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王坚整理
/ W& c" W8 f! m; q1 w& x8 S 国民革命军第24军,前身为川军第8师独立旅。1920年11月,该部改为川军第1混成旅(旅长刘文辉)。后该旅扩编为川军第9师(师长刘文辉)。1924年5月,又以该师第17旅扩编为第6混成旅。1925年,刘文辉受任为四川军务善后督办,部队由1个师、1个旅扩充为4个师、6个混成旅、1个宪兵大队、1个屯殖军、1个独立营。1926年11月27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1927年1月1日,刘文辉宣布就任第24军军长职,将所部4个师编为4个路,其余编为10个混成旅。序列如下:. ~6 L8 m0 m+ ~1 G* R
第24军:军长刘文辉
: b5 v4 y( a; l8 S; N6 A 第1路:司令刘文辉* D( s* T6 H6 `7 [7 k2 a' B1 @
第2路:司令费东明; d7 l$ T: s1 @6 l6 s5 U: g) p
第3路:司令夏首勋) {7 ]4 G s: Y8 ^: K4 K+ p+ H
第4路:司令冷寅东6 s9 O& x* _, `
第1-第10混成旅) x( L' Y. C2 y$ U1 n9 S4 Q0 ~3 B# O
1927年6月,24军收编23军大部,部队扩编,情况如下:& [7 q. U2 q5 O. C+ A) n, ]
第24军:军长刘文辉
& A; d k$ V7 V 第1路:司令刘文辉8 c" C y, h7 @7 ?& H# _
第2路:司令费东明$ X! ]. t' F; B( P5 [1 i( k) n
第3路:司令夏首勋
; v% l1 r* W G; G 第4路:司令冷寅东% ^- O8 I& D! t% j q2 T
第5路:司令陈鸣谦2 R" `% V# {! y1 y' s. z2 }1 H: j
第6路:司令刘国孝
5 k/ q' U& O' z9 ^" ?- k/ i7 s 第7路:司令孙 涵
! z3 P& ~; M4 R- V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羊清泉
2 E" w+ r+ O2 J& w+ H! H3 l' b. n 第1-第13混成旅
P; r2 d$ i1 B% D! X 1928年10月,为响应南京政府裁兵议案,24军进行缩编。缩编后序列如下:
- }2 @7 c7 Q( y) J1 Q& T& d 第24军:军长刘文辉0 `! ]3 Q$ ` [9 `# ~ N
第1师:师长刘文辉
6 O4 g& u- z ?9 [+ r/ @3 L 第1旅:旅长高育琮
6 |) ~9 \4 A+ s3 ^( F 第2旅:旅长张清平
3 [. J$ W: t. H/ X1 F4 c7 X 第3旅:旅长田济众
% g( S) Q* Z3 ?1 Z) D 第2师:师长向育仁
. v2 Z, m0 g8 S! H8 l6 U6 V0 k 第1旅:旅长林云根( u1 M; C8 r+ J/ J* Z4 @' \( n
第2旅:旅长张志芳
' x9 M- k" i$ q- C 第3旅:旅长陈鸣谦
& |( c" E# b9 a4 A; Q2 h f 第3师:师长夏首勋
1 }6 c/ H3 w R A* z! z$ } 第1旅:旅长熊思进. `1 l8 h( A. A# ]4 T
第2旅:旅长余中英$ J+ O z+ f9 j6 G4 K6 b: g
第3旅:旅长唐 英% ]( }7 ^ l- Q- E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冷寅东
1 @: j8 Y7 C& \) k1 I6 {* F$ O 第1旅:旅长陈毓嵩2 \8 l6 J. Q! m' R- d
第2旅:旅长杨芳琳
+ S) d1 ]. S* r# y0 e6 a2 M5 r 第3旅:旅长羊清泉
5 p( M: N- q! V# {8 i* b' K* [' Q 第4旅:旅长苏华洲
d0 N# h L. I5 u 屯殖司令:徐廷秀
0 W! T' `, P4 o" U: i 1930年川中内战,11月新22师罗泽洲部内变,一部拥陈光藻为师长,旋遭李家钰部进攻,陈率部投24军。1931年3月,邓锡侯所辖陈书农部遭刘湘部进攻,亦投24军。1932年8月,24军刘文辉部与21军刘湘部发生“二刘之战”。至战前,24军序列如下:
3 ^2 T+ L" N7 V2 g6 N/ P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
' B; y# E2 u. Z& \0 A- I 第1师:师长林云根
