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
战史研究室-点评古今中外的战争历史
» 以前收藏的月版的老贴,现在重温一下。《论斜击的原理及应用》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悬赏
发布辩论
发布活动
发布视频
发布商品
xuanyu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xuanyuan
当前离线
UID
11361
帖子
940
精华
0
积分
2110
军费
1187 海币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4
最后登录
2019-5-8
海军尉官
1
楼
发表于 2008-7-19 12:25
|
显示全部帖子
再给德国人8-10个军话,施里芬计划就很有可能成功,在此之前小毛奇已经算得上鞠躬尽瘁了
回复
引用
TOP
xuanyu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xuanyuan
当前离线
UID
11361
帖子
940
精华
0
积分
2110
军费
1187 海币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4
最后登录
2019-5-8
海军尉官
2
楼
发表于 2008-7-20 21:45
|
显示全部帖子
1905版施里芬计划,要求西线有43.5个军的兵力(2个意大利军),由北到南依次为:右翼那幕尔一线18个军,梅济耶尔方向6个半军,中线的凡尔登-梅茨方向13个军,左翼斯特拉斯堡6个军(2个意大利军),预备队0个军!
A; f6 X: p- ?; R& d
而到了1914年,小毛奇手上只有35个军,而且他没有不留任何预备队就打仗的天才本领,所以他不得不将1905版计划做了调整,右翼那幕尔一线由18个军减少到13个,梅济耶尔方向由6个半军增加到9个,中线的凡尔登-梅茨方向由13个军减少到5个军,左翼斯特拉斯堡由4个德国军+2个意大利军变为5个德国军,另外预备队由0个军加到3个
. {) X& K( Z6 @0 M* k; x
" D7 J& d/ d; u; `" _
整体来说,小毛奇在西线总兵力比计划少了整整8个半军的情况下,保证了从比利时南下的整个右翼24个半军仅仅减少了2个半军,而所谓的错误的左翼加强,也不过是在意大利人跑路后想点办法保证空城计唱得下去而已
) q+ F6 p3 [8 W: q2 X" ~5 I( J& i$ { e9 X
再说东线,施里芬在1905年认为一旦开战俄国必然会被日本牵制,可以只留10个师正规军的防御,而实际上到1914年日本是作为协约国迅速参战的,所以东线加强就成为了必须的,小毛奇在抽调了2个师的正规军给西线后,想尽一切办法靠搜刮要塞部队拼凑出了14个师用于防御,最后又在几乎全国的一致的担忧下,将突破比利时边境要塞的德军抽调了2个军4个步兵师以及1个骑兵师去东线
% P2 A0 V* H0 {! P
+ b5 C- E7 _+ w& a1 }$ u8 d
总体而言,要施里芬计划成功那么除了要靠敌我双方配合外,至少需要补上欠缺的8个半军,考虑不能借道荷兰以及其它变数,加强到10个军也许比较有把握,否则就祈祷威廉的小宇宙爆发吧
4 Y7 [* T5 j! H4 v; |
2 N) d9 P4 J s; G- E! @3 {5 Y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7-20 22:14 编辑
]
回复
引用
TOP
xuanyu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xuanyuan
当前离线
UID
11361
帖子
940
精华
0
积分
2110
军费
1187 海币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4
最后登录
2019-5-8
海军尉官
3
楼
发表于 2008-7-22 23:48
|
显示全部帖子
法国1910年前计划的最初动员数为54个步兵师,1914年则实际动员了62个师,差不多28个军,加上铁定不变的英国远征军等同2个军的兵力,协约在西线的可战之兵相当于从26个军增加到30个,这种变化对于有45个军的德军来说是可能克服的变数,只有35个军的德军就无能为力了
5 F" e, A' d$ Q9 n9 \
俄国的问题则不在常备军的增长(113万到142万),而是它在战争开始仅2周就发起了进攻,德国本来以为她至少需要6周动员,而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表,开战第39天就应该攻克巴黎了
回复
引用
TOP
xuanyu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xuanyuan
当前离线
UID
11361
帖子
940
精华
0
积分
2110
军费
1187 海币
阅读权限
140
在线时间
92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4-14
最后登录
2019-5-8
海军尉官
4
楼
发表于 2008-7-24 10:26
|
显示全部帖子
德军要能从荷兰直接打到法国的话,那就基本没什么事办不到了,包括登陆火星和天顶星
& x; v, }% O/ b X
5 s* Y8 t" m8 V9 q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7-24 10:28 编辑
]
回复
引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