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老调重弹——中途岛

提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能想到南云的换弹命令,虽然褒贬不一,但是确实这个命令是深入人心的,既如此,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m6 c0 N4 ]5 H6 a8 P
南云预备的第二波攻击机群为什么要作为对舰攻击力量准备?!
% E. Z5 l+ [6 n8 d# R按照他当时掌握的情报看,是不应该有美国水面力量来攻击的,唯一的威胁来自中途岛,那么尽快压制住中途岛才是首要目标。如此,那么第二波也应该做攻击中途岛的准备,甚至沿用偷袭珍珠港的战术,两波攻击群连续出击。( g9 u% u% y# P- k) K; b" m
而南云的决定就注定了要换弹,而且两波攻击的间隔也给对方留下了足够的时间组织防御、反击(假定美国人像山本预期的那样没有事先获得情报)。这样攻击效果就会降低,突然袭击的优势也会丧失。3 r! A, u- S4 M7 ]- R& t
而且另一方面,近藤的登陆部队不受南云节制,单独行动,一切顺利的话将按计划开始登陆,那么留给南云的时间可是不多的,即使美国航母没有出现,那么美国人的帆济如果造成登陆部队的损失,南云也是要兜着走的。
原帖由 hyyy 于 2006-10-27 18:23 发表
! P. _& z0 v* _% T/ @据说是侦察机发回了不准确的情报,结果歪打正着了,只是侦察机发出的CV的位置不对而已
* w( G$ m- a5 k+ J, V1 e
和侦察机关系不是很大,第二波准备时,侦察机并未发出情报。# U: N' {; D5 j  ^! O' ~
当时的情况是南云按照最稳妥的方式或者说最传统的方式准备作战。看起来同时兼顾中途岛和潜在的水面敌人的两面攻击,但是却无形中给自己添了很多麻烦。
& N* W* R( F- r' Q2 @( F) d这也和战役准备有关,大战前夕,南云和他的参谋班子才拿到计划,根本没有时间去具体分析准备。
这是关键,但是南云的问题是在战役发起前,日方掌握的情报是“美国只有两条航母,全部在南太平洋活动”,由此,南云至少在当时从日本人的角度出发,是不存在两面作战的可能的。所以南云首要的任务是尽快压制中途岛,而不是防范可能的海上打击。这样第二波的对舰攻击准备无形中给他找了太多的麻烦。3 }2 |' p5 B$ G, r
另一方面就是山本的问题了,近藤的登陆部队很早就被美国人发现,他也向山本报告了这一情况,但是山本简单的认为不会影响作战,甚至希望可以由此引来美国海军主力,让“强大”的机动部队一举消灭对手。这点是致命的,对于南云来说,近藤被发现意味着偷袭是不可能了,就必须倾全力压制中途岛,我想他也不会费心去准备对舰的第二波了。
山本这个家伙,他始终是一个太过于自我的人。
4 n; ~. f6 k9 f& ~他认为自己既然能得知美军发现近藤的情报,那么南云位置更靠前,理应同样获知。其次,他觉得计划中南云应该准备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那么即使美国海军前来迎战也是正中下怀,不过他好像一直忽视了中途岛的重要性。
* i( X8 N9 w" t* s. c3 @
; ~: H  W* X, m9 a至于派飞机,距离太远,山本并不知道南云的确切位置,就这么派飞机去找一是来不及二是找不到
总觉得这是山本的问题。+ N1 r+ y. M8 }" }9 P6 R
以前大家习惯的把这个归结于日本海军的习惯,认为南云出任机动部队指挥官更多的是凭借资历。但是我们仔细考虑就能发觉另一个原因。; D3 ?3 [! y% X. @% V3 B
山本自己本身也是个矛盾的人,他是个赌徒,坚持认为应该在战争初期全力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人和谈。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赌博式的作战计划。同时,他也是个“保守”的人,他信奉的还是“九段击”的战略指导思想,认定战列舰还是最终决战兵器,美日最终将在日本近海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海战来决定胜负。% x& y) p/ I. Z& j" \
由此,山本既希望能快速有效的运用航母打击对手,又不会真正下血本赌博,不敢拿联合舰队冒险,充满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作风稳健的南云自然是他的首选。用最稳健的人执行最冒险的计划,战略上赌博,战术上保守,以次来寻求平衡,这大概就是山本的本意了
