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以下是锡兰的日军进攻部队主力和全体守军编制4 D6 c! U& J6 c# S' A

: t/ ?2 a& V: ]* B& }& W! s9 r9 Y& e6 L( v
攻方部队:$ g5 c5 [$ |' I, Z
    第6战车联队  
3 z! r9 r2 l9 u0 R: g9 y    第18师团  
" l& d/ U  A- D, u4 Q    第2师团  
  T1 ^! @; t. T1 D! H( R    第4独立工兵联队  ( j4 B$ {0 A; h6 |9 W
    第8战车联队  
6 C5 I$ ^1 s7 l9 I+ o    第7战车联队  
% h- N- ?' s" B4 a    第20独立工兵联队  
; j# Q' ^% i  C. V% P    近卫战车师团  0 k- A" X3 l' T/ u
    第48师团  
3 r! v' p  d1 u6 S" r9 c* q: A6 B0 E3 C    第52师团  
- P( U( p8 o1 J, f) z2 M0 ]    第23独立工兵联队  
# [$ x& A* A5 r- `# Q3 y- c1 g; l    近卫师团  
" U4 ~0 S; }, f* ?, ?; n7 V) i    第7独立战车旅团  7 a8 s, [8 z: O& z7 E- j1 ?
    第4师团  
3 |. V# ]: B4 q9 }& v1 c/ W! B- o4 G    第33师团  
) K$ y2 u( @8 {; z    第14战车联队  
) k* [% s1 n9 w( n    第4近卫师团  4 H& S3 y/ f3 c4 q! a# [# ?, z3 z
    第3独立工兵联队  3 D4 l2 N# H- l( O  f
    第5师团  7 D  |" S! ?7 ^, r
    第21师团  ( X$ j1 `$ n9 a+ S
    第1独立工兵联队  
: G2 q; C% ^' z9 u) n. ]1 @! `    第1战车联队  
( e6 Y1 @4 r7 j    第53师团  4 ]) F% v" e% u8 C& W8 z; L  t/ @
    第2战车联队    w7 G4 X: P% t/ |: `! U+ ~8 G0 F& \2 u
    第6近卫师团  
. \  X( K3 i% S& W    第21独立工兵联队  
4 v2 H' u( j# g, D' B+ {    第15独立工兵联队  
# ^, G5 v) I. @/ k    第4战车联队   /174
1 {/ \. N( y5 w  E3 h+ u/ l3 s    第3独立山炮联队    F: C4 Q1 a+ O1 L' O9 w* {
    第2独立重炮大队  
+ D- t+ m  o$ M* ~    第31野战高炮大队  
2 S, j7 \9 ~8 z1 \) s4 k0 a    第16军  3 v0 h+ ~( F7 N; v! \4 I
    第9独立重炮大队  
8 K$ r2 z% A7 a+ Y    第34野战高炮大队  
7 \( {3 I$ `. ]    第31高射机关炮中队 * f: R! n& H% U) ]* M
    第2速射炮大队  
+ {& W6 M5 f* l$ ^% b0 U    第20野战防空联队  2 O& @) }1 \. x
    第5迫击炮大队  * v8 o9 U/ x) N+ D( L; R
    第2迫击炮大队  0 \6 L  A, a, b( o  j
    第1攻城重炮联队  
: Y6 U/ L1 ]$ A8 A6 R- x2 p! ?    第3独立攻城重炮大队  
/ c5 r" t! B7 q9 Q& U" J' s    第25军  
* f  Z6 L3 n* D: ?3 M    第32野战高炮大队    d( [, }1 K& b
    第15独立重迫击炮大队  
) k+ ?' ~8 S6 M( r9 n4 L2 u: k    第5速射炮大队  
9 Q$ z. @3 \  p1 _+ W9 V( M    第2独立重迫击炮大队  + @9 a! v  E: d8 O3 R' |
    第1速射炮大队  4 m, X) [3 ?$ D, x3 d# t/ x
    第23高炮联队  4 h5 i5 Q( Y! t  h) |3 ?$ Y
    第17野战重炮联队  
3 q& {; K8 j. Q3 y( `3 M    第1野战重炮联队  : t3 h: }" p, }+ S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 v8 L! z7 I5 R1 b    第18野战重炮联队  
