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 Z0 Y3 T( Q, J马萨达的地势极其雄伟,完全独立于周围的山体,呈较规则的菱形,象一艘庞大的战舰,舰首朝向正北偏东,死海的方向。马萨达的四周均为悬崖环绕,落差最大的东侧悬崖相对高差达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其余三面均高出周边地形300米以上。与山体的险峻相比,山顶却十分平整,适合大规模建筑。通向山顶的天然通道被称为“蛇径”(Snake Path),蜿蜒于山体斜坡之上,最后登顶的几十米几乎是垂直而上。由于低处犹地亚沙漠边缘,马萨达周边的环境无比荒凉,基本是寸草不生,一般情况下可以望到数十公里外的约旦高原,不要说人,连大点的动物也无法躲过山顶驻军的视线。 3 O& M& o( s% S* l. k, u[attach]8425[/attach]6 X0 n- X% v/ Q [+ C) [, E
* l) S; C; a+ @昔日上山只能通过蛇径,就是缆车线下方弯弯曲曲的小道,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选择沿着蛇径步行上下山,缆车上山大约需10分钟,步行约40分钟。 7 G$ S+ s3 A, ?1 _ 0 d( o; o: n3 r) n, r" v- m, V根据弗拉维斯的记载,马萨达于公元前1或2世纪的某个时期首次被加固为堡垒。公元前37至31年间,大希律王对马塞达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和扩建,修建了两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一所澡堂、沟渠系统以及四周的围墙。关于这些宫殿、罗马式样的澡堂,本文不作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借阅希伯来大学的Amnon Ben-tor教授编著的英文版《Back To MASADA》一书(500多大洋,知识就是财富啊~)。( Y8 X. ?8 C! ?' {! I
2 a) [& x, H+ U5 n
大希律王虽然凶残暴躁,但成功地保持了以色列犹太人王朝的相对独立,自从他死后,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渥大维为了加强对犹太人地区的控制,从公元6年开始派驻罗马巡抚常驻以色列国,并导致罗马人和犹太人的矛盾逐渐激化。公元66年5月,犹太起义军击败罗马巡抚的雇佣军,完全控制了犹太圣城耶路撒冷,起义之初,Menahem Ben Jair率领“狂热者”夺取了马萨达。罗马巡抚向当时的罗马皇帝、臭名昭著的尼禄告急,得派大将维斯帕先率领罗马军团进入巴勒斯坦,公元67年平定了北方的加利利地区,也就是在此时犹太史学家约瑟福斯向维斯帕先投降。正当维斯帕先向南方的耶路撒冷进军时,公元68年6月,传来罗马皇帝尼禄暴毙的消息,维斯帕先慎重地退回埃及静观其变,并在一年后的69年7月在埃及称帝,70年初率大军回师罗马并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皇帝。在解决了帝位问题后,维斯帕先派自己的儿子提多继续平定犹太人的叛乱。三个精锐的罗马军团将耶路撒冷团团围困,公元70年8月,耶路撒冷陷落,犹太圣殿化为一片灰烬,起义者被疯狂屠杀,全境遍布钉人的十字架,以至于“没有地方能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可用来钉人”,7万犹太人被卖为奴隶。起义领袖Menahem Ben Jair也被杀,他的外甥Eleazar侥幸逃出耶路撒冷,在马萨达建立了自己的基地。此后,被罗马人追捕的犹太人陆续来到这里,马萨达成为了最后的据点,并坚持斗争了三年。$ Z' m5 |/ ]0 l# f. \8 u+ W& F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