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等等!我有一个奇怪的问题,amdder天皇怎么知道悉尼是5级城防的?# y; u( {3 S1 E# M( S
日军从来没有试探性进攻过,是不可能知道我的城防等级的。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日军虽然打出了1:2的比值,但是凭借运气拆掉了一级城防,对于盟军坚守悉尼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首日杀伤日军20000余人,实乃开展以来日军单日伤亡最大的一次,但是日军实际损失有限,休整之后的日军将发动第二轮进攻。: n1 v( C* T# E' m- v' v
盟军的防御调整值非常令人满意,日军在有南方军战区HQ100%加成的情况下打出的调整值比盟军预期的低得多,目前还不知道原因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我是拿新加坡战役,4000+战力的日军在南方军HQ加成下谨慎攻击打出8000+调整值做参考的,这次日军战力超过9000,支援又极其充分,盟军本来估计至少能打出10000+的调整值的,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深究啊。
1 ?1 _! a4 q( ^0 ~5 q$ n$ E日军虽然直接损失不大,但是伤残的班组数量极为巨大,这个事实也令盟军统帅部比较关注。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这点的确是很大的不同,不过对于双方来说都一样,你可以恢复我也可以恢复,另外本来对悉尼澳洲部队的战斗力抱有比较大的希望,现在看来这些部队面对远超自己实力的敌军还是很难坚持太久的,不过也已经不错了,基本上算是达成了盟军战前的预定任务,悉尼防御战,已经坚持了快20天了,日本南方军几乎全部主力都被吸引到这里来了,印度算是彻底安全了。战略任务达成。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盟军在悉尼的主力部队在完成杀伤,迟滞日军主力部队的任务后,解散在悉尼,保留了大量稀少的澳洲步兵班组和其他兵员,半年之后,这些部队就会重新出现在战场之上,日军攻击澳洲最重要的目标——澳军的主要有生力量得到了保留,最后留在悉尼的仅仅是一些无法解散的后勤辎重部队,补充起来十分容易,这点损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日军在悉尼攻坚战中永久性损失了大约半个师团的兵力,和盟军在防御中损失的兵力差不多。5 N1 J; }* y% ]) C& t- N! E/ V
这样,经过疯狂忙碌的一个多月的撤退,盟军在澳洲的绝大部分主力部队均成功的摆脱了日军的攻击,日军在澳洲的攻击消灭的盟军部队实际数量十分有限,盟军数量庞大的船队在大撤退中甚至把绝大部分补给都带走了,日军得到的澳洲只是一块没有油料的荒凉大陆。
4 H$ }! l( ?. y这场战役也给了盟军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战役,盟军认为,攻坚战主要的要义,是通过各种战术手段增加对手的混乱度和疲劳度,从而影响对手的调整值,在悉尼防御战中,由于盟军防空部队的火力强悍,日军主要的扰乱手段就是驻岛舰队的炮击,从日军三次进攻的调整值就可以看出,盟军的防御调整值从9000+一路猛跌至3000+,悉尼势必不可能久守,幸运的是,盟军也早已做好准备,避免了重大的伤亡和牺牲。+ \9 |1 U9 r( Y$ [8 H% I8 u
虽然日军号称要展开防守,但是在没有58压力的42年下半年和43年初,日军真的会原地不动吗?盟军表示怀疑,近期,日军缅甸部队正在展开攻势,中国派遣军也再次进犯西安,可见日军的攻势仍然保持,但是,一旦损失就很难补充的海军军舰,尤其是航母部队可能会减少出动,以求避免出现损失,留到44年决战时用。
: i% {0 K6 l" O, C3 S' K9 @$ L# P持续3个月之久的澳洲战役至此基本结束,战役进程中,盟军地面部队的损失略大于日军,不过大部分损失的部队都是很容易补充的,同时日盟双方都损失了数量巨大的航空兵部队,从4月底开战时日军飞机损失量为1400+,盟军飞机损失量为1100+。到7月13日战役结束时,日军飞机损失量已经达到2479架,盟军飞机损失量也达到2065架,考虑到在整个4月底到7月中旬,基本没有再别的地方发生大的空战,可以说有80%的飞机都损失在澳洲战役中,我们可以大致做一个估计:' T& P9 ]) T! k1 [% c6 m$ h3 L
在澳洲战役中,
9 d6 p4 d  w" l3 S日军飞机损失量约为(2479-1400)*80%=864架,' V7 D6 V0 r# \" {2 c
盟军的飞机损失量约为(2065-1100)*80%=772架。+ A4 h# g. U; H$ e# n
其中盟军还包括航母损失的250多架海航飞机,当然日军也有100海航飞机损失在战斗中,此外还有缅甸空战中日军钟馗以极小代价消耗掉得盟军飓风30多架,因此可见:3 ~, `$ k% ^4 q' D+ Q: Y9 |
日本陆基航空兵(不论陆航海航)在澳洲战役中的实际损失量大约在750左右,而盟军陆基航空兵主要由澳洲本土的澳洲空军部队构成,损失量约为500架,从这个交换比也可以看到,虽然日军还在取得胜利,但是其损失已经是越来越大,以日军远小于盟军的工业生产能力,却要承受比盟军还要大的损失,诚乃至败之道。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澳洲战役中盟军主力集体脱逃,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天皇心不能平啊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我觉得amdder天皇心态上比较容易激动啊,对于42年的盟军来说,战略收缩之余,除了宣传吹水之外也没太多别的事可干了,难道非要盟军哭爹喊娘救命求饶日方玩家才觉得爽?对于战报来说,双方既然是敌对的两方,出现各自的倾向性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可能还指望着双方坦率的交换意见并取得共识吧。
& @5 l+ D$ m7 z* r) M+ q/ y, a  s现在还只是42年中期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对于日军来说战场情况甚为顺利,没遭受什么像样的打击,我现在有点担心到了43年44年盟军反攻之时amdder能否经受得起失败的打击啊。
+ U7 {- A" f. J" n3 {% J& f- k要蛋定啊,混蛋!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我也是有点算不准下一次进攻悉尼会不会直接被攻陷,解散之前踌躇很久。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本帖最后由 红叶 于 2011-10-12 20:49 编辑 1 m; ^/ Y' e1 u- y/ e: ?" E

