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贴]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0
标题: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序言 黑暗和光明的分界
pK#.?o-uv
" b' {8 h$ x+ |; P/ F9 v: n% q, ~
我们原本是世界的尽头,而今,我们发现我们是世界的中心,拥有无尽的财富
`26xb=+^#
m# `* F G8 r) P
——皮埃尔。德。奥利弗(西班牙1524)
&Ju(?&
$ S F5 O9 M" d3 W4 r
西欧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未来。公元1000年前后,维京人决定放弃海盗生涯,日尔曼人的蛮族狂潮宣告结束。西欧地理位置的意义在13世纪蒙古人肆意侵占俄罗斯,15和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政府巴尔干半岛,柏柏尔人屡次进攻北非的时候很明显,西欧首当其冲的波及仅仅限于心理。相反,欧洲人见解地从欧亚大陆中心的征服者那里学到了对日后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
wI;WY&Fx+
, X# n# Z+ m* e. ^' U
~4+s6
3 }! x. ~: p! g. y
在技术领域,14世纪西方基督教世界侵略阿拉伯的十字军战争虽然失败,但是从长远看却是有意义的。欧洲人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制造火器,宣告城堡时代结束;1440-1490年西方的造船业在学习阿拉伯三角帆船的基础上,在建造和设备安装上已有飞的跃进;15世纪下半叶,印刷技术在所有的西方国家被普遍采用。9世纪以后印数术即已在中国应用。中国印刷者使用活字印刷早于西方人,但是众多的汉字使活字印刷比雕板印刷更为不便。在朝鲜和日本虽然出现了本民族的字母,可是他们为中国语言文字的悠久传统威望所抑制,依旧大量使用汉字,使得印刷技术难以普及。15世纪的西方印刷者没有这种局限,他们和使用阿拉伯字母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突厥人一样,都是沿着腓尼基字母的路线反战下来的——只用大约30个字母的无限组合就可以表达语言的内涵。
[h*jNc
1 X* W( R/ j+ _
iz$/Tkb3`
" W$ E) r" G) F) |
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在横扫欧洲的时候带来了三种和马相关的技术:马镫,马蹄铁和改进的挽具。同样的技术在游牧民族入侵中国北方时也传到了中国——鲜卑的骑兵踩在马镫上对中原的步兵占尽优势。女真人的金国装备了马蹄铁,这比宋国的骑兵更具有长途作战的能力,同时装备了马蹄铁的马匹也更适合拉动重物。到中世纪的末期,欧洲骑士的装备已经完全脱离了罗马和日尔曼的风格,除了弓箭,看上去和亚欧草原上操着波斯语和突厥语的骑兵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古代,由于使用的挽具是套在牲畜的肚子和脖子上,牲畜拉中物时往往会被勒死,所以马很少用语农业。而中亚游牧部落带来的挽具套在马的肩上,马拖重物时不会被勒死,从而将马的拖力提高了四五倍。因此,马同过去使用的牛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成为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力源。
"P[)0 bV
$ n/ ]4 k7 L% D8 c+ U7 @# j
'0My_A
* {, U1 v. x, ?, {7 S
西欧人同样继承了古代欧洲文明的技术。水车和风车在希腊-罗马时期就已成为人们所知。在欧洲西北部地区河流广布,并且大洋带来的充足还风使磨坊和磨坊主很快就几乎遍及每个采邑。在地中海盆地,水车原是专用于碾米的工具,中世纪时发展成一般性的原动机。于是,水力开始用语银锤和锻炉的风箱,用于大型锯机和车床,用于织布的浆洗机,造纸的纸浆机和碎矿的捣矿机。英格兰1086年编篡的《土地调查清册》中例举了5000家磨坊,这就是说,每50户人家有一家磨坊,起数量之多,足以大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瓦特发明蒸气机以前,水车和风车就是欧洲的动力之源。
) T+ ]* m' ~: U) C0 f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0
黑暗和光明的分界
pK#.?o-uv
;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1