9 L) V% P# Q6 y6 e    第20独立山炮大队  
% h; t$ \( q2 g2 L7 d% w    第8野战重炮联队  
4 E. j4 X! a6 [& ?' J. p  A    第3迫击炮大队  
: j7 M4 {( h+ m: |    第19独立工兵联队  ! c. B# ~  j- y8 Q3 l! J& W
    第14独立臼炮大队  3 c+ d  z4 n- n& w* t. ^7 Z2 Z) p+ x( q
    第15军  8 J  z* X: L* M' M0 _
    第3野战重炮联队  
9 u) d- p) v7 d2 h% O) U. [    南方军  
' x/ [: S8 Z% D5 B    第14军  2 Y5 x5 Y! f- Y( G- u9 B) \5 o- I
    第10独立山炮联队  
0 p. j. ?, M+ X) D- G$ S    陆军第21军  9 E( g& A$ P" `
5 [2 c/ c" ^5 U. c8 p1 L- u0 B
守方部队:
5 V2 v0 P. j8 _; T( ^: l    澳军第19步兵旅  
# \$ }# J; B1 W$ R2 b+ K    澳军第7师直属骑兵团  
4 y$ h7 b$ E% M3 ^9 L0 e( |    印军第7步兵师  6 W! p& r& _0 T- u% q, Q
    英军第16步兵旅  + }9 q: G5 i6 f) s; y* R; P* j) j
    科伦坡要塞  
+ m" z+ x7 L- w5 g) H    澳军第18步兵旅  
, ?+ y1 t+ v! C; I! K6 s. R    印军第100步兵旅  3 U$ T$ k( D/ N2 w+ a. j
    澳军第17步兵旅  / s$ t; w% [8 ~9 ]
    印军第98步兵旅  
- o% \- u9 e" [% r2 r* g. Y    澳军第6师直属骑兵团  
: _6 Y( s2 _  v( `    印军第99步兵旅  . V6 q$ D5 k9 g# @- W
    澳军第16步兵旅  ; w9 m' Z1 |) m% J5 T/ B. t! h
    英印第19步兵师  ; f( J) ]) E' {2 C
    印军第16轻骑兵团  . S$ \. A$ R) f$ A* N# Q  V) R: B: y$ k
    澳军第25步兵旅  " y! p/ @+ p( \# Q% D/ i2 R
    澳军第21步兵旅  . P) w$ n8 L# J$ p0 @/ [
    澳军第1军直属工兵营  
/ J0 `0 H' T9 k1 C( o    英军第45侦察团    O. _$ e' M. x3 A# j. t
    皇家空军第222基地营  
  q& J  x1 x8 V6 I    锡兰基地营  
4 w1 A! a8 R+ q: N5 `    英军第2锡兰重高炮团  
" z$ @9 ^6 [' P    英军第23高炮旅
6 g9 S- n7 F/ c" m" H4 G9 c    皇家空军第221基地营  
5 [8 {. O& L, u7 w$ ^1 ?$ G! ?    皇家空军第222大队 9 F* c4 b6 y" d# ~
    皇家空军222地勤大队
* S6 v3 y6 y, l5 A1 V- L. C    皇家海军东方舰队 5 O& L6 J" M' Y' {
    皇家空军第224基地营  
& ]* R- u% x' f7 M6 g: N    第810建筑工兵营  1 d8 S: f  J9 J) O# ^" u
    英军第48轻型高炮团  
  `! M* D4 Y! K9 h: J6 f* r( s    陆战队第1航空地勤团  
) y1 h* a$ i  ?    澳军第11野战炮团  4 u/ l6 p, D0 f/ [6 m
    澳军第13野战炮团  / |1 ?7 s4 y6 A% x, }
    澳军第9野战炮团  
+ W5 Z% F, s9 i  j1 i; c2 [9 E* M    英军第8榴弹炮团  2 K( l9 X" I: ~2 O
    皇家陆战队第1高炮团  
3 T. z$ M, `! E6 H* |7 a    英军第22轻型高炮团  
) H4 I$ D# J; P  z    英军第85反坦克炮团  , F5 q( m% d0 c2 _3 E" i
    英印锡兰司令部 5 B9 s: x( p( e1 S
    第70岸防高炮团  
. [6 Z! x/ `9 B7 \/ ^6 n    第428岸防高炮团
盟军战俘营已经敞开大门,准备迎接第一批成建制日军俘虏!
