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再回南北战争(28)——“奔向大海” [打印本页]

作者: 人猿    时间: 2010-5-31 12:07     标题: 再回南北战争(28)——“奔向大海”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10-5-31 12:09 编辑
& K; e: y# s- z: D* g5 L' @* Q7 }( r8 L( J& u/ t
    谢尔曼命令两个手下去给胡德送终以后,就开始着手准备酝酿已久的对南部同盟纵深进行大规模进击的计划。不过,谢尔曼的想法受到了华盛顿的阻挠,而一向关心政治的格兰特也表示了反对。
! P% V, J$ F- E+ L# F8 r$ j# p% {, N; H
    但是,随着1864年11月的总统选举中林肯的再次当选,过去由于军事上的失败引发政治上的危机的可能性大幅下降,谢尔曼的手脚被放开了。( H. Y! }' M; X+ t9 ?
    谢尔曼将6.2万人的部队一分为二,一路由斯洛卡姆少将指挥,一路由霍华德指挥。他们在11月15日夜开始了行动。而在此之前,联邦军士兵将亚特兰大城内的老百姓统统赶到了市郊,然后放火将整个城市点着,用映红天空的冲天大火为自己的行军照明——上述内容是南部人民对谢尔曼野蛮罪行的控诉,不过这场火灾的具体原因已经不可考证了。即便谢尔曼没有下令放火,他或者其他北军的指挥官也不会为这场烧毁亚特兰大三分之一面积的大火怀有丝毫的同情。
2 _# ^+ X8 e- B# Y! u$ l& ]    “
战争是地狱!”经常把这句话作为口头禅的谢尔曼决定将预言变为现实。他下令部队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自由征收叛乱分子的所有财产”,这就为部队公开的抢劫打开了绿灯。这次行军异常轻松,因为面前根本就没有南军的影子,所以部队四处散开,任意进行破坏和劫掠。到了12月,当谢尔曼结束横穿佐治亚州的行动之时,已经在他的部队身后留下了两道巨大的爪痕。, P9 ]0 d) d9 a: z! `8 `- q! j' n
    11月22日,在佐治亚的梅孔以东数公里的地方,佐治亚民兵部队和联邦军进行了一场战斗。佐治亚民兵在开阔地三次打退了北方正规军的进攻,但自身也因为损失过大,而不得不撤出了战斗。当北军士兵打扫战场时发现,这些民兵部队是由不满十六岁的少年和年过六十岁的老人组成的。这场小规模的冲突也是北军进军萨凡纳途中唯一的一场战斗。
5 G0 E( H: I" s! c& F1 B/ r
    对于谢尔曼来说,这场进军唯一的困难是“战时禁用品”——这个词语是1861年,巴特勒少将在约克城半岛,对于逃亡而来的黑奴实施没收时所用的冠冕堂皇的词语——的团体,他们就是成千上万被解放的黑奴。这些人担心北军离开以后会被重新受到迫害,于是携带妻儿老小一路跟随在北军部队的后面。随着被“解放”的地域扩大,这些黑奴的人数也膨胀到将近十万人。谢尔曼尽管想了不少办法试图阻止他们的跟随,但都没有成功。北军身后的这支尾巴也是越来越大。  T4 L, B; T! j; a3 V% o
    12月10日,北军的先头部队终于来到了萨凡纳的城下。在这里,惠亭的1.5
万名南军首次对北军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集结起部队以后,谢尔曼先命令一个师向萨凡纳南部的麦卡利斯特要塞进行进攻并最后攻取之,这样,联邦军的部队终于和联邦海军取得了联系,谢尔曼的补给线终于打通了。9 h* [, X; H# d% Z& ^5 p
    缓过手来的谢尔曼立即向北,对萨凡纳发起了猛攻。惠亭的部队寡不敌众,被赶出了萨凡纳。12月20日,谢尔曼的部队开进了萨凡纳,在给林肯总统的电报中,谢尔曼写道,“请接受今年的圣诞礼物——萨凡纳。”/ P, s# Q* e( O- l" Z
    已经手忙脚乱的南方政府,根本无力应付这股来自南面的灾难。1865年1月16日,南部参议院任命李为南部同盟军的总司令——这也太晚了。不过李的处境并不乐观,南方政府为了阻止谢尔曼北上与格兰特会师,集结了三个州的部队,1.7万人交给博雷加德去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接了这个烫手山芋的博雷加德在哥伦比亚的司令部里苦思冥想拦截谢尔曼的方法。
3 u: z: |. E  N$ g0 j
    为了迷惑对手,谢尔曼向查尔斯顿进军,在库萨瓦奇登陆,并转向西北前进。不过,这些都是佯动。谢尔曼真正的目标是哥伦比亚。  {) r  K: m: L- V0 R
    被谢尔曼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行动搞得不知所措的博雷加德最终没有看破对手真是的企图。2月17日,谢尔曼的部队来到了南卡罗来那州的首府,博雷加德猝不及防,仓皇出逃。就在几个小时之后,北军部队进城。一直被北方人认为是这场战争罪魁祸首之地的南卡罗来那州(南北战争的第一枪就是在南卡罗来那州的查尔斯顿港打响的)首府哥伦比亚受到了比亚特兰大以及萨凡纳更高的“待遇”。这座城市的三分之二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尽管谢尔曼下令组织灭火,但是联邦军士兵很快又重新点燃了都市,复仇的心理已经冲昏了普通官兵的头脑。1 C, {& A3 I( ^; O
    2月23日,戴维斯被迫召回了已经引退了的约翰斯顿,将一些残兵败将交给他后命令其在南北卡罗来纳转战,阻止谢尔曼与格兰特的会师。哭笑不得的约翰斯顿眼看着手下那帮散兵游勇,知道自己的任务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格兰特根本不需要谢尔曼的北进,就已经收拾了李。
% S" p8 f; y0 U9 M
   