斯普卢恩斯在中途岛也被美国人认为是“优柔寡断”,可惜,就是这种优柔寡断确保了美国的胜利。
冤枉啊,他老人家可是算好了一个批次派出去的,结果南云向北机动了,再加上那时候美国大少爷的作战能力确实够呛,才弄了那么个结果……7 [( ~6 q# S+ ?; j& X
不过他在当天夜里的动作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彩。
不会了,如果按计划到,南云手里就只有12架0,紧急调用第二波的0来不及了
, v5 g( @2 r* m况且这时候还有美国战斗机呢
原帖由 carlmaidos 于 2006-11-20 20:30 发表
) l7 A6 R0 |& A南云这呆瓜换弹似乎是换了三次???8 ]- ?. O( ]; z# [3 P
这可是兵家大忌啊。
. |+ P6 i1 Z! d, z# J; G5 l没有,满打满算是两次。
' c: }' D5 S- [& z第一波发回报告中途岛需要压制;中途岛美军开始袭击南云;没有美国航母的情报。于是南云决定对舰换对地。
! t/ b' u+ }# M$ {; E利根水侦报告与美国水面舰队接触,南云暂停换弹。2 \2 [- X8 w( D4 Q/ f9 v9 r) u( g
报告没有航母,南云继续换弹。! y1 l8 y7 g  P( W. ~% @* N, `
报告有航母,南云命令换回对舰
欧耶,纠错的机会又来了 + b- o6 B/ s6 D

8 q+ o' l: W- m5 F8 F弹药那个是过去的错误说法,实际上是因为美国俯冲轰炸机的穿甲弹凿穿了日本人的甲板,进入了下层机库。
0 }* v9 e+ w9 ^6 g+ S  t4 m; [; ]关键还是在那一刻,防空网打开了
这个没错,客观地说如果不是换弹,损管能够做得更好,不至于那么快的就完蛋,不过也就是多拖延一段时间了,从赤诚、加贺、苍龙的中弹位置看,即便没有很快沉没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基本上还是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 j# a! _, y2 U. b&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日本的99舰爆太垃圾了,500磅的弹量实在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美国人的1000磅就变态一些了
记得一个资料上说过,日本海航的各机种分工十分明确,战斗机制空,扫射压制防空火力;舰爆进攻,主目的是击伤目标,最好能使其减速甚至停下;舰攻最终结束战斗。2 q4 i4 g  m; J3 I: w! {% |: G" G" ^
可以看出,舰爆不是决定性打击力量,主要是辅助、骚扰,而且从中途岛战役中,99不需要换弹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日本人确实不指望舰爆能有什么大作为,这就造成了很多麻烦。250的航弹无论是对于装甲目标还是破坏跑道这类任务都力不从心,也就使得日本每次出击效率都会打很多折扣。
" z/ c. c6 S" I; _1 h顺便一说,南云的一航战就是以97的鱼雷和水平投弹为主,视为第一主力,山口的二航战以99为主。
重量倒不是太大问题,关键是高空水平投弹对移动目标命中率很难保证
前面几位的话题一并说了吧,免得有骗分的嫌疑
1 {& b; A" }: |3 j- Y5 N4 p
9 q2 M6 n- s" Z7 g2 y首先,美军航母的分开配置并不是像战争后期那样的直接,实际上中途岛弗莱彻和斯普卢恩斯拉开距离主要是为了回收先前发出的侦察机,以及在出动第一波时拖拖拉拉耽误了时间,其后他老先生是马不停蹄的追上了斯普卢恩斯的。4 i7 ]  b! ~( t
其次,南云抢先出动第二波,有两种形式。一是全体出动,那么第一波返航的飞机就只能选择迫降了,那样先不论对美航母的打击结果如何,机动部队自己就先损失了近半数的打击力量。这基本不能考虑;二是只出动两龙的99,那样在无护航且目标位置不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出击,胜算太小。
呵呵,那样的话就好玩了,日本人需要把机动部队拆分。
9 _: P) x* x+ z7 s+ L4 O至于美国方面,他们更早的尝试航母的各种使用方式,更早的把环形队形投入实战。- y& W! M1 d- A, r
对了,以当时日本海航的通讯条件无法实现让燃料不足和受伤飞机优先降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