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21-22pp

改装轻型航母+ A& k6 L' e' f* J$ _: a4 Y% j$ k
祥凤级轻型航母(祥凤Shoho,瑞凤Zuiho)+ m9 \9 V1 H9 H
+ M9 l9 X. i/ A8 c' G
设计与建造:
/ t" Q. l9 n. V* r/ S5 d( \在30年代,日本帝国海军建立了一支由商船和辅助船只组成的影子舰队编制计划,用于在未来战争中改造为航母。这又是一种绕过华盛顿条约限制的方法,而且还可以缓解大型船台空间紧缺的困难。这个计划中最早下水的是两只高速加油船,在1934-35年放龙骨。两只船都强化了龙骨,方便改装为轻型航母。建造过程中因计划改变,最后建成潜水艇补给舰。第一艘在1939年服役;但是在战争阴云笼罩下,第二艘还没建成为潜水艇补给舰,就在1940年1月,开始改造为航母了。- X/ ~3 r! s( L9 q0 l5 f, l2 T

/ B8 P# C5 o  \/ M$ f完成后,瑞凤就成为改装航母的标准范例了。原来的柴油发动机换成了驱逐舰的涡轮机,没有加装装甲,在现有舰体上覆盖安装了飞行甲板,两台升降机和单层机库,机库容量30架,没有安装舰塔。导航设施位于机库前方。另一艘改装空母,祥风,花了一年时间,在1942年1月改装完成。
' d, ~. F) V5 }/ S* B' z) e
" w- T5 C' ]- \7 [2 k5 T( Y7 P2 ]作为航母服役后的改装/加装:
. `$ ~! w' A" ~) j祥凤在她短暂的服役生涯中没有任何改装。瑞凤则除了舰载武器的升级以外,还加装了21式雷达和13式雷达各一套。在1943年,还将甲板从590英尺(合180米)延长为631英尺(合192.7米)/ F! Z) E5 _3 I- c" M- Q
5 M8 ?- F; n* i9 X7 P: ^4 L
舰载武器:. @1 j1 i8 }9 z' a, t
共有4件89式舰炮,一侧各两门,每侧各自配有一套94式火控系统。防空火力为4组三联25mm口径防空炮,射高不足。火力有限。祥凤没有升级任何武器就沉没了。在1943年,瑞凤增加了6组三联防空炮和4组双联炮;1944年7月,防空炮从38门增加到68门,新增的都是独立的25mm口径防空炮。另外装了6只28发,4.7英寸口径的火箭筒(按hyyy说明,当为喷射炮,与火箭炮装置类似,主要目的为防空,火力猛但是准确性差)。
1 F% T; t3 e# V; _4 X" A0 E; l; u: G& h3 }/ {/ `
作战历史:3 L$ ^6 u# C$ a4 e( k$ X  o4 _* p
祥凤服役历史短暂,是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沉没的航母。她在1942年1月服役,第一次作战行动是当年5月,为执行莫尔兹比港战役的入侵舰队护航。在珊瑚海战役之初,祥凤被报告中鱼雷7发,炸弹13枚,为美海军列克星顿号和约克顿号舰载机所击沉。船员仅203人幸存。7 V, p7 q" H- J9 J) D
瑞凤参加多次战役,并且顽强生存到了1944年。她参加了中途岛战役,此后与另外三艘日航母,于1942年10月参加圣克鲁斯之战,此战中(来自企业号航母舰载机)炸弹两枚,(飞行甲板)轻伤。此后参加菲律宾海战,舰载机队几乎全灭,但是船并未受损。在莱特湾海战中与航母瑞鹤号一起作为佯动部队吸引火力,遭到沉重打击,中鱼雷两枚,炸弹多枚,擦肩而过的炸弹鱼雷无数。进水加剧,终于于44年10月25日沉没,船员损失相对较小。4 k" r, F3 h/ M+ f: r

: c% d8 x- m: {7 h4 G* n( w) P- r祥凤级航母基本数据
- Q. e% b. p# T! w! C0 H0 W7 e, @" ]* n
吨位:11,262吨
( |. M/ y7 Z) k9 y长度:长712英尺,宽59英尺,吃水22英尺
$ \" b# Y2 u' A8 A' h9 A最高航速:28节
, A4 R# B7 h% j* e0 r* D7 z% V续航力:9,236海里' r, q1 C8 w; A: `5 H2 o' ?& z
船员数量:785人- N8 i" R  D2 R6 G& ?0 c' T

5 s. Z! y" G  ~% _7 Y# h注:Wikipedia上
; a$ F3 X! S: R. `7 L% UClass and type:        
7 x6 Z5 p/ S9 U/ x+ L, tShōhō class aircraft carrier
( Y3 t5 u, r( ~' cDisplacement:         14,200 tons (fully loaded)
- n: u* O. j4 H/ n% E& {$ ZLength:         217 m (711 ft 11 in)* |. ]* |" ^4 P6 E3 w
Beam:         23 m (75 ft 5.5 in)
- V, Z+ ^) t; O1 pDraught:         6.6 m (21 fr 8 in)% Q; N- ^9 o4 N5 C, `: r3 i( w
Propulsion:         Geared steam turbines
' u- i8 Z' ]& Q  T5 z  N38,800 kW (52,000 hp)
( `0 O/ q) F+ {: Y6 X; o2 shafts1 r: l* k) a  [5 e# H6 [
Speed:         51.8 km/h (28.2 kts)2 I2 ^5 n+ L6 X5 V
Complement:         785* b. R8 ]+ q% |7 N3 V; D
Armament:         8 × 127 mm/40 cal. (5 in) guns (4×2) (removed in 1934)
" o* \* B8 X, N. x4 q/ ]" \! U56 × 25 mm anti-aircraft guns
0 G7 a" W7 e3 Z: g$ b4 d+ n, DAircraft carried:         30/ N  \* |! p' e! Z3 }) R) h

) M" H4 x+ K0 B! g$ X[ 本帖最后由 brokos 于 2008-7-15 08:43 编辑 ]
Rocket Launcher不是火箭筒么?
3 V% e1 \. ?, R  F. O" c, O如果是榴弹不成了Grenade Launcher
( B! L8 m: D+ W
/ R1 c( ?5 k' e) {% _2 C对,改装完全是增强防空火力,火箭筒应该是防空火箭炮- V5 l$ h- L2 G
, }3 O6 h6 F. ?3 j% m- N6 A9 k
[ 本帖最后由 brokos 于 2008-5-12 21:29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