消灭”。
6 X1 z8 k+ M8 y4 b3 Y+ }' C8 l5 q+ j: T/ x. W
  辻政信又好气又好笑,一个少尉的糊涂情报,使得一个分队莽撞进攻,最后的结果是印军的全面溃败。日军得到的战利品是:50门大炮,50挺重机枪,三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最让登陆时只带了两天的干粮的日军开心的是:食品仓库里有足够一个师团吃三个月的东西。
( |1 _, J3 {" I# c7 N. y- y
- e( k% H, J/ K  那可不是皇军们吃的饭团子和腌菜,全是白面,肉食品罐头,威士忌,啤酒,香烟和奶油。发了财的皇军们管这种战利品叫“丘吉尔发的工资”,说:“不管怎么说,丘吉尔在吃的方面没亏待印度人”。( [9 n6 }2 |$ f/ f
( X& W, B% m# K/ Z- x% @
  这时马来北部的各军用机场全部在几乎未受破坏的情况下被日军占领,这些机场也就按照惯例被命名为“丘吉尔一号”,“丘吉尔二号”什么的。$ m/ a$ q* ]8 X2 h7 e  D

0 V1 Z4 P- t# k: x1 B7 ]  12月4日从三亚港出发,仅仅花了40天不到,1942年1月11日,日军占领了按惯例又被英军放弃的吉隆坡。在进攻吉隆坡之前,辻政信和军司令官山下奉文干了起来。# S% N% N6 f/ M

' A9 m1 H+ _8 v* b  日军并不是把全部力量一次登陆用尽了的,这时候还有一支在海上的机动部队第11联队,是为了进攻吉隆坡准备的。辻政信要求第11联队上岸进攻金宝(Kampar),山下没有同意,辻政信一气之下摔了乌纱帽,不干了,连着罢了三天工。气的山下奉文在日记里写道:“这个人自我意识强,有小才但不能成大事,使用时一定要注意”。
; q  d$ I# u2 @
: X6 W5 n* B7 a6 O+ D) x: r  但山下奉文只能在日记里发牢骚,不敢拿出军司令官的威风来处分辻政信,因为他知道辻政信的背后有东条英机。
4 L4 s9 n. ]! `9 j; K5 y0 f* d- u- O, k, v; U
  作战并不是一直如此顺利,随着战线的越来越南,作战也越来越难。被英国人当作消耗品的印度,澳大利亚军队消耗殆尽以后,日军的作战对手是真正的英军了。其实英军还好对付,从马六甲(MELAKA)以后,最让山下奉文和辻政信发憷的是主要由华侨组成的马来人民抗日军。7 v- S2 N6 J4 f# g0 q& ?

1 @1 s, s' [# c! ]1 R  根据丘吉尔的回忆,马来人民抗日军有两个旅,大约4000人。这是由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作战最为勇敢,南洋的华侨们为祖国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事情。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他们出钱出人支援祖国的抗战,不管是亲共的陈嘉庚先生还是亲国的胡文虎先生,他们都是为了祖国不受日寇蹂躏。山下奉文甚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要不是有华侨的支援,早就解决中国问题了。这就是日后新加坡大屠杀的思想根源。4 f7 n8 @' a3 S! w

+ \5 h3 o2 O% M7 x% u4 t  一直在和安藤支队一起行动的朝枝繁春向军司令部报告了在金马士(GEMAS)战车第一联队受到重创,安藤支队也受到损失的消息。是来自马来人民抗日军的打击。: q2 B; x3 }% |7 M
( p! Y6 g2 C' A& r3 A) l, Z3 }
  1月31日,日军前进到了柔佛海峡,离新加坡一水之隔。山下奉文把军司令部设在了居高临下一览新加坡岛无余的柔佛王宫里。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2月9日开始渡海作战。2月15日英军乞降。马来新加坡战役以日军的完全胜利结束。
" K* H0 U) S" _# e6 h' Q5 g( m1 Y
- i& n) l3 H# }  山下奉文进了新加坡,在街头上看到的是残垣废墟和新加坡人充满仇恨的眼神。8 H3 C$ f+ n; A0 ]# z; }" B

$ m% H6 i  I9 c2 S: z1 P( f* [- @1 _9 G  新加坡的华人。- Z3 U4 I- ]7 O0 x2 S
! Q% d0 G6 V9 W- o8 P" n
  山下奉文想起了在柔佛王宫军司令部里看到的占领新加坡制高点武吉知马山的战斗。日本人面对着的是英格兰人,苏格兰人,澳大利亚人和中国人。
1 e* [8 r4 t9 B$ x% C0 P1 w) b
$ r; [* D8 K" L% ^1 \) y+ d4 a  那里面最可怕的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K% k2 U' H0 j3 t5 U
9 \. g' k# S5 u- l# ~6 z
  山下奉文准备大屠杀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52

目 标:新 加 坡(六)
3 O; e" A  h0 D3 R! ^) k# Z* h' ^8 `: |. g3 t/ c! I
  在1941年11月13日,东条英机在陆相官邸召见过山下奉文,那是几乎十年来这两位原来是一对狐群狗党,现在是死敌的第一次两人单独见面,除了官场上的客套话以外,东条英机特地叮嘱山下奉文不要再犯松井石根的错误。这是指国际舆论对“南京大屠杀”的强烈谴责。
7 ?  n! K. M" L+ t5 R; {8 F% B6 m6 _2 ?& `# v" z( h$ x
  在作战时期第25军的战争犯罪还不是很多。一来是时间紧张,没时间去为非作歹,二来是“丘吉尔的工资”甚至把皇军惯行的抢劫都减少了不少。那么“新加坡大屠杀”又是怎么回事?
. v7 e( C5 _; Q% \3 r1 a5 f1 O* w4 q# s9 s. M. |
所谓“新加坡大屠杀”是指日军占领新加坡五天后的2月19日,日本占领军出示了一份布告,要求所有新加坡18岁至50岁华人男子到四个地方集中以领取“良民证”,但是到了集中地点等待着华人的是蒙着面罩的原英国警察,印度警察和马来亚共产党的变节分子的对所谓“反*日分子”的指认。被指认出来的华人未经任何审判程序就被被绑赴海边,惨遭重机枪扫射。到后来为了节约子弹,干脆把人绑成一串装上船,到离海岸十公里左右的地方将人推到海里。
0 L+ |8 @# a6 B  b+ X0 M# }9 {" X, F: E+ A
  有多少华人惨遭杀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新加坡法庭的判决书上是5000人,但新加坡华人方面主张的的数字是10万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新加坡法庭是英国人的法庭,死了多少华人也与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关心的只是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对于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战争罪行,至于几万名华人的生命根本不在他们心上,这个五千人的数字出于当时的“昭南市”(日军占领新加坡以后立即在2月17日将其改名为“昭南市”)警备司令官河本参郎的自供,没有人做过任何调查。
% @  O3 u, `+ x( v. Z8 V+ d. u# P# s* \8 q9 W" f' F& F7 M0 V
  日本军队在上次大战中犯下的一次10万人以上的大屠杀罪行有三次:南京大屠杀,新加坡大屠杀和菲律宾大屠杀。这三次大屠杀中唯有新加坡大屠杀是在十分清晰的命令和指挥下进行的。有发令者,指挥者和执行者,有铁一般的证据!' g2 e! p6 g& M& Y

, H& @+ b6 E+ P  发令者是第25军司令官山下奉文中将,指挥者是第25军参谋长铃木宗作中将,执行者是第九旅团团长河村参郎少将。1 q" t. B% h5 B2 S6 o
" J% Z; T2 Y+ G/ k" a4 s5 R- Z6 w
  2月18日早晨,山下奉文找来了河村参郎,对他说:“我军有新的作战任务,兵力要专用到别处。但是你也知道,这里到处都是敌性华侨,在妨碍我们作战,一定要把他们连根拔去,剔出处断,其余的具体行动指示参谋长会对你说明。”
7 E+ E2 A1 D+ S/ J
$ g9 O- D# E. }# C' `, L  当时铃木参谋长就在走廊里等着他,见到河村出了山下的办公室就立即招手让河村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L  S' z2 H0 f9 V$ Q% z
  V: Z  y* }( ~$ O6 Q) ?
  门一关上,河村劈头就问:“‘剔出处断’到底是什么意思?”
) ?* P4 p$ F* d: s) y4 E
$ k; a9 o+ F9 R( J4 U" P( [  铃木回答说:“昭南岛的所有华侨成年男子全部查问,发现敌性分子即时严重处分”。
( J3 _  c" O1 X" a, a3 J
% j! X* E. T" I1 o  河村想确认:“就是说不经审判直接杀人”。4 N# D3 n/ ]! @6 U! p

& {' x7 a4 |: Q& d9 d! p  铃木的回答是:“审得过来吗?”
6 C+ F. o' ^& i+ q+ h8 [5 P9 n6 H
+ R' {2 S6 d' p- Y) n  河村再次确认:“这是军司令官的原意?”。2 S( U. m9 Q. Y( @  S

" f. b5 y) l( z  U. y  铃木参谋长给了他很确定的回答:“当然”。) ]" b# p* Q4 P1 p( {

" u8 w+ Q: i; ?$ _  以上摘自河村参郎中将的供词$ o3 z* A5 K' _" I
( |, e: ?  K; A
  曾经作为武官,长期驻在德国奥地利这些欧洲国家的山下奉文,很清楚他在干什么。这就是他找河村参郎的原因。近卫师团的军官基本上都是“统制派”,而近卫师团长西村琢磨中将和这个河村参郎都是处理“2.26事件”的军事法庭法官。山下奉文觉得是他们把皇道派的年轻军官判了死刑,总想报仇。西村琢磨是近卫师团长,御林军总管,有天皇罩着,山下无可奈何。但对于河村就不必顾虑了,这种最丧心病狂,伤天害理的事情,让河村去干!
3 q5 m7 n2 t  q
" ~( z- t6 r3 }$ U# [5 ], O; V  在这个大屠杀事件里,辻政信又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请看宪兵队的大西觉中尉在法庭上的证词:* h/ Z7 A" t9 ]: h7 c5 t; [7 E

& o) X& m$ a' A, e! x3 m$ N; H  “八嘎,又在睡午觉?”,辻政信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根马鞭在胡乱挥。“你们磨磨蹭蹭地在干吗?让你们抓华侨,抓了几个?”。
. J' U- m! l: z7 e
; o5 z. l0 R9 D6 g  O* P6 Y8 H6 }  大西回答说:“到现在70名”,接着想跟他解释什么人手不够的理由,辻政信根本听不进去:“我不管你们的理由,别磨洋工,告诉你们,我要新加坡华人减半!”
: s1 q" N9 z- s3 k9 Y# x( E7 w; W  }! b! i. u" {& G
  “让新加坡华人减半”,辻政信想做的是杀光所有新加坡华人男子。5 ?: c% f3 D& i

' {  P5 _4 H2 A. G" W  这种疯狂到了什么地步?到了连松井石根都吓坏了的地步。0 \3 x7 e' g8 k% I) b

% C! A, o- b: t8 ?: n5 |0 x; @  三月下旬军事参议官松井石根大将到新加坡视察,一天晚上偷偷地把原驻新加坡领事馆员篠崎护喊到住处,详细地问明了大屠杀的详细经过。在听完篠崎护两个多小时的叙说后,松井石根隔了好长时间才吐出一句:“这该怎么办?”0 p+ H2 E) P! S) F/ K( r6 F
* X0 y1 w. h6 [" L. A5 D
  可是在战后国际军事法庭上,如此规模的种族清洗行为,却只有两个人被判处死刑:警备司令官河村参郎和第二野战宪兵队长大石元!想知道同一个法庭的审判结果吗?因为在新加坡监狱里拷打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15名致死事件,法庭起诉21人,判处角田春中佐以下8名死刑。  f( e: w' H4 B

" \2 c1 a* O7 u% E  英国殖民者没有把华人当人看,这点能够理解。但是南京军事法庭对于南京大屠杀又是怎样审理的呢?包括在东京被送上绞架的松井石根,也就只有五个人抵了命。5 a+ K) d0 Q1 E2 v
; i) F+ B* `  ]. {5 g! a# ^& O) N
  我们无奈而又宽厚的民族。$ O6 B" P8 m: q8 E7 @, v& p

