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AE] AE里面,航母战斗机护航好象没啥用 [打印本页]

作者: adsl01    时间: 2009-7-29 20:39     标题: AE里面,航母战斗机护航好象没啥用

刚刚和AI打了一盘珊瑚海海战.0 }- H1 F/ o" v9 ^# L" ]" }/ ]  z( s
CV对CV! _& O# I: P! I, K
不管我的战斗机护航等级怎么挑,AI的轰炸机总能顺利突破我的防线.还是一架都不会损失的那种.本人的兵力配置是36的野猫对20架零战,39架舰爆和39架舰攻.
# ?# e, D' F6 b, _" d* `1 C1 e9 n2 @最后我火了,干脆自己的轰炸机也不要护航,战斗机全部在航母上空掩护.轰炸机直接裸奔过去炸日本的CV.这时候奇迹出现了,我44架的SBD在AI20架零战的眼皮底下,也是完好无损的冲破防线,顺利投弹.................
& Q1 b* T) X5 Y: Q/ q6 N; e' c7 ^- c% i! @$ ~+ v& @
这个战斗机护航有效果吗?+ R0 P$ F# E  R: B3 ]+ ~
如果是原版,至少能冲散一部分的来袭轰炸机,但AE冒失没体现.! ~" X7 Q( W0 r! P' E/ K
唯一体现的是飞机会被多次拦截.当然,也打不下几架
作者: championzhao    时间: 2009-7-29 21:26

空战模式变了,不知道你护航是怎么设置的
作者: adsl01    时间: 2009-7-29 21:39

任务设定里选ESCORT
2 Q% e6 n6 [; P8 u$ J巡逻等级里,选CAP80,应该是护航附近友军单位.没效果,以后又选了LRCAP,远距离护航友军单位,还是没效果.
) I! E! Q2 Z9 v5 E7 J5 {2 F关键是我没飞机护航都可以突破敌人空中防线,这点是比较费解的.
作者: 阿姆罗    时间: 2009-7-29 21:47

空战模型借鉴了RHS的,拦截的飞机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全部进入战斗,或者敌机距离过近导致来不及拦截,对方就进入轰炸通道,都有可能,反正不能用以前的空战来衡量了。玩的时候小心为妙吧,据说玩的就是心跳么
作者: adsl01    时间: 2009-7-29 21:57

真的吗?我打的时候还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日机航程远,所以我的舰队就拼命的接近日舰以抵消他们的远航程优势,同时发挥SBD1000磅炸弹的威力.这次就只距日舰2个格子的距离.轰炸机很容易就突防了.
9 T  o+ Q) a( z+ \后来老是被日舰团灭,那个火大啊.一怒之下把2个CV分成2个舰队左右夹击日本CV.没想到这次倒成功了,日军只出动了一波对付我的一艘CV.而我的另一CV可以从容的去炸他们..........最后结果是约克城挂了,日本的两鹤也沉了
作者: hongqi315    时间: 2009-7-29 22:42

这是什么理论
作者: 虎王坦克888    时间: 2009-7-29 22:42

早期的雷达可能不管用,经验也不足,所以预警效率差才有这样的效果吧?" V2 s/ j7 X. ^  T: Q7 x/ ~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早期对抗真的是玩心跳啊,俄罗斯转盘?
作者: 阿成    时间: 2009-7-29 23:02

我也试过了,盟军很容易就突破日军大量零战CAP,简直就是对死,谁也防不住谁,反正航母碰在一起就看运气,总是会死一些CV的,AE我现在又不懂了
作者: 虎王坦克888    时间: 2009-7-29 23:44

这个问题很严重,对日军非常不利啊,一对一消耗,肯定TJ的多
作者: panzerVB    时间: 2009-7-29 23:55

估计再多战斗机也做不到滴水不漏了
作者: 蓝枫    时间: 2009-7-30 00:34

到跟历史上差不多了* Z9 t- p+ g: c: F- ?
只是AE怎么模拟后期有雷达情况下的层层截击呢!
作者: 梦的追寻者    时间: 2009-7-30 01:58

现在突防容易多了
作者: dilliulian    时间: 2009-7-30 13:42

我昨天晚上打了局珊瑚海,CV的直掩基本可以忽视,日军双鹤80%的直掩共有0战38架,米军5架护航,无损突防。现在的CV真的做到了一锤子买卖。而且CV携带的鱼雷确认是枚,不是基数。
作者: 阿姆罗    时间: 2009-7-30 13:47

其实这么设定的目的就是让你分散使用CV,这样生存率反而大一些,动不动就抱团,一旦突防就是毁灭性的。这也正是那个理论的功效,鸡蛋永远都不要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分开编队互相支援估计就是AE所要提倡的作战模式。
作者: 鸟海    时间: 2009-7-30 15:39