' X/ B* E; [* N: s, |战斗已经进行到7月16日。
, A4 C+ p7 N- {! O$ o* _' P( p日军澳洲战役结束之时,在中国大陆和缅甸的新的攻势已经展开,看来天皇似乎有用地面攻势代替海洋攻势的想法,意图自然是避免海军力量的永久性损失。
5 @# m- r3 ^2 t* T在缅甸,日军主攻部队的番号目前已经发现有第38师团,第5近卫师团,第6近卫师团,第一战车师团,海上机动第5旅团等部队,总兵力在10万人左右,但是,在攻占曼德勒之后,日军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支部以第一战车师团为首东向,攻占了连接印度和中国大陆的交通要冲腊戎,并在攻占腊戎之后进犯中国西南边陲小镇保山,国军虽然在思想上没有做好太多西南门户被打开的准备,但是,有赖于从重庆到昆明建有比较良好的公路线,紧急调动的国军增援部队比较迅速地赶到西南战场,将战线暂时稳定在澜沧江一线,双方部队隔江相对,日军支部在进攻到保山之后,补给线已经拉得很长,且在缅甸英国部队盘踞在杰沙一带山岭防守的情况下侧翼还并不安全,特别是,作为进攻先锋前进的第一战车师团已经和后面的步兵部队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实际上处于战线的突出地位,特别容易遭受到国军重兵集团的打击,因此,尽管国军增援部队尚未到位,日军也不敢再贸然前进,双方以澜沧江为界,形成新的对峙战线。
7 _& i  x: Z2 K0 F: n但是,腊戎和保山的失守,使得印度到中国的道路中断,中国无疑失去了最后一块能够得到外部补给的基地,蒋委员长的日子无疑会更加艰难一点。5 Z$ y# s- \% ~$ _4 _% D$ ]0 a
  y9 {5 K5 W) @. o' @+ ]
相对部队众多而补给不足的国军,英国驻守缅甸的部队的情况就有点相反了,整个缅甸所有的部队凑在一起,只能拼凑出两个杂牌英缅混合师,战斗力非常令人担忧,就算是加上从印度千里迢迢翻山越岭赶过来的几个英印旅,其战斗力也是同样低下,英国缅甸军麾下唯一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只是一个英国装甲旅而已,目前所有在缅甸的部队几乎全部驻守在杰沙以西一格的山地上,准备阻击日军即将接踵而至的强劲冲击,能不能守得住,大统领心中完全是没有把握的,从之前其他AE战报的情况来看,缅甸步兵班组的战斗力是不值一提的....而混编在英缅师里的英国步兵师数量太过稀少,恐怕也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印度步兵班组....43年以后才有点看头,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英国缅甸军团的命运恐怕是凶多吉少。4 r5 O& _/ a8 V: e3 S5 Z! ?3 u3 z7 u
' u) O: s# S% d9 w
为了延缓灾难的来临,英国驻印度的空军部队从15日起,使出全部力量,利用日军进攻部队脱离直掩掩护圈的机会,对行进中的日军部队反复进行了猛烈轰炸,取得一点战果,但是大统领需要承认,低估了日军地面部队的防空火力的强度,在之前澳洲战役的过程中,盟军空军主要是轰炸缺乏防空武器的孤立的澳西日军集群,6000英尺轰炸的战术没有受到多少地面火力的威胁,但是,这次面对的是整容完整,火力强大,补给充足的整整一个日军战役进攻集团,英国轰炸机的脆弱性表现得很明显:在15日第一天的轰炸行动中,就被地面防空高炮击落了9架轰炸机,另有飞机操作损失。盟军在巨大的损失面前不得不调整战术,之后采取了15000~20000英尺的高度轰炸,损失虽然降低,但是轰炸的效果也很打折扣。
2 U- b2 p% m, S& ~8 n以上参加轰炸的轰炸机中队都是在印度持续训练了半年之久的合格机组,技能值都在70左右,因此不存在飞行员的问题,英国布伦海姆4型轻轰炸机脆弱的战场生存能力暴露地淋漓尽致:同样是参加轰炸的亨德森3A型轰炸机就没有任何损失。& \) S/ L% u8 c
同时,日军minikb出现在孟买外海,击沉两艘反潜小艇,看起来,这支舰队是想要偷袭来往于卡拉奇和亚丁之前的盟军运输船队。当然也不能排除是掩护日军偷袭部队企图在印度大陆侧后登陆的可能,不过后一种可能性比较低下,大统领也看不到会给日军带来任何好处。% K& @6 G/ V+ W6 U$ N
同时活跃的,还有中国战场,在澳洲战役结束之时,中国战场的日军终于放弃了在贵阳和国军相互打炮的游戏,主力撤退,似乎有沿着铁路线做战略转移到西安方向上的打算。- c" u! H8 G: E; q+ |1 e0 \
同时,一支由5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组成的日军攻击部队已经开始沿着太原到西安的铁路线再次进犯西安,遭到依山防守的国军冀察战区兵团的阻击,打出1:1,日军攻击被暂时遏制,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大量日军部队正在蜂拥而至,国军也加紧进行战略调整和部署,力图将日军再次挡在西安城外的山地中。
; ~* o; \) I+ K3 X6 G5 \( y, L! n ; \& x# L& z4 c9 l8 {- B4 I
在 86,41 的地面战7 ]( _7 ]6 q* J) {
4 V+ t2 g4 z) d3 W6 U
日军 突击 攻击
$ s0 k' i9 @% W, D4 |- D
" H5 x/ W2 z1 y6 ?1 m$ L/ D进攻兵力 71376 人, 558 门火炮, 195 台车辆, 攻击值 = 2612
# C. @/ ~7 d' T% b) }+ k- l
. }8 F) S6 z! t- R2 @$ [3 F防守兵力 55705 人, 314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2008
( p$ p' |" \0 r% o- }0 g5 H3 e# f
9 c7 M  _& e( F% z$ a8 P- F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1570 3 ]8 o  d* [1 d2 E9 Y2 R: e
# q' j& V, V* K
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1359 1 V' Q8 {+ d3 d; T