: A# K0 C2 ]. l0 |  1943年3月,第65旅团本部高级参谋松永梅一中佐向所属各联队长电话通知:“大本营命令,美菲军虽已向日军乞降,但日军并没有接受美菲军的投降,因此被俘美非军不属于战俘,命令各联队将手的美菲军投降者一律射杀。”1 q0 G# b% z' [% o; F

, B4 j6 T& k$ ^! B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这又是辻政信胆大包天,在以大本营名义下达杀俘命令。新加坡作战以后,辻政信荣升参谋本部作战课作战班长。就在赴任的途中,辻政信在台湾听到了要在菲律宾进行巴丹作战,就推迟了去东京赴任,以大本营参谋的身份去本间雅晴的十四军协助指挥。这道命令后来查明是他发的。; E+ H, M. p/ O* K, A/ C1 B

# O& I% B, A, E; u  辻政信知道投降也是欧美军队的一种战术,打不过了就投降,然后乘你不注意再逃跑。实在逃不掉就安下心来坐在战俘营里吃你,反正你得养俘虏。总之一句话,缴了枪也要成为你的负担。所以欧美军队在战争中经常有大批投降的,有时这种投降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次英国人打错了算盘。他们这次的对手不是欧洲的骑士们,而是大日本帝国的武士。如果他们知道南京陷落后日本皇军对中国战俘所犯下的那些罪行,恐怕他们要拼死抵抗而绝不投降的吧。
# Q9 }( s( x3 d! w* r2 A
/ [7 v- K4 H  W8 P) L  大本营命令,谁敢不从?后来因为这道假命令而上绞架的日本陆军高级军官(大佐以上)不计其数。但也有头脑清醒的,辻政信在南京时的顶头上司,当时任第141联队联队长的今井武夫大佐在接到电话后就觉得不对,想想大本营还不至于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即表示:“这么重大的问题,一定要书面命令”,放下话筒就释放了全部战俘。结果书面命令也没有来,而今井武夫也就逃脱了上绞架的命运。
5 C+ `* a8 @3 M$ ]; a& d" g0 o8 m
  菲岛战役时,菲律宾最高法官桑托斯一家老小落到了第35旅团长川口清介少将手里,辻政信得知后通过他在台湾军研究所的上司,时任第14军参谋长的林义秀少将下达了将桑托斯一家全部灭门的命令。但川口少将还是违抗了命令,留下了桑托斯的长子没杀,这总算从绞刑架下逃了一条命,从而只被盟军判处六年有期徒刑,而第53师团长林义秀中将则被判处无期徒刑。
. d9 ]/ w5 y( N5 @6 n5 r6 ^' V, ]% L3 R
  而辻政信最后安然无事。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56

挨 饿 在 南 洋(一)
) m0 u2 u: }# @3 t6 _/ U/ n5 O3 \; ]
  1942年6月5日到7日联合舰队和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太平洋的中途岛进行了一场决战。结果是联合舰队大败,损失了航空母舰“赤城”、“加贺”、“飞龙”、“苍龙”4艘,重型巡洋舰“三偎”,舰载机285架,包括108名熟练飞行员在内的3507名海军官兵。而美军只损失了航空母舰“约克顿”号和一艘驱逐舰。
. v, W7 A) \% o5 n4 W( \/ A" J4 v9 M+ H! q5 X- `& b
  联合舰队在中途岛的失败,是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现在,“英美鬼畜”真要打回来来了。偷眼看看欧洲,希特勒在苏联也被捆住了,动单不得。开战前山本五十六算的“日本海军能占一年上风”的卦失了灵。明眼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很玄了,中途岛以后,人们当然不会公*开说“皇军必败”,但是已经几乎没人说“皇军必胜”了。
( I: n6 Q! O/ Q3 H# e+ D. Y, s7 j- M8 N
  辻政信其实也是这些明眼人中的一个。因为他信服石原莞尔,而石原莞尔是公*开的悲观论者。和石原莞尔不同的是,辻政信在盘算战争的劣势能不能够利用。辻政信的看法是这样的:希特勒必须从苏联撤退,就和日本必须从中国大陆撤退一样。但是现在的形势是这一对难兄难弟都撤不回来。苏联人不会让希特勒全身而退,当然蒋介石也不肯饶了日本人,得有个和事佬。辻政信异想天开地出了个主意:日本来当苏德的和事佬,德国来当日中的和事佬,而他,参谋本部作战班长辻政信中佐就来促成这件人们所不敢想的事!- Q* E9 Z" X9 k; T, E; c7 C

# @; Q! |7 D, x! Z9 Z$ _  机会来了。石原莞尔给辻政信找来了一个人,是汉莎航空公司远东分公司总经理。他答应弄一架飞机从内蒙古的包头直飞柏林,安排辻政信去柏林面见希特勒。辻政信得到准讯后就去找东条首相商量,东条没把辻政信的胡闹当回事,一句话就把辻政信打发了:“不行,从包头直飞柏林要经过苏联领空,被苏联人打下来了怎么办?”。东条说的也是实情,现在能够去惹老毛子?忙自己都忙不过来了。4 A9 q) W' h% [' [% [
% i. P/ N* y/ X4 n, \2 F
  辻中佐什么时候怕过困难?这就又给他找着个机会。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派了人坐飞机来祝贺皇军的胜利,是从南边经新加坡飞来的。辻政信就想搭这架飞机先去意大利再绕道去柏林。正忙活着呢,突然服部课长放下电话对他说:“辻君,东条首相让你过去。”0 l+ D3 x1 C# o

+ C/ Z3 z* W) u  东条有点怪,身为首相却住在陆相官邸,辻政信美滋滋地就赶到了那儿。一进东条的办公室,迎面扑来的就是东条的怒吼:“八嘎,身为作战课长去胡扯什么外交?一个小中佐就能去见希特勒了?你小子是不是实在空的慌了?去南方前线视察去!”' D/ I' B% Y& o' ^; E* X0 B
5 g# C. f, I7 [3 s, f
  这个“南方前线”出了什么事了呢?为了防止美澳军的反攻,遵循“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理论,参谋本部想把整个新几内亚岛拿下来,让第17军作一个研究报告,看看拿下新几内亚首府莫尔兹比港的可能性有多大。第十七军的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找了几个人研究了一下大本营的计划,觉得从拉包尔开始陆地进攻把握不大,主要是两地相隔有360公里,而且中间还有一条海拔4000米的欧文斯坦利山脉,补给不上。
7 Y) s6 N, g  I; m' I
: e# z% I* k( f9 O! d7 f: x2 r. {# Z7 k0 _  但是俗话说“皇军不能说困难”,所以给大本营的报告上留了个活口,说是如果动用两个联队不一定拿不下来,同时送了一个工兵联队加一个大队在新几内亚北岸的布纳登陆进行调查。大本营看不懂这个报告,这次让辻政信去就是去弄弄清楚这个“不一定拿不下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的。可是东条也不想想怎么能够让辻政信单人顶着“大本营作战班长”的头衔就出去?不出事才见鬼呢。; b& i3 }6 r- |) j6 L
: M3 m( L' H9 q
  当时第17军司令部在菲律宾的达沃。7月15日辻政信到了达沃后立即指示第17军:“海陆并用,立即进攻莫尔兹比港,这是‘大命’”,连天皇的名义都用上了。第17军当然觉得奇怪:大本营怎么突然就改主意了。但是这是参谋本部作战班长传达的天皇陛下的命令谁敢反对,于是7月18日百武晴吉就下达了军作战命令,7月21日那个调查支队翻过了欧文斯坦利山,开始了作战行动。连第17军的司令部都干脆从达沃搬到拉包尔去了。
, Z) K6 w+ t4 h' k6 r+ O  |3 [* |' G9 [6 U& U+ l8 w8 f. f9 R
  谁知道7月25日,大本营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怒气冲冲地来问17军那个调查结果出来了没有,这一下大家才知道这又是辻政信在胡说八道,从中央到地方全傻了。" K" n- s/ O$ U* w
7 v  J+ w5 v/ `: A5 B" \( V
  作战课战力班长高山信吾中佐就问服部:“怎么办,要不要军法从事?”
% e- A# G" x1 f  s7 Q, S: ^% ]4 t( R. \; b: q. n+ P9 z
  服部想了半天才说:“这和大本营的面子有关,传出去会使人对大本营的指挥体制产生怀疑,再说已经开始作战了,处分辻君也没什么用了,还是大家努力,争取作战成功吧。先把辻君召回来再说”。那意思是“既往不咎”了。
; j* s. @( l; h3 p' j" }9 c5 B4 O4 D; B
  找不着人了,辻政信又跑到前线去了。7月24日辻政信跑到海军那儿开口就是:“派一条驱逐舰送我去布纳。”' W+ n2 _6 [9 ]5 U% t

* S/ ]! c+ D- ^, Q( P$ j8 S4 N  海军参谋吓坏了:“那可不行,那一带有生命危险。”& @1 p0 e) o" r  }

$ M- X* X2 L& o( @- i0 N$ ^! ~  辻政信反唇相讥:“那么危险还登个什么陆?是不是我们陆军不是人,要我们去送死?”,这下海军无话可说,只好凑出一条老驱逐舰“朝凪”号,送辻政信过去。. K/ u3 F; h+ ^% H0 C3 U9 E5 A' B

7 P" J1 C6 Q& c  “朝凪”号老到什么程度?一千吨级,和辻政信同年,舰龄40岁。那时还没有飞机呢,所以自然就没有防空武器,在甲板上临时装了两门高射炮,接着就是祈祷天照大神开眼,保佑美军飞行员全体打瞌睡不要出动了。
) v* O9 }% H: e& j0 \: x/ q' z( R! w/ e0 }/ `- ^
  天照大神有时候还是挺灵的,一路上没事。快到地头时就远远看到有两艘日本驱逐舰锚在那儿正冒烟呢,看样子很给美军亲近了一番。辻政信嘴里正在嘟哝:“还好我们没遇上”的时候,还就有这么巧,来了。. e# H: O$ F, s+ r
$ v3 E0 y" E/ E2 y
  就一架B-25,没有护航的,看起来这地方的制空权已经归了美国人了,这B-25大模大样地摆正了姿势就开始俯冲。舰太老,平时没地方用,所以操炮的水兵全是菜鸟,怎么打也打不中,炮弹永远在B-25的后面开花。那B-25看样子也是菜鸟一只,飞过来炸不中,飞过去炸不中,一直折腾到炸弹全扔完了才回去。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0:59

挨 饿 在 南 洋(二)7 U; i, Q' o2 D  ^
3 g( S) {. H! T3 @! [% D
  B-25走了以后,大家发现辻政信满头是血的趴在甲板上在乱摸什么,原来眼镜被炸飞了,太阳穴附近开了两个铜钱大的口子,止不住血。伤口还没有包扎完就昏迷了过去。这下上不了岛了,原船再把他送回拉包尔。海军一看参本的作战班长受了这么重的伤也吓坏了,赶紧就把他送回了东京。
4 n- F% `7 X: v' |" P$ S
' _; h) f+ x# ]  到了东京辻政信还不去住院,头上包的像印度人似的挣扎着到大本营作战室来汇报,被美国人在脑袋上打了两个洞的辻政信这时候说话有点变了,他的意见是航空兵力量应该增长到现在的三倍。东条英机看着他没作声,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在边上倒是嘟哝了一句:“辻这家伙脑壳被打了两个洞,胆子可能也在内出血了”。
, t. O( E+ y# N: b! z) k! U  u* m0 m8 p. f# R5 h; X) x4 I
  不管是不是胆子,反正头部受伤肯定伴随内出血,赶紧地就把辻政信送到军医学校附属医院去了。军医是日本最权威的外科大夫,一看就说不是两处伤,这是个贯通伤,得赶紧手术。住的当然是高级军官病房,左邻右居起码是大佐,将军也不算个什么,该死的英美鬼畜没事老把高级军官往这儿送。
+ x8 X9 d+ K* l* B! J
/ x3 @) l! W* O* {- W# T9 P  一天, 辻政信坐在床上就听到了这么一则广播:“大本营海军部发表
4 ]/ ^4 ]- B* n) t/ ^; }+ M' Q3 P! f$ U" b1 Q& ?& a8 E5 m
  8月7日早晨,敌人十余艘输送船只开始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现地我陆战队在勇敢战斗。
9 a- e) I$ n* Q/ p% Y7 `& g- v1 z7 H4 o# M; q( J/ d! q4 A
  我舰队及航空队给于了敌人以沉重打击,8月8日给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击沉重型巡洋舰5艘,驱逐舰10艘,输送船只20艘,击伤重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及输送船只多艘,击落敌机。。。。。。”
" F: f5 _( N7 ]5 [1 S  O: D/ L% C& ]% E7 J# O' ?2 t
  辻政信一听首先反应的是:“不好,瓜达卡纳尔岛终于出脓了”。0 _' _$ w% y' c! T' ]# L# K

