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AE] 新人心得:战机篇 【JAP】

毫无疑问,蝗军战机的中后期提升不如盟军,特别是引擎工艺的限制,导致了许多新设计未能实现,只能在现有机型上改良再改良,因此诞生了许多只有细微提升【甚至倒退】的机型,要在这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没有几款有用的众多机型中选择一条有效率的升级路线殊为不易,下面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某些方面可能还有些游戏外的喜恶情绪在里面,所以请不吝赐教。
8 o9 b$ @0 \1 }- K1、舰载战斗机
' |! K! X: U/ V& t7 C零战21:日海军航空兵代名词般的机型,所谓的初期空优机,机动能力突出,但异常的脆,而且随着盟军战机火力的逐步提升,这个弱点会被无限放大。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而且唯一的选择。
8 x  a6 w- \8 j+ X$ D) D! S; k$ R; @零战22:为了弥补零战高空作战性能不足而做的改良,但牺牲了航程,垃圾
3 y! q. V, }6 U8 X, F- V; w零战22甲:在航程和高空性能上做了平衡,可以作为21的替换版本 登场42/126 ?1 F  q* e( O( R0 n; W, R
零战52:略微加强了零战脆弱结构, 登场43/08# h1 k- _8 C$ A1 b( u7 P
零战52丙:增加了装甲和火力,后期主要舰载机 登场44/10, Z8 E8 S) e5 k' o
零战54/烈风:出场太晚,姑且不论好歹了,到那时候都差不多挨和谐弹了
8 J7 C: x& }, X( L2、舰载轰炸机
3 u8 s1 Z$ d  D九九舰爆11:舰爆这块,是蝗军战机短板中的短板,这主要是因为上面提及的引擎技术限制,小小的250【抱歉,并非故意】炸弹你不能指望它对大型战舰或者机场造成多大伤害,但悲催的是,这是唯一的选择。。。- B. {, A5 v: A' f# j0 O3 q5 ]
九九舰爆12:提高了一些机动性以提升悲催的生存能力,但这是牺牲了原本就很可怜的航程,建议还是直接无视吧,毕竟不能把航母当炮舰用
3 v. f! a* R" T彗星舰爆11:大幅度提升了速度和搭载500蛋,可惜的是这时战争已经到了中期,面对着优势的美妖战斗机,你只能说庆幸可以不用再用九九式而已。另外要说的是,这玩意维护极难,完全是测试用样机的感觉 登场43/04
0 [+ [* D  o6 F/ D7 Z彗星舰爆12:再次略微的提升了飞行性能,但固有的维护难题没有得到改善,可以不考虑 登场44/04
. ~9 u1 m' H  z  i. L9 d8 A彗星舰爆33:终于解决了维护难题,虽然牺牲了好不容易才提升上去的速度。。。但值得升级,毕竟能上天的飞机才有意义 登场44/080 x6 o: f3 J( h: ^' B2 p' ~
流星舰爆舰攻:这个多任务战机实际上是个好东西,就是出来太晚,而且对蝗军来说维护稍难【当然,比一次性用品的彗星11/12好点】 登场44/12
* i6 a2 c" o- f  ~' t彗星舰爆43:800蛋终于来了,不过同期美妖的是多少了。。。鬼子悲催的引擎啊。鸡肋,登场 45/02
8 s" f- _+ ?/ ~1 w3、舰载攻击机4 o: u$ G2 l  K2 o
九七舰攻12:在舰攻这块蝗军难得的比盟军强点【当然,初期。。。】,鱼雷也更靠谱点,不过这款机型的雷达。。。因为初期蝗军不产这个雷达,当然那也就只能看看了。
1 w4 [% X# z5 J0 {7 b4 i九七2号舰攻:应该去除了当摆设的雷达的版本,速度和机动性有所提升,不过貌似这带来了维护上的困难,因此和上面机型的取舍就见仁见智吧7 J* B6 a5 w& S/ P! U