: Y: ~/ Z+ ?$ d' x8 O: F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1 % h; C% F1 K' R6 F  c

1 |' j' @6 G2 m, z战斗修正
4 p+ ?  `0 [1 Q# d& `- _防守方: 地形(+), 经验(-)
* U7 P7 b. H- w( ?# Q3 t1 k5 r进攻方: 突击(+), 混乱度(-)# t3 @6 z0 ~) I0 B

" |# O( T* g& S& c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0 ~0 o, J" F9 A# B; _
      5051 人伤亡9 J/ l$ H3 r, Q
         战斗班组: 13个被歼, 432个伤残
  j' ]3 y, o8 z7 ]         非战斗人员班组: 10个被歼, 277个伤残
. b+ [1 i9 i5 T4 v( C         工兵班组: 1个被歼, 23个伤残0 u" k4 ]& \. ]/ _& ]3 V/ o
      损失11台车辆 (0台被击毁,11台失去战斗力)3 h/ H/ r- h* ^& A  c% G8 A
* K& \* }+ ~; b" l4 X  m
( q3 v2 O! w. G- W8 e6 H0 N1 H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B2 h, \) ?# R: G& Y
      5071 人伤亡
; e) d; @& l% ^' e         战斗班组: 83个被歼, 288个伤残
4 j( D, ^! U! V. n; r/ m" S& _- p         非战斗人员班组: 65个被歼, 171个伤残
$ B% k" }3 X# W/ S         工兵班组: 6个被歼, 15个伤残4 l/ L) M7 D7 T" d6 a' m" Q
      损失2门火炮 (0门被击毁,2门失去战斗力)) d  i( K% p- b+ |/ H' V6 D
; y) I: n% Q5 K+ v- u1 k6 Y
) O" D, s1 G! }' @0 l5 `2 a3 N
攻方部队:
% a9 }. H' k4 `: Q3 }$ `  _5 E, Q$ ^    第13独立混成旅团  : u* T+ U+ z: f/ Z5 I9 h. `
    第22师团  5 ~$ @9 c4 A  n! d
    第34师团  : `5 n# s- s$ _1 B
    第37师团  
2 E& \- ]: f" F6 u9 A4 C# r    第69师团  
+ T& A7 _5 i; J. {" \    第39师团  ; c% u7 z% h2 W/ G7 V3 Z
    第3独立混成旅团  
1 [. T. T5 g4 m8 {: j$ i    关东军  ' L5 S, \- f) E+ j9 b7 c2 K  I
    第1军  , C% t! k8 x3 c3 _: |9 Y" \
    第11军  * `5 _; X9 a5 k! I% |
守方部队:
- u3 T( O& n$ e, i6 [1 G: T  {    国民革命军第3军/A  
- T3 h& F) h. q$ a  [  G$ `- I8 }# i/ t# f    国民革命军第1军/C  
# ?/ v2 l- y; R& Q7 L: ^- [$ j2 I" [7 W    国民革命军第76军/A  
0 G$ P' c- A0 g1 U7 v) t% [    国民革命军第47军/A  ) T( m/ o8 z3 F8 P$ N- c! z: A' J
    国民革命军第16军/A  $ ?9 @( n5 G" _% @6 M+ J( t
    国民革命军第76军/B  
6 {$ W" ~5 B; x0 b- N. W, p    国民革命军第1军/B  
; K+ v; e- O  _8 g    国民革命军第38军/A  
# E' l& G$ z6 ^; ?" ]    国民革命军第16军/B  
7 i8 S% B; ]) F" V) N1 t$ O: _9 @    国民革命军第57军/B  
+ ]3 [$ D  `! O5 r5 r7 B    国民革命军第76军/C  # R5 y8 \% N" i  R& T& ?
    国民革命军第1军/A  
. v. G& R" n* P8 T: i    国民革命军第47军/C  
3 C6 j$ G- A" C" X) y. u% i' d    国民革命军第57军/A  1 d% d6 T- t3 T- x5 m, g$ H- j
    国民革命军第38军/C  6 @# d! C2 @0 Y6 \
    国民革命军第3军/B  $ D; B' Y6 w' l5 m9 v* }8 F9 Z1 }
    国民革命军第57军/C  
$ x+ F1 \4 S$ |7 j    国民革命军第47军/B  ; `6 m, X5 e: |7 d3 g
    国民革命军第36军/A  
9 V/ t( C0 C+ l8 v2 W- X$ a    国民革命军第38军/B  
7 @/ W$ u  S& @# J    国民革命军第16军/C  
& |- i  u6 h* }6 N+ ^# {    国民革命军第36军/C  # E# L: W6 e: O8 G
    国民革命军第36军/B  0 t2 }* j2 `3 g# l
    国民革命军第3军/C  3 z+ W' M$ |6 J+ B2 T( ]
    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 5 x! M' x7 I5 q, r3 i
    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  9 P) s  w- P, b3 S
    国民革命军第34集团军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我能看到啊,牛牛再刷新下试试,我这个图床是有点慢,正在物色更好地图床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18日,日军继续高密度轰炸西安东部山区防线上的冀察战区国军,并发功第二轮地面进攻,遭到国军将士顽强抵抗,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国军部队伤亡甚为严重,支持不了太久,看国军援兵何时能赶到了。
: O7 z. u$ a7 U3 f8 c6 i3 Q% c& H在 86,41 的地面战. J# Y/ i& h3 P1 x' S  h