/ D- d4 y7 J3 l: t9 P, }
' _7 m5 ?6 G' z4 u# T' E" o==============================================) E7 d$ V' f4 F* {/ P
在 楠迪 (131,160) 的地面战
) W8 g# X2 Q3 R& V* z" T1 ?. \盟军 突击 攻击: k# ~! o; R9 u+ C+ ]% s
进攻兵力 19552 人, 460 门火炮, 369 台车辆, 攻击值 = 902
0 \1 @! S+ S( E" V, q防守兵力 17107 人, 163 门火炮, 98 台车辆, 攻击值 = 665  ~: m6 y# D9 a! L/ x& T9 U2 ^
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1085 + @; m9 I8 o1 ^4 }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375
3 k6 Y) M% S+ h8 t8 i0 f盟军 攻击优势: 2 比 1
7 @7 p' q# }* F' u, [战斗修正
3 g1 ~) a' G; B防守方: 地形(+), 准备度(-), 补给(-)1 Z. j) Q" [/ H* n: U
进攻方: 突击(+); U2 k- o  b+ A5 g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R9 o, O: I" m% ]
      1750 人伤亡
, X! ]3 f: G% c- W, ~# F         战斗班组: 47个被歼, 46个伤残6 D: q7 g1 ~% j6 m" E
         非战斗人员班组: 49个被歼, 35个伤残
, _+ ]* n' F. D         工兵班组: 1个被歼, 9个伤残
, g' d% N2 H; ]4 A- r" a0 e      损失1门火炮 (1门被击毁,0门失去战斗力)9 v3 T. N3 c; _
      损失9台车辆 (1台被击毁,8台失去战斗力)2 j( M+ q3 n9 [% k  d% C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1 y* s0 J6 A' E7 Q
      331 人伤亡
% e: ^4 K0 k' U1 U( J         战斗班组: 1个被歼, 53个伤残
7 h1 _9 i5 @: o/ ]# a1 g5 k/ K$ {         非战斗人员班组: 26个被歼, 82个伤残+ f8 |# z) k! Z  }" M, n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9个伤残
+ f& V4 R0 |. {" f      损失88台车辆 (44台被击毁,44台失去战斗力)
3 }; n0 T* W( t, [* ~1 f- `" z攻方部队:% L+ H7 ~1 [$ o5 ?9 d5 \- l+ m8 w$ U
    第754坦克营  
* `0 r0 y6 E" [3 E3 s9 N    第24步兵师  & \) }* \# X! d( ^9 T
    第193坦克营  ; [! G) v3 \, Z4 t4 n, ^  m
    第32步兵师  
/ C% }% {! r4 ^    第201步兵团  ; m$ q4 G: ?. O  S4 _0 W- s( x: F
    新西兰第8步兵旅  $ t8 ?. T" p, K6 O
守方部队:
3 b4 w* r' }! p: U/ I: u; k    海军第65警备队  - q" H9 s. _3 M; H
    第56师团  4 P$ a" n# d! k5 E& N2 P4 W
    海军第64警备队  1 M6 t: a+ ?# h% G' P
    海上机动第5旅团
上面这个表我稀饭!
无所谓。。。贵阳丢了也就丢了。。。彻底到重庆成都决战么好了。。。
哎。。。天皇关东军大胆穿插成都平原。。。又能如何抵挡啊!
成都平原只能全部收缩到重庆了,贵阳如果对面日军兵力太多,就只能退守重庆左下那一格的三岔路口,那里地形还不错,不过你大陆战场已经是一片糜烂了。。。如果缅甸北部还没丢的话,贵阳的国军大胆向云南转进吧。9 }( V/ k" f4 W$ E1 y% |; o, R+ X) c
veiver 发表于 2012-4-28 11:03
0 j2 P) R2 d9 y/ ?9 i6 v/ z7 g
! x9 k# N( `# M& R5 i# o  f6 K4 f你的意思是国军去印度?。。。问题放规规定国军改属才能出国。。。哪里有那么多pp啊!
来了!来了! ' {- `( P! t3 Q  X! j& g+ d3 i' s
+ }. D; M5 o- d
--------------------------------------------------------------------------------------------
$ u! o, a' ]% ^, Z/ n在 楠迪 (131,160) 的地面战, Q( O& w! o1 z5 _2 m$ Z7 Y
$ r8 N. B7 b2 S9 i9 Z
盟军 突击 攻击' w8 s( U: f7 _& k$ K

5 |- a) L0 Q' q- w进攻兵力 16617 人, 460 门火炮, 167 台车辆, 攻击值 = 627: K! N' w* p9 Y8 j7 ?4 \6 v2 x
5 `, V' ]2 ?) h1 A) P, o) a/ c
防守兵力 11922 人, 109 门火炮, 96 台车辆, 攻击值 = 426
- A* U: R/ j/ u# Y: f) h
# `3 X3 T5 e) ]* z5 ^- }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486
5 F! a! k! j" M % I& U) P# \4 x* C! R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121
+ J% ~! z$ S. t( E
) a/ E* v0 ?; Z! S+ @盟军 攻击优势: 4 比 1
* t- _4 s7 o+ ~/ {! S/ T* u
) G- ~; ]% m  L5 C, u& J3 P战斗修正: V( M; K6 ]/ P8 N- d) e
防守方: 地形(+), 准备度(-), 补给(-)* j7 q/ @, C  @' h& z
进攻方: 突击(+)' P+ [) }1 z; D1 m9 T# g
( y: ^8 X" D8 y$ O6 s- C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E2 i2 d8 b- F0 [* n3 h. i9 g
      1366 人伤亡
& {6 r3 F! h, j/ t' V0 g8 w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121个伤残
7 t% U1 q: X# X) n# B2 S. E         非战斗人员班组: 5个被歼, 67个伤残+ I9 i8 m9 {6 F* |6 v6 I
         工兵班组: 2个被歼, 7个伤残+ w6 w+ b+ S# d3 t3 f% t) I, ~9 I) s% T
      损失7台车辆 (0台被击毁,7台失去战斗力)0 x2 K6 [8 u. k7 f

; @4 n. y0 b# j! E+ z3 f' O
. {* w' T0 a& w+ R$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i; e) a- v8 z. K7 P
      769 人伤亡
. k! X) W; k# N& i         战斗班组: 31个被歼, 41个伤残
/ P; _$ J0 ]9 i+ P9 j. h8 X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47个伤残/ K5 q$ K; x5 R: a; `. \1 T  G0 R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4个伤残7 D) Y4 @6 C) n* e2 U2 N+ w" A3 `
      损失18台车辆 (0台被击毁,18台失去战斗力)
我同样想问。。。日军是如何保持补给的?
