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佬,在下对中途岛一役一直很感兴趣,所以也来凑个热闹:
4 O( s! a! b( v' d" j' e 从航母作战的模式来看问题,有时候还真有点类似足球,很有魅力,中途岛一役日美双方的决断表演,实在是令人荡气回肠,余味无穷。
3 P, o/ a2 b9 ?# P, C$ ? 珍珠港事件后的山本一直在牵挂什么呢?诱杀美国剩下的3条航母,逼老美和谈。
; r. v5 b: _4 I" y- R 珊瑚海把老美的灰夫人解决了,约克城在日本人以常识看来也铁定上不了场,就剩2艘了,这么说来南云的4艘身经百战的航母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请问,山本的这个判断在当时看来有什么不妥吗?
! b9 F( Z, S) k S 山本可谓用心良苦,分兵三处的意图在于企图扰乱美国人的判断,让老美在慌乱之中调遣兵力,在中途岛把最后那点家当再赔进来。战前按照日本人的设想是,南云可以以逸待劳的。请大家注意:从41年12月7日开战到中途岛海战爆发前,老美的情报技术在实战中的具体表现的确乏善可陈,那么山本又为什么不可以继续认为自己这次行动的目标仍旧可以瞒过对手呢?
4 G1 j t5 B3 ~4 p3 |% r) O 但是美国人的技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体现了价值,“AF”被美国人破解了,而约克城也回到了战斗序列。于是导致日方严重错误的估计了对手的兵力部署和实际力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里还真体现出来了。所以说中途岛海战时日方在兵力和素质上占据优势,那也只能说是在一线战斗部队上暂时有优势,但是在情报技术方面看来(用今天的话来说叫信息战吧),山本确实是完败了,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失败当时他自己还不知道!可叹的是南云和山本之间还无线电静默,而这一切在当时看来又似乎无可指责。2 g; L1 |) @2 Z6 |/ Y
以上过程,凭心而论,无可指责。根源在于双方的情报技术的差距。
9 o8 X* b1 T) P* s4 ^) A 日本人第二个错误是战略性的错误,那就是始终抱着对马海战里东乡的那一套,仍然幻想用主力舰来解决问题。当然,究竟是山本,还是军界上层的传统,在战列舰的投放问题上总是像小媳妇一样患得患失,我们就不去论他了。君不见,45年日军航母都拼光了,大和和那一帮战列舰还在柱岛么?这说明,日本军界在二战中死抱不放的主力舰决战模式,恐怕山本也无力左右的。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要那么排兵布阵,把真正的家当放在前面,把老朽的战列舰放在后面作摆设。山本也知道,大和号是中看不中用的,但是如果损失了又不好交差。而反观美国,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战列舰可以调派,所以只好拿3条航母来和日本人周旋了。
7 K, p+ j8 S/ ` 日本人的第三个真正的错误,就是鱼雷炸弹换来换去且不加防范这一条了。之所以这么作,个人认为还是源于两国工业化的成熟程度尚存在巨大差异,否则美国怎么会有防损管理优势呢?
+ V& u: e* N. r! z 个人认为,中途岛海战爆发前夕,日方在技术、工业背景上和对手的巨大差距就早已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而在兵力编排上,个人倾向于怀疑山本那么安排,也许实在是不得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