: @9 ~' w4 b, ]  e+ q! O日军 突击 攻击7 j( Z: ]% r$ ]

5 g' O+ y& A. x! V/ H5 v进攻兵力 67764 人, 558 门火炮, 195 台车辆, 攻击值 = 2343
7 b; ]; ~; J  i) o7 h- [ ; B+ c6 u! Q& U) E  F. e
防守兵力 50164 人, 314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1617, s/ |/ x7 I/ N3 a+ @
) L0 o3 @7 S) b( k( z; x) \$ T7 y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845 2 j; C  |7 c( `9 I7 K

/ I  X' \/ M; c# _$ ?- t5 U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979
8 j6 d  ?, Y1 { 1 b, A  g% P8 S
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2 , [" w$ i; h' p  I) m4 K. ~; d

8 I8 a; l4 `8 a5 M) L8 [' M  y战斗修正- E. j0 G5 F. P6 o& j
防守方: 地形(+), 经验(-), 补给(-): e0 `' I5 p- Y& }3 D8 b* ~/ h
进攻方: 突击(+), 混乱度(-)
/ l7 l& h. Y( Z  K 9 X. y0 u- E! o! _# k/ b4 |8 l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7 d$ O" u: M& p: H( I; e
      5203 人伤亡
% S- A" i) X/ f0 g; @( c         战斗班组: 67个被歼, 192个伤残
$ N) m- ^1 L& \( J7 g         非战斗人员班组: 39个被歼, 196个伤残4 w( r0 K4 ^# ^  x7 o
         工兵班组: 2个被歼, 12个伤残9 F1 n+ y# h- \: j* l$ v. D
      损失5台车辆 (0台被击毁,5台失去战斗力)8 N5 L8 u# x- j
# L/ j3 G% p  g, y. ~- ]% K& O
0 B! ]2 S1 u8 v3 f2 q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5 ?" R4 Q- o" p0 m4 k1 |, b      5937 人伤亡
6 S* ^- ?4 P  j: l         战斗班组: 146个被歼, 374个伤残
8 }  J" h! ~. i( o         非战斗人员班组: 72个被歼, 346个伤残' J+ Y/ _* E" H, Y" I( f
         工兵班组: 3个被歼, 25个伤残
2 d* E' h$ {# D+ z( ` 6 `& d  d3 J) W: h- x