还真是~6月21日一天高射炮击落无数陆攻。。。盟军将士大为喜悦!: [6 J' X  l3 d: D' F9 ^

: p% K! d- k! m8 Y& d+ @9 P根据跑档动画显示,斐济日军已经连续两日做“万岁”冲锋!, U) N9 n0 ?* D# ^& R1 H
====================================================8 r+ q. y. O8 \8 p: w
在 楠迪 (131,160) 的地面战- W7 x4 B8 I. w
盟军 突击 攻击
8 Y5 y3 K0 U; X" r2 Z 进攻兵力 15456 人, 464 门火炮, 166 台车辆, 攻击值 = 547+ ^% m. d, ?/ E' X2 B$ d: V
防守兵力 3617 人, 36 门火炮, 76 台车辆, 攻击值 = 29
% j0 R8 r. d2 J 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181 ) F% j1 ^( |4 l+ Y$ R# P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1
6 h: [! L9 s* W/ L" Z6 t0 I 盟军 攻击优势: 181 比 1
1 _. p0 ^+ Y, `+ h! n1 m% z( | 战斗修正
- q- M1 F/ a0 R$ {+ U防守方: 地形(+), 混乱度(-), 准备度(-), 疲劳度(-), 士气(-), 经验(-), Y3 K& o0 h7 l2 q9 G* G
补给(-)
& S) Q4 }/ M7 C* Y3 k0 q进攻方: 突击(+)
* T' v( z6 r! X+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v+ P0 }4 W) T, o
      2330 人伤亡1 f) {4 ?9 s" ?2 P7 y
         战斗班组: 134个被歼, 7个伤残5 P: E  m9 S4 a
         非战斗人员班组: 146个被歼, 12个伤残
4 `* I* r% k/ Y* N0 o- s         工兵班组: 10个被歼, 0个伤残
; [5 U4 @. _) X/ D2 \9 ]( d      损失54台车辆 (54台被击毁,0台失去战斗力)
7 ^; P  X/ u; B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y5 V) J& J# h; W8 x1 w4 T4 w8 {
      56 人伤亡/ H6 @, {3 _# [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5个伤残
8 _+ E; r  T5 T  y5 i0 ~3 S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4个伤残
8 M8 C- @9 ~  A. E* ]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个伤残' u0 ]6 ]/ u( }/ E1 y
      损失1台车辆 (0台被击毁,1台失去战斗力)
原来还是逃跑了。。。。哎。。。没有全歼啊!
你们这些教唆犯!10万盟军的亲爹BS你们~
不撤!盟军将士送死到底!
貌似锡兰没有美军坦克部队。。。全是英系的部队。不过其中混杂采购自美国的坦克倒是有
本帖最后由 cocohua 于 2012-5-3 21:44 编辑
. @1 [' e! f! o5 T$ D/ w
, [# ~& [6 |0 L; K, n/ A/ ]6月多了。。。我完全米看到盟军的优势在哪里!在哪里!?58就像是打游击的。。。敌人不出现完全不敢露头。。。地面部队到处都是靠有色人种的吃货部队。。。。飞机不能自己管理生产,打了一个月硬仗竟然拼光了库存2个月都恢复不过来还好科伦坡那边10万盟军硬拼,否则印度早就灰飞烟灭。。。还完全赶不上日军研发的脚步!
哪怕有点平手的希望也好啊。。。飞行员不给力。飞机也不给力。。。4发越打越不给力。因为日军战斗机越来越给力。。。真郁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