) B/ W2 A( k! I- y4 {9 I  辻政信是编造假捷报的老手,所以从广播里马上听出来了几个破绽:美军开始登陆是7日早晨,击沉敌舰是8日,就是说美军已经登陆成功了。就是击毁了美军运输舰也是空船。几十艘运输船,意思就是在瓜岛登陆的起码有一个师以上的美军!) u5 a) |* V: F0 i3 i

, f- H% H( C! X& c6 j& a% ^  这时参谋本部又出了什么事呢?作战部参谋井本熊男少佐得到军令部作战参谋通报,说美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了,海军建造中的机场没了。井本赶紧向作战课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报告,可是当时作战课的参谋们都不知道这个“瓜达卡纳尔岛”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唯一知道的辻政信还在医院里呢,只好再向海军打听。
+ d" B- `" q% c' L
- L3 ]% y0 Y/ g$ |  H  海军就说了这地方可重要了,占领了这个岛就能把美国和澳大利亚有效地隔离开来,咱们就高枕无忧了,上岛的美国鬼畜不多,就2000。6 s2 T! e( P& }" v
2 B, Z# P& ~$ s8 u9 P8 X0 ]
  于是作战课就命令在新几内亚的拉包儿的第17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去解决问题,并且给出了具体指示:“用一木支队和海军陆战队,一定要把机场夺回来”。从参谋总长杉山元到百武晴吉,谁都没有认为这道命令有什么问题。2 T+ e9 T) b  ~+ v& g

0 y8 r* v5 u, }( B0 B- n1 a* M+ J( F  这个一木清直大佐的一木支队,中国人可不陌生。就是挑起7.7卢沟桥事变的那支部队,这次本来是去参加中途岛登陆的,结果被美军给打的丢盔弃甲,登不了陆,就在关岛闲着在,所以参谋本部想起来给他们找点活干。$ {! Q# b# f6 S3 O3 D2 `) z+ [* R
& t7 w5 m8 T% F, a# A
  一木大佐把手下的2400人分成两个梯队,带着第一梯队总共916人,两门三八式炮,八挺重机枪于20日晚上登了岛。登陆后,留了116人看守滩头阵地,其余800人糊里糊涂就朝机场去了,第二天早上一点人数,就剩了23个。包括支队长一木清直大佐在内的777人去见了天照大神。( E" {- S8 a) m: r

) m& a, b1 R5 W8 r! G/ C  {  而参谋本部一直到25日才知道一木的第一支队全部报销了。! r1 r& Z0 T  w) X6 X& ^
9 Q9 ]* n/ [" d
  于是参谋本部又派川口清健少将带第35旅团司令部和第124联队共4000人组成的川口支队和一木支队的残余再次于9月初登岛,这次登岛本身就是个笑话。8 V+ B# R& f. b9 f; F
+ W: D% t/ x6 @
  第124联队刚划归第35旅团,根本不听川口的调遣。太平洋战争刚开始时,124联队进攻的是文莱,那时候全联队都是直接坐冲锋舟过去的,所以这次不肯坐驱逐舰去,还要坐冲锋舟,说驱逐舰目标太大,容易挨美军的炸弹。吵来吵去吵不出名堂,结果就是冈明之助大佐带了第124联队两千多人自己坐冲锋舟去,剩下的部队跟着川口少将坐驱逐舰去。
( ^. q, z8 n, }; X& e1 P* `5 ^. N7 ?/ ~7 {
  但是这次邪门,驱逐舰居然一路顺利,没有美军飞机来光顾。而这批昼伏夜行的冲锋舟们一天在一个无名岛上被美军飞机炸了,人倒没死多少,船炸没了,结果只好留500人在岛上,剩下的人挤一挤再走。指南针也被美军炸掉了,冈联队长用手吊着一根磁铁寻找方向,半路上又遇到大风大浪,冲锋舟翻了不少,只好扔东西,先扔粮食,再扔弹药,结果两周以后剩下的450人带着一半弹药空着肚子总算在9月11日在瓜岛的西北角登了陆。9 i2 Y. X3 {( y

4 |0 O- o* b; p$ O1 Z4 Q: g  可是川口在岛的东面,两人商量着就东西夹攻,奔机场而去。两边加起来还有三千人,冈大佐带了饿着肚子的四百多名兵,总算在14日晚上进入攻击阵地,整理好了总攻的态势。15日清早开始了总攻。
) _2 ?( o- f; D: h- g3 Q$ }1 y6 d/ D' n  `  X2 j  _
  说是说总攻,就几颗手榴弹加刺刀怎么攻击坦克飞机加大炮的美军,一天下来三千人就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又躲回丛林去了。川口向大本营求救,说美军有5000人(其实当时已经有18000人了)。打不过,得想法子增援。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01

挨 饿 在 南 洋(三)
* W3 K  s# j2 M( Z( u5 F7 {, J
1 J1 ?- Y+ `, v- m  大本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就是再派,这次派个狠角,丸山正男中将指挥的第二师团去。- h9 o' D' u5 _% [6 q

' T  f# Z$ o8 T7 B: d# G  为什么说这回是个狠角呢,只要看看他的部队编号就知道资格够老:第二。历任师团长中有乃木希典,东久邇宫稔彦王,梅津美治郎和冈村宁次;参加过甲午,日清战争,在来南洋之前参加过9.18事变,7.7事变,察哈尔作战,台儿庄战役。号称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师团,留着做战略总预备队用的,这次连第二师团都放出来了说明参谋本部真下了本了。但是这支战略总预备队有一个谁都没留心的大问题——最精锐的师团其实没有战斗力。( @! \8 R2 T& G  Z3 v  f( r
" b  l* P; [. p% W3 d
  因为这支部队已经很久没打仗了。最后一次是去年去打爪哇,荷兰在爪哇几乎没有兵力,所以很顺利地就拿了下来。爪哇那地方富裕,拿下爪哇的第二师团夜大享其福,全师团驻的都是小洋楼,慰安妇清一色荷兰的金发美女,从军官到士兵人人带金表。听说要去瓜岛增援,傻子都知道要出动第二师团增援的地方决不是什么旅游胜地,哭丧着脸就来了。起航时因为行李太多和海军还干了起来,谁劝也没用,不带干粮不带弹药也不能丢下行李,开什么玩笑,那可是哥儿几个在爪哇好不容易搜刮来的。2 k- c2 h2 o6 G! g* Q

: w' I3 i/ T6 }4 Z4 j3 J% Q( D+ m  丸山师团长知道自己师团的德性,也知道这次多半是凶多吉少,却也无话可说。没事就拿个折扇扇风,谁要是想凑上去问句什么,中将二话不说,摊开了扇面让你瞧,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生死委天”——老天爷才知道,去问他老人家吧。6 _: z* a4 f; V; H+ u. S: V

# h* i6 O+ k# ]" i1 y) }  大本营在增派第二师团的同时把上次闯下大祸的辻政信派去了拉包尔去见机行事,心里抱着一丝希望,这个邪头说不定能起死回生。$ z0 A* Z* T! [- O3 J9 m
+ y( Y( O) A9 H( W# s; E
  辻政信9月20日到了拉包尔。
# x7 |& A3 s' N
: m/ Z6 s. A) W% }4 x" u  也不能说大本营完全不吸取教训。大本营也知道了两次的失败都是因为没有武器弹药,没有粮食从而打不了仗,说这次要克服前两次的缺点,带住粮食和弹药。
+ z: b& |! z' `* x$ J! a; V5 g
( o% Z$ Z- A3 W/ X" w  但是怎么带法?美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天空,见什么炸什么。就连给困在岛上的一千来人送给养都送不上去,这两万多人怎么送上岛,就更不用说“带上充分的粮食和弹药”了。9 v' a1 B) T/ z6 `" g

9 D/ D: N. `9 ^  辻政信只好亲自去求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了。9月24日辻政信到了停泊在特鲁克岛外的“大和号”上求见山本五十六大将,诉说海军一定要帮忙的理由。# t( w) o5 r" g* d7 x
! C* K7 b- s7 ^+ ?/ b0 y" z7 |
  海军没有不帮忙的理由,本来这个瓜岛就是海军弄出来的事。干吗非得直接在这个离拉包尔600海里的岛上建机场?不能隔100海里左右找一个荒岛建一个?要知道当时日军的岸基飞机数量还是比美国人多的,当然最终比不了美国人,但起码做一天和尚也能撞一天钟嘛。6 U; _/ m; T" K8 f/ E/ e

% J* b) u" L, ?( R1 `  山本知道这里面的狗肉帐是海军理亏,欠了陆军的,所以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辻政信的要求,全力护航。
' x# b  z; p& M9 B6 M$ z/ K/ m4 P5 w; e9 s
  10月3日丸山政男中将为师团长和玉置温和大佐为参谋长的第二师团在瓜岛安全登陆,9日第17军司令官百武晴吉中将和辻政信一起也乘驱逐舰上了岛。但是百武司令官到丛林里新设的军司令部以后接到的第一个报告却是军司令部的口粮在海岸上就被人哄抢了。
* ^0 p: |! K+ @* g
* f- d; j/ k" \/ h  I/ ^* `+ @  一个月的饥饿,让川口支队的残兵们成了只凭本能行动的魔鬼,军司令部的口粮凭什么不能抢?于是百武晴吉刚刚上岛就尝到了挨饿的滋味。
2 a3 R. P% j5 w. J7 ]6 N1 h* B  @1 [
  “瓜岛”在日语中叫“ガ岛”,和“饿岛”读音一样。9 {* m9 k+ ], ?  H. H, ^! @; y
; n2 E$ j' o9 ~9 a; J- p6 y
  人的登陆是成功了。但物资和弹药的登陆和人员不同,必须要时间和场地。大本营原来的计划是想送十五公分榴弹炮24门,十公分加农炮8门,十个基数的弹药和全师团一个月的口粮上岛。也是个不知道是现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怪圈:物资上岛是为了占领机场,现在为了物资上岛又必须打掉机场,岛上岛下,陆军海军一起拼命。
: _$ J  o+ A: U1 m  i: D( B/ C$ k( ~% m
  陆军上岛了六门重炮,十五榴四门有两百发炮弹,十加农两门有六十发炮弹。节省着点打,五分钟打一发可以玩一天。美军呢?岛上的一百多门美军重炮一分钟能打出一千多发出来。因此好不容易把炮拖过了丛林架了起来,一开炮就招来了美军的暴打,两门十加农和两门十五榴当场就被美军炮火摧毁。( \4 v: S; F2 S& L) `1 @
) A$ ^7 l# k( g( u! y* W
  但海上还可观,山本五十六确实实现了诺言,为了掩护物资上岛,继12日出动的舰队受到很大损失以后,13日还是出动了以“金刚”“榛名”两艘战列舰为首的舰队对机场进行舰炮袭击,一千多发35.6厘米间炮弹总算把机场给打毁了,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但是14日到达的运输舰队还是受到了大批舰载机的袭击。六艘运输舰被击沉了四艘,第二师团就只有30%的重武器和装甲车辆。
! Z5 A( d5 M' _3 E( x
. \% t. x: r$ N% @  最重要的是,只有十天的口粮。瓜岛依然是饿岛。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04

