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关于日军是否有轻敌的思想,我想是有的,其实楼上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战略上的重视,和战术上的忽视,战略上,日本奉行九段击的思想,日本高层尤其是海军从来没有想过会彻底战胜米国,最多有就是想争取有利条件逼米国停战,所谓的什么米本土攻略都是YY出来的东西,然而在战术上,具体到细节,日本确实存在轻慢对手的情况,这与初期日本连战连胜有关系,,那是局部和细节,所以自然是可能出现的。再强力的部队有会有轻敌的毛病,尤其是连胜之后。
3 X: |, D) v) R* u, H9 D另外希望阁下,对二战历史能以客观的角度看待,日本的资料也有一定参考价值,没看过多少书就应该去多看些,在这里研究问题,不要带上有色眼睛,也不要做FQ,这都不是理性的军事爱好者应该做的,对论坛的发展也不利。" P& k" `7 E5 e# _6 T
希望您在BIKU过得愉快
感谢楼上的批评。但军事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都是激情的产物(起码是非理性的)。我不承认带有色眼镜。我坚持认为日军的失败是因为情报系统出现的重大失误导致了日方以后的节节失利,当这种失败积累到一定量时日本帝国也会就随之崩溃了。

补充

恳请 hyyy介绍有益的参考书目。谢谢
到这个地方看看吧。! Q8 g: ~+ n+ u( |0 I
http://www.warstudy.com/' G4 I9 r! v$ K6 T: T
古今中外的军事名著都有。
把日本的失败归结于情报系统有点片面了。9 p: Q6 Q- D( G' {9 U
美国情报系统最辉煌的要算中途岛了,但是如果不是日本人自己的计划不合理,美国人也只能眼看着日本人把中途岛夺走。
轻敌不轻敌其实不重要了,其实仔细想想看,中途岛海战双方从实力对比来看,也分明是美军占优势。虽然山本九路大军,但是真正前线作战不过就是南云的机动舰队那不到300架的舰载机。战列舰××:0没有用,大炮多没有,关键时刻,美军三艘航母加上中途岛上的飞机比你多。作为一次双方军舰都没有见面的海战,从实力上说,完全是美军占优势。
& H$ E+ m- M1 V. o/ ]4 m至于战果,从某种角度来说,战术上也可以认为是平手,双方的飞机都消耗的差不多,日军的飞机基地:四艘航母遭到重创,沉入海底。美军重要的飞机基地,中途岛,也遭到重创,不同的是,岛是不沉的。8 l7 c# |6 g  {9 U4 E; V) y/ U
换句话说,日军就是用会沉没的航母和美军航母+不沉的航母在作战,双方拼了个鱼死网破。吃亏的,最终是会沉没的机动舰队。
那么美军袭击特鲁克是不是也同样的不明智呢?袭击夸贾林就更是大昏招。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军舰和陆地基地的对抗历史很悠久,其传统形式是军舰对岸炮,虽然就实力对比而言,军舰总体上占上风(岸炮是固定目标),但只有白痴司令才会无缘无故地去率领手下的舰队挑战岸炮台。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美军袭击特鲁克,有个目的就是要对新战术进行摸索和演练。在这之前,对于大规模航母编队是否能够对抗防守严密的陆基基地,怎样对抗,谁都不知道。之前能借鉴的经验很少,不是偷鸡摸狗(珍珠港)就是惨遭失败(中途岛)。而美军下一步马上要突入日本内圈防御了,航母对抗大规模机场群,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美军提前对加罗林,马里亚纳一带的空袭,算是大规模战前实弹演习,由于没有运输船队拖累,打不过跑路也快,暴露出问题能够亡羊补牢,吸取教训改进战术,为下一步马里亚纳战役组织和策划提供很多宝贵经验啊。
空袭特鲁克时候美军已经有了绝对优势了,航母就是9艘,第一波出动的都是战斗机,楼上也说了,还没有登陆舰队拖累,和中途岛还不一样。2 T7 p6 Z: r) |9 d. Z

