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S/ ^0 Q% p1 f2 F1 h 我相信这些世界级大银行所雇用的那些拿天文数字工资的财务精英们不可能看不出这种风险?!) W; B0 c8 R' S+ E. A! O
% ?. h0 F6 @9 a3 M
然而事实是:他们恰恰集体忘掉了他们的专业常识,于是这些人类最懂得投资风险的银行家们集体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贷款丑闻;再于是全球投资者为美国人的次贷买单就成了必然。要知道这些大银行的市值差不多占全球股市的15%,哪个投资者能躲过去? ) V& E% U2 b5 { k. h; P ' ~- k Y& j- g1 J1 T d1 B 难道是天上哪颗恒星出了问题,使这些银行家们的银行家在那段时间里集体变傻了?. S3 z ~# w8 Q, {! e, {$ ~5 g
* e; H; L0 M! @8 L7 G 不是的,其实他们正是美国次贷的始作俑者,是他们发明了次贷——对抵押物有第二追索权的贷款。他们为什么发明这种贷款?因为这种贷款的利率比普通贷款利率要高,当然风险也大。 $ B* F d. X! N ! n8 ~" _' u, R, }( `
其实次贷早已有之,最早出现在80年代美国,用于企业杠杆收购上。所谓杠杆收购就跟借钱买房子一样,想买企业的人钱不够,就要向银行借一部分钱才能买得起企业;一般银行为了贷款安全,需要用被购买企业的资产担保才同意贷款;如果企业资产担保的贷款加上收购者的自有资金还不够,买企业的人就要寻求能接受更高风险的贷款——次级担保贷款,这种贷款的抵押物是当企业破产时,资产变卖偿还担保贷款后的剩余价值(如果还有的话。);由于只能得到资产剩余价值的担保,这种贷款风险自然大,利息自然也高。: [1 {& r) L" C( }) ~/ ^; n
! y& ~$ A/ x* A# b) \% j 次贷的名声本来不是这样臭名昭著,它只是一种普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融资工具,贷款对象主要是企业家,次贷坏账率在过去一直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可是当银行家们把这个工具用在美国穷人的住房上时,天下大乱了。2 Q+ u, q# y6 a' C& b
4 m7 Y9 s: ?4 n8 {/ w9 U 我相信最开始把这种贷款方式用在美国房屋贷款的银行家是个天才,因为他知道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地球人都想去;可是再地大物博,土地也有限,因此美国房子,包括穷人的房子也会升值;当房价涨了,卖掉房子偿换房贷款后,一定会有剩余;这个剩余价值就可以为新的贷款提供担保——次级担保。哇!想想看吧,这是多么大的贷款市场。 ' v( g" j" M4 v+ r4 X ' j% _, Q5 M: N: X h" J
于是,原本被银行躲得远远的的美国穷人,现在被银行信贷员敲开门了:“需不需买新车?”0 D: I1 R2 T2 T" ?+ E+ J/ o
% ~* u; o% @ q6 k- Y& S& ~ “滚!我买不起。”穷人以为又是什么整天敲门的推销员。 : h: B& u; i4 ?: f1 X 8 ]8 E) G a) t: ]1 Y
“你能买得起,你现在的房子升值了。” ( Y+ J7 ^" K) l1 k- K& A( R + W0 s3 c, c/ b u% d, i$ M- v
“我卖了房子去哪儿住,再说我还有20年才能还完房贷。”穷人说。 4 w$ h+ Y1 c# v, c( I$ @4 s 4 { B ~: ]+ F+ o4 i# U7 Z3 S4 d
“你不用卖房子,你只需把房子重新估值并同意用升值部分担保,我们银行就可以借钱给你;不仅如此,我们还免费给你估值,如果你的房子升值够大,你的贷款额够多,还可以免贷款手续费。” ) p0 H+ P+ s, s! | M5 m' i9 Y( J) \) F" E' @- c# d 穷人的眼睛亮了:“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 O) n% _) e6 N4 G6 I
$ X# ]/ ]! n U; I* u% S8 W
