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航空队,A、B。A配置空战能力高、攻击性强的指挥官用于一线作战。B配置领导能力高的(可以不考虑空战能力)用于航校练兵。
1 y4 G9 @2 r r2 m/ [合并:1 L3 j3 l; [, t) n- G/ `/ Y5 n. }0 Z
方法一、A队先停在一个基地,B队从一个比较遥远的基地(要超过B队转场半径),利用铁路运输(在转移基地列表中带-r),到达A队所在的基地。这时候B队都拆开成零件处于维修状态。等一天B队有一两架修好了,飞到就近的地方。B队剩余的大部分处于维修状态的飞机“解散”到A队伍。A队获得超过编制的优秀飞行员和飞机,去前线打吧。
; [, l; l$ @9 c' g8 P5 ]方法二、转场距离远的飞机。或者不具备铁路转场条件的地区。飞机先升级到其他型号,再升级回来。全部处于维修状态。第二天合并。
! ]: F3 d4 j( n7 ~0 e. z方法三、在有港口的地方,B队如果是可以上船运输的飞行队,可以用一条AK第一天把B队装到船上,同时选择卸船,第二天B队从船上下来,全部成为零件。第三天修好几架飞走合并。
& d. l+ y+ V/ |5 {6 r3 E" J) |5 _& t' b* C9 V
超编:$ g4 B2 E1 f2 I5 e
一、在合并的时候可以把A队分割开。比如一个27架的飞行队分割成3个9架的小队。B队解散的时候选择解散到A队某个小队中。A队的一个小队先升级到其他型号再升级回来。然后A的三个小队合并,A队就有了18架完好的飞机和9架待修理飞机。这样的处理能使A队尽快恢复成27架完好的飞机。9架修理好需要的时间比27架少!9 b! g# ^( P2 g* r3 p/ l/ Y" a
二、一般前线作战的飞行队当然超编越多越好,看有的战报里前线飞行队有上百人的规模。不过估计一开始没那么多的飞行员。一个二线队补充两个一线队好了。这样如果是27架编制的飞行队,超编后有个35-8人,够打上一阵子了。
* j) u4 t! \- r$ ~4 t" h三、B队给A队提供了人员后,再补充的经验就是比较低的菜鸟了。再次利用合并、超编的办法把B队伍扩大。这个时候B队可以直接先分割成三个小队,三个小队相互补充人员。只需要B队本身就可以把人员超编。一般B队人员超编到2或3倍以上。超编的人数少,经验提高的快。超编的人数多,提高的慢一些,但飞行员产量大。原因很简单,总共27架飞机,每次最多27个飞行员能出击,剩下的人就在地上看着。出击次数越多的经验越高,没出击的不涨经验。但不超编的话,有可能在训练中死人,导致飞行队不满员。- d: K4 X1 I4 N4 T( S: s
# W$ u" A: H6 f4 y& E! Z
航校选址2 ~9 ~' p: J$ } |* f1 @2 @+ u
一、以安全方便为原则。安全,附近没有敌人的大型机场,避免敌人偷袭航校。方便,离空袭目标近一些,飞行距离近疲劳程度低,疲劳程度低事故就少死人就少。! {& W* B. X2 b* ~9 y% q& i( Q
二、训练手段以对机场攻击为佳,貌似这种攻击方式受天气影响最小,除了雷雨天都能出动。对地攻击好象小雨就不出动了
3 [* t5 g& B1 K三、本人个人选择航校的地点,仅供参考,如因我的建议菜鸟被偷袭,概不负责 。开战初期,从武汉、南昌起飞轰炸长沙。从广州起飞轰炸梧州、桂林(以上两地配合以一两队老手,防止被偷袭)。占领菲律宾南部,肃清达沃一带的盟军势力后,从黎比亚实起飞,轰炸附近的小岛。占领巨港、巴达维亚后,从巨港、孔雀港、巴达维亚、直落勿洞起飞轰炸班克伦。从新加坡起飞炸新加坡到巨港之间那小岛。新加坡、巨港、巴达维亚简直就是航校天然的最佳位置,温带地区便于地面部队恢复,而且还有资源产出,不用担心飞行队没补给不起飞,只要提防好盟军派CV来偷袭就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