$ [, W. N, h. K2 i" _# b$ h1 h+ Q攻方部队:
: {; ]' w- Z, L$ n, J" m    第13独立混成旅团  & q5 c$ D6 w' A8 g7 B$ O9 \
    第37师团  % `1 z3 P$ N3 e' _
    第39师团  0 q) ^0 }, _3 M5 h2 _- M
    第22师团  
0 l, T2 e5 a4 G8 L2 H4 b+ q    第34师团  0 {1 X, I4 J5 h( ~& r0 C
    第69师团  / _7 J9 \5 d  u3 M8 J
    第3独立混成旅团  1 f7 N3 ?5 d, W& [1 g/ w: G) \
    第1军  
9 `1 G# b, m- r5 k7 c4 p" t    关东军  
% S. q% [. z* R; M    第11军  
: f. }0 E- ?/ {: v* t& N5 Q5 e 9 w' D9 j0 j' s+ Q
守方部队:- K' T- I) b5 p# Q
    国民革命军第36军/B  " P; R0 W; y4 B; e
    国民革命军第1军/C  + S1 \% ?9 |6 B/ y" W
    国民革命军第3军/B  
1 N/ f0 s8 M8 n! ?* o" X" U% G    国民革命军第36军/A  
' Q9 u2 B- `, o' [  e    国民革命军第16军/C  
! p- b) t2 t3 r( {' @    国民革命军第36军/C  
& Q* z1 Y/ h3 y7 |) ~- R    国民革命军第38军/B  ' |" d& P( j" \, \# A
    国民革命军第16军/A  
) e% h9 {* p" l4 |7 D! N, Q    国民革命军第76军/C  
  F# C; h2 @2 e9 i' B2 U, l    国民革命军第38军/C  
: s- O! W9 a5 f5 z. d; Z6 W    国民革命军第76军/B  : p" W, @8 h6 m9 I
    国民革命军第1军/B  : H  ?* o( R2 X4 z7 `+ ^
    国民革命军第47军/B  
1 t" ^. ?8 T" h7 T9 ?  U0 R    国民革命军第38军/A  
) g. k  }; ^7 x7 j6 k8 v    国民革命军第47军/C  9 ]* H; ?( |# I
    国民革命军第57军/B  
" d+ P% M  I2 T4 U    国民革命军第76军/A  $ r* U+ Z/ x2 ^8 v9 E6 w) P* X
    国民革命军第57军/C  ' g! w  W* E4 t6 _! s
    国民革命军第57军/A  
; p2 |1 l2 T, o! Z* b    国民革命军第3军/A  3 \' w2 @9 m, \1 g
    国民革命军第16军/B  
, `5 T6 T; J! Y    国民革命军第47军/A  % h- h' x7 }) a2 `9 w# {
    国民革命军第1军/A  
( E( `3 D1 X  B+ v    国民革命军第3军/C  ! v9 F% E; j* \- ]- R
    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 # x3 r$ J4 g; ]
    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    T+ f5 d% P$ f! @  n0 S. ~2 \
    国民革命军第34集团军  
, s- q1 \- ?6 O  G: ^) @! g
6 r  K# B8 b: t5 P. Z6 x  R# N为了分散轰炸的威力,国军将部队全部分割成了3部分,似乎对地面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另外,广播一个消息,amdder天皇战斗之余,不忘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报考了MBA考试,日本东京玫瑰近日宣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amdder天皇将头悬梁股锥刺,勤奋学习,本档的回档速度将保持在1天1~2档的均速,不太可能再像澳洲战役时那样,出现一天回近10档的速度了,老赵和27他们的档的进度估计是追不上了~~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那要等天皇本人现身说法了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7月23日,伴随着日军在贵阳与国军对峙的主力的撤退,国军集中部分兵力组成一个新的重兵集团从芷江方向突然进军,日军一支前出侦查的战车部队猝不及防撤退不及,被国军重兵彻底击溃。/ ^5 a# L  L- T
在 78,49 的地面战# K; s. k0 J8 F

% x0 O: Q! t& V5 L! E盟军 突击 攻击* D/ m  x& j0 C0 H2 |* G

; K7 i7 s* Q" M: E; e进攻兵力 80428 人, 566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32493 ^. j% x9 K: |4 |6 A% `
- C/ z  P- x8 M( }8 q- r( Y
防守兵力 209 人, 0 门火炮, 32 台车辆, 攻击值 = 18/ b% @: @& L7 I" e/ C1 @7 f9 ~) t

) a2 n. D, M: h1 G' e- j1 s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4087
0 P9 H. r% Z, C 0 y4 Y; E( Q$ D) b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1
2 X: Y1 x' L2 t: ]( l
2 N+ Q4 p/ ^' a$ S5 f6 a+ e盟军 攻击优势: 4087 比 1 % \- @/ ]$ I& ]) \
+ W  v9 D, X" C  r/ w
战斗修正; w/ p* i& U( e3 G9 H
防守方: 地形(+)
7 {. c$ k1 b. \; w! F6 U进攻方: 突击(+)
- M& E) D2 s7 _. h / R2 J$ P! m* A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7 {& V$ n9 |( `; @$ U7 E7 @% c
      损失47台车辆 (47台被击毁,0台失去战斗力)
2 ~: [& C: x9 K' y: H . E+ D+ `3 q. y9 M8 \8 ?' K
% A0 p$ O+ j+ i  O! c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g: l8 E, n' U2 Z' v, L
      133 人伤亡
' i. `# W$ M5 N$ P& b         战斗班组: 1个被歼, 19个伤残
; r; B) G! q1 C+ h4 ]  W+ V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6个伤残$ n6 z: s' w; e" w* h, U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个伤残
) E" T* w/ i, c
- k% u6 @7 r; w$ G
& g6 d4 {' R( C3 n攻方部队:
1 ~/ X* [; h2 i2 |9 o    国民革命军第4军  ! [% R" e0 O! x
    国民革命军第73军  8 Z4 L, m; d2 o8 z
    国民革命军第18军  3 b, E# p; `- d2 w" \% w
    国民革命军第32军  
! D6 l# g- H( V: U$ b1 N# _    国民革命军第44军  
% Y( R1 S' V# ^5 O3 P    国民革命军第31军  1 A0 `# ?6 T) A: i& L# ?, }) f) F
    国民革命军第45军  $ u+ K5 E- R7 f' z5 r
    国民革命军第21军  " f7 _1 s7 c* @1 Z
    国民革命军第2军  ) m$ m4 R4 }6 x1 ^9 j7 G& \
    国民革命军第67军  , A) r% z) ~) j8 t% ]# V9 s1 I
    国民革命军第49军  
) B6 t1 Q1 f* I; I    国民革命军第78军  ; j, u3 A% G9 p7 R. U# B  V9 v# n
    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 . J* O! ?. D! N0 c. G( P, E
    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  5 }$ m7 T5 h* g% X4 b( r2 t. c" |: H
    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  
" q, _; K" S/ c$ e$ S    国民革命军第6战区
  D+ T1 f9 z6 o; B    国民革命军第4战区 & Q3 `: f7 y8 X
    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  ! `4 D1 G( |$ R& b1 a" u; ~
    国军第56战防炮团  " @+ X' W+ j% {% V# U3 S+ J' i5 ?' T
6 z; q% E; ]5 Q  ]/ c2 l
守方部队:5 [% [! Z  J4 T, G
    第8装甲车中队 ) P' m9 c7 R" t