天山舰攻11:作为九七式的替代品,出场稍微晚了点,不过性能还算差强人意,另外,由于舰攻这块型号更新慢,基本上可以说有新型号换就不错了,因此后续的12和12甲无需介绍了 登场 43/05
1

评分次数

本帖最后由 wangqifeng 于 2011-12-29 12:05 编辑 / X- E! I+ h* W# B; u& B8 s

# N6 G& A0 U, u  P0 i; k9 e4、陆基战斗机% _" a( B) R, @; m. ~& a  U
一式战隼I丙:初期替换97战的主要机型,机动性优越,但火力贫弱,同时有着不逊于零式的脆弱。后续机型由于没有改善火力,基本不用考虑了。
! ?: r0 k/ M2 v* ]- O" L- l  t8 l二式战钟馗II甲:各项性能上有较大提升,很好的替代了前者,唯一有点遗憾的是在航程方面没有进步,难以对轰炸机群的中远距离作战形成掩护。登场42/09
1 A$ i. S. Y+ v6 G三式战飞燕:这悲催的航程和维护难度都让我不知道怎么吐槽了,建议放弃
" f8 j; ^' k3 J0 c& g% S, E四式战疾风甲:在火力、防护和航程上比钟馗有一定优势,但维护难度高得多,选择这个系列还是选择钟馗的后续机型丙,各自斟酌吧。登场44/04( T/ X4 S, l$ W/ K8 E( @' ]4 L
五式战I:这个可以看作是四式的低维护版本,不过此时大势已定 登场45/03
+ u) b0 {4 U2 S6 X* v百式战III乙:这个巨大的航程足以为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掩护了。。。另外我不知道那NX的最高速度怎么来的,似乎违背了速度和航程的反比常规了。尽管火力薄弱,但还是建议造点当护航,毕竟蝗军的轰炸机和美妖的各种堡垒没法比。登场42/12
2 U1 n% I; ?8 `# B* B0 D7 \, Z, [蝗军由于引擎限制,在战斗机这块渐渐从优势走向劣势,性能上提升缓慢,至于各种概念机型,姑且不论出场太晚没有价值,而且从性能上看也是落后于美妖的,就当摆设看看吧。" \$ l) n8 S! ?4 S  ?- z( p% {& [/ q
5、陆基轰炸机
/ }  t" C4 h, }! r4 ]7 s7 i3 o九九式袭击机: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照相机了,当然,这玩意我不知道咋用6 [0 L4 C2 H. I
九七式重暴II甲:各种蝗军重爆其实都是中型轰炸机而已,蝗军没有重爆 ,这款机型可以作为早期各种轻重轰炸机的过渡机型,因为那些杂七杂八的一大堆轰炸机型都是坑爹货,鬼子也就想靠型号上的繁多来忽悠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妖轰炸机。
- X" P; A, @$ Z; N, y百式重爆吞龙II甲:这玩意终于有装甲了。。。航程也稍远点,另外,记得这东西仍然是中爆!鬼子没有重爆! 登场42/09
- l* k9 m- o4 d; o9 A$ s四式重爆飞龙I甲:在速度和航程上都有所提升,但相对的维护难度增加,不过更让人不爽的是,竟然蛋带得更少了!此外,出得也相当的晚,对比美妖的轰炸机,你只能自惭形秽。 登场44/04
3 D7 b' y0 L( _7 {/ d7 T四式重爆飞龙I雷击型:如果你实在受不了坑爹的陆攻,可以考虑下这个,不过确实出得太晚了,而且陆攻机组貌似很难切换成陆轰。 登场44/099 O! r' y) J+ g& B
, d! d2 |% D8 U0 a# k. v' K, ]
6、陆基攻击机
& Y2 s# C! a3 D' w% m, x一式陆攻11:这是很长段时间内唯一可用的陆攻,由于长期得不到提升,所以它为数不多的优势都会被消磨光。; O& E* ]. B" z' {. X  U
