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署的凡尔赛和约的条款,明确规定德国不准拥有一艘其公海舰队(High Seas Fleet)性能优良的无畏型战列舰,仅被允许保留8艘老式的非无畏型战列舰,这些舰只除了用于训练及海岸防御外,别无他用。其替代舰必须在其下水时间之后20年才可动工建造。最大排水量被限制在10 160t以内,其主炮口径不得超过280mm,这些限制是为了仅让德国海军成为一个斯堪的那维亚地区海军的水平。
战列舰的建造时间是由能否及时提供主炮炮塔,即由主炮的建造进度决定的,实际上德国海军的建造计划是共建造五艘装甲舰,为此共向位于埃森的克虏伯兵工厂(Krupp AG of Essen)订购了10座3联装279.2mm炮塔,这样也大幅度的降低了造价,A号舰的建造进展顺利,该舰于1931年5月19日下水时被命名为"德意志"号。
开战后,"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是德国海军最为活跃的海上袭击舰,转战于印度洋与大西洋,击沉多艘商船并屡次躲过英、法海军舰艇的追击。但最后在1939年12月13日被3艘英国巡洋舰在拉普拉塔河口(Rio de La Plata)截住,经过激战后该舰驶入了中立的蒙特维迪约港(Montevideo),最后在强大的军事及外交压力下于17日自沉。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只有两座主炮炮塔,因而不能将炮火分散到多个目标,这是其在海战中失利的原因。
尽管"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不足道,但她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英国军舰和辅助舰只的注意力达三个月之久,而这些舰只用于其它地区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战果。
随着战争的临近,"德意志"号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于1939年8月底从威廉港出发,分别占据攻击北部和南部大西洋交通线的阵位,而"舍尔海军上将"号由于机械故障的困扰,留在本土水域。9月4日,该舰遭到英国轰炸机的攻击,但命中的炸弹全部未能爆炸。1940年2月,"舍尔海军上将"号进行了全面的改装,包括重建一个显著倾斜的舰首,以减少逆浪航行时海水对上甲板的冲击,为此舷边缘的锚链孔也由传统的舰艏锚链管取代,同时,塔式的前主桅结构也改成了与"德意志"号类似的筒式主桅,该舰还装备了雷达和消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