% {" O  T! g% C7 R) ?9 E) {5 n# h7月25日,缅甸方向上,杰沙以西一格位置,日军驻缅部队主力终于按耐不住,草草一轮炮击侦查战力之后,向严阵以待的英国驻缅军主力和国军出国作战的以第五军组成的缅甸远征军发动攻势,日军虽然在火力和人数上占优,但是战力比差距并不大,最终打出1:2的比值,英国和中国两支部队的战斗力比大统领之前预想的要好些,但是大统领也发现,缅甸步兵班组和印度步兵班组的伤亡率果然是出了名的高,相比之下国军的伤亡率倒还低些,日军虽然打出1:2的劣势比值,但是实际损失仍然是盟军多些。* d+ ]8 ?% b6 Q2 ?: G
在 60,43 的地面战
: \8 x7 _$ A* J  {
4 N3 i) }, a) F日军 谨慎 攻击
$ t0 w3 N1 E" C5 X% j
" o* _( [4 [8 _4 a- q3 y进攻兵力 53030 人, 618 门火炮, 416 台车辆, 攻击值 = 18785 }- Q0 ^/ A' v- n) a8 b1 S

" s: l; ?( i$ W$ ~/ u' `" |防守兵力 39680 人, 377 门火炮, 333 台车辆, 攻击值 = 1705
7 w$ ]" s" r3 V& ` 9 v; \6 U# h# w# Z0 l4 `! D" o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922
! _- {9 Q8 L2 K0 T: {2 T  e ' P3 `" R6 c% k/ A0 t
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1921 $ u; \5 O) M7 A0 E. K

: k: ]; j8 y& o2 T7 ~# R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2 ( p9 I# Y/ u4 Z8 H/ O1 l
! K7 n" i4 \& d7 R. }5 d( x7 F
战斗修正5 b. c/ X& S8 `! E2 Q0 a0 j
防守方: 地形(+), 经验(-)  p% j! v% x5 R$ |6 O
进攻方: 7 b$ o# ?" W0 u

; K  G% ~/ Y9 _, f; _5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1 E1 `. ^  Z) @; W% t      1797 人伤亡
9 l) p- ^5 J/ j+ J' e: o$ C4 u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111个伤残( r0 b7 t1 ]# ^0 Z* g+ A
         非战斗人员班组: 6个被歼, 167个伤残
0 M# f& J( x$ f6 q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9个伤残! p2 g" j5 q% E9 M& I1 p& z
      损失3门火炮 (0门被击毁,3门失去战斗力)
% S* g1 Z9 K5 V$ g      损失43台车辆 (0台被击毁,43台失去战斗力)
7 s3 }& L4 m6 @) | 5 Y5 f$ O; X2 j1 Y( L/ H6 o7 p0 C

" Q8 d. B" [  U( o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j2 S" y) n* B5 H      2282 人伤亡
  @2 @5 \. G& v( }) W8 h! o2 f         战斗班组: 9个被歼, 227个伤残
( `$ }% c# i1 [0 S         非战斗人员班组: 9个被歼, 196个伤残. ?( T0 W2 Z1 X0 Q* j3 `2 B- T! y$ o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7个伤残6 d+ [. ]3 g8 D: Z. `5 K8 v1 E
      损失11台车辆 (0台被击毁,11台失去战斗力): d$ U$ @# ~% |# U: b