几个小编队 再组成一个大的 相互支援 共同进退.....
作者: 发电机计划    时间: 2009-7-30 16:24

是现在轰炸机的性能增强了。在菲律宾我的B-17D打下多少日军战斗机啊?以前想都不敢想。
作者: adsl01    时间: 2009-7-30 19:05

要是这样的话,还要战斗机做啥呢?4 r$ T# O7 N; D
我可以把CV全换上轰炸机.
- Q% `9 m1 I# O4 U: F; w1 y4 U或者是,搞一堆装满轰炸机的CVE去打人家的CV...........
作者: woodssword    时间: 2009-7-30 19:21

现在正在试验有雷达的情况下 拦截概率7 F: ?* [, i' U& d6 @! C8 Q
和直掩达到饱和拦截的概率 看来新版AE要多研究研究
作者: 鸟海    时间: 2009-7-30 21:25

规则变了 新的战术也会随之而来.
作者: 虎王坦克888    时间: 2009-7-30 22:23

哎,大航母编队居然落后了,可能一格里面要编好几个航母舰队才好用
作者: 虎王坦克888    时间: 2009-7-31 02:24

19# woodssword - h9 j; d' ~) r' Y
5 v7 Q/ L; r$ g4 j' q

5 J# T% L7 }2 j; X  W+ _/ M我已经做过实验了,雷达确实有效,我改了剧本,用埃塞克斯航母载恶妇,百分50的直掩,没有一架F6损失,也没有轰炸机成功突防,日军还带了战斗机护航!看来,不管WITP还是AE,选择日军的都是要超强毅力的啊,面对盟军先进的雷达,日军后期确实难打,AE比WITP跟接近现实,对喜欢日军的玩家来说,难度应该只增不减!
作者: chen0529    时间: 2009-7-31 04:46

我在想可能跟现在的空战模式有关,如果作战半径设置为6格,或许一个中队掩护的飞机会覆盖这6格的范围进行巡逻,那么当敌机来袭的时候或许就来不及回援。如果空战的时候有太多飞机显示out of immediate contact那就证明我的推测正确,式一下一个中队就掩护1格或者0格距离。看敌机来袭时会不会出现的飞机多一些。
8 e  e( g# s) b/ N/ U5 ^( T个人猜想,还未找到合适环境实验。
作者: panzerVB    时间: 2009-7-31 07:45

跟高度有关吗?
作者: peterK321    时间: 2009-7-31 11:03

其实这么设定的目的就是让你分散使用CV,这样生存率反而大一些,动不动就抱团,一旦突防就是毁灭性的。这也正是那个理论的功效,鸡蛋永远都不要只放在一个篮子里,分开编队互相支援估计就是AE所要提倡的作战模式。1 G5 k% V+ r4 [0 S- E$ O
阿姆罗 发表于 2009-7-30 13:47
7 |  B- G0 t4 Q6 G# t- \! A' C

2 n- D) F0 [0 A" u8 |* E  L但是美軍42年初期的確是使用1 CV 組成1 特混艦隊,到了後才4-5艘一起行動" q% w8 K& f7 Q# c
不過歷史還歷史....昨日在AE 中我的約克鎮無損下擊沉兩鶴,己方列克星頓沉沒,不過過份在列克星頓的護航艦(有一半組成了水面艦隊支援莫港)也給93式魚雷解決掉大半....( Y. B3 t- p/ ~3 h/ Y& t

  C7 q' R! g  O9 r" W5 d$ Y感覺上艦隊空中防衛能力太弱,看戰報雷達很遠已經發現敵人,不過卻只起飛了7架F4F 直掩
作者: hongqi315    时间: 2009-7-31 12:53

历史上单CV 是因为没有那多CV,你看后期因为空中威胁加大,不多艘在一起,肯定被神风了
作者: 鸟海    时间: 2009-7-31 15:45

兵力集中是原则 但肯定会有风险   尤其是对空母来讲......
作者: kampfgruppe    时间: 2009-7-31 23:24

cap应该受雷达影响很大,早期雷达较差或根本没雷达,拦截距离短,攻击方容易突防。cap应该和设置的作战半径关系不大,因为只有小部分cap的飞机在空中,大部分是留在舰上或机场的。至于cap高度,应该只对空中巡逻的少部分飞机有影响吧,大部分必须紧急起飞爬升的,所以越早发现来袭飞机,拦截效率应该越高。
作者: adsl01    时间: 2009-7-31 23:28

对,现在雷达的作用变的太强大了
( d6 \9 g6 X+ R5 J没有雷达,任何飞机都可以轻松突防
# z5 }% U5 M  C2 J( P0 |8 L/ K但到了42年中后期,美国人靠雷达就可以把日机干的半死.日军越来越难混了
作者: chen0529    时间: 2009-8-1 07:15

现在空战严重鼓励进攻?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