" E# [7 k  f. O4 }# `9 o    就在谢尔曼在佐治亚州大肆破坏,制造无人区,占领查尔斯顿港的以后,对于南方至关重要的最后一个出海口,北卡罗来那州的威明顿港就成了了南部同盟维持这场战争的救命稻草。
- q6 {1 f; x; _# m; ^
    就在这港口的码头上,偶尔冲破封锁线的船只正在拼命卸下粮食、弹药、医药用品、鞋子等重要的战略物资。这些物资被装上火车,直接运往里士满乃至彼得斯堡前线。所以,李对于威明顿的重要性异常明了。他在给城防司令的信中指出,如果拱卫城市的主要要塞——费霞要塞失守的话,那北弗吉尼亚军团就再也不能保卫里士满了。( f- C" Z0 r3 p. s% y. o4 Q7 x
    不过,李的对手格兰特对此也很清楚这一点。如果北军能够成功占领威明顿的话,不仅能切断南部同盟最后一条的补给线,还能给正在从萨凡纳北上的谢尔曼提供一个优良的补给基地。所以,格兰特派遣巴特勒少将带领两个师(6500人)乘船经汉普顿水道开往费霞要塞,在那里,他将和海军负责封锁的珀特将军会合,共同攻占费霞要塞。2 f, S) E  o5 l2 Y2 d
    费霞要塞在对海一面,有一段长约1公里,由47门重炮组成的火力网。它的防护墙有70厘米厚,即便使用最大的炮弹也无法打穿。为此,巴特勒准备了一只装载了200吨炸药的船,路易斯安那号,并召集了一帮敢死队,负责这项决死的任务。
  S( \0 V. q# {  o    12月23日深夜,敢死队员驾船在要塞的东北角触礁。他们点燃了导火索然后快速撤离。圣诞夜凌晨1
时40分,船只发生了大爆炸。这声巨响一直传到了上百公里以外的南卡罗来那的内陆地区。早上太阳升起之后,路易斯安那号被炸得无影无踪,不过,要塞似乎没受到什么影响,战后在对南军俘虏的调查中发现,甚至有不少人没有被那声巨响所惊醒!?0 f: e3 g2 B. K$ D/ j$ G8 V( M0 J
    爆破行动失败以后,北军只得使用海军对要塞展开了不间断的炮击。然后,巴特勒的副手瓦茨埃尔少将带领2000名士兵在圣诞节那天在要塞北部5公里的地方上岸。不过,在前进了一段距离之后,瓦茨埃尔发现持续一天的炮击并没有对要塞造成什么损害。而且,他还发现,李派出一个师的援军(霍克师)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动到了自己的背后。瓦茨埃尔慌慌忙忙率军撤退,并向巴特勒报告了行动的失败。于是,巴特勒立刻率军回撤至汉普顿水道,并心满意得地向格兰特报告要塞无法从靠海的一侧进行攻占。; q9 L: o$ G4 X
    海军的珀特少将对于巴特勒的消极态度怨声载道,而且,格兰特的想法也是如此。在取得了总统的同意之下,巴特勒被解除了职务——格兰特终于摆脱了这个麻烦,其职务由特里准将接替。
" \: t4 Z! t8 P7 I    1月13日,在特里赴任以后,联邦海军再次开始对要塞进行炮击。这一次,水兵们不再漫无目的地向南军的军旗方向开火,而是划定了射击区域,进行了瞄准射击。联邦海军一口气对要塞的防护墙倾泻了150
万镑的炮弹,使得南军的要塞火力削减了一半以上。然后,特里率兵在要塞北部登陆。为了防止霍克部队的袭扰,特里首先构筑了一条贯穿半岛的防线,然后再留下一般兵力守卫之后,特里带领剩余的部队向南进攻要塞。) `; V' {. `1 X
    1月15日下午三时,达到高潮的海军炮火突然停止。4000
名联邦军士兵从要塞西面沿河岸发起了进攻。同时,2000名由水兵和陆战队组成的混合部队从东北角也发起了突击。不过,水兵们的进攻在离要塞三百米的开阔地遇到了阻击,失去了前进的势头。就在南军守备部队的注意力被水兵们吸引住的时候,特里的部队登上了防护墙,渗透到了要塞内部。: k7 w) f$ v5 @8 Q% K
    尽管南军指挥官拉姆上校率领部下浴血奋战至夜晚,但依旧寡不敌众,不得不在晚上十点举手投降。
" N" z. \# F7 c- A3 B
    费霞要塞的失守迫使南军放弃了威明顿,南部同盟的最后一个港口陷落。至此,南方政府的覆灭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了。依旧成建制进行抵抗的除了彼得斯堡的李以外已经没有别人了。而失去补给的李,终于开始了最后的行动。
作者: ylc0000    时间: 2010-10-16 00:22

题目让我想起了一战的the race to the sea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