挨 饿 在 南 洋(四)
: S7 u- N7 m) `, N5 G3 ^. `* O) D4 ~2 a# l- L
  饿归饿,仗还是要打的。辻政信的作战计划是川口支队从右侧,第二师团主力从左侧,于22日晚间发动夜袭。可是到了22日下午三点重川口少将突然说他那边进攻不了,要推迟计划。原来是皇军惯有的毛病又发作了:临到头了发现作战计划是在胡扯。6 C' I. Q8 d7 }" f* W* `$ _. m+ ~4 U
9 Q0 J5 B: Y; `$ p7 J5 c! X3 [0 X
  川口支队都是已经饿了一个多月的,好不容易这几天第二师团省了真的就是几把米给他们果果腹先不说,日军居然没有一张瓜岛地图,临战以前海军出动侦察机冒死飞行拍了航空照片空投给他们。川口少将一看到这些航空照片就抓了瞎:在他们要进入预定的进攻地点的路上,该死的美国鬼畜居然又修出来了两道防御工事。美国的机械化工兵在制空权完全属于他们的瓜岛,用推土机这种日本人见所未见的工具像玩似的到处乱修工事。这种工事对于成了饿鬼的日军士兵来说,到后来不要说攻击,就是徒步都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7 w* c0 T0 b' }/ l; }
1 h  s. M( a3 }: \( G( r  但是辻政信不肯听这种被他认为是“托词”的理由,在他看来指挥官说出不能进攻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于是他又创造了个奇迹:中佐参谋解除了少将旅团长的指挥权,交给了来帮场的第38师团的230联队长东海林俊成大佐。大本营参谋就是有这么牛。! q( h8 i% g  J+ v

, N# {( w4 {2 Y. `; X  但是牛劲只对自己人有用,美国鬼畜可不认那壶酒钱。接下来的“全师团总攻击”面对着的是用辻政信自己的话说来就是美军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毫无空隙的炮火”。美军在防御时根本不考虑弹着的准确度,而是一片一片地打,辻政信形容这种战术是:“将热带雨林的树木和日本兵一起屠杀”。打到哪里,丛林的光头就剃到哪里。而对面的日本兵们则是连修工事的气力都没有了。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以节省体力,等待着美军冲锋时再打出一粒一粒珍贵的子弹。
- l) Z* |" s2 |
, w3 J: f. f/ {7 H# G  该撤了吧?不,不但不撤,还要增兵。大本营在11月初又往岛上增援了由佐野忠义中将指挥的第38师团。这次真正叫惨,为了护航,海军特地和美军打了一场“第三次所罗门海战”,在11月12日海战时损失掉战列舰“比叡号”以后,13日在为登陆舰只清场时又损失了战列舰“雾岛号”。运输船队也遭到美军飞机的激烈空袭,十一艘运输船中六艘被击沉,一艘负伤返航。剩下的四艘为了争取时间采取不抛锚直接冲向海滩搁浅的弃船登陆方式,但是从燃烧着熊熊大火的运输船中跳入大海冲上滩头的只有两千名士兵,卸下来的口粮不足四天。. E) d7 d& l+ P

( g5 I0 V$ ~% f. _3 `+ n& ~5 b; P  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只是为饿鬼地狱徒增人口罢了。# S) {/ i* H+ Y1 ]7 v3 e
; S0 w, N! y; o) C* N
  岛上日军和岛外被美军隔离开来了。来的补给运输船全部被美军炸到海底,就只有高速驱逐舰乘着夜晚偷偷摸摸地给岛上捎点口粮。美军管这种驱逐舰叫“东京特快”,而日本人则干脆称之为“耗子”。就这样的驱逐舰也被美国人打沉了十几艘,而日本当时每年能造的驱逐舰也就十几艘。所以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除了这种被大本营称为“鼠输送”的方式外,还有一种“蚁输送”的方式。就是用川口支队的冈联队当初上岛的方法,用大量的冲锋舟在岛屿间昼伏夜行,然后像蚂蚁似的一起涌向瓜岛来进行补充。但是这种方法无法突破美军封锁线,美军实施的是区域式的封锁,没有攻击力的冲锋舟几乎是过不来的。$ ^& a/ b' N- E2 b: W9 ~
, V( ^( ?- c! ~; K
  顺便扯一句,这种高速驱逐舰当时是让美国海军闻声变色的没良心海上杀手,驱逐舰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几乎是360度的鱼雷攻击能力,而且日本海军的训练水平以驱逐舰为最高,几次海战都给美军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在瓜岛支援行动中,由于堆满了陆军给养,火力被减到最低限度,成了被动挨打的活靶子。高速驱逐舰的消失一直到几十年以后陆海军参谋还在互相指责。" r( N+ x6 Z1 a. _/ f7 i% _

( P# A& N+ \, q/ [  这中间海军的那位以制定奇袭珍珠港作战计划而出名的光头参谋黑岛龟人还想出过一个“樽输送”的方法。就是隔着老远就把串成一串装着物资的浮筒推到海里去,随着海流飘向瓜岛,说不定岛上的饿鬼们能捡到几个也有可能。但是海岸全被美军的炮火封锁了,丛林里的日军无法接近海岸。
4 o9 F$ t: ~9 i$ ]9 a" f' h* L
) F0 t3 {: O2 r( D" r, ]  其实是如果日军能够接近海岸就不至于会饿得那么惨。南洋的岛屿上都盛产椰子,应该能够提供热量,但是椰子树也和美国鬼畜联合起来和皇军过不去,椰子树分雌雄,结果实的雌树都在海岸边,远离海岸的都是雄树。皇军们看得到,吃不到。
( x6 ?" z9 d& v. k7 m3 m
" d5 Y, a7 A  {5 j1 @- v1 z6 B2 i, w  当时岛上的日军士兵们当中有一个衡量活命的指标,据说非常准确:! t% a7 R) v/ O' `
% d0 \: Y% q0 G! j, f2 s* {# p
  站得起来的人:还能活30天。# Q7 M. o* z2 {$ Y! j
- v; o) D4 e2 {; `  [$ H
  坐得起来的人:还能活三星期。
0 n/ W" z$ r! i3 y% k/ }/ g/ W& ^( W& V# b
  躺着站不起来的人:还能活一星期。
0 N. n0 N; [6 o
' Y: P, y; h9 `' R  躺着就尿尿了的人:还能活三天。
# _! r) j' a3 g' Q8 l8 V/ D" b& ?6 R" X+ H9 U  B3 N' I
  说不出话来的人:还能活两天。
( J# z6 @) G# D* V$ s& `0 z5 k6 V8 K. t" g* R
  眼睛都不眨了的人:还能活到明天。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06

挨 饿 在 南 洋(五)( h2 ]0 l5 G1 B
6 X: g. T) n/ R1 k. i! H# Y/ V% Y) y
  支援瓜岛首先运输船只就是大问题,当初支持作战计划的急先锋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为了征收运送的船在到处奔走。但是政府不但不能再让陆军征船,而且要陆军把征收的船舶吐出来,因为再征下去国内生产生活就要完蛋了。于是一次为了征船和陆军省军务局长佐藤贤了打了起来。打完了架田中去找东条英机评理,东条也没辙,没啃声。气得田中新一少将大骂东条英机上将:“八格野郎”。4 x6 S8 U  ?! j. t
8 E9 {! H  i. ^# I9 `
  第二天(1942年12月7日)田中新一就被赶到南方总军去了。应该说田中新一是在临阵逃脱,玩金盆洗手的把戏。这场战争已经不可能赢了,拖下去都不可能。身为作战部长的田中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一点。因为濑岛龙三已经算了一笔帐,如果再在瓜岛耗下去,起码还会损失62万吨运输能力,而没有了这62万吨运输,1943年的钢铁产量会只有200万吨——不要打了,乘早投降吧。- O; R5 u, x  n- T, S' g

% Y2 _: B% i) ~, t0 O  这边怎么吵架都行,但那边倒是确确实实在挨饿,饿到了什么程度,举个由冈明之助大佐带领守在阿斯登山上的第124联队的例子就知道了。! Y5 u: p7 C8 U, d0 ]8 z
6 [# z5 ]3 s2 q
  这个因为自做聪明坐了冲锋舟去瓜岛从而把一半的人扔在了无名岛,几乎全部的粮食和一半以上的弹药扔在了南太平洋的联队还剩了大概七百多人。由于他们太胡闹联队主力被师团发配去守卫阿斯登山,山那边就是美国人。辻政信在同甘共苦这点上没有可以被指责的地方,作为大本营中佐参谋,他也在阿斯登山上。
; K  ^3 ?) }. u. s) K' @1 {" O2 _# D6 g+ d  K/ J, T$ o
  白天是美军的世界,辻政信费力地咽着口水躲在岩石后面举着望远镜观察着美军阵地。# \0 C. ^+ j$ W. p" R% c; U2 A7 q
4 A& N0 x" C% Z# d  x
  美国鬼畜又在开饭了,辻政信也弄不清楚这些鬼畜一天到底吃几顿,也许是精神作用反正觉得那些鬼畜们成天就在进食。那个香哟,面包,奶油,牛肉罐头,热腾腾的咖啡香味飘上山顶,一个劲地望皇军们的鼻子里面钻。最让好酒的辻政信觉得无法忍受的是,这些鬼畜,居然在大白天,还是战场上分威士忌酒喝。8 m. V# d% f/ `2 T$ C0 y2 s
4 K% O& H6 y0 ~8 o/ E
  酒足饭饱,这些鬼畜们又开始和皇军为难了,放大炮。/ V* ?9 {" J& i! x0 L+ |) Q5 c
# U& ]/ b- E8 F& y
  美国人懒散,训练不好,这大炮放起来没个准头。仗着他们炮弹多,想往哪儿打就往哪儿打,所以死在美军炮轰下的皇军也实在不太多。也不知道是美国鬼畜的军纪松散还是没把皇军们当个人看,反正美军炮阵地上是大半光着膀子,小半干脆一丝不挂,光着屁股打皇军玩。5 l5 H: m$ R; V( I3 L

0 h* D  ?1 I0 ~5 U% ^6 V) a/ x  辻政信“呸”了一口正要骂,突然骂不出来了——他看见了稀罕事。
  d7 k4 m: s7 N$ H2 f& Y. y7 v4 j. o) D, R- c0 s0 M
  炮阵地上有个小个子在装填炮弹,光着膀子亮着屁股但是系着一块兜裆布。天哪,这是日本人!辻政信顿时眼前金星乱冒,怎么皇军出了俘虏了?这俘虏还认贼为父帮着鬼畜们打自己人?辻政信操起电话就直接打到了17军军部,要求严查各部队这几天有没有当俘虏的,查出来了这是哪个“日奸”的话,通知国内操他姥姥去。- _2 E+ {3 y% M, J2 Y5 v
9 a# y+ ]% U7 N
  这可是一件大事,士兵叛国,长官要受处分的。各部队都很认真地清点了活人和死尸后报告说除了战死病死饿死和快死的之外都活着,没人投降也没有人做了俘虏。确实是这样,瓜岛那个饿鬼地狱里直到大部队撤退之前确实美国人没有抓到日军俘虏。% ]+ `$ H# A8 K' V  c

$ ^. d' C, G: m  那么那块兜裆布到底怎么回事?辻政信一直到战后还在追查,虽然就是查清楚了也已经不能处罚了,但是辻政信还是想弄清楚怎么会有皇军帮着鬼畜放大炮玩的。到最后实在查不清楚,辻政信给自己找了个说法,说是可能不是军人,也许是当初海军带着去修机场的工人,在岛上被美国人抓了壮丁。到底怎么回事弄不清楚,反正看起来辻政信自己对这种解释还能信服。* E( g6 X5 ~: p1 N2 [! p4 D
+ {. M; Y- x+ r; Y
  那个倒霉的第124联队后来被称为“仙人联队”,倒不是因为打仗像神仙,是因为过日子像神仙:吃草根,啃树皮,吸风喝雾,不食人间烟火像神仙。首先美国鬼畜不让他们动烟火,一见烟火就放大炮,那山本来就是石头山,上面好不容易长的一点草又都进了皇军们的肚子,现在连崩飞的石片都能要人命。再者了,就算美国鬼畜不放大炮,点了烟火烧什么?- ^7 {; l! H0 [5 O" s
- U0 ]2 X1 N' R( e9 w
  这不,师团来了通知,补充给养。这次每人每天能分五汤勺米,一次分五天(实际上下一次补充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补充地点在离阵地大约16公里的海边。
% u- j$ Q# r" }, Q9 O2 Z( R: ]3 a2 m3 k4 _1 f8 s
  联队中最强壮的人被指派去运米,因为只有他们还有可能爬得动这十六公里路。走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还有站起来的力气。来回32公里要爬一个星期,派出去领给养的士兵中有三分之一没能爬到海边就死在路上了或是死在了回来的路上。等奄奄一息的运粮队们回到了山顶,又能看到更多的人等不到他们回来已经饿死了。  [4 u" ^  F  r% P0 }$ F' {