% f2 v' R( y* X6 d( N: C. ?其实我觉得按照山本的开战后一年可以应付的想法,中途岛就应该把大和等主力舰队开上去,虽然机动舰队挂了,但是也消耗了美军的舰载机。用占绝对优势的大炮把中途岛轰个底朝天,然后登陆,让轻型航母的舰载机立即进入。美军一时也凑不出力量来反扑。
  s- ]4 l: b& c- v7 x( O) @- g+ B4 i0 x! ^
不过虽然传说山本是赌徒,但是他身边工作的人回忆说,山本玩牌也不是那种孤注一掷型,而是虚张声势,稳扎稳打的……
楼上所说前面关于空袭特鲁克的同意,但关于中途岛我认为哪下它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拿下它的意义好象不大(还要派部队守护)中途岛战役的核心是在攻击中途岛时最大可能消灭米国太平洋舰队使米国在1.2年内没法进攻最好迫使米国谈判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停战(日军最高战略决定)所以在机动部队全灭而水面炮战基本不可能的情况下攻击中途岛就没有什么意义,所以山本当时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5-30 22:06 发表
4 ?, X  O' r1 y& \3 F# f军舰和陆地基地的对抗历史很悠久,其传统形式是军舰对岸炮,虽然就实力对比而言,军舰总体上占上风(岸炮是固定目标),但只有白痴司令才会无缘无故地去率领手下的舰队挑战岸炮台。
4 ~- i9 ?5 f; t  p' U3 Y9 J
军舰对抗岸炮,从来都是军舰吃亏。
* C# N+ b7 _( z- k" P. R岸炮部署的地点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如果有反斜面可以利用就会利于绝对优势位置。而通过事先对港口航道等各个水域进行划分,提前计算好射击诸元,只要对地方军舰所在区域进行火力覆盖就行。' y5 w, l8 S+ U
在没有空中打击的情况下,岸炮对军舰始终占优势。* i4 I( _' @* B
这也是日本不会轻易登陆中途岛的原因。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7-5-31 10:14 发表
. i2 l8 U, N4 _8 P/ X" l, C% b空袭特鲁克时候美军已经有了绝对优势了,航母就是9艘,第一波出动的都是战斗机,楼上也说了,还没有登陆舰队拖累,和中途岛还不一样。6 {; T8 N7 W0 C8 @# p! Z

' J7 x; c& F- ]' C其实我觉得按照山本的开战后一年可以应付的想法,中途岛就应该把大和等 ...
! u% D+ g& L) @: x2 p8 Q
山本实际上已经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5 z) Z6 y$ w5 K1 J: t6 k% ]5 f从前期的战事看,美国显然已经知道了日本的战略意图,那么偷袭的可能性为0,重要的是,中途岛必定会加强防御,而加强到什么程度,日本不知道。而且南云在此之前只对中途岛进行了一次压制还因为美国人的提前部署而收效甚微,由此甚至可以判断中途岛的战斗力基本完好。, x3 s$ L4 k; e8 [  Z, S4 A( e
美国航母方面,虽然从山口方面得到的情报是击沉一条,击伤一条(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必须明白一点,即便是美国损失了2/3的航母,舰载机战斗力就相应的损失2/3?0 E' r* O. w  _9 S0 T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山本也明白这一点,和被打击的南云不同,美国航母实在持续战斗中被攻击的,这样就会相当数量的舰载机不会随航母一起沉没,而会转移到其他航母或者中途岛基地继续作战,那样,实际上空中打击的危险同样存在,并且没有减轻多少。
+ E; [: ^0 g: l9 l加上那种“美国人既然能突然出现3条航母,天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兵力”的思想,山本收兵的决定是正确的。
日军投入登陆的部队只有区区1个加强联队,而且没有任何预备队。按照中途岛最后的守备情况和日军的装备战力,这点日军想攻克美军的坚固阵地简直痴人说梦啊,搞不好瓜岛覆没的命运要提前了。不要对舰炮指望太多。日军没有舰炮对坚固工事的射击经验,结果只能是像美军塔拉瓦战役那样雷声大雨点小,后来美军在珍珠港重建了整个塔拉瓦防御,舰炮反复演练才总结出对岸设计的经验,达到后来炮击能力。塔拉瓦美军投入何其精锐的陆战队1个整师,才死伤惨重打下来,而威克岛战役可以看出日本陆军拙劣的岛屿攻坚能力了。而且联合舰队水面战素养固然精湛,但是和陆军的步炮协同,比起美军来差远了。
攻击特鲁克时9艘航母里有4艘是CVL,加起来才比一艘大航母载机量稍微多那么一点。而且战役进行到最后一天,一架日本飞机趁夜偷袭,击伤了一艘正规航母。想想如果日本早就知道了这个计划,派大量战斗机在岛屿上空消耗美国舰载机(恶妇说到底也就那点性能),小批量快速轰炸机不停进行偷袭,机动部队利用日本飞机比较长的航程待机袭击受伤军舰,那将是多不愉快的结局。
9 K) j3 Z- @* i" h' y0 v
) a' j: n' I3 W  l8 t3 n1 B1 v3 X, j: e
马里亚纳那次就不一样,首先派遣的航母兵力足够多,第二是进攻陆地机场时已经确认日本舰队处于不可能干涉的位置。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返回列表