& V# o6 P8 s9 U% B+ B
3 q3 C% H8 @$ a# R5 l  c3 s攻方部队:
5 n6 |1 \% D( S; W6 \& A    海上机动第5旅团    I# M# j' B# X0 D/ S
    第5近卫师团  
) N! {" `1 I- H+ m, L7 m2 d" g- M2 w    第7独立战车旅团  ( d$ Y3 x/ t4 x! P
    第6近卫师团  / k4 O- O3 f1 R+ z5 I$ f1 [
    第38师团  & y: y& p' x: v- s
    第17独立近卫联队  + d$ I9 l$ r7 N; B  t8 w
    第20野战防空联队  * n8 A  R) f. X# B$ D
    第1迫击炮联队  ( ]/ ]3 J! V) y$ A0 y, U
    第31野战防空大队  + W1 a3 X8 E; ^8 `& O& F
    第44野战高炮大队  * P3 A9 m9 P/ D  M. Z* A, O6 D
    第55山炮兵联队    l* x& B$ n3 D, L
    第32野战防空大队  
5 ?: }/ K2 j. M; v( u/ Y# o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8 I0 X% R9 G! [4 b/ E! h  r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 Q/ c( T; N, I5 a# N0 ^7 Q3 q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 X" \' D. B8 Y' ^# |3 d6 Y    第15军  
2 h& J  y; h  d( b' E. `    第36野战高炮大队  " x, K. G) ~- u7 d' t! s8 C! K( Y
    第31独立高炮中队
7 l8 W) z: Y. `. d3 q2 K    第41野战高炮大队  
: q  |4 E/ y- l) I8 Z
  M" X0 E% z; X4 ]: ^* d守方部队:
5 l' c, D0 c: `- c4 |- G    缅甸第13来复枪营  
+ E% ]% d: b5 s3 R% A    缅甸第4来复枪营  
; S% l9 P+ t! L* t: K    缅甸边防旅  % y6 o. M% b/ ?5 u
    英印军第17步兵师  + I. W( j# v7 T1 z
    第1格洛斯特郡营  
. N4 d1 v1 W  W+ Q1 ]6 B    印缅军第1步兵师  
) r5 t! J1 C' K+ T' g- S( y    英军第7装甲旅  9 d  R! {8 a. c" @
    缅甸铁路守备营  7 @8 e9 m* E% r$ y2 ^
    国民革命军第5军  5 o6 Y8 {  x. S  c8 S$ {3 l  [
    印军第20山炮团  
9 e1 v7 i& l# O! p' L    英国缅甸军
) }% w! R; `1 C8 f6 v3 f+ C/ s3 r    驻华美军司令部   t" o* x( j: L! j
    印军第25山炮团  
# W  ?& T+ @9 e; Y' Q! M1 V& \    印军第23山炮团  
6 \" P2 v- t( q    印军第24山炮团  
! s  n' g: e# S  |: ?) k0 b& p7 J# | 盟军部队在经验上还是吃亏很多,当然,作为防守方,经验的增长也比较容易些,希望这些部队在战火中锻炼成长,尽快成为盟军的百战精兵。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日军携带了大量防空兵部队,难怪英国航空兵在头一次低空轰炸中遭受严重损失。看来日军也在堪称AE陆战教科书般的奥古斯塔战役中学习并认识到地面部队防空的重要性,并迅速使用到实战中来。4 e3 p* X+ ?( F  V) N
此外,在25日,英国驻印度航空兵部队利用日军防空部队基本被前线抽调一空的有利时机,再次倾巢而出,轰炸了驻守在战线后方瑞波一带没有空中掩护的泰国陆军第2步兵师和日军第24步兵联队,对平原上无遮无挡的敌军造成一定杀伤,这些敌军部队在遭受轰炸之后开始撤离没有空中掩护的地带,显然是对空袭毫无办法。3 l* E* s) e. U8 m) L
同时,同样对空袭毫无办法的还有西安方向上的国军,增援部队已经成功到达与日军鏖战的山地,但是撤下来的受重创的部队则没那么幸运了,在回西安的路上遭到日军轰炸机群的百般轰炸,每天都要损伤近千人,代价巨大。西安机场也被死死压制,国军空军部队还不是日军战斗机部队的对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处于下风,仅与敌机交手一次就被压制在地面上动惮不得。校长也很无奈啊。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7月29日,经过数日休整之后,缅甸日军再次发动攻势,这次和前一次试探性的谨慎攻击不同,是出尽力量的突击,但是在盟军指挥官调来预备队之后仍然打出1:2的比值,伤亡比第一次攻击增加了一倍。2 m* W) z) q9 E7 x+ ^, H" z
在 60,43 的地面战
2 N+ \5 y$ p9 P
. s& `( _  p1 z! t6 P日军 谨慎 攻击. m3 `4 \* o9 J7 c2 Z9 k
7 |3 U# M, }! J7 ?- z
进攻兵力 51858 人, 618 门火炮, 416 台车辆, 攻击值 = 1818
" X6 n" ^% [+ Z& C; a) o & J& C/ N: |: R9 Z) t* b) {% J
防守兵力 37942 人, 377 门火炮, 333 台车辆, 攻击值 = 1547, _- h  Z1 y+ b: i% V" d: n0 n