欧洲也是富庶的,当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欧洲人会发祥地他们远比北非,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都有更多的潜在资源,也许只有还在沉睡中的美洲可以媲美。北欧大部分地区都是平原,从比利牛斯山脉西端一直到黑还和波罗的海,都是广大的肥沃的平原。由大西洋吹来的西风径直吹过这些横跨整个欧洲的平原,进入南俄大草原。锯耻形的海岸线为内陆地区到达沿海口岸提供了较方便的通道。某某些高原和山脉虽中断了连绵不断的大平原,但是它们不是很高很大没有严重地影响交通运输。相反,这些山脉 的矿物资源丰富,是巨大的物质财富,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新的采矿技术提高了中欧和北欧地区的盐,银,铅锌,铜,锡和铁矿石的产量。同样,不列颠,斯堪的纳维亚和波罗的的海沿岸丰富的木材和松脂的开采防卫这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北部地区的渔业产量,尤其是爱尔兰和挪威的鳕鱼,波罗的海的鲱鱼的捕捞量也大大增加。随着更多的铁矿和更先进的马具的出现,欧洲人可以开垦森林,沼泽地和荒地。而在此以前的12世纪,法国只有约二分之一,德国只有三分之一,英格兰只有五分之一的土地被耕种。
(]e9H>LFp
' M' Y0 u) ]5 A- F+ _- ~4 h
:*Lmbc:6Q
; A! _* I- T- q& _5 t
欧洲在壮大,但是她依旧不能想伊斯兰世界和动摇世界一样自给自足——他们需要东方的香料,丝绸,瓷器和起他产品不断地运往西方,而西方却没有可以交换的产品,除了黄金和白银。于是,一个强大的欧洲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找到更多的黄金和白银冒着“逆超”的风险去和东方交换,要么自己去抢黄金,香料,丝绸,瓷器,让东方臣服在脚下。恩格斯坦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每周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在以后的若干个世纪里,他们这两者都做到了。
mW.7[ F
" o: D* P# f. z7 p6 ~" s
g[<Y0`sD4
) R0 A; ^" ?, _) E5 W; G+ S7 T5 Q/ U( R
qJJulh3o
6 i& [$ t) M& O S% V
文赏及相关注释:
Zs[zYot
1 B4 o3 @2 S4 ^0 w# t+ {
本文系作者刘卓峰刊登于2005年3月的《游戏世界》的,叙述有关于地理大发现前后的欧洲各个航海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简介。全文共分为虚言,尾声及三个地区片共5个章节。由于在网络上并无全文的发表,故感觉尤为可惜,特次将之呈献于诸位对于那段历史,那个时代充满热情的人们。谨以此文缅怀那个激情四射的岁月。同时摘抄者将以一中探讨及说明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其中尚待细解的内容。
m`m2pSu
}' E9 t2 O( R! q
>8UZH\X
6 q, t r6 P% ^
首先先分享两位人物,其中一位其实由于其某句著名的话,中为热爱那段历史的人所津津乐道,他就是弗兰西斯一世。他那句著名的话如是说:“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分给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咋看之下我们会以为其人必定为与两国密切相关的人物,实则不然。法王弗兰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原为昂古莱姆伯爵查理。德。瓦卢瓦-奥尔良之子。1498年路易十二即位后,他成为假定继承人。其主要的败绩是同德意志皇帝查理五世在法国北部和比利牛斯山区所进行的足足持续了27年的战争,并签订了《马德里条约》使得法国失去了在勃艮第公国的归属全,同时为了赎回儿子又放弃了意大利。可以说因为其本身的缘故使的使法国深陷战争泥潭,最终落后于西班牙与葡萄牙进行地理大发现的脚步,当得知教皇主持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海外世界时他说出了以上的话以表示自己的不满。
Rsv'mk-
2 P; Z# m; n) n2 \$ o
Z;ia9G
) i- M# _2 z/ d E, _" N& [
另一位则是鼎鼎大名的航海家亨利,值得一提的是亨利毕生都未曾参加过航海探险,航海家是英国人给他的称号。他的荣誉在于大力倡导远航探险,建造舰队,改进测绘技术和推动海路贸易,开创了伟大的地理发现时代。在他生前,他的舰队最远到达过塞拉勒窝内,也有人说他的舰队曾到过象牙海岸。不过也有相关表明亨利当时的目标仅限于非洲,未扩展到东方。据他的副手迪戈。戈麦斯所言,亨利听说了“商人们从突尼斯沿海到廷巴克图和冈比亚的坎托的通道。”他还说,这一消息使亨利想经由海路探寻这些地方。(转引自G。F。赫德森:《欧洲和中国:对它们从古代到1800年的关系的评述》,伦敦,1931,第183页。)
@*?v{m)"
6 k! w9 w- {; O
7:U3\>
9 d, ^+ R* E$ {% U* X
关于水车的在当时欧洲的运用我们可以从当时的希腊语学者兼天主教枢机主教贝萨里翁曾在1444年的一封书信中探知一二。他在信上提到“锯木头用的自动锯机和运转的极快,极整齐的水车。”同时他对水力风箱也念念不忘,他写道“在冶炼和分离金属时,他们(指意大利人)用的皮风箱,这种风箱无须用手操作,便能使膨胀和松弛,将金属从原先泥土似的无用物中分离出来。”仅此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欧洲对于这些原动机的运用已经相当的熟练了。
w, o$ V# o( O