“对,这就是你在美国有房产的好处。在美国有房子的人都不算穷人,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要把他们的钱变成美元,全世界的人都想来美国;于是美元多的不得了,移民多得不得了;美元一多,人一多,你的房子就升值了,于是,你就成为富人了;银行是专门帮富人的,所以我们才来拜访你。”贷款员流利的重复着银行内部培训时说的话。! I0 ?( r3 i- [. }
' h6 G; w7 c* R4 @+ }! t/ _
穷人的胸脯慢慢地挺起来,说:“你能借钱给我?!可是我失业好几年了,除了救济金我没有别的收入,怎么还你们钱?” ( G; J$ R$ N/ h - h$ D& Z7 t) p 信贷员说:“没问题,不到三年你的房子就把你送到了百万富翁榜上了,到时银行还会借你更多的钱,你还害怕还不上这么点钱?”2 `( d, Q& \* x' w9 E* F: H/ ~
: o$ d, _9 n0 O- A/ o7 ?4 M; O 穷人放心了,这个招儿他懂,他每到月末做的就是用新信用卡的钱还旧信用卡的帐。 " f+ P& |8 k9 i: u$ I* R0 C % @8 i+ y& H3 e' S/ J “那好我贷3万美元!”第二天,已经50岁,开了35年车,但从来没开过新车的穷人开回来一辆崭新、排气量5升的通用大皮卡。" p$ j# ]% d9 N; E* x, P
% k) F6 u. g& f4 C: l0 V$ _4 h+ v 第三天,穷人的邻居也被贷款员敲开了门,这个邻居已经一晚上没有睡好觉,就在等着贷款员呢。他的房子比买新车的那家还多一个睡房,他一咬牙贷了七万。不过,他没有买车,因为他目标远大,用这七万贷款又买了一间更大的房子。刚买了不到2个月,另外一家银行的贷款员也来敲门了,这次是要给他第二套房子提供次贷。 1 P7 W" {3 J- ` % i# A6 L2 i Z$ j6 R6 L' J
于是,二十世纪末美国穷人沸腾了,美国房地产沸腾了。世界级银行家们坐不住了,这么大块饼怎么能让那几个地区银行独吞。于是世界第一大银行、第二大银行、第三大银行,世界第一大投行、第二大投行,第三大投行相继杀了进去,一向已稳健著称的欧洲第一大银行、第二大银行、第三大银行也坐不住了;二十年前在美国连裤子都输掉的日本四大银行穿着短裤又气喘吁吁地赶来了;刚刚从股民手里拿到钱,一心想冲进世界第一梯队的中国银行家们也高喊着“革命不分早晚”的口号咬住了次贷的尾巴。 ( |/ { V( r" Y8 P$ |' e7 @9 Q U$ y% Z( l- f
于是美国穷人笑了,因为竞争的银行多了,贷款条件自然越来越宽,利息越来越低。一大批房贷公司横空出世,一大批专门为不知道如何撒谎的穷人编造个人收入的公司应运而生,会计师、律师、保险经纪纷纷成了次贷的皮条客,只要能拿到房贷生意都可以卖给银行。1 V5 p4 R% `; `8 M- p% ?# u, k
9 t- T$ q' E( o 可惜,经济的游戏永远是少数的赢家。投资者需要的正确判断必须是少数人的判断;大多数人都看准了的事,结果一定是一场灾难。 2 H N- a7 F/ }# F. m! k4 I5 A ; ^+ S% h* n' J" H6 M# ]! z
全世界的钱源源不断进入了美国,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了,纽约洛杉矶的房价三年翻番了,波士顿旧金山的房价一年长了70%、连人口逐年减少的中南部地区,房子也一年也能长30%。建筑商房地产商大兴土木加速施工,一口气建了美国十年也消化不了的房子——每7.5个房子就有一个空置的。. m" e3 \( E) h) A1 I0 Z- n
. v5 A6 K4 _- O
什么是经济危机?传统经济学的标准答案:生产力过剩。难怪有人说::“次贷的灾难可能不亚于人类历史上最大的1929年大萧条。 / p v6 q' q) v7 F& k9 l" r! L3 p * q# t2 B$ \6 _/ v; G 据说美国联邦调查局已派人进驻美国几大银行,开始调查是否有邪恶的银行家在次贷背后推波助流。另外,有两个美国城市的政府已把20几个大银行一起告上了法庭。起诉人在诉状中把这些为城市送钱的世界级银行称为城市的破环者,因为当时他们明知道穷人还不起钱,还要借钱给他们,现在又纷纷开始收房子,把穷人都赶到大街上去了。/ Q4 E. y, s' D'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