  Y3 T4 w, e/ G3 y8 q0 d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1268
7 j+ ^& a2 L+ P, F# ]) i
; H: u6 ^0 U$ ]' i7 U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1589
. j8 \1 }9 o2 A: R+ J
6 J# V- @: s  v/ a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2 # X$ N0 j* H7 X5 G) R
* J0 I3 v# ~+ x3 A
战斗修正" u% ^$ z& _/ j! U9 C$ O% S
防守方: 地形(+), 经验(-)5 b; h0 v+ j+ D9 {. l! B
进攻方:
2 \# ?! u! A9 c4 C, F/ U   @" G$ f3 p( _2 D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 D8 F1 E+ _% J2 ~+ a      4067 人伤亡
, j6 m1 l$ O9 ?3 @         战斗班组: 5个被歼, 235个伤残
3 D) p# P- v; `: L         非战斗人员班组: 7个被歼, 218个伤残& P2 E) a1 [6 I3 E4 @
         工兵班组: 2个被歼, 39个伤残! T* j1 ?( \1 J8 E- q- Y5 ~' V' g3 w
      损失2门火炮 (0门被击毁,2门失去战斗力)
7 P5 N" X1 I) Y      损失45台车辆 (1台被击毁,44台失去战斗力)
& `: z$ X, \& \7 [+ R
6 [( e. V) k! V
# C; \4 I% l# M) R+ i+ t: K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h' J! B. x) _+ Y' j+ p' w
      1522 人伤亡
' ^7 u& F& |5 d0 I4 _+ h         战斗班组: 9个被歼, 82个伤残
. K5 g# u' H' ]$ i% E9 K         非战斗人员班组: 8个被歼, 166个伤残
2 Y9 p% A' E5 M7 B) F' M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4个伤残
) Q# U) _" G0 y      损失1门火炮 (0门被击毁,1门失去战斗力)" v$ D; P) [4 s* G, K! F1 B
      损失22台车辆 (1台被击毁,21台失去战斗力)
$ F1 Z7 N7 ], t8 n4 h
, W( \: ]& [$ {$ a$ } 0 x' B- I3 i" p  ?; p/ @
攻方部队:) e% Q: m) g# E" T: N
    第38师团  $ ~2 J2 S- H$ G3 |- y6 w
    第5近卫师团  
6 ]' |3 ]. ?- M4 k; k4 g* B    第7独立战车旅团  
& M# r% ~( |3 a9 s0 G    海上机动第5旅团  2 J$ X) E0 _' R" \
    第6近卫师团    o6 T0 H; B; X  e( H) y  O/ {
    第17独立近卫联队  4 ~% O# L+ s5 l8 K. e6 t% a$ w
    第31野战防空大队  
! q: D* j/ v  @: P, ]" N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8 e; O0 y/ u" L9 W2 {    第32野战防空大队  ! b" [$ i% {- ]  u1 O
    第44野战高炮大队  
/ E' F3 V* c8 A" ~( J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 H  k  y# I# d; ?% p  r
    第36野战高炮大队  
# _) {% z0 `+ k! u7 I3 J& @( ^    第20野战防空联队  
4 p4 U7 r4 X; w$ Z& b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 }6 L: Q8 i6 v1 {  Z) }
    第1迫击炮联队  . f; p# f- b) I/ P) N! O
    第31独立高炮中队
" V9 Q+ s, i) l5 u, B( t    第15军  
+ ]& M! ]/ t+ n9 V7 T) A% M. Y    第55山炮兵联队  
; C/ Q' g, Q  U$ Z# n3 P+ M2 v    第41野战高炮大队  7 M. I: i9 M+ w6 Z# ?$ o( G

/ C% y/ ]2 V  ]. r& r守方部队:
$ w# r' u, R' R5 S' ]    第1格洛斯特郡营  
! y) E' g: M( H    英印军第17步兵师  * K0 P4 f2 Z7 ~) D
    缅甸第4来复枪营  
7 s/ y! [" F, p2 X, o  g    缅甸铁路守备营  . ]+ p& `8 @( h, g" w& H1 Q
    印缅军第1步兵师  
0 |8 t7 z4 ]: y    英军第7装甲旅  
1 |2 u7 }) K; M: y    缅甸边防旅  , f7 d) R) V" F5 ], }9 V9 @* l) [+ B
    缅甸第13来复枪营  
4 U5 c& y7 a6 O! c    国民革命军第5军  
4 N# t$ ?% P# r+ c% Z" E$ @$ `    印军第25山炮团  
& F+ O; t) o& ?5 V    英国缅甸军
2 s& B9 X+ c+ D# q    驻华美军司令部
6 p+ M. H" d0 \# g6 t! a9 ^; M, E    印军第23山炮团  
: c( u9 Y  r" V! Y- R    印军第20山炮团  " l* G1 A; Y+ X) b; t: x. o
    印军第24山炮团  
2 r0 u! J( Q4 j% d7 O, { 但是可以看到,盟军的班组被歼灭数还是比日军来的多....缅甸军和印度军实在是太容易损失了。
3 b4 L, ~8 l( E" A1 G) }而且,由于部队火力弱小,对日军造成的杀伤也十分有限,虽然特意加强了4个印度炮兵团,但是在火炮方面还是比日军少几乎一倍。在取得战果方面吃亏不小。
# V7 O5 c! D2 s# _同时,大统领发现一个AE的陆战特点,就是指挥官的好战度会直接影响部队投入战斗的顺序。指挥官好战度高的部队会首先投入战斗,因此如果想要让一些主力部队承担主要的作战任务的话,务必选一个好战度较高的指挥官,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调节部队投入战斗的顺序的办法就是把希望推后投入战斗的部队设置为预备队,那么这些部队在别的部队被打垮之前不会投入战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手段。
/ I* X3 E& m7 ]% q' ?7 V; k0 u缅甸的战斗逐渐进入高潮,日军战斗机部队似乎已经进驻曼德勒机场,为前线部队提供直掩掩护。盟军轰炸机群暂时停止轰炸。
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完全没有人道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