3 g7 R7 K; x# ?* E2 y! M* O3 b  最后从瓜岛撤退时,联队长冈大佐带着剩下来的最后50个人化了17天爬完了16公里,但最后活着爬到集合目标地的就只有小尾少尉一个人,其余都在半路上饿死,累死或者喝多了水涨死了。但第124联队的联队旗却牢牢地系在小尾少尉腰上,还有一个燃烧瓶,是准备用来奉烧军旗的。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09

挨 饿 在 南 洋(六)' P- F, ]! g  t/ A
" P. D3 i6 ~+ }4 K7 _! y2 \
  很可能有人觉得奇怪:日军军都那么惨了,为什么美军在瓜岛从来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扫荡。这是因为日军顽强的斗志让美军摸不着头脑,美军到处竖起了大量高音喇叭,高声劝降:“这里有食物,这里有药品,出来投降,再不投降就炮轰了,现在离炮轰时间还有五分钟”。
5 t3 l* S" p% S. t8 Z3 R5 b5 X. w5 Y* \$ T
  五分钟之后,美军准时炮轰。
% O6 N2 a' n  \. M) k& V- [, v' w1 }" Z; \0 w6 m
  但是没有日军投降,反而每天晚上日军都在进行零星夜袭。各个小队(班)围在一起,选出身体状况最好的一个,每人数出几粒米,熬上一锅米汤,算让那个人吃“最后的晚餐”,然后那人吃力地提起对他来说显得示那么沉重的步枪走向死亡。因为这种每晚的夜袭,使美军一直没有掌握日军已经弹尽粮绝,饿死过半的现实,所以从来没有对日军进行大规模攻击和扫荡。说来有趣,从表面上看来居然是美军在防守,日军在进攻,只不过进攻的攻势差了点罢了。/ {& n( H4 E. S

: B$ N) k2 t; g/ N/ R2 v  但这种夜袭对美军从来没有造成过伤害。日军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一靠近美军阵地,无论怎么蹑手蹑脚,美军的重机枪肯定扫射了过来。这个谜底一直到战后才揭晓:美军在阵地周围的丛林里安装了高传感度拾音器,只要有声响就朝那个方位开枪,哪怕是条蜥蜴。其实岛上已经没有南洋海岛上特有的蜥蜴了,全部到皇军肚子里去了。( J* @" n' J' V2 ^2 S6 u  v
& a5 p! ?% A  E2 b
  辻政信在10月30日给参谋本部发了一封电报,请求因为在瓜岛作战失利而免去自己的参本作战班长职务,就任第十七军高级参谋。这件事是很辻政信的:首先是犯上作乱,在公*开干预陆军中央的人事;其次是狂妄自大,本来新几内亚作战与辻政信的无法无天有关,可是这场瓜岛作战和他倒没有直接关系,那他为什么要大包大揽,把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也抢了过去呢?这就是第三点了:特别会计算的辻政信,这是在以退为进。& ^8 u3 h5 O) H% d- d7 Y9 q8 C

) |7 m9 ^' E4 S. M" e* y  果然参本回电是不准辻政信的辞职,而且要求辻政信立即回大本营述职。
$ F8 o$ L2 @+ ^9 z& l/ ?
9 b* b- t* W8 s7 M* f+ L7 {  11月8日,辻政信坐上来接伤兵的驱逐舰,总算逃出了那个人间地狱。
6 y7 |: w9 ?3 b
* U6 M* e1 t$ Q0 `5 Q% c2 N  可是那些没有逃出来的呢?
+ m7 u. C0 P* A
) h3 l+ v% v  I  C) v  这时候陆军海军都知道这仗没法打了,一定要从瓜岛撤退了。可是谁也不肯先说,怕被对方抓了“胆小鬼,没斗志”的小辫子,怕到日后被别人说要不是谁谁谁要撤,坚持下去其实就可以赢了。到最后首先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是从陆大刚毕业两年的17军参谋山本筑郎少佐,这句话一出来,立即得到了海军那位“炸光光”大佐源田实的支持,大家一起哄,撤退就成了大本营舆论的主流,就这样海军还要“再看几天”。看什么看?每天岛上平均饿死三百人。
- i; Q+ b  |7 V, K) C. H* d3 v3 N0 P. C
  最后总算在1942年12月31日的御前会议上定下来了从瓜达卡纳尔岛撤退,但是真正的撤退行动是1943年2月1日才开始的。
; ^. C: y9 b' _" [
7 N& U+ V6 D% O* L# ~  瓜岛的撤退其实也是个奇迹,按常理在没有了制空权制海权的时候是撤不出来那些连动单都不会了的饿鬼的。但指挥撤退的濑岛龙三摆了个空城计,成功地让美军相信大本营还没有善罢甘休,还在策划增援行动从而放松了对正面日军的监视而让撤退行动得以成功完成。
; K" q, K  j) O0 {  l4 d( @& {4 P9 R2 }# |# }3 h3 K% F5 l" t3 G
  当然美军的战略并不在于一定要把这些剩下来的饿鬼全赶到靖国神社里去,他只要这个岛干干净净地归了他,机场能够用,能够作为一个前进基地继续向北发动进攻就行了。, G0 r" Z! K8 T" Q  A/ Z
5 m1 x% M7 R: V' N9 K& A* ~$ b
  再加一句,有一个知识产权归大本营的发明,瓜岛那不叫“撤退”,叫“转进”。从大本营发明了这个词开始,皇军就忙着开始胡乱转进了,最后差点转进到在日本本土登陆。) t- {# ^# K* t* u
# X  U( ^0 a$ _$ C
  撤下来一统计,日军在这个岛上死亡人数超过两万人(上岛31404人,最后撤退10652人,在此之前撤出740人),其中真正战死的只有5000人左右,其余15000人是饿死或者伤病死(也还是因饿而起)的。
: j, B9 _7 \- H! J; i- ?2 t% M  a& M5 @; G
  这个比例很大吗?不大,要知道辻政信发动的新几内亚战役最后一直打到日本投降为止,送进去的二十万军队活着回了日本的只有两万名,这个数字里面还没有计算运输船的船员和从亚洲各地包括日本抓去的民夫。; ^$ s& c% a7 z

( N7 Y0 [* K) {2 h1 R8 Q9 Q* E- l  战斗结束后瓜岛被当作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基地。这是因为日军在慌乱中没有撤干净,岛上还有残留的日本兵。一边清剿丛林一边练兵,割草打兔子,那是捎带。最后在瓜岛上的日本兵是1952年投降的。
6 e8 c* U+ C/ `$ j, M  `3 ^
, B' \' Z8 V, W0 U+ h- e9 y. `% ~  陆军三名作战的积极鼓吹者:参谋本部作战部长,作战课长,作战班长的田中新一,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这三点一线怎么处理的呢?田中新一去了南方总军,服部调去当了东条英机的秘书官,辻政信则去陆军大学校当教官去了。- I: J. b$ S) g) O: |: T/ w% i

: i8 s& C$ O# Y  他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11

挣 扎 和 逃 亡(一)
- Y% o8 ]0 o6 H+ p5 e& e& D! b% K0 f) m9 y) q, |
  1943年8月,辻政信在陆军大学校教官任上被晋升为陆军大佐,这还是一次“定例晋升”,再不晋升就说不过去了。在日本陆军中大佐是一个挺高的军衔,“无天组”(没有陆军大学校学历)苦干一辈子几乎也弄不来这个军衔。但陆大毕业生中有一条“十年人事”的不成文规矩,就是说陆大毕业10年几乎肯定升大佐。什么时候升将军则要参照其他人事人缘关系了。
! J5 f  J; c. b& @3 v) Q8 {' D- l/ G/ E, d( V' R# G+ y
  根据这一条规矩,辻政信的大佐晋升不算快,甚至很慢。你看和他同期的陆大毕业首席毕业生天野正一早在1940年8月1日就升了大佐。就连在武汉和辻政信一块“反腐败”的福山宽邦,不是军刀组也在1941年8月25日晋升了大佐。当时在打仗,军官的晋升应该比平时快,而辻政信因为“士官学校阴谋事件”,“诺门罕事件”和瓜岛及新几内亚的失败,晋升起来特别慢。
% G- ^6 R$ E/ B# ?: {: W/ z: O
% I, e# d( z2 K6 o5 R  ?0 n; p( A  8月14日,辻政信被调到了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现在的总司令官是元帅畑俊六大将,总参谋长是松井太久郎中将。和以前的板垣征四郎不一样,畑俊六和辻政信可没有什么交情,既然大本营又把这位派来了,先找个活让他干起来再说,当然不能再让他干“纪委书记”,再逼死几个皇军军官可不是玩的,让他去干第三课课长去。' r) H( Z  \1 E# ^0 }$ v
+ y+ A0 j( b$ h( Z  j" }5 ]
  第三课是兵站和政要课,辻政信可是当过参谋本部作战班长的,现在让他去干兵站,确实是有点不拿村长当干部。要知道日军参谋分三等:第一等是作战参谋,下面是情报参谋,最次的是兵站参谋。因为皇军有抢劫的能耐,不需要兵站。更不需要什么有能耐的兵站参谋了。
& J0 x2 i. f4 z2 s" ]$ f0 G: C0 o% N8 o8 Y$ G8 n2 ~' l9 S6 E
  于是辻政信就有点没事干,没事干他就要找事干。到南京的第四天晚上就去找汪精卫去了。辻政信一个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再有就是喜欢往攀高枝。什么枝他不管,只要看起来够高就行。谁都不拿汪精卫当根葱,但辻政信觉得这个“国民政府主席”的衔头很悦耳,就跟他走动上了。汪精卫那边见到有个日本大佐来跟他亲近,也是喜出望外,两人先是胡扯什么“东亚联盟”,“日中提携”什么的昏话,说着说着汪精卫就忘了形,给辻政信开出了这么一张名单:总司令板垣征四郎,参谋长石原莞尔,驻华大使矶谷廉介中将,军事顾问影佐祯昭中将,说是按他这样安排人事,肯定在大陆能赢。
+ e4 t& c5 }* f5 b) O# \& r  y; V. Q' z8 f
  汪精卫是糊涂油懵了心,忘记了自己的奴才身份;辻政信可还没有糊涂到这份上,还知道自己管不着陆军人事,就给汪精卫支了个招,说你去找东条首相好好说说,没准他能听得进去。这边汪精卫还真当了回事。后来被东条召见的时候,真和东条提了那个主张。也不知道辻政信是有意还是无心,就是没有给汪精卫交待一句东条英机听不得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这两个名字。果然汪精卫这句话一出口,东条英机的脸色就变了:“请不要妄谈大日本帝国陆军的人事”。唉,做奴才怎能不看主子脸色呢?' Q& x6 ?) B# k; ?4 e6 ~" Z
  R" f. A- k/ W
  想借汪精卫的口把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尔在弄回中国来的主意泡了汤,辻政信又动起另一个脑筋来了:和蒋介石直接谈判。也不知道他通过条什么路子认识了上海一个什么医院的院长,听说那院长在重庆方面很有头有脸,那边的人原来有个伤风感冒的全找他看,现在他人不在重庆,那边感冒了没人治了,托人传来口讯,让他去重庆。辻政信想和他一起去重庆,说想面见蒋介石。- c# S4 o/ z8 e

1 h! }8 Q/ t. H7 o6 f0 Z  辻政信也知道这事关系重大,先和畑俊六商量。参谋本部有禁止支*那派遣军直接和重庆谈判的命令,畑俊六本来就对这条命令不满,正好想借辻政信和东条的关系把那倒霉的禁令撤了他,就让辻政信直接去东京找东条说去。碰上东条也是焦头烂额,在到处找救命稻草,一听徒弟能见到蒋介石,喜从天降,师徒俩就做起了和蒋介石直接谈判的美梦。" `" w3 ?/ w% p, U