银河陆攻11:这玩意怎么看都相当坑爹,特别是那维护难度。。。只能说好歹也有了装甲,并且不得不换。。。登场43/11% S& U2 W# e6 p& F$ A2 F
一式陆攻34/银河陆攻16:这两者都出现太晚,提升也很有限,个人倾向于火力更猛的34,但或许没有时间切换工厂了。登场44/11
本帖最后由 wangqifeng 于 2011-12-29 13:11 编辑
; z% s3 u7 [) ]  m' f9 g& N% R  A
! q" j+ E* U: q6 Z. ^一时兴起,写下来给自己当备忘,各位当笑话看看罢了。不能不感慨下,鬼子受限于引擎,飞机性能提升不行,往往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难以全面加强。另外,接受建议,补上电系列特种战机:' p: g1 L$ E' X, [' k( P
7、特设战机
( q( d% B! V1 p8 t9 S0 ]+ o雷电11:零式由于其脆弱的结构,导致高空作战时性能大幅度下降,无法对抗美妖猖獗的高空战略轰炸,因此设计了这款具有增压引擎的截击机,作为为数不多的能够威胁B29的日本战机,给美妖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实际战绩受限于产量和当时日本的维护能力。登场43/09! P8 K! z5 z0 @' F
雷电21:增强了火力以更好应对坚固的B29,同时维护性能有所改善,但和同期出现的钟馗II丙相比,优势不大,个人感觉选择更易维护的钟馗II丙更好。44/04
' @3 w" a2 p! t' m  p0 u4 f紫电11:由强风水上战机发展而来的紫电让人意外的有着出众的性能,但和其他蝗军高端机型一样,受限于落后的引擎技术和糟糕的维护,实际上该机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而因为时间关系未得到解决即匆匆投产,蝗军飞行员成为了实战试飞员 登场43/09
+ k7 h. f& A7 s0 H. _: G紫电改:这款可以成为紫电的正式版本,但时间关系,产量反不如前者,维护难度有所降低,不过同时也牺牲了部分性能为代价,紫电作为后期少数能够对抗美军战机的机型,因为王牌飞行队343的战绩而广为人知,但该航空队多名王牌飞行员抱怨,因故障摔落的数目远大于被击落的数目。登场44/11, Y9 J0 c6 K' m; @0 f2 w/ M
作为蝗军制式战机的补充,各种特设战机有着相当突出的优点和与之相对的缺点,总的来说都是受困于落后的引擎技术以及糟糕的养护能力而不得不单方面追去某一特性,使得实际战绩并不理想。从游戏的角度看,是否需要为特设战机频频改动生产线就个人斟酌,另外,也需要注意维护加倍带来的补给运输问题,建议集中使用而非普及。本条待补全
5# kevin_hx 2 ^0 Y/ L1 w* A$ @7 N& d

9 Q: t. X! ]+ @/ B8 M5 T/ Y我按是否舰载分,应该还是没错的,只是分类方式不同
另外,电系列固然不错,但考虑是不是要单独写一下,和某些概念机放一起,毕竟这类飞机优缺点过于明显:' e& o  F5 z/ O. K! J' t
1、设计为特殊用途,比如高空截击,因此导致了航程偏短$ W3 Y1 p; g0 W, P
2、维护困难,需要大量地勤,更适合精英部队而非大规模普及8 b% f5 O+ j3 o1 I
3、出现时间尴尬,比如雷电和紫电几乎同时,而同时也是填补战系列升级空白期,短期频繁改动生产线带来的消耗也是需要考虑的。# b# i9 K0 L: o1 m, f( w6 m
至于42用紫电,我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说最大浮动是60天么?
