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真的用较轻的装甲重量就实现了较高的防护能力吗?
大家都知道T-34车体前装甲是30度倾斜安装的。因此,其水平防护能力是钢板厚度的两倍。这是读过三角函数的人都能理解的问题。所以很多人都会隐约觉得苏联人真是太聪明了,用薄钢板取得了较高的防护能力。
但是很少有人认真去想:是不是倾斜安装的装甲板,就真的是用较薄的钢板取得了较厚的防护能力?
假设装甲板需要覆盖的高度为H,而水平防护厚度为L,则截面积为L*H,可见,无论是否倾斜,装甲的重量都只与L与H有关,而与钢板本身厚度无关,也与安装角度无关。假设车体同样宽度的情况下,采用垂直装甲的虎式的正面防护能力需要T吨钢的话,T-34倾斜方式一样需要T吨钢才能得以实现。断不可能只用T/2吨就实现。
因此可以得知,T-34并没有节省钢材。无论垂直还是倾斜,防护能力还是实打实的用钢堆砌起来的。
而且,由于T-34的前装甲是倾斜安装的,所以,会造成夹角处的空间被浪费的情况产生。而倾斜安装也会延长车体,造成车辆尺寸大而内部空间反而狭小的状况。众所周知,T-34确实内部空间狭小。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T-54/55。
但是倾斜安装装甲板对于提升防护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这样容易造成跳弹。
然而,认为虎式这样的垂直安装装甲板就是愚蠢行为的人也在犯错。因为实际战场上,炮弹不可能总是垂直于坦克的装甲板命中。假设位于坦克两点钟方向的一门反坦克炮发射的炮弹击中坦克前装甲,那么鸟瞰入射角度就是30度,在这种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跳弹。因此德国坦克兵手册里面,强调坦克不要正面垂直对敌,而是要将坦克保持与敌形成一个夹角,就是为了在鸟瞰视角下促成跳弹。
当然,本身在侧视图中就是倾斜安装的装甲板与入射炮弹的命中夹角确实可能会更小,更容易跳弹。所以说,倾斜装甲板在跳弹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这优势也不是很大。
下面再说一下炮弹直径与装甲厚度形成跳弹的关系:
当炮弹直径大于装甲厚度时,跳弹的概率比炮弹直径小于装甲厚度时,明显要低很多。
因此,以豹式的75mm炮弹,与虎式的88mm炮弹,在同样的炮弹动能和同样的命中夹角击中同样厚度的装甲板时,豹式的75mm炮弹更容易跳弹。而虎式的88mm炮弹较为不容易跳弹。
[ 本帖最后由 deawing 于 2008-4-12 19:17 编辑 ]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