# L' v- K" M: C1 V7 l1 c* k& u  别看1938年1月16日近卫文麿声明那副牛皮烘烘的样子:“再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实际上是恨蒋介石不肯谈判恨到了骨头里去。和重庆谈判这事归汪伪政权的军事顾问,后来的陆军省次官柴山兼四郎中将管,那位就说了:“去重庆,就算见到了蒋介石,准备怎么说?”。$ K) |9 v! S5 ~2 }

  {) T2 H( m$ r" X; v9 v. D* p  对啊,谈判的条件,目的什么没有,去干嘛?都不能说这光是日军参谋的问题了,这似乎是日本人的问题。有过和日本人谈判经验的人都知道和日本人谈判经常是大家坐着互相相面,所以这事也就黄了。在别人看来只是个辻政信式的笑话而已,而辻政信和他的粉丝们看来则是一件很重大的事件,号称是日本错过了一次和蒋介石直接谈判的机会。) C( T: [9 t! c) \
; D% {- d, p. M2 M/ k
  都1943年底了,还想和蒋介石谈判也就太低估蒋介石的智商了。或者应该说,这些做梦的人的智商也太低了。
) q  b1 W. f" D/ a
' y( \" B3 l/ f" V  辻政信永远找得到活干,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做法事玩。11月24日,他以畑俊六大将的名义,在浙江奉化溪口镇举行了一次公祭蒋母的仪式,并且为闻讯前来吊唁的国府要人提供一切方便。一个月以后重庆方面的报纸以“日寇祭蒋太夫人”的标题,在头版头条大篇幅报道了这一怪行。& X2 X) g) G' C1 ~& n2 {

8 d7 }6 V1 Q; ~" N. _: u7 l; q- j  所有人都认为,战后蒋介石收留了辻政信是因为这件事。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14

挣 扎 和 逃 亡(二)  w  R, V& N. _1 n( g

+ t" A- F; O# X+ p  战局失利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1944年6月,美军开始进攻马里亚纳群岛,6月15日在塞班岛登陆,仅仅经过20天的战斗,人数为一个师团的陆海军守备队就全部“玉碎”。接着关岛,特尼安岛也以和塞班岛同样的模式落入美军手中。塞班失守使东京门户洞开,从塞班岛起飞的B-29超级空中堡垒开始对东京及日本各大中城市进行战略轰炸,现在到了曾经屠杀别人的人知道什么是被屠杀的滋味的时候了。
: c% s9 P3 [$ U% T- d2 m5 o2 r( M, j) L
  为此,东条英机内阁被迫总辞职,成立了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和米内光政海军大将的联合内阁。
6 s, U, q6 ]3 _
% C" T$ e  M5 ?3 h) ]; f& `1 y  东条下台了,东条在台上时活跃着的那一拨一个一个都要被清算了。服部卓四郎被赶到长沙当了第65联队的联队长,还在支*那派遣军总司令部的辻政信也又被人想了起来了。这家伙也不能让他在后方闲着,上前线去吧。这就在1944年7月又给弄到驻缅甸的第33军来了。
+ }) ]9 _7 _" x; ?" L: v: o
5 ]- j! C) d% }5 x  前面说过辻政信的晋升是属于慢的,但就这样好不容易晋升的大佐,还有人不把那当回事。现在大模大样坐在站的笔笔直直的辻政信对面的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才中将就在说:“不好意思,知道你是大佐,但我这里没有大佐的活给你干,你在我这里就只能干中佐的活,先在白崎大佐手下干吧。”
" X! ~, }) I, Y/ {
  O5 \. e4 n( S) V7 v- A8 n  所谓“白崎大佐”,是指和辻政信陆大同期的白崎嘉明大佐,现在是第33军高级参谋。本多司令官的这番话够羞辱人的了,但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辻政信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大声回答:“哈依”。3 `4 v. t/ t; m- `8 M+ v

* Z( C( y, Q0 N. q7 m) L% ?  这么着来到了缅甸的第33军。本来就是被参谋本部楞塞进来的,中村司令官见了辻政信没好脸色也太正常不过了。7 n& \$ f! {7 L8 s9 x- c4 Q2 s

7 M; i* Z& w5 I! i5 x  但是辻政信什么时候注意过人家脸色?
* n  R* ~) M& U( c- f. O  m5 g: X8 N3 }
  当时盟军的作战目的是打通从印度到云南的公路,而日军的目的是切断这条公路,所以日军把这次作战行动叫做“断作战”。在什么地方断,缅甸境内的密支*那还是云南境内的拉孟腾越方向是33军头疼的问题。辻政信一来就简单了,辻政信自作主张以军参谋长泽本理吉郎的名义把原来准备在莫冈,加迈方向作战的计划改到了拉孟,腾越方向。
) J6 d( z2 p7 {/ T( |) K  L$ ~
/ t% D% F8 l! R8 b  @7 }8 o0 p  但是这次两支中国远征军和日军的兵力是相差太大了,卫立煌将军率领的中国远征军十六个师总共20万兵力,郑洞国将军指挥的新军8万人,日军第33军只有第18和第56两个早就已经大量减员的的师团,合起来只有一万八千人,不到正常的一个师团的兵力。双方兵力的相比是十五比一。
- m" q' p- E, s) d$ Q
% t6 ]1 t( d& H; o  应该说日军下级士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从1944年9月9日蒋委员长在重庆发表过一个文告中就看得出来。在那个表彰获得松山大捷的中国军队官兵的布告里,蒋委员长特别指出“我军官兵,须以日本军的松山守备队或者密支*那守备队孤军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完成任务为榜样”。这里的“松山守备队”日本人叫做“拉孟守备队”,这是在中日战争史上很有名的“拉孟之战”。1200名在除了偶尔有空投弹药支援外没有任何补给的情况下,在由美军顾问指挥下的65000名全副美式装备的国军进攻面前坚守阵地4个月,最后全部战死。1 {' u1 b3 t2 y, n3 a6 V

# ^) ~+ j& T$ d' v  再看密支*那的例子就知道辻政信是怎样指挥战斗的了。一开始密支*那守备队是在第114联队长丸山房安大佐指挥下的大约一千八百人的部队,18师团的。人实在太少,辻政信又派了56师团的步兵团长水上源藏少将去增援。
* Y0 ?( r+ @0 b7 e" ]. t  B
; G/ O, K) O. L; @' v  增援兵力是多少?步兵一个小队(排),炮兵,工兵各一个中队(连),加上一些医务兵不到三百人!# d' [. ~) I# g( [/ P  C; j
+ ]+ v6 O! O* `% e. S: N
  7月10日,辻政信签发的电报是“命令水上少将死守密支*那”。
' {6 e7 N2 b2 S; K) S: b, d/ `- @6 v- j) A. R, j7 U
  这个命令很不寻常,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只有这么一封。他命令的不是“水上部队”,而是“水上少将”。 辻政信是这样解释这么做的理由的:“诺门罕战役有过指挥官未经许可擅自后撤的事情,所以这次要明确指挥官的责任”。0 \; h! _- B1 h+ [- x- _3 M; \

/ q' ^3 T0 a1 {  7月19日从军司令部发来出来给水上少将的电报是:“今后称贵官为军神”。; S: z5 S- R# r* @
7 A# {( |- z! V$ P9 V+ a) N
  水上少将看到这封电报苦笑着说:“一直是这样,人还没死,悼词先到”。最后在丸山大佐提出退过伊洛瓦底江,在东岸重新组织防御的时候只好默默同意丸山的建议,在部队渡江之后,自己在西岸自杀。因为水上知道他没有退路,如果撤过了江,肯定会受到那封电报的追查。. \3 M. L" F  J& i/ G. c7 h' V& j5 @* ^
& Z! j0 u4 H2 J7 o
其实那封胡扯的电报连发电人都没有,事后查明乱封军神,置人于死地的不是别人,还是那位第33军的高级参谋(这时白崎大佐调去18师团当参谋长了,辻政信接任了高级参谋)辻政信。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17

挣 扎 和 逃 亡(三)
- U6 F. W* V' H) b( p; ~8 s1 l. ^; W9 X8 c# F8 Y4 ?3 b
  日军的三个据点密支*那在8月初就丢了,9月10日拉孟守备队“玉碎”,12日腾越守备队“玉碎”,就只救出了一个平嘎守备队。11月19日中国远征军向第33军司令部所在的芒市发动总攻,迫使第33军从芒市撤退。
9 a& h. l- P3 C3 I) x* P! H* p, A' h+ D8 O$ P5 U) Y
  慌乱撤退以前,辻政信没有忘记找来一直被他收藏起来了的国军俘虏,卫立煌的直属谍报组长恩义章中尉,让他给卫立煌将军捎去一封信件,里面是八张当年在溪口祭奠蒋母时的照片,请卫立煌转交委员长。5 e' Q# D. C6 E* r' y, N
5 W3 S5 ?* k& |$ {; y" K$ N" q
  辻政信知道,这场由他们挑起的战争已经失败了。
0 N; ~3 R5 ^+ T! H/ y
! F" L0 r3 e7 Z) c' G  但辻政信似乎并不关心是不是已经失败,他更加关心的是有没有仗打。这时候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就是那位后来扔下部下自己从仰光逃跑,最后在东京被绞掉了的甲级战犯木村兵太郎中将,有趣的是这位中将居然在逃出仰光的飞机上接到自己被晋升为大将的通知。这种只有在幻想小说中才有的荒诞情节,充分说明了这支已经到了癌症末期的军队的本质。+ D( r! ~* |, s5 A
1 d' D4 E  G) a: i4 x& p2 S
  这位木村司令官在1945年2月6日发出了也是日本陆军历史上没见过的“对个人感状”,相当于中国军队的表彰嘉奖令。表彰的对象是第15军高级参谋辻政信,理由是“奇策纵横,积极果敢”。, v3 C; b8 V' U: k  E; [# y# K, S( u8 w

6 A3 J" d! a( g# j4 u* ~+ z7 Y& Z  大凡失败中的军队嘉奖令最多,但就是在那嘉奖令满天飞的日本陆军,表彰一个参谋还是没见过的。
# H2 `- C# d/ _  B( x; K. e4 l3 ^3 M5 x& @) R
  木村司令官准备在伊洛瓦底江使用第15军和英军决战。辻政信知道了这个消息,和他的司令官本多商量,说要到第15军去凑热闹。本多没好脸色给他:“你拿了个人感状,全军上下都在议论纷纷。现在又自作主张要去第15军,作战成功了,是你的功劳;作战失败了,与你没有关系,因为你不是第15军的,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分了。作为第33军司令官,我不同意”。1 O" c8 ^; Q2 j; h9 Y/ C
! A4 s! p  G6 D8 ]* H
  哼哼,你不同意算个鸟。不就是一张个人感状吗?辻政信当着司令官的面给撕了个粉碎,点上火烧了。把高级参谋的图章和印泥放在桌上,附上一张纸条:“要用印章者自己随便敲”——辻参谋罢工了。: D( b+ B, i& R8 A! S0 F, E

( Q5 U, u: {+ S( z5 e2 ^  他哪来那么大的胆?答案很简单:缅甸方面军的参谋长是田中新一中将,当年辻政信任参本作战班长的时候,田中是作战部长。其实这个战役的策划就是辻政信。所以才有2月8日,田中新一先向第15军参谋长吉田权八少将发了辻政信的配属命令以后,第二天木村兵太郎再向本多司令官发辻政信的调出命令这样颠倒的事情。
0 ^- o) s; n" ?7 I0 A" N$ H# T1 p0 w9 L+ \3 M
  原缅甸方面军参谋金富与志二少佐在西贡接受美军审讯时被反复问到辻政信的战争犯罪。检察官拍着桌子对金富少佐说:“不要试图包庇你的同僚。告诉你,对于战争犯罪者的搜查可能什么时候会中止,但是对于人道的犯罪将永远没有时效。”, ]# t; N- ~, g4 h  p1 F* O$ `8 Y; U
5 I" N) `* g1 Y$ ^# z1 k% s( n
  这个“对于人道的犯罪”是什么意思?
! h9 _7 f6 w, e* M8 Z7 y) |+ i  p; V( p2 |1 \; @
  缅甸方面军第33军参谋长片仓衷少将在1966年2月回忆说:
& l' l. z  m8 Z
. r4 s% n9 E6 d* M& k  “辻在终战前夕的缅甸战场为了‘鼓励凌驾于敌人的勇气’,居然强迫士兵吃英军的生肉,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决不能容许这种行为”
2 G/ t  \; r' l# T
/ H: b5 P/ e( M) O. K5 Z  片仓衷提出了具体证据:“第33军我的副官关本少尉,战后在印度支*那的兵站医院自杀,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害怕辻政信导演的生食人肉事件被追究的原因。司令部还有一名少佐战后也向我证明了此事。”
# M+ t% C: s( @; Y$ e' S/ J  k9 J2 `4 P# L+ D: ]" R
  日本作家生出寿愤怒地指出:“什么八紘一宇,什么皇道乐土,做出这种事情的日本陆军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 _+ }. R2 t- x# g8 e