[attach]3801[/attach]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3
黑暗和光明的分界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3
黑暗和光明的分界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4
再来是风车,一般所指的是立式风车或者是中空式风车立式风车始建于1180的法国。一般多安装于兼作仓库用得圆型房屋中。风磨似一大木箱,内有石磨,机械部分和风叶由四柱支架支撑,不使用时可用制动机器使风车停转。14世纪法国出现塔式风车。15世纪荷兰和比利时创建排水用的中空式风车,采用两级齿轮传动,主轴穿过一中空支柱而带动勺形轮,将水滔到高处。风车于12世纪至19世纪在欧洲被大量使用。
w.=BQ1
" ~7 Z7 c/ g$ P
_VJOr;)\C
1 h6 y/ [8 ^/ }
再来时欧洲的平原以及中部山地和高原,还有南部山区。同时也介绍一下部分矿产的分布。欧洲的要药平原集中在北部的博罗的海至白海之间,南部平原则位于黑海-亚速海-里海地区。而多瑙河平原和意大利北部平原被山地环绕。平原占欧洲面积的二分之一左右,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中部山地和高原指的是法国中部褶皱山地,伊比利亚半岛的梅塞塔高原和波希米亚地区。矿产丰富,适宜牧业。南部山区以阿尔卑斯山系为主体,勃朗峰高4800多米,是欧洲最高的山峰。仅在内陆盆地或者沿海有少量平地,葡萄牙,马其顿,色雷斯,何意大利北部平原比较开阔。欧洲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铅,主要的产煤区有:英国,法国,荷兰等,铜矿分布在斯勘的维亚半岛,乌拉尔南部地区和地中海沿岸。铁矿主要在俄罗斯,法国和瑞典也有少量分布。
P>A:"w"
) s3 R& e$ w Q3 ?3 _) X4 \
!; 3 pt8
: L! M, E5 v& W5 q
实事上本段对当时欧洲的主要情况作了一个概述,但是其实作者漏了对于那个地理大发现最为关键的助力,那就是造船术,航海术和测绘术的发展的介绍,其实本人对这些的研究也不使很深,故仅对此引用相关的简述之。据记载,在1200至1500年间,欧洲的普通船舶的吨位增加了一倍或两倍。载重量为150至200吨的狭长帆船让位于600至800吨的圆体帆船。13世纪采用的艉舵迅速取代了旧时效率较低的侧向操舵装置。另外,同样重要的是,14世纪时,葡萄牙人改制了阿拉伯人的三角帆索具,是船能够直接逆风航行。最后的结果是船的规模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灵便。在航海术方面没,最重要的贡献来自地中海地区。罗盘的引进,或者说研制对航海者而言是一种最有用的仪器,但同时需要配合集中其他的仪器,如星盘等。中世纪地中海水手的一些航海图是最早的颇为准确的地图。到了14世纪,绘制地图的技术已有了相当的发展,其中心地在热那亚和马霍卡。
@K^ ,Nfr1
( W4 a; m3 x \- s8 g \' V- J
论及本文个人以为其出彩之处在于作者对于各种知识的融汇,虽然很多地方有所遗漏,但是可以看出作者在本文的写作中的督导视角给于对那段历史一定程度上的一种独到诠释,
de**C34Si
+ K$ ~. i: R/ L- B8 H4 z. B
61Fp @8
% h7 }# G+ {. @- P# t ?
当然,如果以专业的眼光去对待此文,我们也同时会存在诸多的疑问。
wuC^@ ^$
0 c' e h( b3 |$ T# X" o
其一,作者对于与马相关的技术的描写和说明到底想要证明什么,这点暂时不得而知,如果想要简单得说明城堡时代的逐渐消失,不如直接说明火炮在欧洲的流行来的直接。
6}O=E[A;
- V% @( Z Q3 g0 g
其二,既然由于西欧的地理位置使得西欧对于那个时代战争的波及仅仅指在心理的作用。那何者才是真正促使西欧开始去希望探索亚非,甚至整个欧洲的动机呢?我相信决不只是简单的利益而已。
+xCO O9}k
) P7 W) s$ ~; e) N3 H% k1 P
rj}|8\(Gd2
- x; G0 O! V3 z3 W2 `% c! ^- w
我们将带着以上的疑问继续我们的那个时代的探询,下会我们将细细来看亚平宁,看看那个充满着金钱,艺术,以及思想的国度在那个时代的故事。
& `" F*
+ }1 W+ w) A: K! `8 k
-=#:V[_'w,
& D( f$ Z9 F7 }% x+ f, {
)) yoyi
6 O' C0 o; ?4 n5 `0 B$ J
-;0WEu\L
5 l n1 w# k4 F( j! }
*} PMSaY
: ~- ^) i5 L' J4 L$ f
uw$%hk2G
/ P& n8 u' |% K+ r4 e
本文由刘卓峰所著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5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16 20:26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4-26 15:53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被禁止或删除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