+ V" n2 q) B* T, N& W0 B 第1旅:旅长林海波
8 Q& R+ u" N" N0 S- X% z- |- O 第3旅:旅长陈鸣谦
: c, H5 j$ g- F5 D0 \4 B6 v 第5旅:旅长张志芳5 a' K9 D/ V+ J; }
第2师:师长张清平. J) G* e7 f' J! I
第2旅:旅长徐光普
5 C3 a( {/ |9 @* L+ u, n8 q4 y9 L* Q 第6旅:旅长高育琮
' d2 H( S# o! s! Y 第13旅:旅长王靖宇
9 }* x) W; d! ]5 H 第3师:师长夏首勋$ R( `3 l n, A: t8 f' b
第3旅:旅长杨尚周. A& w' d9 V" v2 ?* \. a
第4旅:旅长李玉书
/ i; A% O4 b+ g( d 第8旅:旅长余中英- B* ` G6 ?" d: B; j: ?4 l5 Y
第4师:师长唐 英: R+ M2 i" X6 K' U, C, Z+ |0 h" m, R& V
第12旅:旅长余痴虎
2 b$ _' Q, q5 U4 h 第14旅:旅长田冠五 \. T) _( W/ e
第7旅:旅长张伯言- ] b9 [: [; f: Y/ U% U3 _8 D
第13旅:旅长刘元瑭2 [$ {- z# g1 Q, {" `' ^. N- _
第15旅:旅长彭 韩& P E1 A3 I. g$ s$ H2 l4 f& n
独立旅:旅长邓国璋
. s( @& N& b0 f+ O( k! s0 U0 f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刘文辉& }: V2 D5 G7 }( u) p* K4 P" o w, L
第1师:师长冷寅东
1 N5 m9 l& T; n' Z8 J( n% Q# ?8 U 第1旅:余如海' V& m( I P5 H7 F8 ~/ q
第2旅:邓蟠村) {1 b( C3 N* r( ^2 J. Y8 q
第3旅:黄丞汉
; J; C2 n8 _1 }& u% L7 ?! s* e 第10旅:赵佩三
, G& ^ ]; K" R" d( H, l9 g" F7 ] 第2师:师长陈光藻
% D5 z9 x7 q2 R$ f0 V* O 第1混成旅:旅长陈能芬
( U$ ^, n8 F9 T. g 第2混成旅:旅长王元虎
0 G& p9 H3 F8 G. c! @8 _# @$ u 第3混成旅:旅长程资民
+ a' G7 b [% S4 W- z5 O! ?: c. ? 第4混成旅:旅长黄锡煊: \% Q: ~+ k" ?! b7 t
第5混成旅:旅长杨宗礼
s* \/ f8 g7 I1 Y: |% _ v 第1路:司令张熙民
5 m! `8 K2 F, \3 x9 z! m 第2路:司令傅渊希4 \/ ]6 J4 \, g7 h# h
第3路:司令刘莅冰
( H3 r- r7 R$ F- z3 B2 k( E 炮兵司令:徐思平
/ j; y5 n, C" ?6 r' x 工兵司令:黄启贤$ F; O9 X4 t2 X4 \2 s" Q! e
机枪司令:赖牧天' P0 Z3 D% V2 E4 V
特科司令:黄 鳌/ l9 n8 D+ _7 t* e0 ] q% T" u
宪兵司令:寇澄清
, U/ c2 Z5 ?9 T 江防司令:苏华洲( U3 `) g: k6 Q/ G$ `& o4 L9 _( [
屯垦司令:香翰南
# h6 j* ~' @* X" t) t6 v 垦殖司令:刘元璋
$ f: a# k( u7 `: z" C 警卫司令:邓 和* `6 d/ T# a/ W5 c2 A& j
警卫第1旅:旅长熊思进
( x) f. l: O' _2 c4 h% R 警卫第2旅:旅长石肇武" k! }" w9 Q! w$ H
叙商清乡司令:刘文彩
* k! f5 g9 c, g9 ~3 y 1932年9月,24军与田颂尧部战于成都;10月至12月,与刘湘部于荣县、威远大战,均获胜,军势大张。1933年3月,24军部队再次扩编,将陈能芬旅、王元虎旅均扩编为师,将陈光藻师扩编为8旅2团。4月,与邓锡侯部战于毗河;5月,与刘湘等部联军全面开战。战至年底,24军大败,部队大部被收编。1933年12月,24军将残部进行缩编,序列如下:
1 c2 N6 E( ^7 u- J* ^7 e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参谋长彭灿
4 a: N4 I9 i8 n) i; n1 `% j 第1师:师长刘文辉
. d' L! p2 ], a 第1旅:旅长刘元瑭
2 o& G: R1 j% U4 v$ s' s7 ~( Z. F 第2旅:旅长刘元琮' g( I O) S4 C) g7 I
第2师:师长向育仁4 N: N. _0 I! l# L, T, y