7 Y; v0 \3 d: M  其实原来在中国东北时就一直有辻政信吃所谓“匪贼”也就是抗日分子的人肝的传言,但没有如此具体的人证,只能当作传言。从片仓衷少将的证词来看,那些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Z, b# H( B5 v) ^4 g" n

& m& X, m* A9 l3 b9 ~) _  1945年6月,辻政信被任命为驻泰国曼谷的第39军作战主任参谋。' I( t8 x, _$ h6 j& [" O4 i+ h4 ~

" _( }* \# y5 O  任命前辻政信刚刚中了一次游击队的埋伏,右臂骨折,右大腿贯通,左臂右足和脸上多处负伤,全身算下来三十多处,还好命保住了。就这样吊着胳膊,拄着拐杖,辻政信去曼谷上任了。辻政信参加过七次大战役,上海,诺门罕,马来,菲律宾,新几内亚,瓜岛和缅甸,每次都受伤,这是第七次。作为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的专职参谋,没有人有过这么多的战伤,这也是辻政信能够压人一头的地方——什么战场上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 H7 g4 A0 z# @+ o) {/ H

& W6 ~& y) p% F! q  7月15日,辻政信被任命为新组建的第18方面军高级参谋。司令官中村明人中将,参谋长不是别人,就是他在关东军的上司花谷正中将。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19

挣 扎 和 逃 亡(四)% P- j( j' A) S/ f* u4 h& w3 m

( V) n3 b* Z7 F* A  和到任何别的地方就任一样,辻政信到了曼谷首先是关闭慰安所,禁止军官坐小轿车。然后是命令大家修工事,因为辻政信怕十五万泰国军队随时可能倒戈过去打直到现在还是盟友的日本人。5 P4 ]7 b4 ?. ]2 g8 D) f
& K. B! v$ G6 P* n1 m
  8月12日,同盟社向南方总军透露了日本政府已经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消息,日本帝国失败了。其实辻政信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失败,表面上看起来辻政信莽莽撞撞,随心所欲地胡作非为,实际上可以说他非常细心。如果说公祭蒋母还只是沽名钓誉式的辻政信一贯所为,那么上次在缅甸芒市撤退时托恩铭章中尉带给卫立煌的那封信就是已经在为自己准备后路了。当天辻政信就擅自飞往西贡,和他的老朋友林秀澄大佐商谈。
( z5 B. A& C/ y: @8 J$ l- ^0 h4 X+ M# |( i$ v
  辻政信向林秀澄提了一个他一直在想,而且已经有了成熟的答案的问题:“从现在开始谁将是东亚的盟主?”
- Q& A7 |' l1 X  B- X" f# J* e* H/ P$ p1 f
  林秀澄想都没有想,脱口而出:“蒋介石”。
1 V, c" t! |+ b. U
0 J0 i& Z1 P, o! y, q* s  N4 P3 H5 B  辻政信喃喃念叨着:“蒋介石,是蒋介石。胜利以后蒋介石一定要消灭毛泽东的共产党,他一定会要我们的”。林秀澄开了个玩笑:“那你去重庆找蒋介石?”,谁知辻政信很认真地回答:“我决定了去重庆”。
& R7 F. c! O/ @8 K: l- d) J- G2 @
$ B6 M' s) @! m; q! P  第二天一早就飞回了曼谷。
  C$ R# y4 M! k8 M7 @  {
( H) w& W6 D5 {0 u  辻政信回曼谷以后立即找了参谋长花谷正中将,提出一个地下潜伏的方案。花谷正和辻政信都是关东军出来的,对辻政信可谓知根知底,知道英国人来了肯定不会放过辻政信,也就同意了这个方案。花谷正和司令官中村明人中将商量了这件事,中村有点不放心:“这个人怎么处理?”, ?* Y  E( u  k; Y! g0 s, e- W

( v7 v. y, @/ O% v6 D0 w  花谷正说得非常干脆:“上报军部,按阵亡处理了算了。”
. L- J4 m0 _! h
1 [6 \0 I3 T0 [' A( ?) @  8月16日,日本正式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第二天,辻政信留下了一个写着“故陆军大佐辻政信遗物”的木箱,带着7个当兵前当过和尚的少尉和见习士官化名“青木宪信”,以和尚的身份进入了日本人纳骨堂。挑选“青木”作为姓的原因是辻政信的老婆娘家姓青木。/ `' h! S; T  V: _9 D5 e& e) C
& }/ m6 l/ g4 o8 |& S9 Z3 i
  英军于9月15日进驻曼谷。司令官蒙巴顿勋爵到了曼谷日军司令部受降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交出辻政信来”。
4 [6 C; ^& N+ ^* R' m/ l( B# `" k* i4 I) r4 ]6 _
  英军的搜查越来越严,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辻政信已经阵亡的说法。确实,自从辻政信到泰国以后就没有过大规模战斗,这么个历经死生地狱的人怎么可能在泰国阵亡呢?但是如果还活着,又在哪里呢?& k. e$ N7 B4 B& V$ @
* Y# M$ _0 v4 Z& o. Q$ `
  英军把目光转向了在泰国的日侨,包括和尚。开始怀疑在曼谷的日本纳骨堂了。一天脇坂一雄少佐参谋到纳骨堂来通知英国人要求将所有纳骨堂保存的日本军人骨骸交英军检验,临走时还特地对辻政信说:“英军当局怀疑辻参谋没有死,在寻找他的下落,你们如果知道的话,赶快报告英军”。( w# o9 i7 @  H6 l( A* F; I

8 s  j  p# B! H& z1 q; p+ Y  辻政信知道如果再不赶快行动,被英军找到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怎么办?他不懂泰语,无法伪装成泰国人,在纳骨堂里也无法和少校取得联系,万般无奈,只好再赌一把。辻政信决定去找曼谷的军统机关,看看军统局会不会收留自己。
) m" w% m: ~- P5 a  T
1 H$ l4 m8 @: K" Z) @) {( c3 i  辻政信知道这一把赌的是自己的性命,可是辻政信现在再也没有赌本了。但是辻政信判断军统宁愿自己动手杀掉辻政信,也不会把他交给英国佬,因为当时在泰国中英关系相当紧张。日本投降后,在曼谷的华人纷纷挂出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以示庆祝,但遭到了泰国当局的反对。泰国当局禁止泰国华人悬挂中国国旗,只容许悬挂泰国国旗。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说这种要求无理,旅泰华人当然有尊重所在国国旗的义务。但是当时不一样,泰国作为二战中除日本之外唯一的战败国,那面国旗在华人看来等同于太阳旗,加上当时的泰国政权只是看守政权,这个原来是日本傀儡的政权对于曼谷的战胜国民华人来说应该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于是没有人理睬不准悬挂中国国旗的规定,街上仍然是青天白日满地红。3 G/ ]$ s: b; O8 f

, O7 C( K! P* G0 b! F  泰国当局见禁令无效,就出动了军警取缔。华人挺身反抗这种无理命令,于是开始了武装抗争。领导华人反抗的就是当地的军统组织,而进驻泰国负责泰国日军受降的英军居然置身事外,“保持中立”,听任有强大武力的泰国军警屠杀我华人。1945年9月28日,冲突达到了最高峰,双方都动用了机枪,流血冲突持续了三天三夜,是为“9.28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辻政信想如果他以“9.28事件”的背景情报作交换的话,和军统局做成交易是很可能的。/ F. i& k1 N2 g

5 Q" k) R3 c8 w' D" i$ ?0 D  10月23日清晨,辻政信走出了纳骨堂,直朝军统局驻泰国机关“中华民国国民党海外驻暹办事处”而去。
1 \) J2 k0 d9 _5 I; c; c  ?
, Y% E" M7 Q6 q  敲开了军统局的门以后,辻政信开口就是:“你们是蓝衣社吧,成先生在不在?”成先生是指成烟景,真名陈英瑾,驻暹办事处的主任秘书,上校军衔。面对着军统特务惊愕的眼光,辻政信交给了他们一张用半通不通的中文写的纸条,上面写着:“我是日军参谋辻政信,现躲藏在英军司令部旁边的日本人纳骨堂里,如果你们想知道9.28事件的内幕的话,请成先生26日到纳骨堂找我”,说完扬长而去。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22

挣 扎 和 逃 亡(五)
+ ]  L: F2 y7 S3 C9 e
; A4 J5 y/ \+ d+ f( z  表面坦然的辻政信其实心里十分不安,他在纳骨堂等到27日还没有人来。二十八日晚上只好再一次去了军统机关。6 B* k8 M' y- U: r# P/ ]7 j$ `

: A0 ^" @4 F# _" f. K  这次成先生在家,他从里屋出来对辻政信说:“来了就是客,有什么话请进来说”。* X1 M  L5 B0 g  g

3 v( ^1 z! J4 `1 U+ C5 a  辻政信跟着这位成烟景上校坐定以后,辻政信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加上比划和写汉字,向成上校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3 M% |1 Q5 u7 i1 @5 v# V& h" w

7 s6 I) |, u% j- ^, |9 B  成上校对于辻政信那些东亚联盟,中日提携的废话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接任何话茬。但当听到辻政信说到在溪口做法事公祭蒋母的时候,举起了手打断了辻政信:“辻先生,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要报告上峰。在接到上峰指示之前,我什么都不能答应你。”% \! ^% v/ U8 p! d* Q9 s1 `3 B

/ J# x8 ?. O3 n9 `  辻政信不失时机,以退为进,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你也可以把我交给英军。”成上校进了里屋。三十分钟以后,成上校再次出来对忐忑不安的辻政信说:“可以,戴笠先生请你去重庆面谈”。
7 P& T: S. v3 i; I* z) i. j/ y& ~1 }" c9 N" c6 J  B5 y
  其实军统局中将特派员邢森洲就坐在里屋,还有一位叫黄绿峰的少将特派员。为什么一直没有给辻政信回音只是因为这件事实在关系重大,他们不敢做主,一定要得到戴笠的亲自指示。现在戴笠的指示来了,辻政信也来了。
8 w. @, x" D5 }+ c: Y6 d) E' }6 z
: r2 l9 w: p" S  a/ \: d6 u9 H  10月28日,“日僧青木宪信”留下了一封遗书后“投井自杀”。11月1日早晨辻政信在四名军统局中校特派员的护送下乘车前往曼谷火车站,乘火车前往泰越边境的KORAT,渡过湄公河进入法属印度支*那的越南,将辻政信交给军统越南站。邢中将和另一位姓王的少将在越南境内等候辻政信,军统越南站为了安全,特地弄了条寮国(老挝)国王的船顺湄公河而下,再换乘汽车一直送到河内。
' I% P3 ]) q7 ~7 ]' Z1 H
( d% p! t; a9 N+ A8 r4 l  辻政信在1945年11月离开了泰国到了河内,这是辻政信自己的说法。国民党没有公布过有关资料,所以无法验证辻政信离开泰国的准确日期。
1 Q+ V; i0 x% m! e3 u& {' r) z+ x$ t6 M, y5 F  T8 J, y
  辻政信离开曼谷的日期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一位加拿大人威廉•斯蒂文森曾经公*开指控辻政信暗杀了泰国国王拉玛八世。1946年6月9日拉玛八世在王宫自己的寝室里中弹身亡,死因不明。在泰国是不准讨论这件事的,但一直有谣言说是辻政信干的。2001年斯蒂文森在《革命的国王》这本书里详细分析了整个事件,排除了一切可能性以后指出凶手就是辻政信。1 p6 g4 w. \8 G
- B, R0 ]3 x* ?' A$ G6 }( u6 m1 _
  指控辻政信的唯一弱点就是按照辻政信自己所说他在1945年11月已经离开了泰国,所以到底辻政信何时离开的泰国一直是一个疑问。
# v0 f1 N* ^3 m  k
* r; M* e8 c) A0 |  有趣的是对辻政信是不是谋杀了拉玛八世这件事,了解辻政信的日本人比别人更加趋于相信。因为这符合他的疯狂性格。
# m: J5 G2 j$ w" e0 ]! N1 `3 b6 J% j% L0 ]5 O
  河内对军统局来说是安全地带,因为法属印度支*那的北纬17度线以北的日军是由中华民国受降,进驻河内的是国军。所以辻政信就在河内呆了下来以等候戴笠的进一步指示。辻政信到河内是11月29日,离开是1946年的3月9日,在河内呆了整整三个多月。这三个月里面没人来管辻政信,辻政信干脆就住到第38军去,帮着出主意应付国军查战犯。& S& v: k, f# R$ ^