5# kevin_hx
! t8 V3 x: B  h3 n0 K$ K
% `$ I6 K# @1 S9 N* }! E+ D& H) I老外的战报我没看,不过很明显,你不得不用银河,因为一式的改进型出现得很晚,中间不太可能一直用开战的老型号。。。。
支持原创,有个建议,还是把陆航攻击机改为陆上攻击机为好,这才是陆攻的真正简称
+ T, ~4 j7 @* b! i) Tchampionzhao 发表于 2011-12-29 11:05
9 Z5 r# o( `$ i7 i( |其实陆基航空兵称陆航也很多例子的。。。
4 `. M0 z) P+ r6 S! S  q舰载,陆基只是另一种分类方法,可以避免类似海军陆基航空,陆军航空兵等让人迷糊的分类,不过,你们如此介意,我直接改陆基吧。这应该没异议了。
貌似维护度在250地勤的情况下是忽略不计的
4 ?" l- ~9 I1 I# M5 ]
2 a' `! y% F1 A* I不存在坏一堆的问题
, O! p& i+ y7 Q, |hades1001 发表于 2011-12-29 11:22
6 n# l$ H) l: I' F6 V
250地勤在前线着实不容易达到,而且也不可能处处250【这话够那个。。。】,总的来说,维护难度起码影响普及是无疑的
再次提醒楼主,请把陆攻那段,“陆航”改成“陆上”,或者改成“海航”
1 C) f# Y& {9 {3 [! L' Z6 Q+ }- N% P; G; o$ q
此外,如果按照是否舰载分的话
! d7 U$ Q- f+ e: |& n; G" N3 s7 q( ^零战22型是非舰载型的,呵呵,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
4 O4 t# u8 c+ \. a3 ]' Ykevin_hx 发表于 2011-12-29 09:49
/ a3 |5 Z. h+ X# k5 S. {8 @3 g
零战22的情况是这样的:# N: P$ _; d" S4 J6 d% t. L: A
当时陆军缺乏有效对抗美军的战机,而初期零式则有优异的战绩, 因此采用了部分零式战机,只是去除了用不着的航母起降设备。另外,这种特例考虑还是归类在大类中一些比较容易理解。
陆基和陆航还是不一样的 不过也无所谓了
0 Z6 z$ K  ^  J) v2 ]) c' q: U' x2 n) i) n+ g- W
PS 据老赵说 96陆攻有一个型号航程超远 似乎值得生产! G2 R! |4 R. t* k
大脸猫 发表于 2011-12-29 08:51
4 S4 t$ Q9 F0 n: Y2 @
原本用的就是陆基的意思。。。只是你们太计较陆航这个简称了。。。
) K6 B. {' K, X! P& L( {! T是有那么一款,但鉴于日本轰炸机和美妖轰炸机不是一个概念,缺乏护航的超远距离轰炸恐怕有送火鸡之嫌。
“彗星舰爆33解决了维护问题”,应该是换装了风冷发动机,所以速度下来了
$ N& ?5 r+ O! Y5 q6 O# W3 Z0 f+ @* XVernon 发表于 2011-12-29 10:26
  H0 \4 L/ f* B7 I
总之就是一系列悲剧,引擎未能提升,一切都是浮云啊,面对2000马力的对手,想要赢是何其难的事
楼主这分类,不是按照历史上的海航和陆航来分类的,貌似是根据能不能上舰来分类的。4 ~3 i) X" w) n" j
我能看的懂,不过我也建议楼主还是用陆航海航来区分最好,大家都习惯。
: }& E1 U7 i2 ]$ l( F# Z, d. N而且舰载飞机实际上也都能在陆上起降,陆基这个概念容易 ...
8 o0 Z3 F" ^8 w+ e. V4 {/ i, h2 @  ~" T9 o红叶 发表于 2011-12-29 14:35
& ?3 `: c! w8 W( ]* _1 f8 l; U3 H' R
我认为你们太咬文嚼字罢了,舰载和陆基,这种载体分类不是我发明的,你们也清楚,是个广泛应用的,即使你们认为不严谨,也不能否认这个的存在吧?至于你们严格要求的海航陆航,只是归属分类,严格地说,也不是无懈可击的,一个型号也可以即归属海航,也归属陆航,飞机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改下具体的小型号名字而已。
4 O9 Q, [) K, v0 d% O3 F  m另外,战略游戏玩这么多,也应该养成点大略思维,仍然执着于咬文嚼字的程度,玩了半天有何进步 ?难道玩这个是为了来扣字眼的?
我再次说明一下,我觉得按载体分类更容易理解,也更贴合这个帖子的用意:即寻找一个更有效的升级线路,无必要的抠字眼,只能使得简单问题复杂化,何况,如果严格要求尊重历史事实的话,那么用很多只存在于纸面的战机,是不是也可以非议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