第3旅:旅长徐光普+ a6 t8 Q2 A/ T. [; l4 \- b+ r
第4旅:旅长李玉书; A2 o% h: P" ?7 N$ s% `' a
宁属屯殖司令:刘元璋
: r3 m; y% S7 A1 V' W+ e 康属屯殖司令:唐 英% w$ R# ^" v. J/ M. J" f6 B& O$ h% J
1935年5月,红军长征入川。24军刘元瑭旅与红军在会理城激战七昼夜守住阵地,获通令嘉奖。其后红军兵锋直指大渡河,24军奉命扼守,但仍为红军强渡成功。后24军又参加了阻止红4方面军南下川康边的作战。10月,川军依全国统一番号整编,24军整编后序列如下:, y: ^' r/ o! s+ t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参谋长王靖宇(后易杨伯言)
# v" U+ X5 R: P* T 第136师:师长陈光藻3 N' g$ l* D3 N% ^
第1旅:旅长杨学端
- z9 s+ F8 n' F; I' C" B9 q6 [ 第2旅:旅长刘元瑄
; F& J3 @5 V X0 S! `3 p+ z& @ 第137师:师长刘元瑭
! B9 n0 N( x; d# Q1 Q: `) o 第3旅:旅长袁 镛$ q8 \& z) Y/ e% }8 E) {) ]# ^
第4旅:旅长杨生武
% z; K, q+ r+ @: e+ D+ g 第138师:师长唐 英8 {- r* ?. _* N/ B3 ~8 X l" B1 U6 o
第5旅:旅长张巽中
( E( x1 f4 B2 V. G) D, l; X8 \0 A' o7 Q 第6旅:旅长刘元琮' Q6 N [6 F z8 J: ], x5 K: H
直属旅:旅长余松琳3 c7 R0 x$ C( b" N, A& `- X
1937年9月,刘文辉升任第5军团军团长,24军隶属该军团建制,驻雅安,担任后方守备任务。同年,第138师番号撤销(后该师番号给予桂系48军),师长唐英调任第136师师长,原136师师长陈光藻升任副军长。此时24军序列如下:% E9 v+ Q# O; e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参谋长伍培英# t& }# ?5 z9 Q8 \- y" D
第136师:师长唐 英' S7 f0 c8 ]9 U. @# h% p9 m
第137师:师长刘元瑭: @' Q3 V0 N- u0 H3 O
清乡司令部(辖2团)9 w3 U- o, \, x3 B+ s% D. R
独立团:团长刘元琮0 R' Q4 r: A7 c4 G+ G
骑兵团
3 z0 N* D3 K1 `( |3 H& G6 ?0 G: ? 1940年,137师师长刘元瑭叛刘投蒋,率部分部队以抗日为名入陕投入胡宗南部,部队改编为新37师(师长徐保),与34师公秉藩部合编为新12军,刘元瑭任军长。24军137师余部以副军长陈光藻兼任师长。1941年,24军改隶第28集团军,1943年撤销隶属关系,并增编军直属旅,旅长唐英,136师师长职由刘元瑄继任。; }; z$ j% ]: s. A
1946年5月,24军奉命整编,改为整编第24师,师长刘文辉,全师2旅4团。先后隶属川康绥署、重庆绥署。1947年7月,刘文辉辞师长职,刘元瑄继任。是时序列如下:$ p; \' d+ C4 E( P/ v7 g- ?
整编第24师:师长刘元瑄,副师长陈光藻,参谋长伍培英
/ y: W% y0 [, Q: j 第136旅:旅长刘元瑄/ I7 K# q( E- t& V1 U8 q9 t
第137旅:旅长陈光藻
. d* w2 f8 ?" o k3 r' e+ b 1948年9月,24军番号恢复。1949年,该军直属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此时序列如下:
2 v: U4 E0 T) U: O7 h; u& U9 l 第24军:军长刘元瑄,副军长伍培英,参谋长杨家桢
- k# V, ^3 Y1 f5 L' ^: _/ F 第136师:师长伍培英
/ x; X# K2 i7 h( ^: w4 L) a/ E& R% ~ 第137师:师长刘元琮
( V- k2 A9 h5 n7 [" k 1949年12月9日,24军宣布起义。起义后在邛崃、蒲江地区堵截了胡宗南部逃跑通道,顽强抗击胡部第5兵团的猛攻,为解放军全歼胡宗南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 i: i/ v) m5 W0 j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003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