0 x5 ]. T: G* Y' c5 G4 N4 e: y  所谓应付查战犯,并不是隐瞒罪证的问题。国军不太管日军的战争犯罪行为。这么说吧,国军要是真能查战犯,估计三年后就不至于搬家去那个小岛了。国军的所谓“查战犯”,“查汉奸”,全是“查腰包”的另外一种说法。掏出钱来,就什么事没有了,要是没有钱呢?把你撕拉撕拉地干活,你到底有没有钱?当时38军的高级参谋岩国泰彦大佐和辻政信商量,当时38军军部还有23根金条,照这么着肯定要落到哪个国军将军的腰包里去,不如先埋起来,以后找机会再挖出来。于是两人就在法国总督府里找了个地方埋起来了。战后辻政信老在想办法把那批金条弄出来。2 z& _0 d# r( b8 Z

- s3 p1 O2 X) T# k* i  3月8日和第38军的参谋们一起喝过离别酒以后,辻政信坐上邢中将搬家用的大型运输机从河内到了昆明,19日再从昆明起飞去了重庆。, b3 \5 u/ h* E4 e) F" w. a

6 I- s* O; k! i; a( M  辻政信刚到重庆安顿下来,3月24日传来一个让辻政信傻了的消息:戴笠因坠机而死,这一下辻政信成了没人要的包袱了。军统局的郑介民和毛人凤成天忙着争权夺利,谁也顾不上这个原来找来准备用来打共产党的辻政信。辻政信成天就和一批小特务瞎混,或是看报纸,伤心一下过去的诸如周佛海之类的朋友们,闲下来写一封封的报告请人面呈蒋介石,但好像所有的报告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 I: P- B9 \  D2 L$ M& M, d
5 R2 \6 z$ \  _  正当辻政信莫名其妙的时候,6月30日突然来了一纸命令,让辻政信去南京。7月1日辻政信在南京机场降落后来迎接的军统人员向他出示了这么一份命令:“史政信即日起于国防部第二厅办公。部长,白崇禧”,下面盖着国防部和白崇禧的大印。  c* {. d$ A" N  H' L9 b: f
8 [% l4 j4 ?6 t/ o  Y1 |9 i
“史政信”是辻政信的中文名字,日本的战犯在国府国防部既要部门工作,辻政信是第一人。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0-17 21:24

挣 扎 和 逃 亡(六)) H- |9 v4 H# v$ k4 J

  E% \" I+ L, A1 k: m  第二天辻政信和其他军官到蒋介石官邸去聆听蒋介石的训话,辻政信注意到了两点:首先,除辻政信外无一人步行,全都坐着美国吉普;第二,那天下着小雨,大部分军官打着雨伞。在辻政信看来,这支军队和共产党作战,大概悬。
% B$ x( X7 q% G; `6 C6 d& P6 S, \2 k5 S  J4 J# ~0 q. d
  7月底,又来了一位日本人,第13军参谋长土居明夫中将。再往后就越来越多了,光辻政信在《潜行三千里》中提到的就有将官两人,佐官四五人。
- ]- f" j" _1 n% s! E$ i* x+ {
; S# a- D( g  [4 T' F  这些人都放在“第三研究室”里,说来有趣,一开始是让辻政信制定《西伯利亚作战纲要》,辻政信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蒋委员长是真要去打俄国人还是想卖给美国人。后来东北吃紧,委员长手中居然没有东北作战地图。日本人也没有,关东军从来没有想过要在东北作战。所以辻政信和土居明夫就在国防部编制东北军用地图,帮忙整理从东北搬回来的关东军作战日志。
" L. c$ h2 G! i
# V2 Z$ O7 `  [% x: n; Q" b  两年下来,辻政信对国民党军队和国民党政治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对国防部次长,一级上将黄杰提出的建议是,“放弃东北,将主力撤进关内,确保长江以南,准备在华北打持久战。”
# P  G& h1 F- g" @9 F
$ L0 e1 f+ W1 U: D' e- c  几乎同时,在北平的冈村宁次大将也向蒋介石提出了同样的建议。因为十五年的战争,从瓜岛开始的失败,教会了这些已经输光了赌本的败军之将如何解读战争的趋向。- N% A; x" s) ~1 F

# w7 U7 L8 P. ^6 u) {' H  黄杰对辻政信的建议深以为然,但对于自认为抓得一手好牌的蒋介石来说,这些话是听不进去的。听得进去是在也像冈村宁次一样输光了以后。
1 l( Q3 \2 m$ ]' n2 _7 ?& }
0 ]. @! l5 D9 w/ a  既然无人理睬,辻政信向国防部长白崇禧提出了辞呈,准备回日本。* j* ]4 {/ q% b1 \+ I

6 g, i& r( Z& r1 w' Z; C/ _4 K7 I8 r  接到辻政信的辞呈,国防部二厅厅长侯腾向辻政信指出了他是五大国通缉的战争罪犯,特别是英国人还在固执地追寻他,扬言“就是翻遍每一根草,也要找出辻政信”的事实。但辻政信回答说:“就是死,也要死在日本”。看起来似乎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 x& z8 A3 i6 S& T- u
+ _9 ]: e2 |) A# K" ?; @. W1 t  但其实不是这样,辻政信是胸有成竹,他已经和老搭档服部卓四郎大佐联系上了。战败时驻长沙的步兵第65联队长,原参谋本部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现在是“复员省战史编撰室”的负责人。
6 z" [  l: i; S! q4 p( L) U: b) H
' ^0 z  B- j9 K/ O( O3 ?/ d% v5 C& P  “复员省战史编撰室”实际上并不是原来叫“陆军部”,“海军省”的“复员省”所属机关,而是从G2,占领军参谋二部领取经费的一个机关,又称“服部机关”。 表面上是因为军部的文件全部被烧毁了,因此G2的维罗比少将找来军部的有关人员凭记忆编写战史。确实他们也是在写战史,以后以服部卓四郎一人的名义出版,书名叫《大东亚战争全史》的那本书就是他们写的。
- {; y2 E6 P# C. R& n2 O0 [+ e) K' x* {+ p% u
  但是维罗比少将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此。维罗比少将是一个狂热的反共分子,他收罗这批人的真正目的是在于重新武装日本,为反苏战争作准备。这个服部机关很大。陆军有服部卓四郎大佐,杉田一次大佐(参谋本部美国课课长),原四郎中佐;海军有中村胜平少将(航空本部总务部长),大前敏一大佐,大井笃元大佐。顾问是有末精三中将(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河边虎四郎中将(参谋本部次长)。全部都有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驻防,作战经验。
  }( I/ {3 D) s1 G$ x* [, n& v8 o' E9 V8 o9 d( V) {
  服部在得知辻政信下落以后,通过吉田茂的军事顾问辰已荣一中将向维洛比少将询问前陆军中将土居明夫和大佐辻政信回日本的要求。9 ]3 g) O# n: t- H) |, B; x  l
% z. X2 b0 |2 o3 K* v
  维洛比的回答是:“知道了”。
1 C. T0 k1 M4 d7 \3 j# T
; m* k% g- A0 {7 V  有了这种默契,辻政信才敢回国。/ o/ a! ?4 X/ b. f0 l$ d! ]
# W( w0 j' a9 n$ T* v7 N
  1948年,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布了对28名甲级战犯的判决。在被判决死刑的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和武藤章这七人中,除了文官的广田弘毅前首相和其实是乙级战犯的松井石根以外,其余五人全部和他有过交往,而且是很亲密的交往。9 b2 P* z, n3 R! X
- ~* \$ q/ G5 j
  1948年5月26日清晨,辻政信在日本长崎县佐世保港登陆以后,被等候在码头的陆军士官学校的同期生们接走,后来一直在全国各地由这些同期生们掩护着,最后躲藏在东京杉并区的宝昌寺。1950年1月1日占领军总部GHQ宣布战犯搜索结束,1月5日辻政信就和妻儿一起公*开露面了。
5 @; c7 n5 P8 q: g. m' L/ Y6 _( \# c: j! u/ j: O- a* d
  这匹豺狼,从石川县的山中走来,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校给豺狼装上了獠牙。这匹豺狼走过了东亚,东南亚和南太平洋,足迹浸透了鲜血,他带来了上千万人的死亡,这里面也有二百几十万他的同类。( N% H, A$ ?( Z4 c

2 o; @9 e% ?( V1 w4 ~* C  没受到任何惩罚的辻政信就这样走完了他的前半生。
$ u  B; d- A6 U8 x; s3 w: S. O; Z4 B4 S! f' C% s3 ~. {# _
  参考资料:( k- p* d- a# B  W( [! k( H
; A) x8 n5 k+ L" \2 N: ~) P/ h
  辻政信 《潜行三千里》 毎日新聞社 1950年6月25日% o! h$ n& u) ^9 L
  辻政信 《ガタルカナル》 养德社 1950年9月1日* t: F8 D6 n- @! m% n
  辻政信 《SINGAPORE——運命の轉機》 东西南北社 1952年2月11日6 T8 t$ I& M# r$ P: }
  辻政信 《十五对一(ビルマの死闘)》 酣灯社 1950年4月29日% [7 z  A' y, Q) b1 q
  辻政信 《ノモンハン》 原书房 1957年12月20日$ W- u6 e: W) v' _3 b, ^8 ~! \
  辻政信 《中立の条件》 锦正社 1961年2月23日7 n: [: R3 e! S. \
  辻政信 《この日本を》 协同出版株式会社 1953年2月20日
* {6 @1 Y4 N( D  高山信武《辻政信と服部卓四郎》 芙蓉书房 1985年2月5日
$ |8 `* n. w$ W6 w$ @  i  长冈弥一郎《军人辻政信》 不二印刷株式会社 1976年5月15日. e. T+ H2 y7 g( Y
  田田宫英太郎《参谋辻政信•传奇》 芙蓉书房 1986年12月20日
0 A8 j) a* p3 V  生出寿《作战参谋辻政信•ある辣腕参謀の罪と罰》 光人社 2003年3月1日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1-6 17:06

感谢,研究此人,就是研究太平洋战争的缩影。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1-6 17:57

这么好的题材,为什么没有拍成电影和动漫?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1-7 17:28

不敢拍吧,这题材拍英雄史诗片一点问题都没,不过在亚洲绝对给踩上一万只脚。
作者: zhcaj    时间: 2007-11-7 21:32

什么东西?小说吗?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1-8 17:44

不是小说,全是真实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1-8 17:51

冰冷雨天的大作! 他对于日本的理解可是比萨某人强太多。。。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12-4 22:17

辻政信简直是谜一般的人物!9 ?6 \4 n2 L+ q6 `, s
http://ja.wikipedia.org/wiki/%E8%BE%BB%E6%94%BF%E4%BF%A1/ D/ N$ T% r" m$ `+ F( A+ e
wiki上面对辻政信的介绍,最后居然是战后1961年以参议员身份去东南亚视察期间失踪。
0 N$ F$ i& L: e' U  \  E最后报告是,打扮成僧侣前往老挝。4 U. [' T% v5 f. Y; e6 e4 I
之后的传言甚多,遭遇老虎,CIA,日军残兵,英军搜捕,共军。。。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